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

ID:83543829

大小:118.96 KB

页数:43页

时间:2023-08-15

上传者:用户名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_第1页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_第2页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_第3页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_第4页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_第5页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_第6页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_第7页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_第8页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_第9页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_第10页
资源描述:

《顶管专项紧急施工实施方案(专家评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附件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第1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本工程图纸、设计说明及招标文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国家或本地区其他相关规范。1.2.编制原则在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已完成部分管线的施工状态、分析已施工管线存在的技术、质量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实际,编制经济科学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质量目标明确,施工中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严格管理,保证措施完善,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1工期目标明确,合理高效安排施工进度,科学划分施工区段,协调统一,确保工期顺利完成。安全目标明确,安全措施可靠,制度完善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中做到保护环境,文明施工。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运用性,安全可靠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坚持科学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第2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云埔工业区污水管网完善工程污水管道工程共分为两段.2。1.1III级混凝土管DN800采取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械施工方式,管道处于含有机质及少量砂粒、局部夹软塑粉质黏土层中。顶管采用III级混凝土管,管径D=800mm,坡度i=0.0005,污水沿云埔四路往西北排,其下游接入开创大道现状污水管道,并排入萝岗污水处理厂.2。1。2焊接钢管D820×10

2管道处于含有机质及少量砂粒、局部夹软塑粉质黏土层中。顶管采用焊接钢管,管径D=820×10mm,坡度i=0。0005,污水沿云埔四路往西北排,其下游接入开创大道现状污水管道,并排入萝岗污水处理厂。2.1.3主要工程数量表a、III级混凝土管DN800:192。2米b、焊接钢管D820×10:51米c、III级混凝土管DN800顶管工作井(双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围护)8。0m×4.96m:1座d、焊接钢管D820×10顶管工作井(双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围护)8。0m×4。96m:1座e、III级混凝土管DN800顶管接收井(双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围护)φ4。8m:2座f、焊接钢管D820×10顶管接收井(双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围护)φ4。8m:1座g、III级混凝土管DN800顶管检查井(单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围护)φ2。4m:1座2.2.地质条件

3本工程顶管主要穿越在含有机质及少量砂粒、局部夹软塑粉质黏土层中,各土层的性质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五系素填土(Q4ml)1素填土(Q4ml):褐灰色,湿-饱和,稍密,以回填黏性土为主。主要分布既有道路及绿化带表层,场地范围内均有分布.2、第四系淤泥质土(Q4al)33淤泥质土:灰黑色,流塑,含有机质及粉黏粒,具腥臭味,底部含较多沙粒。3、第三系粉质黏土(Q4al)③1粉质黏土:褐灰色,软可塑,以黏粒为主,充填粉粒,韧性好,干强度高。4、第二系粗砂(Q4al)③4系粗砂:褐灰色,饱和,稍密,砂粒成分为石英,充填黏性土,分选差。5、第一系粉质黏土(Q4al)

4③2粉质黏土:黄色,硬塑,以粉黏粒为主,土质不均匀,含少量砂粒,为冲积土。(1)、杂填土:分布大部分场区,呈层状分布。褐红色、褐黄色、深灰色、杂色、稍湿,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及粘性土组成,硬质物含量约为20~30%。2.3.水文地质条件2.3。1地下水场地地基土中,人工填土为弱透水层,冲积粉质黏土、淤泥质土为微透水层,冲积中粗砂为强透水层(室内测试渗透系数K=6。65×10-4~4。60×10—3cm/s),残坡积土为弱透水层。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其赋存于第四系冲积中粗砂层中,具承压性,局部人工填土内有少量上层滞水.其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为主或冲沟地表水侧向渗入补给.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50~2。50m(标高为21。68~23。11m),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2~3m.2。3。2场地水、土腐蚀性场区环境类型为II类。综合判定: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5第3章.施工部署与安排3.1.施工组织机构为保证本工程顺利按期完成,组建高素质、高水平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本工程实施全面管理。3.2.施工准备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规定,熟悉本工程执行的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开工前组织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对施工用设备、材料及时组织进场检验。顶管设备提前在地面进行整备、试运行,确保顶进过程中故障为零。

63.3.施工区域划分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拟分区施工,分为二个施工区。分别为砼管施工区(W3~W7)、钢管施工区(W11~W29)。其中,砼管施工区范围192。2m(W3~W7);钢管施工区范围长度51.0m(W11~W29)。3.4.施工顺序3。4。1.搅拌桩施工在正式进行工程施工前,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做到文明施工要求及保证行人的安全,在施工现场进行临时围护。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围护均使用双排Φ500水泥搅拌桩,检查井围护使用单排Φ500水泥搅拌桩,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复合硅酸盐水泥,搅拌桩采用四搅四喷喷浆法施工,水泥掺入比为15%~18%,水灰比0.45~0.55。桩长与根数具体见下表:序号名称井编号规格止水帷幕洞口加固桩长(米)根数桩长(米)根数1工作井W58。0m×4.96m8.01843482工作井W298.0m×4。96m13.01843483接收井W3Φ4。8m9。01024接收井W7’Φ4。8m8.01025接收井W11Φ4。8m13。01026检查井W4Φ2.4m8。0277检查井W6Φ2.4m8。0273。4.1.1施工准备

7a.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不得回填杂土。b。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必须具备良好及稳定的性能,所有钻机开钻之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3。4.1.2施工工艺流程桩位放样→钻机就位→检验、调整钻机→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水泥浆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地表→成桩结束→施工下一根桩3。4.1.3施工控制a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b.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

8  c.对每根成型的搅拌桩质量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水泥浆拌制的罐数、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复搅次数。  d.为了确保桩体每米掺合量以及水泥浆用量达到设计要求,现场应配备水泥浆比重测定仪,以备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质检人员随时抽查检验水泥浆水灰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e.水泥搅拌配合比:水灰比0。45~0。55。f。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四搅四喷喷搅工艺。喷浆搅拌时钻头的提升(或下沉)速度不大于0.8m/min,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搭接施工的相邻桩的施工间隔时间应不超过10小时.  g。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h.在搅拌施工过程中采用“叶缘喷浆”的搅拌头.这种搅拌头的喷浆口位于叶片的最外缘,当浆液离开叶片向桩体中心环状空间运移时,随着叶片的转动和切削,浆液能较均匀地散布在桩体中的土中。长期使用证明,“叶缘喷浆"搅拌头能较好地解决喷浆中的搅拌不均问题.

9i。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储浆罐内的储浆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量加50kg。若储浆量小于上述重量时,不得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j.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应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整桩复搅,复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00c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3.4.1。4搅拌桩施工布置平面图a。顶管工作井搅拌桩施工平面图:b。顶管接收井搅拌桩施工平面图:c.顶管中间检查井搅拌桩施工平面图:3。4.2。顶管工作井、顶管接收井、顶管中间检查井施工工作井、接收井桩芯内土的开挖方法采用:对于较软的土方采用人工使用铁锹、镐,对较硬的中风化岩采用空压机凤镐等工具进行挖掘。

10桩芯土的提升使用电动挖孔桩机架提升,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运输至堆土处,然后用挖掘机装至倒运汽车,运输至土方暂时存放点存放,晚上由运土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地.3。4。2.1施工方法:1、逆做法土方开挖及井壁施工:a。施工顺序、方法:逆做法施工顺序:在开挖前,由测量员根据图纸尺寸进行桩位测放,经校核无误后,用红砖砌出200mm高240mm厚桩护圈,并用醒目的红三角在护圈上标出桩心十字线,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采用人工从上至下逐层用镐、锹进行挖土,挖土顺序为先中间后周边.其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30mm。按标出的桩心十字线吊线检查孔中心位置和孔径,然后进行井壁钢筋绑扎、支定型钢模板和浇筑砼,循环作业至设计要求深度。为保证桩的垂直度,要求每灌柱三节井壁,就应校核该桩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

11顶管工作井开挖剖面见下图:顶管接收井开挖剖面见下图:顶管检查井开挖剖面见下图:b。井壁钢筋绑扎:采用预先下料、井下绑扎的施工方法,工作井及接收井护壁钢筋配筋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顶管工作井配筋及配筋表见下图:顶管接收井配筋及配筋表见下图:顶管中间检查井配筋及配筋表见下图:绑扎好后,经质监站、甲方和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支模浇筑砼。c。井壁模板支设:井壁模板采用加工好的定型钢模板,按井径分块拼装,安装之前应涂刷脱模剂,安装时用U型扣件连接及固定,沿模板底打短钢筋加固,拼装中留一道接缝夹一根Φ48钢管,以便拆模;必要时采用Φ48钢管加固支撑对顶。d。井壁砼浇筑:

12井壁砼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为C35,厚度为400mm,加早强剂。砼利用吊桶下送,用圆形防护板作布料台,砼应对称浇筑,防止模板侧移,砼采用人捣实,每次分层厚度100~200mm,防止漏捣。首节井壁砼拆模后,放出中心线及标高于其上。e.模板拆除:井壁混凝土终凝8个小时后才能拆除支撑,强度达到1MPa以上时才能拆模,拆模时先拆除钢管,再撬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洁,变形的模板应及时修整。接着进行下一节护壁施工。f.井坑地表水及井坑排水1、地面排水:为防止地表雨水冲刷基坑,造成塌方,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四周地面设排水明沟,同时设置集水井,经沉淀后再让地表水排向地下管道.2、井坑内施工排水,施工时在井底中间设置集水坑,及时抽水,以免浸泡井底。3。4。3工作井、接收井洞口开孔施工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完成后,但未预留顶管进出洞口,因此顶管施工之前,需要在工作井、接收井内开洞口.

133.4.3。1洞口止水措施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制作工作井和接收井前,在出洞处已打设了二排D500的搅拌桩,主要目的为洞口止水所用。3。4。3。2开孔方案a、方法一,先用油漆在工作井预定位置绘出洞口的位置及其形状,之后采用机械进行切割,切割形状为八边形,该八边形外切于已绘制好的圆形,机械切割好之后可将洞口逐块切除。如下图示:b、方法二,先用油漆在工作井预定位置绘出洞口的位置及其形状,之后采用钻机沿着绘制好的形状钻出一排孔洞,逐渐破除该环状混凝土,之后烧断该环状内的钢筋,然后再逐块破除洞口内混凝土。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理想的圆形洞口。如下图示:3.5.劳动力、机械设备投入1、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序号日期工种2015年8910111管理人员22222资料员11113测量员22224搅拌桩工775人工挖井工88636顶管特种工4788

147电工11118焊工12129普通工33332、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汽车式吊车1按施工进度计划进场2泥浆泵BW-15023备用发电机100KW14顶管机15焊机HJ43126配电柜23.6.施工进度计划3.6.1.计划工期:2015年8月5日开工至2015年11月10日完工.附件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3.6.2.工期总体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a。缩短施工准备期,尽快进入工程施工,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应全力以赴组织有关人员进场进行施工准备和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及时调遣工人和设备进场。b。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与正确的施工方法来提高施工进度。

15c。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根据项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日施工计划,将工期目标分解到班组、个人,将工期目标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实施奖惩制度,使全员自觉实施进度计划,做到以工序保日,最终保证总工期的完成。(2)劳动力保证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逐日做出劳动力计划,保证劳动力充足。(3)物资保证a.提前进行主材加工进定货,要详细制订进场计划。b.严格把住材料设备质量关,防止因材料不合格影响工期。(4)机械保证租赁机械要做好调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5)技术保证a.提前做好如图纸会审工作,对图纸和现场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联系解决,以免误工。b.加强技术管理和工序管理,杜绝因返工影响正常施工进度的发生.

16第4章.施工技术措施根据原设计,顶管段总长度243。2m,分为二个施工区。砼管施工区采用管材为III级混凝土管DN800,钢管施工区采用管材为焊接钢管D820×10。4.1顶力的理论计算参阅《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并根据图纸平面图,选取顶距及埋深最大的W5-W7段,进行顶力的理论计算。该段顶管的数据详见下表:1)W6(ZK3钻孔)顶管中间检查井井深度:5.293米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土的状态分层厚度(m)承载力特征值fak(kPa)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重度(kN/m3)Q4ml素填土松散2.3901017。5Q4al淤泥质土流塑3.2601017.0Q4al粉质黏土可塑4.812012181、顶力的理论计算F0=π×D1×L×fk+NF式中F0—总顶进阻力(kN);D1—管道外径(D1=0。8+0。08×2=0。96m);

17L—管道设计顶进长度(L=99.9-4。96/2-4/2=95。42m);fk—采用触变泥浆管外壁平均摩阻力(kN/m2),取4kN/m2;NF—顶管迎面阻力(kN)。NF=π/4Dg²γsHs式中Dg-机头外径(0。96m);γs—土的重度,17kN/m3;Hs-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W6井处度4.193m所以NF=π/4×Dg²γsHs=π/4×0.96²×17×4.193=51。595kNF0=π×D1×L×fk+NF=π×0。96×95。42×4+51。595=1202。715kN4。2顶管设备的组成4。2。1主控制箱顶管的控制为方便管理和实时观察顶进情况,主要在现场进行,动力设备主要提供主推进系统、机头掘进系统、膨润土系统及纠偏导向等系统等的动力。采用液压驱动系统,具有运行平稳,过载保护等优点。

18对机头、顶进、纠偏及注浆的操作全部在施工现场的控制台前进行。顶进时应随时检查机头的位置、控制倾斜度并持续提供机头之导向和定位。4.2.2主推进机头采用标准刀盘并加配锄形刀具,能轻松穿越软、硬及含砂、砾石等土层。全断面密封装置,对于在地下水位下的施工无需采用降水措施。刀盘无极调速,易于纠偏。4.2.3主液压千斤顶底部装有可以调整水平的推垫,三级等推力油缸。全强化的顶进架,总推力500吨.4.2.4膨润土注入控制膨润土注入,以降低管壁的摩阻力,减小推进顶力。4.2.5进排泥系统采用离心式泥水泵,转速无限可调,通过进水流量、压力及出泥泵的流量、压力的调节来控制泥水仓的压力来平衡前方土体的压力。4。3设备安装4.3.1起重设备安装

19初期设备安装,所有设备、构件吊运均采用汽车吊安装。井内所有吊运工作均由汽车吊来完成,包括顶进设备的装拆、顶进管道的吊放和顶铁的装拆、材料的垂直运输.4。3.2后背安装后背较坑底深0。5m,采用长2.5m、断面15cm×15cm方木码放,高度为4m,并尽量贴紧墙壁,后背平面要求垂直于管道中心线,如有空隙用砂石填充严密,方木前埋设立铁3根,间距1.0m。立铁前码放横铁,横铁要求码放平整,顶镐后座与横铁结合处严密,以便均匀地将顶力传到后背上。4.3。3导轨安装导轨使用钢轨,安装道轨用木枕,导轨高程用顶管坑内的水准点测设。钢制道轨与木枕用道钉固定,两侧用方木与槽壁撑紧固定。4.3.4千斤、油泵安装顶进设备为500t油压千斤顶,行程L=700mm。根据顶力计算,安装2台千斤顶,与管道中心线对称布置.

20油泵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油泵与千斤顶匹配,同时配备了备用油泵;油泵安装完毕,先进行试运转,再进行管道顶进;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进行;顶进中若发现油压突然增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4.3。5顶管机安装和调试a、顶管机安装前作一次安装调试,清洗油管,防止灰尘等污物进行油管,保持电路系统干燥,机头运转调试各部分动作正常,液压系统无泄漏。b、顶管机的尺寸和和结构应完全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在吊装前做详细地检查。c、顶管机采用钢丝绳外套橡皮吊放,吊装时应平稳、缓慢、避免任何冲击和碰撞。d、顶管掘进机安放在导轨上后,测量前后端中心的方向偏差和相对高差,并作好记录,顶管机的接触面必须相互吻合。e、按设计要求进行定位。f、将顶管掘进机和电路、油路、水路、气压、泥浆管路和控制系统等进行统一连接,各部件安装正确、连接牢固、不得渗漏,安装后对各分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和试运行,以达到正常运转。

21g、顶管掘进机下坑后,刀盘离开封门1m左右,放置平稳后重测导轨标高,高程误差不应超5mm,然后开始凿砖封门,砖封门尽量凿除干净,不要遗留块状物,使掘进机刀盘贴住前方土体.4。3.6泥水系统的安装1、泥浆沉淀尽量靠近工作井边,减少排泥管路过长而产生的管路摩阻力,沉淀池的配置可沉淀块状物,防止块状物直接进入排泥泵引起排泥泵堵塞和损坏。2、注浆系统使用螺杆泵以减少脉动现象,浆液保证搅拌均匀,系统应配置减压系统。在注浆泵出口处1m外以及掘进机机头注浆处各安装一只隔膜式压力表,便于准确观测注浆力.4。4测量放线与纠偏4.4。1测量放线(1)根据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桩点施测污水管线的中心线和高程桩。(2)根据中线控制桩用全站仪将顶管中线桩分别测设在顶管工作坑的前后,使前后两桩互相通视,并与管线在同一条线上。(3)顶管工作坑内的水准点由坑上一次引测,经过校核,误差不得大于±5mm.每座顶管坑内设2个水准点。

224.4.2顶管测量与纠偏在顶第一节管时,以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测量间距不应超过30cm,以保证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确;管道进入土层后的正常顶进,测量间隔不宜超过100cm。中心测量、高程测量与纠偏均采用激光全站仪进行.每班工作要做好顶管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中心位置与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其错口的高差。4.5顶管测量记录(1)在顶进过程中,管道一直处于动态,加强顶进施工中的动态管理,是提高顶进质量的首要保证。顶进施工记录则是反映管道在顶进过程中动态情况的依据,因此,应认真填写顶进施工记录,做好交接班,掌握顶进的动态,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有对策、处理及时。(2)顶进中每班必须如实填写记录,记录中应包括顶进长度、土质情况、顶力数值、每次的测量记录、校正情况、机械运转情况及其它注意事项。(3)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时当班的负责人必须向接班负责人交清记录,并说明在顶进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23(4)整个施工段的顶进分阶段的进行自检,不可等到全段顶完再全面检验。日常的顶进原始记录(交接班记录),只反映了当班的情况,但顶进的管道在动态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则应掌握,所以每顶进20m时即全面检验一次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应在继续顶进中得到解决。(5)顶管记录由质量检查人员每日收集一次,并将顶进质量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4。6地面沉降监测4.6.1测点布设(1)地面沉降测点布设根据监测内容和目的在管道两侧设置基准点和监测点。(2)基准点的设置水准基准点(又称监控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本工程要求精度较高,拟布设深埋砼结构水准基准点4个,其为埋设的永久性标志,形成监控网。基准点设置在距所观测施工部位50m。4。6。2基准点的保护

24(1)监测点是一切测试工作的基础,因此特别加强对各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完善检查、验收措施;(2)在每个监测点埋设完成后,立即检查埋设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确认埋好后,埋设人员及时填写埋设记录,并准确测量,作为开挖时监测的参考;项目负责人应进行实地验收,并在埋设记录上签字确认;(4)对于所有预埋监测点的实地位置应做精确记录,露出地坪的做出醒目标志,并设保护装置;(5)加强与施工班组的联系,作好双方的配合工作;(6)详细了解施工动态,预先作好预埋件的保护。4。6.3采用仪器设备序号/名称/精度/作用/产地1苏州一光精密水准仪/0。01mm/路面、桥梁测量/国产2铟钢尺/路面、桥梁测量/沉降/

25注:铟钢尺,其原理就是一根用铟钢带尺刻划,并按一定条件固定在尺框内,主要用于精密水准测量。该尺主要精密在:用铟钢带作刻划读数的基质,热膨胀系数较小,材料很贵;另一个是刻划精度较高(并不要求刻划等分很细),一般水准尺是做不到的;再一个就是固定铟钢带有讲究,基本上是正好自由状态,用手触动可以感觉到.综合以上要素,铟钢尺刻划很严密,精度高,热膨胀系数小,受外界温度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正常工作范围内,极限条件另论),所以,精密水准测量首选该类尺子。4.6。4工作计划安排本次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观测随现场施工进度进行.自顶管施工开始至顶管施工完毕后,沉降稳定为止,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每天进行监测,顶管施工完后,减少观测频率,当连续两周沉降速度小于0.2mm/d时,则判断为沉降已经稳定,可以结束观测。具体安排随工程进度。初估约18个工作日。4。6.5质量保证措施1、相关规定(1)。监控测量小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有关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真实可靠的量测资料;(2).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

26(3).成立专门监测组承担施工监测,测量人员保持固定,保证资料的连续性;(4)。仪器的管理采用专人专用,专人保养,专人校检的方法;(5).仪器设备和元器件在使用前均经严格的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6).在监测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测试细则及相应的规范要求;(7)。测量资料均应经现场检查、室内复核两道程序后方可上报;(8).测量资料的储存、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2、作业规范(1).五固定: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仪器;固定观测水准尺;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方法。(2).每次观测之前将仪器露天放置30分钟.(3).烈日下观测使用观测伞;温差变化较大时使用仪器罩.(4).常规水准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27(5)。在线路上预先测量距离,水准仪与水准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m,分别在水准尺和水准仪摆设处作相应标志。4.6。6信息反馈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测得所有观测数据,均实行信息化管理,由富有经验的专职人员根据不同的观测要求,绘制不同的变形或形变曲线,预测沉降发展趋向,定期以简报的形式汇报,分为周报、月报等.根据工况,监测人员做到随叫随到.4。6.7安全保证措施(1)监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安全帽,佩带标识,服从指挥;(2)未经工地批准,不得擅自拉引电源线;(3)监测人员登高时,应使用坚固可靠的工作梯,不得登踏斜木板或木箱;(4)监测人员在有车辆通行的路面工作,应穿好安全背心,必要时要设置车辆绕行或缓行标志。4。7防范预案与措施4.7。1管道轴线偏差过大1)偏差结果

28管道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过大,使管道发生弯曲,甚至造成管节损坏,接口渗漏。2)原因分析地层正面阻力不均匀,形成导向偏差,造成管道轴线偏差。顶管后背发生位移或不平整,使顶力合力线偏移,造成管道轴线偏差。3)预防措施顶管施工前对管道通过地带的地质情况认真调查。通过仪器,指导纠偏。纠偏按照“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进行。加强顶管后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后背不发生位移,并使后背平整,以保证顶进设备安装精度。顶进过程中随时绘制顶进曲线,以利指导顶进纠偏工作。4)治理方法重新调整千斤顶行程、顶力、顶速,或重新调整千斤顶的安装精度。对顶管后背进行加固,防止位移进行发展,并确保后背平整。纠偏前认真分析顶进曲线的发展趋势,采取适当的纠偏量,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适得其反。4.7.2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渗漏1)渗漏现象

29管道接口渗水、漏水.2)原因分析管节和密封材料质量不符合技术标准或运输、装卸、安装过程中管节被损坏。管道轴线偏差过大,造成接口错位,间隙不均匀填充材料不密实。接口或止水装置选型不当.接口密封胶圈安装操作失误.3)预防措施严格执行管节和接口密封材料的验收制度.严格控制管道轴线,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在管节的运输、装卸、码放、安装过程中,做到吊(支)点正确,轻装轻卸,保护措施得当。认真进行接口和止水装置的选型和操作:接管前要将橡胶圈和垫衬板用硅胶牢粘在管材上,确保接管时橡胶圈稳定,不反转,不被挤出管外.4)治理方法

30可采用环氧水泥砂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在管节连接好以后,先用水淋湿管口,用1:2环氧水泥砂浆填塞,用铁锹插实,抹成带形,完成后用湿麻袋养护;当管径D≥800mm时,在管内用1:2水泥砂浆勾缝。4。7。3钢筋混凝土管节裂缝1)裂缝现象管节纵向和环向有明显裂缝,造成管道渗水漏水。2)原因分析管节质量不合格。顶进过程中顶力超过管节的承压强度使管节损坏。或轴线偏差过大,致使管节应力集中而损坏。运输、装卸、码放安装方法不当,造成管节损坏.3)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各管节质量验收标准。验收不合格要及时退货.顶进时严格控制管道轴线偏差,控制顶力在管节允许的承压范围以内。在管节运输过程中采取管垫等保护措施,并做到吊(支)点正确,轻装轻卸。4)治理方法

31认真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根据不同受力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处理后能保证原有的承载能力、整体性.4.7。4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应急措施由于本顶管工程顶管距离长,因此本工程在顶管施工时,可能遇到意外情况,如土质突然变化、塌方现象、遇到障碍物、机械故障等,必须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处理。(1)顶管上部土体出现坍塌、现况管道出现渗漏:在顶进过程中控制每次顶进的长度,不得超过30cm,并在管道前上部加设帽沿,长度30cm,以防止土体坍塌。(2)在顶进过程中如遇不明地下管线,立即停止顶进施工,不得蛮干。及时请示上级领导,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事故。(3)施工现场出现异常情况应急响应措施a.一旦发生事故,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同时紧急上报。保证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点。b.及时切断电源、供水,立即组织抢险队按预定分工到场抢险,实施应急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c。项目经理部立即通知有关管线(网)主管部门到场抢修;通知医疗单位到场救护人员或组织伤员输送救治。

32d.项目经理部应设专人协助现场抢修,协同疏导交通,保护现场,提供人力、物资支援,恢复现场.e.紧急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应会同责任部门查找原因,24小时以内写出《紧急事故处理报告》,并备案,针对导致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予以实施.f。项目经理部按其职责分工,对责任部门采取处置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并验证实施效果。g.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抢险队.第5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5.1.质量控制和质量验评标准5.1.1.质量控制1、管材与接口(1)管材:根据设计要求,砼管采用企口III级混凝土管DN800,泥水平衡顶进,内外套环制安,并采用橡胶垫板膨胀水泥接口;钢管采用焊接钢管D820×10,除锈等级为ST3、内外壁均采用KY—TO重防腐涂料,底漆采用KY—2021(铁红色)两遍,240um厚,面漆采用KY—2026(黑构设计色)两遍,320um后,内外套环制安。

33(2)管材与接口验收:选用优良管材并处理好管子接口对顶管施工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成套管材,要按有关规范对管材作现场检查验收,如发现不合格品坚决予以退回.(3)管材运送、起吊均应有专用夹具,搁置时应用方木垫高,防止管材接口的套环受压变形。(4)接管前再次检查砼管接头的承插口和钢管对接口的尺寸,橡胶圈和衬垫板的外观和质地。确认合格后砼管可在接口处均匀涂抹薄层硅油等对橡胶无侵蚀性的润滑材料以减少摩阻力。承插接管时要保证与上节管的钢套环同轴度,并且加力要均匀,应保证橡胶圈不移位,不反转,不露出管外。顶管结束后要按设计要求在管内间隙处填充弹性密封膏,并与管口抹成一个光滑的渐变面。密封圈的胶结应在使用前两天完成并检查其牢固性和密闭性.(5)施工期间的复验:施工前再次检查接口尺寸,橡胶圈和衬垫板的外观和质地,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砼管接管前要将橡胶圈和垫衬板用硅胶牢牢粘在管材上,保证接管时橡胶圈不移位,不反转,不露出管外。钢管接管前应检查对接口的尺寸,焊接的牢固性、密闭性和面漆的质量和外观。2、顶进管道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严格执行《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J01—13—2004。

34(1)、管内清洁,管节无破损。(2)、允许偏差见下表:顶管工作坑、后背墙、导轨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工作坑每侧宽度、长度不小于施工、设计规定每座2用尺量2后背墙垂直度0.1%H每座1用垂线与角尺水平扭转角0.1%L13导轨内距±2每座1用尺量中心线≤31用经纬仪顶面高程0,+31用水准仪顶进管道允许偏差值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中线位移D≥800≤50每节1测量并查阅测量记录,有错口时测2点2管内底高程D≥800+20,-40每节1用水准仪测量,有错口时测2点3相邻管间错口D≥800≤20每个接口1用尺量4对顶时管节错口≤30对顶接口1用尺量(3)、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应填料饱满、密实,且与管节接口内侧表面齐平,接口套环对正管道,贴紧不脱落;焊接钢管接口应对接平顺、焊接密实、牢固、焊点均匀。(4)、顶管时地面沉降或隆起的允许量应符合施工设计规定。

355.2.施工质量控制最大偏角0.5°;管线轴线偏差L≤100m;50mm。标高偏差L≤100m+30∽-40;相邻管节错口≤15mm无碎裂且对接平顺。接口抗渗试验应达0.11MPa;内腰箍不渗漏、橡胶止水圈不脱出;焊接口位置不渗水、平顺.顶管在纠偏过程中,应勤测量,多微调;对每项纠偏角度应保持10′-20′,不得大于1°.5。3顶进过程中地面沉降控制项目允许变化范围(mm):地面隆起的最大极限+10;地面沉降的最大极限—10。5。4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放线员持证上岗,测量仪器检测合格.2、设备材料进场有验收记录,产品质量证书齐全。

363、施工技术资料必须与工程进度同步,内容真实准确。4、认真执行“三检”责任制,符合优良标准,允许进行下道工序.5、工程必须按图纸安装规范施工.6、管理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各负其责。7、电阻及接地、等测试必须合格.5.5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临时用电危险源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用电安装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即TN—S供电系统且按规定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用不同颜色分开,不符合要求严禁使用。2、施工现场配电系统严格实行三级供电逐级漏电保护,漏电开关定期进行检测,开关定值必须与负荷相匹配。3、各种电力设备严格实行一机一闸制。4、为确保人身安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少于三处重复接地保护.5、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重复接地不得大于10Ω。

376、维修时遵循停电、验电、挂地线等技术措施,电源侧开关悬挂安全警示牌并设专人看护。用电防护措施1、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的产品不准使用临时用电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2、施工现场变压器、固定电闸箱均应设硬质围挡,悬挂“高压危险”、“非工莫入”等警示标志,保证门、锁齐全有效.3、施工中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要求标准进行电器设备的安装。施工电器做到三级供电两极漏电保护的要求,并对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做好接零保护。4、用电人员经培训了解电器知识,其他人员严禁动用电气设备.电器设备使用前,必须由专业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5、搬迁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切断电源。6、施工现场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在特别潮湿和易燃易爆场所,使用12伏安全电压。7、施工现场必须昼夜有电工负责检查巡视工作,并做好记录。8、作业中遇现况电缆必须保护起来,并及时向项目部汇报,作业人员不得踩踏被保护的线路.

389、顶坑内的照明电压不得不得高于24伏潮湿时应使用12伏。10、检查作业前,必须停机、卸压、切断电源。11、每班启动顶进设备前,应检查电气、液压系统和管路,确认连接正确、无楼电、无漏油方可进行顶进作业。严禁带电、带压进行设备检查作业。安全用电防雨措施1、雨季施工,电器设备有防雨设施,(苫盖或支搭方雨棚),以防雨淋;2、电闸箱安装在平坦或地势较高的场所,已防水淹发生危险.3、雨后对电器设备进行绝缘摇测,合格后方可使用。4、施工现场严禁使用一类手持电动工具。5、雨后对电闸箱及漏电开关进行检测,保证机构灵敏可靠,不合格严禁使用。6、潮湿场所使用照明灯具,必须使用12∨安全电压;工具必须使用三类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用电防火措施

391、施工用电线路,严格按照负荷的大小,经计算选择导线,防止过负荷,致使导线过热引起火灾。2、专业人员认真选择合格的电器设备,按规范要求安装,定期进行检查巡视,防止过载或短路引起火灾。3、对施工现场的用电防火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深槽施工及地下保护设施危险源控制措施1、顶管工作坑支撑宜形成封闭框架,矩形工作坑四角设八字撑.严格按施工方案执行,主要预防土方坍塌事故。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一律戴安全帽,并接受入场教育.对职工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教育,施工中确保不发生任何责任事故。要有详细的安全交底单,一式三份,施工员、安全员、施工队三方签字有效.3、深槽施工做好土方施工的确认、检查和验收后方可施工,作业前应了解地下管线和其它构造物情况,依据项目部质量环境体系文件规定,做好现况管线各项保护工作.4、作业人员作业时,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带班人员的指挥,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根据作业要求,正确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品。

405、工作坑上的平台空口必须安装护栏,护栏不得低于1。0m;出入口护栏不得低于1.2m.上、下人的地方在合理的位置设置牢固方便的爬梯及安全指示灯。工作坑周围夜间设彩灯标识,设置钢制围档封闭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6、坑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施工机械.夜间设置警示标志灯,以防人员坠落。7、施工时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如有异常情况要撤离险区,待排除险情后在进行工作,以保证施工安全.8、顶进作业时挖土人员在管内作业,每次挖土量:淤泥质土20cm,加设帽沿后不得超过30cm,严禁超挖.顶进长度超过60m时管内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9、作业人员作业时遇呼吸异常,有异味或发生流沙、渗水、塌方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管外,立即向上级报告。10、一旦发生事故,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保证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点。11、工作坑拆除必须按照技术安全交底的要求进行,要随填土随拆,回填不到位时不得将支撑全部拆除进行作业。物体打击防范措施

41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2、起重设备安装完毕后在正式作业前必须试吊,吊离地面10cm左右时,检查重物、设备有无问题,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3、下管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下管前检查起中设备、卡环、钢丝绳、吊钩、支架、平台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4、顶管坑上施工人员禁止随意向坑下仍硬质物体,以防坑下作业人员受到物体打击.施工机械危险源控制措施1、根据施工机械危险源和中高度风险清单及职业健康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组织施工.2、机械设备操作保证专机专人,持证上岗,在工程开工前将人员证件上报项目部,进行统一管理,并报监理进行审核。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清洁、润滑、坚固、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法”;行驶过程中严禁一切施工机械载人。3、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作业,设专门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前规划施工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专职的监护人员。机械回旋半径与高压电线保持安全距离.

42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证齐全、灵敏、可靠。5、下管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司机人员和槽下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不得蛮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