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9632

大小:2.71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长: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上填写姓名和考号等相关信息并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目要求。)1.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说:“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A创新性B.稳定性C.封闭性D.多元性2.西周统治集团严格区分嫡庶,确立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的前提下,在宗族的内部区分大宗、小宗。无论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族成员必须尊奉宗子。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设计是()A.郡县制B.科举制C.禅让制D.宗法制3.春秋时期,某思想家强调统治者对待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只要奉行“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该思想家还主张()A.“相生相胜”B.“有教无类”C.“道法自然”D.“无为而治”4.秦孝公为了变法,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体现秦国变法更加注重()A.宾客B.军功C.群臣D.人才5.里耶秦简中,“秦更名方”简牍记录了一些符合政令规定的用字、用语及写法,使用时必须遵令执行,尤其是官方文书。这些政令的颁布有利于()A.建立丞相制度B.巩固秦的统一C.推动法制完备D.加速争霸进程6.《东观汉记·蔡伦传》中记载,“黄门蔡伦,典作上方,造意(想出一个主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认可蔡伦“发明”造纸术。随着新疆等地陆续出土多件西汉“纸质”文物,蔡伦“发明”造纸术受到质疑。这说明历史研究中()A需要实物文献互证B.史书记载并不可靠 C.立场不同影响观点D.史学理论指引方向7.下表是江南地区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情况统计表。据表可知()省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安徽——13——4湖北——一——1——江西——1——11浙江——4232江苏——1328A.南北经济均衡发展B.经济中心已经南移C.江南地区开发加速D.南方发展超过北方8.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这一政策()A.减少政府税收B.促进农业发展C.增加交税次数D.简化税收名目9.宋代市民生活热闹非凡,饮食文化也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林洪的《山家清供》写了104则美食笔记,还大量引用诗歌,丰富了饮食书写的内涵。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奢侈之风盛行B.文学艺术发展C.商品经济繁荣D.饮食服务完备10.金朝行省制度对蒙元行省制度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蒙元前期借鉴金朝的行省制度和官制在新征服的地区设立行省,后来伐宋的过程中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材料体现出制度发展的()A.继承性B.科学性C.主观性D.革命性11.清政府在治理新疆的过程中,以大清律为主体法律框架,在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对各民族原有的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等予以通融。清政府治理新疆的措施体现() A.政教合一B.因俗而治C.区域自治D.因时而变12.下图出自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与此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13.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在《论革命》一书中指出,只有发生了新开端意义上的变迁,并且暴力被用来构建一种全然不同的政府形式,缔造一个全新的政治体,从压迫中解放以构建自由为起码目标,那才称得上是革命。据此对辛亥革命的理解恰当的是()A清除了封建势力B.推翻了帝国主义C.普及了民主思想D.建立了共和政体14.蔡元培认为中国近代女子要实现自由、平等、独立,首先要从塑造身体开始,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勇敢顽强、公平竞争等良好品德,这既是女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与社会革新的客观要求。蔡元培认为女子解放首要是()A.劳育教育B.智育教育C.美育教育D.体育教育15.下表是学者统计的美国报纸报道国内某城市的频次。该城市可能是()年份1917年1918年1919年1920年频次38次55次321次54次A.广州B.青岛C.成都D.南昌16.1934年10月起,21岁的女红军王定国随军翻越了五座大山,走了三遍草地。在一次翻越雪山时一根脚趾冻掉了,但她毅然继续前行,最终随部队胜利会师。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A.红船精神B.井冈山精神C.长征精神D.抗战精神17.罗斯福谈到:“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本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投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材料反映了() A.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B.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C.美国担忧法西斯轴心国的军事实力过强D.各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意义18.下图为国民党军队与人民解放军军力对比图。人民解放军军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战役的胜利B.民主党派的拥护C.稳定物价的成功D.广大民众的支持19.下图《土地所有权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革命B.人民公社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2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二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华侨选出的代表组成。材料中宪法规定体现()A.独立自主原则B.社会主义原则C.人民民主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21.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地区工业固定资产由1966年的292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543亿元,增长4.28倍,约占当时全国工业固定资产的1/3。据此,三线建设()A.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布局B.增强了东北工业基地活力 C.导致了西部发展超越东部D.降低了沿海地区经济地位22.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为此,党和国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开放沿海城市B.建立自由贸易区C.设立经济特区D.开发经济开放区23.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到1992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54个。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A.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B.“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24.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复兴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也是人民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能保障这个梦想得以实现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材料强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A.制度保障B.同步富裕C.改革开放D.分三步走25.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恶劣、灾害天气频发导致粮食产量锐减;消极的思想观念放弃脱贫的机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等。为此,习近平提出()A.“一带一路”倡议B.“精准扶贫”理念C.“五位一体”布局D.“四个全面”战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26题15分,27题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水陆交通也得到较大发展。当时各种工农业产品,比如驰名中外的丝绸就是通过水陆交通运往海内外的。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大力发展海上贸易,通过对外交往,扬威海外。西汉中期,海运达相当规模,北起渤海湾,南至两广一带沿海均已通航。除了内海,还与海外通航,当时已拥有一定规模的远洋船队。航行活动十分活跃,东至日本,西抵印度半岛南部,南至南洋诸岛,北上朝鲜。——摘编自夕即《西汉时期的航海业》材料二《郑和航海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航海业发展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航海业与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相同之处。(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航海业发展的认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鸦片战争以后,救亡图存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人民在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国家意识,开始把“国家”理解为领土、人民、主权的复合体,把反抗列强、救亡图强、经世济民、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视为爱国思想的具体内容。与此同时,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开始日益彰显。——摘编自肖群忠,霍艳云著《论近现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写一篇体现爱国思想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卷(考试时长: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上填写姓名和考号等相关信息并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目要求。)1.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说:“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A.创新性B.稳定性C.封闭性D.多元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材料中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文化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元一体,不是创新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多元一体,不涉及稳定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多元一体,不是封闭性,排除C项。故选D项。2.西周统治集团严格区分嫡庶,确立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的前提下,在宗族的内部区分大宗、小宗。无论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族成员必须尊奉宗子。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设计是()A.郡县制B.科举制C.禅让制D.宗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周统治集团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维护统治,这一制度设计是宗法制,D项正确;郡县制是战国时期开始实行,排除A项;科举制是隋朝时期开始的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排除B项;禅让制是 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3.春秋时期,某思想家强调统治者对待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只要奉行“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该思想家还主张()A.“相生相胜”B.“有教无类”C.“道法自然”D.“无为而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某思想家强调统治者对待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只要奉行‘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可知这位思想家是孔子,他还主张“有教无类”,B项正确;“相生相胜”是五行学说,排除A项;“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排除C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4.秦孝公为了变法,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体现秦国变法更加注重()A.宾客B.军功C.群臣D.人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秦国)。据材料秦孝公为了变法,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表明秦孝公对人才的重视,D项正确;据材料“出奇计强秦者”,可知秦孝公是注重能够强秦的人才,不是宾客,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军功,排除B项;材料“出奇计强秦者”不是指群臣,排除C项。故选D项。5.里耶秦简中,“秦更名方”简牍记录了一些符合政令规定的用字、用语及写法,使用时必须遵令执行,尤其是官方文书。这些政令的颁布有利于()A.建立丞相制度B.巩固秦的统一C.推动法制完备D.加速争霸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朝政令规定的用字、用语及写法,使用时必须遵令执行,这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政令问题,与丞相制度、法制完备无关,排除AC项;里耶秦简反映的内容是战国到秦朝,争霸是春秋的时代特征,时间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6. 《东观汉记·蔡伦传》中记载,“黄门蔡伦,典作上方,造意(想出一个主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认可蔡伦“发明”造纸术。随着新疆等地陆续出土多件西汉“纸质”文物,蔡伦“发明”造纸术受到质疑。这说明历史研究中()A.需要实物文献互证B.史书记载并不可靠C.立场不同影响观点D.史学理论指引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根据材料可知,《东观汉记·蔡伦传》中记载蔡伦“发明”造纸术,但是随着新疆等地陆续出士多件西汉“纸质”文物,蔡伦“发明”造纸术受到质疑,这说明历史研究中需要实物文献互证,A项正确;史书记载并不可靠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立场不同影响观点,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史学理论指引方向,排除D项。故选A项。7.下表是江南地区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情况统计表。据表可知()省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安徽——13——4湖北——一——1——江西——1——11浙江——4232江苏——1328A.南北经济均衡发展B.经济中心已经南移C.江南地区开发加速D.南方发展超过北方【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朝未在江南地区有治水活动,从汉朝开始到南北朝治水活动越来越多,说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速度加快,C项正确;材料反映从秦到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治水活动逐渐增多,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排除A项;南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完成,排除B项;从秦到南北朝治水活动增多,不能说明南方发展超过北方,排除D项。故选C项。8.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这一政策()A.减少政府税收B.促进农业发展C.增加交税次数D.简化税收名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以庸代役对农民来说可以让农民在农忙的时候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项正确;以庸代役有利于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增加交税次数的信息,租庸调制度也不增加交税的次数,排除C项;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排除D项。故选B项。9.宋代市民生活热闹非凡,饮食文化也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林洪的《山家清供》写了104则美食笔记,还大量引用诗歌,丰富了饮食书写的内涵。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奢侈之风盛行B.文学艺术发展C.商品经济繁荣D.饮食服务完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市民生活热闹非凡,饮食文化也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繁荣,C项正确;材料强调因为商品经济发展使市民生活热闹非凡、饮食文化繁荣,未涉及奢侈之风盛行,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是文学艺术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饮食服务完备,排除D项。故选C项。10.金朝行省制度对蒙元行省制度产生了直接而深远影响,蒙元前期借鉴金朝的行省制度和官制在新征服的地区设立行省,后来伐宋的过程中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材料体现出制度发展的()A.继承性B.科学性C.主观性D.革命性【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依据材料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借鉴了金朝行省制度和官制,这体现了制度发展的继承性,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科学性,排除B项;材料蒙元前期借鉴金朝的行省制度和官制在新征服的地区设立行省,这属于客观存在,不属于主观性,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继承性,不是革命性,排除D项。故选A项。11.清政府在治理新疆的过程中,以大清律为主体法律框架,在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对各民族原有的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等予以通融。清政府治理新疆的措施体现()A.政教合一B.因俗而治C.区域自治D.因时而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中“各民族原有的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等予以通融”可知,清政府对新疆的治理做到了因俗而治,B项正确;材料提及清朝对各民族原有的宗教信仰予以通融,这与政教合一无关,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是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清朝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因俗而治,不是因时而变,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图出自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与此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5年(中国)。据材料时间和图解英军占领广州,可以判断是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A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是1900-1901年,排除B项;中法战争是1883-1885年,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1895年,排除D项。故选A项。13. 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在《论革命》一书中指出,只有发生了新开端意义上的变迁,并且暴力被用来构建一种全然不同的政府形式,缔造一个全新的政治体,从压迫中解放以构建自由为起码目标,那才称得上是革命。据此对辛亥革命的理解恰当的是()A.清除了封建势力B.推翻了帝国主义C.普及了民主思想D.建立了共和政体【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暴力被用来构建一种全然不同的政府形式,缔造一个全新的政治体”及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共和政体,D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清除掉封建势力,也没能推翻帝国主义,排除AB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材料强调的是其缔造一个全新的政治体,排除C项。故选D项。14.蔡元培认为中国近代女子要实现自由、平等、独立,首先要从塑造身体开始,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勇敢顽强、公平竞争等良好品德,这既是女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与社会革新的客观要求。蔡元培认为女子解放首要是()A.劳育教育B.智育教育C.美育教育D.体育教育【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首先要从塑造身体开始,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勇敢顽强、公平竞争等良好品德”可知,蔡元培认为女子解放首要是体育教育,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劳育教育、智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均不是蔡元培认为女子解放首要进行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15.下表是学者统计的美国报纸报道国内某城市的频次。该城市可能是()年份1917年1918年1919年1920年频次38次55次321次54次A.广州B.青岛C.成都D.南昌【答案】B【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19年——1920年美国报纸报道中国城市的次数在1919年最多,达到321次,与巴黎和会上讨论关于德国占领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有关,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1919年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引起美国的关注,1917年-1920年美国报纸报道中国的城市与广州、成都、南昌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6.1934年10月起,21岁的女红军王定国随军翻越了五座大山,走了三遍草地。在一次翻越雪山时一根脚趾冻掉了,但她毅然继续前行,最终随部队胜利会师。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A红船精神B.井冈山精神C.长征精神D.抗战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年。依据材料信息,“1934年10月”、“女红军王定国随军翻越了五座大山,走了三遍草地。”、“部队胜利会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C项正确;红船精神时间是1921年,排除A项;井冈山精神时间是1927年,排除B项;抗战精神是1937—1945年,排除D项。故选C项。17.罗斯福谈到:“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本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投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材料反映了()A.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B.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C.美国担忧法西斯轴心国的军事实力过强D.各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意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二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本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投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可知,罗斯福高度赞扬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作用,强调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说明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B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美国对法西斯轴心国军事实力的认识,排除C项;材料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8.下图为国民党军队与人民解放军军力对比图。人民解放军军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B.民主党派的拥护C.稳定物价的成功D.广大民众的支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人民解放军军力不断增强,其主要原因是共产党的政策得民心,广大民众支持党的各项工作,D项正确;材料所给时间下限为1948年11月,而三大战役胜利的时间为1949年1月,排除A项;民主党派的拥护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稳定物价的成功是在1950年,排除C项。故选D项。19.下图《土地所有权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革命B.人民公社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据材料信息“1950年南昌市人民政府”的信息,可知土地所有权证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C项正确;土地革命是1927年 8月—1937年中共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人民公社是在农村计划经济时代,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基层政权,普遍存在的时期为1958年-1984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被解体,排除B项;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项。故选C项。2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二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华侨选出的代表组成。材料中宪法规定体现()A.独立自主原则B.社会主义原则C.人民民主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据材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华侨选出的代表组成。”可知,代表来自社会各层次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C项正确。独立自主原则是外交原则,排除A项;社会主义原则也是宪法的原则之一,但材料体现的是人民民主原则;自由平等原则是启蒙思想提出的近代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21.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由1966年的292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543亿元,增长4.28倍,约占当时全国工业固定资产的1/3。据此,三线建设()A.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布局B.增强了东北工业基地活力C.导致了西部发展超越东部D.降低了沿海地区经济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0年——1978年(中国)。据材料““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由1966年的292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543亿元,增长4.28倍,约占当时全国工业固定资产的1/3”,可知三线建设对中西部的投资加大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布局,A项正确;三线建设在中西部,不是在东北,排除B项;材料没有西部和东部的比较信息,无法得出西部发展超越东部,排除C项;材料强调三线建设,未涉及降低了沿海地区经济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2.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为此,党和国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开放沿海城市B.建立自由贸易区 C.设立经济特区D.开发经济开放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以后(中国)。据材料“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可知是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的的政策,实行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点指的是设立经济特区,C正确。开放沿海城市指的是线,排除B项;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排除B项;开发经济开放区指的是面,排除D项。故选C项。23.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到1992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54个。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A.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B.“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为“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使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A项正确;““一国两制”方针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与外交关系新局面的开创无关,排除B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C项;21世纪初,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24.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复兴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也是人民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能保障这个梦想得以实现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材料强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A.制度保障B.同步富裕C.改革开放D.分三步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中“能保障这个梦想得以实现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知,材料强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制度保障,A项正确;同步富裕、改革开放和分三步走均在材料中未涉及到,排除BCD项。故选A项。25.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恶劣、灾害天气频发导致粮食产量锐减;消极的思想观念放弃脱贫的机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等。为此,习近平提出()A.“一带一路”倡议B.“精准扶贫”理念C.“五位一体”布局D.“四个全面”战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恶劣、灾害天气频发导致粮食产量锐减;消极的思想观念放弃脱贫的机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治理中国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B项正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与贫困治理无关,排除A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26题15分,27题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水陆交通也得到较大发展。当时各种工农业产品,比如驰名中外的丝绸就是通过水陆交通运往海内外的。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大力发展海上贸易,通过对外交往,扬威海外。西汉中期,海运达相当规模,北起渤海湾,南至两广一带沿海均已通航。除了内海,还与海外通航,当时已拥有一定规模的远洋船队。航行活动十分活跃,东至日本,西抵印度半岛南部,南至南洋诸岛,北上朝鲜。——摘编自夕即《西汉时期的航海业》材料二《郑和航海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航海业发展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航海业与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相同之处。(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航海业发展的认识。【答案】(1)背景: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水陆交通发展;丝绸之路开通;手工业、农业生产技术先进,产品总类多;国家统一;统治者支持;造船技术发达。(三点)(2)相同之处:政府支持;宣扬国威;规模大;航线分布广,航行远。(两点)(3)认识:航海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交流;提升中国影响力等。(两点。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可知背景是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根据材料“水陆交通也得到较大发展”可知背景是水陆交通发展;根据材料“当时各种工农业产品,比如驰名中外的丝绸就是通过水陆交通运往海内外的”可知背景是丝绸之路开通;根据材料“当时各种工农业产品”可知手工业、农业生产技术先进,产品总类多;根据材料“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大力发展海上贸易,通过对外交往,扬威海外”可知背景是国家统一和统治者支持;从造船技术发达角度分析也可。【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从政府角度分析相同之处是政府支持;从国威角度分析相同之处是宣扬国威;从航行规模角度分析相同之处是规模大;根据材料“航行活动十分活跃,东至日本,西抵印度半岛南部,南至南洋诸岛,北上朝鲜”和材料二郑和下西洋的航行图,可知相同之处是航线分布广,航行远。【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从经济角度分析认识是航海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认识是推动文化交流;从国力角度分析认识是提升中国影响力等。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鸦片战争以后,救亡图存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人民在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国家意识,开始把“国家”理解为领土、人民、主权的复合体,把反抗列强、救亡图强、经世济民、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视为爱国思想的具体内容。与此同时,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开始日益彰显。——摘编自肖群忠,霍艳云著《论近现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写一篇体现爱国思想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1:面对近代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做出了努力。(史实: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清朝晚期,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还处于统治地位,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科技落后,军队战斗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依然以冷兵器为主,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清政府因为闭关锁国,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而世界早已经发生了变化,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为了寻找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些国家不断的用坚船利炮敲开一个个国门,占领一块块领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封建落后的中国必然是他们侵略的目标。1840年英国侵略的炮声惊醒中国人。面对这样的危局,中国的各个阶级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交上了自己的答卷。太平天国提出了自己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想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洋务运动,引进先进的的科技,想要用西方的科技挽救已经没落的封建制度,戊戌变法更是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中国人在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不断前进,虽然艰险,但是,终有一天中国人会找到一个正确的道路,会使中国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示例2: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史实:三元里抗英、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 清朝晚期,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还处于统治地位,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科技落后,军队战斗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依然以冷兵器为主,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清政府因为闭关锁国,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而世界早已经发生了变化,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为了寻找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些国家不断的用坚船利炮敲开一个个国门,占领一块块领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封建落后的中国必然是他们侵略的目标。1840年英国侵略的炮声惊醒中国人,也引来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来分享中国这块肥肉,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英勇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中华民族威严,中国领土的完整,主权的独立。在三元里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万多民众面对全副武装的英国侵略者,毫无惧色。这一战中国普通民众,第一次向侵向略者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在台湾,已经被清政府抛弃的台湾人民自动组织义军,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这是何等的勇气。面对瓜分的狂潮,中国民众再一次掀起了反侵略的浪潮,他们联合清政府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使得帝国主义认为瓜分实为下策,不得不改变侵华策略。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从不曾屈服,始终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抗日战争中,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确立自己的观点,例如:面对近代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做出了努力。再例如: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其次,组织语言进行论述,是那一个观点都必须要首先交代,中国进入近代史历史史实,也就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背景。要中国和世界两处入手,包括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可以这样表述:清朝晚期,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还处于统治地位,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科技落后,军队战斗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依然以冷兵器为主,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清政府因为闭关锁国,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而世界早已经发生了变化,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为了寻找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些国家不断的用坚船利炮敲开一个个国门,占领一块块领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封建落后的中国必然是他们侵略的目标。若是从挽救危局的角度来表述,就突出各个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太平天国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师夷长技以自强”、戊戌变法的君主立宪制,这些都是救国方案,也是中国人为挽救危局进行的探索。若是从反侵略斗争的角度来表述,要突出人民的斗争精神,例如可以这样表述:1840年英国侵略的炮声惊醒中国人,也引来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来分享中国这块肥肉,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英勇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中华民族威严,中国领土的完整,主权的独立。在三元里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万多民众面对全副武装的英国侵略者,毫无惧色。这一战中国普通民众,第一次向侵向略者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在台湾,已经被清政府抛弃的台湾人民自动组织义军,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这是何等的勇气。面对瓜分的狂潮,中国民众再一次掀起了反侵略的浪潮,他们联合清政府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使得帝国主义认为瓜分实为下策,不得不改变侵华策略。最后,在对挽救危局做出了努力和反侵略的结果进行总结,挽救危局可以这样说: 中国人在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不断前进,虽然艰险,但是,终有一天中国人会找到一个正确的道路,会使中国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林;反侵略可以这样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从不曾屈服,始终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抗日战争中,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