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月考试题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孟德尔进行的植物杂交实验,只有选用豌豆的实验最为成功,与之无关的原因是()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的相对性状易于区分C.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D.豌豆是闭花授粉的植物【答案】A【解析】【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详解】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A错误;B、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B正确;C、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的植物、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C正确;D、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的植物、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A。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正确步骤是A.开花后去雄→套袋→传粉B.开花前去雄→套袋→传粉→套袋C.开花前去雄→套袋→传粉D.开花后去雄→套袋→传粉→套袋【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正确步骤是:要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即开花前去雄,然后套袋,待母本雌蕊成熟后,进行传粉,然后再套袋,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答案】A【解析】【分析】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1)测交法;(2)自交法。植物常用自交法,也可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但动物常用测交。【详解】A、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以A/a这一对等位基因为例,纯合子AA自交后代均为AA纯合子,纯合子aa自交后代均为aa纯合子,A正确;B、若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为杂合子,如AA和aa杂交,子代全为Aa,B错误;C、杂合子Aa自交后代产生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AA和aa是纯合子,因此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全是杂合子,C错误;D、杂合子Aa与隐性个体aa测交,后代有Aa杂合子也有aa纯合子,不全是杂合子,D错误。故选A。4.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一株杂合高茎豌豆连续自交,F3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1/2B.3/4C.1/6D.7/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假设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则杂合子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Dd,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1:2:1。【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杂合子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Dd,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1:2:1,则子一代杂合子的比例占1/2;同理子二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2×1/2=1/4,子三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4×1/2=1/8,因此子三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1-1/8=7/8。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实质,识记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明确杂合子自交n代产生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2的n次方,进而计算纯合子的比例。 5.马的毛色栗色(显性)与红色(隐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要判断某匹栗色马是否为杂合子,最好的交配方式是()A.自交B.杂交C.测交D.正交与反交【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马的毛色中,栗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栗色为显性性状,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杂合子。【详解】马的毛色栗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要判断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即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与之杂交,再根据子代情况作出判断,若子代均为栗色,则为纯合子;若子代出现白色,则为杂合子。故选C。【点睛】遗传学相关的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6.下列有关孟德尔运用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之一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C.“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结果”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到的D.“Dd能产生D、d数量相等的两种雌雄配子”属于推理内容【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孟德尔的假说内容有: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详解】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之一,A正确;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验证过程,B正确; C、“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结果”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到的,C正确;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但是雌雄配子数量不一定相等,D错误。故选D。7.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往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16种【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模拟孟德尔杂交试验。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所示烧杯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定律实验;①③所示烧杯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验。【详解】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A错误;B、乙同学分别从如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涉及两对等位基因,模拟了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1/2=1/4,C错误;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3×3=9种,D错误。故选B。【点睛】关键要明确实验中所用的烧杯、不同烧杯的小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学生明确甲、乙两同学操作的区别及得出的结果,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8. 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开紫花,子一代自交,所得子二代中红花:紫花:白花=1:2: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紫花是性显性状B.红花是显性性状C.白花是显性性状D.无法判断花色的显隐性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叫并显性。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即外显率为100%。【详解】通过题干信息可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开紫花,子一代自交,所得子二代中红花:紫花:白花=1:2:1。基因型符合AA×aa→Aa,Aa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为AA:Aa:aa=1:2:1,基因型比和表现型比一致,这种情况属于不完全显性,无法判断花色的显隐性关系,D正确。故选D。9.灰兔与灰兔杂交,子代有26只白兔,25只黑兔,51只灰兔。则灰兔和白兔杂交,其后代中白兔个体()A.均为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5%B.均为纯合子,所占比例是50%C.均为杂合子,所占比例是55%D.均为纯合子,所占比例是50%或10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灰兔与灰兔杂交,后代出现了灰兔、白兔和黑兔,且比例为2:1:1,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兔为杂合子,白兔和黑兔为显性或隐性纯合子。【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灰兔为杂合子,白兔为显性或隐性纯合子,因此灰兔和白兔杂交,后代白兔:灰兔=1:1,即白兔占50%,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后代中白兔个体均为纯合子,所占比例是50%,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白兔肯定是纯合子,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白兔个体所占比例是50%,D错误。故选B。10.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纯合一行植株所产生的F1中() A.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都会有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C.都为隐性个体D.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纯种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详解】纯种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隐性纯合一行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隐性个体,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11.将高秆(T)无芒(B)小麦与另一株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无芒、高秆有芒、矮秆无芒、矮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ttBb×TtBbB.Ttbb×TtBBC.TTBB×TtBbD.TTBb×ttbb【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详解】高秆无芒∶高秆有芒∶矮秆无芒∶矮秆有芒=3∶l∶3∶1,高秆∶矮秆=1∶1,说明亲代基因型是Tt和tt,无芒∶有芒=3∶1,亲代基因型是Bb和Bb,综合分析后,亲代基因是TtBb(高秆无芒)和ttBb(矮秆无芒),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一杂合植株(基因型为Dd)自交时,含有显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1:2:1B.4:4:1C.2:3:2D.1:3: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一杂合植株(基因型为Dd)自交时,含有显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即其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D:d=1:2,据此分析答题。【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一杂合植株(基因型为Dd)自交时,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D:d=1:2,而产生的雌配子的比例为D:d=1:1,因此后代中DD:Dd:dd=(1/3×1/2):(1/3×1/2+2/3×1/2):(2/3×1/2)=1:3:2。 故选D。13.某植物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以红花和白花植株为亲本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产生F2,拔除F2中的全部白花植株,让剩余的植株自交产生F3,F3中的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A.1/3B.1/4C.1/6D.1/9【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植物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设用字母A/a表示。红花和白花杂交,后代都是红花,可知红花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Aa自交产生的F2代中AA:Aa:aa=1:2:1。将F2中的白花拔出,则剩余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F2进行自交,F3代中白花(aa)的概率为2/3×1/4=1/6。故选C。1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等位基因(A对a为完全显性,B对b为完全显性)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中()A.表现型有2种,且比例为1:1;基因型有4种B.表现型有2种,且比例为3:1;基因型有2种C.表现型有4种,且比例为2:1:2:1;基因型有6种D.表现型有4种,且比例为1:1:1:1;基因型有4种【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拆分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解】根据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可以将基因型的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拆分成Aa与aa杂交、bb与Bb染交进行分析,其中Aa与aa杂交,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a与aa,比例为1:1,则两种表现型比例也为1:1;bb与Bb杂交,后代有两种基因型Bb和bb,比例为1:1,则表现型有两种,比例为1:1。因此基因型的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则后代中表现型有2×2=4种,比例为(1:1)×(1:1)=1:1:1:1,基因型有2×2=4种,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②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M=16C.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N、P分别为9、3D.该亲本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理论上是1:1:1:1【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表示减数分裂,②表示受精作用,其中因为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M是4×4=16种,F2基因型N=3×3=9种,表型比为12:3:1,所以表型P为3种,据此答题即可。【详解】A、分析图可知,①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该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①过程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正确;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由于雌雄配子都有4种,因此该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M=16,B正确;C、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子代的基因型有3×3=9种,表型及比例为12:3:1,即有3种表型,因此,N、P分别为9、3,C正确;D、该植株(AaBb)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aBb):1(Aabb):1(aaBb):1(aabb),结合F2的表型比例(12:3:1)可知,测交的表型比例为2:1:1,即该亲本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理论上是2:1:1,D错误。故选D。16.如图是某细胞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B.纺锤体形成发生在甲→乙时期 C.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答案】AB【解析】【分析】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据图分析可得,乙是起点又是终点。乙→甲是分裂间期、甲→乙是分裂期。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详解】A、乙→甲时期是分裂间期,而DNA数目加倍发生间期,A正确;B、甲→乙是分裂期,纺锤体形成在分裂期的前期,B正确;C、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图示表示有丝分裂过程,C错误;D、乙→甲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该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活动旺盛,而高尔基体在分裂末期活动旺盛,D错误。故选AB。17.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B.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C.解离、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制片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用药液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详解】A、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从生长旺盛的部位取材,包括茎尖、形成层、根尖等部分,均可以观察到有丝分裂,A错误;B、解离时间一般在3-5min,解离时间过长,细胞过于酥软,不利于漂洗且染色体易被破环,因此解离的时间不宜过长,B错误; C、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弄碎根尖、压片可使细胞分离开,因此三者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C正确;D、由于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最长,因此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D错误。故选C。1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B.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性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和减数分裂D.减数分裂也具有周期性【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A正确;B、减数分裂的结果就是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正常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B正确;C、性原细胞只可进行减数分裂,也可进行有丝分裂,C正确;D、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但无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概念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再作出准确的判断。19.用M和N分别代表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则初级卵母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分别是()A.2M和2NB.4M和4NC.2M和4ND.4M和2N【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nnn2nnDNA数目4n4n4n2n2n2n2nn【详解】根据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分别是M和N可知,卵原细胞中的含有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分别是2M和2N。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不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含2条染色单体、2个核DNA分子,所以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分别是2M和4N。故选C。20.下列生物细胞中肯定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A.小鼠的次级卵母细胞B.野猪的初级卵母细胞C.小鼠体细胞D.家兔的受精卵【答案】A【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会同源染色体。【详解】A、小鼠的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A正确;B、野猪的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其中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小鼠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家兔的受精卵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A。21.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有丝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是由于在减一后期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详解】由题意可知,该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又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所以属于减II中期。故选C。22.下列属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共同点的是()A.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C.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部分片段交换D.同源染色体分开后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间期减I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断裂后期减II后期【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加倍发生在性原细胞形成初级性母细胞的过程中,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次级性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在同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加倍发生在间期S期,染色体数目将加倍发生在后期,在同一个细胞,A错误;B、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离后的子染色体都会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交叉互换;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 故选B。23.图为某生物中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图中细胞的染色单体数为10条C.染色体1与2将会出现在同一个子细胞中D.染色体1与3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个子细胞中【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两两配对,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详解】A、由图可知该细胞有联会现象,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B、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两条染色单体,所以细胞中共有16条染色单体,B错误;C、染色体1和2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相互分离,将会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C错误;D、染色体1和3为非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染色体1和3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个子细胞中,D正确。故选D2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的细胞质B.受精卵中的DNA数目等于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C.每个精子继承了初精母细胞四分之一的核DNAD.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答案】B 【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受精作用的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详解】A、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方式都是不均等分裂,因此每个卵细胞继承了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的细胞质,A正确;B、受精卵中的DNA数目大于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之和,因为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仍含有少量的DNA,B错误;C、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每个精子继承了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之一的核DNA,C正确;D、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D正确。故选B。25.人类斑秃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男性只要携带一个斑秃基因(A)就表现斑秃,而女性只有显性纯合子(AA)才表现斑秃。某家庭有关斑秃的遗传系谱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Ⅰ-4的基因型是aa B.Ⅱ-1和Ⅱ-2的基因型不相同C.Ⅲ-1斑秃的概率是1D.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非斑秃孩子的概率是3//4【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斑秃对应基因型为下表:基因型AAAaaa男性表现型斑秃斑秃正常女性表现型斑秃正常正常分析题图可知,Ⅰ1和Ⅱ3均为正常男性,所以基因型为aa,Ⅰ2和Ⅱ4均为斑秃女性,基因型都为AA。【详解】A、由分析可知,Ⅱ3基因型为aa,Ⅱ4基因型都为AA,由子代逆推亲代可知Ⅰ3和Ⅰ4基因型都是Aa,A错误;B、Ⅰ1基因型为aa,Ⅰ2基因型为AA,所以Ⅱ1和Ⅱ2的基因型相同,均为Aa,B错误;C、Ⅲ1可能基因型为1/2Aa,1/2aa,由于Ⅲ1是女孩,一定正常,所以斑秃的概率是0,C错误;D、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基因型为1/2Aa,1/2aa,非斑秃孩子的概率是1-[1/2(Aa)×1/2(男孩)]=1-1/4=3/4,D正确;故选D。26.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例如,人类ABO血型由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不同血型的基因组成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血型A型B型AB型O型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A.人类ABO血型的基因型共有6种B.基因IA、IB和i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子代为O型血,其父母不可能是AB型血D.若双亲均为AB型血,则子女是AB型血的概率是1/4【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结合表格可知,人类ABO血型的基因型共有6种,A正确;B、基因IA、IB和i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是复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C、O型血基因型为ii,若其父母是AB型血(IAIB),不可能生下O型血的小孩,C正确;D、若双亲均为AB型血,则后代为2IAIB、1IAIA、1IBIB,子女是AB型血的概率是1/2,D错误。故选D。27.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和灰色(A、a),尾巴有短尾和长尾(B、b),两对性状分别受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中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F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存在显性致死现象B.F1中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有两种C.让F1中黄色短尾鼠与灰色长尾鼠交配,F2中各表型的比例为1:1:1:1D.让F1中黄色长尾雌雄鼠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不会出现短尾鼠【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计算问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详解】A、根据题意可把两对性状分开计算:黄色:灰色=(6+3):(2+1)=3:1,短尾:长尾=(6+2):(3+1)=2:1,因此黄色对灰色为显性,短尾对长尾为显性,且B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A正确;B、F1中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两种,B正确;C、F1中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灰色长尾小鼠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交配后各表现型的比例为2:1:2:1,C错误;D、长尾属于隐性性状,理论上长尾鼠自由交配后F2全为长尾,D正确。故选C。28.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每条染色体上DNA 的含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④中依次有8、4、2个核DNA分子,这三个细胞均对应乙图的DE段B.若图示细胞分裂有连续性,则顺序为①②③④,其分裂方式属于减数分裂C.图③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出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DE段D.图②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对应于CD段【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减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乙中,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AB为DNA分子复制过程,BC段每条染色体含两条DNA,CD段发生着丝点分裂。【详解】A、①③④中依次有8、4、2个核DNA分子,①③④中着丝点都已分裂,所以都没有染色单体,这三个细胞均对应乙图的DE段,A正确;B、若图示细胞分裂有连续性,则顺序为①②③④,①为卵原细胞的有丝分裂,B错误;C、因为②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哺乳动物为雌性动物,因此③为极体,不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D、图②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卵母细胞,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DNA,对应于乙图的BC段,D错误。故选A。【点睛】29.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I、i影响。当基因I存在时,基因Y的作用不能显现出来。现有下面两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 A.基因Y与基因I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实验二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Ii×YyIiC.实验一的F2中结黄茧家蚕有杂合子D.实验一的F2白茧中纯合子占3/16【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分析实验一可知,F2性状分离比是13:3,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白茧的基因型是YyIi,Y_I_、yyI_、yyii都表现为白茧,Y_ii表现为黄茧,亲本黄茧的基因型是YYii,白茧基因型是yyII。【详解】A、实验一显示,F2中白茧:黄茧=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Y与基因I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实验二中,白茧与白茧杂交,F1中白茧:黄茧=3:1,因此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Ii×YyIi,也可能是YyIi×yyii或YYIi×YYIi或YYIi×yyIi,B正确;C、由于基因I存在时,基因Y的作用不能显现出来,再根据实验一的F2中白茧:黄茧=13:3(是9:3:3:1的变式),因此,结黄茧个体的基因型为1/3YYii、2/3Yyii,有杂合子存在,C正确;D、实验一显示,F2中白茧:黄茧=13:3,其中白茧的基因型有9Y_I_、3yyI_、1yyii,其中纯合子有YYII、yyII、yyii,比例为3/13,D错误。故选D。30.“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和表现为右旋的个体的基因型都有3种C.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其后代螺壳都将表现为右旋D.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为父本进行交配【答案】A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左螺旋dd作为母本,与右螺旋DD作为父本杂交,后代基因型为Dd,表现型为左螺旋(与母本相同),子一代为Dd,Dd自交,子二代全部为右螺旋,且后代DD:DD:dd=1:2:1,说明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母性效应”现象是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详解】A、Dd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说明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螺壳表现为左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故表现为螺壳左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或Dd2种;螺壳表现为右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或Dd,则表现为螺壳右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Dd或dd3种,B错误;C、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DD和Dd自交的后代都是右螺旋,dd自交的后代是左螺旋,因此后代螺壳右旋∶左旋=3∶1,C错误;D、左螺旋的基因型为dd或Dd,鉴定期基因型可以让其与任意表现型作为父本进行交配,若后代都是左螺旋,则基因型为dd,若后代都是右螺旋,则基因型为Dd,D正确。故选A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过程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操作①是______,操作②是______;为了确保杂交试验成功,①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______进行。(2)高茎(A)对矮茎(a)为完全显性,则杂合子豌豆植株的表型为______。(3)若亲本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____,F2的基因型有____种。豌豆的红花与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G七种豌豆分四组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杂交后代杂交组合红花白花总植株数①AB21075285②CD0270270③EF160150310④GD3000300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基因用A、a表示):(4)根据杂交组合______,可判断______是显性性状。(5)杂交组合③中两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6)红花与白花的遗传符合______定律。【答案】(1)①.去雄②.人工授粉③.花蕾期(2)高茎(3)①.3∶1②.3(4)①.①②.红花(5)Aa、aa(6)基因分离【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所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传粉。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③E×F后代红花:白花=1:1,说明是测交实验;①A×B后代中高茎:矮茎=3:1,因此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且A、B的基因型都是Aa;②C×D后代全是白花,说明C、D的基因型为aa;④G×D后代全是高茎,说明G的基因型为AA。【小问1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人工传粉;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授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要在花蕾期进行,其动作要轻、要干净、达到彻底去雄,操作后还要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小问2详解】杂合子豌豆植株的基因型是Aa,表现型是高茎。【小问3详解】亲本均为纯合子,则F1的基因型是Aa,F1自交,F2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3:1,F2的基因型有三种,分别是AA、Aa、aa。【小问4详解】杂交组合①的后代出现红花:白花=3:1,该比例为杂合子自交后代的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均为Aa,并且红花为显性性状。【小问5详解】杂交组合③中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红花:白花=1:1,为测交,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小问6详解】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32.某生物实验小组对某雌性动物的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然后绘制了甲、乙、丙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丁表示该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那么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Ⅰ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共同点有______(写出1点即可)。(2)图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图丙中绘制了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DNA分子。(3)图丁中b阶段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__(填序号),c 过程_____(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4)a过程与c过程子细胞核DNA数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答案】(1)①.丙→乙→甲②.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2)①.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②.12③.12(3)①.受精作用②.①③.有(4)a过程核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过程核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图乙细胞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图丙细胞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图丁中,a表示减数分裂,b表示受精作用,c表示有丝分裂。甲中含有三个非同源染色体,且其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甲为减二中期,图乙细胞具有联会现象,因此乙为减一前期,图丙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小问1详解】图甲细胞中只有3条染色体,并且3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因此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图乙细胞具有联会现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图丙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若图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则根据性原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丙→乙→甲。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的共同点是: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数目相等、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等。【小问2详解】根据“基因型为EeXFXf的某动物”可知该生物为雌性动物。由分析可知,图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因此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图丙代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共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共绘制了12条染色单体,每个染色单体中含1条DNA,因此也绘制了12条DNA。【小问3详解】图丁中,b过程结束时,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因此b表示受精作用;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丁中的①;c过程发生在受精作用之后,且结束时染色体数目没发生变化,因此c表示有丝分裂,该过程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小问4详解】a过程核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过程核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导致a过程与c过程的子细胞核DNA数不同。 33.下图为小组利用大蒜(2N=16)做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高倍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大蒜根尖临时装片时的制片流程为:解离→_____→_____→制片,此过程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2)图示细胞②中染色体条数为_____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_____。若要将细胞②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方移动。(3)②细胞的后一时期最明显的特点是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_____,该结构最终可以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这一过程与细胞器_____有关。(4)某同学计划通过观察视野中某一细胞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来研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该同学能否实现目标?___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漂洗②.染色③.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①.32②.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两条染色体③.左下(3)①.细胞板②.高尔基体(4)①.不能②.因为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都是死细胞,不具备继续分裂的能力【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观察时,需要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该区细胞的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小问1详解】制作大蒜根尖临时装片时的制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在制作根尖临时装片过程中,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小问2详解】 图示细胞②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两条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共有32条染色体;由于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立的虚像,细胞②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因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与实物之间是颠倒的,所以要将细胞②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小问3详解】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后一时期为分裂末期,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最终可以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小问4详解】由于解离过程中细胞已死亡,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都是死细胞,不具备继续分裂的能力,所以某同学无法通过观察视野中某一细胞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来研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这一目标是不能实现的。34.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1)荠菜这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F2三角形果实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2)图中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部分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卵圆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些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2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实验步骤:①用2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___________的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结果预测: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答案】(1)①.自由组合定律②.AABB和aabb③.8(2)①.8/15②.AABB:AAbb:aaBB=1:1:1(3)①.卵圆形果实②.F2三角形果实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③.F2三角形果实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27:5【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三角形果实个体和卵圆形果实个体杂交,后代所结果实皆为三角形,则三角形为显性,F2代中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15:1,符合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双杂合子自交比例9:3:3:1的变形(9+3+3):1,可知纯隐性(基因型为aabb)为卵圆形,其余皆为三角形。【小问1详解】F2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是“9:3:3:1”的变式,说明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此还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三角形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卵圆形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F2三角形果实有A_B_(2×2=4种)、A_bb(2×1=2种)、aaB_(1×2=2种),共8种。【小问2详解】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卵圆形果实,这样的个体为三角形且同时含有a和b,即4/16AaBb、2/16Aabb、2/16aaBb,在F2结三角形果实(占15/16)的荠菜中的比例为(4/16+2/16+2/16)/(15/16)=8/15。而AaBb、Aabb和aaBb自交后会发生性状分离。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些个体为三角形且不同时含有a和b,即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1/16AAbb:1/16aaBB=1:1:1。【小问3详解】与确定基因型,可通过测交的方法,观察后代表现型(表型)进行确定。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三角形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卵圆形个体杂交的F1分别为aaBb,(AaBb、aaBb),均为三角形,还不能进行判断,所得F1自交得F2,若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则F1为aaBb,其自交后F2中三角形果实aaB-与卵圆形果实aabb植株的比例约为3:1;若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则F1为1/2AaBb、1/2aaBb,其分别自交后F2三角形果实(1/2×15/16+1/2×3/4)与卵圆形果实(1/2×1/16+1/2×1/4)植株的比例约为27: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