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85205
大小:719.8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3-11-24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发生5.6级地震,截至23日,已造成268人死亡、151人失踪、1083人受伤,多处房屋被毁。此次地震震中位于西爪哇省展玉地区西南方向10千米处,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2.对西爪哇省地震受灾情况进行分析和输出,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多媒体演示技术【答案】1.A2.C【解析】【1题详解】此次地震震中位于西爪哇省西南,震源深度10千米,而大陆地壳的平均深度为39——41千米,震源位于地壳中,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此次地震的影像信息,为受灾情况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A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获取地震的准确位置,但不能进行分析,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对受灾情况进行分析和输出,C正确。多媒体演示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故选C。【点睛】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最厚达70千米。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6日凌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阿尔忒弥斯1号”登月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28°N,80°W)发射升空,开启无人绕月飞行测试任务,为“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阿尔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计划做准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阿尔忒弥斯1号”从发射到进入适合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所通过的垂直距离可能是()A.16千米B.50千米C.9千米D.500千米4.“阿尔忒弥斯1号”上升过程中()A.气温持续升高B.大气密度减小C.大气先做平流运动再做对流运动D.气压逐渐升高【答案】3.A4.B【解析】【3题详解】适合飞机飞行的大气层为平流层,其下部为对流层,对流层的平均厚度约10-12km(中纬度地区),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所以“阿尔忒弥斯1号”从发射到进入适合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所通过的垂直距离可能是16km,A正确。50千米在平流层顶部,接近高层大气,不太适合飞机飞行,B错。当地纬度为28°N,9千米尚处于对流层,C错。500千米属于高层大气,不合适飞机飞行,D错。故选A。【4题详解】“阿尔忒弥斯1号”在上升过程中,海拔逐渐升高,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持续降低,B正确,D错。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在对流层下降,在平流层上升,在高层大气底部下降,在高层大气中上部上升,A错。先经过对流层,大气先做对流运动,再经过平流层,大气做平流运动,C错。故选B。【点睛】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在中间层(高层大气底部),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热层(中间层顶之上),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比尔河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缘的过渡带,属金沙江支流,河流走向受断层影响较大。由于断裂发育,比尔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发育了稳定的三级阶地,即T1、T2和T3(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三级阶地沉积物的结构特征表明,各阶地形成时期河流() A.流量由小变大B.汛期由长变短C.流速由快变慢D.含沙量由小变大6.该流域断层的发育特点及地壳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分别是①与河流走向大致垂直②与河流走向大致平行③持续性抬升④间歇性抬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该区域地壳抬升幅度最大的阶段是()A.T3阶地面形成时B.T3阶地面形成后至T2阶地面形成前C.T1阶地面形成后D.T2阶地面形成后至T1阶地面形成前【答案】5.C6.D7.B【解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T3到T1三级阶地沉积物应是在沉积环境中形成,砂砾石在下、黏土在上,可能是河流流量减小,流速减慢,携沙能力下降,颗粒大的先沉积(砂砾石),颗粒小的后沉积(黏土),C正确,A错误;根据沉积物结构特征无法推断汛期变化和含沙量变化,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结合材料“河流走向受断层影响较大”可知,断层线附近岩层破碎,容易沿断层线发育成河流,故河流和断层走向一致,①错误,②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壳间歇性抬升形成多级阶地,故该地经历了地壳间歇性抬升,③错误,④正确。故选D。【7题详解】读图可知,T3和T2两级阶地之间海拔差异大于20m,而T2和T1两级阶地之间海拔差异小于20m,因此判断T3阶地形成后地壳抬升幅度最大,B正确,D错误;T3阶地形成时地壳稳定,A错误;T1阶地形成后并未形成新的阶地,说明地壳抬升不明显,C错误。故选B。【点睛】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原有河漫滩形成阶地。地壳间歇性抬升形成多级阶地,阶地位置越高,形成年代越老。某地理兴趣小组5月中旬随团访问法国时,小组成员记录下了航路上的所见所闻;当飞机飞到乌拉尔山北部时,飞机屏幕显示当地时间为凌晨2:00,但飞机舷窗外却阳光灿烂。到巴黎时,我们的手表时间(北京时间)是下午一点多,可巴黎才刚刚出太阳,凉意正浓;从巴黎回到北京时手表时间(巴黎时间)正值午夜零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访问团从巴黎回到北京时北京正值()A.曙光将至的黎明B.阳光灿烂的早晨C.温暖惬意的午后D.夕阳渐淡的黄昏9.飞机飞越乌拉尔山北部时,飞机窗外阳光灿烂的原因有() ①飞行航程短②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③飞行海拔高④乌拉尔山北部纬度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8.B9.D【解析】【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大约位于2°E,其属于中时区,而北京属于东八区,两者相差八个小时;访问团到达北京时,巴黎时间正直午夜零点,因此根据“东加西减”可计算北京此时为早上八点;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当飞机飞到乌拉尔山时,当地时间为凌晨2:00,但却是阳光灿烂,因此可以推测此时乌拉尔山北部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日出时间在6:00之前,因此北京时间为8:00时,北京正值阳光灿烂的早晨,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相处同一纬度时,高海拔地区往往会比低海拔地区的视野开阔,会更早看到太阳日出,飞机的飞行高于一般位于万米左右,因此在飞机上视野更开阔,有可能满足在当地时间为凌晨2:00时,飞机舷窗外却阳光灿烂的现象,③正确;乌拉尔山北部地区靠近北极圈,纬度较高,当昼长时间长于20个小时时,也有可能满足在当地时间为凌晨2:00时,飞机舷窗外却阳光灿烂的现象,④正确;飞行航程的长短和飞行方向并不会影响当地位置的昼长,①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靠近北极圈附近有可能出现极昼现象。气候变化对森林群落组成与结构、生物多样性以及植物区系影响较大。我国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高海拔1506米)生态保护良好,近年来所在地区气候呈暖湿化趋势。下表示意该自然保护区某调查区1997年和2017年主要树种的株数及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主要树种1997年2017年株数比例/%株数比例/%常绿10917.520735.5落叶51482.537564.510.该自然保护区最可能位于我国()A.山西省B.山东省C.江苏省D.浙江省11.气候变化对该自然保护区树种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喜荫蔽植被大量衰退B.落叶树种多样性增加 C.低海拔树种向高处扩展D.小径级树种竞争力增强【答案】10.D11.C【解析】【10题详解】结合表格信息可知,该保护区主要树种为落叶林,同时也有较高比例的常绿树种,因此可以推断其应该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区域,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均位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区域,但是江苏南部主要以平原地形为主,保护区内可能没有海拔为1506米的山地,而浙江北部主要以丘陵山地地形为主,故推测其是该自然保护区最有可能存在的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所在地区气候逐渐变得暖湿,且常绿林株数也在不断增多,其所提供的隐蔽环境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喜荫蔽植被会增加,A错误;随着气候变暖湿,落叶树种生存环境逐渐变差,因此落叶树种多样性并不会增加,B错误;气候变暖湿之后,高海拔地区水热条件会得到改善,因此一些原先只能分布在低海拔地区的树种会逐渐向高处扩展,C正确;水热条件变优越,树木的生存环境变得优越,树木也会长的更加粗壮,D错误;故选C。【点睛】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江苏省平原面积占比居中国各省首位,主要由苏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江苏省是中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4.3%。2010年以来,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热带气旋数量增多,热带气旋北上后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热带气旋进入我国东北地区后常重新发展,变性为温带气旋,风雨强度再次增大,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大的是玉米,其次是水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北上进入东北地区的热带气旋风雨强度常增大,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侵入暖空气B.沿程暖流增温增湿C受山地抬升作用强D.地形平坦摩擦力小13.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大的是玉米,这是由于玉米()A.种植区域最为低洼B.秸秆抗风能力较差C.单位面积产量最大D.抗涝抗冲刷能力强14.为降低热带气旋对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损失,当地可以()A.调整种植结构,减小粮食作物面积B.备足农用物资,高发期前抢收作物C.及时清理沟渠,保障田间排灌畅通D.改善土壤状况,减少农药化肥施用 【答案】12.A13.B14.C【解析】【12题详解】北上的热带气旋由于途经地区纬度逐渐升高,下垫面降低,能量减弱,一般强度会明显减弱。但是当热带气旋进入东北地区即纬度较高的区域时,由于冷空气入侵,热带气旋变性为温带气旋,锋面等活动增强,风雨强度再次增大,A正确。洋流对其影响不大,B错。东部地区地形即存在山地,也存在大面积平原,演变为温带气旋后,对整个东北地区的降水影响较大,所以不是受山地抬升作用强或是地形平坦摩擦力小等原因,CD错。故选A。【1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大的是玉米,这是由于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玉米秸秆较高,在强风影响下极容易倒伏,B正确。玉米相对耐旱,种植区并非最为低洼,A错。并无信息表明当地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最大,C错。如果玉米抗涝抗冲刷能力强,则受热带气旋影响相对较小,D错。故选B。【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热带气旋给东北地区带来的主要灾害是温带气旋带来的暴雨,所以及时清理沟渠,保障田间排灌畅通是减灾的主要措施,C正确;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会影响粮食安全,A错;热带气旋高发期在8月前后,正是东北农作物的重要生长期,在此之前进行抢收会导致农作物发育不成熟,B错;减少农药化肥施用对减灾影响较小,D错。故选C。【点睛】减轻暴雨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有以下措施:提前预防,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开沟清沟,及时排水;及时扶苗补种;抢收抢播,加强田间管理;加固防灾设施;加强技术投入,培育抗涝新品种。太阳辐照度是指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吸收、散射、反射等作用后到达固体地球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能量。某研究团队依据太阳辐照度相关公式,绘制出夏季晴天相同大气透明度下某理想平面处于不同纬度时平均太阳辐照度日变化示意图(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平面为()A.水平面B.朝东倾斜平面C.朝北垂直平面D.朝南垂直平面16.该平面在0°~20°N地区正午太阳辐照度基本相同的原因是()A.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大气层削弱作用相当C.平面以获得散射辐射为主D.夏季昼夜长短变化小【答案】15.D16.C【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平面纬度越高,太阳辐照度越大,说明其不是水平面,A错误;上午和下午太阳辐照度总量相当,说明其不是朝东的平面,B错误;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太阳在南侧,朝北垂直平面获得太阳辐照度应该极少,故可判断该平面为朝南垂直的平面,在夏季晴天相同大气透明度下,纬度越高,太阳辐照度越大,C错误,D正确。故选D。【16题详解】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一般不同,A错误;在0°-20°N地区,大气层削弱作用对太阳辐照度影响不大,B错误;夏季昼夜长短变化较大,D错;因为太平面是朝南垂直的,故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0°-20°N太阳基本不能直接照在平面上,其获得的太阳辐照度主要来自散射辐射,辐射量相差不大,因此该平面在0°-20°N地区正午太阳辐照度基本相同,C正确。故选C。【点睛】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因素包括:纬度(太阳高度)、海拔、天气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山犁沟(又称冰山犁痕、冰山冲刷等)是高纬度大陆架上冰山撞击海底,发生龙骨(冰山海平面以下部分)“犁耕”作用的标志,表现为线性到曲线凹陷。冰山犁沟的方向受到盛行风、洋流、波浪等因素影响,而在南极某海域海底,大部分冰山犁沟向偏北方向延伸。下图是冰山犁沟及其相关地貌形成示意图。(1)阐述冰山犁沟及冰山犁脊的形成过程。(2)分析南极研究海域大部分冰山犁沟向偏北方向延伸原因。【答案】(1)冰架断裂时形成冰山,在冰山漂移过程中,当冰山水下部分的厚度大于该地的水深时,冰山龙骨撞击海底,产生冰山犁沟地貌;冰山龙骨撞击海底时将海底沉积物推到两侧,形成冰山犁脊。(2)在极地高压和南极大陆冰雪高原的影响下,南极大陆边缘受到强劲的偏南风影响;沿岸海水也受风力影响发生运动,在强风和海水运动的共同推动下冰山向北运动,形成向偏北方向延伸的冰山犁沟。【解析】【分析】本题以冰山犁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貌的形成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冰山犁沟需冰山撞击海底形成,故冰山犁沟形成的第一步应为冰架断裂、形成冰山;冰山受风力、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在移动过程中遇到水深较浅的海域时,冰山水下厚度超过该海域水深,冰山龙骨会撞击海底;龙骨对海底进行侵蚀,产生冰山犁沟地貌;龙骨将侵蚀掉的碎屑物质推至两侧,进行堆积,形成冰山犁脊。【小问2详解】 冰山犁沟的延伸方向受制于冰山的移动方向,受到盛行风、洋流、波浪等因素影响。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极地高压强盛,由此产生的极地东风风力较大,极地东风由极地高压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偏南风;偏南风带动海水由南向北流动;冰山首次影响,移动方向也大致为由南向北,由此产生的冰山犁沟则向偏北方向延伸。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爱知县(见图)地处日本中部都市圈中心,工业基础雄厚,以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爱知县结合地方产业优势,建设新型高附加值的资源回收产业。为激励生产企业解决产品废弃后的循环利用和环保处理问题,爱知县针对汽车产品引入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该制度将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到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要求汽车生产企业自主或与资源回收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处理工作,推动了资源回收产业与现有制造业的紧密结合、互促共进。自资源回收产业发展以来,爱知县废物减量化的效果持续显现。(1)简述爱知县发展资源回收产业的资源条件。(2)分析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爱知县资源回收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3)借鉴爱知县的经验,说出我国提高资源再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爱知县汽车及相关产业规模大,资源投入量高,废弃物排放量大;汽车制造业的废弃物中金属、玻璃、陶瓷等价值较高的资源多;依托汽车产业,可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废旧汽车多。(2)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使汽车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带动资源回收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汽车企业与资源回收企业合作,建设汽车产业相关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设施,扩大资源回收产业的规模;促进以汽车产业为首的工业企业带头开展环保实践,在社会上形成有利于资源回收产业发展的氛围。(3)增加研发投入,研发先进的回收处理技术和设施;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资源回收与利用。【解析】【分析】本题以爱知县汽车工业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日本资源匮乏,爱知县发展资源回收产业的原料主要来自于相关产业的废弃物及废旧产品。据图示信息可知爱知县汽车及相关产业规模大,相关资源投入量高,废弃物排放量大,可回收物较多;汽车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废弃物如金属、玻璃、陶瓷等价值较高的资源,为资源回收产业提供原料;汽车是有一定使用年限的产品,依托汽车产业,可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废旧汽车多。【小问2详解】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车生产企业自主或与资源回收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处理工作,这会导致汽车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带动资源回收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汽车企业与资源回收企业合作,建设汽车产业相关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设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资源回收产业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以汽车产业为首的工业企业带头开展环保实践,减少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提倡公民环保意思,在社会上形成有利于资源回收产业发展的氛围。【小问3详解】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一定的科技水平,我国借鉴爱知县的经验,应增加研发投入,研发先进的回收处理技术和设施;政府应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资源回收与利用,并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顶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也是松花江、鸭绿江以及图们江的源头区,素有“三江之源”的雅称。长白山天池地区岩石渗透性强,断层发育,其地形地质条件对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及水量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地质剖面示意图。(1)分析长白山天池成为“三江之源”的气候条件。(2)从岩性角度说明长白山天池地区岩石渗透性强的原因。(3)阐述长白山天池周边地形地质条件对其水平衡所起的作用。 【答案】(1)海拔高,地形抬升作用明显,降水多;气温低,蒸发较弱,水量损失少。(2)长白山天池地区岩石主要为喷出岩,多有气孔构造,渗透性较强。(3)长白山天池海拔高,周边地形封闭,不利于其与外界地表水体联系;天池地区岩石渗透性强,利于周边入渗的地下水对天池水体进行补给;断层发育使天池周边地下水下渗较快,地下水位降低,对天池水位起到削峰作用。【解析】【分析】该题以长白山天池为材料设置问题,下设3个小问,涉及水循环和陆地谁提的相互补给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念,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长白山天池成为“三江之源”是因为,长白山东坡属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地势高,冰雪融化和降水汇流形成河流源头;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水分蒸发弱,水量损失较少,为河流提供水源。【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长白山属于火山口山峰,岩石为喷出岩,玄武岩多孔,对水分渗透性较强。所以长白山天池地区岩石渗透性强。【小问3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长白山天池属于火山口遗留湖泊,地形封闭,于对外界水体联系较少,不利于维护水平衡;天山岩石为玄武岩,透水性强,有利于天池和地下水进行相互补给;断层发育较多,岩层裂缝可以使湖水和地下水迅速互补,有利于维护天池的水平衡。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油莎豆是一种兼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作物,具有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的特点,适应性强,地下根系发达,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其地下块茎可食用和榨油。我国油莎豆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油莎豆优良品种很少,大部分企业只关注一种或少数几种利用方式,缺乏精深加工的企业,利用率低。下图示意位于我国乌兰布和农场的油莎豆防风固沙实验,研究人员通过监测三种不同油莎豆种植模式(全采收、留6垄采6垄、间作未采收)中的集沙仪发现,冬季集沙量表现为K>L>J。 (1)分析集沙量对不同油莎豆种植模式防风固沙效果的反映。(2)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油莎豆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请为我国油莎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积极可行的措施。【答案】(1)集沙仪的集沙量越少,说明油莎豆等植株阻挡外来风沙、固定地表沙尘的效果越好,此种种植模式的防风固沙效果越好。(2)全采收模式将油莎豆块茎全部收获,经济效益最高,但是集沙仪中的集沙量最大,生态效益最差;留6垄采6垄模式采收部分油莎豆块茎,集沙仪中的集沙量较少,说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好;间作未采收模式未采收油莎豆块茎,经济效益最低,但集沙仪中的集沙量最少,生态效益最好。(3)建立品种繁育基地,培育优良品种;支持油莎豆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宣传,拓展油莎豆消费市场;在沙漠化地区建立以油莎豆为核心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位于我国乌兰布和农场的油莎豆防风固沙实验图及相关文字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油莎豆“地下根系发达,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提示,又读图,三种不同油莎豆种植模式中的集沙仪,冬季集沙量表现为K(全采收)>L(留6垄采6垄)>J(间作未采收),可知,集沙仪的集沙量越少,说明油莎豆等植株阻挡外来风沙、固定地表沙尘的效果越好,此种种植模式的防风固沙效果越好。即(间作未采收)中集沙仪的集沙量最少,油莎豆种植模式(间作未采收)防风固沙效果最好;(全采收)中集沙仪的集沙量最多,油莎豆种植模式(全采收)防风固沙效果最差;(留6垄采6垄)中集沙仪的集沙量居中,油莎豆种植模式(留6垄采6垄)防风固沙效果居中。【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油莎豆是一种兼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作物”、“地下根系发达,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其地下块茎可食用和榨油”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图中全采收模式是将油莎豆地下块茎全部收获,全部收获的地下块茎可食用和榨油,所以经济效益最高,但是其地下块茎全部收获后,防风固沙功能也随之消失,外来风沙侵袭、地表沙尘扬起,集沙仪中的集沙量最大,生态效益最差;b图中留6垄采6垄模式采收部分油莎豆地下块茎,由于还有部分油莎豆地下块茎保留,防风固沙功能未完全消失,集沙仪中的集沙量较少,说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好;c图中间作未采收模式未采收油莎豆地下块茎,所以经济效益最低,由于未采收油莎豆地下块茎,其防风固沙功能最强,阻挡外来风沙、固定地表沙尘的效果最好,集沙仪中的集沙量最少,生态效益最好。【小问3详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