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开学前测历史试卷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3.西汉初年曾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A.提倡节俭B.发展农业生产C.以德化民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4.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淡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5.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6.东汉顺帝时期,从尚书令左雄建议,凡举来之人,须先初试于府,次复试于端门。自此,察举制度除重名声外,又增加考试。这种改革A.革除了察举制的固有弊端B.使用人权收归中央政府C.为科举制的开创提供借鉴D.打破以门第选官的格局7.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D.皇权受到政府制约8.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更增添了鲜明的多民族色彩,这主要是由于( )A.汉族文化为各少数民族效法吸收B.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点C.各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D.继承了历代传统文化民族精神9.《宋史》对宋太祖备加赞誉:“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此种评价是基于太祖A.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C.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D.实行鼓励贸易的经济政策10.南宋熹定二年(1209年),朝廷“赐朱熹溢曰:文。”;淳祐元年(1241)正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从祀孔庙,而王安石被移出从祀的行列。这些作法A.反映理学逐步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旨在恢复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C.表明理学已完成神圣化和宗教化D.使儒学从理本论转向了心本论11.元代行省官员所属政务以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军权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粮、财赋也由朝廷指定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这表明A.地方官员掌握很大的权力B.行省制是地方制度的变革C.行省官员受中央严格控制D.行省长官无权处理地方事务12.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A.政治重心南移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C.经济重心南移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13.明初,朱元璋在中央设立通政司,使四方奏疏可不经中书省而上达,后来又命奏事不经过中书省,最后干脆借故废除了中书省,提高了六部官秩职权,又将大都督府散为五军都督府,均直属皇帝。这反映了明初 A.中央集权程度得到提高B.中枢权力出现异化C.专制统治效能空前加强D.君相矛盾空前激化14.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A.体现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C.优待少数民族上层保障了局势稳定D.改变了夷夏观念且实现了民族平等15.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口频繁流动、更深度的区域开发、城市的发展和区域性贸易活跃、国家制度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及其调适、民间组织的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这些变化伴随着危机。经济、文化领域剧烈变化必然对原有格局和秩序形成挑战。以下对明清时期的变化与挑战理解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直接导致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B.西方殖民者的东进是明清时期社会变化的根源C.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完全是反方向的,造成了社会的危机D.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与世界是同步的,构成后者的组成部分16.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17.中俄茶叶贸易历史悠久,俄商所需的茶叶长期由山西商人加工转贩。19世纪70年代,俄商在汉口、福州等地收购茶叶,建立机器茶厂制作砖茶销往俄国等地。到1898年,输往俄国的茶叶占中国外销茶的61.1%,“俄国人彻底地改变了茶叶贸易的结构”。这一变化揭示出的本质是A.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中国B.中国失去茶叶市场的主导权C.中国茶叶市场占有率扩大D.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18.1861年,曾国藩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提出:“购买外洋器物”让人学习仿造,一两年后,就可以“剿发逆,勤远略。”这表明曾国藩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B.提出了切实的国家发展战略C.未能认识到中外的实质差距D.代表着时代前进的主要方向19. 维新人士提倡民权,是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参政权,不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应享有的政治权利;推崇君主立宪,因“民智未开”而主张暂缓实行;宣传进化论,承认渐进过程不承认突变,即应改良而非革命。这些主张体现出A.近代中国无法实行共和政体B.维新派对中国的国情认识深刻C.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比较落后D.维新派不敢根本触动专制制度20.2021年3月一组“两个辛丑年的对比”图片在互联网上热传:一张照片是1901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强迫中国签下《辛丑条约》时合影,一张照片是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平等对话的场景。参考快评:“两个辛丑年对比,中国早已‘换了人间’!”这种外交状况的变化反映了A.中国与美国外交分庭抗礼B.美国单边主义局面被打破C.国际关系趋向民主化发展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21.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22.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23.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割裂旧文化。但有学者指出,仅凭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就断言割裂,实在是低估了旧文化的生命力。这一学者的观点A.过于强调了新旧文化的对立关系B.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竭力推崇C.深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D.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24.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李大钊主张“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国、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阻障、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鲁迅主张“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科学B.批判伦理纲常C.呼吁自我解放D.倡导文学革命2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1941年5月1日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变化A.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标志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C.反映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D.说明党对工作重心的调整 26.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请问信中所指(两次合作)“合则对国家有利”指的是A.推翻帝制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和抗日战争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D.抗日战争胜利和达成“九二共识”27.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这一主张的贯彻A.巩固了土地革命战争的社会基础B.有益于内战向抗日战争的转变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D.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需要28.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盘踞;全国尚有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投机商人囤积居奇;美国干涉朝鲜内战,派舰队侵入台湾海峡。这一切都表明A.巩固人民政权紧迫性B.开创和平外交的重要性C.新中国面临一穷二白的困境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29.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这说明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B.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C.美国对华的冷战思维在加强D.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理论A.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B.开始了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C.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D.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遵循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大题,共40分。3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2.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也反推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材料一: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材料二:在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国共两党化敌为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毛泽东说:“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军队与老百姓,军事斗争与非军事斗争,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互配合;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抗战成为中华民族由渙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使日军陷入困境,走上覆亡之途。--刘亚洲《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 (1)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成为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复兴的角度谈谈抗战的意义。(3)综合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前测高一历史试卷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可得出当时出现了刑罚以及城市,这些都是早期国家出现的象征,C项正确;材料中的内容不能反映阶级、王、世袭的出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及所学可知,秦朝虽然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但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封建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D项正确;统一度量衡、货币是秦朝建立统一国家的具体体现,排除A项;开创皇帝制度也是秦朝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的具体体现,排除B项;秦朝建立的三公九卿制度并未被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排除C项。故选D项。3.西汉初年曾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A.提倡节俭B.发展农业生产C.以德化民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西汉初年曾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结合所学可知,秦末农民起义,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济凋敝,流民众多,所以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恢复和发展农业,B项正确;提倡节俭,并不是面临的首要课题,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恢复和发展农业,并不是以德化民,排除C项;西汉建立之初,首要考虑的是恢复和发展生产,进而巩固统治,并不是强化中央集权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4.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淡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因此材料中的信息反映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故答案为B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其他三项与此无关,排除A、C、D项。5.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故选B;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排除A;北魏在黄河流域,与江南开发无关,排除C;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排除D。6.东汉顺帝时期,从尚书令左雄建议,凡举来之人,须先初试于府,次复试于端门。自此,察举制度除重名声外,又增加考试。这种改革A.革除了察举制的固有弊端B.使用人权收归中央政府C.为科举制的开创提供借鉴D.打破以门第选官的格局【答案】C【解析】 【详解】据材料“凡举来之人,须先初试于府,次复试于端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增加考试的环节,这为科举制的开创提供了考试方法的借鉴,故C选项正确;增加考试的环节不可能完全革除察举制的固有弊端,故A选项正确;用人权收归中央政府,属于科举制的作用,故B选项错误;打破以门第选官的格局,也属于科举制的作用,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区别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选官依据和标准,同时,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察举制度除重名声外,又增加考试”,据此即可正确判断。7.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D.皇权受到政府制约【答案】D【解析】【详解】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制在制度上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即皇帝的政令必须经过门下省的审议,才能颁布施行,故D正确;材料信息“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反映的不是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而是皇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故A错误;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皇帝仍掌握着最终政务决策权,故B错误;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下,政府仍以皇权为中心,最终政务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政府并未能够独立于皇权之外,故C错误。8.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更增添了鲜明的多民族色彩,这主要是由于( )A.汉族文化各少数民族效法吸收B.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点C.各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D.继承了历代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周边各民族发展迅速,各民族之间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从而导致隋唐时期文化具有鲜明的多民族色彩,C项正确;汉族文化为各少数民族效法吸收,说法与题意相悖,排除A项;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点是中华文化多民族色彩的条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继承了历代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没有凸显题干“隋唐时期”中华文化鲜明的多民族色彩,排除D项。故选C项。9. 《宋史》对宋太祖备加赞誉:“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此种评价是基于太祖A.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C.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D.实行鼓励贸易的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可知,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反映的是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治国思想,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10.南宋熹定二年(1209年),朝廷“赐朱熹溢曰:文。”;淳祐元年(1241)正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从祀孔庙,而王安石被移出从祀的行列。这些作法A.反映理学逐步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旨在恢复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C.表明理学已完成神圣化和宗教化D.使儒学从理本论转向了心本论【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朝廷赐朱熹谥曰:文……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从祀孔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廷赐给朱熹谥号和从祀孔庙的做法说明了官方对程朱理学的重视和提倡,反映理学逐步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故A项正确;程朱理学是对孔孟儒学的发展,不等于孔孟儒学,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理学已完成神圣化和宗教化,故C项错误;儒学从理本论转向了心本论,应该指陆王心学,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赐谥号、从祀孔庙”的意义,学生应该联系官方对程朱理学的重视和提倡的特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注意区别程朱理学与孔孟儒学的概念。11.元代行省官员所属政务以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军权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粮、财赋也由朝廷指定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这表明A.地方官员掌握很大的权力B.行省制是地方制度的变革C.行省官员受中央严格控制D.行省长官无权处理地方事务【答案】C 【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行省军权由佩金虎符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粮、财赋也由朝廷指定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可知,地方重要权力由中央掌握,行省官员受中央严格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掌握部分地方大权,不是地方官员掌握大权;B选项不是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掌握部分地方大权,但并非所有权力,结合所学可知,行省长官仍有处理地方事务的权力。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2.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A.政治重心南移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C.经济重心南移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化的需求增长,因此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重要内容,从而带动了印刷术的兴盛,说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无法表明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排除AC项;材料只提到了印刷术的兴盛,没有涉及手工行业分工的精细化,排除D项。故选B项。13.明初,朱元璋在中央设立通政司,使四方奏疏可不经中书省而上达,后来又命奏事不经过中书省,最后干脆借故废除了中书省,提高了六部官秩职权,又将大都督府散为五军都督府,均直属皇帝。这反映了明初A中央集权程度得到提高B.中枢权力出现异化C.专制统治效能空前加强D.君相矛盾空前激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朱元璋在中央设立通政司”“提高了六部官秩职权”“又将大都督府散为五军都督府”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初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加强,故选C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枢权力的异化与君相矛盾空前激化,排除B、D两项。14. 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A.体现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C.优待少数民族上层保障了局势稳定D.改变了夷夏观念且实现了民族平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土改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B项正确;改土归流不是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排除A项;改土归流不是优待少数民族、也不是实现民族平等,排除CD项。故选B项。15.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口频繁流动、更深度的区域开发、城市的发展和区域性贸易活跃、国家制度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及其调适、民间组织的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这些变化伴随着危机。经济、文化领域剧烈变化必然对原有格局和秩序形成挑战。以下对明清时期的变化与挑战理解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直接导致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B.西方殖民者的东进是明清时期社会变化的根源C.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完全是反方向的,造成了社会的危机D.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与世界是同步的,构成后者的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口频繁流动、更深度的区域开发、城市的发展和区域性贸易活跃”、“必然对原有格局和秩序形成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等一系列变化,冲击了传统的封建社会,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的,因此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与世界是同步的,是构成后者的组成部分,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间接导致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排除A项;生产力的发展是明清社会变化的根源,排除B项;完全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6.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古代中国的小说。结合材料“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判断C项正确。A项“宗教传播载体”,D项“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对材料的误解。B项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定位】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17.中俄茶叶贸易历史悠久,俄商所需的茶叶长期由山西商人加工转贩。19世纪70年代,俄商在汉口、福州等地收购茶叶,建立机器茶厂制作砖茶销往俄国等地。到1898年,输往俄国的茶叶占中国外销茶的61.1%,“俄国人彻底地改变了茶叶贸易的结构”。这一变化揭示出的本质是A.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中国B.中国失去茶叶市场的主导权C.中国茶叶市场占有率扩大D.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答案】B【解析】【详解】清朝前期中俄之间的茶叶贸易,由晋商转贩到恰克图(中俄边境重镇),再由俄商运至俄国销售。随着俄商在华收购茶叶、设厂制茶、转运俄国售卖,中俄茶叶贸易转为由俄国商人(资本)主导,中国失去茶叶市场的主导权,B项正确;材料与先进生产方式传入中国及中国茶叶市场占有率扩大的说法无关,排除AC项;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属于表象,不属于本质,排除D项。故选B项。18.1861年,曾国藩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提出:“购买外洋器物”让人学习仿造,一两年后,就可以“剿发逆,勤远略。”这表明曾国藩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B.提出了切实的国家发展战略C.未能认识到中外的实质差距D.代表着时代前进的主要方向【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曾国藩认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在于器物,结合所学可知,曾国藩未能认识到中外的实质差距是制度问题。C正确;材料只是曾国藩的奏折,不能说明其实现了,A排除;结合所学可知,其做法是不可能完成国家独立、富强的,B排除;当时时代的方向是发展资本主义,而曾国藩主张维护封建制度,D排除。故选C。19.维新人士提倡民权,是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参政权,不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应享有的政治权利;推崇君主立宪,因“民智未开”而主张暂缓实行;宣传进化论,承认渐进过程不承认突变,即应改良而非革命。这些主张体现出A.近代中国无法实行共和政体B.维新派对中国的国情认识深刻 C.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比较落后D.维新派不敢根本触动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维新派在其思想宣传及政治主张方面存在的诸多的局限,不从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D项正确;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其认识并不清晰,排除B项;当时的思想较为先进,并不落后,排除C项。故选D项。20.2021年3月一组“两个辛丑年的对比”图片在互联网上热传:一张照片是1901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强迫中国签下《辛丑条约》时合影,一张照片是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平等对话的场景。参考快评:“两个辛丑年对比,中国早已‘换了人间’!”这种外交状况的变化反映了A.中国与美国外交分庭抗礼B.美国单边主义局面被打破C.国际关系趋向民主化发展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列强强迫中国签下《辛丑条约》时合影到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平等对话场景,说明的是国际关系趋向民主化发展,也反映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加强,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美合作关系,并非是对抗,A排除;材料与打破美国的单边主义无关,B排除;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在形成之中,D排除。故选C。21.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新政期间清政府鼓励留学,不断削弱科举地位,人才培育方向和人才流动方向发生变化,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力量不断壮大,因此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C项正确;根据《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的出台可知当时社会对于出国留学并没有广泛认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的主要来源,排除B项;“改变了”属于完成时态,此时国人中依然存在不少保守派,另外本文发表于1903年,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排除D项。故C选项。22.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A。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3.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割裂旧文化。但有学者指出,仅凭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就断言割裂,实在是低估了旧文化的生命力。这一学者的观点A.过于强调了新旧文化的对立关系B.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竭力推崇C.深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D.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仅凭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就断言割裂,实在是低估了旧文化的生命力”体现的是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并未完全割裂新旧文化之间的联系,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旧文化之间的联系,非对立,排除A项;材料与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推崇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深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24.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李大钊主张“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国、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阻障、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鲁迅主张“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科学B.批判伦理纲常C.呼吁自我解放D.倡导文学革命【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陈独秀主张国民要“脱离夫奴隶之羁绊”,追求“自主自由之人格”,李大钊要废除“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阻障”,鲁迅认为“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见三者的共同点是打破束缚,获得自我解放,C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个人与他人、家国、阶级的关系,是个人意志的觉醒,与民主科学不符,排除A项;批判伦理纲常只是部分目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解放,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文学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2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1941年5月1日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变化A.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标志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C.反映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D.说明党对工作重心的调整【答案】A【解析】【详解】1941年是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为了团结一起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所以这一变化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是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导致材料中的变化,而非这一变化导致国内主要矛盾变化,排除B;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排除C;这一变化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26.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请问信中所指(两次合作)“合则对国家有利”指的是A.推翻帝制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和抗日战争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D.抗日战争胜利和达成“九二共识”【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并结合所学国共两次合作的效果可知是北伐胜利和抗日战争胜利,故B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合作27.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这一主张的贯彻A.巩固了土地革命战争的社会基础B.有益于内战向抗日战争的转变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是在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上述主张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革命的转变关头,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因此这些主张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故答案为C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1949年3月召开,不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也早已结束,排除A、B项;1949年3月属于内战时期,D项“民族解放战争”说法错误,排除。28.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盘踞;全国尚有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投机商人囤积居奇;美国干涉朝鲜内战,派舰队侵入台湾海峡。这一切都表明A.巩固人民政权的紧迫性B.开创和平外交的重要性C.新中国面临一穷二白的困境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答案】A【解析】【详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不甘心失败,政治、经济、军事和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形势依然严峻,表明当时巩固人民政权是最迫切的任务,A项正确;开创和平外交、改变经济落后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都不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威胁下最主要的问题,BCD三项错误。29.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这说明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B.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C.美国对华的冷战思维在加强D.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美国总统尼克松认识到反对中国重返联合国已经是无法阻挡的事实,主要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为大势所趋,B项正确。A项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排除。题干反映美国对华的冷战受挫,排除C。题干信息无法推断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理论A.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B.开始了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C.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D.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遵循【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故A项正确;开始了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是毛泽东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是毛泽东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大题,共40分。3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答出两点即可)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答出两点即可)(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表现:根据材料一中“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可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根据“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可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根据“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可知,商人资本雄厚;根据“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帮活跃。【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根据“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可知,政府开放海禁;根据“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可知,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主要背景:根据材料二中“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根据“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可知,中国的手工业品在海外广受欢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掠夺了美洲大量白银(贵金属)。【小问3详解】作用:综合材料一、二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货币、商业和中外经济交流等方面分析可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国内的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32.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也反推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材料一: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二:在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国共两党化敌为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毛泽东说:“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军队与老百姓,军事斗争与非军事斗争,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互配合;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抗战成为中华民族由渙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使日军陷入困境,走上覆亡之途。--刘亚洲《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1)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成为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复兴的角度谈谈抗战的意义。(3)综合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答案】(1)表现:运动规模大;参与阶层广泛;影响深远。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表现: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意义: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3)因素:先进政党(人士)的引领;民族危机加剧的刺激;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解析】【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可归纳出规模大;根据材料“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可归纳出参与阶层广泛;根据材料“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可归纳出影响广泛。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思想及阶级变化进行分析即可,如民族危机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表现:根据材料“国共两党化敌为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可知表现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抗战的民族复兴意义有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3)因素:根据材料“在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可归纳出是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随着日本的侵华,推动国共合作,可归纳出是民族危机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巨大的贡献,可归纳出是先进政党的引领;另外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也是重要因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