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34065

大小:497.7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4-09-04

上传者:老李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号卷·A10联盟2022届高三开年考文科综合试卷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具有高投资、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随着低碳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提出,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珠三角地区自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以来,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污染避难所”。下面图中左图示意广东省地理区位,右图示意广东省四大分区工业碳排放总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2001-2009年相比,2009-2017年广东省工业碳排放在空间上()A.向珠三角集聚B.向南北集聚C.向东西集聚D.向港澳地区集聚2.2013-2017年工业碳排放总量较大且整体呈现减少趋势的城市是()A.潮州B.茂名C.韶关D.广州3.下列属于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是()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②产业转移③营造生态林④产业升级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1.C2.D3.A【解析】【分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2009年至2017年粤东和粤西工业碳排放表现为转入且增幅最大,说明工业碳排放向东西集聚,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题详解】读图可知珠三角地区整体工业碳排放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潮州、茂名、韶关不属于珠三角,所以A、B、C错误;广州位于珠三角内部,工业碳排放较大且整体呈现减少趋势,D正确,所以选D。【3题详解】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减少碳排放,①正确;产业转移使碳排放发生地出现转移,对碳排放总量影响较小,②错误;营造生态林可以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但不属于减少碳排放范畴,③错误;产业升级一般表现为重工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能源消耗减少,④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碳排放权是指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某种分配方式发放给各个国家、地区、省、市或者企业,允许它们向大气中排放一定数量二氧化碳的权利。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岛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少的地方为1000mm以下,多的地方达4500mm以上。该国只有少部分为湿润区,大部分为干旱或半干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左图为斯里兰卡水系示意图,该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的一条为斯里兰卡干旱区与湿润区分界线,右图为2017年该国干旱区第二大水库面积的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左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为斯里兰卡干旱区与湿润区分界线的是()A.甲B.乙C.丙D.丁5.2017年某月斯里兰卡全国出现了大面积暴雨,引发洪涝灾害,该月份是()A2月B.5月C.9月D.1l月6.该国水资源长严重短缺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质渗漏严重B.年降水量较少C.干旱季节较长D.河湖数量较少【答案】4.B5.B6.C 【解析】分析】【4题详解】由图可知,斯里兰卡位于南亚,受南亚季风(夏季西南季风.冬季东北季风)影响。斯里兰卡地势中南部高,以山地为主,地势四周较低,西南部为夏季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所以湿润区应位于西南部。而大面积的东北部为夏季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应为干旱区。由此可判断该国干旱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应为乙,B正确。甲、丙线跨越了东西部,排除A、C选项。由材料“该国只有少部分为湿润区,大部分为干旱或半干旱区,”可知,该分界线将斯里兰卡划为不均等的两部分,丁线几乎将斯里兰卡划为均等的两部分,D错误。故选B。【5题详解】由该国干旱区第二大水库面积的季节变化图可知,该水库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东北季风迎风坡,在10月至次年2月受东北季风携带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湖泊面积较大。这是正常降水导致的,排除A、D选项。对照图形,9月份湖泊面积小,水位低,没有发生大面积暴雨,C错误。5月水库面积异常变大,可能是由该月全国性大面积暴雨导致的,B正确。故选B。【6题详解】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季(3—5月)、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2月)三季,热季和旱季降水极少,旱季较长,是造成该国水资源长期严重短缺的主要自然原因,C正确。材料没有给出土壤和地质情况,无法判断地质渗漏是否严重,A错误。结合材料可知,降水量少的地方为1000mm以下,多的地方达4500mm以上,整体降水较多,B错误。该岛降水较多,高于中高周低,形成放射状水系,河流较多,D错误。故选C。【点睛】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地表岩石易溶于水,导致地表水体易下渗;气温高,蒸发量大。平均气温距平是指一系列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等)与总平均气温的差值。新奥尔松(78°55’N,11°55’E)位于北冰洋斯瓦尔巴德群岛,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即使在冬季日平均气温也可达到0℃以上,是世界最北端的人类永久居住地。下图示意新奥尔松地区春、夏、状、冬四季日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新奥尔松地区地表植被最可能是()A.苔原B.冰原C.针叶林D.阔叶林8.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代表冬季的是()A.①B.②C.③D.④9.导致该地区不同季节气温日变化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植被C.光照D.洋流【答案】7.A8.D9.C【解析】【分析】【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新奥尔松地区位于北冰洋地区,纬度位置高,地带性植被应该是冰原,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显著,即使在冬季,日平均气温也可到9℃以上,因此,地表植被最可能是苔原,A正确,B错误。针叶林和阔叶林分布的纬度较低,北冰洋地区没有森林的分布,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新奥尔松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冬季为极夜,气温日变化幅度最小,结合图示④曲线气温日较差最小,为冬季,D正确,①、②、③曲线的气温日较差均比④大,排除A、B、C选项。故选D。【9题详解】 新奥尔松地区位于北极圈地区,纬度较高,气温日变化幅度大小主要受极昼极夜影响,即光照时数﹐C正确。材料没有给出地形,无法判断地形的影响程度,A错误。且该地的地形、植被、洋流相对稳定,不随季节而变化,对气温日变化影响不大,排除A、B、D选项。故选C。【点睛】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的7—9℃,高纬地区为3—4℃。主要原因是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季节:在中纬地区是夏季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海陆分布:就海陆来说,海洋小于内陆——海洋上一般仅1—2℃,内陆可达15℃以上甚至达25—30℃。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天气: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原因是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更强。地势:就地势来说,山谷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山地小于平原。“崩空”藏语意为“木头架起来的房子”,是一种木结构建筑,由圆木交错重叠而成,结构整体性好。川西甘孜道孚向来有“四季无暑,一霜成冬”之说,常受青藏高原地区风沙侵蚀,道孚民居——“崩空”成为藏区一绝。下图为道孚周边区域示意图和“崩空”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道孚民居选择一般依山傍水,坐西朝东,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采光②躲避洪水③用水便捷④便于河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道孚民居多为“崩空”,该建筑结构最大的优点是()A.防范地震B.节省材料C.冬暖凉D.建造容易【答案】10.B11.A【解析】【分析】【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道孚常受青藏高原地区风沙侵蚀,坐西朝东有利于防风采光,①正确。躲避洪水应该选择高地修建房屋,而不是临近河流,排除②。河流的主要功能是用水和运输,因该地位于长江上游,水运不便,排除④,③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选项,故选B。【11题详解】根据材料,“崩空”材料以树木为主,不能节省材料,建造难度较大,排除B、D选项。木质材料使得居住冬暖夏凉,但并非建筑结构的优点,排除C。“崩空”多由圆木交错重叠而成,结构整体性好,而道孚位于断裂带上,多地震,因此“崩空”有利于防范地震,A正确。故选A。【点睛】道孚民居是依据并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人地协调的民居建筑。该民居位于河谷地区,低温相对较高;靠近河流,可方便取水;位于洪水位之上,防止洪涝灾害;木质结构,可就地取材;架空模式,利于防震。体现了人地协调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35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镇人口核密度是指以某城镇点为中心100km范围内的城镇人口密度,核密度分析能有效反映城镇体系空间密集区范围的分布特征。核密度在200~500人/km2的区域为城镇密集区,核密度>500人/km2的区域为城镇核心区。巴基斯坦地处南亚地区,2017年城镇化率为36.38%,92.5%的城镇人口数量都低于20万,其中,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城镇人口比重为54.23%。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巴基斯坦城镇化发展将会不断加快。下图示意2017年巴基斯坦城镇人口空间核密度分布。 (1)概括巴基斯坦全国城镇体系特征。(2)简析卡拉奇成为滨海城镇集聚核心区原因。(3)推测卡拉奇的优势产业类型和部门。(4)说明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对巴基斯坦城镇体系的影响。【答案】(1)整体上空间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多数小城镇,中等城镇发展滞后。(2)邻近阿拉伯海,海运便利;与内陆联系便利,经济腹地广阔;工业基础好,城市化水平较高,便于城镇间物资和人口的流动。(3)产业类型:第三产业或服务业。产业部门:交通、仓储、金融、商贸、旅游等(4)带动沿线交通发展,促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强城市分工与协作,带动周边中小城镇发展,均衡国家城镇空间结构。【解析】【分析】本题以巴基斯坦城镇人口空间分布为载体,考查城镇化特征、成因以及经济与城镇关系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 读图观察可知,城镇整体上空间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密集,核密度值在25%以上,西部稀疏,核密度值在25%以下;根据材料,92.5%的城镇其人口数量都低于20万,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城镇人口比重为54.23%,这说明该国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多数小城镇,说明中等城镇发展显得非常滞后。【小问2详解】从位置看,卡拉奇邻近阿拉伯海,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海运非常便利;从交通看,与内陆有铁路公路水运等运输方式,联系便利,经济腹地广阔;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起步较早,工业基础好,城市化水平较高,核密度值在500以上,并且基础设施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较强,利于城镇间物资和人口的流动。【小问3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卡拉奇交通发达,工业基础好,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处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阶段,由此可以推断,其产业类型应该以第三产业或服务业为主,其产业部门应该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金融银行业、商贸产业、旅游产业等【小问4详解】首先,完善该国交通运输网络,带动沿线交通发展;其次,促进其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带动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周边中小城镇发展,加强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工与协作,均衡国家城镇空间分布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第四,促进沿海港口瓜达尔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与卡拉奇港的联动,促进国际贸易开展。【点睛】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北靠天山、南邻阿尔金山,气候干旱,仅春夏有少量阵雨,春秋季多大风,植被稀少,仅在河流下游原罗布泊湖滨地带有少量植被分布。罗布泊曾经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现已干涸数十年。罗布泊内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孔雀河三角洲、白龙堆等地,由较为坚硬的粉砂岩构成,但该地雅丹地貌表层存在显著岩层软化现象,形态更为低矮。下面图分别示意罗布泊地区主要气象要素月均变化特征(左图)和该地区雅丹形态特征(右图) (1)根据罗布泊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该地植被的生长习性。(2)判断罗布泊雅丹地貌区盛行风向,并说明判断依据。(3)简述罗布泊地区气候对雅丹地貌形态的影响。(4)为恢复罗布泊湖水,有人提出跨流域调水工程——藏水北调入泊工程。请从下列两个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这一调水工程的作用。方面①:改善罗布泊及周边地区气候。方面②:对罗布泊及周边地区生物的有利影响。【答案】(1)该地冬季气候寒冷,植被耐寒;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稀少,植被耐旱;全年晴天较多,植被喜光;春秋多大风,植被抗风;滨湖地带多盐碱,植被耐盐碱。(2)盛行风向:东北风。判断依据:该地雅丹个体形态狭长,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高点位于东北端,东北端陡峭,被风力侵蚀强,为迎风面。 (3)该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春夏阵雨浸润软化岩石表层,且空气湿度大,夜晚水汽凝结,削弱了岩石的抗侵蚀能力;多大风,风力侵蚀作用强,使罗布泊雅丹形态更为低矮。(4)方面①:罗布泊水域范围扩大,周边地区空气湿度增大:周边地区昼夜温差缩小;罗布泊周边地区降水增多,(植被覆盖率增大)风速减少等。方面②:罗布泊水域面积扩大,水生生物数量增多;吸引众多鸟类及其他陆地动物栖息繁殖;促进沿湖地区生物群落多样化:生物多样性增加等。【解析】【分析】本题以罗布泊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及雅丹地貌的景观图为材料,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分析材料可知,罗布泊所在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仅春夏有少量阵雨,春秋季多大风。因此该地冬季气候寒冷,植被需耐寒;夏季炎热,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需耐旱;全年晴天较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光照充足,植被喜光;春秋多大风,植被抗风性好。罗布泊曾至是我园第二大咸水湖,现已干涸数十年,由此可知,罗布泊滨湖地带多盐碱,植被需耐盐碱。【小问2详解】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地貌的延伸方向应与盛行风向相同。结合指向标可判断。该地雅丹个体形态狭长,呈东北--西南走向,因此风向应为东北风或西南风。图中最高点位于东北端,说明东北端陡峭,为迎风面,风力侵蚀强,故风向为东北风。【小问3详解】雅丹地貌属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岩层(土层)松软利于风力侵蚀。气候包括风、降水、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风的因素包括风速、风向、吹袭持续时间和湍流的程度等。通常风速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土壤的风蚀强度越烈。同时,这些因素又加速土壤水分蒸发,使其变干而加剧风蚀。降水、湿度、温度等因素都直接影响风蚀的严重程度。罗布泊所在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岩层风化作用强,地表多碎屑物;材料显示,该地区春夏有少量阵雨,在雨水浸润下,使岩石(土层)表层软化,且夜晚气温低,水汽易凝结,岩石的抗侵蚀能力被削弱;罗布泊所在地区“春秋季多大风,植被稀少”,因而风力侵蚀强烈。【小问4详解】 方面①:相对于周边沙漠,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砂石,且水体上空湿度大。调水后罗布泊水域范围扩大,在罗布泊与周边地区易形成湖陆风,湖风将湖泊上空的水汽带到周边地区,使周边地区空气湿度及降水增多;降水增多,有利于植被恢复,从而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水体比热容大,升温和降温较周边地区慢,受其影响,周边地区昼夜温差缩小。方面②:罗布泊水域面积扩大,为水生生物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使水生生物数量增多;水中的鱼类为鸟类等提供充足食物,吸引众多鸟类栖息繁殖,同时水中生物及鸟类也会吸引其他陆地动物栖息繁殖;水体面积扩大,湖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促进沿湖地区生物群落多样化,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31亿人次,出境旅游消费规模达到2577亿美元,出境人次和消费规模均居全球首位。但出境旅游安全事故发生规模在不断加大,事故类型结构及其时空分布也趋于复杂化。旅游安全是旅游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频发的出境安全事故不仅威胁到中国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阻碍了出境旅游业的平稳运行。下图为2010-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安全事故区域数量累计百分比。指出中国出境旅游安全事故的总体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答案】分布特征:出境旅游安全事故在区域分布上高度集中,地区间差异较大;东亚、东南亚地区占比较高,其它地区相对较低。影响因素主要有:境外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地形、气候、水文等);旅游硬件设施情况(交通等);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治安、政治形势、政策与态度等)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2010-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安全事故区域数量累计百分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由图可知,出境旅游安全事故主要分布在北美、东南亚、东亚地区,在区域分布上高度集中,地区间差异较大,其中东亚、东南亚地区占比较高,其它地区相对较低。影响境旅游安全事故的因素主要有:境外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地形、气候、水文等),如当地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旅游以攀峰为主的旅游方式发生事故的总体概率较大,又如天气多变,引起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地区,旅游安全事故也较多。此外还与旅游地的旅游硬件设施情况(交通等)有关,如旅游地救援设施、安全工作到位,可大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还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治安、政治形势、政策与态度等)等有关,如当地发生暴乱等会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大幅升高。【点睛】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近几年,国内天然砂开采量受限,开采矿山生产机制砂逐渐成为替代品满足建设用砂需求。机制砂流程多样,基本生产流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原料→粗碎→中碎→粗筛→细碎→细筛→机制砂。目前的工艺主要有湿法工艺(采用洗砂和污水压滤模块)和干法工艺(采用风选筛、振动筛、除尘模块),这两种方法都是用于去除机制砂中石粉和泥粉,使得机制砂质量指标满足国家标准。说明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问题:机制砂的原料来源于矿山开采,会导致生态破坏;机制砂的加工环节,湿法工艺产生水污染;干法工艺产生大气污染;机器运转过程产生噪音污染。解决措施:矿山开采前对地表植被和土壤进行移植或处理;开采矿石后对被破坏的矿山植被恢复、复垦等;对粉尘污染进行降尘处理;对污泥水可以沉淀处理;机器运行过程中做好降噪处理。【解析】【分析】本题以机制砂的基本生产流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措施,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人地协调核心素养。【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机制砂的原料来源于矿山开采,挖山开矿的过程中会导致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破坏;机制砂的加工过程中的环节如湿法工艺(采用洗砂和污水压滤模块)导致水体杂质增多产生水污染;干法工艺(采用风选筛、振动筛、除尘模块)导致大量粉尘进入大气产生大气污染;机器运转过程产生噪音污染。解决措施可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矿山开采前对地表植被和土壤进行移植或处理,进而减少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开采矿石后及时对被破坏的矿山植被进行恢复、复垦等,尽可能恢复原有的生态,减少生态的破坏。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进行降尘处理,减少大气中的粉尘等颗粒物。对污泥水可以沉淀处理,减少水体中的杂质。机器运行过程中做好降噪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