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48840
大小:581.1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3-10-23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解析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年春季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卷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先生指出:“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夏殷以来古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说明西周()A.加强了统治上的支配地位B.以宗法制为分封制的基础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D.发展夏商以来王位世袭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并结合所学可知,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方国各自保持本族聚居状态,由本族首领行使权力,经常叛乱,威胁中央政权,西周分封制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受封地区聚族而居的局面,而且使周人充分掌控了边陲区的统治权,明确地方诸侯等级和义务,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趋于严密,A项正确;宗法制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利的制度,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分封制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战国以后的郡县制才是直接控制,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并非王位世袭制,排除D项。故选A项。2.对比下面的两幅牛耕图,这种变化说明了()A.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B.北方优势更加明显C.土地制度的根本改变D.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答案】A【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汉朝时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唐朝时曲辕犁出现,犁耕技术在全国推广,A项正确;东汉到唐朝时期北方优势明显,但曲辕犁出现于江南地区,排除B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直是封建土地土地私有制,变化不大,排除C项;唐中期经济重心南移开始,材料无法体现江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3.顾炎武严厉批判魏末正始(240—248年)名士,认为他们“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导致“国亡于上,教沦于下,羌、戎互僭,君臣屡易,非林下诸贤之咎而谁咎哉”。这说明顾炎武意在()A.否定魏晋玄学崇尚空谈B.捍卫传统儒家三纲五常C.重实践以恢复明朝统治D.借鉴历史解决现实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反对魏晋名士的空谈,认为他们的不作为导致亡国,且民失教化,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士人应多关注现实,有所作为,D项正确;非定魏晋空谈只是表象,并非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顾炎武批判封建礼教,并非捍卫,排除B项;顾炎武生活于明末清初,材料并未说明当时明朝统治是否失去,排除C项。故选D项。4.历史地图显示历史事件的空间格局,关于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次国共合作典范战役B.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在相持阶段坚定胜利信心D.迟滞了珍珠港事件发生【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地图信息可知,这场战役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且主要位于中国东南地区,结合所学可知,该战役是汨罗江南岸战役,属于长沙会战的一部分,这次战役中国军队采用逐次抗击,诱敌深入,坚守长沙核心阵地,合围聚歼,动员敌后军民破坏日军补给线等战法,取得汨罗江南岸战役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相持阶段坚定了胜利的信心,C项正确;平型关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典范战役,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排除B项;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时珍珠港事件已经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5.为了稳定粮食市场,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粮食等农产品进行统购统销。1980年,中央决定把粮油议购议销作为统购统销的补充,所谓议价粮,就是在百姓定量内执行平价,超出部分允许不用粮票以高于平价的价格购得。这一变化反映了()1980年上海的议价粮店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成效B.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废除C.计划经济体制出现了松动D.票证经济渐退出历史舞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198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改革开放前国家进行统购统销,改革开放后实行统购统销与议购议销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原来单一的经济模式,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出现了松动,C项正确。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才开始全面展开,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当时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并未废除,排除B项;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排除D项。故选C项。6.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亚历山大帝国则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它们的共同影响是()A.希腊化地区的扩大B.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C.全球性联系的建立D.导致了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可知,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都有助于希腊文化的传播,促进希腊化地区的扩大,A项正确;希腊人并未建立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排除B项;全球性联系建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C项;当时处于古代时期,近代西方文化出现于中世纪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7.9—10世纪,封建主义在西北欧发展起来。马镫的普及使骑兵职业化,骑兵成为领主们的封臣。领主和公爵、伯爵一起组成一个拥有土地、支配封臣的“贵族”阶层,他们派兵抵抗外敌;处死小偷和谋杀犯;铸造新币;发布命令和法律。这说明()A.封建主义适应了动荡政局B.封建主义是外敌入侵的产物C.贵族阶层建立众多独立王国D.中世纪的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9—10世纪,封建主义在西北欧发展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主和公爵、伯爵一起组成一个拥有土地、支配封臣的“贵族”阶层,此阶层对封地进行管理,适应了欧洲的社会发展需要,说明封建主义的发展适应了欧洲动荡的政局,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封君封臣适应欧洲的社会发展需要,而非外敌入侵的产物,排除B项;材料没有描述建立众多独立王国的信息,也没有描述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和D项。故选A项。8.意大利的热那亚人长期控制西欧的香料贸易。1453年后,热那亚人被奥斯曼帝国赶出黑海,被迫向西发展。整个意大利工商界在热那亚人的带动下,逐渐转向西方的伊比利亚半岛。这客观上()A.阻断了东西方商业交往B.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兴起C.促使文艺复兴中心转移D.为新航路开辟创造条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53年前后(欧洲)。据本题材料“1453年后,热那亚人被奥斯曼帝国赶出黑海,被迫向西发展,逐渐转向西方的伊比利亚半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随着热那亚人在传统东西方贸易中失势,其发展转向伊比利亚半岛,这为此后葡萄牙、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航海事业创造了条件,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热那亚人向西发展,并非东西方商业交往被阻断,排除A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在14世纪就已兴起,排除B项;文艺复兴的中心并没有向伊比利亚半岛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9.新教主义相信上帝具有理性,因此上帝创造的自然世界是合乎理性的,即有秩序、有规律的,具有理性的人也才有可能认识和理解自然世界,探索和利用自然世界并不是冒犯和亵渎神圣的行为,而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宗教改革()A.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B.客观上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C.否定了天主教因行称义观念D.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材料“具有理性的人也才有可能认识和理解自然世界,探索和利用自然世界并不是冒犯和亵渎神圣的行为,而是一件好事”体现的是宗教改革时期,新教肯定人们积极探索和利用自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B项正确;宗教改革肯定人们现实的奋斗,如先定论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因行称义的观念,排除C项;宗教改革主张民族语言,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10.电影《加勒比海盗》主要讲述了17世纪的海盗杰克•斯帕罗充满危险的加勒比冒险之旅的故事。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拉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财富C.英国坚决打击海盗犯罪D.加勒比地区争取自由独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美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电影《加勒比海盗》主要讲述了17世纪的美洲加勒比地区的故事,与之相关的是英国殖民者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对北美、南美、加勒比海地区、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地的掠夺,B项正确;拉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是在19世纪,排除A项;英国坚决打击海盗犯罪是在18世纪,排除C项;加勒比地区争取自由独立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故选B项。11.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方案提出立法者不但“无资格担任特定州或美国权威下设立的任何职位”,也不能在离开国会后一段时间内担任。此后的正式宪法接受并完善了前半部分,摒弃了后半部分。这反映了()A.分权制衡下的博弈B.议会制体系的确立 C.联邦制原则的贯彻D.联邦法院相对弱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立法者不但‘无资格担任特定州或美国权威下设立的任何职位’”可知,美国1787年制定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独立于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禁止立法者参与国家机构,有利于保持立法权的独立性,体现了分权制衡体制下的博弈,A项正确;美国实行国会制,且材料体现的是立法权的行使,而非议会制的确立,排除B项;联邦制原则体现的美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立法者多集中于国会,排除C系那个;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并非立法权,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为18世纪中英小麦价格对照表(每公石公分银),该数据可用于说明()年代中国的小麦价格英国的小麦价格1701—171025.2065.201711—172024.1768.211721—173023.3461.601731—174026.1655.761741—175029.8846.081751—176042.7463051761—177044.9673.441771—178039.7384.191781—179042.0188.211791—180051.29138.56——据刘瑞中《十八世纪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估计及其与英国的比较》A.英国人口增长率比中国更高B.中英技术革新的驱动力差异C.中国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D.中国银产量剧增使银价下跌【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图表数据可知,中国小麦价格在整个18世纪约为英国价格的一半及一下,体现了中国小麦产量高,价格低,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中国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人口增长,精耕细作的农业持续发展,推动粮食产量提高,C项正确;清朝前中期人口膨胀迅速,排除A项;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刚刚开始,依然处于传统农业时期,并未进入近代农业时期,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白银大多来源于商业贸易,外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并非自身产量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13.傅立叶创建的法郎吉是一个工农合一、城乡合一的统一体。它以农业为主,兼营工业。收入按劳动占比5/12、资本占比4/12、才能占比3/12进行分配。由此可见,傅立叶创建“新和谐公社”旨在()A.改变生产的无政府状态B.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C.凸显资本的价值和地位D.着重发展工业型社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傅里叶创建的法郎吉是一个工农合一的统一体,且对收入分配占比做了详细规定,体现了其希望通过统一的社会生产来改变生产的无政府状态,A项正确;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联合劳动者共同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所有制形式,材料未提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内容,排除B项;资本占比少于劳动占比,并非凸显资本的价值和地位,排除C项;法郎吉以农业为主,并非着重发展工业型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14.1917年1月美国与德国宣布断交参战后,总统威尔逊说:“作为一个参战国领导人,在和平会议的台面上,美国总统会有一个席位,但如果他仍然只是一个中立国的代表,最多只能隔着门缝喊喊。”由此可知,美国加入一战意在()A.打击德国法西斯势力B.保证战后的世界和平C.防止协约国走向崩溃D.谋取战后的国家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1月。根据“但如果他仍然只是一个中立国的代表,最多只能隔着门缝喊喊”可知,威尔逊认为如果美国不加入到一战中,那么在一战后美国就无法获得相应的利益,所以美国加入一战是为了谋取战后的国家利益,D项正确;德国法西斯势力出现于二战后,排除A项;美国加入一战是为了谋取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了保证战后的世界和平和防止协约国走向崩溃,排除BC项。故选D项。15.1972年,欧共体原六国开始构筑“蛇形浮动汇率制”,规定缩小欧共体成员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只允许波动1.125%,总波幅为2.25 %,比欧共体以外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幅度少一半。这一措施是为了()A.降低失业规模B.代替彻底崩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C.降低通胀风险D.应对阿拉伯国家制造的石油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西欧。根据材料可知,1972年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世界各国选择实行浮动汇率制,欧共体六国将各国与美元的波动浮动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有利于稳定各国汇率,不会出现大幅波动,这有助于控制各国汇率大幅波动导致的国内通胀,C项正确;汇率的波动与国内的失业风险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欧共体六国这一规定只适用于这些国家,并未扩展至全球范围,无法代替布雷顿森林体系,排除B项;第一次石油危机出现于1973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法国清真寺的数量从1976年的130座上升到20年后的1000多座;2007年,伦敦的700万居民中有200万不是在英国出生的。1980年至1992年,1500万移民抵达西欧。这说明()A.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增长B.欧洲一体化的程度增强C.非欧国家发展相对落后D.全球化程度逐步提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西欧。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世界各地的人涌入西欧,包括宗教移民和商业移民等,这体现了全球联系加强,侧面反映了全球化的程度逐步提升,D项正确;移民人数增多不能直接意味着西欧经济增长,且持续高速增长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程度增强,但与人口大量涌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移民来自哪里,无法说明非欧国家相对落后,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17题24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即便在种棉技术于12到14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棉花也没有成为“全球商品”。15 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帝国在美洲开启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掠夺”,用暴力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准允和保护跨大西洋的贩奴贸易,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由此,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摘编自王希《评<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材料二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绽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的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他们利用他们的新地位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材料三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引自2013年习近平重要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棉花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并说明推动其变化的历史因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的主要原因,指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所反映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3)阅读材料三,指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我国政府正以“一带一路”为重要实践平台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从思想渊源和世界大势的角度,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依据。【答案】(1)变化:由区域商品发展为全球商品;全球棉花贸易网络逐渐建立(棉花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重要支撑);对世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地位越来越重要)。(任两点)历史因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与传播;世界市场的拓展(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奴隶贸易。(任3点)(2)主要原因:蒸汽机的改良;工厂制的建立;全球联系的建立(世界市场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任4点) 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工业品),亚非拉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原料)。(3)核心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依据: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第一问变化,由材料一“即便在种棉技术于12到14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棉花也没有成为‘全球商品’。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可得出由区域商品发展为全球商品;由材料一“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可得出全球棉花贸易网络逐渐建立(棉花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重要支撑);由材料一“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及所学可得出对世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地位越来越重要)。第二问历史因素,由材料一“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可得出新航路开辟;由材料一“欧洲帝国在美洲开启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掠夺’,用暴力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准允和保护跨大西洋的贩奴贸易”可得出早期殖民扩张;由材料一“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可得出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与传播;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市场的拓展(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奴隶贸易。【小问2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至19世纪的欧洲。第一问原因,由材料二“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绽子——由蒸汽机驱动”可得出蒸汽机的改良;由材料二“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可得出工厂制的建立;由材料二“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的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及所学可得出全球联系的建立(世界市场的发展);由材料二“他们利用他们的新地位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可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问,由材料二“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的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及所学可得出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工业品),亚非拉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原料)。【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问核心理念,由材料三“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得出共商、共建、共享。第二问依据,由材料三“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及所学可得出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结合所学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1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胡仿兰之死沭阳(江苏)西乡胡家圩地方,胡君象九之妹,名仿兰,字普芳。幼字本邑上马台地方,徐嘉楙之长子沛恩为室。年十八,适徐门,迄今已逾十载,生一子二女。伉俪无他嫌,唯以酷嗜书史之故,未能得其翁姑之欢心,然尚不至于欲其死也。近因海上书报流传各地,氏钗钿余赀,辄喜购阅,书若《瀛寰全志》,及东西洋历史,暨算学、物理、修身各教科书等,报若《时报》、《汇报》、《东方杂志》、各俗话报等,针黹余闲,殷勤翻阅。徐家虽坐拥厚赀,良田遍野,然翁不知报为何物,姑不知书为何物,见有新式洋装,尤嗤以鼻曰:“津津读洋书,顾欲从洋教耶?”嫉益力,然终不至于欲其死也。其必置之死地然后已,则以发起放足一事。按氏体虽孱弱,而志极宏远。平时以振兴女学为己任,恒谓“欲兴女学,必除女害;除害必自放足始,放足必自躬行始,天下无不以身率先而能责人之影从者”。放足主义既实行,乃时时以《天足丛书》等,劝导戚族姊妹行,而姊妹行之薰其德而善良者以十数。浸假氏之妯娌及夫家眷属,皆骎骎有起色。而翁姑怨弥深,疾首痛心,若负大仇。既以氏之放足为家道不祥,愈以氏之劝人放足为妖言惑众。且谓合邑不放足,而氏独放足,惹人笑骂,未免辱及祖宗;更以氏足既放,其所生之女必不缠,而其子尤不取缠足之女,谬种流传,必至祸延孙子,而死氏之心乃大决矣。始则阴谋暗算,欲用桎梏主义,驱使豪奴悍仆,硬将放足复缠;继则以为缠其足无以缠其口,缠其身未能缠其心,乃一变桎梏主义,而为鸩毒主义,阴谓“斩草不如除根,今日稍留怪因,它日仍成恶果。吾家但得有钱数百串,吾儿岂忧无良妇乎?”于是将氏锁闭房中,给印度药一瓶,令其自裁,不予饮食者四日矣。此三月初八日至十一日事也。……呜呼!氏如孤军坐困围城中,粮绝水枯,救援路断。纵能稍缓须臾,终难赊欠一死;与其饿死之缓,不如药死之速。爰于十二日勉作绝命书,留别诸姊妹昆弟同胞,而即于是日夜仰药毕命死矣。——《江苏教育总会接沭阳宋观察敦甫来函》(为徐氏自愿放足逼命于翁姑之奇闻),《时报》,1907年6月15日基于胡仿兰之死,谈谈你对1907年中国社会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楚)【答案】观点: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阐述: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西学获得传播。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在有识之士的推动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人创办近代报刊,出版介绍西方的书籍,这带动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人们对缠足等封建恶习产生了怀疑,且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废止缠足。而依然有一些人不接受西方近代事物,且继续维持旧传统。因此,20世纪初的中国,新旧事物交织,新旧文化充斥,近代和传统的思想观念激烈冲突,导致了胡仿兰之死。总之,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文化并存,对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楚。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根据材料“喜购阅……书……报……翁不知报为何物,姑不知书为何物”“发起放足……翁姑怨弥深”得出胡仿兰之死与她与家人在近代书报、放足等问题的矛盾有关,根本上体现的是新旧思想观念、社会风俗之间的冲突。故可以拟定论题: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生活新旧并存。其次,展开阐述,对于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生活,从背景、表现和影响三方面展开即可,如背景方面,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西学获得传播,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在有识之士的推动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方面,国人创办近代报刊,出版介绍西方的书籍,这带动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人们对缠足等封建恶习产生了怀疑,且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废止缠足,但依然有一些人不接受西方近代事物,继续维持旧传统,对缠足等封建陋习继续坚持;影响方面,20世纪初的中国,新旧事物交织,新旧文化充斥,近代和传统的思想观念激烈冲突,导致了胡仿兰之死。最后,总结升华,如:总之,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文化并存,对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这一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语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材料二 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答案】(1)贡献:打破了历史上东西方各自发展的状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传播了先进的语言文字;基督教吸收了东方宗教的因素,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2)影响: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宣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打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一“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可知希腊的扩张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打破了历史上东西方各自发展的状态;由材料一“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语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可知,希腊化的过程中传播了先进的语言文字;由材料一中“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可知基督教吸收了东方宗教的因素,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二中“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可知法国大革命打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宣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由材料二中“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可知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