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44424
大小:22.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08-16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调研与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调研与案例分析2013年11月,首次做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教育当先。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短板、弱项,唯有借力教育信息化,才可能实现凤凰涅槃。本文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山村小学的华丽转身为案例,初步提出“增强造血功能、城乡教学教研一体化、媒体扶贫新生态”等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扶贫脱贫、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几点新思路。一、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要素1.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仍显不足。乡村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村教育投入只能停留在最低保障水平。以平邑县为例,2019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6元,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显不足。距平XX城东南约45公里处的XX小学,位于省级贫困村——XX县地方镇XX村内,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5个。学校服务11个自然村,服务半径5公里,而村庄多以自然村散居,交通不便。受山区自然环境影响,学校无法改扩建,校舍严重不足,小学五年级以上的学生就要去离家10公里外的中心小学就读。由于办学条件简陋,加之接送孩子不便,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县城寄宿制学校就读。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缺编、结构不合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是乡村学校的通病。XX小学现有教师8人,缺编4人。其中50岁以上的老教师2人,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人,缺少中年骨干教师;教师学历偏低,本科及以上学历仅4人。迎面扑来的教育信息化着实让老教师手忙脚乱,青年教师接受新技术得心应手但尚未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由于工作、生活环境较差,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教学质量有下滑趋势。3.家庭教育明显滞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都是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原本辅导学生就有心无力,加上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力不从心。鲜有家长考虑到借力“亲子课堂”“在线心理辅导”等新方式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停课不停学”让学生大范
1围、长时间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有了正当的理由。网游、网红甚至黄赌毒等不良信息趁机肆意侵蚀着学生原本健康的思想,给我们的主流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危害。二、对策研究: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脱贫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振兴。山村学校如何迅速扭转上述被动局面、实现乡村教育振兴,成为摆在XX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硬件升级,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增强学校自我造血功能XX小学位于闻名全国的XXX山脚下,XX人发扬“开拓奋进、艰苦创业、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九间棚精神,借助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开始了二次创业。现在,学校教室内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千兆光纤进校园,校园内无线信号全覆盖。教师依托XXX市XX教育云平台备课、上课,可以说,在教育信息化配备与应用方面跟城区学校的差距大幅缩小。为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力,2018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XX完小对教师开展手把手的信息技术培训,从电子白板功能的介绍,到课件修改与制作,再到如何使用小工具、小插件辅助教学,利用无线网络,借助手机实现无线传屏……通过培训,老师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极大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山村小学联通了大山外面的世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为山村教育腾飞插上了翅膀。2.城乡结对帮扶,实现了城乡教学教研一体化发展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往往有多个小学和教学点,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担任教学工作也不鲜见,这就使得开展集体备课有一定难度。为破解以上难题,XX学区所属学校(含XX小学)与XX县第四实验小学结对,组成城乡教学教研共同体,发挥名师引領作用,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由第四实验小学牵头,每个年级按学科组建网络备课工作室。主备教师负责设计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堂达标、课堂资源链接,完成开展说课教材通研的视频录制,上传至个人空间,发起集体备课、磨课。其他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学情和个人教学风格形成个人备课,有利于因材施教。这种网络集体备课方式,有利于发挥城区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乡村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路径。
2开展网络问题教研,精准辅导。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学生学科知识素养差的“双差”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呢?组件城乡教研共同体,开展了“大数据支撑下的补教补学研究”课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集体会诊学生的当堂达标题、作业题、单元测试题等,先由教师各自找出达成度较低的知识点,由学科组长发起问题研究、全组攻坚,开展补弱教学。通过数据分析,针对知识盲点,在各班级空间内推送指导性微课视频和补教补学试题。以此发挥教研共同体的作用,打破时空界限,提高了补教补学的效率。推送专递课堂,实现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递课堂”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音乐、美术教师,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通过空中课堂的方式实现同步授课。由城区共同体学校的相关学科骨干教师,根据山区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授课的实际需求,采用网上专门开课的形式,给农村孩子同步授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不仅带动教育快速发展和质量提升,更为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教育精准脱贫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提供了一种新方式。3.搭建空中桥梁,开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交流沟通的直通车一场特殊的疫情阻断了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居家期间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如何?能否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网课的质量能否都得到保障……一系列问题牵动着各级领导和老师们的心。隔离病毒但绝不隔离关怀!为全面了解疫情期间学生的相关情况,同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XX人通过网络钉钉发起了一场场特别的家访——线上家访。老师们精心准备、关怀无处不在:“老师线上讲课的节奏能不能跟得上?感觉作业量大吗?学习中有哪些困难或问题?下一步的目标怎样?身体锻炼坚持得怎样?心理上感觉压力大不大?……”通过电话访谈、网络问询、视频辅导等方式,让孩子、家长感受到了来自领导、老师和社会的关爱,在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温暖的空中桥梁,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心理压力。4.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化疫情,线下督促不放松疫情期间,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育人不掉线”的战略部署,把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县教体局的号召下,老师们主动出击、克
3服困难,发挥新媒体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采取“线上教学,线下自学”模式,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战场”上进行不一样的“战斗”。支教在线,“疫”无反顾。由于线上教学的独特性、不确定性,如何整合资料、因材施教成为老师们首要思考问题。在XX完小,石老师为保障孩子们学习不卡壳,在正式上网课之前都会先安排预习课,查阅、下载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提前发到班级钉钉群,让孩子带着问题预习;直播上课时老师再亲自示范、释疑解难。网络直播课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要精选内容、放慢节奏、缩短时间(25分左右钟)。在新村小学,青年骨干教师彭老师,每次直播开课之前至少半个小时就调试好电脑,用手机逐个联系学生,确保不漏一人;授课中除知识、技能的生成,还加强心理疏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卫生健康知识等。直播课后,老师们还会加强跟进辅导,确保贫困学生学习跟得上、心理辅导不耽搁。特别是对无智能手机或无法上网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爱。有一次家访途中突遇大雨,XX老师仍按计划,坚持到建档立卡贫困生廉同学家里探访,家长很是感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奏响了“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的奋进之歌。三、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结硕果XX小学弘扬沂蒙精神,借教育信息化的东风,秉承不让一名孩子掉队的办学理念,努力办成了一所山村学校的典范。1.乡村校园响起陶笛声,网上学来曳步舞实行“三通两平台”后的XX小学,校园已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千兆带宽随处可用。教师打开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音频、视频齐上阵,为乡村孩子打开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虽说是乡村学校,但在这个‘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山里的孩子也有机会看到大山以外世界的精彩”。该校王开校长言谈之间不无自豪。近两百名孩子在教室前的空地上整齐划一演奏陶笛的场景,蔚为壮观。作为学校社团活动之一的陶笛演奏已坚持近两年了,在县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一社团活动的成功开展,得益于网络平台的优质资源。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XX小学打算在学生中搞好艺术教育,但苦于缺乏艺术类专业任课教师,活
4动无法开展。音乐老师从网上下载陶笛的教学课程资源,边学边教,有效地解决了艺术课专任教师配备不足的矛盾。该活动也受到了县领导的赞扬。校长王开从网上下载曳步舞,一边自学一边教孩子,没多久,孩子都会跳曳步舞了。每天上午的课间操,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孩子们有节奏地跳了起来。通过跳曳步舞,孩子们都尽力展现自己的风采,找到了学习和生活的自信。2019年8月22日,山东电视台三名记者采访报道了XX小学孩子们快乐大课间。2.充电提能,乡村教师走向赛课大舞台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教师们形成了一股信息化教学应用的热潮,开展微课制作、PPT课件制作比赛。把获奖作品保存到个人空间,共享给学科组的所有成员。特别是“三通两平台”应用,实现了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观摩到以前花钱也看不到的优质资源。通过对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学习,不管是年龄大的60后老教师还是刚分配来的90后新生代,都能较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一批批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青年教师霍老师等村小的教师,能够走出乡镇参加市县甚至省级课堂教学比赛活动,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原先学校因师资紧张造成的教师负担重、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在信息化建设后,得以有效地缓解。遵循实用性、专业性、开放性原则,建设集資源共享、教学应用、专业发展、交流互动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空间,涵盖教师教学教研、个人学习、校园班级活动等内容,通过网络教研、视频课堂互动等方式,利用QQ、钉钉等即时通讯软件加强教师协同合作,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实现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志青年选择扎根山村,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在教育的春天里默默守望。新时代,新征程。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O行动计划》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我们通过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城乡教育协同发展,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