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73007
大小:2.65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4-08-31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0月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9月29日7时,杭州亚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鸣枪起跑,中国选手张俊以1小时23分00秒夺冠,成为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的首枚金牌。下图为“世界观看赛事的部分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夺冠时,与杭州日期不同但处于白昼的是()A.甲B.乙C.丙D.丁2.夺冠时,杭州亚运会主会场外的旗杆影子朝向正确的是()A.B.C.D.【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0月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9月29日7时,杭州亚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鸣枪起跑,中国选手张俊以1小时23分00秒夺冠,成为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的首枚金牌。下图为“世界观看赛事的部分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夺冠时,与杭州日期不同但处于白昼的是()A.甲B.乙C.丙D.丁2.夺冠时,杭州亚运会主会场外的旗杆影子朝向正确的是()A.B.C.D.【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题目信息可得,张俊得冠时,为北京时间的2023年9月29日8时23分00秒,此时零时经线约位于6°W附近,因此乙虽然为白昼,但与杭州处在同一时区,B选项错误,甲地在0时前后,丁与零时经线相差约四个时区,此日为9月29日,刚过秋分不久,全球昼夜接近等分,因此,甲、丙处于黑夜,AD选项错误;丙位于180°经线以东,为9月28日,经度约为110°w,因此时间约为下午5时前后,为白昼,C正确,故选C。【2题详解】张俊得冠时,为北京时间的2023年9月29日8时23分00秒,杭州经度接近120°E,故地方时与区时接近,此时太阳方位位于东南,日影为西北,A、B选项错误;C选项日影方位偏北,更接近正午,杭州太阳方位应接近日出,日影方位应偏西,故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上的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180°经线,该日界线的位置不变,但是时间在变化;一条是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它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但时间不变,当两条日界线重合,全球为一个日期。除此之外,地球上有两个日期。图1为“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沉积物,数字序号代表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形成图中箭头所指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丁①B.乙④C.丙⑥D.戊②4.图中虚线处地层接触关系为()A整合接触B.假整合接触C.不整合接触D.接触不明显【答案】3B4.C【解析】【3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据材料可知,甲、乙、丙、丁、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沉积物。据右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箭头特点可知,风化物容易被外力搬运到地上低洼的地方沉积,变为沉积物,即甲为沉积物;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即乙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丁为岩浆,戊为岩浆岩。三类岩石都可以被风化形成风化物。图片中的箭头所指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对应的是沉积岩,④作用是外力作用,B正确,其他的丙丁戊都不是沉积岩,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最基本的地层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接触、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不整合接触是上、下地层之间有过长时期沉积中断,出现地层缺失,即地层是不连续的。如图示虚线处的地层角度不整合,且不平行,为不整合接触,C正确,AB错误;图中岩层接触较明显,D错误。故选C。【点睛】指向岩浆的地质作用表示重融再生,指向岩浆岩的地质作用表示冷却凝固,指向变质岩的作用表示变质作用,指向沉积岩的作用表示外力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图1为“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监测到的某年6月智利普耶韦火山群喷发时的灰云”。火山灰扩散会影响该地的大气受热过程(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智利多火山是因为处于()A.生长边界B.裂谷C.消亡边界D.海沟6.图示范围内,火山灰已经蔓延了约()A.1100千米B.2300千米C.3800千米D.4700千米7.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相关的环节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5.C6.B7.D【解析】【5题详解】智利多火山原因为地壳运动活跃,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C选项正确,裂谷为生长边界,AB选项错误,海沟处于消亡边界,但不是火山的成因,D选项错误,故选C。【6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当地位于南纬的45°,单位纬度的距离昌都为111*cos45°,约为78km,跨越三十多度,约2300km,大于1100km,A选项错误,CD选项距离过大,CD选项错误,故B选项正确【7题详解】①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太阳辐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一部分热量,故①③正确,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点睛】全球变暖的因素:人为因素:1、人口剧增因素。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4、土地破坏因素。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6、酸雨危害因素。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8、水污染因素。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自然因素:1、火山活动。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下图为“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7月,图中A地盛行季风风向及成因()A.东南风海陆热力差异B.东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C.东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西北风海陆热力差异9.关于澳大利亚西北部C地季风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风成因与B地夏季风类似B.冬季风性质温和、湿润C.夏季风成因与几内亚湾北部夏季风类似D.夏季风形成与东南信风有关【答案】8.A9.C【解析】【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得,A地为我国东亚季风区,在七月份为我国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洋形成高压,陆地形成低压,盛行东南风,A选项正确,东亚季风的形成过程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无关,B、C选项错误;西北风为冬季风,D选项错误,故选A。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题详解】澳大利亚西北部季风,冬季风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为南亚夏季风,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A选项错误;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干燥的,B选项错误,几内亚湾北部季风为西南风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选项正确,夏季风与东南信风无关,与东北信风有关,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南亚夏季西南风的形成:夏季,亚欧大陆和同纬度的海洋相比,增温剧烈,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形成强低压,且低压中心一般位于印度西北部的沙漠地带,即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受该低压吸引,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即南亚的夏季风。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既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还有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月份可能是()A.3月B.6月C.10月D.12月11.大约1个月后武汉的天气特征是()A.阴雨、冷湿B.高温、多雨C.晴朗、干冷D.晴朗、闷热、少雨【答案】10.B11.D【解析】【10题详解】材料中告诉我们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可知春末副高的位置在华南,6月副高的位置在长江流域,7-8月,副高北进到华北和东北,雨带则在此基础上再往北5-8个纬度。读图可知,图中副高位置在长江流域,时间是6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大约1个月后,时间到7月份,高压脊线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武汉地区进入伏旱天气,晴朗、闷热、少雨,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我国主要降雨类型为锋面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4-5月份在,南岭一带,华南雨季;约6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至长江流域,在江淮地区停留1个月左右,形成阴雨连绵梅雨季节;7-8月份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雨带迅速南撤,10月份夏季风从我国大陆上退出,雨季结束。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部,为世界最大的盐层覆盖的荒原。一年内特定的时间,该盐沼会积水形成浅湖,形成“天空之镜”,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打卡。下图为“乌尤尼盐湖分布、景观及附近某地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符合该地气候特征的是()①夏季高温,冬季寒冷②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③气温年较差小④年降水量稀少⑤昼夜温差大A.①③B.②③⑤C.③④D.④⑤13.该地水汽主要来源及产生降水的气压带或风带是()A.太平洋赤道低气压带B.大西洋副热带高气压带C.太平洋西风带D.大西洋东南信风带14.乌尤尼盐沼“天空之镜”的最佳观赏时间是()A.12月至次年2月B.3月至5月C.6月至8月D.9月至11月【答案】12.B13.A14.A【解析】【12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气温曲线可得,当地最冷月的最低温为15°C,最热月气温为18°C,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温和,①错误,③正确;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②正确,年降水量约在700左右,降水较多,④错误;乌尤尼湖地区纬度较低;海拔高,大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⑤正确,②③⑤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13题详解】12月~次年2月为南半球夏季;受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影响,乌尤尼盐沼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强度较大,降水量较多,A选项正确。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不会带来降水,B选项错误。西风带分布纬度和当地不符合,C选项错误,东南信风为干热风,不会带来降水,D选项错误。故选A【14题详解】12月~次年2月为南半球夏季;受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影响,乌尤尼盐沼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强度较大,降水量较多,盐沼水量增多;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较多,积水形成浅湖,形成“天空之镜”。因此乌尤尼盐沼“天空之镜”的最佳观赏时间为12月~次年2月。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与当地所处的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都有关。海拔高,大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较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④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16.与图中①-④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类似的地区是()A.南极大陆B.非洲大陆北部C.南美洲南部D.澳大利亚大陆北部【答案】15.D16.B【解析】【15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图中④位置远离大西洋,水汽来源少,气候较为干旱,地处温带地区,是相对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荒漠带,D正确;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对应地区的降水量都比温带荒漠带的多,不符合④地区的降水分布特征,AB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非洲大陆北部的自然带自北向南分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自北向南植物的生物量越来越小,而图中的①-④自然带也是呈南北走向,①对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②对应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对应的温带草原带、④对应的温带荒漠带,也是自北向南生物量大致越来越小,体现的类型与非洲大陆北部由乔木到草本再到荒漠的变化类似,B正确;南极大陆的自然带单一,不会有如此变化,A错误;南美洲南部的自然带变化主要呈东西方向变化,C错误;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和热带沙漠带,没有森林带的分布,D错误。故选B。【点睛】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并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下图示意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喜马拉雅山雪线海拔高度比祁连山低的主要影响因素()A.海拔B.降水C.纬度D.植被18.祁连山冰川规模比喜马拉雅山小的主要影响因素()A.海拔B.坡向C.纬度D.相对高度19.近代以来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原因有()①围湖造田②滥砍乱伐③修建水库④温室气体排放增加⑤跨流域调水⑥臭氧层破坏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④⑥【答案】17.B18.A19.D【解析】【17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喜马拉山的纬度较低,相同海拔处,气温较高,不容易形成冰川,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下限的海拔要低些,所以A、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喜马拉雅山受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比较显著,其降水较多,冰川分布的海拔更低,而祁连山深居大陆内部,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比较少,冰川分布的海拔较高;B正确。植被不影响雪线海拔的高度,D选项错误。故选B。【18题详解】观察图像可得,祁连山冰川分布海拔高度较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度低,冰川分布范围小,冰川规模大小主要与雪线和山地海拔的高低有关,雪线低,峰顶海拔高则冰川规模大,喜马拉雅山较祁连山雪线低,峰顶海拔高,冰川规模大,A选项正确。坡向、纬度、相对高度等因素主要影响雪线的高低,对冰川规模影响较小,BCD选项错误,故选A。【19题详解】近代以来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主要是因为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森林的破坏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等物质的制冷设备,导致臭氧层遭破坏,吸收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如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加剧;青藏高原冰川消融增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下降,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区域增温迅速,加快了冰川消融,②④⑥正确,围湖造田与修建水库着重于水循环的环节的影响,对全球温度变化影响较小,①③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1)温度(热量或纬度):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2)降水因素: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呈负相关;(3)地貌因素:坡度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4)季节因素:一般同一山地的积雪直限,夏季高、冬季低,所以,测定雪线在夏季;(5)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都会使雪线上升;(6)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下图为“某区域R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该河流域地形特征为()A.南高北低B.平原分布广C.高原面比较平坦D.海岸线曲折度高21.R河各河段水量变化的特征是()A.源头至河口水量逐渐减少B.源头至P点河段水量无变化C.P点至Q点河段水量逐渐增加D.Q点到河口段水量逐渐增加【答案】20.C21.D【解析】【20题详解】R河流在中下游段由西北流向东南,河流水由高处流向低处,所以该河流域地形特征不是南高北低,A错误;该流域等高线数值普遍大于500,应以高原为主,且高原处等高线稀疏,说明高原面比较平坦,B错误,C正确;图示中海岸线较为平直,并不算曲折,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由经纬度定位可知,R河是非洲的尼日尔河。Q点到河口段流经热带草原气候,距离赤道越来越近,河口处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逐渐增多,支流增多,汇水量加大,水量逐渐增多,A错误,D正确;从源头到P点河段,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8至10月为汛期,沿途有许多支流汇入,水量逐渐增加,B错误;P点到Q点河段流经区域是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减少,多数地区蒸发旺盛,支流较少,且种植业区引水灌溉,河流水量逐渐减少,C错误。故选D。【点睛】地表径流量可从水量收支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水量收入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径流汇入,积雪和冰雪融水补给,湖泊、地下水补给,人工调水输入等。水量支出主要包括蒸发,下渗,径流输出,人工引水等。此外还需考虑湿地、湖泊等储水,森林、土壤等涵养水源的作用。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2.图中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及主要影响因素是()A.①纬度与洋流性质B.②海水密度与盐度C.③海水密度与盐度D.④纬度与洋流性质23.图中④海域多海雾的季节及类似的海域是()①冬季②夏季③索马里海域④加勒比海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22.A23.C【解析】【22题详解】由于地球表层的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低纬度的表层海水温度较高,②③纬度较高,海水温度较低,BC错误;图中①海域有暖流流经,④海域有寒流流经,因此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是①,A正确,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④海域有寒流流经,与暖流流经海域相比,寒流流经地区近海面容易冷凝形成海雾,特别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水温较低,海---气温差较大,更容易形成海雾,而冬季气温较低,海---气温差较小,①错误,②正确;索马里海域受离岸的西南风影响,表层海水水位低,上升补偿流形成,为寒流性质,使得水汽容易凝结成雾,③正确;加勒比地区是从大西洋吹过来的风会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的,与题干海域海雾成因不同,④错误。故选C。【点睛】海洋表层水温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大洋环流两个因素。①太阳辐射是海水的主要热源,因此纬度位置能直接影响海洋表层水温。②大洋环流中的寒暖流能够促进不同地区间的水热交换,暖流会使流经地区水温升高,寒流则会使流经地区水温降低。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足2000米,属于中等高度的山体,是中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属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西部的狼山尤为干旱,东部的大青山较为湿润。阴山南坡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下图为“阴山山脉等高线图和大青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1)分析大青山东段南北坡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2)简析阴山山脉的隆起对其南坡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3)与北坡相比,分析大青山南坡的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上限较低的原因。【答案】(1)北坡冬季风强劲,沙漠广布,风力侵蚀作用强;南坡降水多,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2)结冰期缩短;流速加快;径流量增加(3)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但由于夏季风较弱,携带水汽较少,在此高度范围内,受地形抬升不明显,产生降水有限;南坡为阳坡,光照较强,蒸发旺盛;导致南坡此处水分条件比北坡同海拔地区差,故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上限偏低。【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阴山山脉为材料,涉及外力作用地区差异、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林线高度及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阴山南北坡外力作用的差异主要从风力和流水作用进行分析。当地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强劲,材料信息表明,阴山为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因此阴山北侧,气候干旱,沙漠广布,风力侵蚀作用强;材料信息表明,阴山为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因此南坡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图中显示,南坡等高线密集,说明南坡坡度大,因此坡面径流速度快,导致流水侵蚀作用强。【小问2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所学知识,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山脉的隆起主要改变了落差和当地的大气环流,阴山山脉的形成,阻隔了冬季风,使得山脉南坡为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上升,结冰期变短,山脉的隆起增大了上下游的落差,使得河流的流速变快;大青山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增加,使得南坡河流补给水量变多,河流流量增加。【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大青山南北坡针阔混交林林线高度差异北坡高于南坡,其原因应从南北坡水热条件进行分析。从大青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但由于当地深入内陆,夏季风较弱,携带水汽较少,在此高度范围内,受地形抬升不明显,产生降水有限;且南坡为阳坡,光照较强,蒸发旺盛;导致南坡此处水分条件比北坡同海拔地区差,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上限偏低,而北坡为阴面,太阳辐射弱,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水分较多,因此,北坡分布上限较南方高。25.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材料二阿尔泰山位于我国新疆最北部,山麓至山峰的海拔变化多在1000米到3500米之间,地势起伏明显。全年都易受西风气流影响,充沛的山地降水造就了阿尔泰山湿润的气候,降雪量多于降雨量。(1)简析阿尔泰山区降雪量多于降雨量的原因。(2)图乙是图甲中M山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请判断①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在M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的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如图丙),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答案】(1)纬度较高,气温低,降雪几率大;整体海拔高,气温低,降雪几率大;全年受西风气流影响,夏季的降水集中程度不高(季节分配均匀);降水以地形雨为主,多雨区分布在中高海拔地区,降雪概率大。(2)温带荒漠带。M山峰位于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再加上高大山地的阻挡,其山麓地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形成了荒漠带。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地表岩石受到强烈温度变化(或冻融)的风化作用,发生崩解和破碎;在重力、潜流等搬运到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处,堆积形成流石滩。【解析】【分析】本题以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图为材料,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垂直分异规律、外力作用等相关知识。【小问1详解】从图中可知该地区位于45°N以北,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再加上该地地势较高,降雪几率大于降雨。从材料可知阿尔泰山区全年都受西风气流的影响,山地地形起伏较大,西风受地形抬升易形成降水,冬季以降雪为主,夏季降雨为主,由于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夏季降水集中程度不高,故阿尔泰山降雪概率大于降雨。【小问2详解】①自然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而当地水平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从形成原因来看,该山峰位于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再加上高大山地的阻挡,其山麓地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形成了荒漠带。【小问3详解】图示流石滩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表岩石受到强烈温度变化(或冻融)的风化作用,发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冰雪融水等外力侵蚀后,被冰川、冰雪融水等搬运到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处堆积形成流石滩。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左图为“非洲局部示意图”。材料二赤道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右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赤道辐合带位置示意图”。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三乍得湖流域位于非洲中北部,是一个封闭流域,水体的唯一出口就是蒸发和地下渗流。湖面随季节变化,雨季时可达2.2万平方千米,旱季时可缩小一半以上。(1)甲、乙两海域附近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不同成因。(2)说出甲河流域7月盛行风风向,并说明理由。(3)运用水循环原理简析乍得湖为淡水湖的成因。【答案】(1)甲海域盛行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底层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甲处浮游生物富集)形成了渔场。乙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在此聚集,形成了渔场。(2)西南风。7月,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赤道辐合带位置偏北;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3)湿季有降水补给;有多条河流汇入,地表径流补给充足;湖水沿地下裂隙下渗;湖水通过地下径流流向低地;带走盐分,实现湖水更新。【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某区域7月赤道辐合带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气环流、水循环原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如图示乙海域位于两股洋流的交汇处,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在此聚集,形成了渔场。甲处海域是单一流向的洋流,是上升补偿流,但是由于离岸风的长期吹拂,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甲处浮游生物富集,形成了渔场。【小问2详解】甲河流域7月盛行风风向是西南风,如图示7月赤道辐合带位置在甲河流域偏北位置,说明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赤道辐合带位置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形成西南风。【小问3详解】乍得湖为淡水湖说明湖泊淡水补给较多,水分支出较少,乍得湖流域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降水量大;有多条河流汇入,地表径流补给充足;湖水沿地下裂隙下渗,湖水通过地下径流流向低地,带走盐分,实现湖水更新,所以是淡水湖。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