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05586

大小:35.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4-09-02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蓬溪中学高2025届第三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材料二: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朝的“文”装点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袄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流行。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郑繁《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短短的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人均粮食达到700斤。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也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手中。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摘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气蓬勃作为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既是盛唐诗歌独有的艺术风格,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特征。B.作者认为,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C.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与尔同销万古愁”不仅仅在说愁之多、愁之长,更体现出形象的充沛饱满。D.在儒释道三教并行唐代,诗人们可以多方面汲取营养,李白、杜甫、王维不同的诗风与其不同的信仰有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倾向,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B.盛唐气象是与大唐帝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艺术等相适应的文化风貌特征,“浑厚”是其鲜明的风格。C.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供职、经商、求法、传教,盛唐气象因此形成。D.唐朝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文化新人诞生,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4.材料一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5.假如你是青少年盛唐文化研究会的一名成员,请你为课题“盛唐气象的成因探析”写一份报告,请结合材料二列出提纲。(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难道这是应该的吗列夫·托尔斯泰 在一片田野上,有一座规模很大的熔铁工厂。工厂的四面都砌着高墙,好几个大烟囱整天不住地冒着烟,打铁的声音很大,就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也都听得见。几个格外庞大的熔铁炉立在场院中,旁边是一条运送货物的小铁道,周围还有一片工厂的管理人和工人居住的许多房屋。在矿山里头做工的人,跟在熔铁厂做工的人一样,多得跟蚂蚁似的。他们爬到离地面有百尺多深的矿山里去做工,矿山中的空间很小,又暗又窄,又有臭味又潮湿,常常要把人闷死。那些做工的人天天都要从早晨到晚上,或者从晚上到早晨,没命地挖铁。还有一些人弯着身子在黑暗中把铁或者黄土运到铁坑里去。之后,他们再重新拉着空车回来,装满了,又运到那里去。每天,他们都要做十二个小时或十四个小时的工。在矿山中做工是这样辛苦,而在那熔铁厂里做工的人也丝毫不轻松,他们每天都工作在炙热不堪的火炉旁边;有些人在烧剩的铁和铁渣流下来的地方做工;还有些机器匠、火夫、打铁匠、瓦匠、木匠等其他在工厂里的人,也都一样,都要做十二个小时或十四个小时的工。等到了礼拜日那天,一些拿到了工钱的工人便出去洗澡休息。他们有时也不去洗澡,而是跑到酒馆饭店里去吃喝。直到喝得大醉才罢休。等礼拜日一过,礼拜一一大早,他们就又要做那种辛苦的工作了。在工厂附近,有很多乡下人牵着瘦弱的老马,来耕别人家的田地。天还没亮起来,他们就驾着马从家里出来,怀里揣着几块干面包,就到别人家田地里去耕种了。还有一些离工厂不远的乡下人,他们坐在石头道上,用席子挡着自己的身体,在那里打石子。他们的腿磨坏了,手也长出了厚茧,满身都是污泥,且不说脸面、头发和胡须,就连肺里头也装满了不少的石灰屑。那些人从石堆里取下一块没被打碎的大石,把它放在地上,然后抡起沉重的锤子,用力砸下去,直到把那块石头砸碎为止。等到那石头被砸碎了,他们再拿砸碎了的石头继续砸,非得等到石片砸得十分碎才算完。等砸完了这个,他们又拿起一整块石头,又开始……这些人每天都是如此,从清晨开始做工一直做到晚上,差不多要做十五个小时或是十六个小时的工。好在饭后他们还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他们一天吃两顿饭,早饭和晚饭都用干面包和清水来果腹。那些在矿山里,在工厂里做工的人和农夫、石匠,从小到老都是这样生活的,他们的妻子和母亲因为艰苦的工作导致种种疾病缠身,也是这样生活;还有他们的父亲和孩子,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还要做一些劳力过度,又伤害健康的工作,从早到晚,从小到老,也是这样生活。而在这座工厂的附近,在石匠和农人的身旁,在许多居无定所、以求乞为生的男女中间,竟有一辆十分美丽的马车,这辆马车由四匹红栗毛的骏马驾着——就连其中最差的一匹马,都超过了农夫所有的家产。那些马在那里驰骋着。 在这辆美丽的马车中,坐着两位贵夫人。她们撑着美丽的遮阳伞,头上戴着昂贵的帽子,帽儿上的白羽毛十分精美,光是看它的价值,简直比乡下人耕田的马都要贵上好几倍,风一吹,它们便迎风飘起来,十分好看。马车的前座上,是一位军官,他穿着一套很讲究的衣服,上面的金纽扣金光闪闪的。再说这个马夫,马夫身上穿的是一套蓝色的制服,他喝了一点酒,驾着车一路横冲直撞,几乎把路上的小孩都踏倒。有一个刚从工厂里做工回来的乡人,也驾着一辆车,刚巧遇着这辆马车直撞过来,几乎就把这位乡人撞入小河里。那辆精致马车上的马夫竟然还大怒起来,扬着鞭子对那乡人说:“你难道看不见吗?”那乡人听了这话,赶紧一只手拉着绳,一只手战战兢兢地摘掉帽子,一脸抱歉的神色。马车后面有两男一女,驾着自行车飞也似地跟着,嘴里不住地说说笑笑,好几个乞丐在后面跟着跑,他们却一直不理。又有男女两人骑着马在石道上驰骋。那马和鞍子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就是一顶带面衣的黑帽子,差不多抵上石匠两个月的工钱,再看那一条英国式的马鞭,矿山里苦工辛苦做上一个礼拜的工也买不来。马的后面跟着一只又肥又大的外国狗,戴着一个很贵的项圈。那只狗伸长舌头在后面跑着,一步也不离开它的主人。距离这辆马车不远的地方有另外一辆马车紧跟着。车上载着一个穿白围裙、一脸笑容穿得又很体面的姑娘;还有一个长着胡子的肥胖男人。那男人嘴里衔着一根纸烟,正在那里不知和姑娘说些什么话。看吧,这就是那些坐在车里,骑在马上和自行车上的人的仆人。其实这也不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情。整个夏天他们都是这样生活的,差不多每天都要出去逛,偶尔还带茶酒美味,等等,为的是换着地方吃吃喝喝,这样才会有新鲜感。这几位先生分别来自三个家庭,他们全住在乡下的别墅里:一位是乡下的绅士,家里有两千多亩田地;一位是做官的,每月三千卢布的薪水;还有一位是一家富有的大厂主家的子弟。这些人看着这群围着他们乞讨的人和苦工,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当然,他们也一点也不觉这些人值得同情。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当的现象。一会儿工夫,马车、马、自行车便都远去了,好像成了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然而那些在工里做工的工人、石匠和农夫依旧重复着他们辛苦乏味的工作,一直到他们死去。这些穷苦的人目送那些贵人离去,自己不禁心想:“人类就应该是这样活着的吗?”想到这里,他们的心里更觉得一阵阵的难受。难道这就是应该的吗?(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贵夫人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见其车”,马车如此的美丽,马匹如此的贵重,既为写贵夫人的奢华做了铺垫,又与下层民众的生活形成对比。B.小说并未写贵夫人的神态,却给她们戴的帽子尤甚是帽子上的白羽毛一个特写镜头,以细腻的笔触直接刻画出衣着高贵的贵夫人趾高气扬的姿态。C.小说中详细刻画了马夫形象,他因为自己是贵族的马夫,酒后驾车,无视路上的孩子,无视乡人的车子,置底层民众的生命于不顾,是统治阶级的帮凶。D.当贵人离去时,那种奢华的生活似乎被遗忘;但是那些底层的民众为自己的生活感到特别痛苦,每天又重复起了他们的辛苦而无味的工作。7.关于小说前四段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四段主要通过对熔铁厂和矿山的工人日常生活状态的叙写,从而刻画出一群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精神已近麻木的下层劳动者形象。B.小说写矿山工人工作时,既有对他们工作时间的叙述,又有对他们整日没命地进行重复工作的状态的描写,这样使人物的立体感更加强烈。C.熔铁厂的工人也同样的辛苦,虽然他们从事的工作种类不同,但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其工作都是超长时间、超大强度。D.第四段写工人们拿到了工钱可以去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旨在突出备受剥削下的下层劳动者还有些可以自己支配的自由,让人感到庆幸。8.小说以《难道这是应该的吗》为题,又以“难道这就是应该的吗”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9.这篇小说没有主角的名字,有的只是对人物言行的叙述,但其主题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显深刻?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认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河间献王曰:“汤称学圣王之道者,譬如日焉;静居独思,譬如火焉。夫舍学圣王之道,若舍日之光,何乃独思,若火之明也?可以见小耳,未可用大知。惟学问可以广明德慧也。”宁越,中牟鄙人也,苦耕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年,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休;人将卧,吾不敢卧。”十五岁学,而周威公师之。夫矢者之速也,而过二里止;步者之迟也,而百里不止。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谓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学亦有益乎?”孔子曰:“ 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友则失听。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返于檠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学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东夷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婿②,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苍梧③之弟,娶妻而美好,请与兄易。忠则忠矣,然非礼也。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慎其初虽欲悔之难哉”(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注]①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②私婿,丈夫死后,再非正式招夫婚配,称受招者为私婿。③苍梧,复姓。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慎其/初虽欲悔之/难哉/B.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慎其初/虽欲悔之/难哉/C.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慎其初/虽欲悔之/难哉/D.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慎其/初虽欲悔之/难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如学”与“莫能与之争”(《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莫”字的含义相同。B.“何乃独思”与“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何乃”两字的含义不同。C.鄙人,文中指居住在郊野的人,现在则指知识浅陋的人或用作自谦之辞。D.诸夏,可指周代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也指中原地区,常与偏远地区相对而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宁越因耕作太劳苦,就向朋友询问免除劳苦生活的方法,朋友的答案是苦学三十年;宁越说,他只需十五年,他连别人休息、睡觉的时间也要用来学习。B.河间献王借用商汤的观点,认为圣王之道像太阳光那样明亮,个人独自思考像火把光般微弱。因此要把独自思考明白的道理与圣王之道结合起来。C.孔子劝子路要加强学习,子路以南山的竹子为例,说竹子可以直接做成箭,用不着学习;孔子说若在箭尾装羽毛,将箭头磨锋利,箭的威力更大。D.子路问可否不管古代学问而按自己心意行事?孔子以东夷女子嫁给私婿、苍梧男子把自己漂亮的妻子换给哥哥这些不符合礼制的例子来加以否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夫矢者之速也,而过二里止;步者之迟也,而百里不止。14.孔子认为学习对人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古风(其六)李白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①。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②前。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鹖③,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④,白首没三边。【注】①代、燕:泛指古代北方边地。《古诗十九首》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句。②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这里泛指匈奴之地。③虎鹖:虎,指虎衣,鹖,指鹖冠,皆古代武将衣冠。④李飞将:指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15.下列对这首诗相关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雁门关已为边塞之地,龙庭则更在此关之北。由“别”到“戍”,说明离家越来越远;“昔”别“今”戍,见出戍守时间之长久。B.“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虎鹖”里生满虮虱,表明将士对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松懈;“旌旃”是指挥作战的旗帜,“心魂逐旌旃”表明将士渴望尽快结束战斗。C.“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苦战”一词将战争过程虚笔带过,给人想象空间;两句诗突出世道的不公,虽纯为客观叙写,但不满之情、讽刺之意尽在不言之中。D.“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以屡立战功而终无封赏的李广为喻,表达对守边将土的深切同情和惋惜;“谁怜”二字以反诘语气,表达了诗人那难以遏制的激愤。16.诗歌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名句名篇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子》第三十三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长寿。 (2)《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进酒》中诗人表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展览,以物记事,以事叙史,以史启思。如同一部沉浸式电影,文物是剧中演员,每一件文物都在讲述中华文明故事,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①,观众观赏每一件文物,如同随着“剧情”发展,穿越历史长河,认知历史并读懂中国。通过综合运用电视艺术手段与多元传播方法,让曾经深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遥远而不易接近的大遗址等一步步获得公众认知。在阐释文化新知、描绘精神图谱中②、润物无声,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物知识和价值传播对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③的作用。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揭示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成为广大文博工作者的共同追求。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并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完整写出来。20.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鹦鹉热”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鹦鹉热衣原体①,会通过空气、病鸟分泌物以及尘土传播。人类一旦接触了感染“鹦鹉热”的禽类的分泌物等就可能发病。其主要症状为头痛、肌肉疼痛、畏寒、发热,随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出现器官坏死和大面积感染,危及生命。资料显示,“鹦鹉热”与流感虽然症状相似,但在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等方面仍有区别。从发病机制上看,“鹦鹉热”是由衣原体导致的,而流感则由病毒引起。②,“鹦鹉热”的主要表现是高热、肌肉酸痛等,而流感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症状。得了“鹦鹉热”不可怕,③。燕海英介绍,患者在急性期应注意隔离,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四环素类、喹诺酮类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都对“鹦鹉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鹦鹉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进博会见证着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B.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这个字有一段来历。 C.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D.“川藏第一隧”——二郎山隧道,将我们通行天堑二郎山的时间缩短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要学会珍惜。友谊、爱情、荣誉、人格、事业、礼物等等,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都需要珍惜,甚至不幸的遭遇、平淡的生活、普通的交往等等都孕育着值得珍惜的内容。人生有时也要学会舍弃。舍弃暂时的安逸,可以获得生的幸福;舍弃一己之私,可以获得天下的大公;舍弃蝇头小利,可以赢得千秋大义。珍惜与舍弃看似矛盾对立,但又和谐统一密切相关。该珍惜的珍惜,该舍弃的舍弃,这是人生的辩证法,人类的大智慧。请以“珍惜与舍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