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9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母校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kè)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逝之后,她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B.傅雷先生耻于蝇利蜗名之争,愤而辞职,闭门著述,翻译艺术日臻(zhēn)完美,终以卷帙浩繁的译著,享誉学界。C.在桂树下望月自会遐想连翩。起码有一只惹人怜爱的玉兔相偎,清香萦(yíng)绕,还有吴刚相陪。也有另一个版本说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村姑,为了拯救爱人后羿与苍生勇敢吞药而升月。D.《古文观止》是由康熙年间两位名不见传的选家所编,他们披沙检金,遴选了二百多篇琅琅(láng)上口、百读不厌的佳作。、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语言文字/字音、字形识记认识/记忆0.60【原创】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清风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B.在同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过程中,张自飞善于开动脑筋,屡出奇招降服犯罪分子,先后四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016年更是被评为“十佳政法干警”。C.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之后,欧盟与土耳其终于在3月18日下午就久拖未决的难民问题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揽子协议。D.作为一个机关干部,就应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言必信,行必果,在群众中树立起足够的威信,这样才好做好群众工作,走好群众路线。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语言文字/成语、熟语识记认识/理解、记忆0.55(出题意图:2017年高考字音字形考查形式有所变化,考点要求不变,错误类型全都来自学生日常练习,句子的主干大部分为笔者自编,为近段时间内发生的一些事情。)【原创】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A.现代社会,有些人的智商真是不可思议的低,网络诈骗分子仅仅凭借退回税款、建立安全账户为手段,就能轻易骗走他们原本紧握在手中的钱。B.一些国际权威学者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C.遍布徽州乡村的老房子,除了粉墙黛瓦外,高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也以其抑扬顿挫的起伏变化,勾勒出皖南民居独特的韵律感。D.结合此次降息,存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至基准利率1.5倍,央行有关负责人分析,目前,我国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升。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语言文字/病句理解、分析理解/分析0.55(出题意图:语病题中的错误形式来自高考常见六种语病,内容来自报纸和杂志,选题典型。此题旨在提醒学生要注意理解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原创】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各地媒体几乎同时出现了这么一个词——“堵车”。北京成了“首堵”,连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也常常堵到半个城市交通瘫痪。我们不禁感慨:中国已进入全民“豪堵”时代。B.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C.处理好领土争端问题是关乎将来的大事。一方面,要从历史的角度寻找领土归属的法理依据,另一方面,要从长远的角度运用政治、外交智慧来缓解、消除争端。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将怎么办?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语言文字/标点理解、分析理解/分析0.55(出题意图:标点符号的考查是新增考点,学生对这个考点的掌握还需加强,本题内容均来自报纸和杂志,考点为常见的标点运用规则。此题旨在提醒学生要注意理解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改编】5.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取必要的信息,为“供给侧改革”下定义。(65字以内)(4分)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改革,它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其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体而言,必须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即优化产业结构;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
2语言文字/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表达应用理解/表达0.60【改编】6.请按要求答题。(5分)(1)某校高二(1)班新建一个名为“我思故我在”的班级微信群,请你拟写一条体现“群名内涵”的标语发在群公告栏,不超过20字。(2分)▲(2)王强同学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个帖子,请你@王强,谈谈你的看法。(3分)王强各位同学,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材料:某职校一名学生开微店创业,每月利润颇丰,但因此经常旷课。学校经过讨论最终未让他退学,并根据他的兴趣定制了一张个性化课表,帮助其完成相关学业。我想听听大家对学校这样做的看法。@王强:▲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语言文字/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表达应用理解/表达0.60(出题意图:语用考点涉及“句式的选用”、“修辞的正确运用”以及“语言的表达”,形式创新灵活,有利于考查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科举”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职务。为什么“士”成为治国人才的主要来源呢?这是根据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一个基本假定:“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品,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如果想了解科举为什么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便已在中国萌芽,而且先后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我们不能不从“士”的起源和流变说起。在西周的“封建”制下,“士”是古代贵族中最低的一级,但从春秋时期起,“封建”制逐渐解体。一方面,上层贵族有下降为“士”的,另一方面,下层的“庶民”也有上升为“士”的,于是“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与此同时,“士”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研究“诗、书、礼、乐”的“文士”,相当于社会学家所谓“文化事务的专家”。这一社会变动至战国时期完成,“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正式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便代表了“士”的原型。儒、墨两家在思想上虽有分歧,但却同以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持为“士”阶层的最重要的任务。孔子“士志于道”的名言已对于“士”的社会功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必须担当起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重任。墨子处身于战国初期,“士”在政治上已远比春秋时代活跃,所以他更进一步要求各国国君“尚贤”和“亲士”。在积极方面,他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因为他们“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3,君主必须对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在消极方面,他更发出警告:“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从公元前5、4世纪之交起已有魏文侯受“经艺”于子夏和鲁缪公敬礼子思的记载。公元前4世纪中叶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网罗“学士且数百千人”,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礼贤”机构。自此以后各国为了变法图强,无不以“招贤纳士”为当务之急,而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士”的手中。但当时的“士”都是所谓“游士”,不受“国”界的限制,他们人数十分庞大,又经常流动于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国际”性的势力。正因如此,当时衡量一“国”或一个政治集团的实力,“士”的高下与多寡竟成为一项最重要的指标。(节选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有改动)【改编】7.下列选项中关于“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科举很早已在中国萌芽,“士”阶层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被纳入行政系统的,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B.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等“战国四公子”及吕不韦等都拥有众多的“士”,这是他们政治及经济实力的表现。C.“士”的原型主要是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这两大学派的倡导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D.“士”的综合素质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中最高的,他们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现代文阅读/筛选信息理解分析/筛选0.65【改编】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春秋时期起,“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从而“士”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文士”。B.儒家学派的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他们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社稷的珍宝,认为君主应该善待他们。C.“士”曾经是古代贵族中身份最低的一级,后来逐渐被各国国君所看重,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D.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礼贤”机构,受此影响,各地君主纷纷有礼贤之举,如魏文侯礼遇子夏等。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现代文阅读/筛选信息理解分析/筛选0.65【改编】9.根据相关内容,说说“士”之于一国的作用。(3分)▲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现代文阅读/筛选信息理解分析/筛选0.65
4(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父亲坐在黑暗中杰罗姆•魏德曼父亲有个怪习惯,他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黑暗里。有时我回家很晚,家里一片漆黑,我蹑手蹑脚进屋,在漆黑一团里脱衣上床。睡前我有上厨房喝一杯水的习惯。我赤脚走路,没有弄出任何声音。我进厨房的时候,差点给父亲绊了一跤。父亲穿着睡衣睡裤,正坐在厨房里的椅子上抽烟斗。“啊,是爸爸。”我说。“啊,是你。”“爸,您为什么不上床?”“我就去。”他说。不过他还是坐在那儿。我睡了一大觉醒来,发觉他还坐在那儿,吧嗒吧嗒抽烟斗。①我在房间里读书,我听见母亲进屋就寝,听见弟弟上床,听见姐姐进来,卸妆梳洗,窸窸窣窣,她忙完后周围一片寂静。一会儿,我听见母亲跟父亲说晚安。我继续读书。过了一会儿,我口渴了,去厨房喝水。我差点儿又一次被父亲绊倒。有好几次他都是这样地使我吃一惊,我忘了他会坐在那里。“爸,你不睡觉在想些什么?” “没什么。”他回答。那么这是在干什么呢?我想象了所有可能情况。我家不富,但父亲为钱而犯愁时,是不会不声不响的。不可能是为了自己身体,因为若身体不好,他也不会沉默寡言的。我们个个身强体壮。那么会不会是想念他的兄弟,会不会想他的父母亲?不过他们全死了。而且他也不会那样绞尽脑汁细想他们的。我说的“绞尽脑汁细想”,那不是真的,他不会冥思苦索。他看起来甚至从来不曾好好想过什么。他看上去显得太平和了,唯其太平和以致他不大冥思苦想什么。父亲的行为着实使我不安。他为什么会坐在那里,与黑暗为伴呢?是不是他的脑子不如从前一样管用了?他看起来甚至并不比五年前更老。每个人都注意到这一点,人们都说他保养得很好。尽管如此他却在深更半夜独自坐在黑暗里,抽烟想心事,眼睛眨都不眨,盯视前方。终于,我生气了。“爸爸,出了什么事情?”“没事,儿子。什么事情也没有。”但是这次我决心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么为什么一直坐在这儿,冥思苦想到深更半夜?”“儿子,那是休息。我喜欢。”我无言以对。明天他还会坐在那儿的。我还会被困扰的。“呵,爸,您想些什么呢?什么事情使您烦恼昵?您在想些什么?”“没什么事情使我烦恼。我很好。那真是休息。就那么回事。去睡觉吧,孩子。”夜已深。屋外街道阒寂无声,屋内一团漆黑。我轻轻地上楼,楼梯吱吱发出声响。
5我脱下衣服,然后又发现自己有点口渴。我赤脚走到厨房间。到之前我就知道父亲准在那儿。我能看见父亲弓背坐在愈发漆黑的黑暗里的身影。他坐在同一张椅子上,他的胳膊肘支在膝盖上,嘴里叼着熄火的旱烟管,眼睛一眨不眨直盯着前方。他似乎不知道我在此。他没有听见我进来。我静依门框,注视着他。②万籁俱寂。但深夜里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声息。当我一动不动站着的时候,我开始留心谛听。冰箱上的闹钟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夜空里间或传来一辆机动车穿街过巷的隆隆声;街上的废纸被微风吹起,窸窸声隐约可闻;人们窃窃私语之声如轻柔的呼吸,此起彼伏。嗯——这一切让人产生一种愉悦奇妙而又特殊的感觉。口渴使我从沉迷中醒来。我轻松愉快地走进厨房。“喂,爸爸。”我说。“啊,儿子。”他说。他的声调很低,声似梦中呢喃。他并未移动身子,也未停止聚精会神的凝视。我找不到水龙头。窗外路灯的暗淡光影只是使屋里显得更暗。我够着了屋中央的一条灯绳。我拉亮了灯。父亲身子一阵痉挛,仿佛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爸,出了什么事?”我问。“没事,”他说,“我不喜欢光亮。”我把灯关上了。我慢慢地喝水。我自己对自己说,我必须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为什么你不上床?为什么你这么晚了还坐在这?”“这样对我挺好,”他说,“我不习惯光亮。我做小孩子那阵在欧洲,那时我们没有照明灯。”我的心里跳了一下,我快活得连气都屏住了。我想我明白了。我想起了父亲少年时代在奥地利的故事。我看见房梁很宽的那种小吃店,我祖父呆在栅栏后面。天已晚,顾客散尽,而父亲也打开了盹。我看见那张烧着煤块的睡炕,火苗呼呼窜动着。那间屋子已很暗,且变得愈来愈暗。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儿蹲伏在一堆放在一个大壁炉旁边的嫩树枝上,他被照亮了,眼睛一眨不眨地呆望着炉里的灰烬。那个男孩儿就是我的父亲。我想起了我静静地立在门边注视着父亲时所感受的那些愉快时刻。“爸,您的意思是说这没什么不好?您坐在黑暗里只是因为您喜欢吗?”我发现,我要压抑声调中不断增加的快乐似乎挺难。“当然是呵,我不能在灯光底下想事。”父亲说。我放下了玻璃杯,转身回房间时对父亲说:“晚安,爸爸。”“晚安!”父亲回应。不多久我又回来了。“爸爸,您想些什么呢?”我又问。他的声调似从远方传来。声音很轻,且是老调重复。“没什么,”他说得很柔和,“没什么要紧事。”(选自《外国超级短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版,朱佳良译。有删改)【改编】10.小说画线①处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
6现代文阅读/情节赏析理解正确理解/分析0.60【改编】11.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怎么样一个人,请加以概括。(4分)▲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现代文阅读/人物形象理解正确理解/分析0.55【改编】12.②处划线部分的写出了夜里怎样的特点?请分析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现代文阅读/环境描写理解正确理解/分析0.60【改编】13.联系全文,你认为父亲为什么喜欢坐在黑暗里?(6分)▲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现代文阅读/主题把握理解正确理解/分析0.55(出题意图:本篇小说考题着眼小说的几个基本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学生可根据所学的小说阅读知识,结合文本进行解读,考查点分布均衡,考点明确。)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人也。世吏二千石。父宏,预章都尉。晨初娶光武姊元①。王莽末,光武尝与兄伯升及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宴语。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光武戏曰:“何用知非仆耶?”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及光武与家属避吏新野,舍晨庐,甚相亲爱。晨因谓光武曰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光武笑不答。及汉兵起,晨将宾客会棘阳。汉兵败小长安,诸将多亡家属,光武单马遁走。遇女弟伯姬,与共骑而奔。前行复见元,趣令上马。元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会追兵至,元及三女皆遇害。汉兵退保棘阳,而新野宰乃污晨宅,焚其冢墓。宗族皆恚怒,曰:“家自富足,何故随妇家人入汤镬中?”最终无恨色。更始立,以晨为偏将军。与光武略地颍川,俱夜出昆阳城,击破王寻、王邑。又别徇阳翟以东,至京、密,皆下之。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乃遣晨归郡。光武追铜马、高胡群贼于冀州,晨发积射士千人,又遣委输给军不绝。光武即位,封晨房子侯。晨好乐郡职,由是复拜为中山太守,吏民称之,常为冀州高第。十三年,更封南變侯。入奉朝请,复为汝南太守。十八年,行幸章陵,征晨行廷尉事。从至新野,置酒酣宴,赏赐数百千万,复遣归郡。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明年,定封西华侯。二十五年卒。乘舆与中宫亲临丧送葬。谥曰惠侯。(节选自《后汉书·邓晨列传》,有删改)【注】①元:光武帝刘秀姊,邓晨妻子。【改编】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7A.晨将宾客会棘阳将:率领B.吏民称之称:议论C.而新野宰乃污晨宅污:弄脏D.流衍它郡衍:扩展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古诗文阅读/文言实词理解正确理解/辨析0.65【改编】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晨因谓光武曰或因寄所托C.何故随妇家人入汤镬中大王来何操D.汝土以殷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古诗文阅读/文言虚词理解正确理解/辨析0.60【改编】16.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蔡少公从面相学的角度,认为刘秀将来会成为天子。在座的人都认为这只是说笑,只有邓晨相信并感到高兴。B.在汉军起事时,邓晨就带领宾客响应。汉军兵败后,妻女遇害,家庭及祖先冢墓都受到牵连,宗族的人都为他感到不值,但邓晨却没有怨言。C.光武帝从蓟到信都后,邓晨主动到巨鹿要求跟从。但光武帝认为他与其一人跟随,不如回到郡中,成为自己北方道路上的主人,能为自己提供更大的帮助。D.邓晨喜欢担任郡守的官职,在光武帝时期,他先后担任过常山太守、中山太守、汝南太守等职务。特别是任中山太守和汝南太守时治理有方,获得赞誉。、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古诗文阅读/观点分析分析综合合理鉴赏/分析0.60【改编】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4分)▲(2)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4分)▲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古诗文阅读/文言翻译应用表达应用/表达0.65【改编】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晨因谓光武曰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光武笑不答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古诗文阅读/文言断句分析综合表达应用/辨析0.50(出题意图:文言文的考查侧重学生对实词、虚词和整体文本的把握能力,本篇文言文着眼文言文典型的实词:“将”、“称”、“污”、“衍”
8,注重学生的整理上下文文言疏通能力,虚词的考查立足学生对高考18个虚词的把握,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考查学生平时的文言阅读积累。)(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20题。(8分)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南宋】辛弃疾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注】这首词是辛弃疾中年谪居鹅湖时所作。《世说新语·黜免》篇:“殷中军被废,终日恒书空作字,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新唐书·卓行传》:“司空图有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瞆,三宜休。’”【改编】19.请赏析上阙的写景艺术特色。(4分)▲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分析综合正确理解/分析0.75【改编】20.结合作品内容,从两个方面简析下阙作者的情感变化。(4分)▲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分析综合正确理解/分析0.75(出题意图:古典诗歌的考查立足平时复习的诗歌鉴赏的写景艺术,以及诗歌情感的把握,立足学生的诗歌阅读积累,考查学生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6分)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选自《韩非子〃解老》)【改编】21.两段文字中“烹小鲜”与“治大国”之间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2分)【改编】22.韩非子是如何来理解“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4分)▲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古诗文阅读/理解概括归纳概括正确理解/分析0.90(出题意图:论语的考查立足平时复习论语选读课本,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的观点的剖析能力,立足学生现实,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四)古诗文默写(6分)【原创】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2)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张溥《五人墓碑记》)
9(3)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古诗文阅读/名句默写识记认识/记忆0.85四.作文。(60分)【原创】2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在新媒体时代,由于自媒体的“去中心化”特征,导致消息一旦传播开来,往往难以找到出处。而信用成本的极端低廉,也致使人们只是随手转发,却不大关心自己转发的消息是否属实。科学谣言传播的成本越来越低,一个谣言可以在瞬间如病毒扩散般传遍网络。而在这大量的所谓“新闻”面前,正面的科学宣传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出题意图:近两年浙江高考作文注重对材料的思辨分析,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个背景下,笔者选用现代社会常见的现象,自媒体时代信息的真实性这个问题,意图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深入理解与分析。从命题难度上看,这个材料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也有话可写,同时也易于拉开学生的差距,体现学生思维的深浅。)
10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B2.C3.D4.C5.供给侧改革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性改革。6.(1)(2分)示例一:让我们做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吧!示例二:有会发现的眼睛,更要有会思考的大脑。(能突出“思考”即可,答“我思故我在”不得分)(2)(3分)示例一:@王强我认为学校的做法很有人情味。学校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保护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又考虑了学生学习的需求,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示例二:@王强我认为学校的做法有利有弊。变学业创业“两难”为“两不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两得”,也有可能会“两失”,学校要慎重处理。示例三:@王强 我觉得学校的做法欠妥。在校纪校规面前人人平等,学校应严格执行校纪校规,过度宽容,会给管理带来难度。(表明看法1分,恰当阐述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7.B8.C9.(1)“士”能提供政治秩序所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2)“士”能担当建立与维持政治秩序的重任;(3)“士”能操纵各国的政治舞台。12.特点:属于侧面描写。通过我的听觉描写家人依次就寝的情况。(2分)作用:烘托夜深人静,突出父亲坐在黑暗里的习惯(2分)为下文我的担忧询问做铺垫。(2分)13.苍老孤独、慈祥温和、向往宁静、沉思冥想、喜爱回忆。(答上一点给1分,答上三点即可给满分)14.细腻传神地写出了夜深人静时各种神奇的声音,营造出宁静、美妙而迷人的意境,(2分)正是我在黑暗中的感觉,让我对父亲坐在黑暗有了一些理解,烘托了小说的主题。(2分)15.父亲坐在黑暗里,可以理解为:①父亲到了晚年,进入一种宁静、孤寂、落寞的老年生存状态;②年老的父亲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丰富神秘的内心世界;③年老的父亲有着独特而又很难为人理解的精神需求;④我们要看到孤寂的父亲活在黑暗里,要给予关心、理解和尊重。(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三、古代诗文阅读(40分)14.B15.C16.D
1117.(1)你们走吧,一匹马不可能救那么多的人,不要因我们而一齐遇难。(2)伟卿你一个人跟着我,不如你用一郡来作为我北方道路上的主人。18.晨因谓光武曰/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光武笑不答。19.【答案】(1)寓情于景,比如环境之清冷,红莲中心如醉,白鸟的无言且愁,都折射出内心的愁苦。(2)正面写景,由远及近,由面及点地描画夏末秋初的鹅湖景象。(3)对比(或从视觉角度突出色彩感):红莲与白鸟色彩鲜明;(4)拟人:莲色红或如酒醉,鸟头白而无声,拟人化为无言自愁,投射出作者心潮难平的愁苦。(共4分,写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每个点内术语和阐释各1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20.(1)作者用典抒情,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批评殷浩而认可司空图,宽慰自己与其仇怨,不如恬退避祸,并称风景之中自有风流。(2)最后两句又转为委婉和悲凉,叹息自己“衰”“懒”,流露出人老不济,功业难成的感慨。(3)下阙貌似旷达而实含怨忿,用典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最后两句表达对身体生命的担忧,总是功业难成,故显得感慨颇深。【共4分。第一点2分,后面2点共2分。第一点要求写出“用典”(1分),并能体会作者对两个典故的不同态度(1分);后面三句情感变化分析合理即可得2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21.无为、不扰民(2分)22.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是清静无为主张的形象化的表述,强调的是遵循自然的规律,(1分)韩非子是强调在法治的前提下各自相安无事,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则,不违背法律,统治者不朝令夕改,执法公正,如此达到清静无为。(3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4)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四.作文参考高考作文标准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⑵揭示事物内有的因果关系观点⑶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⑷材料丰富⑸论据充足⑹形象丰满⑺意境深远3.有文采:⑻用词贴切⑼句式灵活⑽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新巧⒂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12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要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