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A9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返校联考生物题(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浙江省A9协作体暑假返校高三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均含磷元素的一组是()A.DNA和ATPB.脂质和血红蛋白C.纤维素和磷脂D.葡萄糖和氨基酸2.2022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下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气中的臭氧可以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等辐射的伤害B.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C.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氮、硫氧化物的排放量D.开发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能缓解温室效应3.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生物膜但不一定含磷脂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在核糖体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和比例将决定愈伤组织的发育方向B.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合成,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C.色氨酸经脱水缩合转变植物激素IAAD.植物激素是化学信息的载体,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5.生物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及试剂有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肉细胞,可观察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无法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C.沸水浴条件下用二苯胺试剂对DNA进行鉴定,可观察到DNA被染成蓝色D.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中,用75%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6.以下图解表示某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A.图解中的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B.图解中阶段(二)产生[H]的场所不一定是线粒体C.图解中阶段(三)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D.人体内的某些细胞不一定能发生上述全过程7.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研究课题与实验方法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B.各种细胞器的分离、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差速离心法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模型建构法D.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8.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的蛋白质合成B.胚胎干细胞的分裂分化能力较强与其特有的基因有关C.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衰老D.自由基学说提出自由基会攻击破坏细胞内执行功能的生物分子,比如DNA和蛋白质等9.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B.DNA聚合酶可以存在于b内C.乙酰胆碱和抗体可存在于c中D.d可以运输养料、CO2、尿素和糖原等物质10.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与rRNA分子亲和力较强,两者组装成核糖体。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可通过结合到自身mRNA分子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而产生翻译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核糖体蛋白的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B.编码该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完成后,mRNA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C.细胞中有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通常不会结合自身mRNA分子D.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都需要核苷酸作为原料
211.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搅拌的目的是使大肠杆菌中的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B.该实验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差速离心法C.用35S标记噬菌体,上清液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无关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12.如图是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部分染色体,图中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据此判断其发生的变异类型()A.易位B.倒位C.基因突变D.交叉互换13.登革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如图所示为人体对抗登革热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呈递细胞特异性识别该病毒B.登革热病毒表面可能存在多种抗原,故感染病毒后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C.物质甲还可能促进其他细胞的分裂分化D.局部组织水肿可能是登革热患者出现的症状之一14.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3B.寒冷环境下,通过非条件反射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战C.炎热环境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可导致内环境pH上升15.人在服用可卡因时,会产生一些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不成熟突触,称为“沉默突触”。一旦停用可卡因,该突触就会进入成熟期,获得发信号的能力,引起个体对可卡因的强烈渴望,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该反射弧的效应器B.若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a处后不能引起d处发生电位变化,且⑤处检测不到反应C.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或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都可能形成“沉默突触”D.促进“沉默突触”成熟的药品可能具有戒除可卡因的功用16.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17.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
4B.能合成Bt56蛋白水解酶的转基因植物,其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会受到抑制C.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利用茉莉酸进行害虫防治属于生物防治18.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是计数室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分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B.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C.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D.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19.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4+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3-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NH4+的浓度增加和细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现象称为铵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不消耗能量,易化扩散B.铵毒发生后,增加细胞外的NO3-会加重铵毒C.NO3-通过NRT1.1进入细胞虽然不直接消耗ATP,但属于主动运输D.植物吸收氮肥可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物质20.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产生乙醇
5B.制作果醋的微生物是一种好氧微生物,可在糖源不足的情况下将乙醇变为醋酸C.传统酿造酱油的过程中有霉菌参与,该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制作泡菜利用的微生物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CO221.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者将20个人工淡水池塘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实验组始终比对照组高4℃(利用温控装置),并从附近淡水栖息地搜集水生生物投入池塘。连续多年观测发现,池塘逐渐形成主要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的群落。第15年时,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单位体积水体中生物体的有机物干重)的检测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池塘生物群落区别于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不同B.15年间,两组池塘生物群落都发生了次生演替C.碳在池塘生物群落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D.实验组池塘总生物量降低的原因可能与生物自身呼吸消耗增加有关22.嗜热菌又称高温细菌,是一类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研究者从温泉中筛选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得到的菌悬液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试管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能分离获得嗜热菌单菌落B.只有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才能在I、Ⅱ号培养基上生长C.丙试管中嗜热菌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室温条件D.图2中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的嗜热菌23.我国科学家将小鼠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和大鼠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进行融合,获得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AdESCs
6),并通过胚胎移植产生全为雌性个体的子代,技术路线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可来自于单倍体囊胚中的任何一个细胞B.子代全为雌性的原因可能是含Y染色体的胚胎干细胞致死C.实验结果说明了小鼠与大鼠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可将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至原肠胚后再移植24.下图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株的流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组分别是AA和BB.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经过程①获得a、b称为原生质体,需悬浮在30%蔗糖溶液中以维持正常形态B.②过程可用聚乙二醇、电刺激、灭活病毒等方法促融C.过程③和④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D.所获得的d为异源四倍体,属于新物种25.如图A点时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的双链,然后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a、b连续两个分裂过程(不考虑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7A.CD段一个细胞中含4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B.GH段一个细胞中含2套遗传物质C.IJ段一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4条D.IJ段一个细胞中含32P的Y染色体的条数为0或1或2二、非选择题26.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成分是_____。图1中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处于第_____营养级。(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结构。(4)前些年为了控制病虫害,给植物喷洒了农药,导致有毒物质在高位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积累和浓缩,该现象称为_____。(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27.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研究途径之一、某科研小组以番茄为材料做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上。对叶片中色素含量的测定,需先提取其中的色素,在提取叶绿体色素时,为获得更多的色素,可在研钵中加入_____,再加入粉碎的叶片和无水乙醇。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化为ATP、NADPH中的化学能,可用于碳反应中_____过程。(2)研究发现,合适的红蓝光比例可以提高光合能力。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利用蓝光(B
8)、红光(R)光源,设置了B、B:R=1:3(B1R3)、B:R=1:5(B1R5)、B:R=1:7(B1R7)和R共5组,实际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处理叶绿素(mg·g-1)类胡萝卜素(mg·g-1)气孔导度(mol·m-2·s-1)胞间CO2浓度(mol·mol-1)净光合速率(mol·m-2·s-1)甲B8.131.240.23324.28.61乙B1R38.931.260.15302.777.87丙B1R510.771.650.42298.799.46丁B1R712.111.800.45313.3011.06戊R9.801.460.07293.166.23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其中最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是_____。根据数据分析,与甲组相比,红蓝光组合及红蓝光之间的比例对色素含量的影响是_____;除对色素影响外,红蓝光组合提高净光合速率的原因还有_____。(3)高温、强光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合成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可以破坏细胞内蛋白质的结构。科研人员探究不同光照对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红蓝光组合提高光合作用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28.果蝇的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9Fl雌性:雄性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白眼1/2有眼1:13:13:13:13:11/2无眼1:13:13:1//(1)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优点有_____(至少答2点)。上述不同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2)果蝇M眼睛的表型是_____,若果蝇M与黑身粗眼果蝇测交,则后代不同于亲本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测交过程_____(只要求写出本小题中相关基因)。(3)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果蝇测交,后代中出现了10%的黑身残翅个体,则该性状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果蝇M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且能推算出果蝇M在减数分裂时发生该变异类型的原始生殖细胞的比例是_____。(4)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上表1.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____号(填写图1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29.S蛋白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关键蛋白,目前我国研制一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将S蛋白基因重组到一种普通感冒病毒Ad5(人5型腺病毒)上,使该腺病毒也具有新冠病毒的特征,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过程a需要_____酶,过程b常采用_____技术获取和扩增S蛋白基因。扩增时,除了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或dNTP),还需要加入_____和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
10(2)构建S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需要用到_____酶,S蛋白基因的上游是_____序列,驱动目的基因转录出mRNA.若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稳定存在并表达,则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_____,从分子水平的角度可用_____技术进行检测。(3)若制备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需将经S蛋白免疫的小鼠产生的B淋巴细胞与_____融合,之后需要进行两次筛选,最后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特点。利用小鼠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不能直接用于人体,还需要对抗体进行人源化,即对鼠源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使其大部分氨基酸序列为人源序列所替代,从而减弱_____反应。(4)若接种了上述重组腺病毒新冠疫苗后马上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假阳性,原因可能是_____。30.糖尿病是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1:为了提取狗的胰岛素,科学家先将狗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等胰腺部分萎缩,再从中提取胰岛素。先结扎胰导管的目的是_____。材料2:以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来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则实验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先后顺序应是_____。(2)材料3:某研究小组欲证明某物质X对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请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与试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物质X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链脲佐菌素溶液、生理盐水、血糖测定仪(可测血糖浓度)等。(要求与说明:给药方式为灌喂,相关指标的具体检测方法不作要求)完善实验思路①材料准备:取3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其中_____只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后,灌喂适量的链脲佐菌素溶液以获得实验大鼠模型。推测链脲佐菌素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从而抑制或减少胰岛素的分泌。②_____。③实验分组处理:甲组_____,作为空白对照组;乙组_____,作为治疗组;丙组_____。各组均连续处理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④4周后,重复上述步骤②。⑤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实验结果_____(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柱形图表示实验结果)(3)材料4:人类的糖尿病分为I、II两种类型,其中1
11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免疫细胞会识别、攻击自身胰岛B细胞,使其丧失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最终导致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患者体内能识别并破坏胰岛B细胞的免疫细胞是_____,这类疾病称为_____。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