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2205
大小:5.30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4-09-03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多的太空飞行,到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A.恒星B.行星C.流星体D.行星际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其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组成,其中行星际物质就是填充在太阳系的物质,太阳系内较大天体都运行在其间,由极其少量的气体和尘埃组成,是最多的天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2023年9月29日恰逢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赏满月”是节日期间的重要民俗。完成下面小题。2.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在天气晴朗的夜空,2023年10月22日我们看到的月相最接近()A.B.C.D.3.要在2023年10月22日晴朗的天空用相机记录月相的完整运行轨迹,适宜选择的时间段是()A.子夜→清晨B.清晨→正午C.正午→日落D.日落→子夜【答案】2.A3.D【解析】【分析】【2题详解】9月29日为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则10 月22日为九月初八,为上弦月,只能看到月亮半圆形亮面。北半球上半月观测月亮,看到的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出现在正南天空,日落前太阳光照较强,遮蔽月光,无法观察。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日落后可以观察。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天空,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平夜,出现在东半边天空,东半边亮。上弦月一般是初七、初八时有,下炫月是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有。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5.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大气层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答案】4.A5.A【解析】【4题详解】图中年轮宽度数值高时,太阳黑子相对数多;年轮宽度数值低时;黑子相对数少,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A正确,B、D错误;太阳黑子数与年轮只是正相关,不成比例,C错误。故选A。【5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宽度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树木的年轮体现着树木的生长状况,年轮宽,树木生长的状况好,反之生长的状况差。树木的生长主要受气温、降水等因素影响,故图示反映了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的气候,A正确,此图并不能反映BCD选项所述的现象,BCD错误。故选A。【点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查明,但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周期的相关性非常明显;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研究发现,青藏高原的某处地层呈现“下红上黑”,下部偏红褐色,揭示地层沉积时是较浅水的干旱炎热环境,而上部青灰色则表示是较深水的湿润环境。完成下面小题。6.红褐色岩层的形成指示了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是()A.氧化环境B.还原环境C.沼泽环境D.深海环境7.柴达木盆地北缘呈现出明显“下黑上红”的岩性差异,记录下了距今约200百万年—145百万年前不一样的柴达木。这说明此时段的气候变化是()A.变热、变干B.变热、变湿C.变冷、变干D.变冷、变湿【答案】6.A7.A【解析】【6题详解】“下部偏红褐色,揭示地层沉积时是较浅水的干旱炎热环境”,说明红褐色岩层的形成时水深较浅,气候干旱炎热,而干旱炎热的气候不利于沼泽的形成,排除CD;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指示的是氧化环境,黑色页岩指示的是还原环境,A正确、B错误。故选A。【7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红褐色岩层的形成时气候干旱炎热,青灰色岩层表示较深水的湿润环境。“上红”时气候炎热干旱,而“下黑”时气候湿润;“下黑”时水深说明蒸发弱,气候应较冷。综上所述,“下黑上红”的岩性差异说明气候变热、变干。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岩相分析主要依据:①生物化石: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②岩性特征和结构: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③特殊矿物:海绿石代表较深浅海环境;石膏、石盐等代表干燥环境。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hòu)(图左)。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图右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9.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A.蕨类植物繁盛B.出现三叶虫C.哺乳动物繁生D.恐龙大繁生【答案】8.B9.D【解析】【8题详解】由材料“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可知,其生活年代约为4亿年左右,再根据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2.52-5.41亿年为古生代,推知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地质时期大致为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末期。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繁盛,A错误;三叶虫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B错误;哺乳动物繁生在新生代,C错误;恐龙繁生主要出现在中生代,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状态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从藻类到裸蕨植物再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这就是人。如图示意拉萨、乌鲁木齐、成都、上海四城市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代表成都的是()A.①城B.②城C.③城D.④城11.图中城市日平均日照时数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①城年均值大——天气状况B.②城季节变化大——白昼时长C.③城6月偏少——地形地势D.④城年均值小——纬度位置【答案】10.D11.B【解析】【10题详解】根据我国的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和图中四城的日照时数分析,④城日照最少,为我国太阳辐射贫乏的四川盆地中的成都;①城的年太阳辐射多且全年分布平均,应是拉萨市;②城的年太阳辐射较多且夏季更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夏季降水少,晴天多,纬度高,昼长较长,太阳辐射较多),为乌鲁木齐;上海6月正值梅雨季节,阴天多,日照偏少,7、8月份有伏旱,晴天多、光照强,所以③城为上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①为拉萨,年均值大--主要是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的量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是海拔、天气状况造成的,A错误;②城为乌鲁木齐,日照年变化大--主要因为纬度较高,昼长长度年变化较大,B正确;③城为上海,6月正值梅雨季节,阴天多,日照偏少的原因是天气状况,C错误;④城为成都,年均值小是因为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是天气状况造成的,D错误。故选B。【点睛】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太阳高度、云层厚度、海拔高度、昼夜长短等;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原气候,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下图示意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完成下面小题。1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四个阶段按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为()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13.下列地貌中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溶洞B.钟乳石C.漏斗D.峰林【答案】12.C13.B【解析】【12题详解】喀斯特地貌是在湿热的环境下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作用发育形成的。石灰岩是海相沉积地貌,形成于海洋环境①;后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抬升,沉积在海底的石灰岩层升出地表④;由于所在区域降水较丰沛、夏季高温,所以可溶性岩石受风化、流水侵蚀、化学溶蚀等作用,逐渐发育喀斯特地貌景观②;地上发育为石林、石峰,地下发育溶洞、石笋、钟乳石等景观③。故正确顺序为①④②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钟乳石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正确;溶洞、峰林均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D错误,漏斗是流水侵蚀和坍塌作用形成,C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喀斯特地貌,每一种景观类型的成因不尽相同,既有化学的溶蚀作用,也有机械的侵蚀、坍塌,也有流水沉积作用。下图为某高中地理学习小组在地貌研学过程中观察到的4种“柱状”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柱状”地貌()A.①由流水侵蚀形成B.②由风力侵蚀形成C.③由风力侵蚀形成D.④由流水侵蚀形成15.②地主要地貌景观特征为()A.V形深谷B.垄槽相间C.奇峰林立D.千沟万壑【答案】14.B15.B【解析】14题详解】①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柱,A错误;②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魔鬼城”,其中如“柱状”的地貌是风力侵蚀后残留呈柱状的风蚀柱,B正确;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其中呈“柱状”地貌是流水侵蚀后残留的地表形态,C错误;贵州位于喀斯特地貌区,④贵州地下溶洞中的石柱都是碳酸钙长期沉淀形成的,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故该石柱属于流水沉积作用,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V形深谷大多由河流上游地区的流水下切侵蚀形成,②所在地区气候干旱,流水作用较弱,A错误;②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由于岩性差异,易受侵蚀的地区形成槽,不易被侵蚀的岩层形成垄,呈现出垄槽相间的地貌形态,B正确;奇峰林立是喀斯特地貌区的典型特征,C错误;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地貌特征,D错误。故选B。【点睛】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图为重庆某次灾害发生后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自然灾害是()A.地面沉降B.泥石流C.地震D.滑坡17.关于该自然灾害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A.遇到灾害发生时,站在原地不动B.可利用衣物裹住头部,顺着滚石方向快速往山下跑C.修建导流沟是预防该灾害发生的最主要措施D.居住在周边的人们,暴雨天要及时观察周围山体是否松动,主动转移避险【答案】16.D17.D【解析】16题详解】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图示可看出为滑坡,D正确。地面沉降和地震是大范围整体破坏,AC排除。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在沟谷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一般发生在沟谷中,B错误。故选D。【17题详解】遇到灾害发生时,不可以站在原地不动,A错误。可利用衣物裹住头部正确,顺着滚石方向快速往山下跑会被掩埋,B错误。修建导流沟是预防泥石流发生的最主要措施,C错误。居住在周边的人们,暴雨天要及时观察周围山体是否松动,主动转移避险,D正确。故选D。【点睛】泥石流、滑坡相同点: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使其发生。不同的:不同点①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是松散物,体积小;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法国比拉沙丘位于大西洋东岸,是在海岸线附近约一公里处的巨大沙洲影响下渐渐形成的。沙丘朝向大海的一面坡度不大,朝向松树林的斜坡坡度较大,下图为比拉沙丘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比拉沙丘是()A.海浪沉积地貌B.海浪侵蚀地貌C.风力沉积地貌D.风力侵蚀地貌19.比拉沙丘的剖面及其主要外力的前进方向组合示意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18.C19.A【解析】【18题详解】一般自然界的沙丘是由风力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见于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时的某些干燥沙地表面;由材料可知,法国比拉沙丘位于大西洋东岸,在中纬西风的影响下,不断把沙子吹上岸后沉积沙丘,因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沉积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19题详解】法国比拉沙丘为新月形,沙丘的弧形凸向主风向,迎风坡缓而呈凸形,背风坡陡而微凹。结合题干“法国比拉沙丘位于大西洋东岸,是在海岸线附近沙丘朝向大海的一面坡度不大,朝向松树林的斜坡坡度较大”可知,比拉沙丘的西部是海洋,朝向大海的一面坡度(西坡)不大为迎风坡,朝向松树林的斜坡坡度较大(东坡)为背风坡,该地盛行西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沙丘是由风力堆积而成的地貌;沙丘缓坡一侧为迎风坡,陡坡一侧为背风坡。下图为某同学在浙江某地研学时拍摄的湖泊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要获取该湖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人工智能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1.该地湖陆风较为明显,下图能正确表示湖风的是()A.B.C.D.【答案】20.D21.A【解析】【20题详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要获取该湖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正确;遥感、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无法提供三维信息,AB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白天,湖泊升温慢,湖面气温低,形成高压,陆地表面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晚上相反,风由陆地吹向湖泊,形成陆风,四图中,A白天吹湖风,A正确,BC是陆风,且白天应该吹湖风,错误;D是湖风,但湖风并不是出现在晚上,错误,故选A。 【点睛】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如湖南省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北侧,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夜晚风从市区吹向湖面,而白天从湖面吹向市区。群众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测量砂石和水体在白天和黑夜的温度,并制作了如下图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甲代表水体白天温度B.乙代表砂石夜间温度C.丙代表砂石白天温度D.丁代表水体夜间温度23.该实验能够用于解释A.海陆增温幅度不同B.全球平均气温升高C.城市内部温度高于郊区D.海拔越高温度越低【答案】22.D23.A【解析】【2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砂石的热容量较小,水体的热容量较大,砂石白天升温快,黑夜降温快,水体白天升温慢,黑夜降温慢。图中甲、乙整体温度高于丙、丁,因此甲、乙代表白天温度,丙、丁代表黑夜温度。白天,甲比乙温度高,说明甲代表砂石温度,乙代表水体温度;黑夜,丙比丁温度低,说明丙代表砂石温度,丁代表水体温度。由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23题详解】该实验能够用于解释地面性质不同,气温变化不同。海洋和陆地就是不同性质的地面,因此该实验能够解释海陆增温幅度不同,选项A符合题意。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是温室效应的结果,该实验不能解释,排除B。城市内部温度高于郊区,是主要因为城市排放的废热较多形成,该实验不能解释,排除C。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多少导致的,该实验不能解释,排除D。24.下列能正确表示山风的是()A.B. C.D.【答案】D【解析】【详解】夜晚时,谷地因地形封闭,散热不畅,气温较高,气流应上升,山坡散热通畅,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流由山坡吹向谷地,形成山风,高空水平气流相反,与图D中环流特征相同,D符合题意;前面分析可知,山风形成于夜晚,而图A和图B为白天,排除AB;图C中山谷一侧坡面吹谷风,另一侧坡面吹山风,不符合山风环流特征,排除C。故选D。25.下图为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著名的景点“十二使徒岩”,目前仅剩下七个岩柱。有人说旧的“使徒”倒下,新的“使徒”将不断形成,出现这种“前赴后继”现象的原因是()A.海水侵蚀B.风力沉积C.海水沉积D.风力侵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目可知“十二使徒岩”所在地靠近海洋,图中景观为海蚀地貌中的海蚀柱,海蚀柱的成因是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使徒岩”出现这种“前赴后继”现象是因为海浪的侵蚀作用,使旧的海蚀柱消亡,新的海蚀柱形成,A正确;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为风积地貌,典型代表为沙丘,B错误;海水沉积形成的地貌为海积地貌,如海滩、沙嘴等,C错误;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为风蚀地貌,常见的有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D错误。故选A。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软流层27.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面为古登堡面B.该界面处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都能够穿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深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答案】26.BD27.BD【解析】【26题详解】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100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物质开始熔融的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成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一般认为,熔岩熔岩主要来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BD正确;地壳位于岩石圈上部,温度条件很难产生熔岩,A错误;下地幔位于地下很深处,其物质很难上升至地表,不是向地表传递热量的熔岩主要分布区域,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D。【27题详解】熔岩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熔岩所在圈层是指地幔,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分界面,A错误;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面时,由于物质密度明显增加,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纵波与横波均能够穿过,BD正确;地壳厚度陆地厚、海洋薄,因此莫霍面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D。【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潮汐树”通常出现在沿海的滩涂,其主干朝向海洋一侧,枝杈朝向陆地一侧,如下图所示。水涨落是形成“潮汐树”的动力来源,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2022年8月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使得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在湖床上留下了类似“潮汐树”的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28.“潮汐树”是波浪作用塑造的微地貌,关于其形成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涨潮时,泥沙沉积形成滩涂B.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C.涨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D.落潮时,泥沙沉积形成滩涂29.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使得鄱阳湖水位下降,出现类似“潮汐树”景观的原因,可能是()A.流水堆积作用增强B.流水侵蚀作用增强C.流水堆积作用减弱D.流水侵蚀作用减弱【答案】28.CD29.BC【解析】【2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潮汐树”,是海水在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中形成的,潮汐树的主干朝向海洋一侧,而枝杈朝向陆地一侧。因而丰富的泥沙是潮汐树形成的物质条件,而潮水的涨落是其动力来源。“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所以,涨潮时,海水向海岸方向涌动,由于滩涂宽广坡度小,海水向岸的前进速度慢,以淤积为主;当落潮时海水向离岸方向,落差加大,流速加快,在滩面上进行冲蚀,形成最初的冲沟。A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D。【29题详解】鄱阳湖湖底一般来说都位于水面以下,流水以沉积作用为主,泥沙不断淤积,不会出现树状景观。由于极端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部分区域湖床裸露,使得流水作用在湖底不同区域表现不同。在鄱阳湖湖水快速下降的过程中,情况就有点类似海水落潮时的状况,由于湖底泥沙存在高低起伏,那么在地势较低的区域,湖水流速更快,表现为侵蚀性,就会把湖底的泥沙随水带走。而湖底泥沙被流水侵蚀,就会使这一部分湖底比两边更低,从而使得流速更快,因而加剧了湖水下落时的侵蚀性,泥沙堆积减弱,从而形成循环作用,最终形成了我们见到的“大地之树”。B正确,D错误。在鄱阳湖湖水快速下降的过程中,情况就有点类似海水落潮时的状况,结合上一小题分析“涨潮时,海水向海岸方向涌动,由于滩涂宽广坡度小,海水向岸的前进速度慢,以淤积为主”可知,落潮时流水堆积作用减弱,A错误,C正确。故选BC。 【点睛】地球表面的形态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主要受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改变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而外力作用包括流水、风力、冰川、海浪以及生物等外力所表现出来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外力在不同的情况下,会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力,以流水为例,在流水流速较快的时候,通常会表现出侵蚀性,在河流的上游地区,由于流速很快,下蚀作用明显,常形成V型谷;而在流水速度较慢的时候,通常会表现出沉积性,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由于流速较慢泥沙沉积,多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景观。下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30.图中ABC三地处于常见的冰川地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处地貌的特征是高耸尖锐B.B地地貌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C.C地地貌属于冰蚀地貌D.冰川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31.秦岭最高峰太白山被誉为“中国天然地质博物馆”,遗留了不少冰川地貌遗迹。在太白山可以看到的地貌正确的是()①角峰②峡湾③冰斗④牛轭湖A.①B.②C.③D.④【答案】30.AC31.AC【解析】30题详解】角峰是指由几个冰斗所围成的山峰,A为角峰,A正确。冰斗是一种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圆椅状的洼地,B为冰斗分布在高山冰川地区,B错误。U形谷是由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典型冰川谷,图中C为冰蚀地貌,C正确。冰川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AC。【31题详解】结合上题,角峰冰斗为冰川山地地貌遗迹,①③正确。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太白山周围无海洋,②错误。牛轭湖为河流侧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一般在河流中下游地区,④错误。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点睛】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大题,共32分)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秘鲁东南部的圣母河流域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到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该河流因盛产沙金而远近闻名,考察发现其金矿颗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地质学者在其河道的河床底部、边滩、河漫滩等位置均发现了沙金颗粒,河流两侧被牛轭湖围绕的古河漫滩是沙金的高富集区。图1为圣母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地的地质剖面图。材料二图3为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的形成过程示意图。(1)图1中甲处为____(地貌类型),促使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甲以上河段河谷呈____形,主要由流水____(下切或侧向)侵蚀形成。(2)图2中A、B、C、D为不同粒径的碎屑物质,粒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3)圣母河下游牛轭湖发育的过程。①→②:圣母河下游地形____,河流以____(下切或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流水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左偏,____(南或北)岸侵蚀强烈形成河曲;②→③:河曲凸岸____(侵蚀或堆积),凹岸____(侵蚀或堆积),促使河曲不断发育育;③→④:____(枯水期或洪水期),狭窄的曲流颈被冲开,河流截弯取直,原有的河曲被废弃,最终形成牛轭湖。(4)图1中的古河漫滩主要分布在原有河道的____(凹岸或凸岸),成为沙金的高富集区。(5)推测圣母河的淘金者选择淘金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原因。【答案】32.①.(山麓)冲(洪)积扇②.流水沉积③.V##V字④.下切33. A>B>C>D34①.平坦开阔②.侧向③.北④.堆积⑤.侵蚀⑥.洪水期35.凸岸36.旱季或6-8月;旱季河流水位低,含有沙金的沙滩出露较多;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河流水位低,流速慢,开采沙金安全性高。【解析】【分析】本题以秘鲁东南部的圣母河流域为背景材料,考查河流侵蚀、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牛轭湖发育的过程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据等高线图可知,甲为山口处,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流速变慢,搬运能力下降,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或暂时性河流冲出山口沉积形成洪积扇),所以促使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甲以上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流速快,以下蚀作用为主,下蚀会使河道不断加深,河谷呈V形。【小问2详解】结合上题分析,由材料图示可知,图2为冲积扇,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此处坡度逐渐减小,故水流速度也不断下降,流水搬运能力降低,从而使得大颗粒沉积物先沉积,小颖粒沉积物后沉积,故图中自到沉积物粒径从A-B-C-D逐渐变小。【小问3详解】据图观察,①→②:圣母河下游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进入平坦区域,河流因为地转偏向力、地质结构、土壤岩石质地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难以呆持一条直线流动,会产生弯曲,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该地位于南半球,流水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左偏,根据图示河流流向,左岸为北岸,左(北)岸侵蚀强烈形成河曲;②→③:在河道弯曲的地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由此,河流的弯曲度就会越来越大;③→④:当河流弯曲度特别大时,拐弯处水流不畅,流速减慢,泥沙易淤塞河道,如果水量较大,即洪水期,河流很可能会将弯曲处狭窄的曲流颈冲开,与对面的河道相连,河流按直线路线流动,这种现象被称为河流的截弯取直,原有的河曲被废弃,最终形成牛轭湖。【小问4详解】由图3中③所示可见,含金河漫滩位于原河道的凸岸。【小问5详解】读 圣母河流域图并结合材料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纬10°~20°之间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12月~次年3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由材料可知,沙金颗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浆岩,此时,河流受雨水补给影响,地表径流量大,较强的地表径流侵蚀南部山区含金矿的岩石,将沙金搬运到河流中合适位置沉积,此时河流水量较大,水位高,流速快,不适宜开采;6~8月,该地受东南信风影响,多晴朗天气,降水少,河流接受补给量少,河流水位下降,河滩出露,此时最利于沙金的开采。同时旱季降水少,多晴天,河流流量小,流速慢,开采沙金安全性高。33.图1为“大气垂直分层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3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的“臭氧层”在图1中的____层(填文字),该层大气因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____而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①层大气的直接能量来源为图2中的____(填字母),上部冷下部热,大气____运动强烈。(2)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____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图2中的B辐射____。(3)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蓝光、紫光的波长较____,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因而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图2中表示散射作用的是____(填字母)。(4)图3中6:00~21:00期间沙漠气温比绿洲____,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及高空等压面情况____。(5)塔里木盆地气温日较差大,请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解释其原因。【答案】(1)①.平流②.紫外线③.A④.对流(2)①.二氧化碳##CO₂②.减弱 (3)①.短②.F(4)①.高②.(5)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云量少,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温度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大。【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的垂直分层以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图等为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及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小问1详解】臭氧集中在15-35千米的气层中,形成臭氧层,由所学知识结合图示可知,该高度处于平流层中,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由图可见,①层为对流层,其能量直接来源为地面提供的地面辐射,为图2中的A,空气上部冷下部热,容易形成对流,大气对流运动强烈。【小问2详解】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CO₂)的排放,减弱大气逆辐射,从而减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轻全球气候变暖,结合图2可见,B辐射为大气逆辐射,减少二氧化碳(CO₂)的排放,能使其减弱。【小问3详解】可见光中波长由长到短依次是:红光、橙光、黄光、绿光、青光、蓝光、紫光,蓝光、紫光的波长较短。散射应把可见光散射向各个方向,结合图2所示,应为F。【小问4详解】根据图3可看出,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也就是沙漠气温曲线在绿洲气温曲线之上的部分,为大约6:00—21:00;此时段沙漠气温高于绿洲,绿洲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沙漠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即近地面风由绿洲吹向沙漠,高空风由沙漠上空吹向绿洲上空,即可画出热力环流,此时沙漠上空比绿洲上空气压高,因此等压面在沙漠上空向高海拔弯曲,绿洲上空向低海拔弯曲,形成下图所示环流和等压面情况。 【小问5详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