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6619

大小:1.26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以用公式π=cRT(π表示渗透压,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R为常量,T表示温度)表示。下列有关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温度下,质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的渗透压相等B.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能会增大C.正常情况,人体血浆渗透压与血细胞内液渗透压基本相等D.通常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相对数量越多,说明其渗透压越大2.科研人员给小鼠持续注射可卡因,获得毒品成瘾模型鼠。停止可卡因注射后,分别检测不同小鼠大脑皮层运动区部分神经元的突触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需要借助化学信号向树突传递信息B.兴奋在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突触处单向传递 C.毒品成瘾后要维持大脑兴奋需摄入的可卡因将增多D.慢跑训练可能通过恢复突触新生来减弱对毒品的依赖3.当眼睛遇到强光时,缩瞳神经兴奋,减少入射光量以保护眼底;当外界光线较弱时,扩瞳神经兴奋,增大入射光量以便看清物像,此反射称为瞳孔反射,神经中枢在脑干。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间接影响瞳孔大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瞳孔反射与眨眼反射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脑干和大脑皮层B.瞳孔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对外界光线的强弱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C.直接决定瞳孔大小的括约肌细胞表面可能没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D.缩瞳神经、扩瞳神经分别属于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4.斯他林提出:如果一种物质被称为激素,那么它需要满足两个原则,第一,移除这种物质的分泌腺一定会引发疾病或死亡;第二,如果把健康个体的分泌腺移植到受损个体身上,后者的病情将得到缓解。很多激素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斯他林的观点体现了科学实验中的“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B.公鸡睾丸的摘除和重新移植实验证明了是雄性激素睾酮影响了公鸡的雄性特征C.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D.通过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直接提取了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并用于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5.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它能抑制肾小管对Na+、C1-的重吸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呋塞米会使尿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呋塞米是通过加快排尿、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的C.静脉注射呋塞米,患者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D呋塞米能减慢有毒物质随尿排出,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时不可使用6.正常情况下,眼球中的晶状体蛋白处在一种天然屏障中,不与淋巴细胞接触。当晶状体蛋白透过屏障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某患者的左眼球严重受损,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可能会导致右眼因免疫反应而失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眼球受损后晶状体蛋白可能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该患者不摘除左眼球而导致失明的免疫学原理与过敏反应的不同C.及时摘除左眼球可避免抗体产生,从而避免右眼的晶状体蛋白受损D.抗晶状体蛋白抗体的产生使该患者右眼失明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异常7. 土壤中盐浓度较高会导致脱落酸在番茄体内积累,随着脱落酸水平的升高,细胞通过一系列基因调控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降低。研究表明脱落酸对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信号的抑制有利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存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减少可以使植物生长减缓B.脱落酸浓度升高可能与促进气孔开放的功能有关C.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不同激素在代谢上还存在着相互作用D.番茄盐胁迫反应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完成的8.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示促进或增加,“-”表示抑制或减少A.可利用性引诱剂干扰雌雄交尾来控制特征②,进而影响种群数量B.某种群的特征②逐渐增加,可判断种群特征⑤是增长型C.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D.种群甲的种群密度高于乙,则种群甲的种群数量一定比乙的种群数量大9.科研人员在某森林公园20km2的范围内对乌鸫进行密度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0只乌鸫。标记物不影响乌鸫的正常活动且同时可探测乌鸫的状态,现已探测到有10只被标记的个体在重捕前由于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乌鸫出生而使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第二次共捕获400只,有标记的80只,其中5只有标记的个体因惊吓意外死亡。调查范围内乌鸫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A.110只/km2B.112.5只/km2C.117只/km2D.120只/km210.“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贵州省境内狮溪江段的峨眉后平鳅和西昌华吸鳅,因消化系统的消化能力不同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的是()A.黄鹂在林冠层栖息,红腹锦鸡在林下层生活B.某海岛上生活的两种安乐蜥,具有不同的摄食方式C.某种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土壤中,成虫生活在地表树上或草丛中D.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 11.生殖对策指生物繁衍后代时所面临的各种抉择。r-对策是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以更多的能量用于高生殖率来适应环境的生物的对策。K-对策是处于较稳定环境、以较少的能量用于生殖,而用较多的能量用于自身个体生长的生物的对策。下图是两类不同生殖对策的物种在群落演替中的消长情况统计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B.在群落中相对比例出现差异的原因是r-对策生物的出生率越来越低造成的C.根据生殖情况,银杏和大熊猫均属于K-对策的生物类群D.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特征是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12.中国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为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中国智慧”的展现离不开有力的举措,以下对相关举措的叙述错误的是()A.广泛推广使用氢能汽车可大幅度降低酸雨产生的危害B.使用rPET材质(饮料瓶再生)的工作服装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C.场馆修建之前保存自然环境原有的表层土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D.利用赛区原有的资源并减少人为扰动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3.南通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洋葱研磨液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药品称量、溶化和倒平板等操作都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采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菌体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C.分别将浸于洋葱研磨液和无菌水的滤纸片贴在平板不同位置D.通过比较不同滤纸片周围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判断其抑制作用14.为检测某药物X的抗癌活性,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加入溶于二甲基亚矾的药物X,培养72小时后进行计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孔中细胞数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 B.可用胰蛋白酶处理使肝癌细胞脱落下来并进行计数C.对照组中应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他条件一致D.若实验组细胞数远低于对照组,可初步判断此药物有抗癌效果15.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问题,研究者将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下图表示操作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B.HAT培养基和Oua筛选去除的是未融合的EBV转化细胞C.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D.图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经抗体检测筛选后才可用于生产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的示意图如下,将电表的两极分别接在②④的膜外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的K+和Na+浓度降低都会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B.在②给予任一强度的刺激,电表都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且肌肉会收缩C.若在②④分别给予不同强度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则在两处测得的电位也不相同D.④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若电表只偏转一次则可证明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17.细胞分裂素(CTK)可被氧化酶降解,其信号强度与根的生长关系如图所示。将拟南芥CTK的3个受体基因全部敲除获得“CTK不敏感”植株,其根的生长被严重抑制。只敲除某个CTK受体基因的“CTK部分不敏感”植株根的生长却明显增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选野生型拟南芥根的生长做对照B.不敏感植株因为CTK浓度过高而抑制根生长CCTK信号强度与其浓度、受体含量有关D.野生型拟南芥的CTK浓度可能高于最适浓度18.三裂叶豚草原产于北美,被我国列为外来入侵物种。某锈菌对三裂叶豚草具有专一性寄生,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实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第1年第2年第3年A:三裂叶豚草8.0712.241224B:三裂叶豚草+锈菌7.656.434.77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8.1012.4312.78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4.894.023.12A.表格中体现出的捕食关系最有利于控制三裂叶豚草B.已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可以通过喷洒锈菌以防治C.三裂叶豚草入侵任何地区的初期,种群均呈“S”形增长D.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地区可通过种植野艾蒿预防其入侵19.下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和杜鹃的能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1可知,入射的太阳能不等于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据图2可知,当E1=E2时则意味着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处于平衡状态C.在图3中,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D.据图3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100%表示20.利用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2n)和早花柠檬叶肉细胞(2n)进行体细胞杂交可以得到高品质、抗逆性强的杂种植株。如图是7组杂种植株核DNA和线粒体DNA来源鉴定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有多种手段,如电刺激、离心、聚乙二醇、病毒等诱导B.细胞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获得的融合原生质体需放在无菌水中以防杂菌污染C.可以通过观察融合后细胞的颜色进行初步筛选杂种细胞D.杂种植株是二倍体,其核基因只来自早花柠檬,线粒体基因只来自山金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21.古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洒脱;今有“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的释怀。举杯畅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健康问题,为研究酒精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测试若干志愿者饮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和对视觉信号的反应速度、视觉保留(5秒内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___。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_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2)受试者的视觉保留属于记忆过程四个阶段中的___。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简单反应时能力指数相对值下降,请推测原因:___。(3)与初始时相比,受试者饮酒后7小时后各项能力指数恢复正常,说明___。(4)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研究乙醇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大鼠培养场所安装直径为7cm的木棒,底部铺铜栅栏,通电时木棒转动,铜栅栏带电,为防止大鼠主动跳下,实验前24h需要对其进行训练,选取能在木棒上停留3min以上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灌胃组(高、低2个剂量组)。试验中记录___,并观察其行为变化以便获得乙醇中毒的模型鼠。②将乙醇中毒的模型鼠进行处理后进行DA(多巴胺,一种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和其分解产物DOPAC含量的测定,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物质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DA含量/(ng·g-1)1367971415752DOPAC含量/(ng·g-1)3552114552990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22. 腺病毒肺炎是儿童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一般伴有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鼻咽部分泌物、痰液等腺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研究人员以有无胸腔积液作为指标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数据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指标无胸腔积液有胸腔积液年龄(月)26.2444.22发热天数(d)5.2911.64淋巴细胞(×108/L)7.091.8辅助性T细胞(×108/L)270.8867.14细胞毒性T细胞(×108/L)173.2241.45(1)产热量和散热量是决定体温变化的直接因素。“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正常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一般为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机制将体温调节至调定点附近。患儿体温上升过程中,机体产热量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患儿会感觉浑身发冷,这是由调定点上升所带来的冷刺激信号刺激___所产生的感觉。(2)研究发现,当儿童被腺病毒感染时,来自骨髓的巨噬细胞增多。巨噬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是___。胸腔中的积液属于内环境组成中的___(成分),积液的形成与炎症处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有关。表中数据显示,有胸腔积液组腺病毒肺炎患儿发热天数长,病情更为严重,这与宿主的细胞免疫被抑制有关,理由是___。(3)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可以将抗原片段呈递至细胞表面供免疫细胞识别的蛋白质分子,免疫逃逸是指病原体通过各种手段来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现象。研究发现,腺病毒和肿瘤细胞都可以引起MHC基因的表达___(填“增强”或“减弱”),从而引起免疫逃逸。为了研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NLRC5基因对于提高肿瘤患者存活率具有明显作用。免疫逃逸是由于NLRC5基因影响MHC基因的表达造成的。这可通过对肿瘤细胞采用基因敲除技术(具体操作不作要求)来予以验证。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预期实验结果:___。23.即墨区盟旺山公园根据“以自然生态为基底”的原则,依山势而建,建设多条生态步道,将人、动植物、自然环境融合,打造成一个融入原生环境的低碳主题户外公园。 (1)盟旺山景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景区中的草地螟蛉傍晚和夜间活动最盛,对光有较强的趋性。虽然寿命只在一个月左右,但雌虫一次能产下几百只卵。草地螟蛉主要危害草地、花坛、果树等植物,导致植物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图1表示景区中草地螟蛉在某时间段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图2表示草地螟蛉的λ值变化曲线,λ表示草地螟蛉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①为了获得草地螟蛉种群数量信息,宜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由图1可知,草地螟蛉在该时间段内的年龄结构属于___型,图2中的___(填横坐标轴上时间段)年对应的年龄结构与之相同。②由图2可知,0~2年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呈___形增长。图2中___(填字母)点时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最多,___(填字母)点时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最少。③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螟蛉种群数量,应设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的优势有___(答两点即可)。(2)某学习小组想要探究生态步道铺就完成后人的活动对草本植物高度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组样方,第一组样方距离生态步道较近,第二组在距生态步道约10m的位置取样,该学习小组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3)分别统计两组内各种高度草本植物数量,并绘制相对丰度柱形图(如图)。请你帮助学习小组写出实验结论:___。 24.2023年11月2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三批次的福岛核污水,并持续排放数周。如图是沿海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动关系示意图,图中△数值为放射性物质浓度,剩下数值为能量,单位为kJ/(cm2·a)回答下列问题:(1)测算各营养级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实际存在的有机物质的鲜重或干重总量,可构建生态系统的___。(2)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___,在同水域中共存。根据图中数值计算,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能量由B到C的营养级传递效率是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3)核污水影响范围涉及全球,放射性物质的长期效应会通过___传递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该放射性物质浓度随着营养级的增加不断升高,这种现象称为___。核污染水还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破碎和物种灭绝。一旦物种灭绝,则生态系统___稳定性会下降,其进一步扰乱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4)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___。(填“非密度因素”或“密度制约因素”),科学家正试图栽种具备净化核污染水的植物并合理布设,此措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原理。25.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是一种能水解黏多糖 碱性酶,使细菌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菌细胞破裂,内容物溢出而使细菌溶解。研究发现,溶菌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到100℃仍具有活性。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方面要为人们需要的微生物提供___;另一方面要确保___,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2)为验证上述发现,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了某种耐高温细菌,分别配制了平板培养基。将细菌接种到平板培养基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溶菌酶,在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对平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实验应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3)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认为,该小组的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无法得出预期的结论。该实验思路应如何修改___?(4)溶菌酶可以高效杀灭细菌而对人体组织细胞不起作用,原因是___。 2024.01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生物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以用公式π=cRT(π表示渗透压,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R为常量,T表示温度)表示。下列有关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温度下,质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的渗透压相等B.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能会增大C.正常情况,人体血浆渗透压与血细胞内液渗透压基本相等D.通常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相对数量越多,说明其渗透压越大【答案】A【解析】【分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详解】A、渗透压中所表述的溶液浓度指的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相等时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因此质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的渗透压不一定相等,A错误; B、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减少,因此细胞外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可能会增大,B正确;C、人体血浆和血细胞细胞内液中的物质是保持动态平衡的,因此正常情况,人体血浆渗透压与血细胞内液渗透压基本相等,C正确;D、通常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相对数量越多,说明溶液浓度越高,因此渗透压越大,D正确。故选A。2.科研人员给小鼠持续注射可卡因,获得毒品成瘾模型鼠。停止可卡因注射后,分别检测不同小鼠大脑皮层运动区部分神经元的突触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需要借助化学信号向树突传递信息B.兴奋在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突触处单向传递C.毒品成瘾后要维持大脑兴奋需摄入的可卡因将增多D.慢跑训练可能通过恢复突触新生来减弱对毒品的依赖【答案】B【解析】【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由图知,与正常小鼠相比,毒品成瘾型小鼠突触数量减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减弱,神经传导受阻,进行慢跑训练后新生突触增加。【详解】A、突触结构可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故突触前神经元借助化学信号向树突传递信息,A正确;B、兴奋在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和突触处均单向传递,B错误;C、毒品成瘾时,导致新生突触减少,则神经细胞的敏感性降低,成瘾时维持大脑兴奋需摄入的可卡因会增加,C正确;D、对毒品成瘾的模型鼠进行慢跑训练可使突触的数量增加,因此运动可通过恢复突触新生来减弱毒品依赖,D正确。故选B。3.当眼睛遇到强光时,缩瞳神经兴奋,减少入射光量以保护眼底;当外界光线较弱时,扩瞳神经兴奋,增大入射光量以便看清物像,此反射称为瞳孔反射,神经中枢在脑干。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间接影响瞳孔大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瞳孔反射与眨眼反射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脑干和大脑皮层B.瞳孔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对外界光线的强弱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C.直接决定瞳孔大小的括约肌细胞表面可能没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D.缩瞳神经、扩瞳神经分别属于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答案】A【解析】【分析】1、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的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详解】A、根据题意,瞳孔反射与眨眼反射的神经中枢均在脑干,A错误;B、瞳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该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感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对外界光线的强弱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进而可控制瞳孔大小,B正确;C、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间接影响瞳孔大小,说明瞳孔括约肌上没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C正确;D、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缩瞳纤维兴奋,瞳孔收缩,因此缩瞳纤维属于副交感神经,同理,扩瞳纤维属于交感神经,二者均属于自主性神经,D正确故选A。4.斯他林提出:如果一种物质被称为激素,那么它需要满足两个原则,第一,移除这种物质的分泌腺一定会引发疾病或死亡;第二,如果把健康个体的分泌腺移植到受损个体身上,后者的病情将得到缓解。很多激素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斯他林的观点体现了科学实验中的“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B.公鸡睾丸的摘除和重新移植实验证明了是雄性激素睾酮影响了公鸡的雄性特征C.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D.通过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直接提取了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并用于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答案】B【解析】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该组将神经切除;斯他林和贝丽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详解】A、斯他林的观点一“移除这种物质的分泌腺一定会引发疾病或死亡”体现了科学实验中的“减法原理”,观点二“如果把健康个体的分泌腺移植到受损个体身上,后者的病情将得到缓解”体现了“加法原理”,A正确:B、公鸡睾丸的摘除和重新移植实验只能证明睾丸影响了公鸡的雄性特征,不能证明雄性激素睾酮影响了公鸡的雄性特征,B错误;C、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C正确;D、由于胰岛素是蛋白质,班廷通过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直接提取了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并用于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D正确。故选B。5.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它能抑制肾小管对Na+、C1-的重吸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呋塞米会使尿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呋塞米是通过加快排尿、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的C.静脉注射呋塞米,患者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D.呋塞米能减慢有毒物质随尿排出,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时不可使用【答案】B【解析】【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A、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能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故尿液渗透压会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A错误;B、由于呋塞米利尿,尿液渗透压升高导致尿液排出增加,血容量减少,故血压降低,B正确;C、静脉注射呋塞米,由于能减少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重吸收,因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使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降低,进而导致患者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C错误; D、呋塞米作为利尿剂能加速尿排出,使得有毒物质随尿快速排出,可用于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D错误。故选B。6.正常情况下,眼球中的晶状体蛋白处在一种天然屏障中,不与淋巴细胞接触。当晶状体蛋白透过屏障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某患者的左眼球严重受损,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可能会导致右眼因免疫反应而失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眼球受损后晶状体蛋白可能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该患者不摘除左眼球而导致失明的免疫学原理与过敏反应的不同C.及时摘除左眼球可避免抗体产生,从而避免右眼的晶状体蛋白受损D.抗晶状体蛋白抗体的产生使该患者右眼失明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异常【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分辨“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能力,一般不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详解】A、当晶状体蛋白透过屏障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说明眼球受损后晶状体蛋白可能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A正确;B、引起过敏反应是外来抗原,不摘除左眼球而导致失明的原理是自身免疫病,B正确;C、及时摘除左眼球即没有了相应的抗原,可避免抗体产生,从而避免右眼的晶状体蛋白受损,C正确;D、正常情况下机体不会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产生的该抗体针对的是自身的结构,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异常,D错误。故选D。7.土壤中盐浓度较高会导致脱落酸在番茄体内积累,随着脱落酸水平的升高,细胞通过一系列基因调控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降低。研究表明脱落酸对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信号的抑制有利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存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减少可以使植物生长减缓B.脱落酸浓度升高可能与促进气孔开放的功能有关C.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不同激素在代谢上还存在着相互作用D.番茄的盐胁迫反应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完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A、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减少可以使植物生长减缓,A正确;B、脱落酸浓度升高可能与抑制气孔开放的功能有关,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B错误;C、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不同激素在代谢上还存在着相互作用,C正确;D、依据题干信息“盐浓度升高导致脱落酸水平升高,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基因调控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降低,从而有利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存活”可知,番茄的盐胁迫反应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完成的,D正确。故选B。8.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示促进或增加,“-”表示抑制或减少A.可利用性引诱剂干扰雌雄交尾来控制特征②,进而影响种群数量B.某种群的特征②逐渐增加,可判断种群特征⑤是增长型C.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D.种群甲的种群密度高于乙,则种群甲的种群数量一定比乙的种群数量大【答案】A 【解析】【分析】由图分析可知:①③能使种群密度降低,①③是死亡率和迁出率;②④能使种群密度上升,②④是出生率和迁入率,⑤通过影响①使种群数量减少,通过影响②使种群数量增多,则⑤是年龄结构,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⑥是性别比例,它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详解】A、由图分析可知:①③能使种群密度降低,①③是死亡率和迁出率;②④能使种群密度上升,②④是出生率和迁入率,⑤通过影响①使种群数量减少,通过影响②使种群数量增多,则⑤是年龄结构,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⑥是性别比例,它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可利用性引诱剂干扰雌雄交尾来控制特征②,进而影响种群数量,A正确;B、②是出生率,某种群的出生率逐渐增加,不能判断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还应考虑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B错误;C、常见的种群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率,但没有性别或雌雄同体的种群没有性别比例的特征,C错误;D、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甲的种群密度高于种群乙,种群数量还有面积或体积有关,故种群甲的种群数量不一定比种群乙的种群数量大,D错误。故选A。9.科研人员在某森林公园20km2的范围内对乌鸫进行密度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0只乌鸫。标记物不影响乌鸫的正常活动且同时可探测乌鸫的状态,现已探测到有10只被标记的个体在重捕前由于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乌鸫出生而使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第二次共捕获400只,有标记的80只,其中5只有标记的个体因惊吓意外死亡。调查范围内乌鸫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A.110只/km2B.112.5只/km2C.117只/km2D.120只/km2【答案】A【解析】【分析】标记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即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详解】由于在重捕前有10只被标记的个体因自然因素死亡,因此实际被标记的个体只有440只,但因该段时间内有乌鸫出生而使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因此在调查时间内乌鸫 的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第二次捕获400只中被标记的个体有80只,其中5只被标记的个体虽然因惊吓意外死亡,由于已经捕获因此要计入统计数据。种群中的个体数=(被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450-10)×400]÷80=2200只,调查范围为20km2,因此调查范围内乌鸫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110只/km2,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贵州省境内狮溪江段的峨眉后平鳅和西昌华吸鳅,因消化系统的消化能力不同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的是()A.黄鹂林冠层栖息,红腹锦鸡在林下层生活B.某海岛上生活的两种安乐蜥,具有不同的摄食方式C.某种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土壤中,成虫生活在地表树上或草丛中D.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答案】C【解析】【分析】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详解】A、黄鹂在林冠层栖息,红腹锦鸡在林下层生活,生活的空间层次不同实现了同域共存,A正确;B、某海岛上生活的两种安乐蜥,具有不同的摄食方式属于同域共存,B正确;C、蝉的幼虫和成虫他们是同一个物种,幼虫和成虫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不属于竞争关系,C错误;D、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二者是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属于同域共存,D正确。故选C。11.生殖对策指生物繁衍后代时所面临的各种抉择。r-对策是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以更多的能量用于高生殖率来适应环境的生物的对策。K-对策是处于较稳定环境、以较少的能量用于生殖,而用较多的能量用于自身个体生长的生物的对策。下图是两类不同生殖对策的物种在群落演替中的消长情况统计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B.在群落中相对比例出现差异的原因是r-对策生物的出生率越来越低造成的C.根据生殖情况,银杏和大熊猫均属于K-对策的生物类群D.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特征是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1、K-对策K-对策者类型的r值较小,而相应K值较大,种群数量比较稳定。属于此种类型的物种,一般个体较大,寿命较长,繁殖力较小,死亡率较低,食性较为专一,活动能力较弱,其种群水平一般变幅不大。当种群数量一旦下降至平衡水平以下时,在短期内不易迅速恢复。2、r-对策r-对策者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类型的r值较大,K值相应较小,种群数量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变幅较大,易于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一般种群数量下降后,在短期内易于迅速恢复。属于此种类型的物种,一般个体较小,寿命较短,繁殖力较大,死亡率较高,食性较广。【详解】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B、由题意知,r-对策繁殖力较大,所以生物在群落中相对比例出现差异的原因不是r-对策生物的出生率越来越低,B错误;C、银杏和大熊猫生殖率较低,所以根据生殖情况,银杏和大熊猫均属于K-对策的生物类群,C正确;D、顶极群落即群落演替达到了一个成熟阶段,该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B。12.中国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为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中国智慧”的展现离不开有力的举措,以下对相关举措的叙述错误的是()A.广泛推广使用氢能汽车可大幅度降低酸雨产生的危害B.使用rPET材质(饮料瓶再生)的工作服装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C.场馆修建之前保存自然环境原有的表层土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D.利用赛区原有的资源并减少人为扰动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A【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抵抗力的稳定性也就是抵受外来破坏,保持原状的能力。简单来说一个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也就越强。【详解】A、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产生,而氢能汽车是以氢作为能源的汽车,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故广泛推广使用氢能汽车不能大幅度降低酸雨产生的危害,A错误;B、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使用rPET材质(饮料瓶再生) 工作服装可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B正确;C、场馆修建之前保存自然环境原有的表层土可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C正确;D、利用赛区原有的资源并减少人为扰动没有对生态系统进行破坏,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故选A。13.南通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洋葱研磨液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药品称量、溶化和倒平板等操作都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采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菌体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C.分别将浸于洋葱研磨液和无菌水的滤纸片贴在平板不同位置D.通过比较不同滤纸片周围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判断其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1.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也是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要为人们需要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培养基配制过程不需要进行无菌操作,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后续需要无菌操作。2.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稀释涂布平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详解】A、药品称量、溶化是进行配置培养基的过程,培养基配制后需要灭菌,称量和溶化不需要无菌操作,倒平板过程需要进行无菌操作,A错误;B、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吸取适当稀释度的菌悬液滴在平板上并涂布均匀,B错误;C、可分别将浸于洋葱研磨液和无菌水的滤纸片贴在平板不同位置,加入洋葱研磨液的是实验组,无菌水作为对照组,C正确;D、将浸于洋葱研磨液和无菌水的滤纸片贴在平板不同位置,通过比较不同滤纸片抑菌圈的大小来 判断其抑制作用,D错误。故选C。14.为检测某药物X的抗癌活性,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加入溶于二甲基亚矾的药物X,培养72小时后进行计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孔中细胞数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B.可用胰蛋白酶处理使肝癌细胞脱落下来并进行计数C.对照组中应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他条件一致D.若实验组细胞数远低于对照组,可初步判断此药物有抗癌效果【答案】C【解析】【分析】1、分析题干可知:自变量是药物X,因变量是检测癌细胞数量。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废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和5%的CO2(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详解】A、培养动物细胞时,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A正确;B、对于已经贴壁生长的动物细胞,可用胰蛋白酶处理,使肝癌细胞脱落下来并进行计数,B正确;C、实验组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溶于二甲基亚矾(溶剂)的药物X,故对照组中应加入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矾(溶剂),C错误;D、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添加药物X的实验组肝癌细胞数目少,可以初步判断药物X具有抗癌效果,D正确。故选C。15.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问题,研究者将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下图表示操作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 B.HAT培养基和Oua筛选去除的是未融合的EBV转化细胞C.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D.图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经抗体检测筛选后才可用于生产【答案】B【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2、两次筛选: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详解】A、对动物进行间歇注射抗原处理,以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可分布于淋巴结和脾脏等处,故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A正确;B、据题意“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可知,HAT培养基去除的是未与EBV转化细胞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和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细胞,Oua筛选去除的是未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EBV转化细胞和自身融合的EBV转化细胞,B错误;C、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杂交瘤细胞若丢失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会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C正确;D、图示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用专一抗体检测呈现阳性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D正确。故选B。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的示意图如下,将电表的两极分别接在②④的膜外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的K+和Na+浓度降低都会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B.在②给予任一强度的刺激,电表都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且肌肉会收缩 C.若在②④分别给予不同强度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则在两处测得的电位也不相同D.④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若电表只偏转一次则可证明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答案】A【解析】【分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详解】A、细胞外液的K+浓度降低使膜内外K+浓度差增大,静息电位形成时K+的外流量增加,使膜内外电位差加大,要转变成动作电位所需要内流的Na+量增加,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细胞外液的Na+浓度降低使膜内外Na+浓度差减小,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时Na+的内流量减少,兴奋性下降,A正确;B、兴奋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强度,若刺激强度过低则②不会产生兴奋,电表不会发生偏转肌肉也不会收缩,同时③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型也可能是抑制型,若释放的是抑制型神经递质则突触后膜不会产生兴奋,电表只发生一次偏转肌肉不会收缩,B错误;C、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有关,②④所处的内环境一致,膜内外的Na+浓度一致,两处虽受到了不同强度的刺激但Na+的内流量相同,因此两处所测得的电位也是相同的,C错误;D、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指的是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后膜,④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若电表只偏转一次只能证明兴奋不能从突触后膜传到前膜,因此还需要在增加一组实验,在②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看电表是否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以此来证明兴奋能从突触前膜传到后膜,D错误。故选A。17.细胞分裂素(CTK)可被氧化酶降解,其信号强度与根的生长关系如图所示。将拟南芥CTK的3个受体基因全部敲除获得“CTK不敏感”植株,其根的生长被严重抑制。只敲除某个CTK受体基因的“CTK部分不敏感”植株根的生长却明显增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选野生型拟南芥根的生长做对照 B.不敏感植株因为CTK浓度过高而抑制根生长C.CTK信号强度与其浓度、受体含量有关D.野生型拟南芥的CTK浓度可能高于最适浓度【答案】ACD【解析】【分析】细胞分裂素从玉米或其他植物中分离或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一般在植物根部产生,是一类促进胞质分裂的物质,促进多种组织的分化和生长。与植物生长素有协同作用。是调节植物细胞生长和发育的植物激素。【详解】A、该实验可选野生型拟南芥根的生长做对照,可以对比说明只敲除某个CTK受体基因的“CTK部分不敏感”植株根的生长情况,A正确;B、不敏感植株3个受体基因全部敲除,CTK无法起作用,因而根的生长被严重抑制,B错误;C、结合图示可知,野生型的CTK未被降解而浓度大,CTK信号强,野生型的受体多,细胞CTK的强度也大,因此CTK信号强度与其浓度、受体含量有关,C正确;D、分析曲线图可知,野生型拟南芥CTK浓度可能高于最适浓度,因此野生型的根生长速率比“CTK部分不敏感”植株的根生长的慢,D正确。故选ACD。18.三裂叶豚草原产于北美,被我国列为外来入侵物种。某锈菌对三裂叶豚草具有专一性寄生,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实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第1年第2年第3年A:三裂叶豚草8.0712.2412.24B:三裂叶豚草+锈菌7.656.434.77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8.1012.4312.78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4.894.023.12A.表格中体现出的捕食关系最有利于控制三裂叶豚草 B.已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可以通过喷洒锈菌以防治C.三裂叶豚草入侵任何地区的初期,种群均呈“S”形增长D.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地区可通过种植野艾蒿预防其入侵【答案】AC【解析】【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详解】A、广聚莹叶甲(昆虫)可取食三裂叶豚草,三裂叶豚草与野艾蒿间是竞争关系,锈菌对三裂叶豚草具有专一性寄生,体现出捕食关系的C组与其他两组对比,D组体现出的竞争关系最有利于控制三裂叶豚草,A错误;B、某锈菌对三裂叶豚草具有专一性寄生,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已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可以通过喷洒锈菌以防治,B正确;C、三裂叶豚草入侵任何地区的初期,种群有的呈“S”形增长,有的呈“J”形增长,C错误;D、由表格数据可知,D组和A(对照组)组相比,明显降低了三裂叶豚草生物量,由此可得除锈菌外,可种植野艾蒿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长,也可在被三裂叶豚草入侵前种植野艾蒿进行生物预防,D正确。故选AC。19.下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和杜鹃的能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1可知,入射的太阳能不等于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据图2可知,当E1=E2时则意味着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处于平衡状态C.在图3中,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 D.据图3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100%表示【答案】BCD【解析】【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原因: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2)逐级递减: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如:枯枝败叶。【详解】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根据图1可知,照射的太阳能是1500900,植物未能利用的是1485000,被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因此入射的太阳能不等于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正确;B、能量金字塔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与输出的平衡一般指的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与所有生物通过呼吸散失的能量相等,B错误;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C表示松毛虫粪便量,属于马尾松的能量,C错误;D、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松毛虫的同化量是A,杜鹃的同化量是E,但是松毛虫不代表所有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杜鹃也不代表所有第三营养级的生物,D错误。故选BCD。20.利用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2n)和早花柠檬叶肉细胞(2n)进行体细胞杂交可以得到高品质、抗逆性强的杂种植株。如图是7组杂种植株核DNA和线粒体DNA来源鉴定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有多种手段,如电刺激、离心、聚乙二醇、病毒等诱导B.细胞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获得的融合原生质体需放在无菌水中以防杂菌污染C.可以通过观察融合后细胞的颜色进行初步筛选杂种细胞D.杂种植株是二倍体,其核基因只来自早花柠檬,线粒体基因只来自山金柑【答案】CD【解析】【分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将不同来源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2、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详解】A、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A错误;B、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获得的融合原生质体放在无菌水中会吸水破裂,B错误;C、愈伤组织无色,叶肉细胞因为含有叶绿体为绿色,其中供体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可通过观察叶绿体的有无,即有无绿色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C正确;D、据图可知,杂种植株核DNA与早花柠檬细胞核DNA完全相同,线粒体基因与山金柑完全相同,因此,其核基因只来自早花柠檬,线粒体基因只来自山金柑。依题意,早花柠檬属于二倍体生物,故杂种植株应该是二倍体,D正确。故选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21.古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洒脱;今有“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的释怀。举杯畅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健康问题,为研究酒精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测试若干志愿者饮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和对视觉信号的反应速度、视觉保留(5秒内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___。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_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2)受试者的视觉保留属于记忆过程四个阶段中的___。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简单反应时能力指数相对值下降,请推测原因:___。(3)与初始时相比,受试者饮酒后7小时后各项能力指数恢复正常,说明___。(4)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研究乙醇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大鼠培养场所安装直径为7cm的木棒,底部铺铜栅栏,通电时木棒转动,铜栅栏带电,为防止大鼠主动跳下,实验前24h需要对其进行训练,选取能在木棒上停留3min以上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灌胃组(高、低2个剂量组)。试验中记录___,并观察其行为变化以便获得乙醇中毒的模型鼠。②将乙醇中毒的模型鼠进行处理后进行DA(多巴胺,一种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和其分解产物DOPAC含量的测定,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物质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DA含量/(ng·g-1)1367971415752DOPAC含量/(ng·g-1)3552114552990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答案】21.①.大脑皮层和脊髓②.反射弧22.①.第一级记忆②. 乙醇能延缓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从而使反应时间延长(或乙醇影响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等)23.人体能通过自身调节维持稳态24.①.大鼠在棒上的停留时间②.低剂量的乙醇促进DA的释放和分解,高剂量的乙醇促进DA的释放,抑制DA的分解【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人饮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变化,饮酒1.5时乙醇浓度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人饮酒后神经行为能力变化,饮酒0.5h时视觉保留能力最低,饮酒1.5h时简单反应时能力最低,之后都逐渐恢复。表是科研人员为研究乙醇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机制的实验,与对照组对比发现:低剂量组的DA和其分解产物DOPAC含量都升高,高剂量组的DA的含量升高,其分解产物DOPAC含量降低。【小问1详解】人的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对视觉信号反应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因此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和脊髓。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因此凡是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小问2详解】人类的记忆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前两个阶段相当于短时记忆,后两个阶段相当于长时记忆。感觉性记忆是转瞬即逝的,有效作用时间往往不超过1秒,第一级记忆保留的时间仍然很短,从数秒到数分钟。视觉保留是5秒内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度,所以受试者的视觉保留属于记忆过程四个阶段中的第一级记忆。随着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乙醇能延缓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从而使反应时间延长(或乙醇影响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等),导致简单反应时能力指数相对值下降。【小问3详解】人体能通过自身调节(神经-体液-免疫)维持稳态,因此受试者饮酒后7小时后各项能力指数恢复正常。【小问4详解】实验①所用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灌胃组(高、低2个剂量组),对照组应用等量生理盐水(蒸馏水)灌胃处理,实验组用等量的乙醇灌胃。由于正常大鼠能在木棒上停留3min以上,实验中可记录比较大鼠在棒上停留时间,并观察行为活动变化以便获得乙醇中毒的模型鼠。由表格数据可知,低剂量组的DA和其分解产物DOPAC含量都升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低剂量的乙醇可以促进DA的释放和分解;高剂量组的DA的含量升高,其分解产物DOPAC含量降低,可得出结论高剂量的乙醇除了可促进DA的释放,还可抑制DA的分解。22. 腺病毒肺炎是儿童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一般伴有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鼻咽部分泌物、痰液等腺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研究人员以有无胸腔积液作为指标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数据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指标无胸腔积液有胸腔积液年龄(月)26.2444.22发热天数(d)5.2911.64淋巴细胞(×108/L)7.091.8辅助性T细胞(×108/L)270.8867.14细胞毒性T细胞(×108/L)173.2241.45(1)产热量和散热量是决定体温变化的直接因素。“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正常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一般为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机制将体温调节至调定点附近。患儿体温上升过程中,机体产热量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患儿会感觉浑身发冷,这是由调定点上升所带来的冷刺激信号刺激___所产生的感觉。(2)研究发现,当儿童被腺病毒感染时,来自骨髓的巨噬细胞增多。巨噬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是___。胸腔中的积液属于内环境组成中的___(成分),积液的形成与炎症处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有关。表中数据显示,有胸腔积液组腺病毒肺炎患儿发热天数长,病情更为严重,这与宿主的细胞免疫被抑制有关,理由是___。(3)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可以将抗原片段呈递至细胞表面供免疫细胞识别的蛋白质分子,免疫逃逸是指病原体通过各种手段来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现象。研究发现,腺病毒和肿瘤细胞都可以引起MHC基因的表达___(填“增强”或“减弱”),从而引起免疫逃逸。为了研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NLRC5基因对于提高肿瘤患者存活率具有明显作用。免疫逃逸是由于NLRC5基因影响MHC基因的表达造成的。这可通过对肿瘤细胞采用基因敲除技术(具体操作不作要求)来予以验证。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预期实验结果:___。【答案】22.①.大于②.大脑皮层 23.①.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抗原②.组织液③.有胸腔积液组腺病毒肺炎患儿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均少于无胸腔积液组24.①.减弱②.实验思路:将肿瘤细胞(平均)分成2组,一组敲除NLRC5基因,另一组不敲除,两组细胞(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验两组肿瘤细胞表面MHC的含量③.预期实验结果:敲除NLRC5基因组MHC的含量较不敲除组明显下降【解析】【分析】细胞免疫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分解。【小问1详解】当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时,体温上升。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产生,因此冷刺激信号刺激大脑皮层能产生感觉。【小问2详解】巨噬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其能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抗原。内环境组成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因此胸腔中的积液属于组织液。对比表格数据可知,有胸腔积液组腺病毒肺炎患儿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均少于无胸腔积液组,而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参与细胞免疫,因此可知宿主的细胞免疫被抑制了。【小问3详解】由题意可知,MHC能将抗原片段呈递至细胞表面,供免疫细胞识别后攻击,而腺病毒和肿瘤细胞都可以引起MHC基因的表达减弱,进而使免疫细胞无法识别,达到免疫逃逸。分析实验,该实验目的为验证NLRC5基因影响MHC基因的表达,自变量为有无NLRC5基因,因变量为MHC基因的表达量。实验思路为:将肿瘤细胞(平均)分成2组,一组敲除NLRC5基因,另一组不敲除,两组细胞(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验两组肿瘤细胞表面MHC的含量。预期实验结果为:敲除NLRC5基因组MHC的含量较不敲除组明显下降。23.即墨区盟旺山公园根据“以自然生态为基底”的原则,依山势而建,建设多条生态步道,将人、动植物、自然环境融合,打造成一个融入原生环境的低碳主题户外公园。(1) 盟旺山景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景区中的草地螟蛉傍晚和夜间活动最盛,对光有较强的趋性。虽然寿命只在一个月左右,但雌虫一次能产下几百只卵。草地螟蛉主要危害草地、花坛、果树等植物,导致植物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图1表示景区中草地螟蛉在某时间段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图2表示草地螟蛉的λ值变化曲线,λ表示草地螟蛉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①为了获得草地螟蛉种群数量信息,宜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由图1可知,草地螟蛉在该时间段内的年龄结构属于___型,图2中的___(填横坐标轴上时间段)年对应的年龄结构与之相同。②由图2可知,0~2年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呈___形增长。图2中___(填字母)点时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最多,___(填字母)点时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最少。③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螟蛉种群数量,应设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的优势有___(答两点即可)。(2)某学习小组想要探究生态步道铺就完成后人的活动对草本植物高度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组样方,第一组样方距离生态步道较近,第二组在距生态步道约10m的位置取样,该学习小组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3)分别统计两组内各种高度草本植物数量,并绘制相对丰度柱形图(如图)。请你帮助学习小组写出实验结论:___。 【答案】(1)①.黑光灯诱捕法②.增长③.0~4④.“J”⑤.b⑥.e⑦.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⑧.无污染;有利于保护害虫天敌等有益生物,提高生物多样性;可长时间保持防治效果(2)等距取样法(3)离生态步道越近(人类活动越频繁)低矮植物相对丰度越高【解析】【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就是种群。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除了种群密度外,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也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现“J”形增长;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种群数量呈现“S”形增长。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小问1详解】①景区中的草地螟蛉傍晚和夜间活动最盛,对光有较强的趋性,因此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法统计其种群密度。由图1可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草地螟蛉在该时间段内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图2中,0~4年λ>1,表明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因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②λ 表示草地螟蛉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当λ>1,则种群数量增长。0~2年λ为一固定值,此时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b点后,λ<1,种群数量下降,直到e点λ=1,因此b点时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最多,e点时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最少。③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螟蛉种群数量,应设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有害生物的防止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的优势有无污染;有利于保护害虫天敌等有益生物,提高生物多样性;可长时间保持防治效果。【小问2详解】 某学习小组想要探究生态步道铺就完成后人的活动对草本植物高度的影响,对于植物种群数量的调查应该采取样方法,这里取两组样方,第一组样方距离生态步道较近,第二组在距生态步道约10m的位置取样,由于调查的是生态步道,为长条形,因此该学习小组采用的取样方法是等距取样法。【小问3详解】分别统计两组内各种高度草本植物数量,并绘制相对丰度柱形图,图中调查结果显示离生态步道越近(人类活动越频繁)低矮植物相对丰度越高,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4.2023年11月2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三批次的福岛核污水,并持续排放数周。如图是沿海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动关系示意图,图中△数值为放射性物质浓度,剩下数值为能量,单位为kJ/(cm2·a)回答下列问题:(1)测算各营养级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实际存在的有机物质的鲜重或干重总量,可构建生态系统的___。(2)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___,在同水域中共存。根据图中数值计算,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能量由B到C的营养级传递效率是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3)核污水影响范围涉及全球,放射性物质的长期效应会通过___传递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该放射性物质浓度随着营养级的增加不断升高,这种现象称为___。核污染水还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破碎和物种灭绝。一旦物种灭绝,则生态系统___稳定性会下降,其进一步扰乱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4)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___。(填“非密度因素”或“密度制约因素”),科学家正试图栽种具备净化核污染水的植物并合理布设,此措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原理。【答案】24.生物量金字塔25.①.生态位②.466kJ/(cm2·a)③.20.6 26.①.食物链(食物网)②.生物浓缩(富集)③.抵抗力27.①.非密度因素②.自生【解析】【分析】1、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作能量金字塔。如果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各个营养级生物量(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之间的关系,就形成生物量金字塔。如果表示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关系,就形成数量金字塔。它们统称为生态金字塔。4、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作生物富集。【小问1详解】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生物量(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之间的关系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作生物量金字塔。【小问2详解】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据图可知,图示中A为生产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63+97+306=466kJ/(cm2·a)。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是B、C之间同化能量的比值,即13÷63×100%=20.6%。【小问3详解】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有毒物质在环境中的浓度很低,但随着营养级的增加不断升高,经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生物富集,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害越大,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一旦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下降,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简单,则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其进一步扰乱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小问4详解】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这样的影响因素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非密度制约因素。通过栽种具备净化核污染水的植物并合理布设的措施来改造环境,此措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25.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是一种能水解黏多糖的碱性酶,使细菌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菌细胞破裂,内容物溢出而使细菌溶解。研究发现,溶菌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到100℃仍具有活性。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方面要为人们需要的微生物提供___;另一方面要确保___,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2)为验证上述发现,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了某种耐高温细菌,分别配制了平板培养基。将细菌接种到平板培养基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溶菌酶,在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对平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实验应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3)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认为,该小组的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无法得出预期的结论。该实验思路应如何修改___?(4)溶菌酶可以高效杀灭细菌而对人体组织细胞不起作用,原因是___。【答案】(1)①.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②.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2)①.100℃的酸性②.稀释涂布平板法③.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增设没有添加溶菌酶(或“添加等量无菌水”“添加等量缓冲液”等)的对照组(4)酶具有专一性,溶菌酶只能水解细菌中的黏多糖,人的细胞不含黏多糖【解析】【分析】1、培养基的概念及营养构成:(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微生物的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小问1详解】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方面要为人们需要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供其繁殖,另一方面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小问2详解】由题干可知,应将细菌在100℃的酸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再进行计数。为了进行计数,实验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便于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小问3详解】该实验缺少对照组,可以增设没有添加溶菌酶(或“添加等量无菌水”“添加等量缓冲液”等)的对照组,通过对照获得预期结论。【小问4详解】 溶菌酶可以高效杀灭细菌而对人体组织细胞不起作用,原因是酶具有专一性,溶菌酶只能水解细菌中的黏多糖,人的细胞不含黏多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