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83400
大小:19.2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4-09-0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摘要: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新课改被逐步推进且日趋完善,这使教师的实际教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具体来说,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以“向学生分享知识”为主要授课目标,而在当下,教师则高度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希望可以辅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美术是推进美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同时美术也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性课程之一,为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各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紧密围绕过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做好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如此才能强化学生的美术素养,大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8-0151-04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理念的影响,过度注重满堂灌、单一讲解的枯燥模式,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犹如“客人”一般的存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如果可以在原有不足基础上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方式,就能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快速发展。正是因为如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持续创新,结合学情制订科学的方案、实施因材施教,持续完善现有教学流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将更多更优秀的资源分享给学生,借此提升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和整体质量。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体现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个人的想象力、释放个人的创造力,让学生形成在语文、数学等科目学习之外的艺术、综合素养,这是因为接受高质量的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明显扩充。具体来说,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个人的个性、自我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只有教师向他们提供教学手段、多学科融合的有效指引,才可以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得以快速形成,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情、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性地设定各类富有趣味性且丰富的教学内容,逐步打造完整的课堂体系,长此以往,就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让他们逐步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美、留住美”的优秀能力和良好习惯。另外,小学阶段的任何课程都属于基础学科,在不同学科之间还存在明显的相通性,通过美术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类知识的艺术特色,培养他们从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另外,在学习中,学生还可以将古代、现代艺术融合在一起,对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二、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中存在的实际不足(一)在课堂纪律上不够严格 在45分钟的课堂上,学生需要凝聚在一起、共同完成大量知识点的掌握和吸收,因此想要实现高质量的学习,就需要确保课堂上呈现出融洽的氛围,而且每个学生都严格遵守课堂的纪律。美术是一门艺术属性较为突出的学科,在授课内容、方式等方面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在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关于绘画方面的技巧,让他们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慢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而经调查显示,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问题,之所以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涣散,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美术并非那么重要的课程,而且在期末的时候自己也不需要参加严格评分的考试,由于课程学习压力小,所以他们会将美術作为放松自己其他科目学习压力的有效渠道和依托,认为在课堂上可以随意一些,根本不遵守纪律。(二)师生间的矛盾相对突出受我国传承千年老旧教育的影响,目前许多美术教师虽然也了解新课改的方案已经落地、明白新课改是推进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对标物,但是受应试理念的影响,他们仍然习惯于采用自己讲解和学生听讲并接收的模式去授课,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推进将会导致师生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是因为在课堂中,学生往往只能以客体的身份参与其中,无法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甚至还会让不少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众所周知,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实效性,首先得保证师生之间维持良好的互动、沟通,而经调查,以上所说的“师生课堂矛盾突出”这一问题在当下相当普遍。(三)学生间的矛盾问题在同一班级内,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小学是学生塑造个人三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在接触新同学的时候,大家往往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相处才能够展开彼此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科学合作。不难发现,在小学一年级阶段,许多学生会因为彼此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存在明显差别,而让同学之间的矛盾相对突出,在教师设定合作学习模式时,大家难以科学协调地推进和展开。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方向(一)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忱落实好小学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展开初中高中大学等阶段美术课程高质量学习的重要前提,同时因为小学属于基础性教育,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内容以基础为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主要的目标,让他们可以更深刻地感知美术课程的魅力,并愿意跟上教师的步伐,落实系统学习。柏拉图曾经说过一句话,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初级教育应该以娱乐为主,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释放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件事。具体来说,建议在展开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先与学生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仔细观察他们在日常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个人能力水平,了解他们对美术课程的想法,再有针对性地结合学情组织安排各类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借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优化他们的创造能力。(二)发挥课程的启蒙作用 很多人认为,美术启蒙教育应该被局限在幼儿园阶段,其实小学中低年级的教育属于“启蒙”到“基础教育”的重要过渡期,在低年级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仍然具备突出的启蒙教育特色,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启蒙教育的作用。比如说需要激发学生的潜在艺术修养、提升他们的优良品质,让他们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个人能力的快速成长、有效升华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全方位锻炼个人的个性。从本质角度出发去理解,由于大多数小学美术课程都不需要接受系统的考试考核,所以就侧面地意味着,在美术教学中,走“个性化教育”道路是行得通的,如果能在尊重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去推进科学的安排,做好因材施教,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在掌握美术创作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概念,逐步发展多元的创新意识。此外,由于在美术教材中有许多与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德育相关的内容,所以如果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提前深度挖掘教材里与这些部分有关的资讯,并且借此向学生提供及时引导,最终也能在德育等诸多方面发挥启蒙的作用。(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仔细研究新课改中的变化大家不难发现,其中一个主要变化体现在教学时,教师必须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成未来教学的最关键目标,虽然美术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只是美育领域下的一个小分支,但大家都知道,在小学阶段融入的各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通性,通过美术教育主要想要实现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优化他们的创新和思维能力,这与德育、智育都存在一定关联,所以在推进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模糊美术美育的功能价值体现,避免将美术教育严格划分、列入“美育”的职能中,而应该将它与其他学科做好进一步的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教育,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各类富有趣味性的美术活动中收获更好的感受和体验、有效挖掘个人的智力潜能、提高个人的美术鉴赏能力,如果可以按照以上所说的方向按部就班地执行,甚至还能让学生获得因此受益一生的各类技能。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策略与方法(一)应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的信息技术成为重要产物,以这些新被落地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以让课堂的教学资源变得更丰富、多样,更重要的是,所谓“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往往是特指多媒体技术,而多媒体技术集视频、图片、音频等于一体,在课堂借助这些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元的图片、音频,就能让他们的感官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刺激,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强化,最终大幅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感知能力。 比如在围绕《丰富多彩的玩具》这一课程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带去引导,如果采用传统语言讲解、说明的方式去推进玩具的分享,无法让学生对不同玩具的相同、不同之处形成深刻的理解,但如果能在课堂上将各种新型的、最近才推出市场以及在早期就存在的玩具,以图片、视频、音频等诸多方式融合在一起向学生展示出来,往往就能让大家在直观的视觉、听觉刺激之下,明确不同玩具呈现出来的最终模样,对各类玩具形成基本认知,如此学生的兴趣就会第一时间被调动起来,同时借助这些资源的分享,还可以让课堂显得更富有趣味性,在完成如上基本导入后,由于每个学生都会完全集中心思、关注教师的教学讲解,所以在后续教师讲解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创作时,往往可以实现更丰富多样的创作。(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以问题作为引导依托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可以向学生提出各类问题,借助这些问题作为引导,就能让他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展开主动思考,同时此举还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强化他们的自主学習想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此外,以问题作为引导,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凸显,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一致的,受以上这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强化问题的设定、抛出和引导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紧密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好主动且高效的学习,提高活动的整体参与度,强化个人的思维能力,优化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成效。比如在围绕《叶子上小血管》这一课程展开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围绕这一节课程涉及的知识重点、难点实施深度的分析,并且提前准备几个核心问题,在课堂适当的时间点抛给学生,让他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比如教师可以设定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叶子上的脉络能不能称作它的血管呢?在仔细观察这些叶子的脉络形态之后,你们觉得它像不像一幅画?同学们,请你们认真欣赏一下在教材中被分享出来的各类作品,并且说一说你们到底最喜欢哪一幅作品,看看在这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中用到了哪些自己曾经学过的素材。在向学生导出如上问题后,大多数学生的思路都会直接被问题所吸引,跟着教师的思路对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同时,由于这些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可以说出道理、缘由来,那么他们的答案就值得被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学生都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最终对知识的掌握成效肯定会更好。(三)展开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小学美术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助力他们实现短时间、快速高效地画画、折纸等创作,为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分享各类强化创作的技能,让他们可以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构思、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以实际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完成任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亲身动手、获得更多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机会。此外,在学生自主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旁提供指导,首先要肯定学生积极学习的良好态度,其次要肯定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某一个方面上的闪光点,再次要指出学生目前存在的不足,让他们及时纠正,如果可以落实好以上三大步骤流程,就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强化个人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 比如在围绕《对折剪纸》这一课程展开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讲解、视频分享的层级上,也不能只跟学生示范剪纸的全流程,相反地,教师应该先向学生大概讲解剪纸的技巧、相关注意事项,然后向他们分享视频、图片,借此激发学生对剪纸学习的兴趣,然后课堂剩余的所有时间都应该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己获得的纸张、剪刀、刀子等工具的基础上展开个人的充分想象,结合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落实剪纸活动。同时,在学生动手剪纸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现场巡视,了解不同学生的状态,结合大家的实际做法给予肯定或者及时纠正,比如在课堂上不少学生不停地说话、跟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教师得第一时间指正,并且维持好课堂现场的纪律。而如果在课堂上,大家都耐心、安静地做自己的剪纸手工,那教师则应该肯定每一位同学认真的态度,同时在众多学生创作的剪纸中锁定一两个更优秀的作品给出重点的肯定和表扬,做好全班同学的分享,按照以上这样的方式去推进,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标优秀剪纸的模样,了解自己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五、结论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进一步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美术是教师践行美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依托,如果可以强化小学美术教学措施的创新工作,向学生提供更科学的指引,就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个人的快速成长。比如说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助他们快速掌握理论知识,升华个人的艺术情操,同时教师还应该立足当下的层次不断吸纳新知识,完善个人的知识构建,提高个人的教育水平和教学功底。具体来说,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需要借助各类新型的技术丰富教学的手段,有针对性地做好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让他们的实操能力得到提升,如果可以做到以上多举措并行,最终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多元认知能力”的根本教学目标,为他们往后展开高难度美术课程学习、培养个人审美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