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

ID:83561439

大小:828.4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_第1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_第2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_第3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_第4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_第5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_第6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_第7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_第8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_第9页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生物(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八中高2024级高三(上)入学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亳州“古井贡酒”生产发酵中需用麦芽浆,对萌发且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往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待测样液中不含蛋白质,则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样液颜色不变B.若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黄色,则表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C.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D.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还原糖2.《光明日报》2023年4月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课题组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与理县发现一新种——汶川滑蜥。下列关于汶川滑蜥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是其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其收缩所需能量均由线粒体提供C.膜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等细胞结构有关D.该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3.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被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4.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据此作出判断,正确的是(  ) A.由曲线①可知8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应该在30℃以下保存该酶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测定酶活的温度,因变量是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C.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70-80℃D.测定②曲线的各数据应在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下进行5.大棚种植在丰富人们的餐桌时,也面临着一些种植问题。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措施及目的合理的是()①施肥后进行适量灌溉,有利于农作物吸收无机盐②适当增大温室中昼夜温差,有利于农作物积累有机物③及时清除温室薄膜上的水汽,有利于增加自然光照强度④温室中,定期施加CO2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⑤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速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6.羽衣甘蓝因其耐寒性和叶色丰富多变的特点,成为冬季重要的观叶植物。将其叶片色素提取液在滤纸上进行点样,先后置于层析液和蒸馏水中进行层析,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1、2、3、4、5代表不同类型的色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羽衣甘蓝的叶色丰富多变可能与色素在不同的温度、pH值下发生变化有关B.色素1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且在1、2、3、4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C.色素1、2、3、4存在于类囊体上,色素5存在于液泡中,均能转换光能D.图二和图三实验结果对照,说明色素1-4是脂溶性,色素5具有水溶性7. 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在对药用植物黄精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研究实验过程中,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其中图1的光合曲线(图中实线)是在光照、CO2浓度等条件都适宜的环境中测得,图1呼吸曲线(图中虚线)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图2的实验环境是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指标是连续24h室内CO2浓度和植物CO2吸收速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光合作用已停止,可能原因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去活性B.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真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C.结合图1数据分析,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为了减少无关变量带来的干扰,温度应设置在30℃左右D.图1中温度为40℃时对应的光合曲线点与图2中6h和18h对应的曲线点有相同的净光合速率8.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多处于不同的细胞周期(G1、S、G2、M期分别为DNA合成前期、DNA复制期、DNA合成后期、细胞裂期)时相中,DNA合成阻断法可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TdR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将过量的TdR加入连续增殖的细胞培养液中,处于S期的细胞立即被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将TdR洗脱后更换培养液,阻断于S期的细胞开始沿细胞周期正常运行(图中箭头表示细胞周期的运转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加入过量的TdR,培养(G1+G2+M)时长后,细胞将处于乙状态B.第一次更换培养液后,S<培养时长<(G1+M+G2)时,细胞处于甲状态C.要实现丙图状态,需在第一次洗脱后培养时长小于(G1+M+G2)时加入TdRD.经过至少3次加入TdR后,所有时期的细胞将被同步化在G1/S期9.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相关图象,图乙是另一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变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dd,产生该细胞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B.乙图中秋水仙素在cd段发挥作用,受精作用发生在de段C.丙图所示曲线,无论表示何种分裂方式纵坐标均有三种含义D.丙图所示曲线,e点时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或四倍10.某种干细胞经X射线处理后会出现衰老,而细胞衰老时活性氧(ROS)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抑癌基因pl6表达出mRNA含量都会受到影响。为研究某生物制剂(ASP)是否具有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某小组利用衰老小鼠(X射线处理导致的)和正常小鼠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和柱形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组别ROS相对值T—AOC(U·mg-1)①正常ASP组1928.765.24②正常对照组1971.405.17③衰老对照组2740.152.69④衰老ASP组2096.733.64 A.衰老对照组的小鼠都需先经X射线处理后再用生理盐水处理B.高浓度的ROS可能会导致细胞中多种类型的大分子物质结构改变C.ASP可能是通过抑制pl6mRNA的表达来延缓X射线诱导的细胞衰老D.临床上可通过提高T-AOC含量或Pl6蛋白的活性来抑制癌细胞11.下列关于遗传学规律及其发现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B.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其上不带致病基因也可能导致遗传病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但表现为伴性遗传12.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若E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自身体内1/2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某基因型为Ee的亲本植株自交获得F1,F1个体随机受粉获得F2。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亲本存活的雄配子中,E∶e=2∶1B.F1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ee=2∶3∶1C.F1存活的雌配子中,E∶e=2∶1D.F1存活的雄配子中,E∶e=2∶113.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鸽子的羽毛颜色由仅位于Z染色体上的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为显性,D对d为显性。一只灰红色雄鸽与一只灰红色雌鸽交配得F1,F1中出现了巧克力色鸽子,且有一只灰红色雄鸽的羽毛上出现了巧克力色斑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为ZD+Zd和ZD+WB.若不考虑变异,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巧克力色鸽子的概率是3/8C.灰红色雄鸽的羽毛上出现了巧克力色斑点的原因可能是部分细胞中发生了Z染色体片段的缺失D.若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ZW的同源区段,则雌性个体中有9种基因型14.水稻花粉的育性由细胞核基因(独立分配的R1/r1和R2/r2)和细胞质基因(N/S)共同控制,检测到几种基因型个体的表型如下表所示(SmRNA、S蛋白分别为S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产物;“-”表示没有,“+”越多表示该物质越多)。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基因型表型N(r1r1r2r2)S(r1r1r2r2)S(R1R1r2r2)S(r1r1R2R2)S(R1R1R2R2)SmRNA-++++++++ S蛋白-+++++-花粉育性正常不育部分可育部分可育正常A.N为正常育性细胞质基因,S为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B.S(R1r1R2r2)个体自交子代花粉育性的分离比为12:3:1C.R1基因的表达产物有可能促进了S蛋白的降解D.R2基因的表达产物有可能促进了SmRNA的降解15.K1荚膜大肠杆菌可引发脑膜炎,研究小组使用荧光标记某种噬菌体快速检测K1荚膜大肠杆菌,其原理为:用荧光染料标记的噬菌体与K1荚膜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离心后取菌液制成装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所示)。细菌表面形成清晰的环状荧光细菌表面环状荧光模糊,但内部出现荧光大多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细菌附近出现弥撒的荧光小点下列相关检测叙述正确是(  )A.荧光染料与噬菌体核酸结合B.离心后从上清液中吸取菌液C.子代噬菌体均会发出荧光D.培养15min后检测效果最佳16.“嘧啶型”三螺旋DNA由三条链组成,如图所示,中间一条链全部由嘌呤组成,两侧的链全部由嘧啶组成,即组成三链DNA的每条链全部由同类碱基组成,嘌呤链与其中一条嘧啶链组成双螺旋,第三条嘧啶链缠绕到双螺旋的大沟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三螺旋DNA含三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组成该DNA的碱基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C.用DNA解旋酶可以打开该结构中的氢键 D.三螺旋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基因无法被复制17.线粒体DNA(mtDNA)上有A、B两个复制起始区,当mtDNA复制时,A区首先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H′链。当H′链合成了约2/3时,B区启动,以H链为模板合成L′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该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mt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一或两个磷酸相连B.mtDNA的复制方式不符合半保留复制C.复制完成后H′链中的嘌呤数与L′链中的嘧啶数一定相同D.H链与L链的复制有时间差,当H′链全部合成时,L′链合成了2/318.某研究小组对基因型为CcDd(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二倍体动物(2n=6)进行了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相关研究:用15N分别将一个卵原细胞和一个精原细胞的DNA完全标记,卵原细胞在不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卵细胞甲,精原细胞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精子乙,再将甲、乙受精形成受精卵丙。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染色体互换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染色体上的每条DNA单链均含有15NB.若乙基因型为CD,则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Cd,cD、cdC.丙细胞染色质上有9条DNA单链被15N标记D.若丙细胞在不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1次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15N标记的染色体数为3条或6条19.假设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茎高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各对基因独立遗传,每个显性基因A、B、C对植物茎高的作用效果相等且有累加效应。不同基因型个体甲、乙、丙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茎高与子一代数量比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的基因型有3种可能,乙的基因型也有3种可能 B.丙的子一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8种、表现型有4种C.若将乙与丙杂交,子代将有18种基因型,8种表现型的个体D.若将乙的子一代中茎高为8cm的每个植株所结的种子收获,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所有株系中,茎高全部表现为8cm的株系所占的比例为1/320.甲病、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其中4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对家系中部分成员进行甲病的基因检测,将含有相关基因的DNA片段酶切后电泳分离,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11号为男孩,则其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1/16B.若11号患乙病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原因是8号产生卵细胞时减数分裂Ⅱ异常C.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中的X可能为图1中的2号、3号或9号D.甲病致病基因存在1个酶切位点,而正常基因没有该位点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1.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几乎不含P元素)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要获得含有放射性的朊病毒,必须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牛脑细胞培养,而不能用含同位素的培养直接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__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 ____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_________中,少量位于____________中,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2.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酶,在叶绿体中含量很高。Rubisco具有双重酶活性,既可催化CO2和C5反应生产C3,也能在光照下催化C5与O2反应最终生成CO2(该过程称为光呼吸),CO2和O2竞争性与Rubisco结合。回答下列问题:(1)用新鲜的菠菜叶提取Rubisco时,为了保持该酶的活性,研磨过程中应加入____________(填“无水乙醇”或“缓冲溶液”),不选择另一种试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2)研究小组欲利用离体的叶绿体生产糖类,若要实现黑暗条件下的持续生产,需稳定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3)研究小组在适宜条件下测得大棚内的菠菜叶片遮光前CO2的吸收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CO2的释放速率,结果下图所示(CO2吸收或释放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遮光前,单位面积叶片光呼吸释放CO2的量可以用____________(填字母)所在面积表示。遮光后,出现图中ab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4)大棚种植蔬菜时,抑制光呼吸、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23.某雌雄异株植物(ZW)的红果和黄果由基因A/a控制,叶片菱形和卵形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实验人员选择红果菱形雄株(甲)、红果卵形雌株(乙)、黄果菱形雌株(丙)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亲本F1 实验一甲×乙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3:3:1:1二甲×丙红果菱形雄株:黄果菱形雄株: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2:2:1:1:1:1(1)根据实验二结果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Z染色体上的是基因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一中,F1全为雌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3)取实验一F1中卵形叶雌株并对其进行射线处理,进行培育后与杂合的菱形叶雄株杂交,分别统计F2单株的表型及比例,发现其中一个株系的F2中雌、雄株都表现为菱形叶:卵形叶=1:1。已确定该结果的出现与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有关。①发生的具体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是___________,且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从配子的可育性方面作答)。②若让该株系F2的菱形叶雌、雄株杂交,则其F3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24.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然突变失去合成某种营养的能力,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所缺乏的营养因子后才能生长的菌株,包括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维生素缺陷型菌株和碱基缺陷型菌株等。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常规步骤为:诱变育种→淘汰野生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1)用紫外线诱变大肠杆菌,诱变后常采用选择培养基淘汰野生型大肠杆菌,使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得以富集。培养大肠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___________性,再在压力和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高压蒸汽灭菌。(2)夹层平板培养法可用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其原理如图1所示,先在培养皿上倒一薄层基本培养基,凝固后再接种一层诱变处理的菌液,其上再浇一层基本培养基,凝固后放入___________中培养出菌落,再倒一层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若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菌落___________(填“A”或“B”)即为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 (3)研究小组一利用生长图谱法初步确定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的类型,即在基本培养基乙的A~E这5个区域中分别添加不同的营养物质,然后用___________法将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接种在图3培养基上,若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图3的BC交界处长出了菌落,则说明该菌株是___________。a.氨基酸缺陷型菌株b.维生素缺陷型菌株c.碱基缺陷型菌株(4)研究小组二用上述方法鉴定了某菌株属于维生素营养缺陷型,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具体类型,他们把15种维生素按照不同组合分为5个小组,用5个滤纸片分别蘸取不同小组的维生素,然后覆于接种后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组别维生素组合1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2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D2维生素E烟酰胺 3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D2胆碱泛酸钙4对氨基苯甲酸维生素B6维生素E胆碱肌醇5生物素维生素12烟酰胺泛酸钙肌醇若观察到1组和2组滤纸片周围产生生长圈(图4),则该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不能合成的维生素是___________;若菌株为叶酸和生物素的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则其在图4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位置是___________。25.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材料,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种群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雄性,有2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雌性;XXX和YO的果蝇无法存活;XXY的果蝇可以存活,且其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条同源染色体2条移向一极,1条随机移向另一极,最终可形成含有1条或者2条性染色体的配子。红眼雌果蝇(XRXrY)与正常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2)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编号为Ⅱ、Ⅲ、Ⅳ。红眼果蝇M的4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能存活,且同一条染色体上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交换,红眼果蝇M的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子代的胚胎致死率是___________。(不考虑红眼性状,仅考虑4种突变性状),表明果蝇M的4种突变性状_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稳定遗传。(3)为了探究果蝇体色基因B/b基因的位置,科研人员进行下面的杂交实验,(除了图中性状外,其他均为隐性性状) ①根据上述结果,判断出B和b位于______________(一定或者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②若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判断其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应该选取F1中若干表型为___________的雌、雄果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并自由交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