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5519
大小:1.02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4-09-03
《2022级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Word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级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第21-24小题,每小题3分,共5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拉松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B.比赛后半程运动员无氧呼吸加剧,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C.运动时,内环境中的丙酮酸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2.上课时老师忽然提问某个同学,这种情况下,该同学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会发挥作用。下列有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分别是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B.它们调控躯体运动,一般不受意识的控制C.该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不自主的眨眼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脑干D.该同学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瞳孔和血管都收缩,心跳加快3.下列事例中,不能体现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生命现象是( )A.人在潜水时,短时间内能屏住呼吸B.输液过程中护士扎针时,成年人能做到不缩手C.人脑言语区的S区受损,病人患运动性失语症D.古人为了学好箭术,练就了“飞物过眼而不眨”的本事4.我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的关系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5.小叶锦鸡儿是一种典型旱生豆科灌木,根部具有根瘤菌,对水分和养分需求大,使周围浅根系禾草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不能适应而退出群落,而根系发达的深根系丛生大禾草及轴根型杂草如灰绿藜等能适应这种环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寄生关系 B.小叶锦鸡儿灌木高低错落具有明显垂直结构C.小叶锦鸡儿参与其所在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D.小叶锦鸡儿一定导致该群落的物种数增加6.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选数量适中的区域取样B.黑光灯诱捕法可用来估算各种昆虫的种群密度C.用抽样检测法调查某好氧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取上层培养液会导致估算值偏大D.统计土壤小动物相对数量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数量较多的物种7.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差异,可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甲、乙、丙、丁四种群落类型的代表动植物分布情况如下,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甲乙丙丁代表动物蜥蜴、蛇松鼠、蜂猴旅鼠斑马、狮子代表植物仙人掌、骆驼刺三叶橡胶树、望天树地衣、苔藓尖毛草A.甲中植被极度稀疏,动植物均以其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适应干旱环境B.乙中的植物种类丰富,其中生活着大量树栖和攀缘动物C.丁主要分布在雨量不均匀的区域,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相对较少D.丙中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生物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8.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9.促胰液素可通过介导肠道—褐色脂肪组织(BAT)—大脑轴,刺激小鼠的饱食中枢。研究发现,小鼠进食后,促胰液素通过与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以激活脂解作用(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同时信号可传至大脑并引起饱腹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通过与大脑皮层SCTR特异性结合刺激小鼠产生饱腹感B.促胰液素运输并作用于BAT细胞,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C.若给食源性肥胖小鼠注射人促胰液素可能会提高BAT组织液中含氧量D.促胰液素是在胃酸的刺激下胰腺产生的一种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10.人在长时间阅读后出现困倦时常饮用咖啡提神,原因是咖啡因有着与腺苷相似的结构。人在困倦时身体中会产生腺苷,一定量的腺苷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使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腺苷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B.神经冲动引起突触前膜释放腺苷,实现了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咖啡因能提神可能是因为它能与腺苷竞争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D.困倦打哈欠是由于CO2刺激下丘脑神经中枢导致呼吸加深,是体液-神经调节11.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垂体细胞既有激素①、③受体,也有激素④的受体B.激素③分泌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C.激素①分泌增加,能促进激素②和④的分泌D.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12.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自然水温下进行的游泳活动,冬泳时17℃以下的水温给人以冷感,低于8℃则会有强烈刺激感并感觉身体麻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冬泳入水时,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B.机体受到冷水刺激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种激素的含量明显降低C.冬泳一段时间后,机体的散热量和产热量都会比入水前增加D.冬泳时,机体在冷水刺激下会“皮肤发白”,这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的结果13.Graves氏病的病因如下图所示,是由于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活,产生高水平X激素所致。研究发现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氏病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Graves氏病和艾滋病一样都属于免疫缺陷病B.患者通常有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嗜睡乏力等症状C.患者高水平X激素是由于Y激素含量显著增高所致D.UDP可能具有抑制浆细胞产生或分泌该抗体的作用14.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如图,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激活细胞②离不开S蛋白和细胞①的共同作用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C.经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⑦细胞膜上均缺少S蛋白的受体 D.图甲中细胞①和⑤均是T细胞,细胞⑦可能是记忆T细胞15.雄性个体体能上往往强于雌性,原因可能是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能增强肌肉力量。为探究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的机理和确定雄性激素能增强肌肉力量,用幼鼠做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的处理应该是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组别1作为对照组,不做处理,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结果表明,促性腺激素能促进睾丸发育和分泌雄性激素,从而增强肌肉力量D.根据实验可知,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睾丸分泌雄性激素16.下列与生长素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无法证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生长素有关B.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极性运输C.高浓度生长素会促进乙烯合成从而抑制生长素的作用D.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17.层积处理是解除种子休眠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在低温条件下将种子埋在湿沙中处理1~3个月,就能有效地解除休眠而使种子提前萌发。在层积处理期间种子中的几种激素会发生如图所示的相应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B.各种植物激素变化是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根本原因C.在解除种子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 D.层积处理期间种子中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赤霉素含量增加18.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利用生态学原理防虫治虫的记载。东汉王充的《论衡》:“藏宿麦之种,烈日乾暴,投干燥器,则虫不生”。明代霍韬曾说,广东香山、番禺等地有蟛蜞虫,食谷之芽,大为农害,唯鸭能啖焉,且鸭不为害农稻。清末的《蒲折县乡土志》载有:“捕得蝗,刺孔点以痘浆,放令飞去,痘毒传染,其种自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害虫难以防治的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害虫的繁殖能力强、出生率高B.“烈日乾暴、则虫不生”,说明害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C.病毒与蝗虫之间为寄生关系,可在蝗虫数量达到K/2时接种病毒进行防治D.稻田中引入蟛蜞虫的其他天敌,均可“能啖焉”且“不为害农稻”19.尾悬吊(后肢悬空)的大鼠常被用作骨骼肌萎缩研究的实验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甲组不悬吊;乙组悬吊;丙组悬吊+电针插入骨骼肌刺激。4周后结果显示:与甲组相比,乙组大鼠后肢小腿骨骼肌出现重量降低、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等肌萎缩症状;丙组的肌萎缩症状比乙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尾悬吊使大鼠骨骼肌的肌蛋白降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B.乙组大鼠后肢骨骼肌萎缩与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减弱有关C.对丙组大鼠施加的电刺激信号经反射弧调控骨骼肌收缩D.长期卧床病人通过适当的电刺激可能缓解骨骼肌萎缩20.下图1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t1~t2表示环境阻力增大,种群数量减少B.图2的d~e时期表示该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图1中t0~t1和图2的b~e均可表示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图1的t1时期种群数量达到K值,图2的b时期种群数量最小21.灰霉菌是引起猕猴桃采摘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植物生长素类调节剂可在该病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植物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的最佳时长,科学家用无菌水配制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调节剂 )溶液处理猕猴桃果实,然后接种灰霉菌,统计猕猴桃的发病率并检测SOD(猕猴桃果实一种防御酶)的活性,其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2,4-D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具有两重性B.对照组在处理时,使用的是等量清水,其余条件相同C.用2,4-D处理猕猴桃抑制灰霉菌效果可能比IAA的作用更好D.由图可知,2,4-D是直接作用于SOD酶,增强其活性来防御病菌22.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呼吸道病原体,其通过对自身遗传物质的N6-腺苷(N6A)进行甲基化修饰来降低宿主免疫蛋白识别病毒RNA的能力,躲避免疫系统攻击,进而确保HMPV的增殖。阻断N6A修饰会引发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可用来预防肺部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与HMPV结合可阻止其在体液中增殖B.再次注射HMPV疫苗可使记忆细胞大量增殖,从而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C.N6A修饰使HMPV的R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影响基因表达,实现免疫逃逸D.N6A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机体清除HMPV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23.我国学者首次揭示了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机制。健康受试者于夜间分别在某波长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然后在不同时间检测血糖水平(图1)。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夜间光照条件下,受试者体内血糖代谢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与夜间黑暗条件相比,光照条件下受试者利用葡萄糖的速率下降C.若用药物使各受试者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被抑制,则图1两条曲线趋于重叠D.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患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24. 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等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C.玻璃缸中的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生物群落D.L中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题,共48分25.每年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常见的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会相对比春、夏季活跃,导致感染的人群明显增加,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关键,接种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像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人体内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其增殖,这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其中新冠病毒会选择性入侵肺部细胞,为消灭侵入肺部细胞的新冠病毒,激活的会裂解靶细胞,暴露出新冠病毒,随之体液中的抗体与其结合形成沉淀。(2)目前为预防流感病毒,人群在完成基础免疫后,一般在流感高发期前可以进行加强免疫,加强针是使接种者体内水平大幅提升,保持对病毒的免疫力。若免疫细胞比例失调或免疫调节分子消长失控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如可能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该病在免疫学上属于病。(3)今年10月以来,我国多地医院支原体肺炎患儿数量明显增加。人体内的APC细胞通过其细胞表面的来辨认支原体,动员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分化形成,且能进一步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4)对致病病毒在进行灭活处理制备疫苗时,处理的关键是保持病毒的。A.数量B.毒性C.侵染力D.抗原结构不被破坏26.图1、图2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上某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1)图1森林中,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现象,有利于。(2)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至少写出2个)等特征以及等。 (1)分析图2,在1~5年间该种群数量。第10~2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填“<”、“=”、“>”)死亡率。第20~30年,种群的年龄结构很可能是型。(2)由于当地人的过度砍伐以及气候干旱,使得某地草原逐渐沙漠化,后通过当地人不断地种植耐旱、抗风沙能力强的沙棘等植物,当地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恢复;图3表示恢复过程中,该地群落类型的演替及其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演替过程中,植物的丰富度不断增加。在这期间,该地区的演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27.有些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蔽时,茎伸长速度加快,使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这种现象称为避阴反应。(1)研究发现,光敏色素使植物感知其他植物的遮阴。现有野生型和光敏色素B突变型(缺乏有功能的光敏色素B)拟南芥若干,利用这两种拟南芥验证光敏色素B使植物具有避阴反应,请补充表格中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拟南芥正常光下(不遮阴)①野生型②茎明显伸长(避阴反应)光敏色素B突变型茎伸长不明显(无避阴反应)③实验处理(2)已知R/FR(红光/远红光)下降可引起遮阴反应。光敏色素B可感知R/FR的变化,调控某些基因表达,如激活生长素(IAA)、赤霉素(GA)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进而促进茎秆伸长。GA还可作用于D蛋白(抑制植物生长蛋白),参与植物的避阴反应。依据上述信息,完善避阴反应中相关物质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模式图。方框中填写文字,括号中选填“+”“-”(+表示促进,-表示抑制)。(3)综合以上植物避阴反应的机理,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共同完成的。28.已知糖尿病会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研究团队发现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囊泡(AT-EV)中有高含量的miR-9-3p(一种miRNA),可进入神经元内抑制相关基因表达, 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图1示IR鼠脂肪组织与大脑信息交流机制。海马突触相对数量(%)—(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突触前膜处释放,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Na+离子通道打开,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为。若突触间隙K+浓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则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2)脂肪组织参与体内血糖调节,在胰岛素调控作用下可以通过来降低血糖浓度。(3)为研究miR-9-3p对突触的影响,采集正常鼠和IR鼠的AT-EV置于缓冲液中,分别注入b、c组实验鼠,a组的处理是。2周后检测实验鼠海马突触(位于海马体中的突触)数量,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得出结论:。(4)为验证抑制miR-9-3p能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运用腺病毒载体将miR-9-3p抑制剂导入实验鼠。导入该抑制剂后,除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的miR-9-3p含量外,还需测定和。2022级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第21-24小题,每小题3分,共52分。1-10:DCCBCCDCBD11-20:BCDCDBAACB21-24:CDA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题,共48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25.(12分)(1)非特异性(2分)细胞毒性T细胞(2)抗体和记忆细胞(2分)自身免疫(3)受体辅助性T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2分)(4)D(2分)26.(13分) (1)分层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分)(2)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2分,任写2个)与其他物种的关系(3)增大<稳定(4)草本和灌木(2分)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2分)27.(11分)(1)①遮阴②茎伸长不明显(无避阴反应)③茎伸长不明显(无避阴反应)(2)①IAA②GA③D蛋白④—⑤—(3)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3分)28.(12分)(1)神经递质内正外负降低(2分)(2)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或脂肪)(2分)(3)注入等量缓冲液(2分)IR鼠(高含量)的miR-9-3p会导致海马突触数量减少(2分)(4)海马突触(相对)数量认知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