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8522
大小:797.3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10-21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生物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该菌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A.与真核细胞相比,李斯特菌无成形细胞核及具膜细胞器,因此体积较小B.李斯特菌转录出的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指导合成所需蛋白质C.李斯特菌中的质粒由DNA缠绕着蛋白质组成,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D.李斯特菌置于蒸馏水中会渗透吸水,但不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2.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是大多数细胞最主要的胞吞途径,当被转运的大分子物质与膜受体结合后,网格蛋白聚集在膜下,使细胞膜逐渐向内凹陷,形成网格蛋白包被小窝。小窝出芽,颈部缢缩,最终与细胞膜脱离,由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进入细胞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运输过程对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需消耗能量B.该运输方式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C.水、甘油等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该种方式进入细胞D.网格蛋白向膜下聚集的过程中引起细胞内生理变化等一系列信号传递3.鱼宰杀后鱼肉中的腺苷三磷酸降解生成肌苷酸,能极大地提升鱼肉鲜味。肌苷酸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降解又导致鱼肉鲜味下降。在探究鱼类鲜味下降外因的系列实验中,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只有pH和温度,因变量是酸性磷酸酶(ACP)的相对活性B.不同鱼的ACP的最适温度和pH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不同鱼体内的ACP结构不同C.pH低于3.8、温度超过60℃,对鳝鱼肌肉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影响的机理不同D.由图可知,放置相同的时间,鮰鱼在pH6.0、温度40℃条件下,鱼肉鲜味下降最快4.光呼吸是植物利用光能,吸收O2并释放CO2的过程。研究者将四种酶基因(GLO、CAT、GCL、TSR)导入水稻叶绿体,创造了一条新的光呼吸代谢支路(GCGT支路),如图虚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光呼吸时C5与O2的结合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在光呼吸中有ATP和NADPH的生成和消耗C.GCGT支路有利于减少H2O2对叶绿体的损害D.GCGT支路可以促进光呼吸从而降低光合效率5.栽培稻(2n=24 )相对野生稻丢失了大量优异基因,如抗病、抗虫及抗逆基因等。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稻(甲)8号染色体上有耐冷基因A、4号染色体上有抗稻飞虱基因B,而栽培稻(乙)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及相应个体的数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2的基因型AAAaaaBBBbbbF2个体数量20110097985201038517A.F2中耐冷抗稻飞虱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9/20B.带有a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成活率可能很低C.淘汰F2不抗飞虱的个体后自交,则F3中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5D.对栽培稻乙的基因组测序,需测定13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6.研究单细胞生物的衰老通常以酵母菌为材料。研究发现,在酵母细胞的第8染色体上排列着100~200个拷贝串联重复的rDNA,在母细胞生命周期中的某些时刻,通过同源重组(同源重组是指发生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一个环形拷贝的rDNA从染色体上分离出来,并且在其后的细胞周期中,这一染色体外的环形rDNA(ERC)开始复制产生多个拷贝。在酵母出芽繁殖过程中,ERC几乎都集中在母细胞中,而不进入子细胞,于是母细胞中的ERC逐代积累导致母细胞衰老(如图)。以下关于酵母细胞的衰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酵母细胞衰老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C.酵母细胞内的一个rDNA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SIR2/3/4,SGS1均能抑制重复rDNA的同源重组,从而抑制其细胞衰老7.分布在某海岛上的一种涉禽种群X,因受地壳运动分化出两个岛,受不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历经上百万年,逐渐演变为现今两个不同的涉禽物种,具体演化进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个体的基因型B.种群1个体之间在体型、翅长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C.品系1和品系2的形成说明这两个海岛上的涉禽都发生了进化D.物种1和物种2的形成仅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8.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化学成分相对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饮水不足,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时机体稳态失调C.血钠浓度下降会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D.注射等渗的5%的葡萄糖溶液后血浆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比值增大9.神经纤维分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如图所示,有髓神经纤维外侧有髓鞘包绕,髓鞘分布不连续,两节段狭窄部位为朗飞式结(c处)。朗飞式结处Na+通道密度极高,可形成动作电位,有髓鞘段(d处)的髓鞘由胶质细胞反复包绕形成,且长短不一,该区域的轴突膜中几乎没有钠离子通道,不能进行动作电位的传导。下列关于兴奋在有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B.兴奋可在有髓纤维上相邻朗飞式结间跳跃式传导C.体内此处兴奋将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传导 D.同等条件下,有髓纤维兴奋的传导比无髓纤维更慢10.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从血液吸收碘,用于甲状腺激素(TH)合成。胎儿发育至一定阶段后,其甲状腺才具备上述能力,在此之前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TH由母体提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B.TH可经血液从母体进入胎儿,与胎儿体内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胎儿生长发育旺盛,其体内的TH含量需维持在高浓度保持不变D.胎儿体内TH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影响母体TH的合成和分泌11.高等植物可以利用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调节自身生长,下图表示拟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phyA)和光敏色素B缺失突变体(phyB)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下胚轴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光敏色素A被激活后可抑制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B.光敏色素A主要吸收远红光,光敏色素B主要吸收红光或白光C.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促进与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D.光敏色素A和B被激活后结构均会发生变化12.科研人员在培养瓶中培养微囊蓝细菌和颤蓝细菌以研究其种间关系,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湖水中微囊蓝细菌和颤蓝细菌种群密度的方法通常是样方法B.曲线①表明,在0~13天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加C.曲线②的K值小于①,原因是两种蓝细菌竞争有限资源和空间D.单独培养微囊蓝细菌时,随着其密度的增加,环境容纳量会发生改变13. 竹子中纤维素含量很高。大熊猫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竹子利用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B.大熊猫与它肠道纤维素分解菌之间互利共生关系C.纤维素分解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D.竹子可以给大熊猫提供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14.为探究辣椒素和辣椒水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择标准辣椒素溶液(SC组)和含等量辣椒素的辣椒水(PE组)进行实验,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不同时间段各组培养液辣椒素含量变化(mg/L)组别0h6h12h24hPE组1.121.000.320SC组1.121.0000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是()A.配制含辣椒素的培养基时应先调PH,再用高压蒸汽灭菌B.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不同时间段各组肠道微生物的数量C.据图推测,培养过程中肠道微生物可利用辣椒素进行细胞代谢D.据图推测,辣椒水和辣椒素对肠道微生物的繁殖均具有促进作用15.为使玉米获得抗除草剂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操作(如图所示)。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不能在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正确表达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可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DNA可将基因G转移并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B.利用物质K和抗生素进行筛选1,可获得农杆菌的蓝色菌落C.利用物质K和除草剂进行筛选2,更易于获得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D.幼胚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是一团未分化且不定形的薄壁细胞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16.浒苔是一种藻类植物,能够被用作制造新能源的原材料,但其在海洋中大量繁殖,也能引发“绿潮”。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和盐度对浒苔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科学家们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设置了2个光照强度水平(低光强:LL;高光强:HL)和3个盐度梯度(LS:低盐;MS:中盐;HS:高盐),分析6个处理组合对浒苔微观繁殖体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如下:根据以上结果,请回答以下问题:(1)浒苔从外界吸收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C5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_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___。(2)同一自然光照条件下,设置两种光照强度的措施是__________。(3)由图1可知,6个组合条件中,浒苔生长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_条件。(4)研究表明,同一盐度条件下,低光强组浒苔幼苗的叶绿素a,b含量显著____________(填“低于”、“高于”)高光强组,原因可能_________。叶绿素a、b含量随着盐度的增加,呈现出与相对生长速率相反的变化趋势,从浒苔体内能量利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17.科研人员研究玉米籽粒性状时发现,其饱满程度由大到小有饱满、中度饱满、干瘪等性状,为探究这些性状出现的原因,进行系列研究。(1)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3个基因(S、S1、S2)决定,以上等位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__的结果。(2)科研人员分别利用野生型、突变体1、突变体2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及结果如图1所示。①突变体1基因型为S1S1,干瘪个体基因型为S2S2,根据杂交1、杂交2的结果,判断S、S1、S2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突变体2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②上述杂交实验说明控制籽粒饱满程度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证据是:______。③进一步研究发现,杂交2的子二代中方框内的“中等饱满”籽粒中约有三分之一饱满程度略高,从基因型差异的角度,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员推测突变体1籽粒中等饱满是由于基因S中插入一段DNA序列(BTA)导致。如图2。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1的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已知S基因编码某种糖类转运蛋白,推测突变体1籽粒饱满程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4)根据籽粒饱满程度的研究结果,阐释你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理解:____________。18.细胞毒性T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利用生物工程将嵌合肿瘤抗原受体(CAR)表达于T细胞表面,可得到CAR-T细胞。CAR-T细胞疗法在部分肿瘤治疗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对某些肿瘤效果甚微。CAR位于T细胞表面,会引起T细胞的过度激活,直至T细胞耗竭,科研人员认为这个特点限制了CAR-T细胞的疗效。因此,研究人员就如何调节T细胞激活程度,从而减缓T细胞的耗竭开展了研究。 (1)在细胞免疫中,__________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肿瘤细胞。(2)研究者通过在CAR蛋白中插入一段蛋白序列(DD)使得CAR能被快速降解,构建了改良版的DDCAR-T细胞。用药物Sheild-1处理DDCAR-T细胞,相关检测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DDCAR-T细胞的CAR信号可被人为操控"开"和"关",判断依据是_________。(3)依据上图结果,研究者在体外培养了两组DDCAR-T细胞,按照不同方式调节其CAR信号“开”或“关”,通过其表达的相关蛋白情况评估了T细胞的状态——毛竭或记忆(记忆状态是指再次接触抗原时可快速增殖分化的状态)。请完善下表的实验设置。调节方式实验处理0天1-7天7-11天方式一(“开-开")加入①_____细胞再加入肿瘤细胞每天定时加入适量的Sheild-1②______方式二(“开-关")③______得到图2所示结果。由图2可知,可以有效防止T细胞耗竭的方式是______,此时T细胞更倾向于分化为_______。 (4)在CAR蛋白中插入一段蛋白序列(DD)构建改良版的DDCAR-T细胞的过程中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19.资料一:绿色高效可持续性发展是现代农业迫切需要而难以实现的重大课题。我国科学家以水稻为基础建立了稻芋蛙鳅共养体系,稻田周围种植芋头,芋头种植除具有良好的收成外,硕大的芋叶对青蛙、泥鳅有很好的遮荫和驱避害虫作用,结合频振灯诱杀、自然天敌昆虫和青蛙的害虫捕杀,很好地形成了“四周种芋头、空中频灯诱、禾间天敌吃、禾下养蛙鳅”的共养体系,取得了绿色高效益的好结果。资料二:部分高寒草甸区由于长期处于过度放牧状态,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研究发现,在所有恢复草地的方法中,施肥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某高寒草甸区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植被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植物地上生物量/(g·m-2)对照组(不施肥)6.511.46205.21农家肥组(有机质为主)7.531.54215.17氮肥组(尿素为主)12.921.94300.05请回答下列问题:(1)资料一中,该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至少答两点)。(2)资料一中,芋头产生的草酸钙、氢氰酸及生物碱等物质,对昆虫有驱避作用。该现象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人们利用上述特性驱避害虫属于________防治,(3)资料二中,分析表中结果,施氮肥更有利于高寒草甸区的草地恢复,理由是________。结合高寒草甸区的气候条件,分析施农家肥处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_______。20.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被动免疫治疗是指被动地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制剂或细胞回输给肿瘤患者机体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案适用于肿瘤晚期患者,主要分为单克隆抗体治疗和过继性细胞治疗两类,其中过继性细胞治疗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单克隆抗体治疗中,为了获取能产生抗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筛选所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按功能)。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_才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2)科学家将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制成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ADC通常由_____三部分组成。(3)过继性细胞治疗中,从肿瘤患者体内获取的免疫细胞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细胞________,一类细胞_________。培养过程中会出现分裂受阻,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答出2点),培养过程中出现接触抑制现象时,可用________酶处理贴壁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