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津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建议时间:45分钟)1.由v=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 )2.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正反应速率,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逆反应速率( )3.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都必须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4.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 )5.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6.升温时吸热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速率减小( )7.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再增加CaCO3固体,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题型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1.反应4A(s)+5B(g)4C(g)+6D(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D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分钟时v(B)=0.0015mol·L-1·s-1B.半分钟内v(A)=0.0010mol·L-1·s-1C.半分钟内v(C)=0.0010mol·L-1·s-1D.半分钟内v(D)=0.045mol·L-1·s-12.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NH3和0.5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2min后,NO的浓度为0.06mol·L-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2min末,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6mol·L-1·min-1B.2min末,NH3的浓度为0.14mol·L-1C.0~2min内,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24gD.0~2min内,O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15mol3.对于X(g)+3Y(g)2Z(g),当生成2mol的Z时,该反应放出akJ能量,一定条件下,将1molX和3mol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min)B.第10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C.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kJ
1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两者速率均大于零4.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在0~10s内,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1·s-1B.反应在0~10s内,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1C.反应进行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5.反应,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1) (2)(3) (4)则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正确的是A.(1)=(4)<(3)<(2)B.(1)>(2)=(3)>(4)C.(1)>(4)>(2)=(3)D.(2)>(3)>(4)>(1)题型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判断6.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温度容积不变时向C(s)+H2O(g)CO(g)+H2(g)反应体系中增加C的量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C.过氧化氢分解时加入适量的MnO2D.合成氨反应中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氩气使体系压强增大7.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的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A.NaOH(s)B.H2O(l)C.NaHSO4(s)D.Na2CO3(s)8.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可逆反应2NO2(g)+O3(g)=N2O5(g)+O2(g)
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过程中测得O2(g)的浓度随时间1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c段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放热B.若向容器内充入一定体积的NO2,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氢气,反应速率降低D.2~8min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0.4mol·L-1·min-19.I.在一定温度下,4L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比较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v(正)___________(填“”“”或“”)v(逆)。(2)若t2=2min,反应开始至t2时刻,M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3)、、三个时刻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刻为___________(填“”“”或“”)。(4)如果升高温度,则v(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II.某学习小组利用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结果如表实验序号铁的质量(g)铁的形态V(H2SO4)c(H2SO4)(mol/L)反应前溶液的温度(℃)金属完全消失的时间(s)10.10片状500.82020020.10粉状500.8202530.10片状501.02012540.10片状501.03550
3分析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5)实验1、2表明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6)探究反应物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实验有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题型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和标志10.在一定条件下,将2molCO和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当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B.放出akJ热量C.含有3mol氧原子D.CO和共有2mol11.在一个不传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反应速率 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相同状况)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⑦单位时间内3molH—H键断裂参加反应,同时2molN—H键也断裂参加反应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⑦12.对于以下反应:A(s)+3B(g)2C(g)+D(g),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就可确定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B.B的生成速率和D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1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B、C、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113.恒温恒容,可逆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生成的速率和分解的速率相等 ②、、的浓度相等 ③体系压强不变④单位时间内nmolH-H键断裂,同时2nmolN-H键形成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4⑥、、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⑦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A.①②③④⑤⑦B.①③④⑦C.①③⑤⑦D.①③⑦题型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与优化14.在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Q,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矿石粉碎的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利用,并增大接触面使反应速率加快B.接触室中采用常压的主要原因是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C.沸腾炉中出来的混合气需要洗涤,目的是防止催化剂中毒D.接触室用450℃的高温,使催化剂活性最佳,更能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题型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问题15.如图所示为反应:N2(g)+3H2(g)2NH3(g)的反应速v(N2)的变化的图象,则横坐标不可能是( )A.反应时间B.温度C.压强D.N2的浓度16.(双选)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B(g)C(g)+D(g),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气体A的浓度:a点小于b点B.当Δt1=Δt2时,气体C的生成量:ab段小于bc段C.c点时:v(正)=v(逆)D.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7.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5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3DB.反应进行到1s时,υ(A)=υ(D)C.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D.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s)−118.在体积均为2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和H2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为T1,前20s用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1·s-1B.温度为T2,35s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建立平衡过程的平均反应速率:v(T1)>v(T2)D.根据平均反应速率判定反应温度:T1<T219.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A、B,发生反应:3A(g)+bB(g)cC(g),12s时生成0.8molC,A、B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1,c=2B.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Ne,反应速率不变C.平衡时气体总压强是起始的D.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该反应达平衡状态
620.CO和N2O是汽车尾气中污染大气的成分。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转化反应:CO(g)+N2O(g)CO2(g)+N2(g)(放热反应),可治理CO和N2O产生的污染。向体积相同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amolCO(g)和amolN2O(g)进行下列实验:实验序号反应温度催化剂Ⅰ恒温T1℃无Ⅱ恒温T1℃有Ⅲ初始温度T1℃,绝热容器无注:绝热容器的反应体系和外界环境无热交换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Ⅱ中c(N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实验Ⅰ反应开始至平衡时间段内v(N2O)=___________mol·L-1·min-1。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实验Ⅰ___________实验Ⅱ(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某时刻向实验Ⅱ容器充入一定量X(g),使容器内压强增大。①若X是CO(g),则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②若X是Ar(g)(不参与反应),则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下列叙述能说明转化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填标号)。A.v(CO2)=v(CO)B.断裂nmolN≡N同时生成nmolCO2C.的值不变D.v正(N2O)=2v逆(CO)E.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4)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Ⅲ中反应速率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转化反应CO(g)+N2O(g)CO2(g)+N2(g),在的催化作用下反应历程可分为:第一步:Fe++N2O(g)=FeO++N2(g);第二步:Fe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721.回答下列问题:I.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物质键能/243193151432366298436(1)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 B. C.(2)按照反应,生成2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II.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从开始至2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5)2min反应达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下同),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__________。(6)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________。A.加催化剂B.降低温度C.容积不变,充入AD.容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A(7)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3B.相同时间内消耗3A,同时生成nB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E.B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题型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问题22.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相同质量的铝与足量1mol·L-1盐酸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8选项铝的状态实验温度/℃A片状20B片状30C粉末20D粉末3023.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及器材,测定碳酸盐与一定体积盐酸反应生成V(CO2)随反应时间变化情况,并绘制出图乙所示曲线。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收集气体最多的时间段为t1~t2B.将CaCO3粉碎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平均反应速率:v(t2~t3)>v(t1~t2)>v(0~t1)>v(t3~t4)D.CaCO3与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24.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性条件下碘化钾与过氧化氧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1)实验一:向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淀粉和硫代硫酸钠(Na2S2O3)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该小组查阅资料知体系中存在下列两个主要反应:反应ⅰ:H2O2+2I-+2H+=I2+2H2O;反应ⅱ:I2+S2O32-=2I-+S4O62—。为了证实上述反应过程,进行下列实验(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01mol·L-1)实验二: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几秒后变为蓝色。再向已经变蓝的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立即褪色。根据此现象可知反应ⅰ速率_______反应ⅱ的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释实验一中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探究c(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两组对比实验,按下表中的试剂用量将其迅速混合观察现象。(各实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实验编号试剂体积/mL溶液开始变蓝的时间/s0.1mol·L-11mol·L-10.01mol·L-10.1mol·L-1H2O
9H2O2H2SO4Na2S2O3KI(含淀粉)I4040204020t1IIV1202040V2t2①V1=_______,V2=_______。②对比实验I和实验II,t1_______(填“>”、“<”或“=”)。(3)利用实验I的数据,计算反应ⅱ在0~t1s的化学反应速率v(S2O32-)=__________mol·L-1·s-1;反应ⅰ在0~t1s的化学反应速率v(H2O2)=_______________mol·L-1·s-1。25.某同学为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拟设计如图实验方案,不能达成目的的是A.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固体反应物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6.回答下列问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溶液的反应生成单质硫和二氧化硫,探究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序号有关物质浑浊所需时间/s
10实验温度/K稀硫酸溶液Na2S2O3溶液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9820.150.10t1BT120.140.1V18C31320.1V20.11t2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②V1=_______、T1=_______;V2=_______。③实验A、B两个实验对比,可以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2)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1molNH(aq)全部氧化成NO(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3)有人用图3进行H2O2与MnO2反应的速率测定实验。①有人认为可将装置改进为图4,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②实验中,加入10ml2mol/L的H2O2,反应10s时,收集到22.4mL氧气,则这10s内,用过氧化氢表示的反应速率是_______mol/(L·s)。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