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

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

ID:8349504

大小:829.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3-21

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_第1页
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_第2页
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_第3页
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_第4页
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交通运输学院公路施工与管理课程设计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班级交工1002姓名孙亚囡学号成绩指导老师贾剑青2013年5月26日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导师签字:年月日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所在系:交通工程系课程名称:路基路面工程指导教师(签名):专业班级:交通工程1002学生姓名:孙亚囡学号:一、课程设计题目边坡防护与加固原理及技术分析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将课程中所学的几种用于边坡防护与加固的原理及技术措施进行具体阐述,并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综合能力,

2、同时加强和巩固土、石质边坡防护与加固部分的知识点。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工作量要求等)主要内容:1.简要说明分析与研究该课题的目的、意义等2.边坡稳定性概述2.1路基边坡损坏形式及特点2.2路基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边坡加固研究3.1边坡防护与加固的基本要求3.2边坡防护与加固的技术方法4.案例分析5.得出分析与研究结论要求:1.设计中所要分析与研究的各种加固技术应尽可能详细。2.对各种技术措施的分析过程需以文字、图表等形式详细阐述,图表尽可能自己绘画,形成思路清晰、可读性强的设

3、计报告。3.严格按照课程要求格式进行排版,形成的设计报告总页数不小于20.四、工作进度安排1.第8~第10周,准备资料;2.第11~第12周,阐述清楚路基边坡损坏形式及特点以及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后,对边坡防护与加固的基本要求和各种技术措施进行举例分析,并比较几种边坡加固措施的特点及适用条件;3.第13周,整理并撰写设计报告。五、主要参考文献[1]廖正环,公路施工与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2]陆鼎中,路基路面工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3]各种施工规范.[4]相关期刊论文.审核批准意见系主任

4、(签字)   年  月  日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厂房、码头、港口等建筑物不断增加,尤其是沿海开发区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不经处理而直接利用的天然优良地基越来越少,不少建筑物不得不建在软土地基上,因而,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越来越多,常用的有六种:排水固结法、水泥土搅拌法、强夯法、振冲碎石桩法、石灰桩法、钢渣桩法。真空排水预压法是排水固结法的一种,真空排水预压法利用物理方法使地基产生有效固结。真空排水预压法具有加荷速度快、无需堆载材料、加荷中不会出现地基失稳现象、施工工期短、费用少等优点。本

5、文从其加固机理、加固设计与计算详细介绍了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在设计时应注意沉降、固结度与强度的变化。以天津新港四港后方软土的地基加固实例,对真空排水预压法做了系统介绍,并从日本东北地区新干线某段超软土的地基加固实例中得出真空排水预压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软土地基加固、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机理、加固设计目录1、软土地基及其常用的加固方法11.1软土地基概念11.2软土地基常用的加固方法12、真空排水预压法概述53.真空排水预压法的加固机理与特征63.1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机理63.2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特征84、加

6、固设计与计算104.1沉降计算104.1.1固结沉降的计算104.1.2最终沉降量的计算114.2固结度的计算144.3强度增长估计174.3.1真空排水预压法强度增长特征174.3.2真空排水预压法强度增长计算185、工程实例185.1天津新港四港后方软土地基加固195.2日本东北地区新干线某段超软土地基加固215.2.1地质概况215.2.2施工情况215.2.3现场观测结果236、结论25参考文献26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第2页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1、软土地基及其常用的加固方法1.1软土地基概念针对各种地基土具有不同的工程

7、性质而言,通常认为在一定荷载作用下,就地基土的总体而言,具有承载能力低、压缩变形大、变形持续时间长、结构性强的土,被称为软土。软土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土。天然软土主要分布在沿海滩地带、河口三角洲以及内陆河、湖、港口及其附近地区,而各地区的软土特征一个不相同。软土地基指以软土为主,与粉砂、泥煤等一些其它土层相间组成的地基,当然也存在厚度几十米、上百米而土质较均匀的软土地基。为保证软土地基稳定并控制沉降在允许范围内,作为设计者应从减轻(或调整)荷载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两方面着手。对上部结构设计来说,充分利用硬壳土层作持力层,简化建筑物

8、平面形状,减少层高差异,设计沉降缝,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采用轻质材料,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影响,适当加强基础的刚度和强度以及设计圈梁等都是有利地基稳定,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对于基础设计来说,首先要确定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由于施加荷载可能产生的最大沉降、沉降差,才能据以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