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0709
大小:38.2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4-09-03
《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4年白山市第一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古代刊印的家训家规有上百种,虽然各起于不同作者的亲身生活经验和文化感受,但主题内容大体相近。古代家训家规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以家庭伦理为主体,以勤俭持家为根本,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成德。古代社会里,《大学》八条目中强调修、齐、治、平,而治国平天下是极少数人的事,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是修身和齐家,即使是治国平天下也要以修身齐家为基础。所以古代家训都强调道德规范,如苏氏家规“和善必正,语言必谨,举动必端,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事君必忠,费用必俭,睦人必善,乡里必和”,这八必是通行的道德规范,其普遍的意义,并不限于家族内部。可见,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官员治家修德的重要资源,也是儒家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大众化、深入社会基层的重要渠道。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是古代士大夫的治家理想。古代家训不只强调以五伦为中心的规范规矩,同时更强调道德修养,推崇忠孝节义、尊尚礼义廉耻,张之洞的家训便是始于“治家”而终于“修身”。官宦家庭的家训中重视为官之德,也重视常行之德。杨慎遗训“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张氏家训强调“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唯恐有损于人”,这些家训中为人称道的名训至今脍炙人口。(摘编自陈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家训家规及其现当代意义》)材料二: 世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训,整体看是父祖长辈对子孙修身处世、齐家睦族等的教育指导和行为规约,是居家生活的家庭教科书,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据检索,钱氏世家各个支脉的家谱中,多有家训族规,其中三篇家训是其典型代表。一是该家族始祖吴越王钱锷的《武肃王八训》(简称《八训》),这是该家族最早的家训。家训总结了当时不少大族家教家风不良致使破家亡家的教训,告诫子孙睦亲齐家、嫁娶之道,仁和处世,尊祖敬宗,恪守家风。二是《武肃王遗训》(简称《遗训》),该家训是钱锡临终前对子孙的嘱托,与《八训》有些重复。钱锡在介绍自己从军理政50余年经历后,告诫子孙体国恤民,“莫爱财无厌征收,毋图安乐逸豫,毋恃势力而作威,毋得罪于群臣百姓”。中国古代的家训家教虽然立足于家庭,但绝不局限于家庭,而是有着鲜明的国家意识。《遗训》将维护国家统一、使百姓免受干戈之苦的谆谆嘱托,民为邦本的意识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融入家风之中,这在帝王家训中别具特色,为其孙钱弘傲纳土归宋、实现民族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朱子家训》也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但是做官不是为了谋私利,而是要心存君国,志在圣贤。这是中国古代家教的特点,它不仅考虑着家庭,也考虑着国家,这让中国的家教家风能够横跨公私两个领域,同时与家道和国运密切相关。三是广德钱氏前清举人钱文选辑录的《钱氏家训》。《钱氏家训》由钱文选在继承家训的基础上,总结钱氏各族家庭教育实践经验,采辑历代先贤治家教子处世的格言警语修订而成,保留了《八训》和《遗训》的基本教化理念,是留给钱氏家族子孙的重要精神遗产,成为钱氏后人的人生行为指南。钱氏世家的家训教化对钱氏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钱伟长就曾在回忆材料中谈到家训对自己的重要影响。他说:“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家庭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也说过家训教化对家族的重要作用:“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家文化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印记。衡量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家庭关系是否和睦融洽。唐朝名相张九龄云:“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论述过士族家风与家学的关系及对社会的影响:“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故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业乃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极重要之影响。”中华民族的家文化特别注重积累、传承,中国文化史上不少家族家学积淀深厚,家风传承对于延续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摘编自陈延斌《吴越钱氏世家文化及其时代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谈到家训家风时,都强调了其有鲜明的家国意识和对当代的价值意义,并指出道德修养是其中尤其看重的。B.材料一谈到,古代刊印的家训家规主题内容基本相近;《大学》中的修、齐是大多数人的事,八条目也要以修身、齐家为基础。C.材料一指出,很多家训脍炙人口,其中张之洞的家训体现了对为官之德和常行之德的双重重视,而杨慎的遗训更偏重于“修身”。 D.材料二围绕钱氏家训的传承和多重价值,进行了深层挖掘剖析,饱含了作者对其浸润的中华传统美德与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赞颂。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遗训》承袭于《八训》,它们融民为邦本的意识和家国情怀于其中,在帝王家训中别具特色。B.《朱子家训》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家教特点:横跨公私两个领域,与家道和国运的密切关联。C.《钱氏家训》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集钱氏各族家教实践、采辑先贤治家处世的格言警语修订的。D.陈寅恪认为,学业因袭是唐代士族门风优美之基,故家世相传的学业对个人、社会影响至深。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论述了古代家训家规的家庭性和社会性,论证的说服力强。B.材料二第一段,采用演绎论证,由中国传统家训的大前提推出了钱氏家风的传承。C.材料一论证语言严密,如“大体”“大多数”“不限于”等词语都体现了这一特点。D.材料二第二段主要采用钱氏家族的例证,又辅以道理论证,论据典型,说理充分。4.金华胡氏家训“为官当以家国为重,以忠孝仁义为上”,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胡氏家训的理解。(4分)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我们该如何传承家风?请结合材料阐述。(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绝墨谈歌民国三年冬月,保定下了第一场大雪。“飞云酒楼”老板侯洪志让伙计去请城内几位丹青高手,来酒楼品酒论画。十几个丹青高手先后踏雪赶来,众人就在楼上饮酒论画。洪志乘兴涂抹出几枝梅花,众人齐声喝彩。洪志得意,唱了一段二黄原板,高亢响亮。一曲唱罢,楼下有人喝彩。洪志探头一看,是个黄脸汉子,就请他上楼叙话。黄脸汉子朝洪志一拱手:“老板果然好唱家,可否乘兴再唱一曲? ”洪志笑道:“侯某今日就为客官助兴。”就又唱了一段西皮。黄脸汉子击掌赞叹,走到桌案前,捉起笔,饱蘸了墨,就在纸上涂抹了一张画。洪志和众人不觉屏住了气,就见汉子笔墨雄浑,气势磅礴,一幅“高山流水图”跃然纸上。汉子掷笔拱手:“侯老板,今日就以此画相赠吧。”洪志苦笑道:“侯某做了多年井蛙。今日得遇大手笔,方知天高地厚。明日,我就关闭酒楼,专意丹青。”第二天,“飞云酒楼”果然改了字号,挂出“洪志画坊”牌匾。洪志从此终日躲在楼内作画,如此过了两年,“洪志画坊”在保定画坛声名大噪。那天,洪志正在作画,忽听有人哈哈大笑:“侯老板果然长进。”正是当年那个黄脸汉子。洪志起身拱手:“请多指教。”汉子四壁看看,失笑道:“侯老板果然生意人。”洪志一怔:“此话怎讲?”汉子哈哈笑道:“我看到四壁皆是浓浓的商贾气。”洪志就白了脸,木在了那里。汉子笑道:“不日我也开一画坊,还请侯老板多多照应。”说罢,唱一个喏,转身走了。过了几天,洪志画坊对面,果然开了一座画坊,字号“山月画店”。门前一副对联:笔贵丹心一寸,墨崇碧血千秋。起初两店不分高下。后来,洪志的生意就淡下来,眼睁睁看着汉子那边的生意火爆起来。那汉子似乎成心与洪志作梗。洪志画梅,他便也画梅。洪志画花鸟,他便也画花鸟……洪志开始还忍让,到后来就找到那汉子店中。洪志恶笑道:“你逼得我无路可走,就不怕我杀了你?”汉子笑道:“自古作丹青者,都是斯文中人,侯老板怎会用屠夫手段?侯老板心灵聪慧,一味争强斗狠,笔下自然呆滞,难脱俗气。”侯洪志一愣,脸就红了。汉子道:“善画者,以山为居,以云为所,仗笔走天涯。积一世心血,积劳,积思,积墨,积石成山,积情为画。意到物我两忘,忘喜忘忧忘梦忘醒,忘乎忘耶,不忘犹忘。”洪志朗声而笑,拱手道:“多谢指教。”那一日,来了一客商,自言河南画贩,姓李。张口要买洪志“梅花图”,讲好要十种梅花姿态。并说只要画得好,每张按一百大洋收购。当场放下五百定金,洪志点头应下,写了收据。洪志至此闭门谢客,画了两个月。姓李的客商前来取画,细细看过,微微皱眉道:“恕我直言不讳,侯老板是认真用了心力,只是仍旧呆滞了些,少了灵气。”洪志冷笑一声:“但请指教。”李客商从怀中取出一张画来,竟是一张“红梅图”。画中大雪纷飞,梅花争奇斗艳,一朵朵迎风欲动。两下比较,洪志那些梅花确有些呆傻了。洪志脸涨红了,朝客商拱手道:“此画让我大开眼界,若兄台再宽限两月,十张画我可重新画过。”李客商道:“只要画得精湛,再等两月,并无妨碍。”转眼两月过去,十张梅花图画毕,却不见李客商来取货。这一天,洪志听到有人叩门,竟是那个黄脸汉子:“听说侯老板近来笔下功夫精进,也让我一开眼界。”汉子四壁观看,笑道:“今日与侯老板切磋画艺,该弄些酒菜才对。”洪志怔了怔,便到楼上搬下酒菜。汉子坐下独饮。洪志笑道:“你不怕侯某酒中下毒?”汉子笑道:“你四壁画中已然全无杀气,莫再饶舌,一同坐下饮上几杯。”二人就埋头吃酒。汉子自斟自饮,渐渐面色潮红,饮尽最后一杯,一张口,一口血喷出来。洪志惊了脸:“先生怎么了?” 汉子惨笑:“我将不久人世,日后不会再逼你了。今日来是要看看你那十张梅花图画得怎样了?”洪志一时呆住。汉子掏出一张纸来,洪志定睛看去,正是给李客商的收据。洪志顿悟,泪如泉涌:“洪志浅薄愚昧,误解了先生一番苦心。”汉子笑道:“侯老板莫做女儿态,请拿纸笔来。”洪志忙送上笔墨,将宣纸铺上桌案,一旁垂手侍立。汉子起身站定,拈过笔来,就在砚中饱蘸了,却不落笔。目光迷离,悲喜全无。侯洪志刚要说什么,汉子一张口,一口血就喷在了那洁白的宣纸上,只见红红的暴浸开来。汉子大笑一声,伏身在案,笔走龙蛇。就着那血,勾出一幅“梅花斗寒图”。洪志看得眼呆,失声叫一句:“先生就是……”汉子似用尽了全身的气力,软软坐下,脸似纸白。洪志猛地跪倒:“请收洪志为徒。”汉子笑笑:“你我早已师徒一场,你画梅花,便要化夕梅花。所谓出神入化,才可纵横无忌。”洪志怔怔地,听得如痴如梦。汉子仰天笑道:“幸长至哉;惟笔在握,守拙不移,痴心不易,梅花香自苦寒来!”笑罢。起身,出门。(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写侯洪志邀请丹青高手们品评“梅花”作品和其即兴“唱了一段二黄原板”的情节,都鲜明地体现了保定文人的地方特性。B.侯洪志学画,经历了“得意”“苦笑”“恶笑”“跪倒”等心态变化,这也是他自我认识和艺术境界实现开阔融合的成长路径。C.黄脸汉子以画相赠、开店竞争、派人买画等情节,均出于对侯洪志的欣赏,洪志在多次“交锋”中实现了画技的飞跃。D.“洪志忙送上笔墨,将宣纸铺上桌案,一旁垂手侍立”,写出了侯洪志内心对黄脸汉子的恭敬,已经认定他为自己的师傅。7.对文中“梅花斗寒图”这一场面描写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见红红的暴浸开来”,“暴”写血喷射的速度之快、流量之大,“浸”写出血在纸面浸染之深、之,以细节衬托人物精神。B.“先生就是……”,与《孔乙己》中“跌断,跌,跌…”一样,都运用留白手法,含蓄蕴藉,戛然而止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C.作者善于调动色彩,“洁白”“红红”“纸白”,对比鲜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有这样的妙笔,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D.“软软坐下,脸似纸白”作者采用了比喻手法,形象、传神地写出黄脸汉子在尽心竭力激励和传授侯洪志画技后的病重状态。8.本文以“绝墨”为题讲述了一个“师徒一场”的奇绝故事,黄脸汉子为师之“绝”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晨曦文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指导老师提供了语言特色、人物塑造、主旨表达三个角度,请任选两个角度写短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r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材料二: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已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返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文公出,见书曰:“嗟!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其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表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节选自刘向《说苑·介子推不受禄》)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使人召之A则亡B遂求其所C在D闻其入绵上山中E于是文公表绵F上山中G而封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唯君在矣”与“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唯”字含义不同。B.“身之文也”的“文”为文饰、修饰之意,与“文过饰非”的“文”含义不同。C.悬书,指把情况和意见要求写在缣帛上悬挂出来,多是对当局者的批评和指责,后发展成为“揭帖”。D.表,指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文中“表”则不同,为立石碑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文公流亡归国后酬劳功臣,唯独把介子推遗漏了,但介子推认为晋文公当上国君,实为天意,功臣不应邀功求赏。B.文中用不少的笔墨刻画了介子推母亲,她的三番设问,并不是催促儿子去追求名利,而是想考验儿子的意志是否坚决。C.两文都谈到介子推对漏赏无怨的至纯、介母对其的支持;关于文公,材料一偏重赞文公,材料二偏重写文公悔愧情。D.材料二较材料一多了“龙蛇之事”,以此借代君臣,既表现众人对介子推的同情,又赞美晋文公爱贤改过的品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2)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14.后人评价介子推为“士君子”,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临江仙·送钱穆父①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①钱穆父,与苏轼同朝为官,因直言得罪权贵而被外放。②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首句“三改火”“天涯踏尽”,写时空角度的旷远,暗含离别沧桑又不失洒脱。B.“有节是秋筠”句,既赞美了钱穆父坚贞耿介的操守,也暗含二人志同道合之意。C.“尊前不用翠眉颦”句,与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慰意有共通处。D.词的最后一句格局大开,表示在这人世间皆为过客,应该直面困难,迎难而上。16.本词虽是赠别词,却蕴含哲理,于日常送别中写出新意。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做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正如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尽孝道、抚养祖母终老时说“________,________”。(2)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概括。(3)古典诗词常以“水”这一意象来表达文人生活况味,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民间纸牌是我国民间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手段。民间纸牌中的牌面符号,是南北不同文化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是儒家、道家思想观念在民间渗透和传播的途径,也是民间图形纹样造型特点的展示舞台。随着民间文化的不断流失,处于文化边缘、地位__①__的民间纸牌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民间纸牌中的牌面符号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种载体,它记录着民间市井生活的文化喜好和观念。“麻雀纸牌”中的梁山好汉、“南通长牌”中的八仙、“川牌”中的骰子点数……牌面符号中的这些视觉信息,除了记录我国民间世俗生活的文化喜好外,还记载了我国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小小方寸,内容丰富。民间纸牌中的“牌面符号”是民间文化的缩影,是数百年来市井生活的精神写照,它蕴含着我国文化基因的宝贵成分,是我国平民大众审美趣味、文化喜好、世俗娱乐的历史结晶。小小一副纸牌。历经__②__,能在诸般历史变迁中得以保存不至消亡,凭借的是它自身固有的文化生命力。在__③__、文化多元的今天,在倡导保护开发、传承传统文化,这些安静守候在市井角落的“民间纸牌”,值得每一个人去抢救、关注和发掘。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各句中“方寸”的含义,和原文中画框处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B.乱了方寸,以至于失了分寸。C.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D.方寸之间,深不见底啊。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为什么我总是时间不够用?”我们常被这个问题困扰。我们抱怨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好像永远都做不完。于是,__①__。有时候是借口,有时候更是实情。现代社会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机器越转越快,人就被推着一直往前跑,疲于奔命。同时,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段肆无忌惮地拉动着人的消费欲望,人们开始无法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不断地想拥有更多。反反复复地折腾,人生就这么过去了。在这种背景下,__②__。时间管理理念中提倡的很多方法,并不是要让人们逃离现代性境遇所构筑的牢笼,反而是要对其加以技术性强化。时间管理是要教会我们更精细、更严苛地分割和利用时间。我们原本就因为快而痛苦,时间管理却要教我们如何更快。所以,虽然时间管理会对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有一定的帮助,但人们的主观感受常与此不一致。我们依然会觉得时间不够用,__③__,甚至为此而心力交瘁。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验证性偏见”:有时候,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信念,往往会选择性地“发现”那些能证明自己的“有利证据”,而对那些明显的“不利证据”视而不见。换句话说,我们常常是先下结论,再去寻找对结论有利的证据,有意无意忽略不利证据。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白山市第一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详解1.D 【详解】A选项“都强调了……对当代的价值意义”错误,原文材料一并无“当代的价值意义”表述,选项于文无据。B选项“八条目也要以修身、齐家为基础”表述错误,原文材料一表述的是“即使是治国平天下也要以修身齐家为基础”,而八条目中还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选项偷换概念。C选项“杨慎的遗训更偏重于‘修身’”错误,原文材料一表述的是“官宦家庭的家训中重视为官之德,也重视常行之德,杨慎遗训“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证明杨慎遗训是修身和为官之德并重的,选项曲解文意。2.A【详解】A选项“它们融民为邦本的意识和家国情怀于其中"错误,原文材料一表述“《遗训》将维护国家统一、使百姓免受干戈之苦的谆谆嘱托,民为邦本的意识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融入家风之中”,选项“它们”指《遗训》和《八训》,范围扩大。3.B【详解】B选项“演绎论证”错误,材料二第一段不属于演绎论证,“钱氏家风的传承”属于举例论证,并非“由中国传统家训的大前提推出”。4.①胡氏家训体现父祖长辈对子孙的教育指导和行为规约,也体现其虽然立足于家庭,但绝不局限于家庭。②“以家国为重”“以忠孝仁义为上”体现了中国的家教家风能够横跨公私两个领域,与家道和国运密切相关,是有着鲜明的国家意识。(每点2分,共4分)5.①传承家风要以修身齐家为基础,强调道德规范与修养,推崇忠孝节义、崇尚礼义廉耻。②传承家风要将民为邦本的意识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融入家风之中。③传承家风要克勤克俭,严格家教,以学识培养为基础。④传承家风要家长重视,有意识对子女进行家学熏陶。⑤传承家风要注重家训的积累、总结、借鉴和发展。(每点2分,答对三点6分)6.D【详解】D选项根据原文表述侯洪志是在黄脸汉子以鲜血勾画“梅花斗寒图”之后才“猛地跪倒”,认定师傅的。7.C【详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尽管也有“碎琼乱玉”等有关颜色的描写,但并未“调动色彩”“对比鲜明”,因此C选项错误。8.①一绝:注重激发斗志。酒楼论画不动声色,留画相赠,让侯洪志知道山外有山,激发其斗志。②二绝:注重相机引导。相机指出侯洪志画作商贾气太重,难臻一流之境。③三绝:巧妙激发潜能。派人买侯洪志不同姿态梅花图,将其“逼”上艺术巅峰。④四绝:注重临场示范。故意画梅画鸟,现场作“梅花斗寒图”并进行指导。(也可以答成方法过程绝;情感真挚绝,几乎用生命换来洪志的成长等。答对一点1分,两点2分,答出三点给4分) 9.①语言特色:以对话串联情节,把口语、文言以及曲艺语言神奇地结合起来,既通俗又典雅,符合大众的阅读口味。②人物塑造:小说主要塑造了黄脸汉子和侯洪志两个人物,其余人物皆为陪衬,综合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黄脸汉子大有古人君子之风,其教授方法更是别具一格;侯洪志从心高气傲到心服口服,领悟绘画真谛。人物形象鲜明生动。③主旨表达:通过小人物的传奇经历,彰显地域特色、文化底蕴和道德情操,展现人物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对同道中人的真诚无私相助等。具有通俗文学的民俗学价值(每点3分,答对两点6分,符合评论特点,能结合文本一定程度展开。其他表述,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0.B、D、E11.B【详解】(“身之文也”的“文”与“文过饰非”的“文”含义相同,修饰。)12.C【详解】(材料一并未赞文公,最后一句“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并非赞文公之意。)13.(1)下面的人把他们的罪过当作合乎道义的事情,上面的人对奸邪行为给予赏赐,上下相互欺骗,难以和(他们)相处啊。(“义”,意动,把……作为合乎道义的事;“蒙”,欺骗;“难与处矣”,省略句,难与之(他们)处。各1分,共3分,句意1分)(2)谴责别人的罪过而又效仿他们,罪过就更重了。况且我说出埋怨的话,(以后)更不应吃国君的俸禄了。”(“尤”,责备;“效”,效仿;“食”(第一个),动词,吃。各1分,共3分,句意1分)14.参考要点:①淡泊名利,正直清高: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的人,介子推不去请求爵禄而选择退隐,淡泊世禄,清高自持。②居功不傲,固守节操:介子推把文公的即位归于天命使然,而非己功,介母劝说他告之于众,介子推仍固守节操。③言出必行的高洁之士:隐居山林,直到死去。(每点1分,共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15.D【详解】最后一句的含义是说“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表达的对钱穆父的劝慰,洒脱旷达,并非“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之意。16.①送别从回忆写起,赞友人虽三年宦海沉浮,仍保持耿介风节和达观心态;写眼前别离,孤帆夜行、月色微云,歌姬蹙翠眉,虽惆怅惜别,却言不用为此悲戚。②结尾逆旅喻人生,既然人人皆过客,又何必述离殇,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收束全词,表达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每点3分,满分6分)17.(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3)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也可,每空有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18.无足轻重世事沧桑瞬息万变(每处1分,其他合适成语也可) 19.D【详解】A.矮小B.心绪思绪C.心得D.一寸见方20.在倡导保护开发、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句尾加“的同时”),这些安静守候在市井角落的“民间纸牌”,值得每一个人去关注、发掘和抢救(调整“关注”、“抢救”、“发掘”的顺序)。(改对一处2分,满分4分)21.①“没有时间”成了我们的口头禅②“时间管理”理念应运而生③事情永远都做不完(每答出一处给2分,满分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该句不得分。)22.比喻手法。将现代社会比喻成机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越来越快的生活现状,为后文“时间管理”理念的提出提供现实背景。(2分)拟人手法,把广告和营销手段无孔不入、无所顾忌地渗入拟人化,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分)23.【写作提示】(一)材料解读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首先解读材料,“验证性偏见”是认为当我们认可某个观点时,大脑就会自动提取各种证据来解释当前的现象,自发地验证这个观点。而那些不符合我们经验、常识和知识经验的观点,由于大脑无法找到相应的证据,我们就会认为那些都是例外和偶然的情况。我们之所以会出现验证性偏差,是因为大脑对以往经验的依赖。而且一个人越固执,那么他就更容易陷入验证性偏差之中。反过来,这种偏差也会加大我们的偏见,让我们变得狭隘。写作时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立意。写作任务有两个:一是材料对我们的启发意义,材料中关于“验证性偏见”的内涵在行文中要有具体的阐释或分析。二是结合上述材料,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来写作。写作要求主要是从标题、立意、字数等方面做了常规要求。(二)参考立意①不畏经验遮望眼,全面思考出真知;②突破自我桎梏,走出偏狭牢笼;等等参考译文:文段一译文:晋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去要求赏赐爵禄,(晋文公)赏赐爵禄也没有考虑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不让晋国灭绝,就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又是谁呢?这实在是上天的安排,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力量,这不是欺罔吗?偷窃别人的财物,都称之为盗,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力量呢? 下面的人把他们的罪过当作合乎道义的事情,上面的人对奸邪行为给予赏赐,上下相互欺骗,难以和(他们)相处啊。”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请求赏赐?就这样死了,又能怨恨谁呢?”介之推回答说:“谴责别人的罪过而又效仿他们,罪过就更大了。况且我说出埋怨的话,(以后)更不应吃国君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去求显露了。”他的母亲说:“你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起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去。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文段二译文:介子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只有公子您还活着。老天不灭绝晋国,晋国一定会有君主的。主持晋国宗庙祭祀的人,不是您还能是谁呢?只是那几个随从流亡的人以为您复国是他们的力量,这不是胡说吗?”文公即位后,赏赐功臣,没有赏到介子推。介子推的母亲说:“为什么不也去请求赏赐呢?”介子推说:“谴责别人的罪过而又效仿他们,罪过就更重了。况且我说出埋怨的话,(以后)更不应吃国君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应该让他们知道你的心思。”介子推说:“言语是自身的漂亮的装饰,自身即将隐居,哪里还需要漂亮的装饰呢?”他的母亲说:“能像这样,我和你一道去隐居。“一直到死,介子推母子再没有露过面。曾经与介子推一起跟随文公流亡的人很同情他们,于是就写了文章挂在宫门上,说:“有一条龙英姿勃勃,忽然丧失了生活场所,五条蛇跟随着它,游遍了天下。龙饿了没有吃的,一条蛇割下大腿肉给龙充饥,龙回到自己的深渊,对它的生活土壤感到满意。四条蛇进入洞穴,也都有了生活场所,只剩下一条蛇没有自己的洞穴,在野外哀号。“文公出来,看见文章,说:“这条蛇就是介子推了。我正在担忧王族间的事情,没有考虑到他的功劳。”文公便派人去召见介子推,但他已经出走,又派人寻求他隐居的地方,听说他已经住进绵上的山里。于是文公就在绵上立起界石,把整个绵山封给他,作为介子推的田地,叫作介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