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

ID:83522303

大小:12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4-08-29

上传者:用户名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1页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2页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3页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4页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5页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6页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7页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8页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9页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山西省临开一中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倒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撮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4.5摄氏度。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1.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2

1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B.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C.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C.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D.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B.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崔衍,左丞伦之子。继母李氏,不慈于衍。衍时为富平尉,伦使于吐蕃,久方归,李氏衣弊衣以见伦。伦问其故,李氏称:”自伦使于蕃中,衍不给衣食。”伦大怒,召衍责诟,命仆隶拉于地,袒其背,将鞭之。衍涕泣,终不自陈。伦弟殷,闻之趋往,以身蔽衍,杖不得下。因大言曰:”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殷所具知,何忍乃言衍不给衣食!”伦怒乃解。由是伦遂不听李氏之谮。及伦卒,衍事李氏益谨。李氏所生子郃,每多取子母钱,使其主以契书征负于衍。衍岁为偿之,故衍官至江州刺史,而妻子衣食无所余。后历苏、虢二州刺史。虢居陕、华二州之间,而税重数倍。其青苗钱,虢之郊,每征十之七。衍乃上其事,时裴延龄领度支,方务聚敛,乃绐衍以前后刺史无言者。衍又上陈人困曰:”臣所治多是山田,且当邮传冲要,属岁不登,颇甚流离。旧额赋租,特望蠲①减。臣伏见比来诸郡论百姓间事,患在长吏因循不为申请,不诣实,不患朝廷不矜放。有以不言受谴者,未有言而获罪者。陛下拔臣牧大郡,委臣抚疲民,臣所以不敢顾望,苟求自安,敢罄狂瞽,上干圣览。”帝以衍词理切直,乃特敕度支,令减虢州青苗钱。迁宣歙池观察使,政务简便,人颇怀之。其所择从事,多得名流。时有位者待宾僚率轻傲,衍独加礼敬,幕中之士,后多显达。贞元中,天下好进奉以结主恩,征求聚敛,州郡耗竭,韦皋、刘赞、裴肃为之首。赞死而衍代其位,衍虽不能骤革其弊,居宣州十年,颇勤俭,府库盈溢。及穆赞代衍,宣州岁馑,遂以钱四十二万贯代百姓税,故宣州人不至流散。贞元二十一年,诏加工部尚书。(选自《旧唐书·崔衍传》,有删改)12

2【注】①蠲:免除;除去。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继母李氏,不慈于衍慈:喜欢B.闻之趋往,以身蔽衍趋:趋向C.属岁不登,颇甚流离属:连续D.由是伦遂不听李氏之谮       谮:诬陷的话。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崔衍“为官廉洁,为民做主”的一项是()①旧额赋租,特望蠲减。②政务简便,人颇怀之。③衍岁为偿之④居宣州十年,颇勤俭⑤衍涕泣,终不自陈⑥衍独加礼敬,幕中之士,后多显达A.①②④B.②③⑥C.③④⑤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衍有孝敬之心,有敬长之德。他做富平都尉时,就将每月的俸禄全部交给继母,父亲去世以后,他侍奉继母就更加尽心竭力了。B.崔衍为官正派,重用贤能,平易近人。他在宣州任观察使期间,精兵简政,经常提拔社会上有威望的人,对自己的部下也是尊敬有加。C.崔衍敢于直言,为民做主。他在虢州任刺史期间,为减轻该州老百姓的疾苦,不怕丢官守责,多次上书皇帝减轻赋税,获得民众拥戴。D.崔衍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生活节俭。他做了九江刺史那样的大官以后,自然增加了不少俸禄,他家的生活才渐渐富裕起来。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衍又上陈人困曰:”臣所治多是山田,且当邮传冲要,属岁不登,颇甚流离。(2)陛下拔臣牧大郡,委臣抚疲民,臣所以不敢顾望,苟求自安。(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秋波媚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②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8.上阕开头两句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5分)9.下阕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论语·学而》),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2)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乙选考题12

3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短中选定共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路过〔俄罗斯〕赫尔岑有一次我从乡下去莫斯科,在某个省城里待了两天。第二天早晨一个农民的妻子来见我,那农民是从我们家领地上到这里来经商的。她着急得不得了:丈夫已经坐了六个月的牢,她听到风声,说快要判刑了。我把案情询问了一遍;他所犯的罪并不严重。我曾经认识法院的一个副院长,他是一个世界上最正直的人,同时又是个大怪物;我径自出发到刑庭去找他;当时还没有开庭;我那小老头,面目慈祥,戴着蓝眼镜,独个儿坐着在看厚得吓人的卷宗。我跟他已经三年不见,他看到我很高兴,这倒也不是因为我们彼此特别相爱,而是因为在阔别之后,看到熟识的面孔总是很高兴的。我把我的来由告诉了他,他命令把卷宗调来;判决书已经准备好,但是我请他注意到某些“减轻案情的情节”,他同意有可能从轻量刑。向他表示过感谢以后,我禁不住友好地抓着他的手说道:“符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要是我没有来,没有请您把卷宗重新看一遍,那农民不是会受到过重的惩罚了吗?”“有什么办法呢,老兄,”那老头把蓝眼镜推到额头上,回答道,“我的良心是清白的;我不看过全部卷宗,从来不在定罪书上签字,但是我得承认,我怕去寻找减轻案情的情由,就像怕火一样。”“嗯,倒是既无法责备您宽大无边,又无法说您过分热心于为被告人开脱呢。”“完全相反。我在这法院里服务了近二十年,可是随便哪一次要我在严厉的判决上签名,我总禁不住要毛骨悚然。”“那么您为什么不喜欢减轻案情的情节呢?”“这样会牵涉太多;你们新派人自然就管抓个尖儿——就说您吧,想来就在哪个部里当过差,可是案子大概没有经办过;您在这上头是一窍不通。您是否愿意在我们档案库里钻研一番,哪怕把最近两年的卷宗看一下也好,以后会有用处的,您不仅会了解诉讼法而且还会了解人。您将会懂得寻找开脱的理由是怎么回事,它会牵涉到些什么。”“我感谢您的善意建议,然而在我搬到你们的档案库中来住上几个月之前——要看完两架子的档案再快是办不到的——请您现在就解释一下那个使我愈来愈不理解的问题,那就是您为什么要讨厌减轻案情的情节。是太麻烦呢,还是每桩案子都要详细推敲,时间不够?”“上帝啊,饶恕我的罪过吧,可是老兄,我在您眼里到底是土耳其人还是雅各宾党人,竟然会因为偷懒(请注意,先前人们曾经把一切都归罪于雅各宾党人,可是指责他们偷懒的荣誉却全盘属于符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而加深一个可怜人的不幸;我跟您说的是——会牵涉太多。”“这么说悉听尊便,我愿意承认我是鲁钝到了不可饶恕的地步,但是我还是不懂得您的意思。”“啊……啊……啊……,我这些彼得堡的官儿们,胳肢窝里挟着金黄小锁的山羊皮公事包,可是办起事来都是草包。您真是的,随便拿起哪一件案子来寻找减轻案情的情节,那就从一桩到另一桩,从另一桩到第三桩,结果是根本没有一个有罪的人。这算怎么回事?”“这就更好啦。”12

4“那么照您说来,无论什么事情摸摸头就都算了。这在费拉特尔费亚①这类人吃人的地方是好的,可是在秩序井然的社会里,怎么能听任有罪过的人不受惩罚呢?”“不过既然您自己能为他找到开脱的理由,那他还算得是个什么有罪的人呢?”“嗯,可是如果自作聪明的话,不论谁都可以宣告无罪。难道把我安插在这里是为了这个?我是老式人,我的工作是一板一眼地执行,而且就算不管这些,也不好——怎么办呢?明明有人偷东西,是个贼,可是这就来啦……什么他是因为饥饿才偷的呀,什么母亲病了呀,什么三岁就死了父亲,从此讨饭过日子,流浪惯了呀……反正没个完;这么说来就让小偷不受惩罚吗?不,老兄,有口供,有物证——请别生气,法典十五卷第几款有明文规定。就因为这样,所以这些减轻案情的情节对我说来是把锋利的刀,它们妨碍我清楚地了解案情。“您知道,现在我已经有经验并且习惯了,可是开头的时候,说实在的,真够叫人受罪,生来一副坏脾气。夜晚脑筋里想起案件,就琢磨一通、推敲一番——再没别的可说:没有罪。好像故意刁难似的,总是睡不着觉;按理讲,干嘛要操心呢——既不是亲戚,又不是朋友,而是那么一个流浪汉、坏蛋、逃亡者……说来奇怪,心里可真痛得紧。宣告这个无罪,宣告那个无罪,可是那儿还有第三个……这还成什么话,我在职务上还没有玷辱过我自己,我要把我的纯洁名声一直保持到进填墓。况且上司会怎么说呢——老是判无罪,好像一个傻瓜,而且自己也过意不去。我考虑来考虑去,终于不再去寻找减轻案情的情由。我们的职务是艰难复杂的,不比民庭——证明了委托书,写好了契据,验过了遗嘱,认定了农奴赎身证,回头就能安心睡觉。可是这儿,一想到有一个叫叶里美的两星期前还站在这儿,说过话,可是现在已经走上去弗拉基米尔的道路②;有一个叫阿古丽娜的也是一样,而且,您知道,这一个……是走着去的……心里觉得怪可怜的。您现在懂了吗?”“懂了,懂了,最善良最可敬的符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再会吧,这次谈话我永远忘不了。”“老兄,请您在彼得堡别讲这些废话,部长或者某个大人物会怎么说呢——'是娘们,不是副院长。'”“啊,不,不,您放心——我跟大人物们根本是什么话都不说的。”(选自《赫尔岑文集》,作家出版社)注:①美国东部的一个城市。②系指流放之意。沙俄时代放逐者由莫斯科经弗拉基米尔城而至西伯利亚。(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我请副院长注意到某些“减轻案情的情节”,这才让我熟悉的那位嫌疑人获得从轻量刑的可能,这表现出当时情与法的重要性。B.本文通过我与副院长的对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百姓无以为生的现实,反映了法制工作者人性的某种扭曲与变形,有讽刺性。C.副院长在自己近二十年的工作中,每次在严厉的判决上签名,内心都会承受巨大的痛苦,因为嫌疑人或无辜受刑或被量刑过重。D.副院长从事法律工作,却讨厌减轻案情的情节,这不是因为他自己喜欢偷懒,而是因为有些所谓的罪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罪过。E.我认为副院长既是这个世界上最正直的人,又是个大怪物,就是因为我既无法责备他宽大无边,又无法说他过分热心委被告开脱。(2)小说中的“副院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3)本文最为主要的表现手法就是对话,而“我”的语言在对话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赏析。(6分)(4)有人说副院长实质也是一个“遭遇现实选择和心灵选择悖谬的典型”12

5。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数学奇才华罗庚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浸”中的“浸”,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浸”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浸”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摘编自王元<华罗庚》)(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12

6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E.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2)从解析数论中“浸”。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网络上各种论坛、博客、微博方兴未艾,为群众参与和讨论各种重大事件、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特别新闻以及身边家常小事,提供了平台。B.就目前而言,国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我们不能顾此失彼。C.“功能团体”由民众组织,听党指挥,受党领导,利用各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老百姓接触沟通,把党的理念默契神会地表达出来。D.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一些违背法治的违规做法,虽然能够管一时、管一地,但它没有原则性,不具有可持续性,不是行之有效的最终办法。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些在草根创新精神下诞生的山寨产品,是一种典型的低成本创新,需要我们大力重视并加以引导,使之真正成为低成本的自主创新产品。B.人口多,特别是高质量的人口多,生产能力就强,市场就广阔,创造的分子效应就高,这是建设经济大国、综合国力强国的基本精神条件。C.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着中国文学被世界人们所接受,一定程度缓解了当代中国作家的认同性焦虑,对文学创作有所提振。D.我们要注意的是,既然幸福并非镜中花水中月,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那么幸福也绝非仅仅是财富和结果,其实更多的是心态和过程。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区域感是城市环境雕塑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和聚居生态理念,要考虑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等因素。____________。  ①雕塑家和建筑家们有责任携手通过历史有根据的资料,恢复一些被损毁和缺失的城市历史面貌,使其成为一种可视可触的人文景观。  ②城市环境雕塑设计、创作,应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  ③正是由上述的因素才构架出区域性的独特风貌。高考资源网  ④区域性的形成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本地的地域环境、历史遗风、民俗礼仪等。  ⑤雕塑题材要与所属区域有密切的渊源和情结,与城市有着不解之缘。12

7  ⑥它们应该是这座城市的雕塑,同时它也在雕塑着这座城市。  A.②④③⑤⑥①B.③④①⑤②⑥C.②①③⑥⑤④D.①⑥③⑤②④16.下面是一副高考励志对的上联,请写出下联。(5分)上联:谁言时日尚早,不必三更灯火五更鸡,怎知白驹过隙考期至;下联:,,。17.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下列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画线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6分)航母舰载机总指挥罗阳诺奖获得者莫言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亲历种族歧视的痛苦,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让黑人拥有自由,渴盼不同的种族能平等相处;,,;,,。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上课了,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第一’和‘第二’的问题。”同学们都看着老师,一时不明白老师的意图。老师就问同学们:“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峰?”大家哄堂大笑,大声回答道:“珠穆朗玛峰!”老师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于是老师又接着说道:“同学们,‘第一’和‘第二’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你们都只记住了第一高峰,而不知道第二高峰呢?你们记住了第一高峰,该不该就忽略第二高峰呢?”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陷入了沉思。要求: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12

8语文参考答案一、(9分)1、答案:B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析:据第4段“联合国……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则被忽略了”,可确定B选项错误。2、答案:D考点: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信息解析:A项以偏概全,是“一般”而非“必然”,可据第1段“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排除。B项指代对象理解错误,是“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而非“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可据第3段“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排除。C项逻辑关系理解错误,是和“现在”相比较而言的,可据第5段“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仅比现在高一点,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排除。D句出处在第2段,“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3、答案:A考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解析:A项中的“数千年”推断错误,出处在第2段“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二、(36分)4.答案:B趋:快步。5.答案:A解析:③表现崔衍对崔郃所欠债务的尝还⑤表现崔衍受到继母诬陷而遭父亲鞭打的忠厚⑥表现崔衍对待下属幕僚尊敬有加。6.答案:DD项并无“生活富裕”的内容。7.答案(1)崔衍又上奏陈述百姓的困境,说:”我管理的地区大多是山区,并且处在邮差来往的交通要道,连续多年歉收,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所’字结构”“当”“冲”“登”各1分,句意1分)(2)陛下提拔臣去管理一个大州郡,委派臣去安抚疲苦的百姓,臣因此不敢观望,苟且谋求自己的安宁。(“拔”“牧”“委”“所以”各1分,句意1分)8.答案:①通过“哀怨的号角声”“烽火的光焰”等意象,(1分)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地前线的雄浑画面,渲染出紧张的战斗气氛。(2分)②为诗人登高酌酒提供了一个十分开阔的背景,为全词奠定了悲壮、豪迈的感情基调。(2分)9.答案:①想象、拟人手法(2分)②这首词以想象、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2分)③抒发了作者关心战事的进展、急于收复长安的热望与坚定的必胜信念,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激情,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2分)10.(1)患不知人也沧海月明珠有泪(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连峰去天不盈尺(3)山河表里潼关路沉舟侧畔千帆过三、(25分)11.答案(1)BC(选B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选D、E不得分。A因为“情与法的重要性”表述有歧义,但是看当时法律工作者一个个冷酷样,哪有什么情感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情与法的重要性”显然是谬误;D“有些所谓的罪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罪过”失实。E“就是因为”犯了绝对化或以偏概全的错误;)(2)①心里有是非之别,行为上屈服于世俗;②尚有正直善良悲悯,重关系讲面子;③日渐麻木冷酷,人性被严重扭曲。(分析略)(3)①“我”的追问,让院长才极不情愿地揭示了法院系统的黑幕,②也揭示了副院长由一个善良的人发生蜕变的心路历程。③让小说不断向人性的深处开掘,显示小说立意的深刻与尖锐。(4)答案示例一:赞成。他以他现实选择获得现实的所谓“纯洁的名声”12

9,又以他心灵的选择显示出人性的美好,所以遭遇悖谬,而这种悖谬显示出社会制度或潜规则对人性的摧残扭曲,让他承受着巨大的心灵痛苦。答案示例二:不赞成。他让自己的心灵屈从于现实,把所谓“纯洁的名声”看得比人性的美好更为重要,而且显得很是超然,这里看不出他心灵的悖谬,他虽然对阴暗罪恶的一面有所认知,但是他理性地觉得自己现实的选择才最能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利益。四、(25分)12.(1)(5分)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2)(6分)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浸”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3)(6分)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簿到厚”、“从厚到簿”的读书方法。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4)(8分)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数,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弃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五、(20分)13.C(应为“潜移默化”)“默契神会”的意思是指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14.C(A项“大力”应为“高度”,状语与谓语搭配不当。B项“精神条件”应为“”物质条件,不合情理。D项“既然……那么……”应改为“虽然……但是……”,关联词语不合内容要求。)15.A【解析】语段的中心是城市雕塑环境的区域性认知。②紧承上文,写城市环境雕塑不能孤立地存在,应该吸收该区域的文化,④写区域性的形成因素,③承接上文,写这些因素的作用,⑤又围绕雕塑题材与所在区域的关系展开,⑥明确点出雕塑与城市的关系,①最后写雕塑家与建筑家的任务就是共建新的建筑景观。16.答案:需晓知识仍薄,还需头悬椽梁锥刺骨,方能鱼跃龙门举城知。(宽对即可)17.答案:示例:①根植肥沃的齐鲁大地,莫言的梦想是用纸笔讲述故事,希冀文学的力量能唤醒灵魂;肩担教书育人的重任,张丽莉的梦想是让学生平安成长,惟愿一切危险远离祖国的花朵。②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罗阳的梦想是使航母插上翅膀,渴盼祖国的海疆能固若金汤;面对迎面扑来的危险,吴斌的梦想是在岗位上恪尽职守,保障每一位乘客的绝对安全。(4分。符合要求,写出一句得2分。)18、(60分)审题参考所给材料是叙述性文段。“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一与第二的问题”是叙述的中心对象;老师的话是所叙事件意义的提示语。从老师的话语及其语气、还有情感态度来看,其意义指向十分清楚。老师对只关注第一,而忽略第二的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即使要肯定第一,也不能孤立、片面为之,否则会偏题;至少要兼顾第二,行文中要同时提及第二,表明对“第二”的立场与态度。第二重要,为什么?第二为什么不该忽略?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意的正确性。立意一:第一是相对的成功,第二是相对的失败。凡事不可一蹴而就,所以失败的教训也许正是成为下一次成功的重要凭借。据此可立意为“第二是第一之母”。立意二:第一是台前,第二是幕后;可立意为“是第二成就了第一的辉煌”。12

10立意三:只关注第一正是“精英教育”,政府、教育部门只看到“清华、北大”,只看到名校,看不到绝大多数考生考取重点以下学校,其弊端显而易见,——以牺牲大众为代价。由此可立意为批判精英教育模式。立意四:第二是基础和前提,第一是最后的成果。割裂二者的联系,必将陷入唯心主义和浮夸的泥潭。由此可立意为“注重过程和基础,别让‘第一’成为空中楼阁”。(第一和第二如能抽象出其他意义,言之成理亦可。)事实上,考生若不仔细审题,很可能会“剑走偏锋”,抓不住关键。比如“关注第二,确保公平”;“看淡第一,甘心平凡”;“强作第一,必有风险”;“我们要减小第一和第二的差距”。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文体”“语言”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①材料丰富②论据充实③形象丰满④意境深远3.有文采:①用词贴切②句式灵活③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④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①见解新颖②材料新鲜③构思新巧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⑤有个性色彩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四、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参考译文】崔衍,是左丞相崔伦的儿子。(崔衍的)继母李氏,对崔衍不慈善。崔衍当时任富平尉一职,崔伦出使吐蕃,很久才回来,李氏穿着破旧的衣服来见崔伦。崔伦问她(这么穿的)原因,李氏声称,自从崔伦出使吐蕃,崔衍不供给(她)衣食。崔伦大怒,召来崔衍责骂他,命令仆人把他拉到地上,袒露他的后背,想要鞭打他。崔衍哭了,却始终不自己陈述内情。崔伦的弟弟崔殷,闻讯后赶紧前来,用身体遮住崔衍,使棍棒不能落下。于是大声说:”崔衍每月的俸钱,都送到我嫂子那里了,我都知道,怎么忍心说崔衍不供给(她)衣食呢!”崔伦的怒气才缓解。从此崔伦就不听信李氏的诬陷之言了。等崔伦去世后,崔衍侍奉李氏更加恭敬。李氏所生的儿子崔郃,经常借高利贷,让债主拿着契书向崔衍讨要。崔衍每年都替他偿还,所以崔衍官职做到江州刺史,而妻子儿女的衣食没有富余。12

11后来(崔衍)历任苏、虢二州刺史。虢州地处陕、华二州之间,而赋税却(比其他两州)重了好几倍。其中的青苗钱,虢州之郊每亩征收(收成的)十分之七。崔衍就上奏此事,当时裴延龄统管度支,正致力于聚敛赋税,于是欺骗崔衍说,以前的刺史没有提及这件事的。崔衍又上奏陈述百姓的困境,说:”我所治理的地区大多是山田,并且处在驿站传递的要道上,适逢歉收,很多百姓流离失所。过去规定的赋税,非常希望能够减免。臣看到近来诸郡议论民生,弊病在于官吏不为百姓向上陈述请求,不反映真实情况,不在于朝廷不减免。有因不进言而受到谴责的,没有因进言而获罪的。陛下提拔臣去治理大郡,委派臣去安抚疲苦的百姓,臣因此不敢观望,苟求自己安宁,(臣)斗胆说些无见识的话,(希望)圣上能明察。”皇帝认为他词理中肯直率,于是特别下令给度支,令其削减虢州的青苗钱。(崔衍)升任宣歙池观察使,政务简便,人们都很怀念他。他所选择的属下官员,大多是名流。当时有权位者对待宾僚都很轻慢倨傲,只有崔衍(对他们)很礼遇恭敬,幕中之士,以后大多显赫发达。贞元年间,天下官吏喜欢在税收之外进奉钱财以便巴结皇上获得恩宠,到处搜刮,因此州郡财力被耗尽了,为首的有韦皋、刘赞、裴肃。刘赞死后崔衍代替了他的官位,崔衍虽然不能迅速革除过去的弊病,在宣州十年,还是很勤俭的,府库也很充实。等到穆赞替代崔衍管理宣州时,宣州发生饥荒,于是从府库中拿出四十二万贯钱代替百姓交税,因此宣州人不至于流散。贞元二十一年,朝廷下令封(崔衍为)工部尚书。诗歌赏析:译文: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了?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鉴赏: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秋天,陆游四十八岁。当时他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在这一时期当中,陆游积极向宣抚使王炎献计献策,前方的有利形势以及军旅中的实际生活激发起作者收复长安的强烈愿望。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关心战事的进展、急于收复长安的热望与坚定的必胜信念。与陆游其他诗歌一样,词里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激情。  上片写登高酹酒。开篇二句描绘西北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地前线的雄浑画面,为诗人登高酹酒提供了一个十分开阔的背景?“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三句,诗人正面出场,通过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展示出诗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一是"悲歌击筑",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示誓死夺取胜利的决心;二是"凭高酹酒",这里不只是奠祭为国捐躯的将土,更重要的是预祝收复长安,获得全胜。"此兴悠哉"一句,无保留地抒发了这一壮志豪情,并引出下片。  下片写遥望长安,期待胜利。"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幕云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作者高兴地发现,原来漂浮的暮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展露出十六日晚上分外皎洁的明月,把诗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这南山的明月,道是无情却有情,诗人对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条件,诗人站在高兴亭上,放眼远望,把想象的射程,从南郑瞄向长安,目标是如此集中、清晰。诗人仿佛真地看到长安城外灞桥两岸的烟柳在迎风摇摆,长安城南的曲江,无数亭台楼馆都一齐敞开大门,正期待南宋军队早日胜利归来。  这首词以形象的笔墨和饱满的感情,描绘出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词中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这首词的韵味。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