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90318

大小:192.2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4-09-01

上传者:老李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本人信息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3.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该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1.金寨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庄里乡金寨村周边,是一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9月至12月、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萧县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有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陶、石、玉类文物200余件,其中玉器134件,绿松石27件,石器4件,陶器2件。浮选出粟1923粒、水稻138粒、黍14粒。下列关于金寨文化遗址说法正确的是()①金寨文化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②金寨文化已经出现农业生产③金寨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④形成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国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本题要求选择正确选项,①金寨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选项说法错误;②根据材料“浮选出粟1923粒、水稻138粒、黍14粒”可知出土了农作物,说明当时已经出现农业生产,正确;③根据该遗址出土的有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陶、石、玉类文物200余件,可知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正确;④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选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是②③,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在商代,各方国的臣民都是为各地方伯所有,并不为商王所拥有,商王要想征召方国臣民必须通过方伯。西周分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受(授)民受(授)疆土”,这就打破了诸侯、贵族所有不为商王所有的局限,使得诸侯之臣也成了周王之臣。这表明,分封制的推行A.瓦解了诸侯国的宗法秩序B.扩大了周天子统治权威C.强化了对各级贵族的监察D.拓展了西周的统治疆域【答案】B【解析】 【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商代各方国的臣民不能直接属于商王,方国首领对本国拥有较大的统治权。而随着分封制的推行,周天子对诸侯“受(授)民受(授)疆土”,诸侯统治的臣民就是周天子的臣民,扩大了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B项正确;在西周诸侯国内部统治结构仍按照宗法制构建,宗族关系是基本的政治关系,排除A项;周天子将臣民授予诸侯、贵族,并不是以监察为目的,排除C项;拓展西周疆域是指西周在原有统治区域上的扩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3.下表是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论述。这反映了当时()孟子定于一《论语.宪问》一匡天下《吕氏春秋.不二》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A.统一成为各诸侯共识B.地理学取得了重大成就C.人们渴望统一的愿景D.思想领域神秘色彩浓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中“定于一”“一匡天下”“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一则治,异则乱”,由此可见,战国时期不同的思想家们都提出了统一的主张,反映出当时人们反对诸侯争霸渴望统一安宁的愿景,C项正确;材料仅是一些思想家们的设想,而非诸侯们的共识,排除A项;材料并非阐述当时地理学的成就,也没有提到这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言及当时思想领域存在浓厚的神秘色彩,排除D项。故选C项。4.下图是秦朝统一文字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①统一的文字字体应为小篆②加速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③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④标志着我国文字走向成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秦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秦朝统一文字,①统一的文字字体应为小篆,③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秦灭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而采取的统一文字的措施,②错误。甲骨文标志着我国文字走向成熟,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5.下表中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历史结论A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C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商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D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是管理西南地区的军政机构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设置中外朝,任用身边亲信,分割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B项正确;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排除A项;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重农抑商,商人地位并未提高,排除C项;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是管理西域地区的军政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6.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图2所示路线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B.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卫青北击匈奴D.霍去病封狼居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地图属于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A项正确;地图首都是西汉的长安,班超是东汉人,排除B项;材料是丝绸之路,而不是卫青出击匈奴和霍去病击败匈奴所造成的,排除CD项。故选A项。7.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晋元帝司马睿下令“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煤地,投秋下种。”宋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宋文帝刘义隆下令“南徐、充、豫及扬州、浙江西属郡,自今悉督种麦。”这些诏令反映了()A.南方经济发展超越北方B.南方生产技术提高C.政府有意推动南方开发D.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东晋南朝时期(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东晋时期司马睿要求开发徐、扬二州,刘宋政权统治者要求开发南方经济,因此都表明政府有意推断南方的发展,C项正确;魏晋时期南方经济才得到开发,还未超过北方,排除A项;诏令反映政府重视开发南方,并不是说南方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排除BD项。故选C项。8.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开幕。下图是第19届亚洲运动会吉祥物“宸宸”。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拱宸桥是大运河南段终点的标志。下列关于京杭大运河说法正确的是() ①京杭大运河是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②由北向南流经京、冀、鲁、皖、苏、浙③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④目前只有长江以南尚可通航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代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京杭大运河是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①正确。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③正确。因此C项正确。大运河由北向南流经京、津、冀、鲁、苏、浙,②错误。大运河黄河以南段实现通航,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9.四川省广元市皇泽寺有一副历史学家郭沫若题写的对联“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郭沫若先生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B.她执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武则天遗言无字碑,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D.她重用有才能的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秦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武则天当政时期使得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既承接了贞观之治,又有利于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B项正确;郭沫若肯定的是她执政时期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AC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0.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各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国家税收,下图为唐朝部分年份的税收变化。据此可知()A.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B.加强人身控制扩大收税对象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解决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据图表可看出唐朝实施两税法后,政府财政收入显著增加,A项正确;两税法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减弱,排除B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考查两税法,两税法并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项;地方获得部分财权和部分税收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11.五代的建立者如下表所示。针对这样的历史现象,北宋建立者采取的措施不包括()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建立者朱温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身份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原任河东节度使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原任邺都留守将军A.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B.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C.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D.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政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行省制,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政务,不属于北宋建立者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D项正确;据所学,材料反映的是五代藩镇割据的现象,宋代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2.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宋夏双方达成和议。元昊取消帝号,由宋册立为夏国王,宋岁赐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A.北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C.西夏获得财富有利经济发展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宋。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宋夏和议,双方开展互市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D项正确;A项是从北宋的边防安全角度,与民族交流无关,排除A项;宋夏和议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宋朝的统治,排除B项;C项是从西夏角度看,与民族交流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颁布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进士科的考试以经义和策问为主,其中策问大抵以汉唐故事为主要议题,如“汉唐将相”、“唐始治终乱”等。据此可知当时()A.继续崇文抑武以加强君主专制B.面临汉唐同样的统治危机C.关注官员治国理政的行政能力D.创新制度以完善取士程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宋。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其中进士科的策问关注汉唐的国家治理问题,因此反映了当时对官员治国理政能力的培养,C项正确;材料是关于科举考试中的策问内容,与崇文抑武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科举考试的策问内容以汉唐故事为主,而不能得出北宋汉唐的危机相同,排除B项;材料是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而不是完善取士的程序,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4.中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采取“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的制度。这一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南北面官制C.猛安谋克制D.四等人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代(中国)。据材料“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南宰相、南枢密”反映辽代适应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行南、北面官制,B项正确;王位世袭制属于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猛安谋克属于金朝兵农合一的制度,排除C项;四等人制属于元朝的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15.金世宗大定年间行“沐衣更衣之法”,令考生入场前先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由此可见,金朝()A.注重选拔考试的公平B.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C选官和品德有机结合D.科举制度受到世家大族控制【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材料中“官置衣为之更之”“可防滥”表明,金朝科举考试中对入场考生采取沐浴更换衣服的方法,防止了考生夹带,说明金朝注重选拔考试的公平,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的设立标志着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排除B项;察举制下选官和品德有机结合,排除C项;科举制度受到世家大族控制在宋代已经转变,排除D项。故选A项。16.中国古代科技发达,文化灿烂。把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②李白和杜甫分别被誉“诗仙”和“诗圣”③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中国及世界文化传播与发展④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④③①②D.①③④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汉、东晋、唐(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②唐朝李白和杜甫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中国及世界文化传播与发展;④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时间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本题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该部分共3题,其中第17题20分,第18题12分,第19题20分,共计52分。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1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蕴含中国智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贽《藏书》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的制度创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形成的原因并简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总结秦朝、隋朝和元朝的共同之处。【答案】17.制度创新:确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18.制度创新:确立三省六部制;改行州县两级制;创立科举制。影响: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枢机构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三省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性。19.原因: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共同之处:均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均开创多种制度,被后世继承和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并结合所学可知确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小问2详解】本题为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隋朝(中国)。第一小问创新︰根据材料“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可知,隋初确立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可知,隋初改行州县两级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创立科举制。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中枢机构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三省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实行州县两级制,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根据才学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小问3详解】本题为背景、影响、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秦朝、隋朝和元朝(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可知,疆域辽阔;根据材料“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可知,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根据材料“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可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第三小问共同之处:结合秦朝、隋朝、元朝的特点可知均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结合秦朝、隋朝、元朝的政治制度可知均开创多种制度,被后世继承和发展。18.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②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③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请你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说明:经济上:春秋战国之际,随着铁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纷起,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创立了集权制、官僚制、郡县制等一系列新制度,出现了中央集权政治的萌芽。思想文化上:教育由官方垄断到走向民间,出现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家、儒家、法家等学派,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增强。社会上: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潮流: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为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社会转型是全方位 ,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加以说明,如经济上:春秋战国之际,随着铁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纷起,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创立了集权制、官僚制、郡县制等一系列新制度,出现了中央集权政治的萌芽。思想文化上:教育由官方垄断到走向民间,出现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家、儒家、法家等学派,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增强。最后总结时代潮流: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19.民族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贯重视处理民族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他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设立太乐宫,议定雅乐,除去郑、卫之音,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通过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下面唐诗反映了唐朝与西北地区诸民族的关系。作者诗名诗句窦威《出塞》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周繇《送入蕃使》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染塞霜。张籍《送和蕃公主》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元稹《西凉伎》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说明唐朝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答案】19.特点:仿照汉族创建新制;推行汉化政策;改革具有全面性。20.措施:军事征服(或:战争);设立机构;册封;和亲;会盟等。历史意义:尊重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的拓展;为后世民族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21. 认识:民族间有和有战,以和为主;民族间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各族都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北魏(中国)。根据材料“他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可知,仿照汉族创建新制;根据材料“设立太乐宫,议定雅乐,除去郑、卫之音,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可知,推行汉化政策;根据材料“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可知,改革具有全面性。【小问2详解】本题为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唐朝(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出塞》”“《送入蕃使》”“《送和蕃公主》”“大宛来献赤汗马”可知,军事征服(或:战争);设立机构;册封;和亲;会盟等。第二小问历史意义:结合唐朝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和后世等的影响分析可知,尊重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的拓展;为后世民族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小问3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