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0220

大小:1.11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威远中学校202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多年以前中国诗人艾青先生写过几句诗: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出现,当然是因为有了蚕丝,有了丝绸,有了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所以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②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在北京的舞台上出现了一部影响巨大的舞剧《丝路花雨》。这部舞剧不仅在北京好评如潮,一票难求,后来这部剧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累计演出场次高达1800多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观众通过这部舞剧,了解丝绸之路,欣赏中国的艺术,也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可以说,这个舞剧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依然在当今社会发生着,所塑造的人物依然活在我们周围。如舞剧所塑造的美好艺术形象“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取自于敦煌壁画,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妙飘逸的审美观,随着舞剧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演出,这个艺术形象也深入到欧洲、美洲、非洲很多国家的观众脑海里,成为关于中国、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个标志性记忆,这样一部作品唤醒了大家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激活了历史想象,再现了历史上的辉煌。好的艺术作品的力量很大,因为它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给人以教育、给人以联想、给人以启迪。所以它产生的作用是超出文化,超出艺术的。③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留下了痕迹的东西,文学和艺术都不会忘记,多年以后会重新用艺术的形式再现那段历史。凡是精心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必定给现代的人以很多的启迪,除了让我们通过这样一种艺术欣赏来回顾历史之外,也会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面对现实,创造新的更美好的生活。我们的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矛盾,但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善的、真的、光明的总是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通过艺术的创造和艺术的欣赏,我们的思维不应再局限于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未来。 ④丝绸之路,是政治合作之路,也是经济贸易之路,更是文化交流、艺术融汇之路。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留下了诸如敦煌莫高窟这样的伟大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我们现在面对新的丝绸之路,在新的丝绸之路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新的故事,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应该不仅仅关照历史、回忆历史,更应该把眼光放到现在,甚至要看到未米。我们要了解新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新的故事,发现新的文化的雏形。⑤在以往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艺术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沙漠、骆驼、大帆船、滔天巨浪、敦煌壁画等等,我想在未来的关于“一带一路”的艺术创作当中出现的很可能是高铁、飞机、巨大的货轮,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的生活。时代发展了,生活变化了,有关艺术表现的内容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⑥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政治之路,也不仅仅是贸易之路,而是人类的文化的共融之路,是人的情感的理解沟通之路,是人类新的文明的创造之路。所以,丝绸之路是人的道路!(莫言在“学习《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设会上的讲话》研讨会”上的发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蚕丝、丝绸,以及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的出现,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就产生了。B.1979年诞生的舞剧《丝路花雨》,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场次高达1800多场,产生了巨大影响。C.好的艺术作品的力量很大。因为它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给人以教育、给人以联想、再现历史上的辉煌。D.虽然这个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善的、真的、光明的一定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把蚕丝、丝绸等物与人的希望、追求等进行对比,得出了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的结论。B.文章论述了好的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通过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我们的思维要面向人类的历史和未来。C.作者主张艺术表现的内容应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并以高铁、飞机等可以进入到关于“一带一路”等艺术创作中作为例证。D.文章在开头的部分提出丝绸之路的产生与人密切相关,在结尾的部分点明丝绸之路是人的道路,首尾照应,中心明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反弹琵琶伎乐天”造型取自于敦煌壁画,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妙飘逸的审美观,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B.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需要了解新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新的故事,发现新的文化的雏形,这样才可能做到关照现在,关照未来。C.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新丝绸之路,都不仅仅是政治之路、贸易之路,可见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D.正如敦煌莫高窟为我们的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一样,“一带一路”的出现,势必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创作素材。【答案】1.B2.A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A.“由于……,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就产生了”理解有误。依据原文“有了丝绸,有了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理解可知,“但更”二字表明“蚕丝、丝绸,以及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的出现”和“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就产生”是转折递进关系,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此项强加因果或是逻辑关系理解有误。C.“好的艺术作品……再现历史上的辉煌”理解有误。依据原文第二段文句“这样一部作品唤醒了大家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激活了历史想象,再现了历史上的辉煌”分析可知,只是“舞剧《丝路花雨》再现了历史上的辉煌”,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好的艺术作品”,此项扩大范围。D.“虽然这个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善的、真的、光明的往往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理解有误。原文为“但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光明的总是会战胜恶的”分析可知,原文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总是会战胜……”,选项丢失了“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这一限制语。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把蚕丝、丝绸等物与人的希望、追求等进行对比”理解错误。依据原文第一段“……有了丝绸,有了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分析可知,作者论述蚕丝、丝绸等物与人的希望、追求等有相关性,以便提出观点:丝绸之路的产生与人密切相关。无对比之意。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可见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理解有误。依据原文第六段“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政治之路,也不仅仅是贸易之路,而是人类的文化的共融之路,是人的情感的理解沟通之路,是人类新的文明的创造之路。所以,丝绸之路是人的道路!”分析可知,作者的观点是“所以,丝绸之路是人的道路!”,并无“可见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之结论。故此项于原文无据,无中生有了。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随着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顺利交会对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入问天实验舱,中国空间站建造跨出关键一步。问天实验舱作为我国首个空间站科学实验舱在太空能开展哪些实验,备受关注。空间站能提供长期的微重力、辐射等特殊研究环境,方便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模块更换和维修维护。“空间科学是引领我们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探索人类如何在地外生存,或是研究生命起源等,必须在外太空来开展相关实验。”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王珂说。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吕从民介绍,问天实验舱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4个领域方向规划部署了10余个研究主题,已立项40余项科学项目。生命生态实验柜将开展拟南芥、果蝇、斑马鱼等动植物的空间生长实验,揭示微重力对生物个体生长、发育、代谢的影响。“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础的物理学和宇宙学规律,同时通过生物、医学、材料学等研究提升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为人类未来走向深空而做一些知识和技术上的储备。”(选自《问天实验舱将要展开哪些实验研究》)材料二8月29日,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暨空间站高等植物培养实验阶段性进展发布会举办。问天实验舱设计师赵黎平解密,由问天实验舱带到中国空间站的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已经“满月”。目前,拟南芥幼苗已长出了多片叶子,高秆水稻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高,矮秆水稻也有5~6厘米高。但是相比于在地面,太空植物的生长速度还要慢一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并获得水稻培养的关键环境参数,为进一步解析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HONORS理论指导。同时,通过分析比较此两种模式植物在空间环境中开花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网络的变化,解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选自《中科院科学家解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植物全生命周期实验》)材料三 从20世纪50年代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如何利用植物保障人类在地外环境中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气和纯净水,成为空间生命科学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十多年来,随着重返月球、登陆火星、建立月球或火星基地成为人类空间探索的重要目标,建立以植物为基础的空间生物再生生命支持系统,成了新的研究热点。在过去60多年中,科学家们对于在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各种空间飞行器中进行了20多种植物的培养实验。早期人们的空间植物培养实验主要目标是如何在空间环境中养活植物,使其能够萌发、生长、开花和产生种子,如今这些目标都一一实现了。(节选自《到太空“种”粮》)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样品拟南芥和水稻是此次空间实验的模式植物,主要研究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为太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B.为了实现太空植物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这一目标,科学家们早期曾对空间植物培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C.带到中国空间站的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已经“满月”,虽然生长速度较地面慢,但长势良好,充分说明太空培育植物并不困难。D.问天实验舱在4个领域方向部署了10余个研究主题,立项40余项科学项目,并且陆续开展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培养的实验。6.结合三则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各自的报道侧重点。【答案】4.A5.D 6.材料一侧重报道在问天实验舱将开展哪些实验及其意义。材料二侧重报道问天实验舱植物全生命周期实验阶段性进展和实验目标。材料三侧重报道早期太空植物培养实验的研究热点和成就。【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首个空间站科学实验舱的各项实验”扩大范围,根据材料一第一段“问天实验舱作为我国首个空间站科学实验舱在太空能开展哪些实验”可知,应是“我国首个空间站”。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A.“主要研究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错误,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二第2段“并获得水稻培养的关键环境参数,为进一步解析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可知,“主要研究”表述片面,还包括“获得水稻培养的关键环境参数”。B.“为了实现太空植物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这一目标”错误,张冠李戴,材料三原文是“早期人们的空间植物培养实验主要目标是如何在空间环境中养活植物……”,而不是“为了太空植物全生命周期的培养”。C.“长势良好,充分说明太空培育植物并不困难”错误,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但是相比于在地面,太空植物的生长速度还要慢一些”并不能得出“充分说明太空培育植物并不困难”的结论。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的题目《问天实验舱将要展开哪些实验研究》和“问天实验舱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4个领域方向规划部署了10余个研究主题,已立项40余项科学项目”“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础的物理学和宇宙学规律……而且可为人类未来走向深空而做一些知识和技术上的储备”可知,材料一侧重报道在问天实验舱将开展哪些实验及其意义。根据材料二“目前,拟南芥幼苗已长出了多片叶子,高秆水稻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高,矮秆水稻也有5~6厘米高”和“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并获得水稻培养的关键环境参数,为进一步解析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HONORS理论指导……”可知,材料二侧重报道问天实验舱植物全生命周期实验的阶段性进展和实验目标。 根据材料三“从20世纪50年代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如何利用植物保障人类在地外环境中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气和纯净水,成为空间生命科学最为关注的问题”和“在过去60多年中,科学家们对于在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各种空间飞行器中进行了20多种植物的培养实验……如今这些目标都一一实现了”可知,材料三侧重报道早期太空植物培养实验的研究热点和成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奇死莫言成麻子记挂着扔在围子上的粪筐和粪铲,不由自主地往后歪头,一柄雪亮的刺刀从他的腮帮子旁边欻啦顺过来。他想明白了,命比粪筐和粪铲值钱多了,便再也不回头,罗圈着腿往村里走。几十个鬼子在他身后走着,大皮靴踩得沾霜枯草咯嘣咯嘣响。几只灰溜溜的狗躲在墙犄角里小心翼翼地叫着。天空愈加晴朗,大半个太阳压着灰褐色的土地。村里的婴孩哭声衬出一个潜藏着巨大恐怖的宁静村庄。日本士兵整齐的踏步声像节奏分明的鼓声,震荡着他的耳膜,撞击着他的胸膛。他感到胸膛上的伤口像着火一样烫,裤子里的粪便又黏又冷。他为日本人不理解他的顺民态度感到委屈。赶快把他们带到那几个草鞋窨子里去,谁是咸菜疙瘩谁倒霉。他带领鬼子兵轰炸完村里的草鞋窨子后,终于获得解放。他倚在一棵树上喘着气,听着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鬼哭狼嚎声,腿自动地萎缩。他的背擦着柳树枯燥的皮,一滑到底。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村东头偏僻角落上那个数一数二的大窨子,每天夜里都聚着三十二十的男人,一边编草鞋,一边说笑。日本人往这个窨子里投进去四十多颗炸弹,爆炸过后,窨子就成了一个颓平的坟墓,只有一根支撑顶盖的柳木棍子从泥土中伸出来,像枪口一样指着红彤彤的天。他挣扎着回到家里时,发现他漂亮的妻子和十三岁的女儿躺在院子里,肝肠涂了一地。他眼前乌黑,直挺挺地摔倒了。……他躺着,有时自觉死去了,有时又觉得还活着……他追赶着玫瑰色天空中漂游着的一大片圆圆的红云,妻子、女儿,村里许多熟悉的男女老幼,都站在上边。他在地上飞跑,仰着脸,追赶那片缓缓移动的云。云上的人都不理他,都对着他啐唾沫,连妻子女儿也对着他啐唾沫。他急急忙忙地辩解着,说自己给日本人带路是怎样万般无奈。可是那云里的唾沫更像雨点般落下。他眼见着云团越飞越高,终于变成一个血红的亮点……他醒过来后又开始寻找儿子,八岁的儿子头朝下脚朝上立在水瓮里,身体僵硬如一段棍棒。成麻子把绳子拴在大门框上,挽出一个圆圆的圈套……一个小伙子高举一把腰刀,横着把绳子斩断。 一九四〇年早春,天气异常寒冷。这时,成麻子已是胶高大队里有名的虎胆英雄。他不愿用枪,只愿用手榴弹,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把一枚枚木柄手榴弹闭着眼乱扔。距离敌人七八米远,他也敢扔手榴弹,而且从不弯腰躲避,说也奇怪,那些弹片像飞蝗一样从他身边飞过,却从没碰伤过他的肉体。这天,大队长江小脚召开干部会议。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中队长站起来:“我们是共产党,饿死不低头,冻死不弯腰,谁要认贼作父,丧失气节,我就和他刀枪相见!”脸色枯黄的干部也毫不示弱,说:“共产党就是要把人饿死冻死吗?共产党是最聪明的人,应该机动灵活,投降伪团长,是假投降。小忍为大谋,只有保存革命力量,才能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成麻子说:“大队长,我有一条计可解决这问题。”胶高大队采纳了成麻子的计策,趁着暗夜,偷走了我父亲和爷爷钉在村里断壁残墙上的一百多张狗皮,又盗走了爷爷藏在枯井里的几十支钢枪。他们四处打狗,补充了营养,恢复了体力,筹齐了避寒衣——每人一张狗皮。那年漫长寒冷的春天里,高密东北乡广阔的大地上,出现了一支身披狗皮的英雄部队,使鬼子、尤其是使伪团闻狗叫而丧胆。第一场战斗发生在古历二月初二,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日头将落时,胶高大队离的村,村里有人曾看见过当时情景:在血红的暮色里,二百多个土八路哈着腰出了村。他们每人披一张狗皮,狗毛朝外,狗尾巴拖在两腿间。成麻子披着一张黑狗皮,胸前挂一个布袋,布袋里装着二十八颗手榴弹。他们潜入马店镇时,已是半夜,寒星满天,严霜遍地。为了行动方便,成麻子把挂在胸前的一袋手榴弹摘下来,摸出了一枚掖在腰里。他把手榴弹袋子递给一个身材高大的队员,说:“我在门口得手后你快点送上来。”那队员点点头。微弱的星光照耀着大地,日伪营房挂着十几盏马灯,院子里昏黄如傍晚。大门口游动着两个鬼魂般的伪军,影子长长地投在地上。从大门不远修建炮楼的砖石堆后边,跳出了一只黑色的老狗,他颠颠地跑着;紧跟在他身后,又追出了一条白狗,一条花狗。他们厮咬着,翻滚着,趋着暗影,靠近了大门。在离大门只有十几步的一堆木料暗影里,三条狗咬成一团。远远地看,像三条狗在争夺着什么美味佳肴。大队长江小脚在砖石堆后,满意地听着看着成麻子他们的精彩表演,不由想起成麻子刚参军时那副木讷懦弱的样子,那时候他动辄流泪抹鼻涕,像个老娘们。成麻子他们在木料堆的暗影里耐心地厮咬着。一个伪军弯腰寻到一块砖石,用力投过去,怒骂一声:“这群瘟狗!”成麻子摹仿出狗被击中的嗷嗷叫声。确实是惟妙惟肖,江大队长憋不住想笑。伪军耐不住了,端着上着刺刀的步枪,小心翼翼地往木料堆旁走。狗厮咬得更加欢快。伪军走到离木料堆三五步远时,成麻子他们从地上飞一样腾起,兵营里马灯射出的昏黄光线照耀着他们的皮毛,好像三道闪电飞向两个伪军。两个伪军都像装满沙土的布袋沉甸甸地倒了。 成麻子在大门口接住了他那一袋子手榴弹,发疯地往瓦房扑去。他对准一个窗口,接二连三地投进去二十颗手榴弹,屋子里的爆炸声和受伤鬼子的惨叫声使他想起几年前日本鬼子往草鞋窨子里扔炸弹的情景。这类似的情景并没有使他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像尖刀一样,在他心脏上划出一道深刻的裂痕。这场战斗,是胶高大队组建以来最大的战斗、绝对辉煌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大功的成麻子竟吊死在村头一棵柳树上。他穿着那张狗皮,从后边看,好像吊着一条狗;从前边看,吊着一个人。(节选自《红高粱家族》,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给鬼子带路时成麻子懦弱自私的丑陋形象跃然于纸上,“命比粪筐和粪铲值钱多了”“罗圈着腿”等描写使其小丑意味更加浓厚。B.作者善用红色系词汇来凸显生命的自我感受,如二、三段“红彤彤”“玫瑰色”“红云”“血红”等词无不彰显着作者对顽强不屈的生命的呼唤。C.成麻子他们伪装成狗,厮咬、翻滚、嚎叫,引得伪军投石怒骂,大队长憋不住想笑,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突出战士们模仿得惟妙惟肖。D.小说善于运用充满想象力的比喻,在语言表达上形成了一种形象而又神奇的特点,这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8.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成麻子的心理变化历程。9.如果要以“狗”与“人”为关键词,从形象与主题角度为本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答案】7.B8.①害怕、委屈,决心牺牲别人以保全自己。他为鬼子带路时感到害怕,为鬼子不理解他的顺民态度感到委屈,想赶快把他们带到草鞋窨子来解脱自己。②悔恨、痛苦,感到罪恶深重,绝望,想自杀。鬼子轰炸完草鞋窨子后“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文章通过他的幻觉和动作写出了他害死乡亲后深重的负罪感和发现妻子儿女被害后的悔恨与绝望。③充满仇恨,决心复仇。投入共产党队伍后,“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闭着眼乱扔手榴弹”,距离近“他也敢扔,而且从不弯腰躲避”,这些行为表现了他对鬼子刻骨的仇恨以及复仇的决绝。④痛苦挣扎,寻求解脱。在马店镇战斗中他炸死鬼子后,没有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说明他一直在自责与悔恨中挣扎,内心倍感痛苦,因而选择自杀以求解脱。9.①“狗”的形象:成麻子自杀时,“狗”是他出卖乡亲、苟活求生的汉奸走狗形象的象征,战斗时,它是游击队员的保护和伪装。②“人”的形象:“人”是对成麻子赎罪复仇、舍命抗日的英雄形象的肯定。③亦人亦狗:成麻子吊在树上亦人亦狗的双重形象表明他既是战斗英雄也是罪人的双重身份(双重人格),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人生的理性反省,反映了普通民众面对战争的生死抉择时的人性问题。【解析】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无不彰显着作者对顽强不屈的生命的呼唤”错。《红高粱家族》中红色强烈地显示出一种生命的意义,大多象征着生命的诞生和死亡。文中的几处红色系词语出现在鬼子轰炸村庄后,面对遍地尸体,作者用红色系词语表示鲜血与死亡,也能产生残酷和恐怖感。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①由“成麻子记挂着扔在围子上的粪筐和粪铲,不由自主地往后歪头,一柄雪亮的刺刀从他的腮帮子旁边欻啦顺过来。他想明白了,命比粪筐和粪铲值钱多了,便再也不回头,罗圈着腿往村里走”“他为日本人不理解他的顺民态度感到委屈。赶快把他们带到那几个草鞋窨子里去,谁是咸菜疙瘩谁倒霉”可知,害怕、委屈,决心牺牲别人以保全自己。他为鬼子带路时感到害怕,为鬼子不理解他的顺民态度感到委屈,想赶快把他们带到草鞋窨子来解脱自己。②由“他带领鬼子兵轰炸完村里的草鞋窨子后,终于获得解放。他倚在一棵树上喘着气,听着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鬼哭狼嚎声,腿自动地萎缩。他的背擦着柳树枯燥的皮,一滑到底。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他挣扎着回到家里时,发现他漂亮的妻子和十三岁的女儿躺在院子里,肝肠涂了一地。他眼前乌黑,直挺挺地摔倒了。……他躺着,有时自觉死去了,有时又觉得还活着……他追赶着玫瑰色天空中漂游着的一大片圆圆的红云,妻子、女儿,村里许多熟悉的男女老幼,都站在上边……他醒过来后又开始寻找儿子,八岁的儿子头朝下脚朝上立在水瓮里,身体僵硬如一段棍棒。成麻子把绳子拴在大门框上,挽出一个圆圆的圈套”可知,悔恨、痛苦,感到罪恶深重,绝望,想自杀。鬼子轰炸完草鞋窨子后“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文章通过他的幻觉和动作写出了他害死乡亲后深重的负罪感和发现妻子儿女被害后的悔恨与绝望。③由“这时,成麻子已是胶高大队里有名的虎胆英雄。他不愿用枪,只愿用手榴弹,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把一枚枚木柄手榴弹闭着眼乱扔。距离敌人七八米远,他也敢扔手榴弹,而且从不弯腰躲避”可知,充满仇恨,决心复仇。投入共产党队伍后,“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闭着眼乱扔手榴弹”,距离近“他也敢扔,而且从不弯腰躲避”,这些行为表现了他对鬼子刻骨的仇恨以及复仇的决绝。④由“这类似的情景并没有使他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像尖刀一样,在他心脏上划出一道深刻的裂痕”“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大功的成麻子竟吊死在村头一棵柳树上”可知,痛苦挣扎,寻求解脱。在马店镇战斗中他炸死鬼子后,没有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说明他一直在自责与悔恨中挣扎,内心倍感痛苦,因而选择自杀以求解脱。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形象和主题,写文学短评的能力。①“狗”的形象:“他穿着那张狗皮,从后边看,好像吊着一条狗”,成麻子自杀时,“狗”是他出卖乡亲、苟活求生的汉奸走狗形象的象征;“筹齐了避寒衣——每人一张狗皮。那年漫长寒冷的春天里,高密东北乡广阔的大地上,出现了一支身披狗皮的英雄部队,使鬼子、尤其是使伪团闻狗叫而丧胆”,战斗时,它是游击队员的保护和伪装。②“人”的形象:成麻子后来成了“有名的虎胆英雄”,“他不愿用枪,只愿用手榴弹,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把一枚枚木柄手榴弹闭着眼乱扔。距离敌人七八米远,他也敢扔手榴弹,而且从不弯腰躲避”;他很机智,现出一条人伪装成狗的妙计,“那年漫长寒冷的春天里,高密东北乡广阔的大地上,出现了一支身披狗皮的英雄部队,使鬼子、尤其是使伪团闻狗叫而丧胆”;在最后一次战斗中,成麻子和战友伪装成三条狗,吸引鬼子的哨兵过来,杀死他们,得以炸了鬼子的炮楼。因此“从前边看,吊着一个人”,“人”是对成麻子赎罪复仇、舍命抗日的英雄形象的肯定。③亦人亦狗:“他穿着那张狗皮,从后边看,好像吊着一条狗;从前边看,吊着一个人”,“狗”代表他曾经犯下的罪行,“人”代表后来成为英雄的他,因此成麻子吊在树上亦人亦狗的双重形象表明他既是战斗英雄也是罪人的双重身份(双重人格),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人生的理性反省,反映了普通民众面对战争的生死抉择时的人性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凡敌人强盛,未能必取,须当卑辞厚礼,以骄其志,候其有衅隙可乘,一举可破。法曰:“卑而骄之。”蜀将关羽北伐,擒魏将于禁,围曹仁于樊。吴将吕蒙在陆口称疾,诣建业,陆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堪忧也!”蒙曰:“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矜其骁气,凌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又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擒制。若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与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布,兼始有功,胆气益壮,未易图也。”蒙至都,权问:“卿病,谁可代者?”蒙对曰:“陆逊虑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都督代蒙。逊至陆口,书与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抚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某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禀良规。”又曰:“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 ,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之。闻徐晃等步骑驻旌,窥望麾葆。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针,以全独克。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嘉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羽览书有谦下自托之意,遂大安,无复所嫌。逊具启状,陈其可擒之要。权乃潜军而上,使逊与吕蒙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材料二: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注]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选自《三国志》,有删改)[注]孟起:马超,字孟起。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羽闻A马超B来降C旧非D故人E羽书F与诸葛亮G问超人H才可谁比类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骄,意思是“使其骄惰”,与《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的“异”字,两者用法相同。B.“羽矜其骁气”与“愿陛下矜愍愚诚”(《陈情表》)两句中的“矜”字意义不同。C.至尊,意为“极尊贵、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可用于借指皇帝,文中指孙权。D.故,意为“因此”,与《鸿门宴》中“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故”意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当关羽活捉魏将又把曹仁围困于樊城之时,吴将吕蒙声称有病,返回建业,陆逊对此非常担忧,希望吕蒙留下来。B.陆逊对吕蒙建议说,关羽一心只图北进,在听到吕蒙生病的消息后必定不做防备,希望吴军趁机出击,活捉并制服关羽。C.吕蒙建议孙权用陆逊代替自己,因为陆逊眼光远大,有军事才能,而且关羽也不会有所顾虑,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D.孙权任命陆逊为偏军右都督,让他代替吕蒙,陆逊赴任之后把陆口的情况向孙权做了汇报,于是孙权秘密派兵而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2)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答案】10.CEG11.A12.A 13.(1)(他)刚立大功,心气骄傲放纵,现在一心只图北进,对吴国没有怀疑。(2)于禁等已被阁下擒捉,远近的人们都欢欣赞叹,认为将军功勋足可以万古流芳。【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关羽得知马超前来投降,两人过去并不认识,关羽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有谁可以相比。“马超”作主语,“来降”作谓语,“马超来降”整个句子作“闻”的宾语,所以“来降”后断句,即C处断句;“羽”作主语,主语前断句,所以E处断句;主语相同都是“羽”,“书”与“问”为两个谓语动词,中间应该断开,所以G处断句。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错误。两者用法不同,“骄”是使动用法,使……骄惰;“异”是意动用法,感到……诧异。句意:使其骄惰。/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B.正确。仗着;/怜悯。句意:关羽仗着骁勇气势。/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C.正确。D.正确。因此;/交情。句意:所以诸葛亮叫他美髯公。/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陆逊对此非常担忧,希望吕蒙留下来”错误,于文无据。从原文“又相闻病,必备无益”“若见至尊,宜好为计”来看,这是东吴对关羽的“卑而骄之”的计策。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始”,刚;“但”,只;“嫌”,怀疑。(2)“见获”,被阁下擒捉;“遐迩”,远近的人们;“勋”,功勋。参考译文:材料一: 凡是敌人兵力强大,没有充分把握将其打败,就要施用谦辞重礼,使其骄惰,待敌人有隙可乘,再发动突然袭击,便可彻底取胜。兵法说:“以谦卑示弱,促使敌人骄惰起来。”蜀将关羽向北进军,活捉魏将于禁,又把曹仁围困于樊城。吴将吕蒙在陆口声称有病,返回建业,陆逊前去与他相会,问:“关羽最近所占领的地区和你毗邻,你为什么这时却回到长江下游的建业来?你走后如果部署不当,就令人担忧啊!”吕蒙说:“情况正如你所说的,但是我病得很厉害。”陆逊说:“关羽仗着骁勇的气势,凌驾欺压于人。(他)刚立大功,心气骄傲放纵,现在一心只图北进,对吴国没有怀疑。他听到你生病的消息,必定越发不做防备。现在如果在其没料到之时突然出击,自然可以活捉并制服他。你谒见吴王时,应该就此好生计议。”吕蒙说:“关羽一向勇猛,不但作战难以对付,而且他已占有荆州,威望和信誉更高,加上新立战功,信心、气势更足,要制服他不容易!”吕蒙到了吴都去参见孙权,孙权问:“你病了,谁可代替你?”吕蒙答曰:“陆逊眼光远大,有军事才能,可负此重任,看他的筹划和思虑,他终究是可当大任的。现在因为他名声不大,关羽也不会有所顾虑,没有比他再合适的人了。假若用他,应当告诉他要注意对外不露声色,对内加强侦察,等待时机,然后可以达到战胜关羽的目的。”孙权于是召见陆逊,任命他为偏军右都督,代替吕蒙。陆逊赴任到达陆口之后,立刻写信给关羽说:“以前看到贵军行动,按照军律用兵,以小的战斗换来伟大胜利,这是何等的崇高伟大啊!敌国遭到失败,有利于巩固我们两国的联盟,听到这一胜利消息,我们都击节庆贺,盼望您乘胜前进,席卷中原,以共扶汉室鄙人才疏学浅,刚刚西来赴任,我一向十分敬仰阁下的荣耀,愿把您作为榜样。”信中还说:“于禁等已被阁下擒捉,远近的人们都欢欣赞叹,认为将军功勋足可以万古流芳,就是古代晋文公城濮之战中用兵之法、韩信破赵之谋略,都难以超过将军的功绩。又听魏将徐晃等率步兵、骑兵刚刚赶到,他们也只能观望将军的麾旗不敢轻动。只是曹操老奸巨猾,气急败坏时难免积邪火而不顾危险,暗地里增兵,以达到其南下的目的。虽然魏军长途行军到此,不免是疲惫之师,但还有猛将悍卒。而且战胜之军,往往会产生麻痹轻敌的情绪,古代用兵术常讲军队胜了要越发警觉,我祝愿将军广为筹划,以争取全部胜利。我不过是一个书生,所见不免疏漏迟钝,勉强陈述我所懂得不多的事情,如今我军有一个威德兼备的好邻居,乐意讲出心里话,所讲的不一定合乎兵策,但确是我的一番心意啊!"关羽看了此信,认为其中有谦逊婉转、请求关照的意思在内,于是放了心,不再有所疑忌了。陆逊在这时却把情报上送孙权,说目前已经具备活捉关羽的条件。于是孙权秘密派兵而来,委任陆逊和吕蒙为先锋,东吴大军一到,立刻攻克公安和南郡。(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材料二:关羽得知马超前来投降,两人过去并不认识,关羽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有谁可以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争强好胜,就回答说:“孟起文武兼备,勇猛过人,是当世的豪杰,是黥布、彭越一样的人,可以跟张飞并驾齐驱,但是也比不上美髯公的超凡绝伦。”关羽须发很美,所以诸葛亮叫他美髯公。关羽看到书信非常高兴,将信件展示给宾客看。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其一)杨万里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晓行道旁杜鹃花杨万里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泪滴成。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诗运用拟人的修辞,写一路杜鹃花“不负”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B.“锦样”即锦绣的模样,用比喻手法描绘出倒映着杜鹃花的江水的红艳。C.“泣露啼红”描写杜鹃花带露开放的姿态,杜鹃啼鸣衬托了拂晓的宁静。D.后诗多用口语,如“作么生”“能多少”,语言晓畅明白,情感蕴藉深沉。15.两首诗同为描写杜鹃花,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前诗以锦江之丽侧面烘托出杜鹃花火红之色和繁盛之态,表达诗人对杜鹃花的惊喜、赞叹之情。②后托物寄怀,假托杜鹃花之艳丽是征人血泪染红,表达对征人的关心与同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手法的能力。C.“杜鹃啼鸣衬托了拂晓的宁静”错误,从诗中来看,并非以声衬静,而是以杜鹃哀鸣来渲染凄婉的氛围。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两首诗同为描写杜鹃花,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首先看两首诗歌中杜鹃花的特点,然后品味其中的情感。 如第一首诗中,前两句说“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以拟人的手法说杜鹃花不辜负人的欣赏,展现出杜鹃花的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后两句“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说锦江呈现出的锦绣的模样是因为倒映着杜鹃花,这是以侧面烘托展现出杜鹃花的艳丽之色和繁盛之态,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杜鹃花的赞叹之情。如第二首诗中,“泣露啼红”是描写杜鹃花带露开放的姿态,本是很美的,但第二句“开时偏值杜鹃声”以杜鹃的哀鸣来渲染凄婉的氛围,给景蒙上一层哀伤的颜色;三四句“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泪滴成”以假托之说解释杜鹃花艳丽颜色的缘由,是征人血泪染红,流露出的是对征人的同情和关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建设美好乡村,需要传承乡土文化。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表达对古老乡土文化的赞美之情。(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两句巧设喻反问,形象生动地写出秦人强取豪夺、挥金如土的贪婪之相。(3)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古诗词中有许多诗人书写“桃花”,以表达诗人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箫鼓追随春社近②.衣冠简朴古风存③.奈何取之尽锱铢④.用之如泥沙⑤.桃花潭水深千尺⑥.不及汪伦送我情(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箫”“冠”“锱”“铢”“潭”“鹭”“鳜”。第I卷语言文字运用与作文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灯笼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汉代灯笼以前材质不详,估计多为由布、树皮或兽皮做成。纸是在东汉时期发明的,所以纸灯笼只能在东汉发明了纸以后出现。唐代的花灯制作已经有了很高的技术含量,出现了制作精巧的“灯树”“灯楼”等。《朝野金载》记载:唐睿宗二年正月十五,在安福门外做一巨型灯轮,高达二十丈(约66.7米),装饰着各种丝绸、金玉,灯轮悬挂花灯五万盏,俨然一个花灯“摩天轮”。宋朝花灯制作比唐代愈加先进。南宋开始出现走马灯,也叫纸轮风车,灯屏上画剪纸图像,下设轮轴,在灯内点上蜡烛后,燃烧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带动轮轴转动,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灯屏上,图像犹如走马般旋转如飞。 明代元宵节要在紫禁城午门外搭建“鳌山灯棚”,将上万盏彩灯铺叠成形状似鳌的一座灯山,高十余层,灯辉熠熠,灿若繁星,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清代元宵节还出现了冰灯,由冰雕技师“结冰为器,裁麦苗为人物,殊可观也”,既有雄伟壮观的大型建筑群,又有______①______的小冰灯,其人物、动物、花卉,千姿百态,_____②_______。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演绎中,历代能工巧匠用其聪明才智,不仅扮靓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推动了制作工艺的发展进步。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将上万盏彩灯铺叠成一座灯山,高十余层,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7.①小巧玲珑②栩栩如生18.①改过之后缺乏形象性,原句“形状似鳌”“灿若繁星”运用了比喻等手法,给人以形象感,极富想象力。②改过之后的表达干瘪,语言生动性有所欠缺。19.灯笼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汉代以前灯笼的材质不详,估计多由布、树皮或兽皮做成。【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是指小而精致的冰灯,应用“小巧玲珑”。“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第二空,语境是指冰灯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应用“栩栩如生”。“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改过之后缺乏形象性,原句“将上万盏彩灯铺叠成形状似鳌的一座灯山,高十余层,灯辉熠熠,灿若繁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上万盏彩灯”比喻成“鳌”“繁星”,给人以形象感,极富想象力。改过之后“铺叠成一座灯山”“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表达干瘪,语言生动性有所欠缺。【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语序不当,“以前”语序不当,应放在“汉代”后面; 二是句式杂糅,“为由布、树皮或兽皮做成”句式杂糅,是“为……”和“由……做成”的杂糅,删去其一。(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相信大家对“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句流传甚广的民间俗语都不陌生。有些人会信以为真,在右眼跳时惴惴不安,担心是不是有坏事降临;______①______,盼望自己有好的财运。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不过,眼皮跳动有时确是能够暗示身体健康状况,甚至成为一些疾病的预警信号。人们所说的眼皮跳,______②______,而是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受到过度刺激,出现不自主的收缩,随之牵动眼部的肌肉和表面皮肤颤动,人就会感觉好像是眼皮在跳。眼皮跳大多与用眼过度、精神紧绷、睡眠不足、劳累有关,在适当休息、消除压力、保证足够睡眠后,这种情况就会减轻或消失,不需要用药。除了上述情况,眼皮跳还可能_____③_______。如结膜炎、角膜炎、神经性系统疾病等,也会造成眼皮跳。20.下列句子中的“如”和文中加点处的“如”,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秦各家如儒、墨、道、法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这种历史意识。B.在大家努力下,光景一年强如一年。C.如不及早准备,恐怕到时措手不及。D.进了长江三峡,就如走进了一幅山水画卷。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0.A21.①左眼跳时则心中暗喜②其实并不是眼皮在跳③是某些疾病的征兆【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用法的能力。文中加点处的“如”的用法是表示举例;A.表示举例;B.表示比较;C.表示假设;D.表示状态。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 根据“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可知,盼望自己有好的财运说明左眼跳,再结合“在右眼跳时惴惴不安”可知,是在说左眼跳时的心情,应该是心中暗喜,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左眼跳时则心中暗喜”。第二空,根据下句“而是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受到过度刺激,出现不自主的收缩,随之牵动眼部的肌肉和表面皮肤颤动,人就会感觉好像是眼皮在跳”可知,介绍了感觉好像是眼皮在跳的原因,实际上并不是眼皮在跳,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其实并不是眼皮在跳”。第三空,根据下句“如结膜炎、角膜炎、神经性系统疾病等,也会造成眼皮跳”可知,某些疾病也会造成眼皮跳,此处为领起句,所以应该填写“是某些疾病的征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你要信任你自己,依赖自己,从自身汲取力量。你不能因为痛恨这个环境而痛恨自己,你不能因为别人否定你,你就一而再、再而三否定自己。你也不能因为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吸纳和肯定,于是就自我排斥、自我贬低。……你原来也是有力量的,你是你自己的起点,也是这个世界的有力起点之一。——崔卫平《自己就是一个起点》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李嘉诚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孟子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自信自省自胜,成就绚烂人生自信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空谷幽兰不因深处荒野而羞赧,因为它悦纳生命的开落;山涧溪流不因力量柔弱而败馁,因为它明了突围的力量。相信自己,又懂得省察与突破,才能推倒断壁残垣,重铸生命起点,成就绚烂人生。相信自己,悦纳自己,人生方奔腾如浪,壮丽如霞。古人虽云,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但人绝不能因环境的局限抑或他人的否定而自怨自艾。而应在挫折和冷遇中相信自己,悦纳自己,重放心灵的光芒。正如李太白窘困时仍高歌“我辈岂是蓬蒿人”“直挂云帆济沧海”;辛稼轩失意中仍悠叹“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古贤如是,我辈青年更当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江梦南面对失聪的缺憾和生活的艰辛,没有自暴自弃;中国跳水队面对环伺的劲敌和夺冠的强压,没有犹疑胆怯。他们都用自信和坚韧,刷新起点,征服世界。相信自己,依赖自己,人生遍被霞光。 审视自己,省察自己,人生方舒卷如云,收放如歌。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省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力量。曾国藩青年时屡有战功却不得重用,郁闷中他读书自省,并向好友致信请教,觉察自己的性格缺陷,于是修养品性,谦敬待人,终成一代名臣;列夫·托尔斯泰年轻时贪玩赌博,放荡不羁,厌倦生活后他列出自身的八种错处,于是幡然醒悟,随兄从军并迈上创作之路,终成文学大家。因此遇到卡点或挫败时,我们不妨少一些怨尤,多一些自省,则心灵透澈,生命舒展,“知明而行无过矣”。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人生方拔节如竹,振翮如鹏。“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不论是个体的跃迁还是民族的复兴,都需要突破自我,顽强生长。华为正是因为自主研发,自我迭代,才能延展创新的边界,冲破外界的围困;河南电视台正是由于打破常规,突破自我,才成就科技与文化的烂漫碰撞,商业与情怀的壮丽拥抱;而中国正是因为独立自强,勇于超越,才走出了尽显大国风范的“高铁外交”,创举了浪漫而伟大的“太空出差”,在文化和科技的“丝路”上风神疏朗,气象万千。自我突破,是托举生命飞翔的长风,是叩响历史拔节的鼓铮!自信令生命盛放,反省令生命舒展,突破令生命磅礴,它们共同皴染出生命绚丽的模样。因此吾辈青年更应自信自省自强,与家国共兴,乘长风破万里浪,举高翮入千山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名言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部分提供了三则名言。第一则名言出自崔卫平《自己就是一个起点》,内容很明确:信任自己,奋起勃发。“不能因为环境……不能因为别人……”连续几个“不能”,告诉我们,要勇于摈弃外界压力,只要自己认为正确的,就要去坚持,这才是信任自己的正确做法。“你原来也是有力量的,你是你自己的起点,也是这个世界的有力起点之一。”这是应信任自己的原因,更是鼓励我们应该去信任自己。第二则名言,先以鸡蛋起兴,引出人生的话题,内外对比中,突出了“从内打破是成长”的观点,结合第一则材料“信任自己”,那第二则材料可以概括为:突破自己,拔节成长。第三则是孟子的名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如果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结合前两则材料内容,第三则材料可以概括为:反省自己,心想事成。 综上可知,三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做好自己”,那么如何做好自己呢?很明显,材料已给出了答案:信任自己,突破自己,反省自己。考生在行文的过程中,可以三则材料均有涉及,也可以涉及其中两则材料,若紧扣一则材料来写,能深入挖掘,显现出思维的深度,也不算偏题。对此,首先可从自信引出话题,说明起点与本源都是自己,要自信,在纷繁世界中守住真我,不奢望虚无的赞扬,无惧负面的捆绑,明确自己才是起点,能让自己更有力量。此后,可指出自信产生内驱力,从而能够驱动自我蜕变,向内打破成长壁垒,不惧外力“压迫”,不断重塑自己,获得持续成长。最后,还可适当补充,说明我们不能盲目自信,而是应该保持持续自我成长不可缺失时常自省的能力,既要相信自己,也能理性看待周遭,因为正确的自我批评能够修正自己的行为。立意:1.相信自己,从内打破,不失自省。2.携自信以突破,能自省塑真我。3.信自我,能突破,常自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