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工法qc超长超厚一次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工艺工法qc超长超厚一次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ID:8357565

大小:38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3-22

工艺工法qc超长超厚一次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工法_第1页
工艺工法qc超长超厚一次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工法_第2页
工艺工法qc超长超厚一次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工法_第3页
工艺工法qc超长超厚一次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工法_第4页
工艺工法qc超长超厚一次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工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艺工法qc超长超厚一次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超长超厚一次连续浇筑大体积无微膨胀剂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施工工法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长度、宽度在80m,厚度在2m,局部厚度6.5m左右,拟采用不留设任何形式的施工缝、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后浇带、加强带等,一次性连续浇捣成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二、工法特点1.工程质量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不出现贯通的和有害的裂缝,浇筑完成至今,没有出现贯通的、有害的裂缝,混凝土结构质量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目标。2.在平面尺寸长88.2m×宽77.45m范围内,不留设任何形式的施工缝、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后浇带、加强带等,基础底板是一个完整的混凝土块体,保

2、证结构的整体性,施工的连续性,避免因留置后浇带、施工缝给结构带来不利影响。3.施工速度快,将基础底板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4.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不掺任何形式的微膨胀剂,只掺高效减水剂。5.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块体温度监测,采用网络化温度监测系统,定时在线监测各测温点温度,并自动记录,为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采取温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6.采取合理的构造配筋,在基础底板混凝土表面增加了基础地板上钢筋保护层内铺设钢筋网的工序,有效地控制了表面裂缝的产生;在结构外墙外侧钢筋保护层内增设φ6@150单排双向钢筋网片来约束混凝土的塑性变形,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强

3、度。7.经济效益显著,基础底板采用不留置任何缝合带一次性浇捣成型,避免了留置各种缝合带的缺点,减少了材料和人工投入,缩短了工期。三、材料性能1.水泥选用北京拉法基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该水泥为中低水化热低碱水泥。并控制水泥中发热量和发热速度最快的C3A的含量在7%以下,水泥7d的水化热不大于250KJ/Kg。2.砂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B类低碱活性天然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1%、18细度模数为2.5~3.2。能够有效地减少用水量,水泥用量也可相应减少,降低了混凝土的升温和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3.石子选用5~25mm的低碱自然连续级配的机碎

4、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1%,针状和片状颗粒含泥量不大于15%。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4.混凝土掺和料和外加剂均选用绿色环保型的、无污染、无毒害、无氨类等并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的、由北京市建委备案的生产厂家生产的优质产品。5.粉煤灰选用颗粒活性高的Ⅰ级粉煤灰。粉煤灰中的高活性SiO2、Al2O3能与水泥浆中的Ca(OH)2进行二次水化反应,可以消耗吸收混凝土中的碱,从而降低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消除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碱集料反应产生的裂缝;发挥物理填充作用,加强粉末效应,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混凝土强

5、度,降低混凝土弹性模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泵送浇筑;同时,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了水泥的水化热,达到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抑制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目的。由于粉煤灰的加入,使混凝土的强度前期增长相对较慢。6.S75磨细矿粉:显著减少单方混凝土的用水量、水泥量,降低水灰比,延缓凝结时间,提高早强,抑制水泥初期水化热,推迟热峰出现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防止或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避免冷缝。提高密实性、抗透水性、抗渗性。抑制碱骨料反应的产生。发挥其填充作用、火山灰效应及微珠效应。提

6、高混凝土的施工工作性能,改善和易性、聚粘性、保水性,提高坍落度,并控制坍落度损失,提高混凝土车送、泵送性。7.外加剂采用WDN-7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有较好的分散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减少泵的输出压力,减少混凝土对管壁的摩擦阻力,提高混凝土抗离析性,减少混凝土泌水和因引入空气、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较大而对强度的降低。并能增加坍落度,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减少用水量。且后期强度增长明显提高,可大大改善和提高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一、构造设计1.混凝土采用中低强度等级的C35商品混凝土,并用60d强度评定混凝土强度

7、的等级。182.基础底板钢筋设计为上铁、下铁分别采用Φ32钢筋,局部配有Φ25的上层下铁钢筋,中层铁采用Φ12钢筋,双向间距为150mm。3.在上铁钢筋保护层内增设一层可以部分承受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控制温度裂缝展开的钢筋网,来作为构造钢筋,控制温度收缩裂缝,防止出现表面裂缝。4.墙体沿墙厚布置多排钢筋网,并在外墙外侧钢筋保护层内增设Φ6@150分布钢筋网片来约束混凝土的塑性变形,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灰比控制在0.4~0.5;砂率在40%~45%范围内;胶凝材料的总量在420kg/m3以下;混凝土初凝时间在12h

8、以上;采用“双掺法”,加入Ⅰ级粉煤灰和掺加WDN-7高效减水剂;适量掺入S75磨细矿粉;混凝土的碱含量不大于3kg/m3。一、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