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561554

大小:46.1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对有声阅读的研究,目前已有不少业界和学界的讨论。有人把有声阅读看作传统有声读物在互联网平台的扩展,也有人把有声阅读看作电台广播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两者分别侧重内容呈现形态和传播呈现形态两个角度,但基本上都基于一个共同的认知前提,即认为有声阅读是互联网时代借助融媒传播的技术优势,让以“耳”代“目”的内容传播方式重获了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应该说,以“耳”代“目”确实体现了有声阅读最典型的外部接受特征。解放眼睛、回归耳朵让今人感觉到了格外的放松、便捷、愉悦,甚至是健康(视力保护)方面的优势。但是,如果只是仅此而已,那么有声阅读与之前的有声读物、电台广播就不存在本质性的差别,它从小众走向大众就我不到真正合理的解释。文字印刷的二维传播之所以能代替线性声音的一维传播,甚至不惜通过文本信息的两次转化(写作者生产过程的转化和阅读者接受过程的转化)来达到传播目的,就是因为其在信息传递中具备原始的一维线性声音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具备反复阅读、选择阅读、快慢自主的可能性,具备可进行深度理解、逻辑分析的理性建构空间,具备内容的确定性和受众的可扩展性等等。这些媒介优势让印刷技术下的视觉传播,和原始的听觉传播相比,效果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如果今天的有声阅读重新提出了“耳朵”代替“眼睛”的可能,那也绝对不应该是简单的从二维平面传播退回到一维线性传播上去。 从媒介形态进步的角度讲,目前已有人提出了有声阅读是在数字技术下的三维立体传播的概念,但何为“三维”亦有不同理解。笔者以为,有声阅读的“三维”,是通过数字和互联网技术作为新的媒介形态,可以让印刷技术下文本阅读所具备的自由度(例如自由选择、反复阅读、快慢自主、空间扩展、理性思维等),在声音的线性传播形态中同样得以完成,再将传统声音传播下的情感温度、互动交流、现场感等独有特征重新接纳进来,达到融合一维传播和二维传播双方的优势。惟其如此,才能确立自身在人类阅读发展进程中的新地标。(摘编自杨凤《有声阅读当不止于以“耳”代“目”》,参见2019年4月22日《中国艺术报》)材料二:《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总体规模达415.7亿元,增长率达18.23%。阅读伴随着人的成长,也见证着时代的进步。近年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接受融媒传播的数字化服务,有声阅读快速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全民阅读新形态。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有声行业市场活跃用户规模已达8亿人次,相比于2020年的5.7亿人次,其增长速度、增长规模令人惊叹。通过文字语言获取信息的传统阅读形态,完成了人类第一次阅读转型,即从原始有声语言的一维线性传播,到文字符号系统的二维平面传播。这一阅读转型,解决了原始有声语言传播的主体伴随性和转瞬即逝性的限制,拓展了阅读者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主动控制和调节权限,并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社会文化规约。这是社会文化行为划时代的进步,其根本原因在于传播语言和传媒技术的进步。但是,伴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原本已经归入小众化(只针对少数阅读功能障碍人群的有声读物),再一次回归大众视野,形成了“听读”的有声阅读新景观。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利用碎片化时间,用耳朵完成“阅读”,这为人们的阅读行为提供了便利,也丰富了人们的阅读需求。表面看来,数字化的有声阅读最大特点是解放眼睛、回归耳朵,重新让人们以“耳”代“目”,但本质上,有声阅读与原始有声语言传播存在根本区别。通过移动互联和数字技术,有声阅读保留了文字符号系统赋予阅读者的大部分控制和调节主动权,如反复阅读、选择自主、快慢自主、时空自由等,甚至在主观意愿下,还可以进行跳跃、摘要、文字与声音转换,同时又将有声语言的情感温度、互动交流、现场感等特征优势重新接纳进来。因此,有声阅读并非从文字符号系统的二维平面传播,倒退回有声语言的一维线性传播,而恰恰是数字阅读形态对自身功能的一次重要拓展,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阅读在数字空间的继续延伸,是未来人类阅读行为不再因媒介技术限制而“耳”“目”分割的发展雏形。之所以说是“雏形”,是因为当下的有声阅读,还不能完整充分地整合一维线性有声传播和二维平面文字语言传播的全部优长特征,还没有充分展现出三维视听阅读形态的立体传播样貌和优势。面对文字语言阅读模式下伴随的深度理解、逻辑分析、理性建构空间,视线扫描对重要信息的敏感反应、随时聚焦,目前的有声阅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提供需求解决方案和对应功能设计。但是,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应用拓展,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得以深入解决的可能。 (摘编自杨凤《未来我们可能会怎样阅读》,参见2022年5月8日《光明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认为有声阅读是传统有声读物在互联网平台的扩展,或认为有声阅读是电台广播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都有失片面。B.要把握有声阅读与之前的有声读物之间存在着的本质性差别,就不能让我们的认识停留在它们共同的功能和特点上。C.有声阅读若能借助相关技术,从而具备印刷技术下文本阅读所具自由度,就能确立自身在人类阅读发展进程中的新地标。D.有声阅读快速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全民阅读新形态,这与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接受融媒传播的数字化服务密切相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台广播及其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有声阅读,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即以“耳”代“目”。B.电台广播要求听者能将声音转化为信息,却不能为听者提供诸如反复阅读、跳跃、摘要等便利。C.从文字符号系统的二维传播,再到有声阅读的三维传播,人类阅读形态完成又一次拓展式发展。D.有声阅读三维立体传播,前景值得期待,因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已成熟,将很快解决相关问题。3.下列对作者所谓“有声阅读的‘三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印刷技术下文本阅读所具备的自由度;传统声音传播下的情感温度、互动交流、现场感等;一维传播和二维传播双方的优势。B.数字和互联网技术等新的媒介形态;印刷技术下文本阅读;声音的线性传播形态。C.情感温度;互动交流;现场感。D.数字和互联网技术;印刷技术;有声阅读传播技术。4.就有声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不一样的,请概述两个材料各自回答了怎样的主问题。5.近些年来,中国有声行业市场活跃,作为用户选择最理想的有声阅读技术,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把握?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樱花镇董改正一觉醒来,樱花镇就深藏在樱花雪中了。 一树树的雪白、粉红、绛红,蒸腾在枝头,如云似锦,如凝住的雾;千万只、亿万只蜜蜂,花瓣一样飞着、嗡嗡地唱着……每年都有一个这样的春天,风托举着樱花如月光做的花瓣,飘飘摇摇地在空中打着旋,每一条街都是这样,每一条巷子都是这样,每一个院门外都是这样。小方的车停在院外不久,院门就吱呀一声开了。外婆走了出来,头发比樱花还白。外婆一见小方,眉毛弯了,眼睛弯了,嘴角也上翘了。小方刚喊了一声“外婆”,一个小男孩却从樱花深处跑来,一边跑也一边喊着:“外婆!外婆!”外婆和小方笑弯了腰,小方的外婆,应该是那个小男孩的太姥姥啊。小方说:“这个我可不能让给你呢!”小男孩就委屈了,眼泪流了出来。小方的心一下子就软得像水豆腐,她说:“好吧,你叫吧,叫外婆吧!”小男孩便又眨巴着眼睛,大声叫起来:“外婆!”外婆也大声地应着:“诶!”外婆一把捞起小男孩,说:“灏白啊,你跟你爸可真像啊。”小方知道,外婆又想起十八年前的事了。十八年前,也是一个樱花初开的早上,外婆打开院门,就见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小男孩痴愣愣地看着她,大大的眼睛里,樱花漫天,澄澈如海。他忽然就开口说:“外婆!”外婆笑着应:“诶!”男孩不停地喊,外婆也不停地应着。一个干干净净的男人站在树下,迎着那个孩子,对外婆笑着说:“我也想喊一声外婆了呢!”很久以前,外婆是从遥远的北方顺着运河来寻找她的丈夫的,她找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直到许多个黑夜抽光了她满头青丝里的釉彩,她在某个春天的早上醒来,白雪覆顶。短暂的惊骇后,她才决定不再寻找,在临近运河的这个荒芜的野村筑庐而居。她记得丈夫曾经跟她说过,顺流而下时曾经看见过一个樱花漫天的水村,于是她也开始在这个野村里到处都种起了樱花。樱花覆盖了荒坡,覆盖了小山,每年初春都像一个盛大的节日。村子也就渐渐地大了,很多离开的人回来了,很多人停下来不走了。樱花镇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有个眼睛像月牙般的户籍民警笑眯眯地来找她:“外婆,您的户口本得换了,现在这里改名叫樱花镇了!”那年外婆才四十岁。慢慢地,经过这里的人都管她叫“外婆”,她便笑眯眯地应着。有天早上,她打开院门,看到了一头白雪般的发和一双水光潋滟的眼睛,一个流浪的女子凄楚地叫了她一声:“外婆!”外婆就一把把她搅在了怀里,让她在家住下了。外婆更像外婆了。在下一个樱花绽放的春天来到时,这女子的发又变成缎子一般黑了,一个男子爱上了她。外婆把女子的手放在男子的手里,目送他们离开。她说:“记得把我送你们的樱花栽在你们的屋前。这世上应该有更多的樱花镇!”他们依然会在每一个春天重回樱花镇。因为他们有了小方。这世上还有谁比小方更有资格叫她“外婆”呢?这个发现让小方特别的骄傲。很快,樱花镇没人不知道小方了,他们都说:“外婆是小方的外婆,小方可真幸福哦!”小方就笑了,眉毛弯了,眼睛弯了,嘴角也上翘了。但是,有一天,有个男孩也缠在外婆身上,叫着“外婆”,还扭头对小方说:“是我的外婆!我比你大,比你先认识外婆!”小方哭着打滚,但又慢慢接受,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直到某一个樱花盛开的春天,他们手牵手跪在外婆面前,后来,他们就有了灏白。“快下来!外婆年纪大了,受不了你!” 灏白松开手,从外婆身上溜下来,再次认真确认:“外婆是我的!”“是你的!是你的!没有人抢得走你的外婆!”“他爸去樱花湾了?”“是啊,外婆。您送出去的樱花树太多了,樱花村、樱花里、樱花庄、樱花寨……他每年去一个地方,摘一枝樱花带给您。他说,一个人一辈子的春天数得过来,可他这辈子怕是跑不过来了!”外婆笑了。“不过,没关系,还有灏白呢,还有灏白的儿子呢!”小方说。“我的儿子?他在哪里?”灏白问。外婆笑了,小方笑了,灏白也笑了。(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5月3日)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着眼于烂漫樱花,极力渲染其撼人心魄的力量,为后文写它的隐喻内涵铺垫,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B.写灏白与“外婆”、灏百父亲与“外婆”之间呼喊与应答,有意运用反复以示强调,也增加了语言建构的层次感。C.小方的母亲曾因某事而“一夜白头”,辗转到樱花镇,得到“外婆”真爱,后来又收获美好的爱情和生活。D.“您送出去的樱花树太多了”,是说“外婆”喜欢樱花树,为持续推广樱花树种植不遗余力,赞赏之情溢于言表。7.关于“外婆”的有关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灏白啊,你跟你爸可真像啊。”“外婆”这句话有连缀场景的作用,敏感的读者从中获取了重要信息。B.“外婆”并非樱花镇当地人,为美好的爱情追寻到这里,通过种植樱花等行为而把心中的理想变成现实。C.“外婆”是小方的外婆,那她的孩子濒白就不能再叫她外婆,小方指出孩子的错误,无奈“外婆”纵容。D.当年那穿着背带裤的小男孩,应是小方后来的丈夫、灏白的父亲,抢着喊“外婆”,也有点向小方示好的意思。8.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本文叙述方法及其表达效果。9.标题“樱花镇”是个隐喻,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一日讲席,群臣退,帝留安石坐,曰:“有欲与师从容论议者。”因言:“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安石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诚能为高宗,则必有傅说。彼二子皆有道者所羞,何足道哉?以天下之大,人民之众,百年承平,学者不为不多。然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术未明,推诚未至,虽有皋、夔、稷、契、傅说之贤,亦将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尔。”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蔓、稷、契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二: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摘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造,是到的意思,与“径造庐访成”(《促织》)句中的“造”含义相同。B.济,即成就,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济”含义不同。C.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与“三子者出,曾皙后”(《论语》)中的“子”用法不同。D.蔽,遮蔽,与“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中的“蔽”含义不尽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王安石“择术”主张,宋神宗觉得那是很高的目标,但是他仍有这样的心志,即在王安石的辅助之下努力去达成。B. 王安石认为要治理好国家,首先就要“择术”,“择术”则要寻求“尧、舜之道”,“尧、舜之道”和“先王之政”所指不同。C.在王安石看来,皋、夔、稷、契等人存在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相应的君主先于他们而存在,保护他们,再让他们施展才能。D.从皇上那里接受使命,在朝堂上最终议定法度,而后将法度交给有关职能部门去施行,若说这是“侵官”,王安石无法认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2)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14.“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这一说法是否有根据,请结合材料一概述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洗竹王贞自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玕节下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洗竹”指删减竹枝,“扶疏”是对删减后竹子形态的描写,“鸣琴酌酒”表现出观赏“扶疏”的心情。B.诗题有“竹”,诗中也有点题的词语,除了首句中的“竹”之外,还有“锦箨”“玉芽”“清虚”等。C.“锦箨裁冠”写诗人所见,“添散逸”写诗人所感,虚实结合,含蓄表现诗人隐居道院的散逸情怀。D.琅玕本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诗中用来指竹,暗示读者竹子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之高。16.隐居,有人以之为目的,可视为真实心志的表达;有人却以为终南捷径。该诗中的主人公属于哪一类型?明确写出你的判断,并简述你的理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荆轲刺秦王事件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化用了《老子》中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言要克制嗜欲,取得民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月色清冷,衣物单薄、人情冷暖,尽管如此,诗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泛舟在无边的洞庭湖。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迫不及待想做的是趴在沟岸边沿,看芦苇有没有出土——乡人谓之“葆青”。随着第一阵春风、第一场春雨的到来,地气渐渐变暖,温柔着冻土,芦芽尖便应时而动。然而要寻找芦芽尖并不容易,必须趴在沟沿上仔细察看。它们尚未出土,但周边的泥块已经开裂破碎,那正是尖尖芦芽的藏身处。你看见它,就是看见了一根芦苇、一片芦苇、一个大芦荡的生命故事的开始。第二天清晨再去沟边,那芦芽尖趁夜深人静,已经破土而出,鹅黄色,约一寸的样子。①它显得羞涩、孤独,它东张西望,有点不知所措。②好在芦苇家族的后代们纷纷出土,大约在第三天、芦芽们便可以互通声气了。后来知道,芦苇,是多年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沟渠河堤或沼泽地带,在江畔海滩则成群结队成为芦荡。③芦苇有纤纤风骨,迎风直立,摇曳生姿,多野趣。秋冬的芦花雪白,站在芦苇顶端,古人称之为“立雪”,康有为喜用之。18.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和本文段中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你——你贵姓?B.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C.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D.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19.文中画波浪线语句都使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对其构成进行简要分析。(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过去,有人认为培养动手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事,博士、硕士乃至本科教育都是“动脑子”的事情。殊不知,①,都不能脱离实践本身;不论多么高精尖的技术,都必须以可操作为基础。那种指望动嘴皮子、【】就能带来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想法,未免过于幼稚。拿农学来说,你不肯下田,不【】种几亩地,就很难对土地有真正的了解。已故科学家袁隆平先生就曾明确表示,他带研究生只有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能下田”。②。考古学家、科研工作者蹲在田地里、匍匐在原野上,【】地拨开厚重的土层,是要在那些历史的河床上寻找瑰宝,“挖掘中华文明的基因” 。一代代考古学家、一批批考古工作者把才华施展在田野里,实际上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一个生动诠释。③,其实各个领域都是这样。不肯吃苦、不注重实践,没有“俯身求知”和“下田探宝”的自觉,学不能经世致用,于社会何益?20.请在文中【】填入恰当的成语。21.请在文中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有人试着把结尾句“于社会何益?”改为“对社会没有益处”,但立刻觉得改文不好。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理由。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另一些人贫困的根源……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它自己的反面。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