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5课 诗词六首 关于《诗经》素材 语文版.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5课 诗词六首 关于《诗经》素材 语文版.doc

ID:83581124

大小:27.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4-09-01

上传者:L.M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5课 诗词六首 关于《诗经》素材 语文版.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5课 诗词六首 关于《诗经》素材 语文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六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在先秦典籍里通称“诗三百”,汉代以后才称之为“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为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是《诗经》中现实主义的代表,是《诗经》中的精华,具有较高的思想意义与艺术价值。“雅”分大雅(三十一篇),多是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小雅(七十四篇),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量的民谣。“颂”包括周、鲁、商三部分,多是祭祀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多是四言诗,隔句用韵,章节反复重叠,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便于记忆和吟唱。  在创作手法上,《诗经》多采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赋”就是直接铺叙;“比”即比喻;“兴”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  孔子曾以《诗经》作为重要的教材,认为《诗经》可以“兴、观、群、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中国的诗歌发展——不管是民歌还是诗人的创作——始终有着重大的影响。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