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工艺详解

点焊工艺详解

ID:83542648

大小:14.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3-08-11

上传者:138****3419
点焊工艺详解_第1页
点焊工艺详解_第2页
点焊工艺详解_第3页
资源描述:

《点焊工艺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01.简述点焊是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点焊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薄板冲压件搭接,如汽车驾驶室、车厢、收割机鱼鳞筛片等。2.薄板与型钢构槊和蒙皮结构,如车厢侧墙和顶棚、拖车厢板、联合收割机漏斗等。3.筛网和空间构架及交叉钢筋等。02.特点点焊时焊件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其主要特点如下:1.点焊时对连接区的加热时间很短,焊接速度快。2.点焊只消耗电能,不需要填充材料或焊剂、气体等。3.点焊质量主要由点焊机保证。操作简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率高。4.劳动强度低,劳动条件好。5.由于焊接通电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需要用大电流以及施加压力,所以过程的程序控制较复杂,焊机电容量大,设备的价格较高。6.对焊点进行无损探伤较困难03.操作过程焊接前要将工件表面清理干净,常用的清除疗法是酸洗清除,即先在加热的浓度为10%的硫酸中酸洗,然后在热水中洗净。具体焊接过程如下:

1(1)将工件接头送入点焊机的上、下电极之间并夹紧;(2)通电,使两个工件的接触表而受热,局部熔化,形成熔核;(3)断电后保持压力,使熔核在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形成焊点;(4)去除压力,取出工件。04.影响因素焊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电极压力及分流等。1.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根据焊接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点焊可分为硬规范和软规范两种。在较短时间内通以大电流的规范称为硬规范,它具有生产率高、电极寿命长、焊件变形小等优点,适合焊接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在较长时间内通以较小电流的规范称为软规范,其生产率较低,适合焊接有淬硬倾向的金属。2.电极压力点焊时,通过电极施加在焊件上的压力称为电极压力。电极压力应选择适当,压力大时,可消除熔核凝固时可能产生的缩松、缩孔,但接制i电阻和电流密度减小,导致焊件加热不足,焊点熔核直径减小,焊点强度下降。电极压力的大小可根据下列因素选定:(1)焊件的材质。材料的高温强度越高.所需的电极压力越大。因此焊接不锈钢和耐热钢时,应选用比焊接低碳钢大的电极压力。(2)焊接参数。焊接规范越硬,电极压力越大。3.分流

2点焊时,从焊接主回路以外流过的电流称为分流。分流使流经焊接区的电流减小,致使加热不足,造成焊点强度显著下降,影响焊接质量。影响分流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几方面:(1)焊件厚度和焊点间距。随着焊点间距的增加,分流电阻增大,分流程度减小。当采用30~50mm的常规点距时,分流电流占总电流的25%~40%,并且随着焊件厚度的减小,分流程度也随之减小。(2)焊件表面状况。当焊件表面存在氧化物或脏物时,两焊件间的接触电阻增大,通过焊接区的电流减小即分流程度增大,可对工件进行酸洗、喷砂或打磨处理。05.安全注意事项(1)焊机的脚踏开关应有牢固的防护罩,防止意外开动。(2)作业点应设有防止工作火花飞溅的挡板。(3)施焊时焊工应带平光防护眼镜。(4)焊机放置的场所应保持干燥,地面应铺防滑板。(5)焊接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电源,冷却水开关应延长10s再关闭,在气温低时还应排除水路中的积水,防止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