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9798

大小:1.50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掌管天文历象官员),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观测天体运行),敬授民时。”这说明当时()A.形成成熟官僚体系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原始农业初步发展D.早期民本思想出现2.铜鱼形扁壶流行于西汉中期至东汉,但与战国至汉初常见于中原地区的椭腹扁壶有所不同,其形象来源于对北方草原民族皮囊壶的模仿,而铸造工艺以及通过鱼(余)谐音祈祝吉祥和丰产的文化习俗则来源于中原。这反映了汉代()A.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交流B.金属铸造工艺更加的精巧C.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D.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3.唐代服装以青绿为主色调,配与朱红、朱黄等色调,其色泽明快、浓烈色彩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勃勃生机与热情奔放;而宋代服饰以色泽简素之雅的淡蓝为主色调,崇尚素净温润、闲散淡远、顺万物之道的自然美。这一变化说明,服饰文化()A.因纺织业发展水平而决定B.受主流思想的审美意趣影响C.以明礼制的功能渐趋消亡D.从多元开放走向了平淡内敛4.宋朝城市消防治理最突出的成就是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专职消防队。据考证,截至淳祐十二年(1252年)临安已有消防队20隅,7文队伍,总计:5100人,有望火楼10座,配有“水袋、水、麻搭”等消防设备。这反映了宋朝()A.政府城市管理能力有限B.城市居民防火意识淡薄C.城市经济发展日益繁荣D.城市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5.1898年1月,康有为给光绪帝上书,建议在中央设立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康有为此举意在()A.建立代议制机构B.增强改革派的实力C.裁撤旧官僚机构D.寻求社会各界支持6.1904年,梁启超撰写《新大陆游记》充斥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渴望“向西方求真理”,1920年,他撰写的《欧游心影录》洞察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后,发现中国智慧具有治疗现代病的启示价值。这一思想变化反映了()A.变法图强需要理论依据B.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C.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D.社会的多层级变革交会7.据表,农会会员人数的变化主要反映了()省份1926年6月1927年6月会员人数占全国百分比会员人数占全国百分比广东64776666.07000007.6湖南381503.9451714049.4湖北41200.4250260027.3全国9814421009153039100A.革命形势发展推动农民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C.中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两湖地区土地革命的发展8.下图是1950年创作的宣传年画。该作品反映了新中国()《新中国的儿童》 A.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斗争B.实施双百方针的显著成果C.重视儿童团队合作意识培养D.维护国家统一安全的坚定信念9.罗马军队由执政官统帅,执政官一年一任。随着罗马的扩张,军队远离罗马城作战,当选的长官需要费时费力赶赴驻地与军队会合,造成指挥衔接问题,法律不得不延长执政官的任期,由此导致执政官的权力不断增长。这表明罗马()A.民主政治制度遭受了破坏B.对外扩张影响了权力秩序C.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D.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10.欧洲启蒙运动期间,除了专业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物理、化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的研究外,各种科学仪器和模型出现在许多私人实验室和沙龙中,许多业余爱好者积极收集资料、写作科学论文,科学报告和科学发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这些现象说明()A.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B.科学实用价值得到认可C.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D.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11.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苏联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国财政预算支出占预算总支出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繁荣B.苏联解体趋势已见端倪C.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D.国家经济结构渐趋合理12.1946年,德国法占区总督柯尼希将军公开指出:“在确保民主意识牢牢扎根于德国人民之中前,我们是不会离开。需要30年到40年时间让德国人能够理解这一民主的优越性。”这可用于说明()A.法国不愿与德国实现长期和解B.德国法西斯主义政策难以维系C.战后德国民主化改革收效甚微D.法国要求强化对德国制裁力度二、非选择题:共52分。(一)必考题: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李时珍青年时代三次乡试不中,遂随父学医。医疗实践中,他发现历代医书谬误不少且多偏激守旧,遂立志对旧本草书籍进行全面整理和补充。为此,他“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带着研究本草的思路深入实地考察。为解决疑难,他拜农民、车夫、樵夫等人为师搜集了大量的标本和民间单方,对药物的生长、分布情况作了详尽的记录。历经27年,李时珍终于在1578年完成了近200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在国内狐转翻刻近200次,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于世界。达尔文称李时珍不仅是医学家,而且是一个博物学家,他的进化论思想没取并引用了《本草纲目》的理论和例证。——摘编自王剑等《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伟大贡献及学术价值》材料二虽然达尔文的父亲非常希望其成为一名牧师,但他进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后,很快失去了对神学的兴趣,反而阅读了大量生物学方面的著作。在剑桥大学的亨斯罗教授的指荐下,1831年,达尔文乘坐军舰贝格尔号进行了长达5年的环球考察。达尔文收集到了大量关于生物变异的实例,并获得了最初的物种起源问题意识。为证明生物进化与人工育种之间的联系,达尔文对150多种家鸽进行研究。1832年,达尔文将其想法写成一篇35页的纲领;1840年又写下物种起源的论著提纲,直到1859年《物种起源》第一版才出版。在此后数十年,达尔文出版多部著作继续阐述进化论思想。——摘编自包庆德等《进化论: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及其内在奥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和达尔文成为伟大科学家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本草纲目》和《物种起源》产生的社会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部著作的当代价值。14.(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五四运动的纪念。下图为1949-1956年间“五四”纪念活动代表性文本词频分析图(注:词频指词语所用的频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陈莉莉、贺宁《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四”纪念话语之殯变一一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根据图11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建国初期“五四”纪念活动文本中的代表性词语进行解读。(要求:至少选择3个高频词语,写出所选词语并展开解读;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8铅笔将所选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多涂、错涂、洞涂均不给分,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第一题计分。1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阵】材料清承明制,其奏章制度也仿照明朝,有题本和奏本两种公开的上行文书。官页奏事主要以题本为主。各省督抚提镇所上题本需经过通政使司转送内阁,内阁再经本房、签处、侍读、大学士等部门,最后由内阁批本处送内奏事处由记档太监登记,呈皇帝预览。康熙时期,实行奏折制度,在外任职的少数皇室成员和帝信臣工将奏折直接呈交给皇帝,由皇帝亲自拆看。雍正时期,要求“各科道每日一人上一密折,轮流具奏”。有权上密折臣子,雍正发以皮匣,上有铜锁,具奏人和雍正各拿一把钥题,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开启。最后“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或多至五六十件,”雍正帝都“亲自览闲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据谢健《雍正朝的奏折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从奏章到奏折制度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朝的奏折制度。16.【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1年7月,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共有63个师又16个旅,但以40个师,企图在行进中夺占基辅,未能成功,遂增调坦克第1集群企图从翼侧包国苏军。德军的正面突击和随之而来的翼倒突击,把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割裂成几个集团。7月20日开始,苏军从南面对德军坦克第1集群实施反突击,迫使德军转入防御。7月底,德军第6集团军突击集团重新对基输发动进攻。苏军以筑垒地域的军队和预备队组成第37集团军,加强了基辅筑垒地域的防御,基辅市、州党组织还向苏军输送了3万多名共产党员,20万基辅居民参加了苏军。8月上半月,德军突至基输近郊。9月19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基辅。战役中,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期间,苏军在莫斯科方向集中预各队,建立了较为坚目的防御。——摘编自段苏权(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四十周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基辅战役的特征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基辅战役影响。17.【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聂耳(1912-1935),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他从小就显露出对音乐的爱好,先后向其家人及邻居学习民族乐器的吹奏并接触当地民间音乐。在求学时代,他不仅刻苦努力,成绩名列前茅,而且热情投入课余音乐活动。促使聂耳党醒并在政治上转向激进的关键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危机促使聂耳产生了心理上的危机,他开始思索新的艺术形式。在此背景下,聂耳与同时代音乐家们努力地创造新型的民族音乐。聂耳的“新兴音乐”受到苏依以及左翼作家联盟倡导的批评理论的影响,其音乐的核心内容在于关注现实以及全身心投入社会。聂耳的创作,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代表中国革命音乐的巅峰,并为其后的几代歌曲作家充当样本。——据何稼书(聂耳的“新兴音乐”创作与30年代的中国革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耳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就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聂耳的历史贡献。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掌管天文历象官员),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观测天体运行),敬授民时。”这说明当时()A.形成成熟官僚体系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原始农业初步发展D.早期民本思想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早期文明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敬授民时”指的是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材料说明的当时编制历法指导农业生产,由此可得出原始农业初步发展的结论,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原始农业得到初步发展,并不能说明形成成熟的官僚体系和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排除AB项;民本思想指的是重视民众,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指导农业生产,而不是早期民本思想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2.铜鱼形扁壶流行于西汉中期至东汉,但与战国至汉初常见于中原地区的椭腹扁壶有所不同,其形象来源于对北方草原民族皮囊壶的模仿,而铸造工艺以及通过鱼(余)谐音祈祝吉祥和丰产的文化习俗则来源于中原。这反映了汉代()A.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交流B.金属铸造工艺更加的精巧C.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D.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根据材料“形象来源于对北方草原民族皮囊壶的模仿,而铸造工艺以及通过鱼(余)谐音……来源于中原”,由此可知西汉中期至东汉时期扁壶的形象和文化寓意都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后大量迁徙中原及南方汉人屯田实边,推动了民族的交融,从而产生了这一兼具游牧民族特色和中原文化的器具,C项正确;材料中是中原与边疆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流,并非涉及中外交流,排除A项;材料中只是提到铸造工艺来源于中原,体现不出铸造工艺如何,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是指生产方式,文化制度向封建化转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唐代服装以青绿为主色调,配与朱红、朱黄等色调,其色泽明快、浓烈色彩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勃勃生机与热情奔放;而宋代服饰以色泽简素之雅的淡蓝为主色调,崇尚素净温润、闲散淡远、顺万物之道的自然美。这一变化说明,服饰文化()A.因纺织业发展水平而决定B.受主流思想的审美意趣影响C.以明礼制功能渐趋消亡D.从多元开放走向了平淡内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唐代服装以青绿为主色调……浓烈色彩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勃勃生机与热情奔放……宋代……崇尚素净温润、闲散淡远、顺万物之道的自然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推行三教并行,思想自由,社会开放,而宋朝时期,受程朱理学的影响,逐渐崇尚素净温润、闲散淡远、顺万物之道的自然美,B项正确;纺织业的发展水平对服饰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排除A项;“渐趋消亡”,表述错误,在宋朝时期,并没有消亡,排除C项;“从多元开放走向平淡内敛”,是服饰文化的特点现象,并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4.宋朝城市消防治理最突出成就是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专职消防队。据考证,截至淳祐十二年(1252年)临安已有消防队20隅,7文队伍,总计:5100人,有望火楼10座,配有“水袋、水、麻搭”等消防设备。这反映了宋朝()A.政府城市管理能力有限B.城市居民防火意识淡薄C.城市经济发展日益繁荣D.城市职能发生根本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材料反映了宋朝建立了一支庞大的专职消防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华且人口密集,市坊制度和宵禁制度被打破,一些城市的火灾隐患日趋严重,进而催生出了专职消防队,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C项正确;宋朝消防队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主要为了消除火灾隐患,无法体现政府的着力点和城市管理的强化,排除A项;设立消防队是宋朝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无法说明居民防火意识情况,排除B项;临安城的消防队没有改变临安作为都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排除D项。故选C项。5.1898年1月,康有为给光绪帝上书,建议在中央设立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康有为此举意在()A.建立代议制机构B.增强改革派的实力C.裁撤旧官僚机构D.寻求社会各界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89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及所学可知,维新派代表人物向光绪皇帝提出的建议体现了维护皇帝权威的特点,意在赢得光绪皇帝对变法的支持,从而增强维新力量,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设立制度局,议事结果最终由皇帝裁决,这不符合代议制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裁撤旧官僚机构的信息,这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者,他意在寻求光绪皇帝的支持,选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B项。6.1904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大陆游记》充斥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渴望“向西方求真理”,1920年,他撰写的《欧游心影录》洞察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后,发现中国智慧具有治疗现代病的启示价值。这一思想变化反映了()A.变法图强需要理论依据B.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C.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D.社会的多层级变革交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4-1920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梁启超从批判中国传统精神到认为 中国智慧具有治疗现代病的启示价值,主要是这一时期一战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弊端,十月革命传来了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以及资产阶级思想的弊端的显现,即社会的多层级变革交会,使得梁启超转而探寻中国智慧的启示价值,D项正确;戊戌变法在1989年失败,变法图强需要理论依据,不符合材料的时间范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排除B项;此思想变化不能反映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且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排除C项。故选D项。7.据表,农会会员人数的变化主要反映了()省份1926年6月1927年6月会员人数占全国百分比会员人数占全国百分比广东64776666.07000007.6湖南381503.9451714049.4湖北41200.4250260027.3全国9814421009153039100A.革命形势发展推动农民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C.中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两湖地区土地革命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26年至1927年(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26年6月到1927年6月,湖南、湖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而广东农民运动却发展速度较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进行到湖南、湖北,这些地方的农民运动就发展迅速,体现的是革命形势对农民运动的影响,A项正确;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抵达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排除B项;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排除C项;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8.下图是1950年创作的宣传年画。该作品反映了新中国()《新中国的儿童》 A.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斗争B.实施双百方针的显著成果C.重视儿童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D.维护国家统一安全的坚定信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的儿童》这幅作品,是通过“娃娃画”的方式表现反对美蒋内容的,冲锋在前的陆海空小战士,手持钢枪,各个威武神气,一脚踩在陆地上,一脚跨过海峡,代表欲把美蒋敌对势力赶出台湾,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决心,D项正确;宣传画的主旨是把美蒋敌对势力赶出台湾,而不是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或重视儿童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排除AC项;双百方针是1956年开始实行的,与材料1950年不符,排除B项。故选D项。9.罗马军队由执政官统帅,执政官一年一任。随着罗马的扩张,军队远离罗马城作战,当选的长官需要费时费力赶赴驻地与军队会合,造成指挥衔接问题,法律不得不延长执政官的任期,由此导致执政官的权力不断增长。这表明罗马()A.民主政治制度遭受了破坏B.对外扩张影响了权力秩序C.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D.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时期。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由于罗马的对外扩张,执政官延长可任期,导致执政官权利增长,由此说明对外扩张影响了权力秩序,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执政官的任命方式,不能说明民主政治制度遭受了破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罗马法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律的演变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10.欧洲启蒙运动期间,除了专业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物理、化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的研究外,各种科学仪器和模型出现在许多私人实验室和沙龙中,许多业余爱好者积极收集资料、写作科学论文,科学报告和科学发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这些现象说明()A.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B.科学实用价值得到认可C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D.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启蒙运动期间(欧洲)。据所学解读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核心思想是启蒙运动时期,欧洲许多专业科学家和非专业的业余爱好者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一时成为社会风气,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倡导的理性思想对社会进步起引领作用,C项正确;材料主题是启蒙理性与科学研究风气的关系,并不是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排除A项;从材料看启蒙运动时期科学研究探讨一时成为风气,不代表科学研究已经出现实用性价值并被公众认可,排除B项;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1.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苏联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国财政预算支出占预算总支出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繁荣B.苏联解体趋势已见端倪C.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D.国家经济结构渐趋合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70年代(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20世纪50-70年代,苏联财政预算中,中央所占比重的下降,而地方所占比重在上升。据所学知识,国家预算是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国家财政预算与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密切相关。50-70年代正是苏联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时,因而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C项正确;国家财政预算要对国家经济的整体进行评估之后所作出的计划,只是外贸发展一项不能对财政支出产生多大影响,排除A项;苏联解体是因为斯大林体制的僵化和斯大林的后继者的改革不当造成的,一个财政预算支出,无法显现出苏联解体的端倪,排除B项;苏联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50-70年代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改变这种不合理,不仅如此,70年代苏联为了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中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得国民经济更加畸形,排除D项。故选C项。12.1946年,德国法占区总督柯尼希将军公开指出:“在确保民主意识牢牢扎根于德国人民之中前,我们是不会离开的。需要30年到40年时间让德国人能够理解这一民主的优越性。”这可用于说明() A.法国不愿与德国实现长期和解B.德国法西斯主义政策难以维系C.战后德国民主化改革收效甚微D.法国要求强化对德国制裁力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德国和法国。据材料“在确保民主意识牢牢扎根于德国人民之中前,我们是不会离开的”可知,法国意图长期占领德国法占区,表现出法国要求强化对德国制裁力度,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涉及与德国的和解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德最终实现了和解,排除A项;德国法西斯主义政策此时已经失败,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的是民主意识,而非民主化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一)必考题: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时珍青年时代三次乡试不中,遂随父学医。医疗实践中,他发现历代医书谬误不少且多偏激守旧,遂立志对旧本草书籍进行全面整理和补充。为此,他“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带着研究本草的思路深入实地考察。为解决疑难,他拜农民、车夫、樵夫等人为师搜集了大量的标本和民间单方,对药物的生长、分布情况作了详尽的记录。历经27年,李时珍终于在1578年完成了近200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在国内狐转翻刻近200次,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于世界。达尔文称李时珍不仅是医学家,而且是一个博物学家,他的进化论思想没取并引用了《本草纲目》的理论和例证。——摘编自王剑等《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伟大贡献及学术价值》材料二虽然达尔文的父亲非常希望其成为一名牧师,但他进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后,很快失去了对神学的兴趣,反而阅读了大量生物学方面的著作。在剑桥大学的亨斯罗教授的指荐下,1831年,达尔文乘坐军舰贝格尔号进行了长达5年的环球考察。达尔文收集到了大量关于生物变异的实例,并获得了最初的物种起源问题意识。为证明生物进化与人工育种之间的联系,达尔文对150多种家鸽进行研究。1832年,达尔文将其想法写成一篇35页的纲领;1840年又写下物种起源的论著提纲,直到1859年《物种起源》第一版才出版。在此后数十年,达尔文出版多部著作继续阐述进化论思想。——摘编自包庆德等《进化论: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及其内在奥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和达尔文成为伟大科学家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本草纲目》和《物种起源》产生的社会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部著作的当代价值。【答案】(1) 共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借鉴学习前人和他人的成果,并进行改进和创新;注重实地考察和实践研究;治学严谨,用较长时间打造一部科学著作。(2)背景:《本草纲目》:明清时期传统科技已基本成熟,进入到系统总结性阶段;传统医书存在不少谬误,且缺乏一部系统的本草学专著;统治者比较重视医药学的发展;明中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百姓深受天灾人祸的影响等。《物种起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文艺复兴以来基督教神学受到极大的冲击;自然科学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早期进化思想的出现。(3)价值: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促进当代中医药产业和生物学的发展;其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能为后世所借鉴。【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为对比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与近代(英国)。共同点:根据材料“遂立志对旧本草书籍进行全面整理和补充”、“达尔文很快失去了对神学的兴趣,反而阅读了大量生物学方面的著作”得出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根据材料“读遍子史经传、训诂注疏、金石农圈和医卜星相”、“获得了最初的物种起源问题意识”得出借鉴学习前人和他人的成果,并进行改进和创新;根据材料“李时珍带着研究本草的思路深入实地考察,足迹遍及今湖北、河北、安徽、江苏等地”、“1831年达尔文乘坐军舰贝格尔号进行了长达5年的环球考察”得出注重实地考察和实践研究;根据材料“历经27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1578年完成了近200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1832年,达尔文将其想法写成一篇35页的纲领;1840年又写下物种起源的论著提纲,直到1859年《物种起源》第一版才出版”得出治学严谨,用较长时间打造一部科学著作等。【小问2详解】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与近代(英国)。背景:《本草纲目》:结合所学明清科技成就得出明清时期时期传统科技已基本成熟,进入到系统总结性阶段;根据材料“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李时珍发现历代医书谬误不少且多偏激守旧”得出传统医书存在不少谬误,且缺乏一部系统的本草学专著;结合所学明清时期医学发展得出统治者比较重视医药学的发展;结合所学明清时期的社会矛盾得出明中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百姓深受天灾人祸的影响等。《物种起源》:根据材料“1831年”、“1859年”并结合所学得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结合所学西方思想解放历程得出文艺复兴以来基督教神学受到极大的冲击;结合所学西方科技发展得出自然科学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早期进化思想的出现等。【小问3详解】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当代(世界)。结合所学两部著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出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结合所学两部著作对医学发展的作用得出促进当代中医药产业和生物学的发展;根据材料“历经27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为证明生物进化与人工育种之间的联系,达尔文对150多种家鸽进行研究”得出其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能为后世所借鉴等。 14.(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五四运动的纪念。下图为1949-1956年间“五四”纪念活动代表性文本词频分析图(注:词频指词语所用的频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陈莉莉、贺宁《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四”纪念话语之殯变一一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根据图11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建国初期“五四”纪念活动文本中的代表性词语进行解读。(要求:至少选择3个高频词语,写出所选词语并展开解读;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青年、学习、建设、祖国、社会主义等建国初期,我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知识文化水平低;国际上,帝国主义对新生中国封锁扼杀。(任意2个角度)因此,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三大改造、1954年宪法,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一五计划,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水平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通过对“五四”纪念文本的词频分析可见,“学习”“建设”等是颇具代表性的高频词汇,它们多与“祖国”“国家”“事业”“科学”“知识”“政治”等词汇连用。这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以“五四”纪念为契机,多次号召青年投身建设新中国的浪潮。答案仅供参考,围绕其他高频词语等展开论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论题,首先结合图示信息找到几个高频的词语,如青年、学习、建设、祖国、社会主义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围绕1949-1956年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主要涉及建国初期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新中国政权巩固和一化三改等内容,最后进行总结,通过对“五四”纪念文本的词频分析可见,“学习”“建设”等是颇具代表性的高频词汇,它们多与“祖国”“国家”“事业”“科学”“知识”“政治”等词汇连用。这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以“五四”纪念为契机,多次号召青年投身建设新中国的浪潮。(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8铅笔将所选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多涂、错涂、洞涂均不给分,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第一题计分。1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阵】材料清承明制,其奏章制度也仿照明朝,有题本和奏本两种公开的上行文书。官页奏事主要以题本为主。各省督抚提镇所上题本需经过通政使司转送内阁,内阁再经本房、签处、侍读、大学士等部门,最后由内阁批本处送内奏事处由记档太监登记,呈皇帝预览。康熙时期,实行奏折制度,在外任职的少数皇室成员和帝信臣工将奏折直接呈交给皇帝,由皇帝亲自拆看。雍正时期,要求“各科道每日一人上一密折,轮流具奏”。有权上密折臣子,雍正发以皮匣,上有铜锁,具奏人和雍正各拿一把钥题,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开启。最后“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或多至五六十件,”雍正帝都“亲自览闲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据谢健《雍正朝的奏折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从奏章到奏折制度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朝的奏折制度。【答案】(1)变化:官员上书方式由公开变为机密;奏事程序由复杂、效率低下变为简单、迅速;上奏官员的范围扩大。(2)评价: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反映了清朝专制的强化。【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为特点类材料他。时空范围为清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各省督抚提镇所上题本需经过通政使司转送内阁,内阁再经本房、签处、侍读、大学士等部门,最后由内阁批本处送内奏事处由记档太监登记,呈皇帝预览”“有权上密折臣子,雍正发以皮匣,上有铜锁,具奏人和雍正各拿一把钥题,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开启”可知,官员上书方式由公开变为机密;“各省督抚提镇所上题本需经过通政使司转送内阁,内阁再经本房、签处、侍读、大学士等部门,最后由内阁批本处送内奏事处由记档太监登记,呈皇帝预览”“实行奏折制度,在外任职少数皇室成员和帝信臣工将奏折直接呈交给皇帝,由皇帝亲自拆看”“亲自览闲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可知,奏事程序由复杂、效率低下变为简单、迅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奏官员的范围扩大。【小问2详解】 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清代(中国)。评价:根据材料“亲自览闲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可知,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奏折制度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奏折制度将臣子玩弄于股掌,反映了清朝专制的强化。16.【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1年7月,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共有63个师又16个旅,但以40个师,企图在行进中夺占基辅,未能成功,遂增调坦克第1集群企图从翼侧包国苏军。德军的正面突击和随之而来的翼倒突击,把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割裂成几个集团。7月20日开始,苏军从南面对德军坦克第1集群实施反突击,迫使德军转入防御。7月底,德军第6集团军突击集团重新对基输发动进攻。苏军以筑垒地域的军队和预备队组成第37集团军,加强了基辅筑垒地域的防御,基辅市、州党组织还向苏军输送了3万多名共产党员,20万基辅居民参加了苏军。8月上半月,德军突至基输近郊。9月19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基辅。战役中,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期间,苏军在莫斯科方向集中预各队,建立了较为坚目的防御。——摘编自段苏权(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四十周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基辅战役特征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基辅战役的影响。【答案】(1)特征:包围战,规模大。原因:德军西线战事进行顺利,军力重心转至东线;德国实行“闪电战”计划;基辅民众对苏军的大力支持。(2)影响:给苏德双方造成了巨大损失;迟滞了德军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德国并未取得东线战事的决定性胜利;苏联争取了时间以防守莫斯科,为后来同盟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解析】【小问1详解】特征: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根据材料“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共有63个师又16个旅,但以40个师,企图在行进中夺占基辅,未能成功,遂增调坦克第1集群企图从翼侧包国苏军”“战役中,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可知,基辅战役的特征是包围战,规模大。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根据材料“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共有63个师又16个旅,但以40个师,企图在行进中夺占基辅,未能成功,遂增调坦克第1集群企图从翼侧包国苏军”可知,德军西线战事进行顺利,军力重心转至东线;德国实行“闪电战”计划;根据材料“基辅市、州党组织还向苏军输送了3万多名共产党员,20万基辅居民参加了苏军”可知,基辅民众对苏军的大力支持。【小问2详解】 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根据材料“德军的正面突击和随之而来的翼倒突击,把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割裂成几个集团。7月20日开始,苏军从南面对德军坦克第1集群实施反突击,迫使德军转入防御。7月底,德军第6集团军突击集团重新对基输发动进攻。苏军以筑垒地域的军队和预备队组成第37集团军,加强了基辅筑垒地域的防御,基辅市、州党组织还向苏军输送了3万多名共产党员,20万基辅居民参加了苏军。8月上半月,德军突至基输近郊。9月19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基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给苏德双方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材料“战役中,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期间,苏军在莫斯科方向集中预各队,建立了较为坚目的防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迟滞了德军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德国并未取得东线战事的决定性胜利;苏联争取了时间以防守莫斯科,为后来同盟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7.【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聂耳(1912-1935),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他从小就显露出对音乐的爱好,先后向其家人及邻居学习民族乐器的吹奏并接触当地民间音乐。在求学时代,他不仅刻苦努力,成绩名列前茅,而且热情投入课余音乐活动。促使聂耳党醒并在政治上转向激进的关键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危机促使聂耳产生了心理上的危机,他开始思索新的艺术形式。在此背景下,聂耳与同时代音乐家们努力地创造新型的民族音乐。聂耳的“新兴音乐”受到苏依以及左翼作家联盟倡导的批评理论的影响,其音乐的核心内容在于关注现实以及全身心投入社会。聂耳的创作,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代表中国革命音乐的巅峰,并为其后的几代歌曲作家充当样本。——据何稼书(聂耳的“新兴音乐”创作与30年代的中国革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耳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聂耳的历史贡献。【答案】17.原因:对音乐的爱好及自身努力;民族危机的刺激;爱国主义思想的推动;苏俄及左翼作家联盟的影响;创新意识的促进。18.贡献:推动中华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革命音乐的发展;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国歌。【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他从小就显露出对音乐的爱好,先后向其家人及邻居学习民族乐器的吹奏并接触当地民间音乐。在求学时代,他不仅刻苦努力,成绩名列前茅,而且热情投入课余音乐活动”可知,对音乐的爱好及自身努力;根据材料“促使聂耳党醒并在政治上转向激进的关键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危机促使聂耳产生了心理上的危机,他开始思索新的艺术形式”可知,民族危机的刺激;爱国主义思想的推动;根据材料“聂耳的‘新兴音乐’受到苏依以及左翼作家联盟倡导的批评理论的影响,其音乐的核心内容在于关注现实以及全身心投入社会”可知,苏俄及左翼作家联盟的影响;根据材料“在此背景下,聂耳与同时代音乐家们努力地创造新型的民族音乐”可知,创新意识的促进。【小问2详解】 贡献: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华民族的危机促使聂耳产生了心理上的危机,他开始思索新的艺术形式。在此背景下,聂耳与同时代音乐家们努力地创造新型的民族音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中华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革命音乐的发展;根据材料“聂耳的创作,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代表中国革命音乐的巅峰,并为其后的几代歌曲作家充当样本”可知,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国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