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教育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DCBBC6-10BDCBB11-15BDBDA16-20BACAB21-25DDCDC26-30DBBBC二、填空题1.学记2.大教学论3.普遍性基础性4.教育5.特殊的认识活动6.人的全面发展7.京师同文馆8.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9.永恒性相对独立性10.雅典斯巴达11.连续广延12.自觉独立13.领会知识14.精神制度15.瓦根舍因16.讲解讲读讲演17.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18.教师资格聘任制19.最近发展区理论三、名词解释题1.P32.P323.P294.P625.P816.P96四、简答题1.P172.(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3.P664.P645.P866.P1097.P1088.P889.P9710.P33五、论述题1.P232.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为了上好课,取和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需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
1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好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组织严密,是指课的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素,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交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5)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旗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3.一般来说,社会上常常流传着集中反映社会对教师作用的期待的种种说法,比如说"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同丁”,"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四种隐喻.第一,蜡烛论."教师是蜡烛”这一隐喻一方面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即生重于师.但是教师的自身发展没有得到重视.事实上,教师作为蜡烛,不仅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光彩照人.教与学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而教师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蜡烛论”给教师的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它反映了社会普遍对教师这个职业所抱有的崇高期待,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有时甚至限制学生的发展,因为它的光太微弱.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作用估计得那么高,不必一味顺从社会期望,将其作为巨大的包袱背在背上,不必像蜡烛那样牺牲得那么悲壮,把自己全部燃烧尽了.第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观点一方面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困为只有人才有灵魂,因此教师的职责是育人;注重学生的心灵发展而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和能力.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似乎学生是一块没有生命、任人摆布的钢铁,可以任工程师按照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而与此同时,"灵魂”这个概念将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似乎教师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可以按照自己既定的方案塑造学生的精神.从教师的自主权考虑,工程师论也隐喻含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它似乎比较重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定和塑造学生,改变学生;另一方面,它又表明教师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第三,教师是园丁.这个观点似乎更加注重学生的生长性,既考虑了学生发展的共同规
2律,同时又照顾了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同时,这个模式也考虑了教育的过程性,而不仅仅是结果.教育学生就像培育花朵,需要经常浇水、施肥、松土.但"教师是园丁”一方面没有充分肯定教师的形成性作用,另一方面没有意识到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十分有限的.第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观点强调教师的知识储备应比学生的多得多,对教师本身的职业要求是很高的,同时.从教育理念上看,"桶论”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传授过程是"灌输”的,而且灌输是从上往下"倒”的姿势."桶论”反映的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学生被看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只是填入知识.而在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的知识不一定比学生的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学到老师不知道的东西."桶论”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是一种量上的储备,没有强调知识储备的质量,而且没有考虑教学方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