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

ID:83500279

大小:267.7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3-06-29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考仿真检测(五)语文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四川省2023届名校联考高考仿真测试(五)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今年年初,根据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引发收视热潮。电视剧再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以及在时代变迁下普通人平凡朴素、充满着人间烟火的生活。电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②翻开当代文艺发展史,严肃文学和其他文艺形式融汇而成的风景,可谓是璀璨夺目,蔚为大观。从改编自茅盾、鲁迅小说的电影《林家铺子》《伤逝》,到改编自路遥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中,构成了人们对中国文艺的美好记忆。③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的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样,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爽点”,瞬间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而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另一边,严肃文学遭受冷遇,改编数量和传播热度急剧下降。近几年,只有《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等少数几部作品激起了收视和口碑的浪花。究其原因,一方面,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时代、环境的铺陈渲染,注重语言文字的韵致美感,而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比如,小说《长恨歌》第一章就没有任何情节,全部在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上海的人情世故和地域风情,这是小说成功很重要的特色。影视改编主要汲取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重视叙事和情节,而语言本身很难被改编,甚至很难被转译。正如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柳德米拉·乌里兹卡娅所说,文学作品越出色,就越难找到相一致的电影语言来表达。另一方面,视觉时代更偏重快节奏、浅阅读,情节快速推进、故事线条清晰成为影视剧刚需,在视频平台,倍速观看已成为人们观剧标配,这是严肃文学无法满足的。网络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影视剧所需的各种故事和情节,或是惊险离奇,或是甜蜜美好,或是神话玄幻,或是权谋争斗,精彩纷呈,取之不尽,所以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也是“你情我愿”,正成磅礴之势。

1④如果把影视剧比作一道美食大餐的话,我们既需要清凉可口、沁人心脾的开胃小菜,也需要精心选材、用心烹饪的主菜大餐,尤其后者更能满足我们对食物的口腹之欲,以及对美食的品位追求。严肃文学是贴着大地和人民创作的,更接近生活的真实,并且经过作家的观察、思考、萃取、艺术加工,最能体现历史的经络、民族的命运和心灵的蝶变。经由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由此有了精神的宽度、灵魂的底色和史诗的纵深。在《白鹿原》中,我们通过两大家族的兴衰沉浮,洞察民族的历史命运,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在《平凡的世界》中,通过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抉择,体味时代变迁下人的命运的起伏变动;在《装台》中,通过小人物的生活镜头,捕捉日常烟火中的人性之光。⑤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曾指出,我们的影视剧“最缺的倒不是技术,也不是教人在现场傻乐,也不是好莱坞式的大场景,更不是‘堕落又光彩夺目,野蛮又魅力非常’的娱乐至死,而是人性的深度和哲思的力量”。当今,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史诗性的影视剧,而文质兼美、炽烈凝重的严肃文学作品,可以为影视剧创作注入史诗气质。我们期待有更多像《人世间》这样的史诗剧目不断涌现!(摘编自刘江伟《严肃文学为影视剧创作注入史诗气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的语言很难被改编、转译是导致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遭受冷遇的主要原因。B.《白鹿原》等经由严肃文学改编的优秀影视剧,具有史诗的纵深、精神的宽度等特质。C.作家要有正确的创作观,不能无视人民的真实生活,要把他们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D.作者指出,我们的影视剧不缺少好莱坞式的大场景,而是缺少人性的深度和哲思的力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从同名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这一现象入手,并略作分析,顺势提出中心论点。B.文章使用比喻论证,将影视剧比作美食大餐,把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比作其中的主菜大餐。C.文章第②③段列举多部改编自名家名作的影视剧,阐明严肃文学改编数量、传播热度急剧下降。D.第③段列举了网络文学的特点,意在证明在文学影视化改编上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严肃文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环境的铺陈渲染等,因而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B.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其作为影视改编的母本文学比网络文学有优势。C.在当代文艺发展史上,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双向赋能、双向驱动,成就卓著;当今,我们仍然需要史诗性的影视剧。D.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既得益于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等特点,也与视觉时代人们观剧习惯的改变有关。【答案】1.B2.B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A.“文学作品的语言很难被改编、转译是导致……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依据第三段可知,“文学作品的语言很难被改编、转译”只是“严肃文学影视化遭受冷遇”的原因之一,文中也并没有说其是主要原因。C.“要把他们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偷换概念,原文第四段是说严肃文学“更接近生活的真实”“经过作家的观察、思考、萃取、艺术加工的”,不等于作家要把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D.“我们的影视剧不缺少好莱坞式的大场景”张冠李戴,原文是“最缺的倒不是技术,也不是教人在现场傻乐,也不是好莱坞式的大场景……”,并且这是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的观点,作者只是引用。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顺势提出中心论点”的说法错误。从文章内容分析,第一段中“电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只是作者的一个观点,但并非中心论点,可以视为文章的论题。C.“阐明严肃文学改编数量、传播热度急剧下降”以偏概全,文章第②段所举之例是为了论述“翻开当代文艺发展史,严肃文学和其他文艺形式融汇而成的风景,可谓是璀璨夺目,蔚为大观”这一观点。D.“意在证明在文学影视化改编上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严肃文学”无中生有,原文第三段表述“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也是‘你情我愿’,正成磅礴之势”,并不表明文学影视化改编上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严肃文学。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选项强加因果导致曲解文意,根据文意“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环境的铺陈渲染等”与其“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同时选项中“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三段的表述是“……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2月21日,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阜阳基地项目”)实现首批并网。

3阜阳基地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采用风电、光伏、储能、塌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将风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度融合。项目主要包括65万千瓦光伏电站和55万千瓦风电场,同时配建的一座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力上网的波动性,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本次实现并网的是阜阳基地项目一期古城25万千瓦漂浮式光伏电站。据介绍,阜阳基地项目所包含的光伏电站规划用地全部为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以“以光养水,净水养绿,水光互补”为原则,通过合理布局抑制藻类过快繁殖,在常规发电收益基础上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发展渔业养殖,实现水体环境改造,构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浅水湖泊水生态系统。阜阳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7万吨,助力阜阳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摘编自搜狐网《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首批机组并网》,2022年12月22日)材料二:12月28日,由三峡集团联合内蒙古能源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库布其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包括光伏800万千瓦和风电400万千瓦,配套改扩建先进高效煤电装机400万千瓦。此次宣布开工的先导工程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配置建设相应储能设施。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0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说,库布其基地项目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创新意义大,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提供重要示范应用场景。库布其基地项目建设期间,将持续探索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新能源发电、生态旅游、荒漠治理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摘编自侯雪静《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库布其沙漠开工建设》,新华社客户端,2022年12月28日)材料三: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向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逐步转变是一项系统重塑工程,还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将新能源转化为稳定电力供应的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二是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形成支撑能力还需时间积累;三是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工业体系刚刚起步;四是现行体制机制尚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模式创新。

4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组织有关机构和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从政策、技术、机制等环节全方位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其中,将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针对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深入研究,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将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进一步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证交易。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方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琳建议,通过加大有偿调峰补偿力度,系统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合理分摊疏导系统性成本,尽快明确可中断负荷、虚拟电厂等辅助服务市场主体地位和准入条件等举措,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摘编自丁怡婷《既要大规模开发也要高水平消纳让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人民日报》,2022年10月8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提供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作为阜阳基地项目光伏电站规划用地,拟投巨资建设库布其基地项目,其背后离不开政策方面的支持。B.建在内蒙古的库布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创新意义大,是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C.阜阳、库布其等新能源风电光伏基地建成以后,我国将完成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并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D.储能是使风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阜阳和库布其的基地项目都有配套的储能设施,它们形成支撑能力指日可待。6.为了让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国家能源局在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上可采取哪些有力措施?【答案】4.C5.A

56.①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②深入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③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梳理能力。C.“成为”“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说明其还在建设中。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是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说法错误,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C.“我国将完成能源结构调整”说法错误,与选项相关内容是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和材料二的二三段,经分析无法得出“我国将完成能源结构调整”的结论,于文无据。D.“它们形成支撑能力指日可待”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形成支撑能力还需时间积累”可知,“指日可待”有悖文意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政策上:依据材料三“其中,将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可知,要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技术上:依据材料三“针对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深入研究,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可知,应该深入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机制上:依据材料三“同时,将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进一步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证交易”可知,要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

6千载白鹭鸣庐陵徐剑已经是晌午,秋阳浮冉于中天。秋后阳光仍炽,苦夏未尽。赣江清如镜,楼高八面风,一行白鹭盘旋江面,东风起,送我上青云。秋声近,吉安城郭。我看到白鹭洲,一洲分两水,青螺屿楼浮在水上,章贡之水赣南来。白鹭展翼,扶摇直上江天,一派好风光!庐陵地灵人杰,北宋以降,古庐陵鼎甲四十九人,宰辅十九人,尚书六十九人,兀立吉安的天空,一个个寒门学子戴乌纱,穿红袍,胸挂锦鸡,无限风光在庐陵啊!今天的庐陵,历史上又称半座苏州城。可已找不到旧时模样。阳光金晃晃地,洒满城郭。下车,一路台阶至底,是一个广场,正中央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白鹭洲书院”。绕过白鹭洲书院石碑,朝前走向廓桥。太阳斜照下来,站在桥上,极目远方,由远及近,赣江碧流天际来,八面见画境,是诗,是词,更是秋水文章。乍看,不见一只白鹭翱翔,可我以为绿树掩映中,栖息着万千白鹭,风掠,竹动,一鸣冲天,一如历朝历代的学子。白鹭洲中学出奇地静。逐级而下,过一座四角为石柱的亭子,南边两个石方柱,镶着一副楹联:“变其芜,行其涂,似有天作地生之状;视其细,知其大,岂独山原林麓之观。”妙哉此言,修杂芜而成参天大树也。移步石亭,但见赣江岸边,一棵古樟树,树高千余尺,遮天蔽日,犹如一柄巨伞,荫庇着一代又一代庐陵学子。据说,古樟树有三百多年历史,而白鹭洲书院则在朝朝暮暮中观鹭栖鹭飞七百年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遥想当年,上饶府人氏江万里知州庐陵,想为百姓办点事,留得好官声。他认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事,莫过办一所书院,让贫寒子弟读得起书。寻来找去,唯白鹭洲风水极佳,江水汤汤,一洲浮于两水之上,芳草萋萋,绿树连江天,乘舟、乘船,可载庐陵学子行赣水,入鄱阳湖,进长江,云帆高挂,金榜高中入殿堂。且白鹭洲书院又在水中央,学子上学,一篙撑舟,渡江而过,登洲,惊起白鹭一片,盘旋半空,复落树上,仿佛看到江水云树间,伫立一个个白衣隐士,彼乃庄周化蝶,老子骑青牛而来,孔子咏而归,还有孟子、屈子、司马迁化鹭而来。太阳转身了。我别过老樟树,朝南,唯见一座汉白玉雕像兀立,英姿勃发、乌纱锦袍的宰相巍然在上,不用猜,一定是文天祥了。崖山一战,南宋水军烟消云散,文天祥成战俘,大宋从此化为水沫泡影。屠城将领欲留他一命,远押北庭二年,劝降,可是他头上华夏天空,有忠肝义胆天大地大圣人坐标:张良椎,苏武节,严将军的头,稽侍中的血,张睢阳的齿,颜常山的舌。泱泱中华,哪一个壮士不惊天地泣鬼神?哪一个贤者不冰雪鉴日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朝刑场走去,木枷囚车,壮怀激烈。喝一碗浊酒,向云山外的庐陵投去最后一瞥。恍惚间,他看到白鹭洲书院创始人、南宋两任丞相江万里一家的结局。

7元军马蹄在上饶府街衢闾巷响了起来,兵燹映红半座饶州城。江万里伫立石阶上,仰望城郭,仰天惊呼:“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共存亡。”白衣、白发、白胡须,飘飘,就像白鹭洲上一鹭鸟,翻过汉白玉栏杆,纵身沉塘。江万里投塘而亡,文天祥壮烈殉国。大宋士子的血性,江西学子的赤心,千古而下,令人长叹。远眺,庐陵淡月初现,倒映在赣江。千江有水千家圆,和平树下的日子真好。在白鹭洲中学流连,展室是百年前的教室,二层老建筑。倏忽,刮来一阵百年穿堂风。风入室,琅琅读书声,我想到吉安儿女刘真、伍若兰,两位年轻的共产党人,不知他们当年是不是在白鹭洲中学读过书?刘真,吉安永新县共产党早期负责人。那一年,他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敌人的威吓,他说,杀了一个刘真,还有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站出来。伍若兰,朱德元帅的亡妻,她也是吉安的儿女。下井冈山,已有身孕的她跑不动了,持枪拦住敌人,最终弹尽粮绝。面对敌人的威胁,她摇头道,共产党员永不叛党,绝不会苟且偷生。伍若兰英勇就义,腹中,还有未出生的婴儿。青天之下,那维心之痛的呼号,仍在吉安、在赣南、在江西,在风中回响,一如赣水呜咽,长夜不息。空谷幽兰,君子之爱。百年、千年秋风中,总有一股清馨吹过来,是八月桂花遍地开吧。三春杨柳,九夏芙蓉,八月桂子红,十苇稻谷黄,好个金庐陵。那天傍晚,在白鹭洲中学,我挥毫书下一对条幅存念:白鹭云霄,春风庐陵。该走了。秋阳正艳,罗霄如血,白鹭洲上,几度夕阳红。风月楼前凭栏近观赣水,书院在,白鹭洲未老,七百年成一梦。青山遮不住,赣江东流去,只留清白在人间,一颗文心、赤心巍峨井冈山,庇佑吉安,照耀中国,千古不绝。千载白鹭鸣庐陵。(有删改)文本二徐剑感叹,其实“每个人都在淘世相、情感、人生之井”。当下的文学写作,“并不缺技巧、语言,关键是要有一种精神的照亮,写出中国气派和风格的精神境界和海拔”。我们将用什么思想和精神来展现新史诗?文学的最高精神品质是什么?就是一种精神的海拔!(摘自《徐剑访谈录》)注:古庐陵,隶属吉安。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两段以及后文对白鹭洲书院的景物描写,既表现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B.第二段中两个“风光”含义不同,前者指自然景色,后者指庐陵学子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影响。C.

8文章用张良、苏武等忠肝义胆的贤者衬托文天祥的巍然形象、不屈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D.“千载白鹭鸣庐陵”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文章以此结尾,既照应了标题,又将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8.文本一在构思上特点突出,请从行文线索方面进行分析。9.文本二主张写作要有“精神的海拔”,请具体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答案】7.C8.(1)以时空为线索,按照时间的变化和行踪的推移展开,移步换景,思路清晰;(2)以象征文心、赤心意义的“白鹭”为线索,情感集中,主题突出。9.(1)江万里兴办书院,让贫寒子弟读书学习,凸显为官之精神海拔;(2)文天祥壮烈殉国、江万里投塘而亡,凸显民族精神之海拔;(3)刘真、伍若兰面对敌人威胁决不投降,英勇就义,凸显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之海拔;(4)文章表达对古人崇高风尚及英雄先烈牺牲精神的赞美,凸显思想精神之海拔。【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衬托”错。由“屠城将领欲留他一命……哪一个贤者不冰雪鉴日月”可知,文中所写张良、苏武、文天祥等人是凸显泱泱中华壮士、贤者的崇高风尚以及民族精神,并不存在谁衬托谁的问题。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由题干可知,文章要求从“行文线索”方面分析。结合“已经是晌午,秋阳浮冉于中天”“秋声近,吉安城郭。我看到白鹭洲”“绕过白鹭洲书院石碑,朝前走向廓桥。太阳斜照下来”“逐级而下”“太阳转身了。我别过老樟树,朝南”“远眺,庐陵淡月初现”“该走了。秋阳正艳”可知,文章以时间空间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踪的变化展开,思路清晰。结合标题“千载白鹭鸣庐陵”和文中“一行白鹭盘旋江面”“白鹭展翼,扶摇直上江天,一派好风光”“乍看,不见一只白鹭翱翔,可我以为绿树掩映中,栖息着万千白鹭,风掠,竹动,一鸣冲天,一如历朝历代的学子”“仿佛看到江水云树间,伫立一个个白衣隐士,彼乃庄周化蝶,老子骑青牛而来,孔子咏而归,还有孟子、屈子、司马迁化鹭而来”“白衣、白发、白胡须,飘飘,就像白鹭洲上一鹭鸟,翻过汉白玉栏杆,纵身沉塘”“千载白鹭鸣庐陵”可知,文章围绕“白鹭”组织材料,而这“白鹭”既象征文人之心,也象征志士之心,作者以“白鹭”为线索,将与庐陵相关的文人志士融于文本,表达对他们的赞赏之情,主题鲜明突出。【9题详解】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文本二提到“要有一种精神的照亮,写出中国气派和风格的精神境界和海拔”,由此可知,这“精神的海拔”与中国气派和风格有关。结合文本一“上饶府人氏江万里知州庐陵,想为百姓办点事,留得好官声。他认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事,莫过办一所书院,让贫寒子弟读得起书”可知,江万里为让贫寒子弟读书而创办书院,这体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精神之海拔。结合文本一“江万里投塘而亡,文天祥壮烈殉国。大宋士子的血性,江西学子的赤心”可知,江万里和文天祥面对异族入侵,与国共存亡,凸显了民族精神之海拔。结合文本一“刘真,吉安永新县共产党早期负责人。那一年,他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敌人的威吓,他说,杀了一个刘真,还有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站出来”“伍若兰,朱德元帅的亡妻,她也是吉安的儿女。下井冈山,已有身孕的她跑不动了,持枪拦住敌人,最终弹尽粮绝。面对敌人的威胁,她摇头道,共产党员永不叛党,绝不会苟且偷生”可知,刘真和伍若兰这两位共产党员在敌人的威胁面前绝不投降,凸显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之海拔。结合文本一“青山遮不住,赖江东流去,只留清白在人间,一颗文心、赤心巍峨井冈山,庇佑吉安,照耀中国,千古不绝”可知,作者表达对文人之心、志士之赤心的赞美,凸显了思想精神之海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空马说赵王曰“文信侯相秦,臣事之,为尚书,习秦事。今大王使守小官,习赵事。请为大王设秦、赵之战,而亲观其孰胜。赵孰与秦大?”曰:“不如。”“民孰与之众?”曰:“不如。”司空马曰:“然则大王之国,百举而无及秦者,大王之国亡。”赵王曰:“卿不远赵,而悉教以国事,愿于因计。”司空马曰:“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大王约从。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曰:“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司空马曰:“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司空马曰:“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

10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令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武安君死五月,赵亡。(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B.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C.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D.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司空马之赵”与“民孰与之众”两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而亲观其孰胜”与“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孰”字含义相同。C.“而悉教以国事”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两句中的“悉”字含义不相同。D.约从,邀约合纵,战国时齐楚等国联合抗秦称合纵,后引申为缔结盟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空马逃往赵国后,赵王让他代理相国,正值秦国调动兵马进攻赵国,于是司空马前去劝说赵王,想让赵王放弃抵抗。B.司空马曾担任秦国的相国,熟悉秦国的情况,也知道赵国无法战胜秦国,于是提出了用一半国土贿赂秦国的应对策略。C.在赵王表示反对贿赂秦国之后,司空马提出让自己带领赵国的军队去抗击秦国,却遭到了赵王的拒绝,司空马于是离开了赵国。D.司空马经过平原津时,郭遗向他打听战事,司空马认为赵国很快就要灭亡,果然在武安君死后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2)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答案】10.A11.C12.B13.(1)赵国曾以河间十二县贿赂秦国,国土被削减,兵力被削弱,最终不能消除秦国的祸患。(2)赵王若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赵国一年以后灭亡;如果妄杀武安君李牧,赵国则不出半年就会灭亡。【解析】【10题详解】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王臣子之中有个叫韩仓的,善于阿谀奉承、曲意迎上,甚得赵王欢心,这个人妒贤嫉能,每谗害有功之臣。如今赵国正是风雨飘摇之时,赵王必听韩仓之言,武安君李牧必死。”“曲合于赵王”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断开。排除BD。“其言”是偏正结构,中间不断开;且“必死”的主语应是“武安君”。排除C。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意义及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A.“司空马之赵”的意思是:司空马逃往赵国。之,动词,到……去。“民孰与之众”的意思是:与秦国相比,哪个国家的百姓更多?之,代词,代秦国。两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而亲观其孰胜”的意思是:亲自看看谁的胜算大。孰,谁。“吾与徐公孰美”的意思是: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美?孰,谁。两句中的“孰”字含义相同。C.“而悉教以国事”的意思是:不吝赐教(把国事全都教授给我)。悉,全,都。“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的意思是: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悉,全,都。两句中的“悉”字含义相同。选项说法错误。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司空马曾担任秦国的相国”说法错误,从原文“文信侯相秦,臣事之,为尚书”可知,司空马未担任过秦国的相国。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赵赂以河间十二县”,状语后置句兼省略句;“削”,被削减;“卒”,最终;“不免”,不能消除秦国的祸患。(2)“将”,以……为大将;“期年”,满一年,一年后;“若”,如果;“不过”,不超过。参考译文:

12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让他代理相国。此时,秦国正调动兵马进攻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担任秦相时,臣是他的下属,做过尚书一类的事情,因此熟悉秦国的情况。如今大王让臣做代理小官,我也要了解赵国的情况。假如两国交战,臣愿为大王把两国先做一番比较,看看谁的胜算大。(大王您看)赵与秦哪一个国家更强大?”赵王答道:“赵国当然没秦国强大。”“以人口而言,哪一国更多?”答道:“比不上秦国。”司空马说:“既然赵国诸事都不如秦国,那么面临的就只有灭亡了。”赵王恳求说:“希望先生不要嫌弃赵国,不吝赐教,寡人愿意听从先生的谋划。”司空马说:“假如大王用一半国土贿赂秦国,秦国兵不血刃便获得赵国的一半,必大喜过望。秦国一来担心赵国做鱼死网破之争,二来深恐诸侯率兵来救,秦王必定迫不及待收受献地。秦国得到土地,便会退兵回国暂作休整,赵国虽然仅剩半壁河山,还足以自存。秦国收到贿赂日益骄横,山东诸侯必然十分恐慌;假如赵国灭亡就会危及他们自己,他们一定会惊恐不安。诸侯惊恐则出兵救赵,合纵阵线就能形成。臣请求为大王约合各路诸侯。合纵成功,大王名义上失去了半壁河山,实际上却得到山东各诸侯的援助来共同抗击秦国,秦国也不难被灭亡了。”赵王说:“不久前秦出兵攻赵,赵国曾以河间十二县贿赂秦国,国土被削减,兵力被削弱,最终不能消除秦国的祸患。如今先生又建议割让半数国土,只恐秦国因而更加强大,赵国更无力以自保,难免遭受灭亡之祸。希望先生再想个计策。”司空马说:“臣出身于刀笔小吏,累官而积,仍是尚书小官,从来没有率兵打过仗,我请求带领赵国的全军去抗击秦国。”赵王并不愿意让司空马掌握军权。司空马说:“臣只有区区愚计,大王不采纳,臣也没什么可以奉献给大王了,臣请求离开赵国。”司空马离开赵国,经过平原津。平源津县令郭遗便热情地接待他并问道:“听说秦兵正在攻打赵国,客人自赵国来,请问战况如何?”司空马叙述了一遍为赵王设谋图存而赵王不采纳的事,赵国必定灭亡。郭遗说:“那么客人估计赵国何时灭亡?”司空马说:“赵王若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赵国一年以后灭亡;如果妄杀武安君李牧,赵国则不出半年就会灭亡。赵王臣子之中有个叫韩仓的,善于阿谀奉承、曲意迎上,甚得赵王欢心,这个人妒贤嫉能,每谗害有功之臣。如今赵国正是风雨飘摇之时,赵王必听韩仓之言,武安君李牧必死。”韩仓果然向赵王大进武安君李牧的谗言,赵王使人取代李牧统帅之位。武安君李牧返回,然后派韩仓数落李牧:“将军得胜归来,大王向你敬酒贺功。可将军回敬大王时,双手紧握匕首,其心叵测,其罪当诛。”武安君李牧朝北向赵王遥叩感谢往昔知遇之恩,请求赐死。武安君李牧死后才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书陆游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13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①蝇头二万言。读书辛弃疾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注】①课:阅读。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诗思路清晰,前两句概括写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B.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这与作者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C.辛诗三、四句写即使读到书中古人写的有趣的情节,诗人也只能捶胸顿足。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15.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获取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学。如陆游所说,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②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如陆游读书的本意就是为老百姓。③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如辛弃疾在古人书中探寻是非得失的看法,觉得可笑。④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如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捶胸顿足”错,“堪笑处”是指可笑之处,“摩腹”指揉着肚子大笑。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1)陆诗第一句“归老宁无五亩园”意思是:归老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陆诗第三四句“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意思是: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学。(2)陆诗第二句“读书本意在元元”的意思是: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据此可知: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3

14)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第二句写自己把平时无用的卷册书籍拿来仔细评读。这两句是说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由此得到启示为:当自己是非不分时,要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4)辛诗第三句“掩卷古人堪笑处”意思是:我合上书想古人可笑之处不正是今人的可笑之处。辛弃疾在古人书中探寻是非得失的看法,觉得可笑。由此得到启示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秦朝统治者贪得无厌、奢侈靡费的批判。(3)“七夕”是我国具有浪漫主义悲怆色彩的传统节日,但秦观在《鹊桥仙》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叹牛郎织女的“七夕”短聚胜过了人间凡俗之爱。【答案】①.渺渺兮予怀②.望美人兮天一方③.奈何取之尽锱铢④.用之如泥沙⑤.金风玉露一相逢⑥.便胜却人间无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渺渺、予、锱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天的故事已在俏丽中走过,夏季的风景正在繁盛中淡去,还来不及裹紧衣衫,风儿就不知不觉变了温度,试探着一点点刺痛肌肤,不管你接受与否,季节的步伐总是坚定而有力量。等到缓过神来,但见昔日景致骤然远去,被秋风漂染过的色彩,同样在深沉中努力张扬,慢慢沉淀出一种成熟的热烈。这是独属于秋的明丽,如果能够收获满满,便足以有勇气面对隆冬,用饱尝生活味道的笔触,绘一幅__①__的素白,铺满大地。靠近,捡拾。我推开还未卸下的纱窗,把那枚叶子__②__地呵护在掌心。那叶脉犹如滚热的血管,与我掌心的纹路微妙重叠,沿着脉搏轻盈跳跃,令我__③__。叶子啊叶子,脱离了树根原动力的你,不要害怕!我愿意做你的守护者,你将以一枚书签的优雅姿态,咀嚼余生的况味……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处用第二人称“你”写叶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15【答案】17.①漫山遍野②小心翼翼③心潮澎湃18.①用第二人称“你”写叶子,作者与叶子进行心灵的对话,亲切动人,便于抒情。②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将落叶做成书签的想法,表达了对叶子的喜爱和守护之情。【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这里是形容隆冬的“素白”,应是到处都是,所以可填“漫山遍野”。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极多。第二空,修饰“呵护”可用“小心翼翼”。小心翼翼:本是严肃虔诚之意,现在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第三空,结合语境“那叶脉犹如滚热的血管,与我掌心的纹路微妙重叠,沿着脉搏轻盈跳跃”可知,这里应是说“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可填“新潮澎湃”。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称呼叶子为“你”,将叶子拟人化,便于作者与叶子进行心灵对话。此外,第二人称本身就具有亲切动人、便于抒情的作用,“我愿意做你的守护者,你将以一枚书签的优雅姿态,咀嚼余生的况味”,满怀深情地叙述了将落叶做成书签的想法,直接抒发了对叶子的喜爱和守护之情,亲切感人,富有表现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城里到山上的途中,黄先生的一切①。在我有口气的时候,他是永生的。真的:停在我心中,他是在死里活着。每逢遇上个穿灰布大褂,胖胖的人,我总要细细看一眼。是的,胖胖的而穿灰布大衫,因黄先生而成了对我个人的一种什么象征。甚至于有的时候与同学们聚餐,“黄先生呢?”常在我的舌尖上;我总以为他是还活着。还不是这么说,我应当说:我总以为他不会死,不应该死,即使我知道他确是死了。他为什么作学监呢?胖胖的,老穿着灰布大衫!他作什么不比当学监强呢?可是,他竞自作了我们的学监;似乎是天命,不作学监他怎能在四十多岁便死了呢!胖胖的,脑后折着三道肉印;我常想,②,才能把那三道弯上的短发推净。脸像个大肉葫芦,就是我这样敬爱他,也就没法否认他的脸不是招笑的。可是,那双眼!上眼皮受着“胖”的影响,③

16,把原是一对大眼睛变成了俩螳螂卵包似的,留个极小的缝儿射出无限度的黑亮,好像这两道黑光。假如你单单的看着它们,把“胖”的一切注脚全勾销了,那是一个胖人射给一个活动、灵敏、快乐的世界的两道神光。他看着你的时候,这一点点黑珠就钉在你的心灵上,而后把你像条占了钩的小白鱼,钓起在他自己发射出的慈祥宽厚光朗的空气中。然后他笑了,极天真的一笑,你落在他的怀中,先去了你自己。那件松松裹着胖黄先生的灰布大衫,在这时节,变成了一件仙衣。19.文中写我“敬爱”黄先生,却又写他“招笑”的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文中画横线部分,突出了黄先生“停在我心中,他是在死里活着”状态,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9.示例:①抓住他“胖胖的”特征详细刻画其外貌,显示出我对他观察入微,表现我对他的喜爱。②为后文突出眼睛的“神光”作铺垫,形成对比:外表招笑,但精神却极吸引人。20.示例:①写错觉:遇上穿灰布大褂,胖胖的人就以为是黄先生;②写积习:同学聚会时不自觉问起“黄先生呢?”;③写矛盾:现实里黄先生已死,我心中黄先生还活着:④写感受:我不舍黄先生,怀念黄先生,所以我总以为他不会死,不应该死。21.示例:①显现在我的心上②理发师一定要费不少的事③松松的下垂【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内容情感上:文中写他“招笑”的脸的语句是“脸像个大肉葫芦,就是我这样敬爱他,也就没法否认他的脸不是招笑的”,这是对他外貌的详细刻画,突出了他“胖胖的”的特征,能对黄先生有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源自于“我”对他的敬爱之情。手法结构上:通过后文“可是,那双眼!……好像这两道黑光假如你单单的看着它们,把“胖”的一切注脚全勾销了。那是一个胖人射给一个活动、灵敏、快乐的世界的两道神光”等描写黄先生眼睛的语句可知,写他“招笑”的脸是为了与写他的眼睛进行对比,是为后文突出眼睛的“神光”作铺垫。这样的描写方法能更好地突出他是一个外表招笑,但精神却极富吸引力的人。【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由语段中“每逢遇上个穿灰布大褂,胖胖的人,我总要细细看一眼。是的,胖胖的而穿灰布大衫,因黄先生而成了对我个人的一种什么象征”可知,“我”总是将与黄先生一样“胖胖的”“穿灰布大衫”的人错认成是他,这种错觉的产生突出了黄先生“停在我心中,他是在死里活着”的状态。

17由语段中“甚至于有的时候与同学们聚餐,‘黄先生呢?’常在我的舌尖上;我总以为他是还活着”可知,“我”经常在同学聚会时不自觉问起“黄先生呢”,这种久积的习惯突出了黄先生“停在我心中,他是在死里活着”的状态。由语段中“他是在死里活着”“我总以为他是还活着”等语句可知,虽然在现实里黄先生已经死了,但在我心中“他是永生的”。“在死里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这种现实与内心的矛盾突出了黄先生“停在我心中,他是在死里活着”的状态。由语段中“我应当说:我总以为他不会死,不应该死,即使我知道他确是死了”可知,“我”不愿面对黄先生已死这个事实,因为我不舍得他,非常怀念他,这种内心的真实感受突出了黄先生“停在我心中,他是在死里活着”的状态。【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后文“在我有口气的时候,他是永生的、真的”可知,是说黄先生在我心中的状态,故可填“显现在我的心上”之类的句子。第②处,前文“胖胖的,脑后折着三道肉印”说黄先生胖,而后文是“才能把那三道弯上的短发推净”说理发师理发很费劲,故可填“理发师一定要费不少的事”之类的句子。第③处,根据前文“上眼皮受着‘胖’的影响”和后文“把原是一对大眼睛变成了俩螳螂卵包似的,留个极小的缝儿射出无限度的黑亮”可知,这里是描述上眼皮的状态是下垂的,故可填“松松的下垂”之类的句子。四、写作(60分)22.作文。课堂上,同学们就如何理解“应运而生”展开了讨论。小张同学说:“应运而生”就是“应时而生”“顺时而生”,正所谓“春来草自青”“凌寒梅怒放”。小李同学说:“应运而生”中“运”很关键,历史上有不少例子可以证明。有了“运”,“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小赵同学说:我有一点不同的理解。比如人们常说互联网成就了很多新业态,其实,新生事物的成长不只是简单地去“顺应”时运就可以的。这几位同学对“应运而生”的理解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说应运而生”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答案】略【解析】

18【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是“说应运而生”。材料中几位同学都针对“应运而生”谈了自己的看法。如小张的“应时而生”“顺时而生”,他把“运”理解为“时”,强调“应时”“顺时”。这是较为被动的观点,只是顺应时机自然而然就能“生”,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小李同学突出地强调了“运”的作用,“运”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我们并不否定环境对人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显然小李过于强调了外界环境的价值,这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粗暴否定,而把外界神秘力量——“运”,作为决定力量。小李同学对应运而生的理解,犯了一个原则性方向性的错误。小赵同学对应运而生的理解,说得比较含蓄,他采取了否定式的表达,以此启发,不止是顺应的问题——言外之意就是还有顺应之外的存在。那么到底顺应之外的这种存在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了。由此我们可以全面把握“应运而生”的含义,既要看到“运”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应”不是被动迎接,而是有主动选择、甚至主动创造的成分。写作时建议采用驳论文的写法来写。先提出两个较为片面的观点加以驳斥,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当然在批驳时也要注意前两个观点并非一无是处,尤其是强调“运”的确有自己的价值,如就是因为越南委托我国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才使得青蒿素得以诞生;但如果没有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的努力,青蒿素的正确提取方法也不会被找到。正面论述观点时可以突出人可以主动把握住“运”,如马化腾、华为、比亚迪等都属于主动把握“运”,从而“生”出辉煌。立意:1.把握命运,应时而生。2.主动“应”,才能“生”。3.“应运”不如“创运”。

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