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探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探究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主动意识和自我制约能力,因此在知识教学完毕后教师会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学生的业余时间被大量的课后作业占据,这不仅直接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心理负担,部分学生还会因家长给予不了有效辅导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既没有起到提升学习质量的效果,又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而“双减”政策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所提出的改革政策,其倡导要降低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和家长的辅导压力,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双减”政策内涵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一)“双减”政策内涵“双减”政策于2021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其目的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工作以及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双减”政策中明确指出,学校在今后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必须要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提升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有效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家长的辅导压力。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实施、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质量、提高效率,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并利于其成长的外部条件。“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提出,既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指路明灯,又是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教学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必要条件。对各学科教师来说,想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协同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师教学效率的切实提升。(二)“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首先,“双减”政策的提出与落实,对各学科教师的教学以及课后教学服务提出了全新要求。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点一般以课内教学和课后批改作业为主,并不涉及课后服务工作。而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教师要在高效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课后学习,并能够巧妙地借助作业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查漏补缺,提升学习质量。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若想要实现“提质增效”,就要提高对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重视程度,让“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作业)”形成一个整体,让“预习”为“学习”做好铺垫,让“学习”为“预习”解答问题,为“复习”奠定基础,同时让“复习”为“学习”查漏补缺,从而让这种“闭环”模式为“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还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真实学情,帮助教师为接下来的教学进行科学调整,使每一环节都能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二、“双减”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基本思路(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若想要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为学生设计出层次化的导学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活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并以此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让教学目标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彰显课堂教学的真实价值。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解知识为主,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锻炼。而“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仅是要优化教师的教学,也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从而推动实现“提质增效”。(二)多元教学方式,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双减”政策虽然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和降低,但是同时也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科学构建和有效选择,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和思维发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掌握,从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指的是教师要善于立足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通过问题导学、小组合作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第二,要坚持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对教学的趣味性设计,充分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通过游戏、故事、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参与意识,活化课堂教学氛围;第三,要坚持分层性原则。分层性原则指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与优化,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三)科学教学评价,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是教师对自己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总结概括,其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从而更进一步地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构建提质增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评价教学结果,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课堂表现、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评价,以此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保驾护航。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之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学知识有着较强的思维逻辑性,知识点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科的体系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双减”下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让“主动学习获取知识”代替“教师教学被动掌握”,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保障教学质量。三、“双减”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实践策略
(一)定位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指导方向定位准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方向,这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为“双减”下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提供了根本性保障。例如,在进行“因数与倍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以“定位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指导方向”为基本指导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并依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内容以及“因数与倍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难点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定位。笔者在正式教学此部分知识之前,首先对即将教学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师用书中对此部分知识的教学指引进行了深入解读,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目标的制订:目标一:理解知识概念,掌握寻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目标二:通过算式分类,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互为依存的关系;目标三: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一个“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定位好教学目标之后,再以上述三点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将“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一重点内容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并对学生在每一环节的反应进行了预设。通过“定位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指导方向”这一教学理念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使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有理可依”,还能让学生在教师科学的教学设计中最大限度地达成学习目标,最终实现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和落实,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以提质增效为根本教学目标,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的优先位置,充分分析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打破传统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模式被动、课堂参与不足、教学氛围枯燥的不良状态,让学生在多元的情境中实现高效学习,落实提质增效。
例如,在进行“认识角”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本指导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为了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就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笔者先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笔者对学生说:“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学习一个全新的单元——认识图形,谁知图形王国知道了这件事情,纷纷争着想要让大家认识它们,于是它们的国王就通过一场比赛决定了它们的‘出场顺序’,即角——直角——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接下来我们就按照顺序认识它们吧。”接着,引导学生认识图形并作画。“那么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角都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角呢?”学生踊跃回答之后,笔者为学生充分地讲解了“角”的知识。(三)利用信息技术,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小学数学教师若想要学生学会知识、学好知识,就要格外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能够使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并有效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例如,在进行“东南西北”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以“利用信息技术,降低知识理解难度”为基本指导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此部分知识内容不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向感等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的开始,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淘淘和笑笑特别喜欢旅行,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好朋友,每到暑假,就会相约一同出去玩,你们看。”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淘淘和笑笑两家人一起出去旅行的情境。笔者接着说:“淘淘和笑笑两人去了海边,虽然他们住的地方离海边不远,可是天色渐渐暗下来,他们两个人找不到回去的路了,着急得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当学生通过笔者的讲解掌握了“东南西北”这部分知识之后,再次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淘淘和笑笑所在位置的立体地图,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帮助淘淘和笑笑安全地回到住处。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展开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的理解难度,也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辨认方向、认识地图的重要意义,在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落实了“双减”政策的提质增效理念。(四)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多项能力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构建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提升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和根本途径。数学知识有着极强的抽象化特征,小学阶段的学生又处于思维模式、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在遇到一些抽象数学知识时难以理解,加之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抵触情绪较大,对课堂的参与热情较低。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以“双减”理念为指引,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给学生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获得提升。例如,在进行“观察物体”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以“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多项能力”为基本指导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此部分知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在拼搭、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中实现对自身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并能够对物体的相对位置进行正确描述,产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开课之前,先做了一个根据指令搭积木的热身小游戏。之后,顺势揭示出本次课程的主题,并将此部分知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成探究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手中的积木搭建出与视图一致的作品,同时画出此物体的三视图,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画得又快又好。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探究知识内容,不仅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体现了出来,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多项能力的提升与进步,从而促使“双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更加高效。(五)落实科学评价,实现提质增效目标“双减”下的小学数学若想要真正地实现提质增效,教师就要提高对评价环节的重视程度,这也是保障小学数学教学顺利进行、全面降低学生学习负担、提升学生学习信心的重要措施。
例如,在进行“1吨有多重”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以“落实科学评价,实现提质增效目标”为基本指导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此部分知识内容是对“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拓展,笔者在教学时就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角度入手,通过对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中学习体验”“课后问题解决”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评价。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正式教学之前,笔者就让学生通过家长的帮助,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品,笔者也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进行了高度评价。接着,笔者给学生呈现了一道趣味的“连线题”,并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作答,在全部学生作答完毕之后,又随机选择了学生进行回答,并让其他同学对其答案进行评价。最后,笔者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就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了总结性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信心的形成,也让学生在教师的多元评价中实现了个人能力的综合进步。(六)多元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传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相比,多元、趣味、高效的作业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完成热情,也更符合新时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自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多元的设计方式对作业进行优化创新,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作业完成过程中产生积极心态,不再认为作业是一种负担,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分类”“位置与顺序”“生活中的数”“购物”等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会给学生设计充满生活元素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趣味的“生活体验”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实现知识理解。在进行“图形的变化”“测量”“周长”等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则会给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性的动手操作作业,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践操作任务等。通过对作业的多元设计,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不仅全面激发了学生的作业完成热情,也让学生在趣味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实现了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四、结语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全面解读“双减”政策内涵以及政策的颁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其次,教师还要依据“双减”政策理念制订出能够切实实现“提质增效”的基本思路,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上,通过“定位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指导方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多项能力”“落实科学评价,实现提质增效目标”以及“多元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六个方面对教学工作进行细化和创新,让学生在积极、生动、高效的课堂环境中实现个人综合数学素养的切实提升,实现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