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南充高中高2022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水的能量更低B.化学反应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C.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也遵循能量守恒【答案】D【解析】【详解】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熔化需吸收能量,水的能量高,故A错误;B.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除吸热和放热外,还有光能、电能等形式,故B错误;C.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Ba(OH)2∙8H2O与NH4Cl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同时,也遵循能量守恒,故D正确;故选择D。2.已知反应2C(s)+O2(g)===2CO(g)的ΔH<0,ΔS>0。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反应自发进行判断依据是△H-T△S<0,依据焓变、熵变和温度分析判断。【详解】已知反应2C(s)+O2(g)=2CO(g)的△H<0,△S>0,所以△H-T△S<0
,即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是能自发进行,答案选C。3.依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已知,则氢气的燃烧热为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则含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D.已知;;则【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中生成的水是气体,应该是液态水,所以不能得出氢气的燃烧热是241.8kJ/mol,A错误;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kJ·mol-1,则含20.0gNaOH物质的量为0.5mol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C正确;D.已知2C(s)+2O2(g)=2CO2(g) ΔH1 ①,2C(s)+O2(g)=2CO(g) ΔH2②;①-②得到:2CO(g)+O2(g)=2CO2(g) ΔH1-ΔH2,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所以ΔH1<ΔH2,D错误;故选:C。4.下列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前者产生气泡更快将球分别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催化效果好于用收集一定体积的
比较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验证增大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所需时间来测定双氧水分解的速率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二者溶液中Fe3+、Cu2+的种类不同,浓度也不同,因此不能证明Fe3+催化效果好于Cu2+,A错误;B.将NO2平衡球分别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发现放在热水中气体颜色更深,放在冷水中气体颜色浅,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生成NO2气体的方向移动,因此比较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B错误;C.FeCl3与KSCN反应存在的可逆反应中:Fe3++3SCN-⇌Fe(SCN)3,将该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然后分别向两个容器中加入2mL0.1mol/LKSCN溶液和2mLH2O,通过改变溶液中c(SCN-),分析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增大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正确;D.反应生成的氧气会通过长颈漏斗逸出,因此不能通过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时所用时间来测定反应速率,D错误;故选C。5.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B.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就是活化能C.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一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因之一是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答案】D【解析】【详解】A.不是所有分子之间的碰撞都能够分数化学反应,只有能发生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A错误;B.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差就是活化能,B错误;C.若是通过改变反应容器的容积而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若增大压强时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则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总数即活化分子数不变,C错误;
D.升高温度时,物质分子的内能增加,活化分子数增加,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6.一定温度下,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的浓度增大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B.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则平衡时CH3CH2OH(g)的浓度不变,B错误;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2O(g),H2O(g)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确;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2=CH2(g),虽然平衡正向移动,但CH2=CH2(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的平衡转化率增大,D错误;故选C。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B.2NO2(g)N2O4(g)的平衡体系中,加压缩小体积后颜色加深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D.合成氨工厂采用增大压强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答案】B【解析】【详解】A.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对于CO2+H2OH2CO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不符合题意;
B.2NO2(g)N2O4(g)的平衡体系中,加压缩小体积后,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体积减小,NO2的浓度比之前大,所以颜色加深;B项符合题意;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原理是Cl2+H2OH++Cl-+HClO,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着逆方向移动,氯气溶于水的程度减小,C项符合题意;D.合成氨反应如下,N2+3H22NH3,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正反应移动,转化率提高,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8.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两倍,使再达到平衡,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mol∙L−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的浓度增大D.C的体积分数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两倍,浓度应该变为原来一般即0.25mol∙L−1,使再达到平衡,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mol∙L−1,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即减小压强,逆向移动。【详解】A.根据分析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向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z<x+y,A错误;B.根据分析得到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C.体积变为原来2倍,因此B的浓度减小,C错误;D.平衡逆向移动,则C的体积分数下降,D正确;故选D。9.已知反应:mA(g)nB(g)+pC(g)ΔH=a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知:m>n+p,a>0B.图乙中c表示A的浓度,则可推断出:T1、T3均未达平衡状态
C.图丙纵坐标表示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E点v(正)>v(逆)D.达平衡后,降低温度,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丁表示【答案】A【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一定时,压强增大,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m>n+p,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则a>0,故A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正向建立平衡,达平衡前A的浓度减小,故T2时反应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A的浓度增大,故T3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C.由图可知,E点未达平衡,压强一定时,E点C的百分含量减小,反应可达到平衡状态,故E点反应逆向进行,故E点v(正)<v(逆),故C错误;D.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D错误;答案选A。10.已知:某同学利用以上可逆反应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0.1mol/L溶液;(2)待试管b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比较,溶液颜色变浅;(3)快速滴入浓硫酸,试管c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a相比溶液颜色变深。A.该反应氧化还原反应B.待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完全反应C.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D.试管b中的现象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反应到达平衡,且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B错误;
C.试管c颜色变深,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而c中温度、氢离子浓度均变化,则c中的现象不能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错误;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溶液体积变大,使离子浓度减小导致颜色变浅的,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D正确;故选D。11.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容积均相等)按不同方式投料,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相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1容器2容器3反应温度T/K770770800反应物投入量1molN2、3molH24molNH31molN2、3molH2平衡v正(H2)mol/(L·min)v1v2v3平衡c(NH3)mol/Lc1c2c3平衡转化率αα1(N2)α2(NH3)α3(N2)A.v1>v3B.c2<2c1C.c2>2c3D.α1+α2>1【答案】C【解析】【详解】A.相同容器,相同的投料,容器3的反应温度高于容器1,则平衡速率v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南充高中高2022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水的能量更低B.化学反应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C.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也遵循能量守恒【答案】D【解析】【详解】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熔化需吸收能量,水的能量高,故A错误;B.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除吸热和放热外,还有光能、电能等形式,故B错误;C.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Ba(OH)2∙8H2O与NH4Cl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同时,也遵循能量守恒,故D正确;故选择D。2.已知反应2C(s)+O2(g)===2CO(g)的ΔH<0,ΔS>0。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反应自发进行判断依据是△H-T△S<0,依据焓变、熵变和温度分析判断。【详解】已知反应2C(s)+O2(g)=2CO(g)的△H<0,△S>0,所以△H-T△S<0
,即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是能自发进行,答案选C。3.依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已知,则氢气的燃烧热为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则含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D.已知;;则【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中生成的水是气体,应该是液态水,所以不能得出氢气的燃烧热是241.8kJ/mol,A错误;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kJ·mol-1,则含20.0gNaOH物质的量为0.5mol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C正确;D.已知2C(s)+2O2(g)=2CO2(g) ΔH1 ①,2C(s)+O2(g)=2CO(g) ΔH2②;①-②得到:2CO(g)+O2(g)=2CO2(g) ΔH1-ΔH2,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所以ΔH1<ΔH2,D错误;故选:C。4.下列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前者产生气泡更快将球分别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催化效果好于用收集一定体积的
比较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验证增大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所需时间来测定双氧水分解的速率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二者溶液中Fe3+、Cu2+的种类不同,浓度也不同,因此不能证明Fe3+催化效果好于Cu2+,A错误;B.将NO2平衡球分别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发现放在热水中气体颜色更深,放在冷水中气体颜色浅,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生成NO2气体的方向移动,因此比较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B错误;C.FeCl3与KSCN反应存在的可逆反应中:Fe3++3SCN-⇌Fe(SCN)3,将该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然后分别向两个容器中加入2mL0.1mol/LKSCN溶液和2mLH2O,通过改变溶液中c(SCN-),分析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增大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正确;D.反应生成的氧气会通过长颈漏斗逸出,因此不能通过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时所用时间来测定反应速率,D错误;故选C。5.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B.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就是活化能C.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一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因之一是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答案】D【解析】【详解】A.不是所有分子之间的碰撞都能够分数化学反应,只有能发生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A错误;B.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差就是活化能,B错误;C.若是通过改变反应容器的容积而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若增大压强时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则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总数即活化分子数不变,C错误;
D.升高温度时,物质分子的内能增加,活化分子数增加,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6.一定温度下,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的浓度增大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B.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则平衡时CH3CH2OH(g)的浓度不变,B错误;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2O(g),H2O(g)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确;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2=CH2(g),虽然平衡正向移动,但CH2=CH2(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的平衡转化率增大,D错误;故选C。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B.2NO2(g)N2O4(g)的平衡体系中,加压缩小体积后颜色加深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D.合成氨工厂采用增大压强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答案】B【解析】【详解】A.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对于CO2+H2OH2CO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不符合题意;
B.2NO2(g)N2O4(g)的平衡体系中,加压缩小体积后,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体积减小,NO2的浓度比之前大,所以颜色加深;B项符合题意;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原理是Cl2+H2OH++Cl-+HClO,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着逆方向移动,氯气溶于水的程度减小,C项符合题意;D.合成氨反应如下,N2+3H22NH3,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正反应移动,转化率提高,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8.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两倍,使再达到平衡,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mol∙L−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的浓度增大D.C的体积分数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两倍,浓度应该变为原来一般即0.25mol∙L−1,使再达到平衡,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mol∙L−1,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即减小压强,逆向移动。【详解】A.根据分析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向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z<x+y,A错误;B.根据分析得到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C.体积变为原来2倍,因此B的浓度减小,C错误;D.平衡逆向移动,则C的体积分数下降,D正确;故选D。9.已知反应:mA(g)nB(g)+pC(g)ΔH=a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知:m>n+p,a>0B.图乙中c表示A的浓度,则可推断出:T1、T3均未达平衡状态
C.图丙纵坐标表示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E点v(正)>v(逆)D.达平衡后,降低温度,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丁表示【答案】A【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一定时,压强增大,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m>n+p,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则a>0,故A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正向建立平衡,达平衡前A的浓度减小,故T2时反应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A的浓度增大,故T3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C.由图可知,E点未达平衡,压强一定时,E点C的百分含量减小,反应可达到平衡状态,故E点反应逆向进行,故E点v(正)<v(逆),故C错误;D.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D错误;答案选A。10.已知:某同学利用以上可逆反应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0.1mol/L溶液;(2)待试管b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比较,溶液颜色变浅;(3)快速滴入浓硫酸,试管c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a相比溶液颜色变深。A.该反应氧化还原反应B.待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完全反应C.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D.试管b中的现象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反应到达平衡,且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B错误;
C.试管c颜色变深,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而c中温度、氢离子浓度均变化,则c中的现象不能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错误;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溶液体积变大,使离子浓度减小导致颜色变浅的,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D正确;故选D。11.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容积均相等)按不同方式投料,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相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1容器2容器3反应温度T/K770770800反应物投入量1molN2、3molH24molNH31molN2、3molH2平衡v正(H2)mol/(L·min)v1v2v3平衡c(NH3)mol/Lc1c2c3平衡转化率αα1(N2)α2(NH3)α3(N2)A.v1>v3B.c2<2c1C.c2>2c3D.α1+α2>1【答案】C【解析】【详解】A.相同容器,相同的投料,容器3的反应温度高于容器1,则平衡速率v1
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下载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支付
绑定手机
强烈建议绑定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再次下载,查询订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