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455799
大小:16.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06-30
《问题8:跨省结算怎么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跨省结算怎么弄?跨省直接结算是指参保人员在参保地之外的地区就医,结算时只需要支付自费的部分,医保保障范围内的费用可以直接报销。如果您想办理跨省直接结算,您需要先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然后在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就医地和参保地通过国家、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时传输数据,计算出各项医保基金支付的金额,并与您直接结算。具体的支付政策和结算流程,您可以参考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1.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方法有多种,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方便选择。一种是通过线上途径,您可以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或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在手机上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申请。另一种是通过线下途径,您可以到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携带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等有效证件,填写异地就医备案申请表并办理相关手续。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您的方式。2.异地就医备案有什么要求?异地就医备案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²您必须是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且在参保地缴费正常。²您必须在参保地之外的地区就医,且在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诊。²您必须在就医前或出院结算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除非您是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²您必须符合参保地和就医地的相关规定,如分级诊疗、转诊转院、支付范围等。²您必须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以便验证您的参保身份。3.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有哪些?
1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查询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一种是关注国家医保局公众号,点击“我的医保”-“公众查询”-“开通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选择您需要查询的省份或统筹地区后点击查询按钮。另一种是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网站,点击“跨省异地就医查询”-“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查询”-“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查询”,可以按照“联网医疗机构”和“联网零售药店”类别进行检索。还有一种是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点击“业务办理”-“异地就医”-“门诊查询”-“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查询”,可选择相应省份、统筹地区或者搜索栏内输入某家定点医药机构的名称,查看可提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药机构。1.跨省直接结算的支付政策是什么?根据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的通知,跨省直接结算的支付政策可以理解为“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也就是说,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支付范围;执行参保地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有关政策。具体来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都遵循这一原则。例如,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时,使用全国统一的门诊慢特病病种代码及病种名称,暂按项目付费方式进行结算,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执行参保地的医疗保障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有关规定。2.医保报销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有哪些?²医保报销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是指国家制定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中的药品。《药品目录》分为西药、中成药、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含竞价药品)和中药饮片四个部分,其中西药和中成药又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类。²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进行报销。²乙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要、使用较广泛、疗效较好,同类药品中价格较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乙类药品时,要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按规定比例进行报销。²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含竞价药品)是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或竞价等方式确定医保支付标准的药品,包括一些创新性、罕见病用等特殊用途的药品。参保人使用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时,按全国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及分担办法支付。²中药饮片是指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直接用于制作中成药或者供临床配制方剂的中草药或动物、矿物等。参保人使用中药饮片时,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标准及分担办法支付。3.医保报销医疗服务项目有哪些?医保报销医疗服务项目是指国家制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目录》中的项目。²
2诊疗项目目录主要包含治疗必须、效果确定但花费昂贵的一些项目,比如血液透析、骨髓移植等。诊疗项目在医保报销上又分为全额统筹项目、部分统筹项目和全额自付项目。²全额统筹项目是指全部纳入统筹支付的项目,按规定比例进行报销。²部分统筹项目是指须个人先负担一定比例后,再纳入统筹范围的项目。例如:CT检查费用,个人要先负担10%,剩余费用再纳入统筹金支付范围。²全额自付项目是指完全由个人自付的项目,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例如: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和出诊费等。²医疗服务设施目录指的是治疗过程中必需的服务设施花费,例如床位费。但是像住院陪护费、护工费和文娱活动费等非必需的服务设施项目花费是无法报销的。1.医保报销医用耗材项目有哪些?医保报销医用耗材项目是指国家制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目录》中的项目。²《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目录》按照国家医保耗材通用名管理,包括编号、通用名称、功能分类、医保编码、支付范围、计价单位、支付标准、备注等。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目录》的医用耗材需经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注册或备案,并获得国务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医用耗材编码的医用耗材。²根据《通知》,将50项医疗服务项目和242类医用耗材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按照乙类管理。乙类项目一般按70%-80%比例报销。²具体的报销比例和支付标准,要根据参保人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执行,不同地区可能有所差异。建议你咨询当地的医保部门或经办机构,了解详细信息。2.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一般在哪?²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一般在参保地的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或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具体位置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或网上查询。²你也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等线上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无需到窗口排队。3.医保电子凭证是什么?社会保障卡是什么?医保电子凭证是参保人医保线上业务的唯一身份凭证,可以实现医保功能的线上化,如查询医保信息、药品目录、定点医院或药店,以及在定点机构就医购药时刷码支付等。社会保障卡是参保人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和相关服务的重要凭证,包括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
3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线上应用的有效电子凭证,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唯一映射,由全国社保卡平台统一签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医保电子凭证和电子社保卡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²签发单位不同:医保电子凭证是由国家医疗保障局签发的;电子社保卡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签发的。²领取条件不同:医保电子凭证只要参加了医保的用户就能领取;电子社保卡必须是有实体卡的基础上才能激活、领取。²功能不同:医保电子凭证可以实现药店买药、定点医院查询等独有功能;电子社保卡不具备这些功能,但可以实现其他社会保险业务和相关服务。1.国家、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是什么?国家、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是指国家医保局和各省级医保经办机构建立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信息平台,实现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的实时传输、核算和结算。国家、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主要功能有: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备案信息的查询、登记、变更和取消。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明细信息的转换、传输和核算。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的直接结算和手工报销。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的对账和清算。国家、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主要优势有:²提高了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便利性和效率,减少了个人负担和报销流程。²规范了跨省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统一了支付范围和政策标准,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益。²增强了跨省异地就医监管能力,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分析,防范了欺诈风险。这个系统是由国家医保局和各省级医保经办机构共同建设和运行的。国家、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²基于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信息的实时传输、核算和结算,提高了结算效率和准确性。²采用全国统一的跨省异地就医联网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实现了“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全程线上流转,简化了结算流程和手续。²支持参保人员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在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方便了参保人员的身份验证和结算。²
4支持全国开展跨省异地就医手工报销线上办理试点,为无法直接结算的参保人员提供便捷的报销服务。1.《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说了什么?《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是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于2022年7月26日联合发布的一份文件,主要内容包括:²提出了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体系和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²统一了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基金支付政策,明确了异地就医备案人员范围和有效期限,允许补办异地就医备案和无第三方责任外伤参保人员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支持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可以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合理确定了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政策。²规范了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方便了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跨省转诊就医,规范了参保人员持医保电子凭证、社会保障卡就医,规范了跨省直接结算流程,实行了就医地统一管理。²该通知要求各地医保部门要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确保2022年12月底前同国家政策相衔接。相关政策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