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82652

大小:4.2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4-09-01

上传者:老李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江苏省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年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在天空绽放。专家表示,12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是观测双子座流星雨的最佳时机。完成下面小题。1.流星雨是由小行星散落的物质与地球大气摩擦而成的。太阳系中小行星集中分布在()A水星与金星之间B.地球与金星之间C.火星与木星之间D.地球与火星之间2.在我国观测流星雨的时机和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选择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之地观测②选择远离城市的郊外观测,避免人造光污染③应选择在晴朗的夜晚观测,满月时最佳④夜空越暗越有利于观测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完成下面小题。3.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有()①光照充足②私家车数量多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网密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A.地质及水文条件B.气象及水文条件C.气象及气候条件D.地质及气候条件5.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地理关联类下图为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7.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其形成过程不能体现的圈层是()A.①B.②C.③D.④环境新闻速览: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10年来最低水平,优良天数达到286天,蓝天含金量显著提升,雾霾天气减少。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箭头④比①细,是由于()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的削弱作用D.大气的保温作用9.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地面辐射B.②表示太阳辐射C.③表示大气逆辐射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10.出现雾霾天气,会使()A.③增强B.③不变C.③减弱D.④增强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等媒体消息,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用卫星捕捉到了一张照片,看起来太阳仿佛在“微笑”(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照片上太阳看起来仿佛在“微笑”,但其背后隐含着的潜台词很可能是()①中国空间站的宇航员太空行走无妨②有可能引发一场小型地磁暴③给地球带来小规模的电网波动④地球上有线通信设备会受影响⑤地球沐浴在倾泻而下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12.照片拍摄日后几天内,下列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现象的一组国家是()A.英国、秘鲁B.挪威、冰岛C.意大利、美国D.印度、俄罗斯2021年9月29日,科研人员在我国华南地区发现了生活于4.3亿年前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混翅鲨化石,并将这一新属新种命名为秀山恐鲨。下图为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封面发表的研究成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秀山恐鲨生存地质年代最可能是()A.太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14.秀山恐鲨生存的地质年代()A.重要的成铁期B.蕨类植物繁盛C.恐龙称霸地球D.现代海陆形成经纬同学暑期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研学旅行。下图为该同学拍摄到的东部草原地区牛轭湖和西部干旱荒漠地区的新月形沙丘照片,照片都是面向正北方向拍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牛轭湖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③④②①16.新月形沙丘照片所在地主导风向()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17.经纬同学在沙丘公路两侧,看到了很多矮草沙障。矮草沙障的主要功能是()A.截留降水B.降低风速C.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葡萄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8.“天雨新晴,是夜必霜”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①减少B.②增多C.③减少D.④增多19.果农在葡萄园地面铺设鹅卵石的目的是()A.增加太阳辐射B.增加地面辐射C.增加大气辐射D.增加昼夜温差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下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高层大气21.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A.距离太阳较远B.距离地面较远C.距臭氧层较远D.距电离层较远图为“石老人”景观图,石老人是青岛某地距海岸百米处的石柱,形如老人坐于碧波中而得名。2022年10月3日,石老人上半部分突然坍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石老人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B.海浪C.风D.冰川23.石老人景观的形成与消亡过程可能正确的是()①碎屑堆积物②海蚀拱桥③海蚀柱④海蚀穴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2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传播速度快的是______(填字母),其中代表横波是______(填字母)。(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面以上的C代表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G圈层的物质状态为______。(3)D、F两个不连续界面中:代表莫霍界面的是______(填字母)界面,地震波在通过该界面后速度都变______(填“快”或者“慢”)。(4)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7日03时45分08秒在青海黄南州河南县(67°N,101.88°E)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A.软流层B.岩石圈C.地核D.地幔(5)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请说出主要研究依据及其原理。25.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尽管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图1和图2,完成相关问题。 (1)由图1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2)根据图2概括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3)结合图一和图二归纳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这些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被破坏,就容易产生石漠化现象。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景观图。(1)指出甲、乙两处地貌的具体名称。(2)说明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气候和地质条件。(3)简述峰丛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江苏省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年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在天空绽放。专家表示,12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是观测双子座流星雨的最佳时机。完成下面小题。1.流星雨是由小行星散落的物质与地球大气摩擦而成的。太阳系中小行星集中分布在()A.水星与金星之间B.地球与金星之间C.火星与木星之间D.地球与火星之间2.在我国观测流星雨的时机和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选择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之地观测②选择远离城市的郊外观测,避免人造光污染③应选择在晴朗的夜晚观测,满月时最佳④夜空越暗越有利于观测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C2.A【解析】【1题详解】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海拔较高的地区空气稀薄,云层遮挡较小,大气能见度高,视野开阔,①正确;远离城市的郊外,人口密度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灯光干扰较少,②正确;满月时,月亮亮度大,流星光芒受到月亮光芒影响,观赏效果较差,③错误;夜空越暗,流星现象更加明显,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A。【点睛】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成为火所产生的光迹。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完成下面小题。 3.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有()①光照充足②私家车数量多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网密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A.地质及水文条件B.气象及水文条件C.气象及气候条件D.地质及气候条件5.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答案】3.D4.C5.C【解析】【3题详解】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的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高速公路网密集,有利于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③④正确;与山东济南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①错误;私家车数量与光伏道路建设无关,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受天气(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受地质水文条件影响较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四个地区中,华北平原纬度较高,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A项错误;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B、D项错误;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故C项正确。故选C。【点睛】光伏路面技术就是把汽车、自行车、人等行驶行走的道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相结合,使原本普普通通的路面既能正常行人、行车,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设备发电。地理关联类下图为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7.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其形成过程不能体现的圈层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6C7.D【解析】【6题详解】该诗句反映的是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的关系,植被的生长需要岩石圈提供无机盐,同时植被通过枯枝落叶的形式向岩石圈提供有机物。图中①为水圈,②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岩石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③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在雾凇的形成过程中,水分涉及了水圈,在低温时水汽凝华涉及了大气圈,乳白色冰晶沉积物主要附着在树枝等植被上,涉及了生物圈,没有涉及岩石圈,所以其形成过程不能体现的圈层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地球外部圈层通过生物圈与地球内部圈层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地理环境。环境新闻速览: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10年来最低水平,优良天数达到286天,蓝天含金量显著提升,雾霾天气减少。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箭头④比①细,是由于()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的削弱作用D.大气的保温作用9.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地面辐射B.②表示太阳辐射C.③表示大气逆辐射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10.出现雾霾天气,会使()A.③增强B.③不变C.③减弱D.④增强【答案】8C9.C10.A【解析】【8题详解】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将热量传递给地面,不影响太阳辐射,A错误;地面反射是地面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反射,不影响未到达之前,B错误;图中箭头粗细表示能量多少,箭头①④都表示太阳辐射,①到④箭头变细,是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导致能量不断减少,C正确;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得地面热量散失减缓,不影响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C。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依次①由大气层外射向地球,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A错误;②由地面射向大气是地面释放的地面辐射,B错误;③是由大气射向地面,是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C正确;④是经大气削弱以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出现雾霾天气,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增强,故③增强,④减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大气层越厚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层越厚,保温作用越明显。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等媒体消息,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用卫星捕捉到了一张照片,看起来太阳仿佛在“微笑”(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照片上太阳看起来仿佛在“微笑”,但其背后隐含着的潜台词很可能是()①中国空间站的宇航员太空行走无妨②有可能引发一场小型地磁暴③给地球带来小规模的电网波动④地球上有线通信设备会受影响⑤地球沐浴在倾泻而下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12.照片拍摄日后几天内,下列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现象的一组国家是()A.英国、秘鲁B.挪威、冰岛C.意大利、美国D.印度、俄罗斯【答案】11.C12.B【解析】【11题详解】照片上太阳看起来仿佛在“微笑”,黑色的部分是太阳黑子,说明太阳活动此时较为活跃,太阳向外释放的高能粒子较多,宇航员不宜进行太空行走,①错误;太阳活动活跃,有可能引发一场小型地磁暴或给地球带来小规模的电网波动,②③正确;地球上有线通信设备不易受电磁波影响,④错误;地球时刻沐浴在倾泻而下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中,⑤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照片拍摄日后几天内,下列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现象的地区位于极地地区,挪威、冰岛位于北极圈内,B正确;英国、秘鲁、意大利、美国、印度纬度较低,不易看到极光现象,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的影响:1、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特异性反常气候出现的机率就明显地增多;相反,在黑子活动的低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相对就比较平稳。2、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太阳活动会导致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因为太阳耀斑发射的电磁波扰动了或全部吸收了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3、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活动会造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整个地球是一个大磁场。地球的北极是地磁场的磁南极,地球的南极是地磁场的磁北极。磁暴一般发生在太阳耀斑爆发后20一40小时,它是地磁场的强烈扰动,磁场强度可以变化很大。它会使罗盘磁针摇摆,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到海上船只、空中飞机、甚至信鸽的飞翔。4、太阳活动对航天活动的影响:大耀斑出现时射出的高能量质子,对航天活动有极大的破坏性。5、太阳活动会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早灾害等。2021年9月29日,科研人员在我国华南地区发现了生活于4.3亿年前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混翅鲨化石,并将这一新属新种命名为秀山恐鲨。下图为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封面发表的研究成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秀山恐鲨生存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A.太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14.秀山恐鲨生存的地质年代()A.重要的成铁期B.蕨类植物繁盛C.恐龙称霸地球D.现代海陆形成【答案】13.B14.B【解析】【13题详解】材料中显示,秀山恐鲎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根据地球生物进化史可知,海生无脊椎动物生活于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由第一题可知,无脊椎动物生活于古生代,太古代是铁矿形成的最重要时期,A错误;恐龙繁盛于中生代,C错误;现代海陆形成于新生代,D错误;蕨类植物繁盛于古生代,B正确,故选B。【点睛】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等,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 经纬同学暑期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研学旅行。下图为该同学拍摄到的东部草原地区牛轭湖和西部干旱荒漠地区的新月形沙丘照片,照片都是面向正北方向拍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牛轭湖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③④②①16.新月形沙丘照片所在地主导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17.经纬同学在沙丘公路两侧,看到了很多矮草沙障。矮草沙障的主要功能是()A.截留降水B.降低风速C.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答案】15.A16.D17.B【解析】【15题详解】河流摆动形成弯曲,对应为①;凹岸不断的遭受侵蚀,河曲随之不断发展,对应为③;河流裁弯取直,原有的蛇曲被废弃对应为④;旧河道成为牛湖对应为②。故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序为①③④②。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16题详解】此处位于内蒙古,靠近西北季风的源地,主导风向应为西北风,D正确。来自海洋的东南风、西南风难以到达此处,东北风不是此处的主导风向,ABC错误。故选D。【17题详解】矮草沙障的功能主要是降低风速,防治风沙灾害,B正确。沙障有利于截留降水、美化环境,但不是此处沙障的主要功能,AD错误。沙漠地区降水很少,不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C错误。故选B。 【点睛】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在中国的典型应用是宁夏的沙坡头的治理,其治理的起因是为了保护此地铁路线(如附近的包兰线)免受沙漠淹埋。草方格沙障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也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葡萄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8.“天雨新晴,是夜必霜”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①减少B.②增多C.③减少D.④增多19.果农在葡萄园地面铺设鹅卵石的目的是()A.增加太阳辐射B.增加地面辐射C.增加大气辐射D.增加昼夜温差【答案】18.C19.D【解析】【18题详解】“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③弱,故白天蒸发旺盛,水汽充足,夜晚温度低,水汽凝结形成霜,C正确;夜晚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而不是减少,A错误;②表示大气接收的地面辐射,④表示散失到宇宙中的地面辐射,②④增多,均不会直接导致霜形成,BD错误。故选C。【19题详解】鹅卵石比热容较小,升温和降温幅度大,铺设鹅卵石可以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葡萄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品质,D正确;铺设鹅卵石不能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还可能增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A错误;夜间铺设鹅卵石的地面散热更快,不会一直增加地面辐射,B错误;铺设鹅卵石会影响昼夜温差,不会仅增加大气辐射,C错误。故选D。【点睛】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下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高层大气21.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A.距离太阳较远B.距离地面较远C.距臭氧层较远D.距电离层较远【答案】20.B21.B【解析】【20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雨幡洞云是云层的一种,云层分布在水汽和尘埃较多、垂直运动明显的对流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雨幡洞云现象发生于对流层,对流层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说明距离热量来源较远,故判断距离地面较远,B正确;太阳不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A错误;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电离层分布于高层大气,雨幡洞云发生于对流层,与高层大气和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无关,CD错误。故选B。【点睛】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3)高层大气的特点:气体稀薄,具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造天体也在此层运行。图为“石老人”景观图,石老人是青岛某地距海岸百米处的石柱,形如老人坐于碧波中而得名。2022年10月3日,石老人上半部分突然坍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石老人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B.海浪C.风D.冰川23.石老人景观的形成与消亡过程可能正确的是()①碎屑堆积物②海蚀拱桥③海蚀柱④海蚀穴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答案】22.B23.D【解析】22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石老人是青岛某地距海岸百米处的石柱,形如老人坐于碧波中而得名,是典型的海蚀柱景观,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石老人的形成过程:在海浪侵蚀作用下海岬两岸发育相向的海蚀穴;海蚀穴逐渐扩大,海蚀穴连通之后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拱桥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顶板的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海岸分隔开来后挺拔于岩滩之上,即为海蚀柱;海蚀柱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最终会坍塌形成碎屑物,直至消失。故石老人景观的形成与消亡过程可能正确的是④②③①,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海岸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除与沿岸海水动力的强弱和海岸的纬度地带性有关以外,还受组成海岸的岩性的抗蚀能力所制约。结构致密、坚硬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强,但因裂隙和节理发育,多海蚀洞、海蚀拱、海蚀柱、海蚀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2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传播速度快的是______(填字母),其中代表横波是______(填字母)。(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面以上的C代表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G圈层的物质状态为______。(3)D、F两个不连续界面中:代表莫霍界面的是______(填字母)界面,地震波在通过该界面后速度都变______(填“快”或者“慢”)。(4)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7日03时45分08秒在青海黄南州河南县(67°N,101.88°E)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A.软流层B.岩石圈C.地核D.地幔(5)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请说出主要研究依据及其原理。【答案】24.①.B②.A25.①.地壳②.地幔③.液态或熔融状态26.①.D②.快27.B28.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地震波分类及特点、地球的内部圈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可结合所学知识及图文信息进行分析解答。读图可得,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传播速度快的是短波B,代表横波是A。【小问2详解】 由所学知识知,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存在两个不连续面,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这两个界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因此,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面以上的C代表地壳,该面以下E代表地幔。由图示信息可知,横波不能通过G圈层,故G圈层的物质状态为液态或熔融状态。【小问3详解】读图可得,D、F两个不连续界面中:代表莫霍界面的是D界面,地震波在通过该界面后速度都变快。【小问4详解】由所学知识知,地壳厚度分布不均,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km,其中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发生在2017年10月17日03时45分08秒在青海黄南州河南县的地震,其震源位于青藏高原上,其震源位于地壳内部;由所学知识知,岩石圈范围为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的部分,故本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岩石圈内,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小问5详解】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且速度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25.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尽管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图1和图2,完成相关问题。 (1)由图1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2)根据图2概括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3)结合图一和图二归纳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答案】(1)空间分布规律: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递减。(2)分布: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四川盆地最缺乏。缺乏原因:阴雨天多,日照时数少;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工业城市多,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3)纬度、天气状况、海拔状况。【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大致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纬度越高的地方,太阳辐射能越小,空间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小问2详解】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具有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总体上看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读图可知,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四川盆地最少。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扩散,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数相对较短;其次,四川盆地工业城市多,人们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小问3详解】 由图一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可知纬度位置影响太阳辐射;由图二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丰富可知地形(海拔高度)影响太阳辐射;西北地区太阳辐射丰富,四川盆地太阳辐射贫乏可知天气状况影响太阳辐射。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这些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被破坏,就容易产生石漠化现象。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景观图。(1)指出甲、乙两处地貌的具体名称。(2)说明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气候和地质条件。(3)简述峰丛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答案】(1)甲:石笋。乙:石钟乳。(2)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流水溶蚀作用强;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易溶于水,被流水溶蚀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3)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贫瘠,肥力低;地表水易渗漏,农业用水不足;地形崎岖,可耕地少,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喀斯特地貌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对农业的不利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图中甲是位于喀斯特溶洞洞底的尖锥体,为石笋;乙是倒挂在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碳酸钙沉淀物,为石钟乳。【小问2详解】 喀斯特地貌属于流水溶蚀地貌,我国西南地区多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降水量大且集中,流水溶蚀作用强;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湿热的气候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石灰岩进行长期的溶蚀作用,形成了现在各种喀斯特地貌。【小问3详解】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作用强,土壤浅薄,植被不易发育,水土保持作用较差,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植被发育程度较差,地形坡度较大,土壤迁移速度快,土壤贫瘠,肥力低;喀斯特地貌岩层多裂隙,地表水易渗漏,农业用水不足;地形崎岖,平地较少,可耕地少,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