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95071

大小:1.09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4-09-01

上传者:老李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为加强森林监测和防护,我国某地在山上设立了观察点。读该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居民点与山峰的最大高差最接近()A.550米B.580米C.610米D.640米2.仅考虑图示区域光热条件,森林长势较好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3.若设立两个观察点,最佳的组合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图中山峰高度为915米,居民点海拔高度在300至400米之间,因瀑布高差为52米,故居民点海拔不会高于348米,计算两地高差在567至615米之间,所以“最大”高差可能为610米,C正确,ABD错。故选C。【2题详解】根据指向标可知,甲为北坡,乙为东坡,丙为东南坡,丁为西南坡。该地位于我国,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偏北坡为阴坡,偏南坡为阳坡,甲光照差,A错;乙偏东坡,光照较丙丁差,B错;丙为东南坡,丁为西南坡,相比而言,西南坡午后受太阳辐射影响,热量条件更好,所以丁坡 光热较丙坡更好,所以若只考虑区域光热条件,森林长势较好的地点是丁坡,C错,D正确。故选D。【3题详解】设立的观察点需要视线能覆盖全境,①③两地位置高、组合设点后观察视线不受山峰山脊等阻挡,B正确。②海拔较低,监测范围小;④东侧存在山脊,有视野盲区。故排除ACD,选B。【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地之间的通视问题,应该考虑以下情况:1、两地之间是否存在山脊或小山丘(注意山脊和小山丘的海拔高度);2、两地之间的坡形是否为凸坡(即坡面向上凸起,等高线由稀疏向密集过渡);3、两地间是否存在陡崖(可以将陡崖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凸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甲地的气候特征是()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B.终年高温,冬季多雨,夏季少雨C.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分配均匀D.终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5.乙地气候类型最可能分布在()A.北半球低纬度大陆西岸B.北半球中纬度大陆西岸C.南半球低纬度大陆西岸D.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6.与乙地相比,甲地()A.气温年较差更小B.年降水量更小C.冬季降水量更大D.年均温更低【答案】4.D5.B6.A【解析】【4题详解】甲地全年各月均温均在20℃以上,终年高温,且甲地6、7月均温相对较低,判断甲地位于南半球。10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表明夏季多雨。5月至9月降水较少,当地冬季相对少雨。故选D。 【5题详解】乙地7、8月气温相对较高,位于北半球。最冷月均温介于0~15℃之间,属于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差异较小,判断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区。故选B。【6题详解】结合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信息可知,相比而言,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更小,但年均温相对更高,A正确,D错误。同时,甲地的年降水总量较大,甲地当地冬季的降水量较乙地更小,BC错误。故选A。【点睛】主要的气候类型中,气候类型的判断关键抓住两点:一是“以温定带”,各月均温大于15℃为热带(主要有4个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介于0℃-15℃为亚热带(两个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小于0℃多为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但除开温带海洋性气候)。二是“以水定型”,通过降水的总量和季节分配具体判断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另外,注意区分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均为热带气候,但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总量较热带草原气候更大。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广东前汛期雨量最多、降水最集中的时期,该期间的降水俗称“龙舟水”。一般在5月第5候(5天一候),南海短短几天内风向及性质发生突变,具有持续时间长、暴雨落区局地性强、强对流突发性高、造成灾情重等特点,“龙舟水”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在某些年份出现增多或减少的突变。下图为广东1961-2015年平均“龙舟水”的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单位:m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龙舟水”发生期间时值我国()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8.影响“龙舟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地面起伏状况②季风洋流影响③台风登陆路径④冷暖气团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影响“龙舟水”雨量突变的气压带或风带可能是()A副热带高压带B.东南信风带C.赤道低压带D.蒙古高压【答案】7.C8.B9.A【解析】【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元宵节为正月十五,大约在每年的2月左右;清明节大约在每年的4月5日左右;端午节为五月初五,大约在每年的6月左右;中秋节为八月十五,大约在每年的9月左右。结合材料,“龙舟水’发生在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我国端午节前后,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根据“暴雨落区局地性强、强对流突发性”可知与地形有关,①正确;结合图可知,降水量等值线并非与海岸线平行,表明沿岸洋流影响不明显,②错误。台风登陆路径多样,不是导致图示降水量空间分布形成的主要因素,③错;图示“龙舟水”降水量等值线总体呈现沿海多内陆少、局部出现高值区特征,结合我国季风气候降水与锋面雨带的推移有关的知识以及“南海短短几天内风向及性质发生突变”的材料提示,可推断“龙舟水”受锋面天气系统影响,与冷暖气团交汇密切相关,④正确。故选B。【9题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广东前汛期雨量最多、降水最集中的时期,该期间的降水俗称龙舟水”,可知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气温回升,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一带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与强弱变化直接影响南方暖湿流的北上与势力强弱,故“龙舟水”雨量突变影响较大的是副热带高压,A正确。东南信风带位于南半球,对当地的影响小,B错;赤道低气压带主要影响赤道附近地区,且其影响下的降水多比较稳定,C错误。蒙古高压主要存在于冬季,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使得我国出现大范围的降温甚至寒潮天气,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中,大气环流一般影响的范围大,与降水的纬度差异有关,纬度位置一般通过大气环流影响降水。大陆沿岸地区降水会受到洋流影响,一般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大陆局部地区降水差异多与地形有关,一般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北极燕鸥是属于燕鸥属的一种海鸟,以鱼、甲壳动物等为食,寿命可达2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下图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A.9月B.6月C.3月D.12月11.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而是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合理的解释是()A.大致沿大圆飞行,距离较短B.大致顺地转偏向力,飞行速度较快C.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速度较快D.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12.关于北极燕鸥及其迁徙的叙述,可信的是()A.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超过3万千米B.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利用沿岸洋流C.北极燕鸥一年可经历一个夏天D.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答案】10.C11.D12.D【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北极燕鸥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由此可知北极燕鸥主要根据地球上气温变化规律进行迁徙。由图可知北极燕鸥的越冬地在南极大陆,繁殖地在北极地区,其从越冬地开始向繁殖地迁徙的时间应该是北半球温度开始升高的时间,3月份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动,北半球逐渐进入夏半年(春分-秋分之间),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鸟类飞行路线尤其是飞行方向主要与气流运动有关,顺风飞行能够节省体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判断,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而是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并不是大致沿大圆飞行,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转偏向力的规律是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由图可知北极燕鸥的飞行方向并不是大致顺地转偏向力,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图可知北极燕鸥的迁徙方向并没有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C错误。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知识可知北极燕鸥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D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经线圈全长约为4万千米,因此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远超过3万千米,A错误。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利用盛行风向,不是为了利用沿岸洋流,B错误。结合材料可知“北极燕鸥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一年中北极燕鸥往返于南北极之间,因此其一年不止经历一个夏天,C错误。根据材料“北极燕鸥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因此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D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0°),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在此之后向北移动。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城市山体公园进行研学考察。小亮在考察日记中写道:“天刚蒙蒙亮,我们在成片的香樟树林里踩着刚落下的树叶前行,到山腰却看见树梢的新芽呼之欲出,在6:54赶在太阳升起时到达山顶,测量到了日出方位······18:54,我们在山上看到了壮美的日落”。下图示意该日考察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叙述中,最可能正确的时()A.小亮在甲处附近看到了壮美的日落B.小亮在乙处附近测量到了日出方位C.小亮在丙处附近看到了甲处的同学D.小亮在丁处看到枯黄树叶摇摇欲坠14该日后() A.北京白昼最长B.拉萨黑夜渐短C.海口日影最长D.当地白昼渐短15.在该小组绘制的该日太阳视运动轨迹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B.C.D.【答案】13.B14.B15.B【解析】【13题详解】图中等高线较密集,考察地位于山区,而日落偏西,所以朝西开阔的山顶或山脊是观看日落的最佳地点。结合图中四点的位置,甲位于山坡,向西面朝谷地,西方和西北方有山地阻挡,A错误。乙地在山地东坡,前方视野开阔,小亮在乙处附近测量到了日出方位,B正确;甲丙之间存在山地阻挡,无法通视,C错;从考察路线看,地势起伏不是太大,故丁地也是香樟树林,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故选B。【14题详解】结合材料“在6:54赶在太阳升起时到达山顶,测量到了日出方位······18:54,我们在山上看到了壮美的日落”可知,该日昼长约12小时,加上新芽呼之欲出,故该日为春分日。春分日后,北京白昼渐长,夏至最长,A错误;拉萨黑夜渐短,白昼渐长,B正确;海口正午太阳高度渐大,日影最短,C错误;当地白昼渐长,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春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时太阳在当地正南方,故选B。【点睛】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印度洋区三面环陆,受海陆相互作用的影响,成为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之一。一般东北印度洋冬季风要比夏季风弱很多,南、北印度洋表层环流差异大,南印度洋环流流动相对稳定。下图为印度洋季风及其表层环流示意图。(1)简述夏季甲海域上升流的形成过程。(2)分析南印度洋环流流动比北印度洋稳定的原因。(3)说明东北印度洋受夏季风影响比冬季风大的理由。【答案】(1)受离岸西南季风的吹拂,上升流区域表层大量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补充表层海水,引发底层海水上泛。(2)南印度洋海域受季风影响较小,洋流相对稳定;南印度洋海域较北印度洋开阔,洋流受陆地轮廓的影响小。(3)东北印度洋所处纬度较低,且夏季风由海洋吹来,受夏季风的影响大;东北印度洋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冬季风到达该地势力较弱;冬季风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地,山地对冬季风的削弱强,导致冬季风势力减弱。【解析】【分析】本题以洋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的形成、季风环流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所示甲位于索马里半岛沿岸,夏季亚洲陆地温度高,形成亚洲低压,印度洋海域温度较低,形成高气压。因此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发生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吹向南亚地区,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甲地)受离岸西南季风的吹拂,表层大量海水远离海岸,因此底层海水补充表层海水,引发底层海水上泛,上升流由此形成。【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东北印度洋区三面环陆,受海陆相互作用的影响,成为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之一”,由此可知北印度洋季风气候显著,受季风影响大,因此洋流流动性强,不稳定;而南印度洋海域受季风影响较小,洋流相对稳定。由图可知,南印度洋海域较北印度洋开阔,洋流受陆地轮廓的影响小。【小问3详解】东北印度洋的冬夏季风源地不同,冬季风源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夏季风源自印度洋洋面。结合东北印度洋所处纬度位置可知,其纬度位置较低,距离夏季风源地较近,因此受夏季风影响较大;且夏季风由海洋吹来,海洋上摩擦力较小,夏季风被削弱较少,因此夏季风风力较强。东北印度洋纬度位置较低,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因此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风到东北印度洋之前要经过其北部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地,山地高原对冬季风的削弱作用强,因此冬季风到达东北印度洋之前势力已被大幅削弱,综上导致冬季风势力减弱。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潜水溢出带是指潜水流动受到阻塞而被迫溢出地表的地带。天山山脉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平均海拔约为4000米,最高海拔为7443.8米,其北坡为西风迎风坡,山麓分布有潜水溢出带。下图示意天山北麓潜水埋藏深度、潜水溢出带及河流的分布。(1)指出图中潜水溢出带的潜水来源。(2)描述图中天山北麓潜水埋藏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3)判断甲地较其东、西两侧的地势差异并说出依据。【答案】(1)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河流水下渗。(2)以潜水溢出带为中心,潜水埋藏深度向南北两侧增加;东南部局部地区,潜水埋藏深度向东西两侧增加;多数区域同一潜水埋藏深度大致呈东西延伸;潜水埋藏深度最大区域分布在潜水溢出带的南侧(潜水溢出带的南侧深度大于北侧);潜水溢出带的南侧潜水埋藏深度变化较大。(3)地势较两侧低。潜水埋藏深度较两侧浅,为潜水汇集之地;且有河流流经,因此地势较两侧低。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陆地水源的相互补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图中天山山脉、潜水溢出带、河流等信息推测,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以及少量大气降水补给的河流水,部分在河流出山口冲积扇顶部以及沿途地区下渗,在冲积扇缘地带的山麓地区地下水溢出,形成潜水溢出带,所以图中潜水溢出带的潜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冰雪融水以及河流水下渗。【小问2详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作答。读图可知,以潜水溢出带为中心,潜水埋藏深度由中部向南北两侧增加;东南部局部地区,潜水埋藏深度向东西两侧增加(如图中甲附近);多数区域同一潜水埋藏深度大致呈东西延伸;潜水埋藏深度最大区域分布在潜水溢出带的南侧(注意图中潜水埋藏深度颜色中较为深色的区域位置);就潜水埋藏深度的变化而言,潜水溢出带的南侧潜水埋藏深度变化较大。【小问3详解】依据要根据图示信息获得。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的潜水埋藏深度较两侧更浅,为潜水的汇集之地,表示地势相对低洼。同时,甲处有河流流经,表示为谷地地形,因此地势较两侧更低。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受地形影响,山谷风在背景风(是大尺度区域内某种原因造成的大气水平运动如风带或者季风等)较弱时表现明显。位于我国夏季风末端附近黄土高原之上的某东北一西南走向河谷,山谷风显著。下图为河谷西侧山坡气象站春季某日测得的山谷风变化曲线。(1)据图描述气象站该日风向的变化特征。(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图中20时风力最小的原因。(3)与夏季相比,推测冬季时该气象站山风出现时长的差异并分析原因。【答案】(1)白天为东南风,夜晚为西北风;日出前后(9时左右),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日落前后(20时左右),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2) 日落后,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收缩下沉,顺坡流向谷底,山风开始增强,此时山谷降温慢,谷风开始减弱,20时为日落两小时后,正处于谷风与山风的转换期,故风力较小。(3)山风(西北风)出现时间更长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夜晚山风开始早,结束晚;冬季,背景风(西北季风)势力强。【解析】【分析】本题以河谷西侧山坡气象站春季某日测得的山谷风变化曲线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山谷风对区域农业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河谷是位于我国夏季风末端附近黄土高原之上的某东北一西南走向河谷,因此推测山谷风,谷风应该是东南风,山风应该是西北风。读图可知,白天9:00时-20:00时为谷风,风从谷地吹向山地,为东南风;夜晚20:00时-次日9:00时为山风,风从山地吹向谷地,为西北风;9:00时前后,由山风转为谷风,即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20:00时前后,由谷风转为山风,即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小问2详解】日落后,山坡得到的太阳辐射减少,山坡气温下降,冷空气收缩下沉,顺山坡吹向谷底,山风开始增强,而谷地气温升高,谷风开始减弱,20:00时左右,正处于谷风与山风的转换期,两个不同风向的风相互抵消,导致风力较小。【小问3详解】与夏季相比,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该河谷白昼时间变短,白天谷风开始时间推迟,结束时间提前,谷风持续时间变短,夜晚时间变长,夜晚山风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后,山风持续时间变长,而且冬季,西北季风势力强,起到叠加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