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38371
大小:1.30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5-01-03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量:75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主张:“古之治道者,以恬……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该思想家所属流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可知,该思想家认为“古时候研究道术的人,总是以恬静来调养心智……礼乐偏执一方而又多方有失,那么天下定然大乱了”,结合“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可知,该思想家主张顺其自然、天人合一,属于道家,B项正确;综上所述可知该思想家属于道家,与儒家、墨家以及法家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2.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登录了户主姓名、妻子和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居延(今内蒙古西部)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A.土地私有制取得优势地位B.边疆农耕经济的水平很高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情况D.政府适当放松对社会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政府重视户籍制度建设,其目的是加强基层治理,维护封建统治,据此刻判断,秦汉时期,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户籍制度,而非土地制度,也非边疆经济发展情况,排除AB项;政府加强基层治理,是加强政府对社会控制,而非放松,排除D项。故选C项。3.下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于贞观三年应诏而作的《职贡图》,描绘了唐太宗时婆利国和罗刹国千里迢迢前来朝贡的情景。使臣或长须连鬓,或肤色黝黑,或大袍裹身,或赤膊袒胸,仅围短裙。该作品() A.体现了域外风情与华夏文明的交汇B.真实再现了唐朝与域外国家的交往C.呈现了开元盛世下对外关系的发展D.反映了民族交融成为社会发展主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太宗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描绘了唐太宗时婆利国和罗刹国千里迢迢前来朝贡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职贡图》描绘了唐朝时期万邦来朝的景象,体现了域外风情与华夏文明的交汇,A项正确;该作品是唐朝画家阎立本应诏而作,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不能真实再现唐朝与域外国家的交往,排除B项;材料中的时间是“贞观三年”,而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唐朝的对外交往,没有涉及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图为1977年在银川市西夏陵区出土的鎏金铜牛。作为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件历史文物,它可以用来佐证西夏当时()A.礼俗的全面汉化B.生产方式受中原影响C.经济重心的转移D.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铜牛”可以看出牛耕生产,说明西夏当时生产方式受中原影响,B项正确;“礼俗的全面汉化”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图片信息只能说明耕作方式受中原影响,不能证明经济重心的转移,排除C项;一件历史文物不能证明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5.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江苏松江府地区种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江西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市镇的规模在不断扩大B.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凸现C.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D.商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江苏松江府……棉布”等等,可以看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形成了很多专业化的生产市镇,体现了生产的专业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排除A项;明清时期仍然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根本性转变”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6.清朝在西藏采用政教合一的政策,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共同管理西藏;在蒙古则推行政教分离;在西南苗、彝、壮、等部落推行土司制度。据此可知,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A.开明平等B.因地制宜C.以民为本D.垂直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清朝在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政策,体现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因地制宜的特点,而非开明平等,也不是以民为本,排除AC项;因地制宜是利用根据当地情况,任命本民族首领进行治理,而非垂直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7.如两幅图片中的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是它们都A.属于洋务企业的典型代表B.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C.引进了大量西方资金技术D.有力地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图片中的近代企业一个是洋务企业,一个是民族工业,它们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故B项正确,排除A项;洋务企业资金主要是清政府提供,排除C项;洋务运动并没有能够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运动D.从戊戌变法到联军侵华【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政府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甲午战争战败后最终破产,说明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B项正确;禁烟运动并不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措施,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并不是满人应对时代挑战的措施,排除C项;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并不是戊戌变法,排除D项。故选B项。9.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这体现出预备立宪的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故A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民主,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D错误。【考点定位】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清末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的实质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晚清预备立宪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晚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01年,清政府终于宣布实行“新政”。之后又推出“预备立宪”。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但是,清末修律客观上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基本完成了从古代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10.1926年12月,毛泽东说:“现在工商业的不发展,其中一大原因,即是三万万农民无购买力;而农业的不发展,即是农民无生产力。如果农民解放,农民在经济上能减少地主的剥削,必能使农业改进,而因为他们之购买肥料、农具、布草等类,工商业必同时发达。”毛泽东这一认识()A.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B.阐明了农民问题同中国现代化的联系C.适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需要D.形成了国共两党发展社会经济的共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926年(中国)。依据材料“工商业不发展……一大原因……农民无购买力;而农业不发展,即农民无生产力”以及“如果农民解放……必能使农业改进……工商业必同事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认为农民经济状况改善和农业改进,能促进工商业发展,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即毛泽东认识阐明了农民问题同中国现代化的联系,B项正确;根据材料时间1926年12月可知,此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实现,时间不符,排除A项;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时间是1927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这一认识成为国共两党的共识,没有体现国民党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11.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从中国窃取的所有领土,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应该归还于中国。这在客观上反映了()A.日本侵略彻底失败B.美苏推行强权政治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43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由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是东方的主战场,所以《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土地,符合中国的利益诉求,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项正确;日本侵略彻底失败是1945年9月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排除A项;材料中《开罗宣言》维护了中国的正当利益,不属于强权政治,排除B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事件是1945年,排除D项。故选C项。12.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结合起来。绝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领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毛泽东提出这一主张表明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C.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发生转移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领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可知毛泽东这一主张表面党的工作重心准备从农村转移到城市,C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是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排除A项;此时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是在解放战争之初,排除B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13.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指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这一变化()A.有助于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B.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C.推动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D.说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指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可得出该政策是在原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进一步延长承包年限,是进一步改革的体现,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承包年限,不涉及规模化生产,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产业结构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14.马克斯·韦伯在《城市》一文中,提到中世纪西欧城市这种“城市共同体”,大多具备如下几个特征(见如表)。这反映了中世纪的西欧“至少得具有”较强的工商业性格 “还得有的特征”一防御设施二市场三自己的法庭、至少部分自己的法律四相关的团体结社形式五至少得有部分的自律性与自主性A.城市以军事和政治功能为主B.城市在封建国家占主体地位C.城市管理方式的自治化特色D.城市中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世纪西欧城市具有的特征“防御设施”“自己的法庭、至少部分自己的法律”“相关的团体结社形式”“有部分的自律性与自主性”,结合所学可知西欧的城市拥有自己的法律,说明城市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西欧城市在管理上体现出具有一定的自治化特点,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政治功能,排除A项;材料体现城市的特征,没有涉及在国家中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5.下图是《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它反映了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希腊A.农耕发达推动了海外贸易B.帝国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C.主要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D.以武力扩张构建城邦体制【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古希腊人主要是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通过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即移民而非武力扩张建立城邦,故选C,排除D;古希腊没有形成发达的农耕,排除A;古希腊是众多的小国寡民的城邦,没有形成大帝国,排除B。【点睛】16.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B.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C.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D.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根据题意可知,阿拉伯巴格达的码头有来自中国、印度、中亚、突厥、俄罗斯、非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由此体现了阿拉伯商人贸易的广泛性,D项正确;“垄断”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最繁华”的说法,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阿拉伯商人贸易范围的广泛,没有体现阿拉伯人对外扩张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17.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A.罗马帝国一分为二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C.颁布十二铜表法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是古代的东罗马帝国。根据材料“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和所学可知,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组织编写《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整的体系,其中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罗马占领北非和意大利,D项正确;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是在查士丁尼之前,排除A项;东罗马帝国将都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排除B项;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8.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采取开明的宗教政策,在中央政府一定程度的委任之下,帝国内少数群体以民族、社会或宗教特征形成了独特的社群,获准在国家的框架之内管理自身事物,从而可以保存他们各自的特征,和谐共存。据此可知,奥斯曼帝国( )A.推动了东西方的贸易沟通B.政治统治具有灵活性的特征C.缓和了东西方的宗教矛盾D.强大取决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帝国内少数群体以民族、社会或宗教特征形成了独特的社群,获准在国家的框架之内管理自身事物,从而可以保存他们各自的特征,和谐共存”,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明,给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体现其管理的灵活性,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宗教政策,无法得出东西方贸易沟通状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奥斯曼帝国国内的宗教政策,无法得出对东西方宗教的影响,排除C项;地理位置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D项。故选B项。19.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A.著《歌集》,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B.著《神曲》,讽刺教会宣扬人性自由C.著《哈姆雷特》,体现人文主义理想D.著《九十五条论纲》,冲击教皇权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对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但丁的描述,他著有《神曲》,讽刺教会宣扬人性自由,B项正确;《歌集》是彼特拉克的著作,排除A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著作,排除C项;《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撰写的,排除D项。故选B项。20.1502年,达·伽马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并率领舰队前往印度,途中洗劫了阿拉伯商船,在印度炮轰卡里库特,杀戮民众,派兵驻守。此后又占领了位于红海和波斯湾入海口的两座岛屿,逐渐垄断了东方贸易。由此可见,达·伽马的相关活动()A.意在打破阿拉伯人的商业垄断 B.加剧了殖民国家的争夺C.体现了殖民者贪婪野蛮的本性D.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途中洗劫了阿拉伯商船,在印度炮轰卡里库特,杀戮民众,派兵驻守。此后又占领了位于红海和波斯湾入海口的两座岛屿,逐渐垄断了东方贸易。”可分析出达·伽马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采用武力、掠夺等方式进行殖民扩张,通过垄断贸易获取巨额利润,体现了殖民者贪婪野蛮的本性,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的贸易打破了阿拉伯人对商业的垄断,排除A项;阿拉伯商船在印度进行的是正常和平贸易,与达.伽马不存在殖民争夺斗争,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达伽马在印度地区的活动,而且达·伽马在印度所获得的财富主要用于奢侈挥霍,并未直接推动欧洲社会转型,排除D项。故选C项。21.下面为对近代西欧某历史现象的描述。该历史现象是()l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l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l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殖民扩张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D.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欧。根据材料“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革命的表现,B项正确;殖民扩张是西欧列强对外侵略,占领殖民地,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价格革命主要表现西欧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排除C项;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22.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特许证中规定,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这一规定对于当时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意义在于A.垄断了英国海外贸易B.促进自由主义的发展C.加强了资本原始积累D.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特许证,使东印度公司获得了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这有利于东印度公司的发展,便利了东印度公司的掠夺,从而加强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垄断了英国海外贸易”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当时自由主义尚未兴起,排除B项;东印度公司获得特权,并不意味着英国能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23.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勃艮第王贡德鲍规定,盗窃者的妻或子,如果不揭发这个盗窃罪行,即降为奴隶……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事恶的行为。”这表明孟德斯鸠认为A.法律不应违背基本人性B.伦理关系高于一切法律C.财产私有神圣不可侵犯D.道德是法律的核心价值【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孟德斯鸠认为让自己的妻儿揭发盗窃者是一种违背基本人性的做法,他反对这种做法,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法律不应该违背伦理关系,但并不说明伦理关系高于法律,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道德的核心地位,排除D项。24.虽然议会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利用历史时机确立了自身的独立性及其权威,但国王的权威并没有受到摧毁,他可以召开内阁会议处理政务。短时期内,不可能将国王的权威抹煞干净。据此可知,英国A.国王依旧是权力中心B.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C.议会的权力至高无上D.内阁首脑对国王负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不可能将国王的权威抹煞干净”可知,当时的英国国王还有一定的权力,故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B正确;英国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便开始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A错误;材料主要在强调国王仍然保留一定的权力,C错误;内阁首脑指的是首相,这与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相关。材料反映了国王可以召开内阁,责任内阁制此时尚未确立,且英国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D错误。25.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1787年宪法内容中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之策是() A实行联邦制政体B.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C.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D.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解决需要依据24题的答案,邦联制政府软弱无力,所以美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故答案选择A项。BC两项是美国政体的特点,D项是美国宪法体现的实现民主的原则,不是解决政府无力的问题。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制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18分,28题12分)26.14-18世纪的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在反封建方面不断探索,促进了欧洲的制度变革与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材料二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材料三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们请出古代幽灵“为自己壮胆”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在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他们提出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思想在英美两国的制度变革中有何体现?【答案】(1)原因: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主张: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王权高于教权意义:否定了教会、教廷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任答四点) (3)摆脱教会和专制王权的思想束缚英国:《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彼此制衡原则。【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据材料一“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可得出教会势力强大;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欧洲资本主义刚刚产生不久,还处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能与教会势力做直接对抗。【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二“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可得出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据材料二“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可得出王权高于教权。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可得出否定了教会、教廷的权威;结合所学,宗教改革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即灵魂的救赎是依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发展了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倡导建立廉俭教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将《圣经》翻译成本民族的文字,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小问3详解】本题是列举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第一小问任务,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教会、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即要摆脱教会和专制王权的思想束缚。第二小问体现,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主要是通过颁布《权利法案》扩大了议会的权力,限制王权;美国主要是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以安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材料二法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的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27.特点:英国①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②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法国①伴随着不断革命的曲折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②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28.法国代议制民主形成的特点近代法国代议制民主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法国在欧洲国家中的封建传统较为浓厚,再加上启蒙思想的影响,因此其资产阶级革命也存在暴力性和妥协性的特点。1789年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期间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相继上台执政,相继建立起了法兰西帝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上台执政,建立了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政权。之后的各个政治派别相继上台,其代议制也具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特征。1875年,法兰西共和派以微弱优势通过了1875年宪法,法国逐渐确立起共和政体,其代议制保有一定的两面性,体现出代议民主制独有的特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 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等信息可知,英国代议制民主发展进程的特点是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根据“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等信息可知,法国代议制民主发展进程的特点是伴随着不断革命的曲折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小问2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英国和法国形成的政治制度以及两国的国情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本国国情紧密相关。根据英法两国的政治传统、政治制度建立的过程、政治制度的特点等因素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说明英法两国国情与它们政体之间的关系。28.16—18世纪,欧洲人主导的这三百年的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方式是三角贸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704年4月一艘载重300吨的船只从法国南特起航前往非洲,其装货单上列出的商品有:大量织物(包括印度棉布和斜纹塔夫绸)、铜制器皿、锡盒锡罐、铁条、带鞘的刀、帽子、玻璃制品、假水晶、火药、手枪、步枪,还有烧酒等等。南特是法国从事贩卖黑奴的最大港口,这时期从英国利物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出发前往非洲的船只所装载的货物大体上与此类似。这些船只到了非洲后,就甩卖掉这些货物,买回黑人……非洲处于比欧洲文明低的发展阶段,欧洲人运来的货物成为他们的高级商品,特别是武器更是其中一些部落“捕猎”其他部族的重要工具,深受当时一些非洲人的“欢迎”。接着,这些贩奴船只从非洲满载黑人起航前往美洲,在那里出售奴隶。最后,从美洲运回欧洲的是市场上很抢手的食物和原料。一个贸易来回,三次买卖,如果不出意外,每趟都可赚取大笔钱财。——摘编自王加丰《三角贸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角贸易进行阐释。【答案】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欧洲殖民者带着枪支弹药和廉价的工业品到达非洲,在非洲捕获或者跟当地部落首领交换大量黑奴,运往美洲并卖出,然后装上食物和原料返回欧洲,获取大量金钱。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6—18世纪(欧美)。首先,围绕“三角贸易”的主题,阐述其背景,根据材料“1704年4月一艘载重300吨的船只从法国南特起航前往非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其次,对三角贸易的过程进行简要阐述,根据材料“南特是法国从事贩卖黑奴的最大港口,这时期从英国利物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出发前往非洲的船只所装载的货物大体上与此类似。这些船只到了非洲后,就甩卖掉这些货物,买回黑人”可知,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欧洲殖民者带着枪支弹药和廉价的工业品到达非洲,在非洲捕获或者跟当地部落首领交换大量黑奴,运往美洲并卖出,然后装上食物和原料返回欧洲,获取大量金钱。最后,对三角贸易所导致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如: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