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

ID:83516717

大小:1.3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3-07-07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物理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三台中学高2020级高三上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此可知质点在0~4s内(  )A.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后沿x轴负方向运动B.由于图象是曲线,不可能求出运动的位移C.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D.速率为5m/s的时刻有两个【答案】D【解析】【详解】A.位移-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则0-4s内斜率一直为负,且斜率先变大后变小,物体一直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物体4s内的位移为故B错误;C.从图象得斜率先变大后变小,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只能看出速度的变化趋势,不能判断出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故C错误;

1D.如图中虚线斜率为5m/s,和该虚线平行处有两处,故速率为5m/s的时刻有两个,故D正确。2.质点以某一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在时间t内速度变为初速度的3倍,则该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  )A.B.C.D.【答案】A【解析】【详解】设质点的初速度为,则时间t后的速度为,故而故联合解得故选A。3.如图甲,学校趣味运动会上某同学用乒乓球拍托球跑,球、球拍与人保持相对静止,球拍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图乙是在倾角为的静止斜面上用竖直挡板挡住与甲图中相同的球,忽略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同学可能托着球做匀速直线运动B.该同学可能托着球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2C.球拍和斜面对球的弹力一定相等D.甲图中球所受合力大于乙图中挡板对球的弹力【答案】C【解析】【详解】AB.甲图中球拍和乒乓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球拍向上的支持力,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水平向左,大小恒定,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加速直线运动,AB错误;C.甲图中,对乒乓球,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乙图中,乒乓球受到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挡板水平向右的弹力,竖直方向有可知即球拍和斜面对球的弹力一定相等,C正确;D.甲图中乒乓球受到的合力为乙图中挡板对球的弹力两者相等,故D错误。故选C。4.某校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原地纵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10m,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90m的高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m/s2,则运动员(  )

3A.起跳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B.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与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等大反向C.运动员在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D.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1.05s【答案】D【解析】【详解】A.起跳过程中,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均匀增加,故A错误;B.起跳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由零增大到最大速度v,离地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再由v减小到零,根据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知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与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相等,故B错误;C.运动员在最高点时仅受重力,不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D.运动员双脚离地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由题意可知上升高度为做竖直上抛的时间为运动员双脚离地时的速度大小为运动员起跳过程过程中重心向上运动的高度为h=0.5m,则这一过程所用时间为所以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故D正确。故选D。5.某同学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如果把铅球视为质点,同时忽略空气阻力作用,则铅球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铅球的速率v、机械能E、动能Ek和重力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4A.B.C.D.【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重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B.因只受重力,所以机械能守恒,故B错误;C.以初始位置为零势能面,抛出去时竖直方向速度为,足球机械能守恒,则动能与时间关系图像应为抛物线,故C错误;D.重力的瞬时功率上升过程中竖直速度均匀减小,下降过程中竖直速度均匀增大,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为牵引力F和车速倒数的关系图像。若一汽车质量为2×103㎏,它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且行驶中阻力恒定,设其最大车速为3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所受阻力为6×103NB.汽车车速为15m/s时,功率为6×104WC.汽车匀加速的的加速度为3m/s2D.汽车匀加速所需时间为5s【答案】BD

5【解析】【详解】A.当速度为30m/s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有f=F=2×103N故A错误;BCD.汽车的额定功率为P=fvm=2×103×30W=6×104W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因为15m/s>10m/s,所以汽车速度为15m/s时,功率已达到额定功率,即功率为6×104W,故BD正确,C错误。故选BD。7.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v-t图像如图(b)所示,t1和t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则(  )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C.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D.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答案】BD【解析】

6【详解】A.由v-t图面积易知第二次面积大于等于第一次面积,故第二次竖直方向下落距离大于第一次下落距离,所以,A错误;B.由于第二次竖直方向下落距离大,由于位移方向不变,故第二次水平方向位移大,故B正确C.由于v-t斜率知第一次大、第二次小,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或由易知a1>a2,故C错误D.由图像斜率,速度为v1时,第一次图像陡峭,第二次图像相对平缓,故a1>a2,由G-fy=ma,可知,fy1μmgR,则mgR>μmgR+μmgR,因此WF<2mgR,故C正确.D.由动能定理得,从C到A的过程中有WF-mgR-μmgR-μmgR=0-0,则拉力F做的功为WF=mgR(1+

72μ),故D正确;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9.某同学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A.重物最好选择密度较小的木块B.重物的质量可以不测量C.实验中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D.可以利用公式来求解瞬时速度(2)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m=0.2kg,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O为第一个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打B点时,重锤动能___________J。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①.B②.0.441③.0.460【解析】【详解】(1)[1]A.重物最好选择密度较大铁块,受到的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故A错误;B.本实验是以自由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需要验证的方程是质量m可以约去,因此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故B正确;C.为充分利用纸带,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C错误;D.不能利用公式来求解瞬时速度,否则体现不了实验验证,而变成了理论推导,应根据纸带上打的点,利用运动学知识求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B。(2)[2]B点的瞬时速度为

8重锤在B点的动能为[3]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10.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斜面底端Q处固定有一个光电门,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图中未画).每次实验时将一物体(其上固定有宽度为d的遮光条)从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但始终保持斜面底边长L=0.500m不变.(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1)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得物体上的遮光条宽度d如乙图所示,则d=__________cm;(2)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物体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并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v2-h图象,其图象与横轴的交点为0.25.由此可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3)若更换动摩擦因数更小的斜面,重复上述实验得到v2-h图象,其图象的斜率将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①.0.225②.0.5③.不变【解析】【详解】(1)由图知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则读数为:;(2)设斜面的长为s,倾角为,由动能定理得:即:,由图象可知,当时,,代入得到:;(3)由知斜率为定值,若更换动摩擦因数更小的斜面,图象的斜率不变.11.长为的长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直到A、B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B的速度为,然后A、B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后停下.若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A、B间的动摩擦因数

9,取求:(1)木板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2)小物块A的初速度【答案】(1)(2)【解析】【详解】(1)小物块和木板一起运动时,受冰面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则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2)小物块相对木板滑动时受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小物块在木板上滑动,木板受小物块的滑动摩擦力和冰面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加速运动,则有解得设小物块滑上木板经时间后小物块、木板的速度相同为,对于木板,解得小物块滑上木板的初速度

1012.如图所示是一传送装置,其中段粗糙,段长为,动摩擦因数;、段均可视为光滑,是半径为的半圆形轨道,其直径沿竖直方向,位于竖直线上,间的距离恰能让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自由通过,其中点又与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的右端平滑对接,传送带以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小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0.5,左端竖直墙上固定有一轻质弹簧,现小滑块压缩弹簧至点后由静止释放(小滑块和弹簧不粘连),小滑块刚好能沿圆弧轨道滑下,而始终不脱离轨道。已知小滑块质量,重力加速度取。试求:(1)弹簧被压缩至点时所具有弹性势能;(2)小滑块第一次经过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3)小滑块从第一次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滑离传送带的过程中,小滑块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答案】(1)1.72J;(2);(3)【解析】【详解】(1)“小球刚好能沿DEN轨道滑下”,在圆周最高点D点有代入数据,解得从A点到D点,由能量守恒定律得联立解得Ep=1.72J(2)从D到N,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解得

11vN=6m/s小滑块第一次经过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代入数据,可得(3)在传送带上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滑块滑上传送带直至滑出这一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所示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相对位移,则有其中为滑块向左减速至零的时间,为从零加速到的时间,则有摩擦生热为13.某同学利用较宽阔的水槽研究水波。如图所示,水面上有三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其中,,振针上下振动可形成连续的简谐波向四周传播,水波波速为,不考虑水槽边缘对水波的反射。(1)若只有一个振针在点以的频率振动,则点起振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点起振后,当点处于波峰时,点处于___________(填“波峰”、“平衡位置”或“波谷”);(2)若有两个振针分别在处以的频率同步调振动,则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后,点的振动始终_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12【答案】①.0.5②.波峰③.减弱【解析】分析】【详解】(1)[1]由几何关系知又,,则点起振的时间间隔为[2]由由几何关系可得故C波峰时B也处于波峰。(2)[3]已知两者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故C点为振动减弱点。14.某精密光学仪器上有一块玻璃砖是由一块长方体的匀质玻璃下部分挖掉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成的,其截面如图所示,为半圆柱体的直径,O为圆心,长为。一束单色光从边的中点E垂直射入玻璃砖,经过折射后从玻璃砖中射出,已知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1)该单色光从进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玻璃砖时的折射角;(2)该单色光从进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玻璃砖所经历的时间。

13【答案】(1);(2)【解析】【分析】【详解】(1)作出光路如图所示据几何关系可得解得该光在玻璃中的临界角C满足可得故光线在F点发生全反射,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14,由G点光线第一次射出介质,由折射定律得解得(2)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为由几何关系可得,所以光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为代入数据解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