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ID:83518825

大小:1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07-08

上传者:万里一叶飘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事故应急措施_第1页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事故应急措施_第2页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事故应急措施_第3页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事故应急措施_第4页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事故应急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事故应急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事故应急措施1.1触电事故预防措施1.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有方案,编制有安全用电措施,并经验收合格后使用,平时注意按要求检查。1.1.2电工持特种作业证上岗,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1.1.3施工现场严禁乱拉乱接电线,非电工不得进行电气作业。1.1.4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裸露的带电导体应安装于碰不着的处所,否则必须设置安装遮拦和明显警示标志。1.1.5现场用电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三级漏电保护。1.1.6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按规定采取保护性接地或接零措施。1.1.7行灯电压不超过36伏特,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处不超过12伏特。1.

11.8有大量蒸气、气体、粉尘的工作场所,要使用密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者粉尘的工作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1.1.9施工现场每天由电工对用电情况进行维护和安全用电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安全用电。1.2触电事故应急措施1.2.1触电者的抢救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人触电后,可能由于疼或失去知觉(昏迷)等原因而紧抓导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时,应合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切断通过人体的电流,据电压等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方法:1.2.1.1低压触电解脱法1.2.1.1.1附近有开关,应尽快拉开开关。1.2.1.1.2离电源开关较远,不能立即断开时,救护人可以使用干燥的绝缘复物品(如干燥的衣服、手套、绳子、木棒、竹杆或其它不导电物体)作为工具,使触电者与电源分开。1.2.1.1.3如果触电者因抽筋紧握导电物时,可以使用干燥的木柄斧头、木把锄头或胶柄钢丝钳等绝缘工具砍断带电导体。1.

22.1.1.4用上述方法解救时,救护人宜站在干燥的木板、绝缘垫上或穿绝缘鞋进行抢救,而且宜用一只手进行操作,防止自己触电。此外,还要注意防止断电后触电人从高处坠落或摔倒造成电击二次伤害。1.2.1.2高压触电解救法.2.1.2.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1.2.1.2.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1.2.2对症施救,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争分夺秒紧急救护,在送医院途中还应根据下列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救护方法:1.2.2.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尚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严密观察,并尽快送医院治疗。1.2.2.2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尚存的,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保持空气流通,并迅速送医院治疗,在送院途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工作。1.2.2.3如果触电者伤势特别严重,呼吸、脉搏及心脏跳动都停止,出现假死现象。应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紧急救护,否则触电人将失去得到救治的可能。在医生未来到现场救护之前或将伤者关医院途中也不可中断人工呼吸。

31.2.2.4常用的二种触电急救方法1.2.2.1.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法是触电急救较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对于尚有心跳而呼吸停止或不正常的触电者宜用此法:施行人工呼吸前,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服领口,紧身衣服、裤带等解开。并将口腔内的食物、假牙、血块、粘液等取出,使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的下额托起,使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1.2.2.1.2胸外心脏按压法,对于尚存心跳而呼吸不正常触电者宜用此法:将触电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触电者一侧,面对触电者,将右手掌置于触电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肢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1.3事故发生后应急小组在抢救触电者、保护事故现场的同时,立即报公司领导、工程管理部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1.

44工程管理部得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开展上述应急措施,注意检查事故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防止事故的扩大。1.5配合公司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