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51238
大小:19.5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10-23
《最志气的辞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诗意辞职信,让公务员辞职“返璞归真”2015-06-0810:40宣讲家网独家案例字号:【事件介绍】孙涌1977年8月出生于利川,父亲曾在当地媒体担任过领导。2001年毕业于湖北工学院(现湖北工业大学)投资经济专业后,孙涌通过公开招考,成为恩施州首批面向高校招考的公务员。由于表现突出,他参加工作第二年便入党。成为恩施州纪委研究法规室主任之前,他担任恩施州委督查室副主任,属于正科级职务。5月23日,一封文采飞扬的千字辞职信在网上走红,信中运用了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诸如“并无困扰不适之叹,反有轻松解脱之感”“既无求田问舍之经营,亦少觥筹交错之纷扰”之类的语句,朗朗上口。从副县级干部转行当律师?湖北省律协刑委会副主任、恩施州律协常务理事李清安称,曾经的司考能证明孙涌还是很有实力的,不过毕竟律师跟干部有所不同,转行当律师仍须从头再来。不过他本人却对这份未来的新职业充满信心。湖北副县级干部写“诗意辞职信”欲转行当律师23日,网上出现一封文采飞扬的千字辞职信,当事人是恩施州纪委研究法规室主任孙涌,一名37周岁的副县级纪检干部。记者经过多方采访,证实了孙涌辞职获准的消息。下一步,孙涌准备从事律师工作。“诗一般的辞职信”获点赞在这封1200多字的辞职信中,孙涌特别强调:辞职与“全面从严”无关,与“为官不为”无关,也无关人事困扰。很多网友称赞该辞职信“文采飞扬、行文流畅”,有人称其为“诗一般的辞职报告”。辞职信节录本人辞职与“全面从严”无关。中央实行“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提出“全面从严”以来,本人并无丝毫困扰不适之叹,反有轻松解脱之感。盖因本人生性简约清净、低调淡泊,不善交游、不事产业,既无求田问舍之经营,亦少觥筹交错之纷扰。且入职即作刀笔小吏,所从事者无非写写画画之事,断无滥权弄权之机。八项规定之前,本人常怀格格不入之窘迫,觉得自己本事小、不会混;八项规定之后,本人反有众生平等、“天下同此凉热”之释然。看见陈规陋习正在破冰、政治生态清风徐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治党管党“全面从严”心怀期望。虽离开纪检系统,但依然热盼反腐疾风厉势持续荡涤,并最终实现权力进笼、河清海晏。公务员诗意辞职信,为何频频走红?近段时间以来,公务员辞职似乎成了年度热词。明星检察官杨斌辞职,湖北85后美女副局长辞职,现在副县级纪检干部孙涌辞职……为何公务员的辞职成为网络热点话题,继而引发众多网友围观?抛开“诗一般的辞职报告”不谈,每当公务员辞职,为何各类辞职信总是引发热议?所以笔者不禁感叹,公务员辞职信,为何频频走红? 其实,“公务员”这个职业一直是众说纷纭的话题,公务员特别是官员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公务员相对于其他职业具有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等特点,从每年公务员考试参考与招录人数对比就可见一斑。孙涌年轻有为,却在事业的巅峰期选择了辞职,颠覆了大众的观念,自然就成了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在一个正常的官场生态下,官场应该像职场一样,可以随时进出,公务员职业像其他职业一样,只是职业的选项之一。当上公务员不再意味着拥有了特权时,离职就将成为常态,人们会像孙涌一样,不再那么纠结,不会那么留恋,可以清清白白来来去去,而不再是总是人疑为与权力有着什么扯不清的关系。自然,公务员辞职信,就不会频频走红。透过这些事件的背后,我们最应欣喜的是社会的进步。没有这样的变化,就不会有辞职者,就不会有走红的辞职信。既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么我们就该适应辞职新常态,对公务员辞职抱以平常心,为敢于重头再来的公务员们点赞。更进一步,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辞职者从朝九晚五的体制中走出来,那不也表明体制内的吸引力正在减弱,社会的环境日益公平正义,而这显然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公务员辞职无可厚非,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也是理所当然。若各行各业社会地位相当,再无高低贵贱之分,公平正义充满社会,“诗意辞职信”值得一读的就只是它的诗意文采,而公务员辞职的话题也不会再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诗意辞职信”走红“副县级”并非人生唯一选择工作变动本是人之常情,副县级纪检干部辞职之所以会引起关注,主要还是因为当事人辞去的是“副县级”的职位和“公务员”的身份。众所周知,公务员这一职业被视为“金饭碗”,受到这个时代人民的热捧,与从古至今人们“官本位”的观念不无关系。“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老祖宗们留下的封建思想禁锢了中国人的思维,当面临现实选择时,多数人会“理性”规避“体制外”的自由与不确定性,选择了眼前稳定、令人艳羡的职业,忽略了曾有的梦想,追求的生活。孙涌不正是“诠释”了这样的生活。“并无困扰不适之叹,反有轻松解脱之感”“既无求田问舍之经营,亦少觥筹交错之纷扰”最终在辞职信中,孙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样,成功的标准也不一样。孙涌的辞职无非是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再平常不过,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笔者认为,对于职业的选择、人生的规划,更应理性看待,少一些盲目的想法、趋之若鹜的追求,多一些长远的思考、理智的谋划。“诗意辞职信”说明公务员正在“动起来”85后美女副局长辞职事件尚未平息,一位年轻的副县级纪检干部的“诗意辞职”再次引爆网络。虽然最近公务员辞职已经不是新鲜事,但“37岁、诗意辞职”两个关键词,仍把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孙涌,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过,真心希望诸君能细读新闻、详看辞职信,还孙涌平静的生活。不过是一位副县级干部正常辞职,又非“挂靴而去”,何需过度解读?这只是说明,公务员队伍正在回归能上能下、正常流动的职业性质。也许会有人对“诗意辞职”另眼相看,觉得是在作秀,其实不然。孙涌是直接从校门进入机关,没有基层的锻炼,多年从事文字工作,并且“属于那种学霸型的人”,这些因素注定他的辞职会与众不同。至于37岁身居副县级,为何还要辞职的疑问,也不难回答。就如那位85后美女副局长的看法,公务员与厨子、理发师、维修工一样,其本质属性都是职业,有人觉得工作不顺心不如意的时候,换个行业重新闯荡人生,换个活法再证人生价值,真的不用莫名惊诧,也不用过度围观。孙涌之辞职原因不复杂,与贪污腐化无关,与人生理想相联,“干自己感兴趣的律师工作”。有能力随心所欲,有志气能成大事,这种为了新的人生目标脱离体制内的行动,与习总书记提出的“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理念相契合,孙涌们的大胆与果敢,是许多仍在体制内彷徨者们该学习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公务员并不一定是实现人生理想最佳途径。既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么,我们就该适应辞职新常态,对公务员辞职抱以平常心,为敢于重头再来的公务员们点赞,就如有网友所说:“有本事的人,应该积极去在各行各业实现人生的梦想!”【启示与思考】孙涌的辞职信,之所以受到网民的围观和点赞,主要是辞职信本身的魅力,该辞职信“文采飞扬、行文流畅”,更是有人称其为“诗一般的辞职报告”。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孙涌的身份,副县级的领导职务促使该事件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我们在为其点赞的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包括孙涌在内的公务员辞职这一社会现象,避免过分解读。公务员辞职乃是一个普通的社会现象,但却因为体制原因而受到了过度关注。大概没有哪份职业,能像公务员这般,一封离职信都能成为网络热门事件,几乎每次爆出的公务员辞职事件都能引发舆论的一片哗然。数落现有体制问题、预期公务员离职潮、吐槽公务员生活现状和工作状态…公务员辞职在一片吐槽声和指责声中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公务员辞职显示了党的作风建设和政府简政放权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消除了官员“特权”机会,堵住了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和高福利。与此同时,国务院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让党员干部从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转变为真正服务群众的“人民公仆”。综合这些原因,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吸引力有所下降,这也是部分官员的“辞职”的主要原因。公务员辞职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各种优秀人才涌入“公务员”队伍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是择业观的盲目和盲从。公务员辞职说明了人们的择业观念趋于理性,有利于专业人才发挥专业特长。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广大的人才队伍努力为国奉献自己的时期,公务员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辞职”,只有理性的择业观,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更快的实现“中国梦”。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篇二:最牛的辞职报告四篇最牛的辞职报告四篇辞职报告一:你常无端多指责,奈何此刻又留我?他们曾言你刻薄,只问克扣不问错。我在这里两年多,唯愿努力候收获,语少言简不张扬,默默等你成伯乐。是非因果直曲折,空把丫头熬成婆,卖命打拼竟是祸,求全委屈工资落。合法权益难保全,家大业大更吝啬?软件行业称鼻祖,世间传言最阔绰,用户服务为宗旨,业界领衔是承诺。公司发展十余载,缘何最爱小龌龊?怪我三八记得牢,诸事熟烂于心窝,江山代有人才出,应届新人的确多,彼女彼男却何在,看遍资深员工撤,性格不和是借口,伤心原为无耻作。辞职报告二:高明个别企业内盛传最牛辞职报告这个岗位很寂寞很寂寞,全身武装却没有机会和其他女孩子交流。连日来,一封疑似高明区某光电厂工人因嫌岗位上班环境单调寂寞且不能找到女友为由,向企业领导写的申请被解雇信在该区不少企业里传得沸沸扬扬。有不少打工者认为,该工人信中所反映的工作环境与高明工业园周边缺乏文化配套、企业亟待改善娱乐环境等现状极为相似,借此希望一些企业能引起重视。牛信哥很寂寞所以请把我炒掉昨日,高明一家企业的女职员小英向记者发送了这封被她们内部广为传阅的最牛辞职报告。信中,这名辞职者称:本人在单位里很难找到女朋友,在车间里上班寂寞,一个人开着一台热压机,一天到晚守着,全身武装想和女孩子交流都很少有机会。下班后也是寂寞,只能看几本书发呆,生活毫无快乐可言。信中,辞职者还表示,由于辞职要等一个月,但我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所以请老板给我结算完工资,让我走人,我再找其他能与女性朋友交流的单位。昨日,记者多方打听这封信的当事作者以及涉事的工厂,但无法找到。但小英认为,她和同事看了这封信后都认为,可能这封信来源未必是在高明,但这和高明一些地方的企业工作环境实在太像了。 据小英介绍,目前,除了高明中心城区,其他工业园区内的一些企业地处偏僻,工人下班后,想看场电影都得坐车到中心城区去,连网吧都少得可怜。有的企业的员工宿舍区,既没有运动场所,也没有电视看,这令不少单身的工人倍感寂寞。小英希望,这种现状能引起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高明区职业培训就业局:企业须反思尽管此信未必是高明打工者所写,但对于因为寂寞而申请被解雇这一事情,高明区职业培训就业局有关人士认为,这封信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明一些企业本身的确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出现这样的现象,值得高明一些企业反省。这些企业是否应该多想办法,让员工在生活之间不断地进行互动。这个互动,具体的表现就是企业要搞搞篮球场、乒乓球室、卡拉ok厅等等,给员工人一个健身或娱乐的地方。该人士认为,娱乐设施的投入建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实并不难,这样不仅可以让员工对企业有认可度,还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其实,机器并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生活质量。辞职报告三:尊敬的领导们: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言虽出自古书三国,吾以为对当今之事亦有裨益。今,天下遭遇百年经济危机,试看全球经济形势,可谓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众厂商、工人、民工皆叫苦连天,司某人有感于此,不禁联想自身处境,不胜伤悲,呜呼哀哉!司本布衣,自幼出身贫寒,躬耕于冀南邢州大地,苟全性命于当世,不求闻达于富贵,但求温饱以残喘。然现实残酷之至,司自去岁四月上旬至本社工作至今,已一载有余,几度春秋几度冬夏,时光流逝过三百余个日日夜夜。想当初,余本一意气少年,年少轻狂,梦想飞扬,欲于本社大展抱负,一则为集团增光添彩,二则为己身加衣增食,两全其美之策,岂不爽哉?惜,一年光阴,吾不仅未大展身手,且囊中羞涩,债台高筑,节衣缩食,杜绝聚会。众朋友离去者,有之;鄙视者,有之;唾弃者,有之。皆因司某昔日之优秀少年竟完全失去自我至此所致。司每月九百大钱竟是基础工资、岗位津贴以及误餐补助相加之结果......众友云:甚矣,汝之不慧,竟能容忍至今,不死何为?余汗颜,余何尝不想多整几两纹银,上对的起天、下对得起地、中间对得起空气;然而,余出身农家,是苦皆能,是事皆能忍,只可惜终究徒劳无功,虽兢兢业业终究温饱都不得解决,今面容竟呈老态龙钟之相。何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故犹如千里马,虽有千里之能,然无奈唯有饿死圈中......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年华如水,倏忽间春夏秋冬四季已轮回三百六十度。茫然回首,所得几何?所失几何?今不得不略作盘点:所得——物质上:工作十二月,前三月每月六百,后九月每月九百,区区数千一年来不够司某解决温饱,更何谈穿衣游玩,过品质生活;精神上:备受打击煎熬,一年来新掌握一技之长,即打扫卫生,司某好歹一堂堂男子汉,本科毕业生,其不才之至,亦不应沦为清洁工之列,故使其当年年少轻狂之心瞬间苍老,再无活力; 一载以来,司某唯唯诺诺,伺候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其所求,仅每日温饱问题,然随物价飞涨,此问题之解决亦不可得。所失——失去了时间、浪费了青春、耽误了大好年华、愧对父母兄姐、做人尊严消失殆尽......然,何以堂堂风华正茂之青年司某人压抑之至,努力坚持到如今,唯一原因:在等待传说中众人期盼的涨工资之事而已。实在可怜,怪司某年幼无知,竟傻傻苦等一年,终究未果;司某一年来生活所需之数千外债亦无望偿还,故司某人顿悟:此处系年轻人之坟墓也,唯一功能即埋没梦想、埋没青春、消磨斗志、耗费光阴,如是而已。故,顿悟之司某人今决定不应消磨于此,做出选择的时刻已到来。话说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既此处不留司某,司某亦不便继续打扰贵处,既不能两惜,何不两离,从此,彼此相忘于江湖!以决绝的姿态!今恳请开明之领导准许卑微无能之员工司某人辞职,不胜感激!毕!辞职报告四:由于目前从事之工作,无法实现人生目标,体现人生价值,出于对于理想的坚定信念,本着一颗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热诚之心,本人现提出离职申请。在公司的这段时期,公司领导时刻关怀着我、教育我、帮助我、鼓励我、帮我树立信心。值此离职之际,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复。党和人民从小教育我,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当我为工作忙得四处打转时,是谁帮助了我,给了我的工作的机会?当我对着好几箱子资料举目茫然,不知所措时,是谁教育了我,提供学习的机会?当我内心空虚无助之时,又是谁给予我关怀?又是谁提供我香喷喷的午餐,甘甜的纯水,四季如春的环境?是谁让我的身边充满欢声笑语,让我的目光更加坚定,让泯灭的理想再次高远?。。。。。。xx(注:公司名),我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xx所给予的,每思至此,热泪盈眶,捶胸顿足,胸涌澎湃,黯然伤神。我忍住了,目光更加坚定。公司领导教育我,年轻人应当有更远大的理想,更高的追求,不可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更美好的人生应当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不登泰山无以知高远,不临深渊无以知宽广,不涉江海无以知久远。在此之前我百思不得其解,xx待我恩重如山,此时正当我奋发图强,涌泉相报的时刻,却又为何非要我离开xx。每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但当我走出xx,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时,宛如醍醐灌顶,我顿悟了!井蛙不可喻之于海,拘于虚也,秋虫不可喻之于海,拘于时也。领导是要投身更广阔的社会,接受更多的锻炼,学习更高深的本领,成为一个不只对xx有用,更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真的明白了,谢谢领导。再次感谢领导对我的知遇之恩,感谢xx的栽培,感谢xx对我的器重,感谢各位同事像照顾自己弟弟一样的对我。 再次想对大家说一声,谢谢!愿xx能在不久的将来业绩节节攀升,利润大大增加,qdjm的腰包快速膨胀,最好进入最有竞争力的行业50强!我祈祷!xxx涕零顿首2007年7月xx日篇三:骨气事例苏格兰北部边远地区一个教育相对不发达的郡,有一位女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达到了全a,符合牛津大学的录取标准。这是近百年来当地牛津大学录取学生必须经过面试,教授在面试后认为该学生不具备牛津大学要求的创造潜质,拒绝了她的入学申请。当地议会第一个达到牛津录取线的毕业生,当地政府对此极为重视。但将此事反映给英国中央议会,议员们就找到教育大臣,请他出面说情,希望给予破格录取。在被牛津大学婉言拒绝之后,教育大臣又找到副首相前去求情,还是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副首相只得请布莱尔首相出面疏通。虽然首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牛津大学仍然表示不能接收,理由就是一个:在招生问题上,任何人无权更改学院教授的面试结论,这是牛津大学几百年来的传统。布莱尔当然觉得很没有面子,在此后的一个私人场合,当提到牛津大学的时候,他不自觉地说了一句牢骚话:牛津大学真是太古板了,要与时俱进,并对政府行政干预学校事务的这一严重事件提出抗议。任中科大校长期间,朱清时直陈现行大学教育弊端——“大学像官场”,“应试教育阻碍创新人才培养”;当许多大学不惜举债大兴土木之时,中科大顶住压力不建新园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经说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同时还是2000年以来全国惟一没有扩招的高校(每年大约1700左右,华中科技大学仅在湖北是1699,今年清华3297,山大10500);他还多次呼吁终止行政主导的高校教学评估。他说,“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跳车。”与多数高校反复动员、轮番演习甚至造假迎评不同,中科大“原生态迎评”,没有手捧鲜花迎接教育部的专家评估组,甚至没有在课堂上给评估组安排听课坐的凳子。获聘南方科大首任校长后他提得最多的就是“去官化、去行政化”、“教授治校、学术优先”。受制于强大的行政体制,朱清时去年卸任时依然有太多遗憾。“教授治校的本质就是崇尚真理,真理在谁手上就听谁的,因为它往往在不引人注目的小人物手上,往往在年轻人手上。”他接受采访时说,“南方科大不会设任何行政级别,我们在章程中将写上,我们的理念是一个学校,学校里的每一个教授,他受到社会尊重,要靠在科研教学工作中的水平来得到,绝不能靠他的行政级别、官位来得到。这其实是回到大学的本来面目。”3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画家陈丹青来说,这是烦不胜烦的季节。 在他每年重复填写的表格中,陈丹青从来都拒绝填写“科研项目”,并在文章中公开咒骂:“‘科研’,一个外行词语,竟公然霸占着艺术学院的教学表格。这是对艺术的轻蔑,深刻的轻蔑!”2002年,学院发给教师每人一张“学术体系评价报告”调查问询表,陈丹青为此写了一份《个人意见书》。他写道:“只要出现‘量化’、‘管理’、‘科学’、‘科研’等等辞令,我就不会填写类似的表格,这类辞令与人文艺术及其相关教育无涉,在这些辞令构成的话语文本中,我们无法辨认人文艺术的规律与本质,因此,我不要进入这一‘话语圈套’。”我不想再玩下去了,这样做是一种奢侈回国时他曾经相信,在体制外受得了,在体制内也该受得了。5年后的今天,他说:“我发现我受不了。要做我自己,只有离开体制。”脱离体制,陈丹青并没犹豫,倒是就此事接受记者访问,颇令他踌躇了好几个月。他一再强调:这只是个人的决定,出于自己的性格。为此在社会上渲染他“退出游戏”的决定,会使他在体制内的同行面前感到“难为情”,甚至愧疚。他说:“体制内很多人认真教书,正派做人。在妥协和不妥协之间,他们很难,很辛苦,我理解他们,尊敬他们。”或许因为来自那个无所谓真假的年代,又经历过另一种制度与生活的历练,陈丹青才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不想再玩下去了”,陈丹青说,“我知道,这样做是一种奢侈。”此联原来是明朝忠臣杨继盛的名句,杨一生为反强权,与奸臣严嵩对立,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据说,在他第二次被诬陷下狱,临刑前在狱中墙上题了两句述志诗:“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大钊十分推崇杨的品德,早在1913年主编《晨报》副刊时,就在创刊号上选刊了“铁肩担道义”一句作为本期警语。对于李大钊的学问人品和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章士钊和他的妻子吴弱男是极为尊敬的。后来,当章士钊倒向北洋军阀政府时,李大钊感到非常遗憾,希望吴弱男能劝劝她丈夫,不要与反动军阀同流合污。一天,吴弱男请李大钊写副条幅以为纪念。李大钊便手书了此联。此联只在杨的名句上改动了一个字。而这一字巧改,实在是他自己的述志和写照。史量才办《申报》:“百万读者”与“百万军队”的较量上海人曾把“买报纸”叫“买申报纸”,而提到《申报》,人们自然会念及近代新闻泰斗史量才。1904年,24岁的史量才崭露头角,在《时报》当编辑,开始了他的报业生涯。在当时的史量才看来,办报就像写史一样,是一项庄严伟大的社会使命。不能像一些市井小报一样,哗众取宠;也不能像党派报纸一样,充满火药味和血腥味。他心中的报纸,是要有能“为后人修史取材之便”的客观真实性。上天好像也特别垂青这位有理想的青年。30出头的史量才娶了沈慧娘,得到沈所带来的一笔巨款。此时刚好《申报》因经营不善,急着脱手,史量才就以12万元的价格盘下了《 申报》,1912年10月20日正式坐上了《申报》总经理的交椅,开始实现他伟大的新闻理想——“史家办报”。史量才接办之初,《申报》的日发行量不过7千份,5年后达到2万份,此后稳步上升,到1932年超过了15万份。从袁世凯执政到蒋介石浮出水面,《申报》以独立的民间报纸角色,做天下之公器。1921年双十节前夕,大半生从事新闻事业的美国总统哈定特地致电《申报》祝贺。同年11月,英国《泰晤士报》、《每日邮报》主办人北岩爵士访问申报馆,高度评价《申报》——“世界幸福之所赖,莫如有完全独立之报馆,如贵报馆、敝报差足与选??”相当长的时间里,《申报》确实无愧于这样的赞誉,无论面对黄袍加身的袁世凯,还是大大小小飞扬跋扈的军阀,史量才和《申报》都没有低眉顺眼过。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在史量才授意下,排字工人将袁世凯颁布的“洪宪”年号有意错排成“洪害”。国民党中宣部要派员进驻报馆,他如此回敬:“《申报》是自力更生的报纸,从没拿过政府津贴,倘若定要派员指导,宁可停刊。”1931年11月29日,蒋介石一度下野,离开南京前夕,秘密下令枪决了著名的“第三党”领袖邓演达。一个月后,宋庆龄在悲愤交加之中起草了《国民党不再是一个革命集团》的宣言,大骂蒋介石。第二天,《申报》和上海各日报(除《民国日报》外)几乎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个宣言,在奉化溪口蒋介石的恼怒可想而知。1932年6月到7月,《申报》连续发表三篇时评“论剿匪与造匪”,尖锐地指出:“政治黑暗如此”,“举国之匪皆黑暗之政治所造成”,“政治不清明,民生不安定,虽十次武力围剿,亦必无功”。7月3日,又发表《中大学潮评论》,揭露教育部长、原中央大学校长朱家骅挪用3万多元水灾捐款的丑闻。正是这篇评论直接触怒蒋介石,导致被禁止邮递的惩罚,这是国民党当局对他的一次严重警告,目的就是要逼他就范。但史量才也没有弯下腰来,35天后经过交涉、折冲,在不损害报纸独立性的根本前提下,他做了一些人事上的妥协,得以恢复邮递。“九一八”事变以来,面对山河破碎,危机日近,《申报》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也就是《申报六十周年纪念宣言》中明确提出的“不徘徊、不推诿、不畏缩”,“努力于应负之责任”,从新闻、评论到副刊,《申报》都站在了“时代前面”,他本人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影响、声望与日俱增,这一切令手握百万大军的蒋中正也感到望而生畏,最后只能据说,蒋介石曾亲自找史量才谈话,蒋说:“把我搞火了,我手下有一百万兵!”史冷冷动用暗杀的利器,去之而后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