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ID:83501173

大小:719.4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3-06-29

上传者:用户名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6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7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8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9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类需求日益增长,一是方兴未艾的建筑业所需劳动力,二是日益繁盛的各行业所需从业人员。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及户籍管理成为当时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唐中后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推行,大量人口溢出户籍,流寓异乡。这些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可以提供更多生存空间的城市中。虽然史书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如《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义,从事了多种经营,所雇佣的人中有长安坊市内的少年、“功人”等。除了建筑业,外来人口更多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娱乐业。李白的《少年行》诗云“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其中的胡姬是西域来的胡人女子。唐后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屠宰业、租赁业等日益繁盛。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充溢着这些行业。唐朝对这些人口到底如何管理,虽未见出台严格的措施,但通过官府颁布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条文,可知总的趋势是限制逐渐松弛:一是唐德宗时推行的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旧唐书》),居住地原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流动人口的身份问题,也使国家有可能重新掌控大量流失的人口;二是坊郭户成为城墙内及周边附郭居民的正式称谓,纳入城市管理的范围,也成为有别于乡村户的主要标志。这一制度在北宋得以确立,并推广到全国,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至此拉开帷幕。三是中央官府在招聘和选用执役杂使人员时,对一些重要和关键岗位有户口的限制,如规定在选用门仆时,必须“取京城内家口重大、身强者充”,但在某些岗位,对“浮寄”人口给予了更宽松的政策。此外,国家财税征收的结构和对象也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如唐德宗建中年间,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反响最大的是建中四年开始征收“税间架”,即房产税。结果“怨讟之声,嚣然满于天下”(《旧唐书·卢杞传》)。最终被废止。百年后,北宋时期城市的房产、商铺等都已逐渐作为征税的对象,不仅户籍管理实行城乡分治,城乡的税收对象和税收内容都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结构重心的变化,户籍制度发生了变化,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向城市居民倾斜,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和群体倾斜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摘自《光明日报》:《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城市建筑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进而又吸引了大量人员进入商业、服务业等行业。B.为了扭转唐中后期对人口管理逐渐松弛的趋势,宋代对户籍管理实行了城乡分治制度。C.北宋时期,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倾斜乃是大势所

1趋。D.技术含量低、较容易就业是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等吸引更多外来人口的主要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先写唐代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再写政府对城市人口的管理情况,层次分明。B.户籍管理与国家税收关系密切,所以文章结合两者来论述唐宋户籍管理制度。C.作者引用古籍上的内容时,多是直接引用,有的还注明出处,使论证更有说服力。D.文章为了说明唐朝户籍管理的措施,引用了《旧唐书》《太平广记》等资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只看史书而不参阅其他资料,我们很难了解唐代与建筑业有关的城市外来人口情况。B.宋代所以能成功地对房产、商铺等征税,是因为及时总结了唐朝征收房产税的经验教训。C.唐朝对外来无户籍人口的限制是逐渐松弛的,这从官府颁布的具体措施和条文即可看出。D.随着涌人城市谋生的人数增多,不同朝代的统治者一般会调整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斯人独憔悴(迟子建)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2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4.下列对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B.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C.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D.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5.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6分)6.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图一2012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3排放物排放量(万吨)贡献率(%)煤炭燃烧217986.7炼钢168.56.7炼油682.7机动车99.84合计2513.3100.0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雾霾:不同于自然条件导致的雾现象,主要是人为排放到空气中的尘埃、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气候公报》)材料二:刚入12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此次我国的雾霾天气,波及省市城市之多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雾霾天气的影响,部分省份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学生学习受到影响,雾霾也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健康,侵袭着我们的身体。事实上,雾霾的形成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比如,企业排烟、工地扬尘、汽车尾气、家庭烹饪等等,都对雾变霾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为了蓝天白云,为了新鲜空气,无论政府还是企业抑或公众,都应带着责任积极参与进来。(摘编自2015年12月5日《长江时评》)材料三:目前,今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正在影响我国,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陕西省,就有31个城市维持红色预警,21个城市维持橙色预警,8个城市维持黄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河南等6省市合力“抗霾”。

4专家提示,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部分时段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交通等将产生较大影响,需防范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低能见度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另外,今年10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偏差,导致京津冀地区平均霾日数较去年同期偏多,需做好抗霾持久战的准备。(摘编自2016年12月18日《中国天气网》)材料四:为督促地方政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环保部督查组持续在一线开展督查。督查组发现个别企业存在恶意生产行为,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还有部分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像这样只顾一己私利不管他人死活,只想我行我素不愿尽责出力的,可以说大有人在。身处青山绿水,呼吸新鲜空气,是广大群众的迫切心愿。顺应人民的期待,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必须抓出力度,对辖区内的企业要加大排查,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企业违规排污,该罚款的罚款,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总之,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决不能拿群众健康拉动GDP增长。同时,治理雾霾要有长远的治理规划,面对雾霾天气,一些地方还是“头痛医头”,缺乏治理空气污染的长期规划。(摘编自2017年1月10日《东方网》)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对人的健康和交通运输产生了严重影响。B.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相结合。C.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一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有很大的关系。D.雾霾是一种人为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空气劣质化现象,而雾是一种自然条件导致的现象。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煤炭消费和雾霾天数的数据图可知,煤炭用量逐年递增,而每年雾霾天数也呈不断上升的状态。B.煤炭燃烧是PM2.5值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好煤炭使用是改变雾霾天气产生的一个措施。C.雾霾天气的产生与企业生产、民众生活习惯、交通出行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恶性循环。D.雾霾使民众对空气质量的诉求极为强烈,这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各级政府也制定了长期规划。9.怎样才能更好地治理雾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倜傥,豪视一世。调

5通川主簿。渝州蛮叛,说降其酋。辟知南川县。章惇经制夔夷,狎侮郡县吏,无敢与共语。部使者念独商英足抗之,檄至夔。惇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商英著道士服,长揖就坐。惇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惇大喜,延为上客。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商英积憾元祐大臣不用己,极力攻之,论内侍陈衍以摇宣仁①,至比之吕、武;乞追夺光、公著②赠谥,仆碑毁冢;言文彦博背负国恩,及苏轼、范祖禹、孙升、韩川诸人,皆相继受谴。蔡京拜相,商英雅与之善,适当制,过为褒美。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复与京议政不合,数诋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京罢相削籍,知鄂州。京复相,以散官安置归、峡两州。大观四年,京再逐,起知杭州。留为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顷之,除中书侍郎,遂拜尚书右仆射。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时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见,明日,雨。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商英为政持平,谓京虽明绍述③,但借以劫制人主,禁锢士大夫尔。于是大革弊事,改当十钱以平泉货④,复转般仓以罢直达,行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杨戬除节度使,商英曰:“祖宗之法,内侍无至团练使。有勋劳当陟,则别立昭宣、宣政诸使以宠之,未闻建旄钺也。”讫持不下,论者益称之。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赠少保。(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注】①宣仁:宣仁太后高滔滔。②光、公著:司马光、吕公著。③绍述:特指宋哲宗时对宋神宗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泛指承继前人所为。④泉货:钱币,货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B.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C.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D.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除”、“拜”都指授予官职,“出”指由朝廷到地方任职,“起”指重新起用。B.“推官”、“提点刑狱”都有司法职能,“节度使”、“团练使”都有军事方面的职能。C.散官:是有其名而闲散无职事之官,多用为朝廷官员的加衔,如昭宣使、监察御史等。D.赠谥:古代帝王﹑官员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赠给一个表示褒贬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商英坚持己见,好恶分明。蔡京任宰相,他与张商英政见相合,张商英就和他交好:政见不合,张商英就极力批评,绝不妥协,所以官位随蔡京同沉浮。B.张商英自负卓异,雄视世间。章惇治理夔夷时,随意侮辱郡县官吏,无人敢与之共语。在一起吃饭时,对章惇说的狂言大话,张商英不时加以辩驳,高出章惇一筹。C.张商英为政持平,改革弊政。当他看到蔡京为相造成的弊病,便大力进行币制改革,施行纸钞以便于通商行旅,免除不合理的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D.张商英坚持原则,直言敢谏。他劝说宋徽宗节制华侈,反对违背祖宗成法任命太监为节度使,皇帝对他都颇有几分忌惮,这些行为深受人们称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

6(2)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暮雨中送别诗。首联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紧紧扣住了诗题中的“雨”“暮”二字。B.首联对仗,“暮钟”对“微雨”,视听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渲染离别时细雨笼罩的凄清沉重。C.颈联“深”“远”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氛围,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界迷蒙,极为邈远。D.尾联中将沾襟的离别之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15.诗歌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中的妙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7“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B.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D.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D.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19.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B.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20.一位大学生受邀回高中母校做报告,报告结束前说的话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5分)这次能拨冗回母校汇报我的学习和生活,不胜荣幸。在校史馆中我看到很多事业有成的校友忝列校史名人录,非常羡慕也非常惭愧。学生不才,有几幅墨宝奉送给校史馆,敬请惠存。今天有许多恩师在座,我来不及一一拜谢,一定另找时间亲临府上,当面聆教。我的发言也许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21.下面是某中学应对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6分)

8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对此,盛赞者说:“这是多么伟大的坚守啊!……”;不屑一顾者说:“不知变通的愚蠢的家伙!……”。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要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9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类需求日益增长,一是方兴未艾的建筑业所需劳动力,二是日益繁盛的各行业所需从业人员。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及户籍管理成为当时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唐中后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推行,大量人口溢出户籍,流寓异乡。这些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可以提供更多生存空间的城市中。虽然史书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如《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义,从事了多种经营,所雇佣的人中有长安坊市内的少年、“功人”等。除了建筑业,外来人口更多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娱乐业。李白的《少年行》诗云“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其中的胡姬是西域来的胡人女子。唐后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屠宰业、租赁业等日益繁盛。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充溢着这些行业。唐朝对这些人口到底如何管理,虽未见出台严格的措施,但通过官府颁布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条文,可知总的趋势是限制逐渐松弛:一是唐德宗时推行的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旧唐书》),居住地原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流动人口的身份问题,也使国家有可能重新掌控大量流失的人口;二是坊郭户成为城墙内及周边附郭居民的正式称谓,纳入城市管理的范围,也成为有别于乡村户的主要标志。这一制度在北宋得以确立,并推广到全国,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至此拉开帷幕。三是中央官府在招聘和选用执役杂使人员时,对一些重要和关键岗位有户口的限制,如规定在选用门仆时,必须“取京城内家口重大、身强者充”,但在某些岗位,对“浮寄”人口给予了更宽松的政策。此外,国家财税征收的结构和对象也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如唐德宗建中年间,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反响最大的是建中四年开始征收“税间架”,即房产税。结果“怨讟之声,嚣然满于天下”(《旧唐书·卢杞传》)。最终被废止。百年后,北宋时期城市的房产、商铺等都已逐渐作为征税的对象,不仅户籍管理实行城乡分治,城乡的税收对象和税收内容都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结构重心的变化,户籍制度发生了变化,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向城市居民倾斜,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和群体倾斜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摘自《光明日报》:《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城市建筑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进而又吸引了大量人员进入商业、服务业等行业。B.为了扭转唐中后期对人口管理逐渐松弛的趋势,宋代对户籍管理实行了城乡分治制度。C.北宋时期,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倾斜乃是大势所趋。D.技术含量低、较容易就业是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等吸引更多外来人口的主要原

10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先写唐代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再写政府对城市人口的管理情况,层次分明。B.户籍管理与国家税收关系密切,所以文章结合两者来论述唐宋户籍管理制度。C.作者引用古籍上的内容时,多是直接引用,有的还注明出处,使论证更有说服力。D.文章为了说明唐朝户籍管理的措施,引用了《旧唐书》《太平广记》等资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只看史书而不参阅其他资料,我们很难了解唐代与建筑业有关的城市外来人口情况。B.宋代所以能成功地对房产、商铺等征税,是因为及时总结了唐朝征收房产税的经验教训。C.唐朝对外来无户籍人口的限制是逐渐松弛的,这从官府颁布的具体措施和条文即可看出。D.随着涌人城市谋生的人数增多,不同朝代的统治者一般会调整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答案:1.C,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城市建筑业吸引了大外来力”理解错误,文中没有明确表述。原文是说“虽然史书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B项,前后两句不构成因果关系。原文是说“唐朝对这些人口到底如何管理,虽未见出台严格的措施,但通过官府颁布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条文,可知总的趋势是限制逐新松弛”。“限制逐渐松弛”是唐朝对人口管理的趋势。D项,“技术含量低,较容易就业是主要原因”不当。原文是“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充益着这些行业”。2.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里解和辨析。答题时主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方法。D项,文章引用《太平广记》是为了论证史书中有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的记载的。故选D项。3.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B项,“是因为及时总结了唐朝征收房产税的经验教训”错误,原文说“随着人口结构重心的变化,户籍制度发生了变化,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向城市居民倾斜,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和群体倾斜的大趋势”,唐建中四年征收失败的原因是时机尚未成熟。此后经过百年,户籍管理实行城乡分治,城乡的税收对象和税收内容都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所以宋朝才会成功。(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斯人独憔悴(迟子建)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11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4.下列对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12A.“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B.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C.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D.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5.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6分)6.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6分)【答案】4.选C(A项比喻手法错;B项“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理解错误;D项“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不当,弘一法师之例强调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实展现人生也是伟大的。)5.①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2分),②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日”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2分),③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2分)。6.①内容上:①引杜甫诗句为题,更具文采,更有文化意蕴。(2分)②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2分)②结构上:以此为题统领全文。全文围绕此内容选择了丰富的材料,如巴尔扎克、弘一法师等;(2分)(意思相近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图一2012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排放物排放量(万吨)贡献率(%)煤炭燃烧217986.7炼钢168.56.7炼油682.7机动车99.84合计2513.3100.0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13雾霾:不同于自然条件导致的雾现象,主要是人为排放到空气中的尘埃、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气候公报》)材料二:刚入12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此次我国的雾霾天气,波及省市城市之多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雾霾天气的影响,部分省份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学生学习受到影响,雾霾也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健康,侵袭着我们的身体。事实上,雾霾的形成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比如,企业排烟、工地扬尘、汽车尾气、家庭烹饪等等,都对雾变霾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为了蓝天白云,为了新鲜空气,无论政府还是企业抑或公众,都应带着责任积极参与进来。(摘编自2015年12月5日《长江时评》)材料三目前,今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正在影响我国,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陕西省,就有31个城市维持红色预警,21个城市维持橙色预警,8个城市维持黄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河南等6省市合力“抗霾”。专家提示,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部分时段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交通等将产生较大影响,需防范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低能见度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另外,今年10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偏差,导致京津冀地区平均霾日数较去年同期偏多,需做好抗霾持久战的准备。(摘编自2016年12月18日《中国天气网》)材料四:为督促地方政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环保部督查组持续在一线开展督查。督查组发现个别企业存在恶意生产行为,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还有部分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像这样只顾一己私利不管他人死活,只想我行我素不愿尽责出力的,可以说大有人在。

14身处青山绿水,呼吸新鲜空气,是广大群众的迫切心愿。顺应人民的期待,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必须抓出力度,对辖区内的企业要加大排查,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企业违规排污,该罚款的罚款,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总之,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决不能拿群众健康拉动GDP增长。同时,治理雾霾要有长远的治理规划,面对雾霾天气,一些地方还是“头痛医头”,缺乏治理空气污染的长期规划。(摘编自2017年1月10日《东方网》)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对人的健康和交通运输产生了严重影响。B.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相结合。C.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一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有很大的关系。D.雾霾是一种人为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空气劣质化现象,而雾是一种自然条件导致的现象。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分)A.由煤炭消费和雾霾天数的数据图可知,煤炭用量逐年递增,而每年雾霾天数也呈不断上升的状态。B.煤炭燃烧是PM2.5值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好煤炭使用是改变雾霾天气产生的一个措施。C.雾霾天气的产生与企业生产、民众生活习惯、交通出行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恶性循环。D.雾霾使民众对空气质量的诉求极为强烈,这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各级政府也制定了长期规划。9.怎样才能更好地治理雾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7.参考答案:A.解析:以偏概全,原文是讲2016年“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部分时段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交通等将产生较大影响”,不能包含所有的雾霾天气,而选项也少了“部分时段能见度低”这一条件。8.参考答案:B(5分,答对1项2分,答对两项5分)解析:(A项“而每年雾霾天数也呈不断上升的状态”错误,由数据图可知,有下降有上升,并不是一直上升。C项“形成了恶性循环”说法片面,若企业生产、民众生活习惯、交通出行等都注重环保意识,就不会。D项由材料四最后一句可知,“各级政府也制定了长期规划”说法不当。)9.参考答案:①人们增强环保意识,控制煤和机动车使用。②企业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排污管理。③政府方面,改变理念,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强化监督职能,加强对违法企业的处罚、整顿力度;做好长远规范,着眼全局。(评分参考:一、二点各1分,第三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倜傥,豪视一世。调通川主簿。渝州蛮叛,说降其酋。辟

15知南川县。章惇经制夔夷,狎侮郡县吏,无敢与共语。部使者念独商英足抗之,檄至夔。惇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商英著道士服,长揖就坐。惇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惇大喜,延为上客。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商英积憾元祐大臣不用己,极力攻之,论内侍陈衍以摇宣仁①,至比之吕、武;乞追夺光、公著②赠谥,仆碑毁冢;言文彦博背负国恩,及苏轼、范祖禹、孙升、韩川诸人,皆相继受谴。蔡京拜相,商英雅与之善,适当制,过为褒美。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复与京议政不合,数诋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京罢相削籍,知鄂州。京复相,以散官安置归、峡两州。大观四年,京再逐,起知杭州。留为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顷之,除中书侍郎,遂拜尚书右仆射。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时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见,明日,雨。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商英为政持平,谓京虽明绍述③,但借以劫制人主,禁锢士大夫尔。于是大革弊事,改当十钱以平泉货④,复转般仓以罢直达,行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杨戬除节度使,商英曰:“祖宗之法,内侍无至团练使。有勋劳当陟,则别立昭宣、宣政诸使以宠之,未闻建旄钺也。”讫持不下,论者益称之。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赠少保。(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注】①宣仁:宣仁太后高滔滔。②光、公著:司马光、吕公著。③绍述:特指宋哲宗时对宋神宗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泛指承继前人所为。④泉货:钱币,货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B.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C.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D.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除”、“拜”都指授予官职,“出”指由朝廷到地方任职,“起”指重新起用。B.“推官”、“提点刑狱”都有司法职能,“节度使”、“团练使”都有军事方面的职能。C.散官:是有其名而闲散无职事之官,多用为朝廷官员的加衔,如昭宣使、监察御史等。D.赠谥:古代帝王﹑官员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赠给一个表示褒贬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商英坚持己见,好恶分明。蔡京任宰相,他与张商英政见相合,张商英就和他交好:政见不合,张商英就极力批评,绝不妥协,所以官位随蔡京同沉浮。B.张商英自负卓异,雄视世间。章惇治理夔夷时,随意侮辱郡县官吏,无人敢与之共语。在一起吃饭时,对章惇说的狂言大话,张商英不时加以辩驳,高出章惇一筹。C.张商英为政持平,改革弊政。当他看到蔡京为相造成的弊病,便大力进行币制改革,施行纸钞以便于通商行旅,免除不合理的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D.张商英坚持原则,直言敢谏。他劝说宋徽宗节制华侈,反对违背祖宗成法任命太监为节度使,皇帝对他都颇有几分忌惮,这些行为深受人们称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

16(2)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参考答案:10.C(注意叙述主体:“盗”的主语是蔡京,“怨疾”“见”“称”的主语是“中外”,“相”的主语是徽宗。“因人望”是“相”的状语,不能断开)11.C(监察御史是实职,不是散官)12.A(“官位随蔡京同沉浮”错,因是政敌,蔡京得势则张商英失势,反之亦然)13.(10分)(1)章惇回到朝廷后,把他推荐给王安石,因而被皇帝召见问话,从检正中书礼房擢升为监察御史。(译出大意得3分,补出省略主语“章惇”、“皇帝”及译出“擢”各得1分)(2)张商英劝说徽宗节制浮华奢侈的生活,停止修建土木工程,打击投机钻营的佞臣。(译出大意得3分,译出“华侈”、“侥幸”各得1分)【参考译文】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身材魁伟,容貌姿态如玉石耸立。自负卓异,雄视世间。调任通川主簿。渝州蛮夷叛乱,他说服首领投降。征召为南川知县。章惇治理夔夷,侮辱郡县官吏,没人敢和他说话。部使者想到只有张商英足以和他抗衡,就传檄召他到夔。章惇询问人才,使者就把张商英介绍给他,马上就喊进去一起吃饭。张商英穿着道士服装,长揖后就坐。章惇随意狂言乱语,张商英不时加以辩驳,举止潇洒,高出章惇一筹。章惇非常高兴,延引为坐上客。章惇回到朝廷后,把他推荐给王安石,因而被皇帝召见问话,从检正中书礼房擢升为监察御史。哲宗初年,张商英任开封府推官,出任提点河东刑狱,连续任河北、江西、淮南使者。哲宗亲自当政,召他任右正言、左司谏。张商英非常怨恨元祐大臣不任用自己,就极力攻击他们,指责内侍陈衍动摇宣仁太后,以至于把她比为吕后和武则天;请求朝廷褫夺赠给司马光、吕公著的谥号,捣毁他们的墓碑和坟墓;说文彦博忘恩负义,以及苏轼、范祖禹、孙升、韩川等人,都相继受到谴责。蔡京担任宰相,张商英和他交好,遇到草拟朝廷公文时,就对他大加赞美。不久任命为尚书右丞,转左丞。又和蔡京政见不合,多次诋毁蔡京“身为宰相,却一心在迎合君主”。蔡京被罢免宰相,削除官籍,张商英任鄂州知州。蔡京恢复宰相职位,张商英以散官安置在归州和峡州。大观四年,蔡京再次被放逐,张商英被起用任杭州知州。留在朝廷任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不久,任命为中书侍郎,于是又任尚书右仆射。蔡京长久以来窃夺国家政权,朝廷上下都怨恨愤慨,看到张商英敢于提出异议,多次称赞他为贤臣,徽宗因为他有声望,就任他做宰相。当时长期干旱,一日,彗星出现在天空,这天晚上,彗星没有出现,第二天,就下雨。徽宗高兴,大字书写了“商霖”二字赐给张商英。张商英处理政务公平,认为蔡京虽然标榜恢复新法,但不过是借此来威胁控制国君,禁锢士大夫罢了。于是大力变革弊政,废除当十钱进而改革币制,恢复转般仓进而废除直接运输,施行纸钞以便于通商行旅,免除不合理的赋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张商英劝说徽宗节制浮华奢侈的生活,停止修建土木工程,打击投机钻营的佞臣。皇帝对他都颇有几分畏惧,曾经修葺装潢升平楼,告诫主管官吏凡是遇到张丞相骑马来到,一定要把

17工匠藏在楼下,直到他走过去才恢复工作。任命杨戬为节度使,张商英说:“按照祖宗法规,内侍不能担任团练使。有功劳应当提拔之人,则应另外设置昭宣、宣政等使官加以褒奖,从未听过要授予旄钺执掌军权的。”一直坚持不签发任命状,人们更是称赞他。宣和三年卒,七十九岁。赠少保。(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暮雨中送别诗。首联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紧紧扣住了诗题中的“雨”“暮”二字。B.首联对仗,“暮钟”对“微雨”,视听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渲染离别时细雨笼罩的凄清沉重。C.颈联“深”“远”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氛围,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界迷蒙,极为邈远。D.尾联中将沾襟的离别之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15.诗歌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中的妙处。(6分)【答案】14.D(“尾联……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说法错误,尾联为“直抒胸臆”。)15.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迟”“重”二字化动为静,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表现出离别之时心情沉重,依依不舍之情。②寓情于景,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帆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遥念,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渲染出昏暗沉重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沉重的心境。③“漠漠”“冥冥”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细雨朦胧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更为诗歌增添音韵美。(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答案】(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8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B.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D.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D.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19.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B.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20.一位大学生受邀回高中母校做报告,报告结束前说的话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5分)这次能拨冗回母校汇报我的学习和生活,不胜荣幸。在校史馆中我看到很多事业有成的校友忝列校史名人录,非常羡慕也非常惭愧。学生不才,有几幅墨宝奉送给校史馆,敬请惠存。今天有许多恩师在座,我来不及一一拜谢,一定另找时间亲临府上,当面聆教。我的发言也许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21.下面是某中学应对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6分)

19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A(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一日千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二者基本相同。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望”。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用杞人忧天。)18.C(前面是“学习”,同时注意“学习”和“掌握”的先后顺序。)19.B(这个句子共有两处错误,“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第二,“综合”修饰“利用”。)20.①拨冗改为应邀;②忝列改为列入;③墨宝改为作品;④亲临改为亲往;⑤也许改为如果。21.学校如有重大事故发生,值班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临时应急救治工作,同时迅速报告学校领导并请求医疗救援。学校领导立即向上级报告后赶赴现场指挥,协助医疗求援,安排老师联系家长,并协调力量,全面处理事故。最后做好善后处理和责任追究工作。【详解】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目提示读懂“构思框架”的意思,然后按合理顺序说明,比如,可以按先从“框架”最左端的“事故发生”开始,按照箭头指示的先后顺序说起。叙述中要注意箭头的指示方向,比如现场指挥是领到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发生现场进行现场指挥,而现场指挥一个是协助医疗求援,安排老师联系家长,还要协调力量,全面处理事故,最后做好善后处理和责任追究工作。表述时一定要看清箭头指示方向,同时还要注意条理清晰,注意涵盖框架图中的信息,且字数不能超过120个字。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对此,盛赞者说:“这是多么伟大的坚守啊!……”;不屑一顾者说:“不知变通的愚蠢的家伙!……”。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要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