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3048
大小:46.8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3-10-21
《四川省宜宾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宜宾市四中2023年春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古代,依附传统经学之文字训诂是汉语虚字研究的主要手段。尽管语言学的研究早已指出,古人讨论虚字的另一途径是将其作为文论中的修辞、文章作法,但相关话题似乎未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要通解此议题,在经学传统外,还需将其置于同样强大且形态鲜明的古文辞传统下,厘清古代虚字论的发展脉络。汉代以来,随着文章修辞观念的加强、语句的由简趋繁及偶对句式的逐渐流行,虚字渐为文家所看重的,主要是补足语句和黏合文脉的作用。特别是魏晋之后,排偶进一步发展为古文辞的重要语言形式,对偶句式的密集运用,易导致文章的意脉切割和层次弱化,因此虚字在语句和结构之间的黏合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由此不难理解刘勰对语助“弥合文体”作用的揭示,他强调在“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在文章结构脉络的层面揭示出虚字连缀文句、衔接意脉的作用,这既是对汉魏以来文辞创作及语言组织规律的总结,也为古代虚字开辟了一条辞章学的诠解之路。中唐以降,文坛主流文体由诗赋、骈文向句式更为灵活的古文转变,善用及多用虚字成为此时期古文辞创作的一种倾向,特别是宋人,尤擅长运用语气助词。相应地,唐宋两代虚字论的一大进展,便是以语音为切入点,其理论资源当可追溯至汉以来经学训诂中的声训法,刘勰就曾指出《楚辞》“寻兮字成句,乃语助余声”。“语助余声”的说法发展到唐宋时期有两个主要趋向:一是唐人从言语和口气出发,将虚字的发声和语句的尽意结合。二是宋人归纳虚字迭用法,将《诗经》《楚辞》数句迭用“兮”字的修辞效应类推到古文中。同一虚字在句末反复出现,是唐宋文家重视虚字技法的极致化表现。从修辞效应来看,所谓古文的“起八代之衰”,虽然在语言上淡化了骈语俪句的齐整节律,但借助虚字的技巧化运用,尤其是句尾虚字的重复使用,也可获得散体文独特的节奏感。 元明时期,古文辞的发展基本上以宋代所奠立的古文之学为框架,其中一个方向是在创作论层面,强调如元人郝经、明人唐顺之所揭示的文章有法及以法为文。虚字在此背景下被进一步理解为文法要素,并成为以写作为导向的实践型文章学之重要构成。明人对此认识得更为清晰,晚明文法汇编收录《助语辞》及《文则》的虚字论部分,并视为习文必要之“操觚字法”,表明虚字作为文法的观念在明代得到强化。至清代,尽管出现了“训诂派”与“修辞派”的分庭抗礼,但事实上,如刘师培所说,“高邮王氏、雒山刘氏,于小学之中,发明词气学,因字类而兼及文法”,王、刘二氏的虚字训释也兼顾文章修辞,而体现出训诂与辞章相交叉的特征。综上所述,古代虚字论的发展基本围绕训诂和修辞两条路径展开。“语助余声”及“弥合文体”两种说法,代表了中世文论对虚字修辞功能的基本认知,也推动古代虚字研究从经学中的字类训诂到古文辞作法的转接。宋元以后,随着文法论的推进,虚字被作为“操觚字法”而纳入近世实践型文章学的建构之中,进而影响清代“因字类而兼及文法”的虚字释义范式。(节选自龚宗杰《汉语虚字与古代文章学》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偶句式的密集运用易导致文章的意脉切割和层次弱化,因此中唐以后文坛主流文体转变成为古文。B.散体文虽然在语言上淡化了骈语俪句的齐整节律,但是重复使用句尾虚字,也可获得独特的节奏感。C.清代“训诂派”与“修辞派”的分庭抗礼,事实上体现的是虚字研究兼顾训诂与辞章相交叉的特征。D.虚字论的发展基本围绕以“语助余声”为代表的训诂和以“弥合文体”为代表的修辞两条路径展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先破后立的写法,先否定虚字研究依附传统经学的做法,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并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作为文章修辞的虚字论在不同时期特点。C.文章以晚明文法汇编所收录的相关内容为例,说明了虚字作为文法的观念在明代得到强化。D.文章中多处使用了“似乎”“主要是”“基本上”等表述,充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界对从文论中的修辞和文章作法的角度去讨论虚字这一途径的关注。B.刘勰对虚字在连缀文句、衔接意脉方面的认识在古代虚字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C.汉代以前,由于文章的修辞观念不强,句式较为简单且偶对句式不多,虚字并没有引起文家的重视。D.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也”字在句末出现了二十余次,这是唐宋文家重视虚字技法的极致化表现。【答案】1.B2.A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因此”错误。由原文“对偶句式的密集运用,易导致文章的意脉切割和层次弱化,因此虚字在语句和结构之间的黏合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可知,对偶句式的密集运用易导致文章的意脉切割和层次弱化是虚字在语句与结构之间的粘合作用显得重要的原因,而不是中唐以后文坛主流文体转变成为古文。C.“事实上体现的是虚字研究兼顾训诂与辞章相交叉的特征”错误。由原文“王、刘二氏的虚字训释也兼顾文章修辞,而体现出训诂与辞章相交叉的特征”可知,王、刘二氏的虚字训释兼顾文章修辞才体现出训诂与辞章相交叉的特征。 D.“以‘语助余声’为代表的训诂和以‘弥合文体’为代表的修辞”由原文“‘语助余声’及‘弥合文体’两种说法,代表了中世文论对虚字修辞功能的基本认知”可知,“语助余声”和“弥合文体”都是修辞的范畴。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采用先破后立的写法,先否定虚字研究依附传统经学的做法”错误。文章并未否定虚字研究依附传统经学的做法,没有先破后立。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汉代以前……虚字并没有引起文家的重视”错误。由原文“汉代以来,随着文章修辞观念的加强、语句的由简趋繁及偶对句式的逐渐流行,虚字渐为文家所看重的,主要是补足语句和黏合文脉的作用”可知,汉代以来,虚字渐为文家看重的主要是补足语句和粘合文脉的作用,不能由此得出汉代以前虚字没有引起文家重视的结论。故选C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新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使用了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也就是GPT一3.5架构。这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模型,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它能连接大量的语料库,这些语料库包含了真实世界中的对话,使得ChatGPT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的能力,能够在与人类几乎无异的真正的聊天场景中进行交流。(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ChatGPT仅发布2个月,月活跃用户就超过了1个亿。为达到这一数字,Facebook用了4.5年,WhatsApp用了3.5年,Instagram用了2.5年,谷歌也用了将近一年。 天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负责人熊德意表示,从人工智能发展角度看,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意义要高于7年前的“阿尔法狗”。围棋界的“阿尔法狗”刷新了普通大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看法,但是其本身并不能广泛应用,普通大众也难以与其直接接触。与“阿尔法狗”相比,ChatGPT可以直接应用或支撑很多场景应用和产品。如果说“阿尔法狗”是技术应用的“阳春白雪”,那么ChatGPT或许有机会成为“下里巴人”。用户们在不懈地发掘ChatGPT的用途后发现,它不仅仅是个聊天工具,还可以写代码、写情书、写论文,也可以在线问诊,编写情景脚本、诗歌、小说,甚至是拟定旅游路线、回答脑筋急转弯,可谓“有求必应”,功能强大到无法想象。ChatGPT在快速渗透各个行业,普通大众都可以成为ChatGPT的用户。事实上,此前已有许多跟机器人聊天的相关应用,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常用的智能语首助手。ChatGPT与之有何不同呢?“智能音箱采用的同样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话式AI技术,但是语言智能比较初级。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与它们进行一问一答式的简单对话。”熊德意说,“而ChatGPT,其底层技术不仅与一般的智能音箱底层技术截然不同,而且要比它们强大得多,不仅如此,它改进了与它同类的技术IstruetGPT的人类反馈数据收集形式,在与人对话中,可以基于历史内容,支持连续多轮对话。ChatGPT是实现对话式AI的第一步。”(摘编自张佳欣、刘园园、陈曦《ChatGPT:“顶流”之下,看人工智能喜与忧》,科技日报,2023年2月16日)材料三:ChatGPT会威胁到人类吗?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ChatGPT,不禁让人联想到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险些毁灭人类文明的人工智能Moss。两者的关键不同是,ChatGPT没有自主意识,无法对自己的回答提供解释和推理,目前没有接入互联网也就无法获取数据库之外的海量知识。但ChatGPT确实存在一些隐患。一方面,你输入的所有内容,都被它当作训练数据记录,随之会产生隐私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ChatGPT创作能力的提高,它产出的内容将越来越难以被查重软件识别。为了防止学术隐患,国外多家期刊已经明确禁止将ChatGPT列为合著者,且不允许在论文中使用ChatGPT生产的文本。技术革新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不能任由科学技术一路“狂飙”,如何守住伦理底线和法律底线,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外,站在个人的角度,你或许还会担心自己的工作被ChatGPT所取代,但换个角度想想,照相技术的普及并没有让画家消失,反而给艺术带来了更多可能,与其担心被取代,不如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让自己与时俱进,成为新技术的驾驭者。(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不懂就问:ChatGPT和Moss到底有啥区别?》,2023年2月15日)4.下列对ChatGPT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ChatGPT是美国研发的一种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B.ChatGPT采用InstructGPT技术来处理序列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C.ChatGPT是人工智能界具有亲民特质的模型,被普通大众普遍接受并广泛应用。D.ChatGPT走出了实现对话式AI的第一步,从而改进了人类反馈数据的收集形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ChatGPT可连接包含真实世界对话的语料库,这是其与人类实现交流的重要条件。B.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Moss具有自主意识,可以对自己的回答提供解释和推理。C.ChatGPT的最大隐患是,用户输入的所有信息被记录以后个人隐私有可能被泄露。D.技术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坚持学习,与时俱进,人类终将是新技术的驾驭者。6.材料二中多次使用对比以突出ChatGPT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A5.C6.①将ChatGPT与Facebook等对比,突出其普及快、活跃用户多;②将ChatGPT与“阿尔法狗”对比,突出其应用更广泛、功能更强大;③将ChatGPT与常用的智能语音助手对比,突出其技术更先进,可支持连续多轮对话。【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ChatGPT采用InstructGPT技术来处理序列数据”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它改进了与它同类的技术IstruetGPT的人类反馈数据收集形式”可知,是“改进了”,而不是“采用”。C.“被普通大众普遍接受并广泛应用”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二段“ChatGPT在快速渗透各个行业,普通大众都可以成为ChatGPT的用户”可知,文中只是说“可以成为”,但还未全面普及。D.“ChatGPT走出了实现对话式AI的第一步,从而改进了人类反馈数据的收集形式”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它改进了与它同类的技术IstruetGPT的人类反馈数据收集形式,在与人对话中,可以基于历史内容,支持连续多轮对话。ChatGPT是实现对话式AI的第一步”可知,“ChatGPT是实现对话式AI的第一步”和“它改进了与它同类的技术IstruetGPT的人类反馈数据收集形式”是不同的两方面,不存在因果关系,强拉因果。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C.“ChatGPT的最大隐患是”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三第一段“但ChatGPT确实存在一些隐患”可知,“最大隐患”于文无据,应是“一些隐患”。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依据材料二第一段“ChatGPT仅发布2个月,月活跃用户就超过了1个亿。为达到这一数字, Facebook用了4.5年,WhatsApp用了3.5年,Instagram用了2.5年,谷歌也用了将近一年”可知,将ChatGPT与Facebook、WhatsApp等对比,突出其普及快,、活跃用户多,仅发布2个月,月活跃用户就超过了1个亿;(2)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围棋界的‘阿尔法狗’刷新了普通大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看法,但是其本身并不能广泛应用,普通大众也难以与其直接接触。与‘阿尔法狗’相比,ChatGPT可以直接应用或支撑很多场景应用和产品”可知,将ChatGPT与“阿尔法狗”对比,突出其应用更广泛、功能更强大,可以直接应用或支撑很多场景应用和产品;(3)依据材料二第三段“而ChatGPT,其底层技术不仅与一般的智能音箱底层技术截然不同,而且要比它们强大得多,不仅如此,它改进了与它同类的技术IstruetGPT的人类反馈数据收集形式,在与人对话中,可以基于历史内容,支持连续多轮对话。ChatGPT是实现对话式AI的第一步”可知,将ChatGPT与常用的智能语音助手对比,突出其技术更先进,可支持连续多轮对话。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滕王阁谭正壁重阳佳节到了,在平时十分冷落的城墙上面,这天游人特别多。洪都府城隍通到章江门的大道上,人多如鲫。一到城门口,便都爬到城墙上去。在这些游人中,一部分是来履行那年年履行的登高习俗的,一部分是来瞻仰都督公的文人大会,认识认识那些久闻大名而没有谋面的大文学家,有机会还得请他们在签字册留下几个字儿,可以拿回去骗骗乡下人,说他是某大文学家朋友。可是他们的脚一踏到那阁前,便都大失所望。原来距离阁子四周百步以内,已经特别戒严,没有通行证不能过去。看看太阳将近中午,用纸片做凭证而到阁子里去的客人,渐渐由稀少而至于绝迹,最后来了一个青年,穿着青布袍子,风尘满面。守卫兵看见他没有纸片,拦着不放他进去。他痴痴地说道:“我是来见宇文太守的,他约我这时候在这里相见。”守卫兵还是不肯放他,大声地:“名片!”“名片没有带,我叫王勃!”守卫兵顿时露出瞧不起人的样子,给了他一个白眼: “那么请你在这儿等一下,待我进去为你通报,不知宇文太守见不见客人?”一边说,一边懒洋洋地转身走进去。没有多久,阁子里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宇文钧同阎伯屿并着肩走出来,后面跟着一大群的文士们。守卫兵满脸通红地从后面抢先跑过来,对王勃道:“王先生,小人有眼不识秦山,刚才招待不周,请你多多包容。现在宇文太守都督爷亲来接你了。”王勃不理他,慌忙上前先和宇文钧招呼,宇文钧便替他们介绍相见。阎伯屿兴高采烈地:“今天重阳佳节,敝地文士们在这里举行联欢大宴,老夫虽忝为一府之长,但在文坛上无藉藉名,不足领袖群彦。恰逢高贤于今日下降,从此主盟有人,正可谓天助老夫了!请上楼与会,再行请教!”当下王勃不免谦逊了一番,便由阎伯屿在前引道,他和宇文钧并肩居中,文士们跟随在后,一窝蜂地走上阁子里的楼上。楼面很高敞宽大,中间设有十多桌十分丰盛的宴席。楼外正对着长江,但见江水滔滔,风帆不绝,隔岸山林村野,一片如画。他们到了楼上,各个分位坐下。宇文钧便把当地最有名的文士十多位,一一替王勃介绍:“这位是阎都督的女婿吴子章先生,是当地第一流新进作家。”吴子章露着不愉快的脸色,勉强站立起来和王勃握手:“久仰‘四杰’大名,今日得睹龙首,正是三生有幸,过一会当将拙作请教!”“不敢!不敢!”“这位就是作《洪都赋》的刘静先生!”“这位是主编府报的唐子高先生!”“这位是洪都新诗人徐夜先生!”……在一片“不敢”“不敢当”声中,阎伯屿站起来演说,先说了一番今天宴会的旨趣,然后再把王勃用介绍的口气着实恭维了一番,最后说:“今天是洪都‘破天荒’的文士大会,请各位先痛饮几杯,然后分韵作诗,以留纪念,而且向王先生请教。然后再请王先生演讲,指示今后的写作方针!”宴会一开始,酒像潮水似的只管向文士们的肚子里流。酒过三巡,大家重新提起分韵作诗的话来。宇文钧提议道:“从前王羲之修禊兰亭,作诗之先,先作一序。今天有诗也不可无序,此事须烦主人大笔。”阎伯屿掀髯大笑道:“这是宇文兄取笑小弟了!小弟既不长文事,而且今天大巫在前,小巫哪还敢班门弄斧?这事正好一烦王先生大笔。”顿时起来了一阵热烈的拍掌声。王勃不慌不忙地站起来: “今天小弟躬与盛会,已很荣幸。小弟在这里是客人,万不敢喧宾夺主!这篇序文,最最适当,还是请吴子章先生大笔一挥!”吴子章顿时眉飞色舞迫不及待似的:“王先生太谦了!既是这样,就烦王先生写一篇《滕王阁序》,小弟写一篇《滕王阁赋》来奉陪,大家分工合作,以完成今日的胜节佳会,如何?”宇文钧不等王勃再推辞,首先点头赞成:“很好!那么就请两位立即挥毫,再由大家各来献诗一首。”大众不约而同地高喊:“赞成!赞成!”帘外一钩新月,照得帘内人的身上像着了冷水一般,感到一阵阵侵骨的寒意,屋里的一切,都显得异常的寂寞。阎小姐坐在闺房一角,她紧皱着眉,满面的不痛快。吴子章垂头丧气,丈人阎伯屿预先给他作的《滕王阁赋》,他在宴会现场竟然只能记起大半,然后再也写不出来了。下午那场景他连投江的心都有了,但他舍不得自己死,只能装羊癫风发作。王勃从大醉中醒来,挤挤眼,一看已是换了一个日子,自己的身子早已回到船上。他才模糊地想起昨天的事。当他在滕王阁上把那篇《滕王阁序》在不到半个时辰里一挥而就后,得到了阎宇二公及全体文士的倾服,每个人都向他敬酒,他喝得大醉。后来仿佛是有人扶着送他下船,此后便昏然睡去,一切都不知了。他看见天色已明,便唤醒书僮琴儿,问他自回船后,有没有人来看过他。琴儿说:“当公子被送回来的时候,阎都督派人同时送来白银千两,说是他送给公子的程仪,叫我代为收下。现在我去拿来交给主人。”他想,果然不出宇文世伯预料,现在盘缠既有了着落,不如早些开船。因为他知道洪都城里一般文士们都知道他在这里,今天他们一定都要来拜访他。他应酬几句话倒不怕,怕的是把他当做明星看待,要问他要什么亲笔签名的照片。所以他不再上岸去向朋友们告别,便命船夫解缆东驶。长江在曙光里滔滔地流。(有删改)7.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将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重阳节,一者与“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呼应,一者也揭示了该小说与《滕王阁序》都表达了登高望远的主旨。B.小说介绍文士时虽然用了相同的句式,但介绍的顺序很有讲究,表现了场面上说话的特点,也让读者有了“古今一体”的感觉。C.小说中的场面描写较生动,有客套的对话,有热烈的拍掌声,有生动的神态,又在“赞成!赞成!”中戛然而止,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小说结尾部分不仅补充交代了与王勃相关的故事情节,而且“今天他们一定都要来拜访他”也与开头的游人心态照应,结构颇具匠心。8.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手法,结合材料分析这样叙写故事有什么效果?9.王勃的《滕王阁序》千古流传,本文对《膝王阁序》的内容却只字未提。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A8.①具有幽默讽刺的效果。守卫兵对王勃前倨后恭,让人忍俊不禁。②具有情节跌宕起伏的效果。吴子章在宴会上的眉飞色舞与后来的垂头丧气,让故事情节陡转。③具有引人深思的效果。众人的追捧名人与宇文钧的真心对待王勃,引发读者思考人生世相。9.①有利于精炼叙述,王勃的《滕王阁序》千古流传,故小说中没必要叙写内容,从而节约笔墨,使小说情节更紧凑;②有利于虚构故事,依据《滕王阁序》内容,又不完全拘泥,从而更加突出王勃形象;③有利于借古讽今,将古今对文学家的态度融为一体,直击时弊,增添作品的现实意义,突出小说主题。【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A.“一者也揭示了该小说与《滕王阁序》都表达了登高望远的主旨”说法错误。本篇小说与《滕王阁序》的主旨不同,且这两篇文章主旨都不是登高望远。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的能力。文中第一处对比是守卫兵对王勃前后态度的对比,根据原文内容“守卫兵看见他没有纸片,拦着不放他进去。……守卫兵还是不肯放他,大声地:‘名片!’‘名片没有带,我叫王勃!’守卫兵顿时露出瞧不起人的样子,给了他一个白眼:‘那么请你在这儿等一下,待我进去为你通报,不知宇文太守见不见客人?’一边说,一边懒洋洋地转身走进去。……守卫兵满脸通红地从后面抢先跑过来,对王勃道:‘王先生,小人有眼不识秦山,刚才招待不周,请你多多包容。现在宇文太守都督爷亲来接你了’”可知,守卫兵对王勃前倨后恭,让人忍俊不禁,具有幽默讽刺效果。 文中第二处对比是吴子章在宴会上的眉飞色舞与后来的垂头丧气的对比,根据原文内容“吴子章顿时眉飞色舞迫不及待似的:‘王先生太谦了!既是这样,就烦王先生写一篇《滕王阁序》,小弟写一篇《滕王阁赋》来奉陪,大家分工合作,以完成今日的胜节佳会,如何?’”“吴子章垂头丧气,丈人阎伯屿预先给他作的《滕王阁赋》,他在宴会现场竟然只能记起大半,然后再也写不出来了。下午那场景他连投江的心都有了,但他舍不得自己死,只能装羊癫风发作”可知,此处对比让故事情节陡转,具有情节跌宕起伏效果。文中第三处对比是众人的追捧名人与宇文钧的真心对待王勃的对比,根据原文内容“一部分是来瞻仰都督公的文人大会,认识认识那些久闻大名而没有谋面的大文学家,有机会还得请他们在签字册留下几个字儿,可以拿回去骗骗乡下人,说他是某大文学家朋友”“没有多久,阁子里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宇文钧同阎伯屿并着肩走出来,后面跟着一大群的文士们”“宇文钧不等王勃再推辞,首先点头赞成”可知,此处对比引发读者思考人生世相,具有引人深思的效果。【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情节上: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文章由洪都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该文是千古流传的名篇,读者都较为熟知,所以小说中没必要再去叙写内容,从而节约笔墨,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紧凑;人物形象上:小说依据《滕王阁序》内容,虚构了王勃参加宇文钧在洪都府城参加文人宴会,作《滕王阁序》的故事,不写王勃《膝王阁序》的内容,更有利于虚构故事,又不完全拘泥,从而更加突出王勃的人物形象;主题上:由原文“在这些游人中,一部分是来履行那年年履行的登高习俗的,一部分是来瞻仰都督公的文人大会,认识认识那些久闻大名而没有谋面的大文学家,有机会还得请他们在签字册留下几个字儿,可以拿回去骗骗乡下人,说他是某大文学家朋友”可以看出,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形象地写出了众人对待文学家的不同态度,将古今对文学家的态度融为一体,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直击时弊。不描写《膝王阁序》的内容,能够更加集中地凸显文章的主题,增添作品的现实意义。二、文言文阅读(34分)(一)(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周绍者,赵人也。以孝闻于当世,武灵王颇重之。王立周绍为傅,曰:“寡人始行县,过番吾,当子为子之时,践石以上者皆道子之孝。故寡人问子以璧,遗子以酒食,而求见子。子谒病而辞。人有言子者曰:‘父之孝子,君之忠臣也。’故寡人以子之知虑,为辩足以道人,危足以持难,忠可以写意,信可以远期。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故寡人欲子之胡服以傅王乎。”周绍曰:“王失论矣,非贱臣所敢任也。”王曰:“选子莫若父,论臣莫若君。君,寡人也。”周绍曰:“立傅之道六。”王曰:“ 六者何也?”周绍曰:“知虑不躁达于变,身行宽惠达于礼,威严不足以易于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恭于教而不快,和于下而不危。六者,傅之才,而臣无一焉。隐中不竭,臣之罪也。傅命仆官,以烦有司,吏之耻也。王请更论。”王曰:“知此六者,所以使子。”周绍曰:“乃国未通于王胡服。虽然,臣,王之臣也,而王重命之,臣敢不听令乎?”再拜。王曰:“寡人以王子为子任,欲子之厚爱之,无所见丑。御道之以行义,勿令溺苦于学。事君者顺其意不逆其志事先者明其高不倍其孤故有臣可命其国之禄也子能行是,以事寡人者毕矣。《书》云:去邪无疑,任贤勿贰。寡人与子,不用人矣。”遂赐周绍胡服衣冠,具贝带、黄金师【注】,以傅王子也。(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有删改)【注】师比:带钩,古代束在腰间皮带上的钩。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事君者顺/其意不逆其志/事先者明/其高不倍其孤/故有臣可命/其国之禄也/B.事君者/顺其意/不逆其志/事先者/明其高/不倍其孤/故有臣可/命其国之禄也/C.事君者顺/其意不逆其志/事先者明/其高不倍其孤/故有臣可/命其国之禄也/D.事君者/顺其意/不逆其志/事先者/明其高/不倍其孤/故有臣可命/其国之禄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意思是经过,“过”与《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的“过”含义相同。B.“危”意思是端方正直,“危”与《六国论》“可谓智力孤危”的“危”含义不同。C.“莫若”意思是比不上,“若”与《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若”含义相同。D.“更”意思是重新,“更”与《孔雀东南飞》“夜夜达五更”的“更”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绍以至孝闻名于世,赵王诚心召见他,并委以重任,然而他却称病避而不见,一再推托,最终拒绝赵王委任。B.赵王借助《诗经》的诗句有力阐释了征召周绍的缘由,但是周绍认为赵王选错了人,自己只能辜负赵王的美意。C.周绍认为做王子的太傅必须符合六条标准,而赵王认为周绍深谙其理,于是认定他是担任王子太傅的不二人选。D.赵王不顾周绍婉拒,依然坚持说服他担任太傅,并且希望他悉心教导王子,还赐给他胡服衣冠以及贵重的佩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寡人问子以璧,遗子以酒食,而求见子。(2)《书》云:去邪无疑,任贤勿贰。寡人与子,不用人矣。 【答案】10.D11.A12.A13.(1)所以我(派人)带着玉璧去探访你,拿酒食赠予你,就是希望见到你。(2)《尚书》说:铲除邪恶不要犹豫不决,任用贤人不要三心二意。我认可你,不再任用别人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事奉国君的人,应该顺从君王的心意,不违背君王的意志,事奉先君的人,彰明先君的高尚,不背叛先君的遗孤。所以有这样的臣子可以任命,大概是国家的福气。“其意”作“顺”的宾语,“顺其意”为完整的动宾结构,中间不应断开,可排除AC;“有臣可命”是主谓短语,“其”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推测语气,故“其”前应断开,可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含义相同”错。《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的“过”是责备、批评的意思。句意: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B.《六国论》“可谓智力孤危”的“危”是危急的意思。句意:可以说是智力穷竭,国势孤立危急。C.句意: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漫天飞舞。D.《孔雀东南飞》“夜夜达五更”的“更”是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句意:每晚都要鸣叫一直叫到五更。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最终拒绝赵王委任”错。由原文“遂赐周绍胡服衣冠,具贝带、黄金师,以傅王子也”意思是于是赏赐周绍胡人的衣服帽子、有装饰的革带、用黄金做成的的胡带之钩,来辅佐王子。周绍接受了赵王委任。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问子以璧”,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璧问子”;“问”,探访;“遗”,赠予。(2)“贰”,三心二意;“与”,认可。参考译文: 周绍是赵国人。他因为孝道在当世闻名,武灵王很器重他。赵武灵王立周绍为王子的傅佐之官,说:“寡人起初视察县邑,路过番吾,当时您还很年轻,比乘马石高的人都称道您的孝心。所以寡人把玉壁馈赠给您,把酒食赠予您,而要求拜见您。可是您托病推辞了。有人谈论您说:‘父亲的孝子,是君王的忠臣。’”所以寡人认为您的智谋巧言完全可以引导别人,纯正的为人完全可以扶助危难,忠诚可以表露心意,守信可以长久不变。逸诗说:‘用勇气征服困难,用智慧治理社会动乱,这是对事情谋划的结果。设立辅佐之官根据品行,教导年轻人依靠学问,这是仁义的规范。遵循计谋办的事情,失败了而没有负担,经过咨询议论的行动,处于困境而不忧愁。’所以寡人想让您穿上胡服辅佐王子,”周绍说:“大王选择有失,不是臣下所敢担任的职务。”赵武灵王说:“挑选儿子没有谁能赶得上父亲,选择臣子没有谁能赶得上国君。国君就是我。”周绍说,“设立辅佐之官的标准有六条。”赵武灵王说:“六条标准是什么?”周绍说:“有智谋不狡猾通晓事物的变化,自身行为宽厚仁慈明白礼仪,威严不能改变他按照职位行使权力,重利不能够改变他的心意,对于教化恭谨而不放纵,对属下和蔼而不虚伪。具有这六条,才是辅佐的人才,可是臣下不具备一条。隐瞒实情不竭尽全力,是臣下的罪过。顺从君命玷污官职,而麻烦官吏,是官吏的耻辱。请君王改变选择。”赵武灵王说:“了解六条标准,所以委派您担任这个职位。”周绍说:“如今国内的民众还没有明白君王穿胡服的意思。即使这样,臣下是君王的臣子,而君王又任命我重要职位,臣下敢不听从命令吗?周绍再次拜谢了君王的信任。赵武灵王说:“寡人把辅佐王子的事作为您的职责,想让你很好地爱护他,不要让他露出什么丑恶的地方。驾驭引导他实行仁义,不要让他因为沉溺于诵习之事而困苦。事奉国君的人,应该顺从君王的心意,不违背君王的意志,事奉先君的人,彰明先君的高尚,不背叛先君的遗孤。所以有这样的臣子可以任命,大概是国家的福气,您能做到这样,事奉寡人的职责就完成了。《尚书》说:‘铲除邪恶不要犹豫不决,任用贤人不要三心二意!’寡人用您,就不用别人了。”于是赏赐周绍胡人的衣服帽子、有装饰的革带、用黄金做成的的胡带之钩,来辅佐王子。(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有删改)(二)(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谭孝廉赴举①李咸用②鼓鼙③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④。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 【注】①赴举:此处指取得贡举资格赴京参加进士考试。②李咸用:晚唐诗人。晚唐时国势衰微,政治混乱,兵戈不断。③鼓鼙: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的大鼓和小鼓。④镐京:西周国都,这里借指京都。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谭孝廉赴举时正值遍地烽烟、危机四伏,字里行间隐含担忧之情。B.颔联、颈联既有对谭孝廉积极仕进的勉励,也有对他可能不遂所愿的劝慰。C.尾联诗人感慨后起之秀稀缺,望谭孝廉善用辩才对答公卿,饱含期许之意。D.全诗文辞平易,内蕴深沉,虽作于晚唐衰颓之时,却迸发出一股昂扬之气。15.诗中蕴含许多成才的道理,请结合全诗进行概括分析。【答案】14.B15.①不避时局乱,矢志方不渝。由首联可知,一个人即便身逢乱世也须执着己志,一心向学,方可成功。②成功无捷径,皆从磨砺出。由颔联可知,一个人的成功没有轻巧便捷的路可走,必须经过艰苦努力。③出身纵有别,懒散终无成。由颈联可知,一个人无论身份高低,只有勤奋方可成功,懒散终将一事无成。【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也有对他可能不遂所愿的劝慰”错误,“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意思是:虽然知道人的贵贱都是各自的命运先前注定的,但没有见到谁懒懒散散就能成功。也就是说即便考不中,那也是命中注定,但不积极谋求一定不会考中。不是对他可能不遂所愿的劝慰。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内容,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首联交代谭孝廉赴举时正值遍地烽烟、危机四伏,要谭孝廉戒骄戒躁,不畏艰险,去争取科举的成功,不要害怕途经“戈戟林”,畏惧沿途的“鼓鼙声”,即便身逢乱世也须执着己志,一心向学,方可成功。颔联“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意思是:好事情都是从艰难中追求来的,年轻人不要去容易的事情中贪图轻松。“好事尽从难处得”阐发了成功者的普遍规律,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少年无向易中轻”则是告诫,年轻人要趁着青春年华积极进取,不要贪图容易贪图轻松,成功必须经过艰苦努力。颈联“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意思是:虽然知道人的贵贱都是各自的命运先前注定的,但没有见到谁懒懒散散就能成功。也就是说即便考不中,那也是命中注定,但不积极谋求一定不会考中。想要成功,就不能贪图安逸,懒惰懈怠,一个人无论身份高低,只有勤奋方可成功,懒散终将一事无成。 (三)情景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徐公后,做出了一系列反应,他先“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美貌远远比不上徐公的结论。(1)“十个空想家,抵不过一个实干家”,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讲述了空想无用的道理。(3)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描绘了大漠的广阔、雄奇。【答案】①.孰视之②.窥镜而自视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⑤.千嶂里⑥.长烟落日孤城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孰、窥、尝、须臾、嶂。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表达(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国人关心NBA的热度远远高于世界杯,对于我这样热心四处找世界杯看的人,他们有所不解,他们常这样问我:______“【甲】世界杯又没有你们中国队,为什么还那么关心?你说说世界杯和NBA有什么区别?”我仔细想想,还真是有区别,而且是挺大的区别。NBA远没有世界杯的场面大,纵使比赛激烈的程度___①___,但气势就无法和世界杯比了。这就是足球的性质,场面宏伟,决定气势的排山倒海,进攻或防守的排兵布阵,无论进军气势如虹一泻千里,还是防不胜防兵败如山倒,都会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说,足球比赛是战争的缩写版,是袖珍化的战争,它是由战争衍化而来的和平年代里人们对世界征服的一种欲望和梦想。从来没有听说过篮球和战争的比附。因此,坐在看台上,看足球顶级赛事的世界杯,和看NBA是无法___②___的。如此对比之下,看NBA如螺蛳壳里做道场,显得有些杯水风波,有些舞台化,戏剧腔。【乙】而世界杯则大开大合,高歌击筑,荡气回肠,是一幅泼墨的画,是一首无韵的诗。NBA和世界杯都会有奇迹发生。但奇迹的含金量有所不同。在NBA的赛场上,也会有“盖帽儿”【丙】封堵住势在必得的进球,但从来不会有奥乔亚这样在一次比赛中封堵住所有进球的事情发生。 足球比赛拥有世界一切艺术所没有的即时性和现场感,它的情节变化从来都是不确定性的,没有一星半点的程式化,波诡云谲,结局更是常常___③___。南非世界杯,谁会料到卫冕冠亚军在小组赛中翻船,谁又料到巴西和阿根廷双双止步四强?如今,世界杯即将落下帷幕,谁又敢肯定最后争夺冠亚军的,一定还是欧洲那老几位呢!【丁】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18.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19.文中【甲】【乙]【丙】【丁】前的标点符号有两处使用错误,请找出并说明错误原因,然后修改正确。【答案】17.①.大同小异(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②.同日而语(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③.出乎意料(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18.①运用比喻,形象地把NBA比喻成“螺蛳壳里做道场”,把世界杯比喻为“泼墨的画”“无韵的诗”,生动地写出两种赛事不同的特点。②运用对比,突出世界杯场面大,气势宏伟,比赛激烈,荡气回肠,更耐人回味。19.【乙】处上下两句话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用来形成对比,应用“;”。【丁】处为反问,表示强烈语气,应用“?”。【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纵使”是假设连词,后面强调NBA与世界杯气势的不同,可见前面假设场面大体相同,可用“大同小异”。大同小异: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②语境强调坐在看台上看足球顶级赛事的世界杯,和看NBA是无法比较的两种观感,可用“同日而语”。同日而语: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③语境形容结局超出人的猜测,可用“出乎意料”。出乎意料: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要辨别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一般从修辞手法、句式、用词上去分析,即通常所说的“遣词造句”。表达效果则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看NBA如螺蛳壳里做道场”运用比喻,本体是“NBA”,喻体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凸显其场面小,不够宏伟,有舞台化、戏剧腔的表演特征;“是一幅泼墨的画,是一首无韵的诗”运用比喻,本体是“世界杯”,喻体是“泼墨的画”“无韵的诗”,凸显其宏大的场面和十足的气势。 把“NBA”与“世界杯”从场面、气势等方面做对比,生动地写出两种赛事不同的特点,更能突出世界杯比赛激烈,荡气回肠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乙】处“看NBA……”与“而世界杯则……”上下两句话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用来形成对比,应用“;”。【丁】处“谁又敢肯定最后争夺冠亚军的,一定还是欧洲那老几位呢”为反问,表示强烈语气,应用“?”。(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露水像雨一样,能滋润土壤起到帮助植物生长的作用。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常有“露”出现。它在诗人眼里更是别有风味,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咏露珠》,对露珠作了精彩的描绘:“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雨后树叶、草上的小水珠都接近于球形;我们把水洒在荷叶上,①。为什么水珠是球形的呢?其实,②。表面张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表现,它发生在液体和气体接触的表面,因此称为表面张力。当我们对表面和内部的水分子进行受力分析时,会发现:液体内部的水分子受到周围分子对它的作用力,由于内部分子处于周围分子的包围之中,周围分子对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合力为零,内部水分子受力平衡;表面层的水分子,由于它位于表面,空气一侧气体分子稀疏,对水分子的作用力要比液体内部分子对它的作用力小很多,合力的结果就是表面层水分子受到液体内部分子向里拉的力,③。所以液体表面犹如张紧的橡皮膜,收缩使液体尽可能地缩小它的表面积。大家都知道,球形是相同体积下具有最小表面积的几何形体。因此,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滴总是力图保持球形。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加点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故宫,曾经专属乾隆的书房有很多,像遂初堂、得闲室等。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C.天阴沉沉的,让人觉得很憋闷,像要下雨了。D.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答案】20.①小水珠都接近于球形②是因为有表面张力③有收缩趋势21.B 【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依据“为什么水珠是球形的呢”推断前文把水洒在荷叶上形成了一个球形水滴,故可填写“小水珠都接近于球形”之类的句子。第二空:依据“表面张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表现……”推断前文提到了表面张力,故可填写“是因为有表面张力”之类的句子。第三空:依据“合力的结果就是表面层水分子受到液体内部分子向里拉的力”“犹如张紧的橡皮膜”推断水滴有收紧的趋势,故可填写“有收缩趋势”之类的句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文中的“像”意思是表比较。A.是举例,比如。B.是表比较。C.是表推测。D.是比喻句的“比喻词”。故选B。四、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秋月女神”张玉花带领团队潜心钻研,攻坚克难,奋战在探月工程研究一线,先后把“玉兔”“嫦娥”送入月宫。材料二: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潜心研究菌草,三十五年如一日深耕荒漠,让菌草正成为沙漠里的绿色屏障、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帮手。材料三: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团队耐住寂寞,执着认真,敬畏纸张,曾修复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一批重要文献,让破损古籍重获新生。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一个个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背后都印刻着大国工匠追求卓越的身影,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用自己的耐心与坚持、钻研与磨砺,为奋进的中国凝聚坚实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对此,你有何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三则材料及引导语分别提炼关键词:第一则: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第二则:潜心研究,深耕荒漠;第三则:耐住寂寞,执着认真;引导语中的关键词:大国工匠,追求卓越,耐心坚持,钻研磨砺。经过分析,潜心钻研、潜心钻研、耐住寂寞、执着认真是一个概念,取其一则可,可取引导语的耐心坚持;攻坚克难与磨砺相当,取其一即可。大国工匠是三则材料主体人物的共同身份,追求卓越是他们的共同追求,而路径是耐心坚持、钻研磨砺。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继承发扬工匠精神,在新征程上做出自己的贡献。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承英雄之精神,续今朝之长歌。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承英雄之潜心专研,攻坚克难之精神,续今朝勇毅之长歌。二、承英雄之坚持不懈,勇于奉献之精神,续今朝坚韧之长歌。三、承英雄执着认真,敬畏坚守之精神,续今朝卓越之长歌。立意:1.铸大国重器,传工匠精神。2.以耐心坚持修身,用钻研磨砺成事。3.始于初心,臻于匠心。5.秉初心以坚持,勤磨砺而卓越。6.耐心磨砺,追求卓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