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9338

大小:47.7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试题(B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园林是关于空间处理的艺术,中国人独特的空间观念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国古代园林不仅仅是主人休闲娱乐之地,还承担了古人对宇宙空间的认识与感悟。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虚实相生,正如老子说的那样:“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室”之所以为“室”,就是因为其内部“无”(空间)的存在。所以,在老子那里,“无”并不是没有,而是另外一种存在的状态。老子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老子认为“道”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的,因此对道的体悟需要借助某种媒介,而山水就有该种作用。所以南朝文人宗炳说游山玩水的作用在于“澄怀味象”“以形媚道”,而在城市化进程加剧之时,园林便充当了自然山水“悟道”的功能。园林的每个房间本来是与户外相隔离的,但通过窗户又与户外相联系,正如明人的小诗写的那样:“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种“望”可以把周围的景色都纳入眼底。中国古人对“望”有着特殊的情怀。顾随教授说:“千古英雄志士,定是登高望远不得;一旦登了望了,那满腔经济学问、见识抱负,便要一起‘发作’,弄得不可开交。”因此,古典园林中,不但走廊、窗子与“望”有关,而且一切亭台楼阁在设计时必是为了“望”。这些园林中的建筑不必像民宅那样循序建造,也不需讲究方向次第,而是“按时景为精”“方向随宜”,空间开阔通透而不求封闭屏障。古典园林中的“借景”即是为了达到园林“可望”的效果。“隔”是与“望”相辅相成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另外一个特点。“隔”也是为了更好地“观望”,而不是单纯划分出封闭的空间。正如由“望”形成的“借景”,“隔”则形成了“分景”之妙。园林中的“分景”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则达到了移步换景的效果。“隔”与“望”都建立在虚实相关的空间观念之上,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没有绝对的封闭与开放,古典园林规划上的曲折、婉转回旋之美便建立在这种“有无相生”的空间观念之上。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道”的感悟,也营造了独特的诗画般的意境,“借景”与“分景”等造园手法实现了虚实相生的空间感,使得有限的空间得到无限的扩大,静止的景色依物而变。(摘编自徐成浩、孙晓昕《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艺术》)材料二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源远流长的哲学与文化艺术底蕴,其审美特点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中国古典园林虽然为人工建造,但其中体现出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念。中国古典园林建造时,往往借助天然形成的山水构成园林的主基调。不管是山水还是植物,都赋予了古典园林自然的生命力,并尽量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展示出自然之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和谐美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造园思想。中国古典园林通过人文艺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和谐统一,使得园林内部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呈现出和谐共生之美。人文艺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不仅包括形式的和谐,还包括园林与人的美善统一,也包括有若自然、胜似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出“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境界。情境交融是中国古典园林表达情意的一种手法。很多文人墨客喜欢将对人生的态度、情怀和感悟及对山水事物的理解,通过园林中的文字、图画、雕刻、植物等充满个性和诗情画意的元素表达出来,由此激发游赏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即园林意境的体现。为了达到情境交融的艺术审美效果,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力求使游赏者在有限的层次空间内,仿佛置身于变幻的仙境中,忽而浓翠蔽日、古木参天,忽而山高水阔、别有洞天,尽量避免形成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的视觉效果。中国古典园林变幻莫测的空间布局,蕴含着中国礼乐文化与山水自然情境交融的审美效果。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原则是顺应自然、升华自然。在选址布局上,我国历代造园者喜欢按照“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布局,依照原有的山形地势和植物分布突出各自的景色特征,保存自然的审美风格。在建筑手法上,其除了方便供游人观赏园景外,还要满足人文精神与审美及园居享乐的需求。在造园技法上,中国古典园林的历代造园者们大多喜欢自然山水式园林。即使在没有自然山水的地方,造园者们也会通过叠山理水、配植花草树木来模仿自然山水环境,使园林富有天然之趣。园林中原有的自然山水、花鸟虫鱼,融入人工建造的亭台楼阁,形成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这一自然是比现实自然界的自然更高层次的理想自然。所以,园林建造中的选址布局、建筑手法、造园技法均以遵循自然、升华自然为原则,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审美境界。(摘编自马玛骞、林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意蕴探析》)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虚实相生”观念和“和谐”思想都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隔”与“望”就是虚实观念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B.“道”具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的特点,需借助一定媒介才可体悟,南朝文人宗炳认为,自然山水的“悟道”功能需借助园林来实现。C.“隔”与“望”均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并分别形成了古典园林的“分景”和“借景”之妙。D.“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古典园林的选址布局、建筑手法、造园技法均能体现对这一理想境界的追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隔’是为了更好地‘观望’”可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隔”既可以创造独特的景观效果,又可以增添园林的观赏性。B.中国古典园林富有天然之趣,这和历代造园者们大多追求将园林与自然山水相结合以及园林建造有意模仿自然山水有着密切关系。C.材料一中“按时景为精”与材料二中“依照原有的山形地势和植物分布突出各自的景色特征”,体现出的古典园林造园原则没有相同之处。D.中国古典园林虽是人工创造的艺术,但并非完全由人工建造,因其往往以天然形成的山水为主基调,所以仍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A.《归园田居记》中记载苏州拙政园的建造:“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B.观赏者登上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远眺西北方向的虎丘塔,在视觉上扩大了留园的空间感,使留园获得无限的“景外之景”。C.苏州网师园常利用黄石、太湖石等堆筑假山,位于小山丛桂轩背面云岗假山即利用黄石堆叠而成,以表现崇山峻岭之景。D.北京颐和园内“知春亭”取“见柳而知春”之说命名,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柳丝吐绿,让人有“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感。4.材料一引用老子和顾随的话,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大观园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座理想化“纸上园林”,展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大观园既利用了原址宁国府会芳园旧有的树木、山石、流水等景观,又建有精致的亭台楼阁;潇湘馆等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馆内的清幽翠竹与林黛玉的孤高性格相契合;园内匾额楹联满目,碑刻书法全具,蔚然成景;大观园采用多种造园手法,实现了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上面对大观园的介绍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哪些艺术审美特点?请结合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B2.C 3.D4.①引用老子的话,论证中国人有虚实相生的观念,并强调了老子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重要影响。②引用顾随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人对“望”的特殊情怀,并引出下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大量建筑设计都与“望”有关的论证。③运用引用论证,既丰富了文章内涵,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①顺应自然、升华自然:材料指出大观园在会芳园基础上建成,并利用旧有树木、山石、流水等,其选址布局采用“因地制宜”方式,体现了顺应自然的原则;而其中人造的亭榭等又是对自然的升华。②崇尚自然:材料借潇湘馆有“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展现了大观园建筑对自然美的追求,体现出了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念。③情境交融:材料通过潇湘馆内的清幽翠竹展现了林黛玉的孤高性格,体现了移步换景的空间变化,二者均能体现古典园林情境交融的审美特点。④讲究和谐:材料指出了众人对园内匾额、楹联等人文艺术的重视,大观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能体现人文艺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南朝文人宗炳认为,自然山水的‘悟道’功能需要借助园林来实现”错误。由原文“因此对道的体悟需要借助某种媒介,而山水就有该种作用。所以南朝文人宗炳说游山玩水的作用在于‘澄怀味象’‘以形媚道’”可知,宗炳只强调了自然山水的“悟道”作用,并未表达“自然山水的‘悟道’功能需要借助园林来实现”这一观点,园林具有“悟道”功能是作者的观点。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体现出的古典园林造园原则没有相同之处”错误。“按时景为精”即一切以时景为转移,亦即一切必须因时、因地制宜,这与“依照原有的山形地势和植物分布突出各自的景色特征”均可体现“因地制宜”原则。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第四段强调中国文化与自然山水情境交融的审美特点。A.体现的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造园原则。B.体现的是古典园林的“借景”技法。C.体现的是园林对自然山水的模仿。D.强调文化与山水交融的意境美,可体现这一审美特点。故选D。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手法作用的能力。由原文“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虚实相生,正如老子说的那样”可分析出材料一引用老子的话,论证了中国人有虚实相生的观念;根据“在老子那里,‘无’并不是没有,而是另外一种存在的状态。老子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可知,引用老子的话强调了老子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重要影响。由原文“中国古人对‘望’有着特殊的情怀。顾随教授说……”可知,材料一引用顾随教授的话首先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人对“望”有着特殊情怀;再根据下文“一切亭台楼阁在设计时必是为了‘望’”“古典园林中的‘借景’即是为了达到园林‘可望’的效果”“‘隔’也是为了更好地‘观望’”等内容,可知下文皆是对中国古典园林中“望”这一设计理念的阐释,故引用顾随教授的话可以引出下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大量建筑设计都与“望”有关的论证。在论证手法上,引用老子和顾随的话属于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来论证观点,既丰富了文章内涵,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顺应自然、升华自然:由原文“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原则是顺应自然、升华自然。在选址布局上,我国历代造园者喜欢按照‘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布局,依照原有的山形地势和植物分布突出各自的景色特征,保存自然的审美风格”“园林中原有的自然山水、花鸟虫鱼,融入人工建造的亭台楼阁,形成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这一自然是比现实自然界的自然更高层次的理想自然”可知,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原则是顺应自然、升华自然。在选址布局上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在造园技法上喜欢自然山水式园林,使园林富有天然之趣。材料指出大观园在会芳园基础上建成,并利用旧有树木、山石、流水等,其选址布局采用“因地制宜”方式,体现了顺应自然的原则;而其中人造的亭榭等又是对自然的升华。所以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原则是顺应自然、升华自然。②崇尚自然:由原文“中国古典园林虽然为人工建造,但其中体现出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念。中国古典园林建造时,往往借助天然形成的山水构成园林的主基调”可知,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出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念。材料②借潇湘馆有“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展现了大观园建筑对自然美的追求,体现出了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念。 ③情境交融:由原文“情境交融是中国古典园林表达情意的一种手法。很多文人墨客喜欢将对人生的态度、情怀和感悟及对山水事物的理解,通过园林中的文字、图画、雕刻、植物等充满个性和诗情画意的元素表达出来”可知,中国古典园林表达情意的一种手法为情景交融,园林中的文字、图画、雕刻、植物等充满个性和诗情画意的元素反映者主人的人生态度、情怀及感悟。材料在描写潇湘馆时以潇湘馆内的清幽翠竹展现了林黛玉的孤高性格,体现古典园林情境交融的审美特点;同时,根据原文“为了达到情境交融的艺术审美效果,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力求使游赏者在有限的层次空间内,仿佛置身于变幻的仙境中,忽而浓翠蔽日、古木参天,忽而山高水阔、别有洞天,尽量避免形成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的视觉效果”可知,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建造过程中,要有空间变化。材料体现了移步换景的空间变化。因此均能体现古典园林情境交融的审美特点。④讲究和谐:由原文“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和谐美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造园思想。中国古典园林通过人文艺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和谐统一,使得园林内部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呈现出和谐共生之美”可知,中国古典园林通过人文艺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和谐统一,从而体现和谐美。材料指出了众人对园内匾额、楹联等人文艺术的重视,大观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能体现人文艺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父亲这辈子陈年喜父亲是塬上唯一的木匠。塬上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村子。记得通点儿风水的大伯有一年对我说,塬上这地方半坡半平的,不聚气,人口不敢超过六十,过六十,就有灾,待死过几个人,灾就过去了。开始不信,后来细数人丁往事,还真是的。父亲十六岁独立干活儿,到死那年,行艺整整五十七年。再精湛的手艺,也有过气的时候,人所谓时也势也,犟也犟不过。死前的十年,父亲已基本无活儿可干了。要说有活儿,那就是给人打棺材。村里人一直有在矿山做工的传统。大牙和朝海第一次去朱阳王峪金矿打工的时候,父亲也在,他是看着这些孩子长大的。大牙轰一声发动了车子。父亲看着,已经忘记了这是第几次送年轻人离开村子了,但他记得这些年,多少人离开,多少人回来。过了几天,我离家去天水。父亲洗了手脸,在祖先牌位前燃一炷香,一阵咕哝。送我的路上,他问,啥时候回来?我说,不知道。走一段他又说,不干这个不行?我说,不行,不会别的。的确,不是没有想过改行,想改,需要多少年的铺垫?这些年里,亲眼见过了多少生死?不是不怕,是怕也没用。最后,他说,钱是小事,命是大事。我说,是。从山下的乡公路到村里是一段坡路,我从这条路走,又从这条路回。等我从天水回来时,拉着大牙和朝海尸骨的依维柯也到了。 ①大牙和朝海死于矿难。去矿上谈判赔偿的人还在艰难谈判中,但人总得入土为安。一切都茫无头绪,棺材的事自然落在了父亲肩上。父亲指挥年轻人放树,解板,打棺材。两天后,棺材打出来了,女人们看着它们,又哭成了一片。②父亲退到了一边,默默点起烟卷。这些年,城镇化快速发展,年轻人进城,进厂,进矿,村子的人也少了,因此父亲连棺材也不用打了。那几年,我在另一座矿山打工,在一个叫马鬃山的北陲边地,我接到初中侄儿打来的电话,说父亲天天在东梁上打石头,背石头,吃饭都喊不回去,让我劝一劝他。我打电话过去,问父亲在山上干什么。他说:“盖庙啊,娘娘庙都毁多少年了,人烟没个庙护,怎么行?”父亲打庙基的大半年里,恰是我最劳碌的时候,我无力也没有时间帮到父亲。所说的无力顾及,也就是无声的反对。我唯一帮过他一次,就是用两只塑料桶从沟里往梁上担水和泥。父亲专职砌石头,石头在他手里,像魔方一样,跳跳转转。泥浆干得慢,不能砌太急,我们坐下来吃干粮。吃完了三张卷饼,我去树林里方便,③一缕颤巍巍的唱给亡灵的旋律从庙台基上飘起来:一张桌子四四方,张郎截来鲁班装。四角镶嵌云燕子,中间燃起一缕香。玉帝差我进歌场啊!……二○一○年春天,娘娘庙的墙基终于打好了,正好可以安放下一个小小神龛,一只供桌,几条供香客休息的长凳。对一个打了一辈子屋梁房架的人来说,这样的设计施工实在是小菜一碟。可父亲实在是老了。翌年春节到来的前几天,他大病一场。医生说,是脑梗了。虽然后来有些恢复,却再也没有了力气。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是父亲的七十岁生日。他的娘娘庙工程马上就要完成了,他真高兴啊。他对我母亲说:“你看,娘娘真是有灵呢,好几年了吧,咱村子多平安呀!孩子们挣回好多钱,孙子也考上大学了,塬上运势要回来了!”那天,父亲再一次给我讲述家人迁来塬上的事。一九五五年酷夏,爷爷带着奶奶、大伯、姑姑、我十二岁的父亲,牵着唯一的家当——头黑色的牯牛,从桃坪乌龟岭,汗流浃背地来到塬上。塬上这时只有一户居民,老两口,无儿无女。老两口别提多高兴了:再没人来,这里就要绝人迹了。 塬上分为前塬、中塬、后塬,形成三级高山台地,每个台地都有三十亩以上面积。这么好的地方能养活多少人啊!父亲他们死心塌地住下来了……父亲的一双眼睛,看着土地家园,由一到百,又由盛到衰。那天,讲过故事,吃过母亲打了荷包蛋的一大碗长面,父亲收拾泥铲,准备去东梁。庙的主梁已经架好,毡也铺上了,今天的活儿是抹泥,抹了泥,洒了瓦,就算彻底成功了。天气预报说这几天有大雨。昨天回来时,虽然盖上了彩条雨布,四角压了石头,他还是不放心。脚刚要跨出门槛,一声炸雷从天上劈下来,释放出千道光亮。紧接着,大雨哗地泼下来了。雨挟着风,不眨眼地,下满了整个中午。门前的老核桃树,咔的一声被风折成了两段,指头大的青桃,冰雹一样泼下来。其实,已经不用再去梁上看了,父亲还是上了东梁。只一眼,父亲就像泥浆一样从梁上滑了下来。娘娘庙被冲垮后不久的一天,父亲犯了病。脑梗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八小时内,父亲错过了时间,从此只能依靠拐杖行动。此后,父亲再也不用去修娘娘庙了,或者说,再也无法去了。二○一五年六月二十六日,父亲走完了他在这个世界摇摆如风中草稞的一生。前一天,弟弟为他最后一次理了发。④白发如雪纷落,掩盖了此后我所有的星辰。(选自《微尘》,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娘娘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娘娘庙的起因是父亲希望通过重建庙宇为村庄祈福,这也是因时代变迁而无事可干的父亲生命最后的余响。B.从开始的无声反抗,到后来唯一的一次帮忙时,其实我就已经读懂了父亲,理解了他在修庙中享受到的生命欢欣。C.娘娘庙将要完成时,父亲对母亲激动诉说,这说明父亲深信神灵的护佑,也表现了父亲对故土的敬重。D.因一场暴雨,娘娘庙被冲垮,这既是父亲信仰的崩塌,也是家园守望者的悲哀,推动父亲的生命走向终结。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大牙和朝海的死亡是无数矿工悲剧命运的缩影,他们为生计而被迫外出打工,生命之无奈不言而喻。B.句子②中,父亲的“退”“点烟”,是父亲在掩藏对青壮年生命陨落的刺痛,也是父亲对矿工结局的提前预知。C.句子③中,这一段孝歌旋律的引入,看似与前文割裂,实则唱出了父亲对村庄亡灵的抚慰,对传统孝道的坚守。D.句子④中,作者巧用“雪”和“星辰”之意,以含蓄来书写深情,背后潜藏着他对父亲撒手人寰的悲痛之情。 8.与“二○一○年春天”“一九五五年酷夏”相比,“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三日”“二○一五年六月二十六日”的时间表达为何如此精确?请简要分析。9.陈年喜曾说:“我尽可能表现得冷静一些,试图用冷静抵达客观。”请结合文本,从语言、叙述、情感三个角度谈谈你对“冷静”的理解。【答案】6.B7.B8.①打好墙基需一段时间,祖辈迁徙年代较久远,这些时间不用精确到某一特定时刻,表达可模糊。②“二O一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是父亲七十岁的生日,“二O一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是父亲去世的日子,这些时间是父亲一生的重要时刻,表达需精确。③时间表达愈精确,强调作者对往事记忆深刻,对父亲的思念深沉。9.①简约的语言。多用短句;对话简洁;修饰词较少,没有大肆渲染。②旁观者叙述。多以旁观者的视角叙述父亲的故事,省去了主观的抒情和议论。③克制的情感。父子关系疏远;面对父亲的生命起落,我表面上没有巨大的情感波折,但克制背后潜藏着我对父亲的深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B.“其实我就已经读懂了父亲,理解了他在修庙中享受到的生命欢欣”错误。我唯一一次帮助父亲是寻常的挑水担泥,那个时候我并没有读懂父亲的精神寄托,所以,选项于文无据。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分析与鉴赏能力。B.“对矿工结局的提前预知”理解有误。第二句话是父亲在掩藏对青壮年生命陨落的刺痛,因为父亲对“我”说过命是大事。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作用的把握能力。“二O一O年春天”是娘娘庙的强基打好的时间,而打好墙基需一段时间;“一九五五年酷夏”是爷爷带着奶奶、大伯、姑姑、我十二岁的父亲来到源上的时间,年代较久远。所以,这些时间不用精确到某一特定时刻,表达可模糊。“二O一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是父亲七十岁的生日,“二O一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是父亲去世的日子,父亲的七十岁生日和父亲去世的日子都是父亲一生的重要时刻,表达需精确。 相对于娘娘庙的修建和祖辈迁徙,有关父亲的重要时刻对自己来说更加地重要,记忆也更深刻,所以要用精确的时间来表述,从而更加强调作者对往事记忆深刻,对父亲的思念深沉。【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把握能力。“冷静”也就是“客观”,感情尽量不外露,这从语言特点和叙述方式上可以体现出来。原文无论对话还是叙述语言,都多用短句,简短,修饰语少,显得含蓄简洁,如“他问,啥时候回来﹖我说,不知道。走一段他又说,不干这个不行?我说,不行,不会别的”,感情内敛,没有大肆渲染。本文的主人公是父亲,是以“我”的口吻来叙述,写到父亲是源上唯一的木匠,但是死前的十年,父亲已基本无活儿可干了,除了给人打棺材,父亲给死于矿难的大牙和朝海打棺材;然后又写到父亲盖娘娘庙的情景;接着写到父亲七十岁生日的时候,父亲再次讲述家人迁来源上的事,父亲上了东梁却滑了下来;最后写到父亲去世。在文章中,“我”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父亲的故事,省去了主观的抒情和议论。文章中写到送“我”去天水的路上,父子二人的对话,可以看出父子关系的疏远。但文章在讲述完父亲的一生之后,却写到“白发如雪纷落,掩盖了此后我所有的星辰”,说明父亲的去世对自己来说是一辈子的伤痛,所以面对父亲的生命起落,我表面上没有巨大的情感波折,但克制背后潜藏着我对父亲的深情。所以本文情感表达非常地克制。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且陛下春秋A高B法C令亡常D大臣亡罪E夷灭者F数十家G安危H不可知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属,与“举匏樽以相属”“单于召会武官属”中的“属”词义均不同。B.膏,滋润,与“头县北阙”的“县”字用法相同,皆名词活用为动词。C.因,与《过秦论》“因遗策”“因利乘便”句中的“因”词义均不同。D.汤镬,这里代指烹刑,“汤”与“固若金汤”中的“汤”字本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责骂卫律不仅缺失为人臣子的恩德道义,而且有意引发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又援引历史上杀害使者的国家没好下场的事例来警示匈奴。B.李陵与苏武向来交往甚厚,李陵投降后的第二年,一直不敢访求苏武。又过了好多年,单于才派他到北海,去劝说苏武投降。C.李陵刚投降匈奴之时,终日精神恍惚,像发了疯,自认为辜负了汉朝,心里有愧,当时其母还被关押着,投降又可说是不孝的。D.苏武认为自己父子四人没有功劳恩德,所有的官爵都靠皇帝恩赐给予,本来就想以死效忠,现有机会以身殉节,是心甘情愿的。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2)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14.简析卫律和李陵劝降策略的不同之处。【答案】10.BDG11.B12.B13.(1)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俘虏,要见你干什么?(2)您终究不能回国,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有谁知道您对汉朝的信义呢?14. 卫律劝降:语言直露,威逼利诱苏武,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李陵劝降:攻心为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处处为苏武着想,又辅之以自己的遭遇,使他的劝降更具有说服力。【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再说皇上现在年纪老,法令没有定规,无罪而全家被杀大臣就有几十家,(即便回国也是)安危无法预知。“且陛下春秋高”为主谓句,表意完整,其后B处断开;“法令亡常”为主谓句,表意完整,应在“亡常”后D处断开;“安危不可知”中,“安危”是主语,其前G处断开。应在BDG三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亲属;劝酒;部属,随行人员。句意:又不是他们的亲属。/单于召集会见苏武的随行人员。B.“用法相同,皆名词活用为动词”有误。“膏”为名词使动用法,使……肥沃;“县”为通假字,通“悬”,悬挂。句意: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C.正确。通过;沿袭;凭借。句意:你通过我投降。/沿袭前代的政策。/秦国人凭借有利的形势。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李陵投降后的第二年,一直不敢访求苏武”有误,原文为“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意思是“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畔”,通假字,通“叛”,背叛;“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蛮夷为降虏”;“女”,通假字,通“汝”,你。(2)“空”,白白地;“苦”,使……受苦;“亡”,通“无”,没有。【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卫律劝降一节,“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可知,这是威逼苏武;“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这是利诱苏武。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分析李陵劝降一节,“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这是动之以情,攻心为上;“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这是晓之以理,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处处为苏武着想,又辅之以自己的遭遇。参考译文: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判处有关的人相连坐治罪。”苏武说:“我本来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们的亲属,说什么连坐治罪?”卫律又举剑比画着要杀苏武,苏武不动。卫律说:“苏先生,我先前背叛汉朝归附匈奴,幸而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称王。有几万手下,牛马满山,富贵到这种地步!苏先生今天投降了,明天也会这样。白白拿身体给荒野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苏武不理他。卫律又说:“你通过我投降,我就和你结为兄弟;假如不听我的话,以后即使想再见我,还能得到这个机会吗?”苏武骂卫律说:“你本是汉朝臣子,不顾恩德道义,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俘虏,要见你干什么?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来判定人的生死,你不平心处理,持守公正,反而想借此使汉天子和单于相斗,从旁观看祸败。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两国互相攻打,匈奴的灾难,就要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威逼而致屈服。……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做皇帝的侍从。苏武出使匈奴,第二年,李陵投降了,不敢访求苏武。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岸边,李陵为苏武置办酒席,安排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您一向关系很好,所以派我来劝说您,单于对您一心向往,想以礼相待。您终究不能回国,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有谁知道您对汉朝的信义呢?前些时候您的大哥做奉车都尉,跟随皇帝到雍城的棫阳宫去,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撞在柱子上把车辕折断了,被判决为‘大不敬’,用剑自杀了,皇上赐给二百万钱安葬他。您的弟弟苏贤跟随皇帝去祭祀河东后土,一个骑马的宦官和黄门驸马抢着上船,把驸马推入河中淹死,宦官骑马逃跑了,皇帝下诏派苏贤去追捕,没有抓到,他因害怕而喝毒药自杀了。我临来时,您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您的妻子还很年轻,听说已改嫁了。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你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又过去了十多年,是生是死都不知道。人生如朝露般短暂,为什么要这样久久地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好像发狂一样,痛心自己对不起汉朝,加上老母被关押在保宫。您不肯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的我!再说皇上现在年纪老,法令没有定规,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就有几十家,(即便回国也是)安危无法预知,您还为谁守节呢?希望您听我的话,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们父子没有什么功业德行,全靠皇帝的栽培,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上的亲近之臣,常常希望以身许国。现在能有机会献出自己的生命,即使被杀,也确实心甘情愿。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孩子侍奉父亲一样,孩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怨恨的,希望您你不要再说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①。[注]①短松冈:苏轼亡妻王氏之墓所在地。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题目为“记梦”,作者在记梦的同时,融入了对亡妻的深沉哀思及词人的身世感慨,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容。B.“尘满面,鬓如霜”二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将词人因饱受痛苦煎熬而憔悴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C.“小轩窗”二句饱含着词人对亡妻的怀念,“相顾”二句与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有异曲同工之妙。D.“明月夜,短松冈”与“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照应,浓墨重彩,抒写亡妻的孤独落寞,使全词更加蕴藉,耐人寻味。16.这首词字里行间蕴含着多重的“隔”,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写的是“难以辨识的容貌之隔”。除此之外,诗中还蕴含着哪些“隔”?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十年生死”,生与死,十年过去,仍是永远的隔离。②“千里孤坟”,妻子葬于千里之外的故乡,而自己却在异地,是一种距离的隔离。③“夜来幽梦忽还乡”“相顾无言”,梦中还乡,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从谈起,是陌生的隔离。【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D.“抒写亡妻的孤独落寞”错,应该是抒写词人的孤独落寞。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理解“隔”的意思,如“隔”意思有:断绝,隔开,距离,阻隔,等。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中的“隔”。如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仍是永远的隔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妻子葬于千里之外的故乡,而自己却在异地,是一种距离的隔离。“夜来幽梦忽还乡”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常怀念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但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从谈起,是陌生的隔离。(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这句话,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一句运用比喻修辞,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清脆动听及起伏多变;“__________”一句则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以形写声,着重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答案】①.见贤思齐焉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邪曲之害公也④.方正之不容也⑤.昆山玉碎凤凰叫⑥.芙蓉泣露香兰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焉、邪、碎、凰、芙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熊孩子”喧哗打闹、“熊大人”外放音频视频,车厢噪音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高铁“静音车厢”的适时推出体现了铁路部门在服务中的人性化关怀,满足了不同群体在公共交通空间中的差异化诉求。不过,①。一些网友在搭乘体验后反映,有的静音车厢只能约束到遵守规则的人,对于不遵守规定、故意发出噪音的乘客怎样形成真正的约束力?即便乘客都有“保持安静”的主观意愿,②。比如,有人在宁静的车厢内安然入睡后鼾声大作该如何处理?静音车厢虽有规则,但没有违规处罚。乘客的出行需求参差多样,“静音车厢”要想真正实现静音,不仅要求铁路部门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更有赖于每一名乘客文明意识的提高。选择静音车厢的乘客要认识到,自己不仅是“静音”环境的享有者,更应该是③。高铁静音车厢的设置,是从追求出行质量到追求出行速度的转变,是文明出行新风尚的积极倡导,更是为满足不同出行需求的人群提供的多元选择。这需要广大乘客文明素养的广泛提升,也需要铁路部门做好静音服务和静音监督。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从追求出行速度到追求出行质量的转变,是为满足不同出行人群的需求提供的多元选择,更是对文明出行新风尚的积极倡导B.是从追求出行质量到追求出行速度的转变,是为满足不同出行人群的需求提供的多元选择,更是文明出行新风尚的积极倡导C.是从追求出行速度到追求出行质量的转变,是对文明出行新风尚的积极倡导,更是为满足不同出行人群的需求提供的多元选择D.是从追求出行速度到追求出行质量的转变,是为满足不同出行需求的人群提供的多元选择,更是文明出行新风尚的积极倡导【答案】18.①“静音车厢”并非完全静音②非主观故意(或无意识)制造的声响却在所难免(或难以避免)③“静音”环境共同的创造者(或缔造者/守护者/维护者)19.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后文“有的静音车厢只能约束到遵守规则的人”可知,并不是所有的“静音车厢”都静音,可填“‘静音车厢’并非完全静音”②根据后文“比如,有人在宁静的车厢内安然入睡后鼾声大作该如何处理?”可知,入睡后的鼾声大作并不是故意制造的声响,可填“非主观故意(或无意识)制造的声响却在所难免(或难以避免)”。 ③根据“选择静音车厢的乘客要认识到”可知,乘客要意识到“静音车厢”是需要每个乘客共同维护的,所以乘客不仅是“静音”环境的享受着,更是维护者或创造者,可填“‘静音’环境共同的创造者(或缔造者/守护者/维护者)”。【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四处语病:一,“追求出行质量到追求出行速度”错误,“质量”和“速度”语序不当,应将这两个词语调换顺序;二,“是为满足不同出行需求的人群提供的多元选择”错误,“满足”和“人群”搭配不当,应将“需求的人群”改为“人群的需求”;三,“是文明出行新风尚的积极倡导,更是为满足不同出行需求的人群提供的多元选择”错误。“是……更是……”表示递进关系,应将这两句调换顺序;四,“是文明出行新风尚的积极倡导”错误。缺少和“积极倡导”相搭配的介词,应在“是”后面加上介词“对”。修改正确的只有A项。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救急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这很有点像古代行军用的“糒”。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们还小,党军和联军在县境内开了仗,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们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节选自汪曾祺《故乡的食物》)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糒”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B.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C.在那个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面,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D.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21.请分析文中画横线的短句是如何增强表现力的。22.文中使用了“我们”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20.D21.①将制作焦屑的过程独立成句,强调了每一道工序。②节奏短促,又彼此连贯,体现了动作的流畅和娴熟。③语言简洁。22.①叙述主体不同。使用“我们”,阐述了一家人这一群体的共同经历;使用“我”,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感受。②情感表达不同。使用“我们”几乎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只是讲述了家乡的食品、焦屑的制作过程、小时候打仗时去炼阳观躲避的经过;使用“我”,抒发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如对打破常规生活的兴趣,以及对小时候度过的浪漫主义夜晚的难忘之情。【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糒”的引号表示强调。A.引号表示引用;B.引号表示引用和反语;C.引号表示特殊含义;D.引号表示强调。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式特点和表达效果的能力。“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是指制作焦屑的五道工序,将每一道工序独立成句,起到强调的作用。这五个句子没有过多的修饰语,语句短小,节奏上比较短促,五道工序又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体现了动作的流畅和娴熟。五句话运用了五个短句,语言简洁。【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们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中使用了“我们”,因为这些句子是陈述一家人这一群体的共同经历。“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这两句话是说的“我”个人的感受,所以使用“我”。所以“我们”和“我”叙述主体是不同的。第一段是说自己家乡的食品焦屑以及焦屑的制作过程,第二段说到自己小时候打仗时去炼阳观躲避的经过,这些是一种客观的叙述,几乎不带有作者情感,所以用“我们”。而第二段说到自己对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去小时候打仗时去炼阳观躲避也让自己感到浪漫,抒发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所以使用“我”。所以“我们”和“我”情感表达是不同的。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代文阅读Ⅱ《父亲这辈子》的作者陈年喜说过:“读懂上一代人残缺又丰富的人生,才是下一代人最基础的课程。”下一代人常常难以理解,甚至否定上一代人的“残缺人生”。其实,上一代人的“残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常常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营养”。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心有明珠,世界明亮里尔克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在这破破烂烂的世界里,残缺的人生犹如散落的针线,无从收拾,但总有人不停地缝缝补补,修复着我们的信心和勇气。《父亲这辈子》里上一代人的人生充满残缺、灰暗的色彩,但是他们勤劳,善良,有担当,为了家庭不惜付出一切,所以他们的精神营养是丰富的。一如林清玄所言:“心有明珠,山河明媚;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揆诸当下,下一代人常常难以理解,甚至否定上一代人的“残缺人生”。父亲累死累活修娘娘庙为后代祈福在儿子看来是瞎忙,上一代人几近吝啬的节俭在我们看来是小家子气,上一代人凡事谨小慎微的人生准则在我们看来都是懦弱无能……很多人打着理想主义的旗号甘愿在功利主义的时代洪流中被裹挟向前,而无视了父辈们残缺的人生背后丰富的精神营养。我们从来不知道的是,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义都是虚伪的。无论生活遭遇多少灰暗,只要心里有明珠,山河就是明媚的;只要我们的心明亮,世界就会明亮。 丰富的“精神营养”是上一代人直面残破人生的强大倚仗,也是留给下一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曾子家里穷得买不起一块排骨,但为诚信之道,不惜杀猪教子,这是曾子留给儿子的精神营养;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独断专制,父子不和,但送别儿子后爬上月台时那肥胖的向左微倾的身子是他留给朱自清的一辈子的财富;辽宁农妇武秀君历经千辛万苦,用十年时间替去世的丈夫还清生前的百万债务,这份毅力和真情是她留给这个时代的精神营养……余秋雨说过:“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这是上一代人真实的精神写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因为上一代人的人生残缺,他们的“精神营养”反而拥有了存在的土壤,越发显出亮色。《道德经》有言:“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上一代人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下一代人的模式。他们遭遇命运的不公而不怨天尤人,生活艰难却不曾放弃信仰,对家庭、为下一代人默默付出,残缺的人生反而带给他们丰富的精神营养。试想一下,如果他们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选择了弃子保车,明哲保身,那么留给下一代的将是何等灰暗的世界。下一代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上一代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作为新一代人,我们更有理由从上一代人那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为当下立身,为后世立言,如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关联现代文阅读Ⅱ,借陈年喜的话引出了本次作文的核心话题,即“读懂上一代人残缺又丰富的人生”。所谓“残缺又丰富的人生”,可以参照现代文阅读Ⅱ《父亲这辈子》中父亲的形象。作品中的父亲是一个乡村木匠,他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乡村手工匠人的典型代表,他在社会发展、时代变革中谋求生活。父亲这辈人的人生,常常充满残缺、悲情等色彩,他们的人生,更多的是生活的艰辛,由此可见上一代人的“残缺”人生。同时,父亲也勤劳、善良、有担当,为了家庭不惜付出一切,让人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与深沉。作品通过父亲的经历,还折射出了“嫄上”这一小村子里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他们对人生起伏的感慨、对家庭的责任感、自身的坚持与毅力等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丰富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正呼应了材料中“上一代人的‘残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常常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一句话。在充满艰辛、残缺的生活中,上一代人展现出了丰厚的精神力量。而对于这些精神营养,我们自然不应否定,而应该理解、接纳、传承。本作文命题试图引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理性地理解尊重长辈,并从长辈的人生中汲取精神营养,促进自身发展及自我价值实现。“残缺人生”与“丰富的精神营养”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学生作文必须围绕二者来展开,体现一定的思辨色彩,并且展现出“精神品质传承”这一立德树人主题。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如我们应理解尊重长辈,从长辈的人生中汲取精神营养,促进自身发展。接着,具体论述“上一代人残缺又丰富的人生”的内涵及具体表现。然后论述汲取上一代人精神营养的现实意义,考生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责任等角度切入分析,使论证更深入。最后,联系现实论述我们该如何从长辈的人生中汲取精神营养。立意:1.拥抱残缺,汲取营养。2.读懂上一代,成为更好的下一代。3.传承优秀品质,涵养精神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