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

ID:83614472

大小:1.14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4-01-11

上传者:老李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_第1页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_第2页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_第3页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_第4页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_第5页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_第6页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_第7页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_第8页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_第9页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解析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二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表示重吸收作用B.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C.Ⅰ内的O2被肝细胞利用至少需经过9层生物膜D.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Ⅰ是肺、Ⅱ是小肠、Ⅲ是肾脏、Ⅳ是皮肤。【详解】A、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A正确;B、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Ⅰ是呼吸系统,组织细胞利用O2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故Ⅰ内的O2被肝细胞利用至少经过11层生物膜,依次为肺泡壁细胞(2)、毛细血管壁细胞(2)、红细胞(2)、毛细血管壁细胞(2)、细胞膜、线粒体膜(2),C错误;D、Ⅱ是消化系统,Ⅱ内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C。2.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②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③D中混悬着一定量的淋巴细胞④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⑤组织液和血浆成分相似,只是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⑥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⑦神经递质、血浆蛋白、抗体、激素、氨基酸、胰蛋白酶都是内环境的成分A.2项B.3项C.4项D.5项【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为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少于组织液渗回组织液渗入的量,因为组织液渗入淋巴是单向的组织液渗入血浆是双向的。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以及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是双向交换物质的,淋巴液是单向流动的,所以根据图示进行判断: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详解】①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即神经细胞之间的组织液,①正确;②由图示可知,A、B、C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②错误;③D是淋巴,其中混悬着一定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③正确;④细胞质基质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④错误;⑤组织液和血浆成分相似,只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⑤错误;⑥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不是恒定不变,如体温是37℃左右,⑥错误;⑦神经递质、血浆蛋白、抗体、激素、氨基酸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胰蛋白酶属于消化酶,分布在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⑦错误。正确的有①③,共2项。故选A3.下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3中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中b点时,Na+从图1细胞膜①侧向②侧移动,且与膜上的II类物质有关B.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增大,图2中c的电位峰值会变大C.刺激图3中的c处,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但肌肉收缩,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单向的D.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它与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结合,从而引起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愉悦感【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由于V上有糖蛋白,所以①为细胞膜外侧,②为细胞膜内侧;图2中,a线段表示静息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此时Na+内流,c表示动作电位,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图3中,刺激b处,微电流计偏转2次,刺激c处,微电流计不偏转。【详解】A、图2中b点时,Na+的通道打开,Na+内流,所以大量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且需要细胞膜的通道蛋白,即细胞膜上II类物质,A正确;B、图2中c点表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峰值与膜两侧Na+浓度有关,c的电位峰值一般不会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变大,B错误;C、图3中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刺激c处,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但肌肉收缩,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C错误;D、可卡因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从突触间隙回收。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引起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愉悦感,D错误。故选A。4.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继发性甲减主要指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的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图I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A、B、D代表器官,a, d代表激素。为了初步诊断甲、乙、丙三人甲减的原因,分别给他们及一健康人注射适量且等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在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时分别测量四人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II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I中A是垂体,血液中激素b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d分泌减少B.若注射TSH后患者的摄碘率有所升高,则该患者属于原发性甲减C.依据图II测得的结果推测,甲、乙、丙三人中最可能患有原发性甲减的是丙D.图II中甲、乙可能分别患垂体性继发性甲减和下丘脑性继发性甲减【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Ⅰ,通过b可以对A和D两个器官起作用,说明b是甲状腺激素,B是甲状腺,a是促甲状腺激素,A是垂体,d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是下丘脑。分析图Ⅱ,健康人注射TRH后,TSH的含量增高;甲注射前TSH含量比健康人低,注射后和正常人一致,说明甲的病变部位是下丘脑;乙注射前TSH比健康人低,注射后依然低,证明乙的病变部位是垂体;丙注射前TSH偏高,注射后更高,说明丙的病变部位是甲状腺。【详解】A、由b可反馈调节A和D,且D能调节A的分泌可分析出,图I中A是垂体;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血液中激素b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A错误;B、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注射TSH后摄入碘不变,B错误;C、依据图II测得的结果推测,甲注射前TSH含量比健康人低,注射后和正常人一致,说明甲的病变部位是下丘脑;乙注射前TSH比健康人低,注射后依然低,证明乙的病变部位是垂体;丙注射前TSH偏高,注射后更高,说明丙的病变部位是甲状腺,甲、乙、丙三人中最可能患有原发性甲减的是丙,C正确;D、依据图II测得的结果推测,甲注射前TSH含量比健康人低,注射后和正常人一致,说明甲的病变部位是下丘脑;乙注射前TSH比健康人低,注射后依然低,证明乙的病变部位是垂体,因此图II中甲、乙可能分别患下丘脑性继发性甲减和垂体性继发性甲减,D错误; 故选C。5.科学家利用双蛙心脏灌流装置来探究兴奋在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方式。取心脏甲(保留神经)和心脏乙(去除神经),通过玻璃导管将甲、乙相连,用电刺激心脏甲的神经,观察心脏甲和心脏乙跳动频率。已观察到心脏甲的跳动减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灌流液模拟的是细胞外液,能维持心肌细胞的活性B.电刺激时心脏甲的跳动频率发生改变不属于反射活动C.若心脏乙跳动频率不变,则可初步判定兴奋在神经与肌肉间以化学物质传递D.设置将玻璃导管换成能传导局部电流的物质的组别进行对照能增强实验的严谨性【答案】C【解析】【分析】完成反射的条件有:一是足够的刺激,而是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物质进行传递。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灌流液可使蛙心细胞所处内环境相对稳定,以保持蛙心的生理活性,A正确;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由于电刺激心脏甲的神经引起甲跳动频率减慢这个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B正确;C、电刺激神经后,心脏甲的心跳逐渐减慢。若兴奋在神经和肌肉之间以化学物质传递,则心脏甲跳动减慢后释放的化学物质通过玻璃导管中的灌流液传递到心脏乙,会引起心脏乙跳动逐渐减慢,C错误;D、由于玻璃导管不能传导电流,因此该实验不能排除兴奋在神经与肌肉之间不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递,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严谨,证明兴奋在神经与肌肉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需要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设计为把玻璃导管替换成能传导局部电流的物质,再对心脏甲进行电刺激,观察心脏乙的跳动频率变化,D正确。 故选C。6.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脚踩到钉子时,冲动传到脊髓产生疼痛立即做出如上图所示的反应B.上述反射中涉及三种神经元C.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D.膝跳反射与上图中伸腿反射的反射弧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若一侧受到伤害,如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且“+”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图示对脚的有害刺激位于左侧,则应表现为左侧腿屈曲,右侧腿伸展。【详解】A、疼痛的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不在脊髓产生,A错误;B、上述反射中涉及三种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B正确;C、分析题意可知,该有害刺激位于图示左侧的脚,则图示左侧表现腿屈曲,即与屈肌相连的甲突触表现为兴奋,则为“+”,伸肌表现为抑制,则乙为“-”,图示右侧表现为伸展,则与伸肌相连的丙表现为兴奋,即为“+”,屈肌表现为抑制,但图示丁为上一个神经元,只有丁兴奋才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与屈肌相连的神经元,使屈肌被抑制,故丁表现为“+”,综上所述,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C错误;D、膝反射的反射弧中只包含2个神经元,而上图中伸腿反射的反射弧中远不止2个神经元,故膝反射与上图中伸腿反射的反射弧不相同,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生物体稳态调节的描述,符合图曲线走势的是(  ) A.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B.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代表胰岛素浓度C.若横轴代表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则纵轴不能代表尿量D.若横轴代表环境温度,则纵轴代表人体内细胞中酶活性的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曲线表示随着横坐标增长,纵坐标逐渐降低,最后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详解】A、由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所以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会抑制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使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A正确;B、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浓度也随之升高,B错误;C、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增大时,尿量随之减少,横坐标能表示尿量,C错误;D、由于人是恒温动物,所以环境温度升高时,体内细胞中酶活性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A。8.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2)。(表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环境温度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恒定是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 B.在环境温度由降至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增加C.在环境温度范围内,小熊猫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D.当环境温度下降到以下时,代谢率激增,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含量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体温调节是调节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恒定是是通过调节保持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A正确;B、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增加以增加产热,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B错误;C、根据图1分析,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会兴奋,进而引起机体的调节反应,C正确;D、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机体会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平衡,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代谢,二者含量增多,D正确。故选B。9.抑制素(INH)是一种主要由卵巢分泌的蛋白类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研究发现,更年期女性体内的抑制素浓度下降。科研人员制备了INH的抗体并在大鼠发情期注射给大鼠,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检测指标组别促性腺激素(mIU/mL)性激素(ng.mL)卵泡质量(g)成熟卵泡个数(个)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素孕酮对照组8.5315.188.860.6328.67实验组25.3615.1911.780.9135A.INH需要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器官,具有作用时间长和微量高效的特点B.由实验数据推测INH可作用于垂体,进而抑制卵泡发育C.给更年期的女性口服适量的INH,可缓解更年期症状 D.卵巢通过输卵管将INH、孕激素和雌激素等分泌到血液中【答案】B【解析】【分析】据表可知,注射INH抗体后,促卵泡激素含量上升,孕酮激素含量上升,卵泡质量和成熟卵泡个数上升,可见该抗体与INH特异性结合后,使INH无法发挥作用。INH的作用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详解】A、INH是卵泡卵巢分泌的一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具有作用时间长和微量高效的特点,A错误;B、由实验数据推测,INH可作用于垂体,作用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分泌,进而抑制卵泡发育,B正确;C、INH是一种主要由卵巢分泌的蛋白类激素,口服适量的INH会丧失原来的功能,C错误;D、卵巢属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为识图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表格获取实验信息,并结合所学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以及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10.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表示三种类型的糖尿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均属于自身免疫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是③B.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进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C.若靶细胞是肝细胞,则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肝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转化D.Y1与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不能进入胰岛B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血糖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A、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图示的三种糖尿病都是把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是①②,而抗体Y3引起的糖尿病是由于抗体攻击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所致,即图中的③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A错误;B、结合图示可知,图中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进而使得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C、抗体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若其靶细胞是肝细胞,则Y3的作用结果可使肝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转化过程减弱,C错误;D、Y1与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D错误。故选B。11.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宫颈癌疫苗可以防止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侵入机体的HPV的某些成分能被T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识别B.免疫系统对侵入机体的HPV的清除表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C.具有过敏体质的人首次注射宫颈癌疫苗可能产生过敏反应D.注射该疫苗能预防HPV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①免疫器官:骨髓、胸腺等。②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③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两大功能:①免疫防御,针对外来抗原性异物,如各种病原体;②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2、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特异性免疫,也即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解】A、侵入机体的HPV属于抗原,抗原能被T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识别,A正确;B、免疫系统对侵入机体的HPV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B正确;C、过敏反应只有第二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才会出现,C错误; D、注射该疫苗后,人体内能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日后若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机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和分化出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从而消灭人乳头瘤病毒(HPV),因此注射该疫苗能预防HPV是因为机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和抗体,D正确。故选C。12.某研究发现,向尚未完成免疫系统发育的新生白色品系小鼠输入同种黑色品系的脾细胞,受者免疫系统会将该脾细胞表面的非己抗原视为自身.科研人员利用同种黑色(1号)、灰色(2号)、白色(3号)品系小鼠进行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己抗原转化为自身的关键是非已的成分要接触未成熟的免疫系统B.该白色品系小鼠对2号小鼠皮肤移植物有排斥反应,主要是体液免疫的作用C.该白色品系小鼠可特异性识别所有移植的皮肤细胞并产生排斥反应D.该试验证明了移植脾细胞可以破坏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详解】A、由于新生白色品系小鼠免疫系统未成熟,对外来抗原的识别能力低,因此当输入了黑色品系的脾细胞后,这些细胞没有被免疫系统清除,然后就转化为自身的成分,即非己抗原转化为自身的关键是非已的成分要接触未成熟的免疫系统,A正确;B、该白色品系小鼠对2号灰色皮肤移植物有排斥反应,主要是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由细胞毒性T细胞将移植的皮肤细胞裂解,B错误;C、白色品系小鼠能特异性地识别移植的皮肤细胞,新生白色品系小鼠输入黑色品系的脾细胞在6周后再移植黑色皮肤不排斥,因此该白色品系小鼠并非对所有移植的皮肤细胞产生排斥反应,C错误; D、由于向尚未完成免疫系统发育的新生白色品系小鼠输入同种黑色品系的脾细胞,受者免疫系统会将该脾细胞表面的非己抗原视为自身,即产生了免疫耐受,但该白色品系小鼠仍可对移植的2号皮肤产生排斥反应,说明小鼠的免疫系统没有被破坏,仍可对外来病原体产生防御功能,D错误。故选A。1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来实现的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③只有人的大脑才有语言功能④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⑤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和发挥作用的场所⑥长期服用性激素的人可导致性腺萎缩⑦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同时起作用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免疫系统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基础,由免疫器官(如骨髓、脾、胸腺、扁桃体)、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组成。【详解】①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通过对尿量和尿的成分进行调节实现的,①错误。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②错误;③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功能,③正确;④如果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不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④错误;⑤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⑤错误;⑥性激素过多可以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腺的发育,长期服用性激素的人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可导致性腺萎缩,⑥正确; ⑦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不会同时起作用,第一道防线阻止病原体进入机体,第二道防线在体液中发挥免疫作用,⑦错误。故选B。14.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的活动受靶腺体分泌激素的负反馈调节B.性激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分别符合图中方式甲、乙C.兴奋在M处是单向传递,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甲途径: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激素;乙途径: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丙途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激素。【详解】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分泌相应的激素,此时下丘脑的活动受靶腺体分泌激素的负反馈调节,A正确;B、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与垂体的分级调节,与图中方式甲相符合;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经垂体释放,符合图中方式乙,B正确;C、兴奋在M处是单向传递,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D错误。故选D。【点睛】15.炎症反应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以发生于机体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ATP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等物质,促进炎症反应。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ATP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辅助性T细胞B.坏死细胞释放大量ATP,使靶细胞内渗透压降低C.纳米抗体可以减少ATP与P2X7受体结合的机会D.ATP是人体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也是一些细胞的调节类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体液调节是指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纳米抗体可以与P2X7受体结合,其作用类似于体液免疫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详解】A、T细胞可以合成淋巴因子,故图中ATP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辅助性T细胞,A正确;B、坏死细胞释放大量ATP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等物质,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进而造成细胞内渗透压升高,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抗体可以与P2X7受体结合,从而减少了ATP与P2X7受体结合的机会,从而缓解炎症反应,C正确;D、ATP不仅可以作为直接能源物质,还可作为信息分子,被靶细胞识别,D正确。故选B。16.下图所示概念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模型为反射弧,则至少有两个神经元,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B.若模型中B代表神经中枢,切断①处后,刺激②处,C会出现反应,这属于反射活动C.若模型中②为TSH,切除B后,TRH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若模型中字母代表内分泌腺,当血液中C分泌的激素含量较高时可抑制过程①②【答案】B【解析】 【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详解】A、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两个神经元,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中间神经元参与,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A正确;B、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破坏①处,反射弧不再完整,无法完成反射活动,B错误;C、若②为TSH,则B为垂体,切除B后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的TRH增多,由于没有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正确;D、若模型中字母代表内分泌腺,说明三者之间存在分级调节,C分泌的激素含量较高时,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过程①②,D正确。故选B。1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单侧光和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图甲①②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植株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B.若图甲④装置中茎的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为g,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m小于cC.如果将整个④装置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一段时间后该植物的茎向窗口弯曲生长D.若图甲①装置中植物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m 【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①植株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②植株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植株直立生长;④植株向光生长。图乙表示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曲线,体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详解】A、单侧光会影响植株的生长,但由于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背重力性,即重力也会影响植株的生长,故图甲用①②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不能了解植株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A错误;B、若图甲④中茎的背光侧的浓度为g,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则向光侧浓度可能在0-g之间,B错误;C、如果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不受离心力影响),光只能从窗口处照射进来,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更快,所以,一段时间后该植物的茎向窗口弯曲生长,C正确;D、若图甲①装置中植物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根近地侧生长受抑制,故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D错误。故选C。18.“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研究表明:根横放时,根冠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会沉降到细胞下侧,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与钙调素结合激活细胞下侧的钙泵和生长素泵,于是细胞下侧积累过多Ca2+和生长素,影响该侧细胞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B.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会增大C.太空微重力下,玉米根部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根生长失去向地性D.根部细胞内淀粉体影响生长素运输,使根部近地侧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答案】B【解析】【分析】1、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环境因素调节的。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2、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和其他有机物的运输没有区别。在单侧光、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生长素也可以进行横向运输。【详解】A、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植物根向地、茎背地生长,就是在重力的调节下形成的,A正确; B、根横放时,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植物靠近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高,抑制了根的生长,而远离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低,生长较快,从而导致植物根向地生长。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的速度减慢,与钙调素结合,细胞下侧积累Ca2+和生长素较正常较少,导致植物靠近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降低,对根的抑制作用减小,根向地性程度将减小,B错误;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在太空中仍能进行。在太空微重力下,根横放时,植物根两侧的生长素含量相差不大,失去向地性,C正确;D、根部细胞内淀粉体影响生长素运输,使根部近地侧生长素含量增高,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导致近地侧细胞生长受到抑制,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19.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最具破坏性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水肿是患者发生HICH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加重病情并诱发死亡的重要原因。请回答相关问题。(1)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导致脑脊液渗透压__________,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2)研究人员选取患有高血压的大鼠,通过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细菌胶原酶溶液获得脑出血模型大鼠,分别在相应时间点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结果如下。组别对照组HICH组12h组24h组48h组72h组7d组脑组织含水量(%)76.0881.1683.2584.68810179.94①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②表中数据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一步研究发现,模型大鼠脑水肿与水通道蛋白AQP-4、血管活性物质NO有关,如图1、图2。 NO对血管舒张有重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能______高血压性脑出血。AQP-4是一种水通道蛋白,当脑组织AQP-4水平发生异常,血脑屏障受到严重破坏,细胞内外渗透压变化使AQP-4表达水平_______,是诱发脑水肿的重要机制。请据此提出一种治疗脑水肿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增大##升高(2)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②.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①.预防##防止##缓解②.升高③.用药物降低AQP-4的表达水平##降低水通道蛋白的作用##促进NO的合成【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小问1详解】脑外伤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导致脑脊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增多,渗透压增大,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小问2详解】①根据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实验组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细菌胶原酶溶液,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②据表中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的含水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小问3详解】由图1可知:随着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AQP-4的表达水平也在增加,说明脑组织含水量与AQP-4的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由图2可知:随着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血管活性物质 NO的含量下降,说明脑组织含水量与NO含量呈负相关。高血压性有可能会导致脑出血,NO对血管舒张有重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能预防(防止/缓解)高血压性脑出血。AQP-4是一种水通道蛋白,当脑组织AQP-4水平发生异常,血脑屏障受到严重破坏,细胞内外渗透压变化会使AQP-4表达水平升高,进而诱发脑水肿。因此可以用药物降低AQP-4的表达水平、降低水通道蛋白AQP-4的作用、进NO的合成等方式进行治疗脑水肿。20.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俗称“老年痴呆”)。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该病主要是由β一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元损伤所致。下图1为两种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神经元上神经冲动由图中A点传到D点的过程中,B处兴奋时膜外的电位为_____________,C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2)AD患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学习能力下降,由此推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__受损。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神经元中β-淀粉样蛋白(Aβ)“漏出”导致周围神经细胞膜、线粒体膜受损,使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明显减少。(3)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患者脑部Aβ积累会引起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D患者脑部因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出现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导致兴奋的传导受阻。若缠结点在图3的d点,则在图3箭头处进行刺激,__________处(选填“a”、“b”、“c”)可检测到电位变化。(5)某研究团队发现AD小鼠的形成与肠道菌群失衡引起苯丙氨酸和亮氨酸吸收增加,导致Thl细胞异常活化并浸润脑部引发Aβ沉积等有关。该团队将甘露寡糖二酸(GV-971)给AD小鼠口服一个月后,肠道菌群的组成接近于野生型小鼠,学习能力获得了明显改善,为治疗人类AD病症带来了希望。下列有关AD诊断与治疗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①通过检测脑脊液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等方式诊断AD②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减少Aβ沉积,减轻AD症状③患者应尽量不食用含苯丙氨酸和亮氨酸的食物,以减轻AD症状④CV-971可以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代谢产物,降低神经元损伤【答案】(1)①.负电位②.电信号转为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2)①.大脑皮层②.突触(3)①.减少②.Aβ积累导致线粒体膜损伤影响了乙酰胆碱的合成与分泌时的能量供应;神经细胞膜损伤无法正常进行胞吐释放神经递质(4)a、b(5)①②③④【解析】【分析】1、根据题图分析可知:A表示细胞体、B表示轴突、C表示突触前膜,表示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上的点。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后,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不能正常传导兴奋而发病。2、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在神经冲动由图中A点传到D点的过程中,B处兴奋时,膜外为负电位,C为突触小体,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小问2详解】记忆力、认知和学习能力都与大脑皮层有关,相关能力下降,可推测是大脑皮层受损。由于神经元中β-淀粉样蛋白(Aβ)“漏出”导致周围神经细胞膜、线粒体膜受损,会导致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明显减少。【小问3详解】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患者脑部Aβ积累会引起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提供的能量减少,所以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量减少。【小问4详解】若缠结点在图中d点,则兴奋不能由d传到c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所以在图中箭头处进行刺激,兴奋能传到的地方有a点和b点,故能够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a点和b点。【小问5详解】 ①根据(4)题干信息可知,AD患者脑部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所以通过检测脑脊液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等方式诊断AD,①正确;②根据题意,“该病主要是由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元损伤所致”,故可推测若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减少Aβ沉积,减轻AD症状,②正确;③根据题意,“苯丙氨酸和亮氨酸吸收增加,导致Th1细胞异常活化并浸润脑部引发Aβ沉积”,所以患者应尽量不食用含苯丙氨酸和亮氨酸的食物,以减轻AD症状,③正确;④GV-971可以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代谢产物,降低神经元损伤,④正确。故选①②③④。【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1.B细胞是参与执行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其通过表面BCR-Igα/β复受体和BCR辅助受体(CD21)识别摄取抗原后,经抗原加工以抗原肽-MHCII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B细胞表面,供辅助性T细胞(Th细胞)识别,进而Th细胞也能对B细胞有激活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细胞和Th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_________,两类细胞中,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2)据图可知,抗原在B细胞中加工形成抗原肽,与MHCII形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分子,共同诱导产生T细胞活化信号①;通过Th细胞表面LFA-1和CD28与B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分子分别结合,共同诱导产生Th细胞活化信号②。(3)Th细胞活化也能促进B细胞活化。活化B细胞的信号①是____________,而通过表面CD40和ICAM-1分子与____________分子分别结合,可诱导产生B细胞活化信号②,使B细胞活化,同时在活化的Th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等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细胞。(4) 科研人员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出灭活病毒疫苗。为了探究疫苗不同接种方案对接种效果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并得到下表所示结果。组别A1A2B1B2C1C2D1D2接种试剂剂量(/针)疫苗6/6/6/6/生理盐水/6/6/6/6第一针接种时间第0天第二针接种时间不接种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相应抗体相对含量15.20172.40290.70221.00注:A1、B1、C1、D1组分别接种该疫苗A2、B2、C2、D2组分别接种生理盐水。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①疫苗两次接种组的抗体含量均明显高于一次接种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疫苗两次接种时间间隔为21天的效果最好,间隔时间过短抗体含量较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①.造血干细胞②.B细胞(2)①.TCR和CD4②.ICAM-1和B7(3)①.抗原的刺激(活化Th细胞表面的)②.CD40L和LFA-1③.细胞因子④.浆细胞和记忆B(4)①.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记忆细胞迅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分泌大量抗体②.间隔时间过短,会导致第二次注射的疫苗被初次免疫反应后残留的抗体结合并清除,难以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抗体【解析】【分析】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决定簇,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和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附着。在多数情况下,抗原和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小问1详解】B细胞和Th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是B细胞。【小问2详解】 结合题图可知,B细胞作为参与执行体液免疫应答的适应性免疫细胞,通过表面BCR-Igα/β复合受体和BCR辅助受体(CT21)识别结合抗原后,抗原在B细胞中加工形成的抗原肽,与MHCII形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表面的TCR和CD4,可诱导产生T细胞活化信号①;通过Th细胞表面LFA-1和CD28与B细胞表面的ICAM-1和B7结合,可诱导产生Th细胞活化信号②,活化的Th细胞可以产生细胞因子,在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中发挥调节作用。【小问3详解】结合题图可知,Th细胞活化也能促进B细胞活化。活化B细胞的信号①是抗原的刺激,而通过表面CD40和ICAM-1等分子与活化Th细胞表面的CD40L,和LFA-1等分子结合,可导产生B细胞活化信号②,使B细胞活化,同时在活化的Th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小问4详解】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疫苗两次接种组的抗体含量均明显高于一次接种组,原因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机体发生二次免疫,即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间隔时间过短,会导致第二次注射的疫苗被初次免疫反应后残留的抗体结合并清除,导致疫苗失效,难以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抗体,结合表格数据可知,疫苗两次接种时间间隔为21天的抗体含量最高,效果最好。22.腺苷作为一种内源性嘌呤核苷,主要通过结合并激活与G蛋白耦联的ARs起作用,ARs广泛存在于肝脏细胞。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环化-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信号通路能够调节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反应和平衡。在饥饿情况下,肾上腺髓质可分泌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调节机理及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R-酶p”为蛋白激酶A复合物)。(1)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据图1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_____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促进葡萄糖以进入组织细胞。(2)在饥饿情况下,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图2中血管A、B、C三处的血糖浓度最高的可能为___________。(3)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___________介导,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试分析cAMP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临床上,Ⅱ型糖尿病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研究发现,许多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并没有减少,但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回答一种原因即可)(5)与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移植能起到稳定血糖、避免低血糖发作的作用,但在胰岛(外周主要为胰岛A细胞,内部主要为胰岛B细胞)分离时,容易造成外周细胞的损伤或丢失。为研究胰岛A细胞缺失对移植胰岛功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分离纯化的胰岛B细胞在培养液中只能短期存活,而与胰岛A细胞混合培养时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有人提出,该现象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引起的,试简要写出验证该假设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答案】(1)含GLUT4的囊泡(2)C(3)①.G1蛋白②.改变R-酶P复合物的构象,酶P与R分离后处于活化状态,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升高血糖。(4)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导致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减少,表现为胰岛素作用敏感性降低(5)分离纯化的胰岛B细胞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和适宜浓度胰高血糖素处理,观察胰岛B细胞的存活时间【解析】【分析】1、分析图1可知,胰岛素与相应的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促进葡萄糖通过转运蛋白向细胞内的转运过程,进而促进靶细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过程;2、分析图2可知,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后,肾上腺素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引起靶细胞内的代谢变化。【小问1详解】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可引起如图1所示的变化:含GLUT4的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促进囊泡将GLUT4转运至细胞膜,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增多,有利于葡萄糖从高浓度至低浓度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小问2详解】在饥饿情况下,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细胞,促进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C处是肝细胞附近的血管,故C处的血糖浓度最高。【小问3详解】据图2,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与G1蛋白耦联的ARs,即通过G1蛋白介导,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cAMP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是:改变R-酶P复合物的构象,酶P与R分离后处于活化状态,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升高血糖。 【小问4详解】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则可能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胰岛素受体减少,导致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减少,表现为胰岛素作用敏感性降低。【小问5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