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秘密★启用前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11题和第12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回答单项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单项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持续性的普遍性的历史现象,也是官场的显性规则。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色彩非常浓郁,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入仕为官。因此,读书成为古代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选择。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高迈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了更大事业。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苦读且深入传统文化肌理的人,才能通过严苛的科举考试,才能在官场里登堂入室。因而,但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为官之后依然读经诵史,赋诗作文,以此颐养性情、陶冶操守、净化心际、提升境界。另外,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此时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中国古代官员把读书和从政合二为一,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秦汉统治者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到了隋唐逐步建立并·13·
1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主要途径,它把考查文人学子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所以不读书者不能入仕为官。士子们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读书为文方面更加勤勉笃毅,成为为官和为文两方面的典范,他们既是垂范后世的出色政治家,又是名留青史的杰出文学家。当然,喜欢读书与做个好官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清朝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不过,虽说喜欢读书不全是好官,但赃官劣官则大多是不喜欢读书的草包,因为此类官员的兴致根本不在读书上,而是钟情于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 读书与做官也构成中国文人士子复杂性格和模糊意绪的两面心态。在他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字典籍的同时,也演绎着一幕幕数不清看不完的人生悲喜剧。例如北宋寇准被罢免丞相之职后,以刑部尚书知陕州,蜀帅张咏返京述职时路经陕州,寇准以东道主身份表达情谊,临别时寇准低声咨询张咏:“何以教准?”张咏只说了一句话:“《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寇准不解其意,立即命手下找来《后汉书》阅读,读至“不学无术”四字,笑着说:“此张公谓我矣。”由此推知,即使官居高位,但长期不读书不学习也会贻误国事、害人害己。当然,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审视。读书著文在历史上也是最具风险的事,从司马迁因说真话而罹受宫刑,到明清两朝大兴文字狱使众多官吏丢掉性命,直至“文化大革命”导致万马齐喑,使今人感到在官场上读书立言绝非易事。其实,读书立言的本质并没有什么玄妙,无非就是坚持真理,发现真理,给今世和后人留下一点精神财富,而这却不是修身养性或单凭勇气就能够做到的。(摘编自栾凤廷、刘金祥《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与从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的人生价值,而读书则是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这种风尚形成的原因是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B.读书时老师的细心调教,加上封建社会官场的耳濡目染,读书人一旦进入仕途,大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C.长期的读书,使文人士子拥有丰赡的学养和高迈的人格,同时养成读书习惯,所以古人为官之后依然推崇读书。D.盛世都推崇文化和学术,文化修养高低和政绩大小是考查官员的重要指标,这使读书和从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这是因为科举考试的严苛,学子必须经过漫长而深入的苦读才能通过。B.隋唐时期将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唯一标准,建立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的用人选人制度。C.以文会意是中国古代官员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北宋寇准被罢相后请教蜀帅张咏,后读《霍光传》醒悟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D.中国古代官员读书与从政的关系是:为官前“学而优则仕”,读书成·13·
2就称职的官员;为官后“立德立功立言”,读书助其成就更大事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读书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官场的风气,更关乎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B.古代有许多为官为文都很成功的典范,如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修缮西湖堤坝,造福一方;写下《钱塘湖春行》流传于世。C.饱读诗书的文人和珅却成为清代的大贪官,这说明喜欢读书不一定就会做个好官,有时读书反而可能会成就一部分贪官。D.读书著文虽然在历史上是最具风险的事,但若能坚持修身养性,保持勇气,坚持真理,发现真理,在官场上也是可以做到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廓博涉群书,言行以礼,起家著作佐郎。以方鲠闲素,为武帝所知。再迁太尉从事中郎,未拜,遭母忧。性至孝,三年不栉沐,殆不胜丧。宋台建,为侍中,建议以为:“鞫狱不宜令子孙下辞,明言父祖之罪。亏教伤情,莫此为大。自今但令家人与囚相见,无乞鞫之诉,便足以明伏罪,不须责家人下辞。”朝议从之。 世子左卫率谢灵运辄杀人,御史中丞王准之坐不纠免官。武帝以廓刚直,补御史中丞。多所纠奏,百僚震肃。时中书令傅亮任寄隆重,学冠当时,朝廷仪典,皆取定于亮。亮每事谘廓然后行,亮意若有不同,廓终不为屈。迁司徒左长史,出为豫章太守。征为吏部尚书。廓因北地傅隆问亮:“选事若悉以见付,不论;不然,不能拜也。”亮以语录尚书徐羡之,羡之曰:“黄门郎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复厝怀,自此以上,故宜共参同异。”廓曰:“我不能为徐干木署纸尾。”遂不拜。干木,羡之小字也。选案黄纸,录尚书与吏部尚书连名,故廓言署纸尾也。羡之亦以廓正直,不欲使居权要,徙为祠部尚书。文帝入奉大统,傅亮率百官奉迎,廓亦俱行。至寻阳遇疾不堪前亮将进路诣别廓谓曰营阳在吴宜厚加供奉一旦不幸卿诸人有杀主之名欲立于世将可得邪廓年、位并轻,而为时流所推重,每至时岁,皆束带诣门。奉兄轨如父,家事大小,皆谘而后行,公禄赏赐,一皆入轨,有所资须,悉就典者请焉。从武帝在彭城,妻郗氏书求夏服。廓答书曰:“知须夏服,计给事自应相供,无容别寄。”时轨为给事中。元嘉二年,廓卒。武帝常云:“羊徽、蔡廓,可平世三公。”(节选自《南史·蔡廓传》)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至寻阳∕遇疾不堪前∕亮将进路诣别廓∕谓曰∕营阳在吴∕宜厚加供奉∕一旦不幸∕卿诸人有杀主之名∕欲立于世将∕可得邪B. 至寻阳∕遇疾不堪∕前亮将进路诣别∕廓谓曰∕营阳在吴∕宜厚加供奉∕一旦不幸∕卿诸人有杀主之名∕欲立于世将∕可得邪C. 至寻阳∕遇疾不堪∕前亮将进路诣别廓∕谓曰∕营阳在吴∕宜厚加供奉∕一旦不幸∕卿诸人有杀主之名∕欲立于世∕将可得邪D. 至寻阳∕遇疾不堪前∕亮将进路诣别∕廓谓曰∕营阳在吴∕宜厚加供奉∕一旦不幸∕卿诸人有杀主之名∕欲立于世∕将可得邪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母忧,母亲丧事。古代子女为父母守丧,不行婚嫁之事,不参与吉庆之典,官者须离职。B. 豫章,古代区域名称,在汉代设郡,指现在的南昌地区,唐代初期把豫章郡改为“洪州”。C. 吏部,掌管天下所有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和选拔考试等事务,长官称为吏部尚书。·13·
3D.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指太尉、司徒、司空。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A. 蔡廓知书识礼,看重礼仪教化。他博览群书,言语行动都不逾礼;在宋朝为官,建议废除子孙指控长辈的诉讼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B. 蔡廓才干卓异,得到朝官敬重。中书令傅亮位高权重,负责决定朝廷的礼仪典章,每一件事都要先向蔡廓咨询,在征求他同意后才实行。C. 蔡廓刚直不阿,仕途遭受打压。他担任御史中丞职务,弹劾多名官员,整肃了官场;但也因刚直得不到上司的信任,没有得到应有升迁。D. 蔡廓家中长幼有序,他奉兄如父。家中事无巨细,都请示长兄蔡轨;俸禄赏赐,一律上交;妻子想买夏服,蔡廓也告诉她长兄自有安排。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廓因北地傅隆问亮:“选事若悉以见付,不论;不然,不能拜也。”(2)廓年、位并轻,而为时流所推重,每至时岁,皆束带诣门。(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屋东(宋)张耒苍鸠呼雨屋东啼,麦穗初长燕子飞。竹里人家鸡犬静,水边官舍吏民稀。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饥。【注】赓酬:作诗酬答。8.请简要赏析“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5分)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杯子为例,从反面分析行船依赖水的两句是:“_____,_____”。(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主客二人乘小舟游赤壁时举酒互劝的洒脱畅快。(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和夸张描写了激烈战斗场景。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虫嫂虫嫂是老拐的女人。很难说她的个子了,也就一米三四的样子或是更低。所以,虫嫂自嫁到无梁的那一天,就是作为笑料存在的。拿现在的说法,她几乎就是全村人的“开心果”。新婚第二天一早,当太阳挂在树梢上的时候,远远望去,人们看见村口滚动着一个巨大的“·13·
4刺猬”。那“刺猬”背对着朝阳,看上去毛炸炸的,还一歪一歪地滚动着。一直到近了的时候,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这是老拐家的新媳妇,背着一个大草捆。很能干哪。 老拐的新媳妇已把身上的新嫁衣脱下来了。她本来个小,身上穿着老拐的旧衣裳,背着这捆草,就像是一个滚动着的刺猬。尔后,当她去牲口院交草的时候,大队会计五斗给她看的磅,称出来竟有七十二斤!五斗“呀”了一声,会有这么多?低头一看,这才发现,就这新媳妇,虫嫂,咬着牙,一只脚悄悄地踩着磅秤呢。于是,会计说,哎,脚,你那脚,挪挪。她擦了把汗,笑着,不好意思地把脚挪开了。再称,五十二斤半。那时候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才挣十分。队里规定割六斤草算一分。扣了水汽,她一个人早上就挣了八分半。 她就是个“虫儿”。在无梁,“虫儿”就是小的意思,也是低贱的意思。通常是对一些看不起的人的蔑称。刚嫁过来不久,虫嫂就落下了很不好的名声。从此,人们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虫窝蛋。简称:虫嫂。在无梁,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每每她挑着一副水桶走出来,人们不由地就笑。她人小一号,水桶也是小一号的,从娘家带来的。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在井上打水时,她不让人搭手,说:会。我会。就是辘轳把儿太长了。人们又笑。在村里,虫嫂割草、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工分也是不少挣的。可她不会编席。她是无梁村惟一不会编席的女人。她身量小,指头太短,编不了丈席,也试着编了几次,每次都欠尺寸,不合格。收席点的老魏说:她的尺子小一号。那时候,粮食是队里分的,而油盐钱全靠编席来挣(编一张大席可挣一毛五分钱)。虫嫂不会编席,就从娘家逮了一窝小鸡,靠着“鸡屁股银行”,总算能换个油盐钱。老拐腿瘸着,干不了重活。再加上两人结婚时,老拐塌了一屁股的债,那日子就更加艰难些。日子虽然难过,可也过了。她会爬树,身量小,却灵活,猴子一样。春天里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捋些槐花、榆钱,掺和着吃。她还会做“鲤鱼穿沙”,就是玉米掺加榆叶儿煮着吃,我吃过一次,也挺香。这年夏天,队里菜地先是少了一垄茄子,尔后又少了一垄辣椒。于是人人都怀疑是虫嫂偷了,却没有证据。治保主任曾建议说:搜,挨家挨户搜。却被老姑父否决了。老姑父说:几个茄子,算了。虫嫂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头上勒一方巾,三天就下地了。人们说,虫嫂,可不敢哪,迎了风,就出大事了。她说,没事。我皮实。奇怪的是,就虫嫂这样的小小身量,却一拉溜生了三个孩:两男一女。也许是因为她个子低的缘故,她对“大”有无限的向往。她的三个孩子统称为:国。大国,二国,三国(老三是女孩,也叫花,国花)。她生了一群“国”。她说是“国家”的“国”。全是嗷嗷待哺的货色。由于头生儿回了奶,她的三个孩子都是靠她嘴对嘴喂活的,她先把蒸好的红薯嚼一嚼,尔后用嘴,或是手指头抿在孩子的嘴里。当三个孩子牙牙学语、满地滚的时候,她已经是村里有名的小偷了。此后人们也就习惯了。一天劳动下来,很累,在村口上拿虫嫂逗逗趣儿,人们很快活。于是虫嫂就成了人们日子里的“盐”。日子很苦,人们还是笑嘻嘻的,有盐。一天夜里,老姑父突然对我说:丢,你见过鬼么?我说:没见过。老姑父说:要不,今晚我领你长长见识去。夜半时分,老姑父领着我潜入玉米田旁边的老坟地里。天很黑,四周寂无人声,萤火虫一闪一闪亮着,我吓得头皮发麻,头发梢儿都有点抖了,忙把眼闭上……只听老姑父说:就快出来了。我大着胆睁眼一看,就见一团黑影,像旋风一样从玉米地里冒出来,时隐时现,一忽儿一忽儿地飘……怪吓人的。玉米叶沙沙响着,一股黑气像是拨云穿雾一般从玉米田里游出来。在黑森森的玉米田里,在弥漫着夜气的星空下,先是有波浪一样的夜气把玉米棵分开去,接着是风的响声,随风流出来的是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就像是滚动着的老鳖盖子……看得我眼皮都要奓了。就在这一刻,我明白了,那不是鬼。是人。·13·
5是虫嫂。(选自李佩甫《生命册》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这句话通过生动的细节,写出了虫嫂因个头矮小,挑水行走的艰难。B. 因为个儿小,人们就称她虫嫂,但虫嫂的三个孩子都冠以“国”名,是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着朴素的愿望,对“大”有着无限的向往。C. 虫嫂变成小偷是有个发展过程的,当生育了三个孩子后,她就越发有名了,这说明虫嫂是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甘沉沦的农村妇女。D. 小说语言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鸡屁股银行”“老鳖盖子”等用语,都是不事雕琢而又不乏幽默的百姓用语。E. 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北方农村生活画面,勾勒了无梁村虫嫂异化的人生轨迹,在无奈和悲凉中凸显了生命的伟大。(2)老姑父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3)简要赏析篇末画线部分的艺术手法。(6分)(4)同样作为普通农村妇女形象,虫嫂和祥林嫂有些相似之处,又远比祥林嫂幸运,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相似点和不同点。(8分)四、实用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中国现代数学的开山祖师冯祖荀 冯祖荀先生1880年生于浙江杭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在家族的私塾中完成了他的启蒙教育,也养成了他一生中处处显出的儒雅风格。冯先生于1904年赴日,在著名的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专修“微分方程”理论,是我们迄今所知最早的一位数学专业的留学生。当时到日本的留学生,有人玩物丧志,醉心舞蹈和其他技艺。冯祖荀先生却每天都要“三省吾身”,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他不仅读书成绩优秀,还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学子发起成立了“京师大学堂留日学生编译社”,择选编译那些“纯正精确可适用于中国”的文章。冯先生创办的《学海》应是我国的第一本科学译刊。 数学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数学萌芽在秦汉时期,宋、元年间,很多领域都达到古代数学的高峰,其中一些成就也是当时世界数学的高峰。不过,令人扼腕的是中国的数学始终未受到重视,从未登上科举考试的大雅之堂。冯祖荀先生刚过而立之年,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系在1913年秋开始招收新生,虽然只招了两名学生,但这划时代的一步昭示着:中国有了第一个现代大学数学系。要知道,数千年来都是经、史、子、集独占学坛,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新体制从此发端。别看冯先生文质彬彬,走路踱着方步,但却是琴心剑胆,在这破旧立新的战场上是位大无畏的“急先锋”。 冯先生是位难得的好教授,讲课逻辑严谨,分析周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说话一向温文尔雅,走路从来不疾不徐。他国学渊博,数学课上常有妙语惊人,古文、诗词,信手拈来,以形容数学的美与严谨。他从不照本宣科,完全是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数学的内在思想。他的板书有时龙飞凤舞,有时中规中矩,都漂亮,令学生耳目一新,提振精神。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冯先生是当代世界大数学家樊畿的姑父,当年是冯先生鼓励他考上北大数学系。樊先生说:“姑丈是第一个让我懂得欣赏数学之美的人。”·13·
6樊畿也很喜欢他这位姑丈,他给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冯先生:身穿长袍马褂,布履布袜,嘴衔外国烟斗,抽的却是中国旱烟丝。这位数学泰斗,极富文采,颇具雅兴,闲时或宣纸上写诗绘画,或庭院中莳花弄草。他淡泊名利,凡事满不在乎,散淡自在,洒脱飘然,像个神仙。我国数学界泰斗江泽涵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听冯先生的数学分析课。1931年,江先生从哈佛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成回国,立即被冯先生聘为数学系教授,成为在我国大学里开设“拓扑学”课程的第一人。冯祖荀先生是1931年西湖中国第一次数学名词审定会的发起人之一。这次会议确定了那些常用且基本的数学术语的译名和概念的阐述,诸如“函数”、“微分”、“积分”等等。在此之后的几年内,全国统一了大约七千多个数学名词的翻译和界定。1934年秋冬之际,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主任胡敦复教授写信给冯祖荀先生,商议筹建中国数学会。次年暑假期间,冯先生南下上海交大,主持召开了中国数学会的成立大会。中国数学会的诞生和学报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数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影响深远。“七七事变”以后,北平各大学陆续南迁。冯先生那时患有严重的肺结核,身体状况糟糕极了,随北大南迁是根本不可能了。作为“留平教授”的他,自己日子很不好过,却时常遥想南迁的母校,思念他一手创办的数学系,惦记那些背井离乡、奔徙几千里、辗转到云南的师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三年来关山阻隔,很少得到远迁南方的数学系的确切消息。内忧外困使他再也支撑不住了,1940年冯祖荀先生病逝。临死前,他手指南方,但已虚弱得说不出话来。相关链接①1938年春,日本宪兵队要把马神庙的北大第二院(理学院)作为它的本部,为了保护理学院宝贵的实验仪器不被破坏,周作人曾和冯祖荀急忙去见已出任伪华北临时政府议政委员长兼教育总署督办的汤尔和,向他说明利害关系,最后理学院的仪器设备才得以保全。(摘自杨涛《抗战时期的留平教授》)②在回首往事时,樊畿先生一直感念冯祖荀先生的指引垂范。1989年樊先生曾去位于北京八大处福田公墓的冯祖荀墓前凭吊。1993年再度回京时,重修冯先生墓,并请苏步青先生重题墓碑。(摘自保继光《在樊畿先生纪念会上的讲话》)(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冯祖荀是走出国门学习现代数学第一人,后来成为了我国数学泰斗,一生有着儒雅的学者风度,这都源于他留日期间的发奋苦读。B. 冯祖荀作为北大著名教授,学贯中西,洒脱飘然,身穿长袍马褂,布履布袜,抽中国旱烟丝,他的身上处处流露着爱国情怀。C. 冯祖荀对侄子樊畿积极引导,对学生江泽涵及时聘用,传记借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诗句表现他培养青年才俊的炽热之心。D. 冯祖荀先是参与发起了著名的西湖会议,审定数学名词,翻译和界定了大约七千多个数学名词术语,后又到上海成立了中国数学会。E. 冯祖荀不得已成为“留平教授”,当日本人的铁蹄踏进北大校园时,他挺身而出,以羸弱之躯奋勇护校,表现出了中国文人不屈的气节。(2)文章结尾用“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描写暮年冯祖荀的心绪,冯祖荀“愁”什么?·13·
7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3)作为一篇评传,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4)作者评价冯祖荀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开山祖师”,破旧立新战场上的“急先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第Ⅱ卷(表达题,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当下,中东和平曙光可能______,国际社会应加倍努力,积极劝导冲突各方为国家命运、人民安危着想,把握机遇,推进和谈。(2)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最新统计显示,乘用车国内销量同比下跌1%,1月车市开门红______,没能延续到2月份。(3)就在这______的瞬间,郑建忠下意识把夏某持枪的手往上一推,顺势死死地扣住,他身后的战友都冲了过来,夺下了绑匪的枪支。A. 稍纵即逝昙花一现电光石火B. 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电光石火C. 电光石火昙花一现稍纵即逝D. 稍纵即逝电光石火昙花一现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迈克尔·肯纳小心地操纵照相机,他不仅仅考虑如何呈现景致,更思考如何捕捉景致;他不仅仅追寻历史的源头,更聚焦当今的天人关系。B. 实施手机支付生态圈建设,将使手机支付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进而形成电子商务双向拉动,线上金融与线下实体的融合对接、并进发展。C. 南京大屠杀文献经过修复整理、录文标引,实现高保真再现、多元检索和图文音像相互印证,并将逐步完成中、英、日、韩四语并行对照。D. 美国煽动某些国家在南海不断挑衅,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俄罗斯新闻网抨击美国是打着维护航行自由、亚太和平安全为幌子,在南海“玩火”。1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冠冕。很早以来,为防止雨水淋湿版筑墙,屋顶多采用较大出檐。。后来,又采用屋角反翅和屋面举折的结构做法,因而屋顶出现了式样繁多的艺术形象。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和攒尖等形式,后来又陆续出现了丁字脊、十字脊、拱卷顶、盔顶、盘顶、圆顶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演化而成的各种复杂的艺术形体。A. 但室内采光的需要使得出檐不能过深,所以从汉代起屋檐多做成反曲状。B. 但因出檐过深,妨碍室内的采光,所以从汉代起反曲状的屋檐就出现了。C. 但室内采光的需要使得出檐不能过深,所以从汉代起反曲状的屋檐就出现了。D. 但因出檐过深,妨碍室内的采光,所以从汉代起屋檐多做成反曲状。16.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貼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13·
8 ① ?因为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想到民族,想到人类,想到更远的事情;他才可以有爱,有温暖,有批判,也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如此,当一个作家有了博大的胸怀时,他才能“ ② ”(诗句),他才能有大视野,知道自己的分量,自己的不足。为什么当代文坛几乎没有包前孕后的文学大师?就是精神世界的严重不足,这里有作家的责任,也有时代、社会的责任即文化的不繁荣。须知,文化的冲撞才能诞生文化的繁荣,而 ③ 。近代上海、江苏、浙江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文化大师,就是因为那里文化本来发达,而近代更是先得西方文化的进入,这种中西文化的剧烈冲撞,开掘他们巨大的文化创造潜力。于是有了章太炎、蔡元培、鲁迅、茅盾、吴昌硕、刘海粟等等。17.欣赏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6分)(1)请概括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个字。(3分)(2)请仿照下列句子,写一句劝诫的话,规劝那些“没人味儿”的人。(3分)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莫害人。六、写作(60分)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全国政协委员、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设置了阳光文化基金的“阳光下成长”项目,专注于为缺少机会的孩子提供艺术支持服务,而农民工子女正是项目的对象群体。一些农民工的子女在这个项目的支持下,学音乐、美术、芭蕾等,也有学生在艺术方面取得了让人惊讶的成绩。对于杨澜的做法,很多人给予赞美;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慈善项目的设置,应该针对扶助对象最迫切的需要,给予他们实用技能的培训。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3·
9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9分,每小题3分)1.A(“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的人生价值”错,“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而不是目的。)2.B(“唯一标准”错,原文是“基本依据”;同时“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秦汉时期就提出的。)3.C(“读书反而可能会成就一部分贪官”强加因果。)二、(36分)4.(3分)D5.(3分)C(不是“所有官吏”,只是文官,武官属于兵部管辖。“选拔考试”在唐开元以后是礼部的事。)6.(3分)B(“每一件事”不当,原文“每事谘廓”的意思是常常用事来咨询;“同意后才实行”原文无据。)7.(10分)⑴蔡廓通过北地的傅隆问傅亮:“铨选官员的事如果全部把(它)交给我,我就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不能接受这一职务。”(5分,画线部分、大意各1分)⑵蔡廓年龄和官位都不大,却被当时的名流所推崇敬重,每当到了时令年节,都恭敬地束好衣带到他家里拜望。(5分,画线部分、大意各1分)8.(5分)上句写夜间所闻所感,下句写清晨所见,从听觉、感觉、视觉等方面多角度写景,(2分)写出了山雨夜涨之时山村的静谧清寒之美和雨后天晴山村的明朗青翠之丽,(2分)暗示了诗人宁静舒畅的心境。(1分)。9.(6分)塑造了闲适、高雅、关注民生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2分,少1个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苍鸠”、“燕子”、“溪声”、“山色”等清新自然春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麦穗初长”、“鸡犬静”的农村独特环境和“吏民稀”的安宁生活场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终日”与邻居酬对诗句,以至忘了饥饿,表现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4分。答全得4分,2点3分,1点2分)10.(6分)⑴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⑵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心(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三、(25分)11.(25分)(1)(5分)E3分,A2分,B1分。(B.取名虫嫂,还含有“低贱的意思”,“蔑视”的意味。C.虫嫂“不懂得自尊、自甘沉沦”错误,从小说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她沦为小偷,是生活所迫,也是有尊严的。D.“童话”句非“百姓用语”。)·13·
10(2)①乡村淳朴善良一面的代表。老姑父对虫嫂充满宽容和同情。②推动情节发展。若没有老姑父的庇护,虫嫂无法度过艰难。③与一般人对待虫嫂的态度形成对比。(6分,每点2分)(3) ①比拟。“拨云穿雾”“游出来”“随风流出来的是一个圆滚滚的东西”是比拟,写出了景象的神秘虚幻。②比喻。“像是滚动着的老鳖盖子”是比喻,形象写出虫嫂圆实的体型和快捷的动作。③以动衬静。“玉米叶沙沙响着”“风的响声”反衬出坟地夜半的寂静。④视听结合,黑夜黑影,叶声风声,渲染了恐怖气氛。(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4)相似点:①勤劳②卑微③坚忍④受到嘲笑⑤充满母爱不同点:①没有祥林嫂那么凄苦。②不在意周围人的嘲笑。③心怀憧憬,自强不息。④主动改变命运,无奈铤而走险。⑤有一点狡黠。(8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8点即可)四、(25分)12.(25分)(1)(5分)E3分,C2分,A1分(A.冯祖荀儒雅的风度,还与他的启蒙教育有关。B.穿着、抽中国旱烟丝,不能说是有爱国情怀。D.“翻译和界定了大约七千多个数学名词术语”原文并未说是冯祖荀一人做的。)(2)①分离之愁。南迁母校,信讯了无,思念母校,心系北大数学系。②身体之愁。身体每况愈下,饱受疾病困扰。③沦陷之愁。国土沦丧,家园难护,教学难继。(6分,每点2分)(3)①叙议结合,按时间顺序叙述传主的生平,夹叙夹议,评论与叙述相结合。②是人物小传,只截取了传主的人生代表片段予以概略介绍。③插入历史背景介绍,突出传主的成就与时代的关系。④引用他人评论,增加真实性。⑤描写生活细节,增强了传记的文学性。⑥引用古诗,增强了传记的文化味。(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得满分)(4)①我国第一位数学专业的留学生。②发起成立了“京师大学堂留日学生编译社”,创办我国的第一本科学译刊《学海》。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大学数学系。④筹建了中国数学会。⑤发起召开西湖会议,翻译审定了常用现代数学名词。⑥培养数学人才。(8分,每点2分,答出4点得满分)五、(20分,13—15每小题3分)13.A(电光石火: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而过,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对象上多指美好的事物,一般带有遗憾的意味。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及易失去。)14.C(A.语序不当,“如何呈现景致”和“如何捕捉景致”交换位置。B.·13·
11成分残缺,“形成”没有宾语中心词,在“并进发展”后加“的新格局”。D.结构杂糅,“打着……为幌子”,改为“打着……幌子”,或“以……为幌子”。)15.D(根据前文,话题一致,承接“出檐”,排除AC;上下文的句式“多采用”、“又采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后句的主体应该是人,不是屋檐,所以排除B。)16.(5分)①为什么要看重作家的文化修养呢②一览众山小③只有在文化冲撞中才可以产生大师(①1分,②③各2分)17.(6分)(1)批判了一些无良商家违法使用有害物质 生产劣质食品的行为。(3分,划线处每处1分,语言1分)(2)示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损人利己天难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钱不能昧良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赚钱违法跑不脱。(3分,句式1分,角度1分,劝诫1分)六、(60分)18.(60分)略附:文言参考译文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蔡廓博览群书,依照礼节说话做事,(被朝廷)从家中起用为著作佐郎。以方正鲠直安闲纯朴为武帝所赏识。两次升迁为太尉从事中郎,还没到任,遇到母亲去世。他性情极为孝顺,(服丧期间)三年不梳头洗发,几乎难以禁受丧事之悲。南朝宋的中央官署建立后,他担任侍中,他建议“审讯囚犯不应该让子孙提供证词,不宜让他们明白地说出父亲祖父的罪过。败坏风气,伤害情感,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从今以后,只让家属与囚犯相见,只要他们没有请求复审,便足以说明他们已经认罪服法,不需要责令家人提供证词。”朝廷讨论并听从了他的意见。世子的左卫率官谢灵运擅自杀了人,御史中丞王准之因为对他不加纠察而被免官。武帝因为蔡廓刚直,让他补位就任御史中丞。他纠察并上章弹劾了许多人,百官及其僚属因慑于威猛之政而风气肃然。当时中书令傅亮被委任托付以重要职位,而学问在当时首屈一指,朝廷的仪礼典章,都是由傅亮决定的。傅亮常常是先向蔡廓咨询然后实行,傅亮的意见如果有不同,蔡廓也不因此最终屈从。后升任司徒左长史,出京担任豫章太守。他被征调为吏部尚书。蔡廓通过北地的傅隆问傅亮:“铨选官员的事如果全部把(它)交给我,我就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不能接受这一职务。”傅亮把这话告诉给录尚书徐羡之,徐羡之说:“黄门郎以下的事都交给蔡廓办理,我们不再考虑;由此以上的事,本来就应该共同研究参考不同意见。”蔡廓说:“我不能因为徐干木在纸尾上署名。”于是没有上任。干木,是徐羡之的小字。铨选官员考察官员用的黄纸,录尚书与吏部尚书需要在上边联名签署,所以蔡廓说是在纸尾上署名。徐羡之也因为蔡廓太刚直,不想让他身居权要地位,调他担任祠部尚书。宋文帝入京继承了皇位,傅亮率领百官迎接,蔡廓也一同前往。蔡廓到了寻阳,恰逢生病不能前进,傅亮将要继续赶路,到他那里告别。蔡廓对他说:“营阳王在吴地,应该优厚地予以侍奉,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诸位有杀主的恶名,你们还想在世上立足,将可能吗?”蔡廓年龄和官位都不大,却被当时的名流所推崇敬重,每当到了时令年节,都恭敬地束好衣带到他家里拜望。他侍奉兄长蔡轨如同侍奉父亲,大大小小的家事,都是询问兄长以后再做,从公家所得的俸禄和赏赐,全都交给蔡轨,有时需要花费,全都是到主管人员那里去申请。他跟随武帝在彭城,妻子郗氏写信向他要夏天的服装。蔡廓写信回答说:“·13·
12我明白你需要夏服,估计兄长给事中自然会给你提供,不用另寄。”当时蔡轨担任给事中。元嘉二年,蔡廓逝世。高祖曾经说:“羊徽、蔡廓可以与三公平等看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