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414346
大小:12.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3-04-24
《登革热预防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登革热预防知识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后,一般经过5-8天出现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等症状和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或皮疹等体征,部分病人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其中90%的病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它是仅次于疟疾的重要热带病。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和宿主。二、传播媒介——伊蚊,传播途径——蚊虫叮咬广东、广西、海南多为白纹伊蚊传播。伊蚊只要与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39~40℃。2、全身毒血症状: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病,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
13、皮疹:于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日。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4、出血: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5、其他:多有浅表淋大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四、登革热防治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预防是防治登革热的关健措施。由于登革热的预防接种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能用于疫区,所以灭蚊、防蚊是防止登革热的唯一有效措施。灭蚊的主要措施是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孳生地。(一)处理孳生地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5—7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25、饭盒及汽水罐等可积水的容器不要随处弃置,要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二)认真做好个人防护1、居室用门窗纱网防蚊,用蚊香、驱蚊器等驱蚊。2、要养成睡觉时放蚊帐的习惯。3、外出时穿上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在脖子、小腿、手臂等部位涂驱蚊油。4、流行时要避免到比较潮湿或者是有积水的地方(蚊子的孳生地)及疫区活动,以减少传染机会。5、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6、注意个人卫生,多洗手,多开窗通风。7、在平时多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三)一旦出现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避免向周围健康人群传播。(四)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除虫灭害队伍或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及时进行辖区内彻底灭蚊,尤其要以学校、建筑工地、绿化广场等为重点防治单位进行消杀。(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