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李兵(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部博士)张文娟(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洪小良(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部博士)课题组成员李红兵李兵张文娟孙廷俊田颖黄丽华洪小良杜鹏摘要:本文在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政策理论模型,即“任务排序模型”,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任务排序模型;政策体系前言北京作为我国的首善之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据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到2005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口224.3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6%,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西城区老年人数量大,比重大,且发展速度快。2005年西城区的家庭规模仅2.81人(以2005年西城区数字代替)。月坛街道现有常住居民12364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6892人,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1.7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4123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15.3%,空巢老人有2439户,3454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12.8%。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为探索和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问题,街道自2004年8月在汽南社区开展“无围墙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通过三年多的试点,初步形成了民间组织操作、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居家养老运行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区居家养老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带有方向性的政策建议和意见,努力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水平。因此,开展“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调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1、战略意义“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这是我们实际工作的指针和理论依据。而我们基层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将中央的精神,即促进社会事1
1业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就是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和丰富中央精神,为贯彻落实2006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提供新鲜经验。2、现实意义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目前,人口老龄化是月坛街道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居家养老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将是月坛街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因如此,社区居家养老研究才具有挑战性,才有可能在政策上和工作方式上有所突破创新。因此,作为推动社会事业和老龄事业发展的基层部门,必须发挥首创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集中力量,加强前瞻性、超前性和开拓性研究,力求在社区居家养老研究上有所突破,为提高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水平,为完善和充实西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政策,为北京市和国家出台居家养老政策提供建议和意见。一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回顾月坛街道从2004年8月开始在汽南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在试点过程中,以“无围墙敬老院”为实践理念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的品牌,构筑以满足“融合社区区域资源,提供规范标准为老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从提出无围墙敬老院的构想到现在渐显雏形,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民间组织承办、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志愿者服务补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模式。(一)、运行机制汽南社区居家养老实践的核心就是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概括讲,就是通过政府的倡导和政策的引导,在一个社区或资源互补、服务半径适当的相邻社区中,通过搭建养老服务平台,经纪养老服务资源,培育为老服务联盟,规范养老服务标准,使社区养老趋于有效、有序、规模、规范,形成一个社区养老生态体系,逐渐使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人文化的养老服务走进老人家庭和老人心中。具体而言,无围墙敬老院的运行模式是由覆盖全社区的、由敬老巡视员加楼门组长加志愿者构成的老年服务需求获知网络,搜集并整理老人的需求信息,2
2传递给社区建设协会这样一个具有法人资格和法律地位的区域资源经纪平台,协会依据需求吸纳包括无围墙敬老院在内的为老服务供应商或机构加盟,并逐渐满足老人需求,巡视员等监督并向社区建设协会反馈供应商或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和老人满意度,再顺次调整传递控制,形成良性运转的闭环体系。其中,服务支持平台就是无围墙敬老院的站群建设。这其中热线服务+居家服务+全托和日托服务+活动中心服务构成社区养老体系,与之相对应的热线服务包括巡视员巡视、邻里探望、96156的电话服务等。居家服务包括家庭病床和上门家政服务等,全托和日托服务则主要是机构养老站群中各站点的整合,活动中心服务是由文化活动站群中的各站点提供。当把汽南社区这一作法放大到月坛街道时,并不是月坛街道所辖26个社区的简单组合,而是整个月坛地区,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以站群形式的叠加。这其中站群就包括养老设施站群、健康医疗服务站群、家政服务站群、综合服务站群。不同功能的站群,根据需求和实际状况确定在月坛地区的分布格局。譬如:月坛地区的健康医疗服务站群就包括月坛社区卫生十个站一个中心及13个单位卫生所站;家政服务包括四个加盟公司,分布在地区的四边;综合服务站群就包括了月坛街道的所有社区服务中心,譬如,社区教育学校、爱心服务中心等社区服务设施和站点。每一类站群都涉及对其相对专业化的管理。在街道层面,在月坛地区建设协会下,成立了月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它作为民办非企单位,受街道委托,负责从地区层面优化整合资源,规划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制定标准,了解需求,拟定规划,培训队伍等工作。其中包括通过会员制的方式,不断寻求更有效的技术手段,将服务资源和服务需求紧密地连接起来。机构养老在月坛地区很难有相对集中、规模很大的敬老院,但能满足老人在社区就近参加机构养老的站点,还有可挖掘和整合调整的空间。这些站点的床位数基本上不超过20张,若单独管理则很难形成规模,很难专业化,也很难在财政上持平乃至微利运营。我们现在将分散在三处的站点交由一个老年服务管理机构管理,有效地缓解了这个问题,我们正新建的站点也将交由该机构统一管理。街道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逐步坚持做到:设施建设标准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服务程序规范化。1、设施建设标准化。街道设计老年住宅和建筑装修建设标准,做出设计规划。由市、区、街道共计投资二百多万元,建筑面积近千平米,集住养、送餐、健身、娱乐、文化等服务为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就完全应用了这一建筑装3
3修标准。2、队伍建设专业化。首先是自身队伍建设,街道现有居家养老专职工作人员8人(兼职5人)、人才培训储备70人。他们均经过西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民政局共同组织的培训或街道自由师资的专业培训。加盟机构队伍的工作人员除参加本单位的岗前培训外,在加盟机构队伍的工作人员除参加本单位的岗前培训外,在加盟后还纳入到市、区、街道组织的各项培训中。3、服务标准规范化。为保证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服务对象的态度,街道以政府购买服务老人提供服务为切入点,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督导队伍,他们主要负责监督各服务机构开展服务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了解老人需求、调解发生问题。在督导服务工作中,他们严格按照“四有”的管理制度,即:有记录、有反馈、有调查、有评估,进行严格有序的督导。(二)、经验概括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定位,汽南社区“无围墙敬老院”试点经验的普遍性在于从社区层面探索创新出协会兴办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模式,突破了传统居委会组织社区服务模式,为社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因此,要结合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兴办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主体地位。2、从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布局居家养老服务站群建设。汽南社区“无围墙敬老院”试点经验的特殊性在于其社区的老年人口构成和需求比较突出,社区可利用资源比较丰厚,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作用显著,有着其他社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社区在设施建设上,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布局居家养老服务站群建设。站群设施重点应解决的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的服务,站群的项目服务重点应解决居家老人的服务。3、充分发挥街道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统筹协调职能和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把街道内部的、辖区单位的、社会组织的,包括社区的家庭的资源整合起来,为构建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所用。积极培育骨干队伍和服务品牌,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和项目进入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不断扩大居家养老的覆盖面,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思考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未来月坛街道的社区居家养老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4
4方面认真加以完善:1、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政策体系,并在这一政策体系下开展工作。2、居家养老服务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和风险。特别是服务的保险问题、个性化服务收费与风险合理平衡等问题,需要相关政策给以支持和保障。3、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需要明确与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服务内容和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结合老人多种类型和多种项目的服务需求,确定开发服务内容和标准。4、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需要培育和加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取决于服务队伍建设的水平,培养和建立一批有爱心、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的居家养老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是当前和今后的任务。二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离不开理论指导和深入的调查研究。理论在社区居家养老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联系经验研究和政策的纽带,老龄研究者应该努力创造理论模型,帮助老龄政策制定者提高政策水平。(一)、概念阐述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巨大的压力。而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多,但老年人习惯于既定的生活方式和熟悉的社区居住环境,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从观念上和心理上更愿意在家中接受各种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西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而发展社会养老的资金和地域空间有限,不可能建设大规模的养老院等社会福利设施,尤其是月坛这样是一个中心地带。因此,单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是不现实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必然。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和传统的家庭养老相比,具有投资少、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综合月坛街道三年多的社区居家养老实践,参考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社区居家养老就是指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的参与和投入,不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社区服务体系,为居家老人提供各种所需的服务。可以说,社区居家养老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解决城市老龄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5
5有力举措,符合社会前进的方向。根据定义,我们还必须明确,政府在制定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政策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1、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在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采取何种方式参与?具体用什么样的办法措施来解决社区居家养老问题?2、政府的作用。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所以,当谈到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老龄政策中的作用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区分政府作为老龄政策的管理者和政府作为老龄政策计划的组织者的差异(参考Rosner,2003)。政府作为管理者和服务者,要区分执行社区居家养老政策的市场行为和福利行为。即第一,政府组织针对老龄问题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国家按照中央或地方的水平,直接提供服务。如果服务的平等性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话,政府组织活动是一种切合实际的供给方式。第二,政府强制公民关心自己的福利,并可能补贴付款,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但尽可能多地把贯彻和实施政策的机会留给市场,并对市场行为进行宏观调控和干预。(二)、基本假设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我们基层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并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中央提出的工作理念。国外的老龄政策制定者、工作者和研究者十分重视理论假设,他们认为,基本假设对于明晰理论-实证分析-政策建议这条研究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指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老龄理论研究的基本假设以及研究基本假设的重要意义。肯尤(Kenyon,1988)对此进行了回顾,并从老龄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个人存在”(personalexistence)假设,他认为,个人存在的视角包含着有关人性的基本假设,可以作为指导老龄理论发展的准则。该假设包括三个基本原理:1、作为生物有机体和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具体的和有限的存在;2、人作为具体的存在或现实世界的存在,有自我意识,存在于一定的情景中;3、人是有意图的动物。这意味着人性有具有社会的、心理的和生物的维度。根据我们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实践经验,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Bruijn,1999),我们提出一个“模型人”(modelofman)假设,并将其运用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分析中。“模型人”概念是关于“人的本性,基本能力和局限以及行6
6为的驱动力”的基本假设。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老年人与其他人群一样,具有较完整的社会性和人格特征,不能将他们作为特殊群体看待;2、老年人与其他人群一样,具备基本的,甚至更高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能的衰退,某些行动会受到限制;3、老年人与其他人群一样,行为受到一定的意识和需求的驱使,他们的需求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是合理的和必要的。“模型人”概念构成一套基本假设,对于理解人类行为,特别是理解老龄现象、指导社区居家养老政策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三)、理论模型发达国家在研究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和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时,非常注意细节问题,特别注重不同群体和不同组织,即家庭、亲属、朋友、邻里和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照料服务中的职能分工。于是,他们针对性地提出了分级补偿模型(thehierarchical-compensatorymodel)和分任务理论(thetask-specifictheory)(Messeri,Verstein&Litwak,1993;Silverstein,Bengtson,&Litwak,2003)两个理论。这两个理论为指导我们理解“宏观社会变迁如何改变家庭与社会、国家在老年人供养和让老年人受益中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有用的理论视角。分级补偿模型是指老年人有照料需求时,他们按照与提供照料者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依次寻求照料支持。首先寻求配偶支持,如果丧偶,则转向寻求其他亲属支持,依次是朋友、邻里,最后寻找正式机构支持。分任务理论主要关注在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或者说是养老服务时,家庭、朋友、邻里(统称初级群体)与正式照料机构之间相互补充的作用,即初级群体和正式组织怎样协调他们的行动,满足老年人的照料需求。简单地讲,就是当老年人有照料服务需求,哪些需要配偶提供,哪些服务需要亲属提供,哪些服务需要朋友、邻里提供,哪些是需要正式照料机构提供。在预测哪种任务需要哪种社会组织或初级群体时,或者说,在理解为老年人提供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照料服务时不同亲属、群体和组织的作用,分任务理论非常有效。以上两个理论对于我们月坛街道完善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具有借鉴意义,但仍然不能满足我们社区居家养老政策研究的需要,我们必须根据月坛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总结出能够指导进一步完善政策的理论。因此,通过对试点工作的认真思考,综合已有的理论,我们尝试提出一个全新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理论思路,即“任务排序模型”(Task-Sequenced7
7Model)。具体讲就是:首先,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楚老年人有哪些服务需求,并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进行排序。其次,根据需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三个方面:(1)构建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体系,即确定政策应当包含哪些内容。哪些核心任务,哪些是配套任务,哪些是辅助任务。(2)在社区居家养老政策体系内,确定各职能部分、各机构的职责。换个角度说,就是制定和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政策需要那些部门、机构参与。(3)确定政策实施的轻重缓急,即哪些是近期计划,哪些是中期计划,哪些是长期计划。通俗地说,就是哪些任务当前就要着手干的,或需要完善;哪些任务是目前做不了,但条件成熟就可以做的;哪些是需要长远考虑的等等。(四)小结过去,我们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习惯于参照使用国外的理论和做法,还没有真正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因此,我们这次调研的目的就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实际的理论模型和政策框架。根据上述的基本假设和理论模型,我们开展系统的调研。这次调查,设计了两份问卷,一份是月坛街道老年人基本情况调查表,一份是月坛街道老年人服务需求调查表。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中1500名60岁及以上的老人作为被访对象,调查共获得1220份有效问卷。失访主要是由于近期死亡、外出或其他主观原因而无法接触样本的情况所造成的。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意见。三月坛街道老年人基本情况分析我们主要从人口结构、婚姻与居住、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月坛街道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一)、老年人的性别年龄结构接受调查的1220名老年人中有532名男性,占全部调查样本的43.6%;688名女性,占样本总体的56.4%。调查样本基本反映了月坛街道老年人的性别比例。表3.1月坛街道老年人分性别的年龄结构(百分比)年龄男女合计<6512.4313.2512.8965-6916.9519.2118.2370-7426.7425.7626.198
875-7923.3523.0023.1580-8413.3712.9513.1485-894.714.374.5290+2.451.461.89表3.1提供了月坛街道接受调查的老年人样本分性别的年龄结构信息。由于该样本是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选出的,他们的年龄分布状况基本上可以反映整个街道老年人群体的性别年龄结构。表3.1的统计数字显示,月坛街道的老年中接近50%的老人年龄在70-80岁之间,年龄在80岁以下的年轻老人所占的比重较高。但是,月坛街道老年人的高龄化趋势也十分明显,年龄在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所占的比重大约为19.5%,而他们在女性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20.5%。而2005年底,北京市70岁以下、70~80、80岁以上人口在老年人中的比重分别为54%、36.4%、9.6%,以低龄老人为主。月坛街道中、高龄老人的比重已经远超过北京市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月坛街道老年人可能对照料、护理等的需要更为突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种类、数量等的需求日益增大。(二)、老年人的婚姻和居住状况1.老年人的婚姻状况接受调查的老年人群中约有73.69%的老人配偶仍然存活,这一数字高于2005年1%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中全国老年人群的在婚人群比例70.17%,但是略低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76.90%。此外,约有25.33%的老人老伴已经过世,另外有0.7%的老人与配偶离异,0.3%的老人无婚姻经历。上述数字说明,月坛街道的老年人群中离婚率很低,与现代中青年群体种日益升高的离婚率相比,传统的婚姻观念和束缚对老年人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丧偶成为老年人失去配偶的最主要原因。月坛街道老年人中在婚人群比例略低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这与月坛街道老年人群中较高的高龄老年人比例有关。图3.2的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群中有配偶者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少,且这一比例在女性中的下降幅度远远超过男性。有64.24%的女性老年人配偶仍然存活,而这一比例在男性中高达85.9%。女性老年人群中丧偶的比例高于男性,这不仅是由于她们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在每一个年龄组中,女性老年人群的丧偶比例也均高于男性。9
9图3.2有配偶老年人的按龄分布比例10080男性女性6040200<6565-6970-7475-7980-8485-8990+年龄组已有的研究显示,在老年人的所有照料者中,配偶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提供照料的最主要人选(Cantor,1979;Dono,etal.,1979)。对于丧偶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对外界帮助的需求明显上升。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月坛街道女性老年人群对外界帮助的需求更为突出,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要对女性老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2.老年人的居住状况表3.2表明,被调查老年人群中超过59%的老人与配偶同住,另外有30.74%的老人与子女或成年的孙子女共同居住。配偶和成年的(孙)子女是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日常照料帮助的最重要人选,可以推断,月坛街道的老年人中,约90%的人可以从上述家庭成员中获得各种帮助。此外,约有10.25%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与未成年的孙子女各代居住,与其他老人相比,他们获得的日常照料帮助较少,甚至还需要照料与其同住的未成年孙子女。表3.2还显示,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存在性别差异。与配偶同住的老人在老年女性中占51.45%,在男性中占68.8%,这与女性中较高的丧偶率密切相关。女性中与子女或成年孙子同住者的比例为36%,超过男性12.18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出于女性较高的丧偶率而引发的对外界帮助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年女性与(孙)子女之间的感情更为亲近,因此成年(孙)子女更可能与(祖)母亲同住。独居、孤老的老年人在女性中所占的比例为11.78%,远远超出男性的6.58%,可见,老年女性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她们对外界日常照料的需求可能更加强烈。表3.2月坛街道老年人的居住安排绝对数百分比居住安排男女合计男女合计夫妻同住36635472068.8051.4559.02独居35761116.5811.059.1010
10孤老0550.000.730.41与子女或成年孙辈同住12724837523.8736.0530.74与未成年孙辈同住4590.750.730.74月坛街道的老年人中,住房为2居室的老人所占的比例最高,占49.11%;其次为住在三居室中的老人,占38.9%;住在一居或者四居以上住房中的老人所占比例极低,其中,住房为4居或5居的老人占7.31%,这部分老人极有可能与子女或孙子女同住;住在一居室中的老人占5.52%,这部分老人很可能是自己或与配偶单独居住。表3.3显示,从整体来看,月坛街道老年人的住房条件良好。女性住在一居和三局以上住房中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前者是因为老年女性中独居的比例较高,而后者是因为她们与子女同住的比例超过男性。表3.3月坛街道老年人住房中的居室数绝对数百分比居室数男女合计男女合计12540654.856.045.52225832057850.1048.3449.11319924944838.6437.6138.0643042725.836.346.125311140.581.661.19(三)、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1.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表3.4表明,有37.56%的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及上,而受过高中和中专教育的老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也接近17.5%,文盲率仅为6.98%。2005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的老年人群中文盲占42.35%,在北京市老年人群中比重为19.30%;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的老年人在全国老年人群中所占的比重为2.89%,占北京市老年人口的16.70%。可见,月坛街道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远远超过全国以及北京市的平均水平。这一现象与月坛街道区内密集分布的各个国家部委的家属区密切相关,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退休老干部聚集在这一区域,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普通的同龄人群。月坛街道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性。从表3.4可以看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老年人在男性中所占的比例为47.74%,而在女性中仅为29.70%;男性文盲率为2.26%,而女性中则高达11
1110.63%。男女两性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在经济状况上存在的差距。表3.4月坛街道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分布(百分比)文化程度男女合计大学及以上33.4018.2024.82大专14.3411.5012.74高中和中专16.7917.9017.42初中20.0021.5420.87小学13.2120.2317.17文盲2.2610.636.982.老年人的职业分布月坛街道区的老年人退休以前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主要集中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非农行业,从事家务劳动或者其他无法归类的职业的老人仅占0.9%。其中,超过17%的老人退休以前在行政机关工作,另外有42.87%和31.23%的老人退休以前分别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老年人的职业也存在性别差异,无业或者从事其他行业的老人在女性中所占的比例为13.52%,大大超过男性2.63%,而通常这一群体的整体经济状况较差。男性在行政机关中工作的比例为22.93%,远高于女性的12.65%,月坛街道区内的行政机关主要是国家的各个部委,经济收入稳定、住房条件良好、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和退休服务。由此可以断定,男性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略好于女性。月坛街道老年人中退休以前在国家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市老年人群的平均就业比例。这表明该区的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更为稳定,更加充分的享受到了医疗保障以及原单位提供的各项为老和助老服务。图3.3a男性老年人职业分布百2.63企业33.27行政机关41.17事业其他1222.93
12图3.3b女性老年人职业分布百13.52企业行政机关44.19事业其他29.6512.653.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月坛街道老年人群中超过90%人主要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一事实相联系,我们可以推断绝,大多数老年人每月均有固定的退休金收入。表3.5的统计数字也表明,有89.84%的老年人的报告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退休金,这说明,至少有89.84%的老年人有离退休金收入。依靠配偶供养的老年人占3.44%,一旦配偶过世,这部分老人将会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需要子女或者其他外界力量及时提供帮助。此外,还有3.28%的老人主要依靠子女供养,0.66%的老人依靠最低社会保障金生活,2.79%的老人依靠子女、配偶和政府之外的其它经济来源维持生活。表3.5月坛街道老年人的收入来源绝对数百分比收入来源男女合计男女合计退休金508588109695.4985.4789.84配偶供养537420.945.383.44子女赡养238400.385.523.28低保1780.191.020.66其它1618343.012.622.79从表3.5还可以发现,老年女性中主要收入为退休金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仅为85.47%,低于男性约10个百分点,这与老年男性中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以及较高的正式就业率密切相关。依靠配偶供养的比例为5.38%,超过男性4倍;依13
13靠子女供养的比例为5.52%,是男性的14.5倍;以低保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老人在女性中占1.02%,是男性的5.4倍。通常依靠配偶收入生活的老人在配偶去世后将不得不寻求新的经济支持来源,比如转而依靠子女;而依靠子女生活的老人也会受到其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变动的影响;享受低保待遇的老人虽然收入稳定,但是仅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准。因此,从上述统计事实我们不难推断,女性老年人经济状况的平均水平和稳定程度均明显低于男性。4.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主要经济来源不同的老年人群的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表3.6a显示,月平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老年人在以离/退休金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老年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7.71%;在由配偶供养的人群中所占比例为39.02%,居于第二位。以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其其它经济支持为主要来源的老年人群中,月收入超过2000元的老人占18.75%,居于第三位;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老人在这一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为68.75%。有子女赡养的老人的月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1500以下,占该群体的91.89%。从整体来看,以离/退休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人的经济状况最佳,其次为由配偶供养的老人,依靠低保或其它来源维生的老人经济状况最差。表3.6a不同经济收入来源的老年人群的收入水平(百分比)收入水平离/退休金配偶供养子女赡养低保及其它500以下0.927.3251.3568.75500~9996.4226.8321.626.251000~149927.0624.3918.926.251500~199917.892.442.700.002000以上47.7139.025.4118.75从上文对月坛街道老年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构成分析可以发现,超过90%的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离退休金。因此,老年人退休以前的职业对其退休后的经济收入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对月坛街道老年人群收入水平的调查数据按照行业进行分类后可以发现,在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在退休后获得的退休金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表3.6b显示,退休以前在行政机关工作的老年人中,目前经济收入水平在2000元以上的人占78.47%;退休以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老年人中,经济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人占67.47%,而退休以前在企业单位工作的老年人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仅有20.54%。每月收14
14入水平在1000元以下的老年人在从行政机关退休的老年人群众所占的比例为2.87%,在从事业单位中退休的老年人中占2.92%,在从企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中占13.24%。表3.6b月坛街道退休前从事各行业的老年人群的收入水平(百分比)总体收入水平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合计500以下1.920.961.331.54500~99911.321.911.596.231000~149945.877.6611.6727.011500~199920.3511.0017.7717.712000以上20.5478.4767.6447.52上述数字说明从国家机关离/退休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最佳,他们与从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比较接近,但是与从企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月坛街道的老年人群的经济状况相差较大,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经济条件良好,这部分老人占48.36%;而从企业单位退休的老人经济状况较差,这部分老人占全部老人的42.87%;剩余的8.77%的老人主要以无业的家庭主妇为主,经济状况更逊一筹。表3.6c月坛街道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在各行业的收入水平(百分比)男性女性收入水平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合计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合计500以下1.380.821.141.172.301.151.491.86500~9993.230.821.141.9417.113.451.999.971000~149939.174.107.3920.0050.6612.6415.4233.111500~199926.7312.3015.9119.6115.799.2019.4016.052000以上29.4981.9774.4357.2814.1473.5661.6939.02对月坛街道老年人退休以前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女性整体的从业率,以及在收入水平较高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从业率均低于男性,因此退休以前的职业成为影响老年女性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但是,即使在相同的行业内,女性的收入水平也低于男性。表3.6c显示,在退休以前在行政机关工作的男性老年人中,目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老人占81.97%,而这一比例在女15
15性中仅为73.56;退休以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男性老年人中,目前月经济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为74.43%,而女性中仅为61.69%;退休前在企业工作的老年人中,目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为29.49%,在女性中的比例则为14.14%。与此相对应,目前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老人在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4%、2.28%和4.61%;在老年女性中的相应比例分别为4.6%、3.48%和19.41%。上述事实说明,从同一行业退休的老年人在经济收入水平上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处于劣势地位。追根究底,这种劣势可能源于女性较低的文化程度以及女性就业和工作升迁中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四)、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影响到老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由此所引发的医疗费用也会导致到老人的经济状况的变化。因此分析老人的健康状况有助于把握老人对日常照料服务的需求和潜在的购买能力。表3.7a表明,月坛街道的老年人中,有78.85%老人至少有一种慢性疾病,其中约37%的老人患有一种疾病,23%的老人有两种疾病,12的老人有三种疾病,另外超过7%的老人报告有四种或四种以上的慢性疾病。上述数字说明,月坛街道的老年人中患慢性疾病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超过70%的老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从患病率来看,女性老年人的患病率较高,这一方面体现在,女性中有79.51%的人至少患有一种疾病,超过男性1.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表现在,女性中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两种及以上)的老人所占的比重超过男性(45.93%和37.41%)。从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来看,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疾病、糖尿病和冠心病是在被调查的月坛街道老年人群中最为普遍的五种疾病,患病率分别为49.34%、28.52%、22.21%、16.72%和10.33%(见表3.7b)。如果将心脏病和冠心病合并,则心脏疾病成为第二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疾病,患病率达到38.85%。但是各种疾病在男性和女性老年人中的患病率存在差异。女性老年人中患病率最高的五种疾病为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疾病、糖尿病和冠心病,其患病率分别为50.44%、31.40%、28.34%、15.84%和11.05%;男性老年人中患病率最高的五种疾病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疾病、和冠心病,其患病率分别为47.93%、24.81%、17.86%、14.29%和9.04%。男女两性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除去糖尿病外,女性中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疾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在其它几种患病率较低的疾病中,中风在男性中的发生率较高,是女性的2.83倍;16
16胃病等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率在男女两性中大致接近。除此之外,各种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均高于男性。表3.7a月坛街道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患病率绝对数百分比患病数男女合计男女合计至少一种疾病41554796278.0179.5178.85一种21623144740.6033.5836.64两种11317128421.2424.8523.28三种558914410.3412.9411.80四种及以上3156875.838.147.13表3.7b月坛街道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各种慢性病患病率患病率疾病男女合计高血压47.9350.4449.34心脏病24.8131.4028.52糖尿病17.8615.8416.72关节疾病14.2928.3422.21冠心病9.4011.0510.33痴呆0.941.161.07中风5.832.033.69呼吸道1.882.031.97消化道2.072.032.05眼部疾病1.321.891.64颈椎腰椎1.321.741.56其它疾病11.289.7410.41(五)、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1.老年人与最近的照料者之间的居住距离月坛街道的老年人中超过95%的老人汇报至少有一位日常照料者。表3.8a显示,超过90%的老年人至少有一位照料者居住在北京市,其中约有52%的老17
17人与他们的照料者居住在同一社区;另外约有3%的老人与照料者居住在同一街道;有4.43%的老人的照料者居住在西城区内的其他街道。上述数字说明,绝大多数老人与照料者的居住距离较近,后者在必要时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而另外有7.62%的老人的照料者居住在北京市行政区划范围以外,空间距离的增加,阻碍了日常照料的进行,因此,这部分老人对外界帮助的需求较大,在居家养老服务活动中应该给予这部分老人更多的关注。表3.8a还表明,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他们中与照料者近距离居住(本社区)的比例不断增加,反映了老年人家庭随老人日常照料需求增加所作出的动态调整。表3.8a与老年人距离最近的照料者的空间分布(百分比)老年人年龄居住距离<65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岁合计无人照料10.192.252.814.595.044.51本市以外3.181.803.132.834.623.11本市38.2230.1835.3132.1631.9333.36本县区4.464.055.944.592.524.43本街道1.912.253.135.301.683.03本社区42.0459.4649.6950.5354.2051.562.与老年人距离最近的照料者表3.8b显示,与老人居住距离最近的照料者中,儿子、女儿和配偶所占的比重最高,比例分别为:48.44%、30.16%和11.72%,这说明他们是为老人提供照料的最主要人选。其中以儿子和女儿为主要照料提供者的老人所占的比例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而以配偶为主要照料者的老人的比例不断下降,这与老年人的丧偶率随年龄不断增长密切相关。以儿子和女儿为主要照料提供者的老人在女性中所占的比例高于男性,但是后者中由配偶提供照料的比例略高。上述事实说明,月坛街道老年人的照料仍旧遵循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儿子和女儿是提供照料的最主要人选,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加,他们对其他成员的照料需求不断上升。表3.8b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百分比)绝对数百分比需要服务的种类男女合计男女合计无2431554.514.514.5118
18儿子25233959147.3749.2748.44女儿15621236829.3230.8130.16配偶746914313.9110.0311.72其他2637634.895.385.16合计5326881220100100100(六)、小结从上述对月坛街道老年人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结果来看,月坛街道老年人的高龄化趋势比较明显,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高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从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西城区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较好,普遍享受国家的离/退休金待遇,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完善的医疗保障措施。上述良好的经济条件说明了月坛街道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服务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四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他们的身体器官和各项生理机能开始逐渐退化,这种生理机能的衰退会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并引发他们对外界帮助的各种需求。我们根据西城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老年人群体对各项服务的需求水平,以及群体内部存在的差异,为月坛街道进一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参考。(一)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1.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生理机能问题为了掌握影响目前老年人生活状况的主要生理机能问题,我们将比较常见的几种机能衰退症状分为:头脑不清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听力有障碍、手抖、腿脚不方便、咀嚼困难以及其他健康问题。表4.1显示,约有66%的老年人报告至少有一种症状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其中男性为60.53%,女性为70.20%;有39.84%的老人报告身体至少有两种机能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其中男性约为35%,女性约为43%;有超过20%的老人存在三种以上的影响日常生活的机能衰退症状,其中男性为18%,女性为22%。上述数字事实说明,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机能衰退问题,并且已经危及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行动,且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存在两种以上的症状,损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老年人群中的慢性疾病患病率(整体:78.85%,男性:78.01%;19
19女性:79.51%)相比,上述比例较低,说明有一部分老人,虽然患病,但是疾病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的影响较小,但是随着病情的加剧,他们极有可能进入前一人群,进一步导致整体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下降。表4.1老年人目前影响日常生活的主要机能问题(百分比)影响排序:第一位影响排序:第二位影响排序:第三位机能问题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头脑不清晰4.667.456.343.724.033.915.216.586.05记忆力减退31.3727.9529.3223.4023.8323.6621.8822.3722.18视力模糊22.3625.0523.9829.2629.5329.4221.8821.7121.77听力有障碍11.187.879.1915.9613.7614.6118.7515.1316.53手抖3.110.831.744.266.045.358.335.926.85腿脚不方便21.4325.4723.8519.1517.7918.3120.8320.3920.56咀嚼困难1.240.620.872.132.012.062.085.924.44其他4.664.764.722.133.022.671.041.971.61合计60.5370.2065.9835.3443.3139.8418.0522.0920.33表4.1还显示,在老年人报告的影响日常生活的首要的症状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分别为: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腿脚不方便、听力有障碍、头脑不清晰、手抖,其中前三种现象最严重的老人分别占老年人群的29.32%、23.98%、23.85%,明显超过其他各种症状(均低于10%)。而且,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腿脚不方便在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次要和第三顺位症状中所占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问题。表4.2a将老年人列出的影响日常生活的主要机能问题进行汇总,然后计算发生率,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腿脚不方便是老年人群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机能问题,其发生率分别为34.26%、33.03%和27.87%,远远高于其他机能问题。对老年人各种机能问题发生率的上述分析可以使我们更为详细的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削弱的主要原因,哪一项能力首先衰减。表4.2a老年人群中各种机能问题的发生情况-分性别绝对数百分比机能问题男女合计男女合计头脑不清晰3065955.649.457.79记忆力减退17224641832.3335.7634.2620
20视力模糊15125240328.3836.6333.03听力有障碍8810519316.5415.2615.82手抖3135665.835.095.41腿脚不方便12821234024.0630.8127.87咀嚼困难1118292.072.622.38其他健康问题47731208.8310.619.84表4.2b老年人群中各种机能问题的发生情况-分年龄组老年人年龄机能问题<65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岁合计头脑不清晰0.040.040.080.070.130.04记忆力减退0.260.280.320.350.430.26视力模糊0.270.300.310.350.370.27听力有障碍0.040.100.140.170.300.04手抖0.030.020.070.060.050.03腿脚不方便0.140.170.210.300.520.14咀嚼困难0.030.000.030.050.030.03其他机能问题0.050.040.050.050.040.05表4.2b表明,各项机能问题在高年龄组的发生率高于低年龄组,说明较高年龄的老年人的活动能力要明显低于低龄人群。此外,从图4.1可以发现,除听力有障碍和手抖以外,报告各种机能衰退问题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老人在女性中所占的比例高于男性。图4.1显示,老年女性中同时发生多种机能衰退问题的可能性也超过男性。各种问题的发生率也存在性别差异,比如: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以及腿脚不方便等主要机能问题在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35.76%、36.63%和30.81%,分别超过男性3.43%、8.25%和6.75%。所有机能问题中,视力模糊在女性老年人中的发生率最高,而记忆力减退在男性老年人中最为普遍。21
21图4.1影响日常生活的机能问题40百分比35男女合计302520151050手抖其他头脑不清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听力有障碍腿脚不方便咀嚼困难健康问题2.老年人对辅助设备的需求各种机能问题的发生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借助各种辅助设备,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表4.3a中关于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群中存在对提高视力、助行类、听力辅助、操作器具、协助吞咽设备、居室无障碍设施等各种辅助设备需求的老年人占老年人群总数的比例为30.90%,其中在女性的比例为32.27%,略高于男性的29.14%。需要辅助设备的老年人中绝大多数仅需要上述辅助设备中的某一项,有两项及以上辅助设备需求的老年人仅为8.20%,约占前一人群的四分之一。表4.3a老年人群对各种辅助设备的需求排序(百分比)需要排序:第一位需要排序:第二位需要排序:第三位需要的辅助设备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助行类10.9011.4811.230.381.891.230.750.290.49提高视力10.5313.8112.383.203.053.110.190.730.49听力辅助4.142.473.202.441.451.890.561.020.82操作器具1.321.451.390.561.020.820.560.150.33协助吞咽设备0.750.440.570.380.730.570.190.150.16居室无障碍设施0.561.741.230.190.870.570.190.150.16其他0.940.870.900.000.000.000.000.000.00合计29.1432.2730.907.149.018.202.442.472.4622
22调查中列出的6项具体辅助设备中,需求量最大的前三类分别为:提高视力、助行类和听力辅助,需要上述设备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98%、12.95%和5.9%。表4.3a显示,在老年人最需要的辅助设备排序中:将提高视力的辅助设备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均高于需要其它设备的人群。由此,可见老年人对该项设备的需求最高。表4.3a同时说明,女性对上述辅助设备的需求程度略高于男性,这符合女性慢性病患病率和各种健康问题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的事实。女性对提高视力和助行类辅助设施的需求程度均超过男性,但是对听力辅助设施的需要低于男性。男女两性对上述辅助设备需求程度的差异分析为月坛街道居家养老活动中明确提供设施服务的对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信息。表4.3b将老年人报告的各项需求不分次序高低,进行汇总后排序,结果表明,老年人中需要提高视力和助行类辅助设备的人分别占全部人群的15.98%和12.95%,远远超过对居于第三位的体力辅助设备的需求(5.9%)。据此推断,如果月坛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计划提供完善老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辅助设备,提高视力和助行类设施将成为首要考虑的对象。表4.3b老年人群中对各种辅助设备的需求比例绝对数百分比需要的辅助设备男女合计男女合计助行类649415812.0313.6612.95提高视力7412119513.9117.5915.98听力辅助3834727.144.945.90操作器具1318312.442.622.54协助吞咽设备89161.501.311.31居室无障碍设施619241.132.761.97其他56110.940.870.903.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分为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文化服务,并询问老年人对上述三类服务的需求情况。表4.4显示,有77.54%的老人报告存在上述服务需求,其中男性为78.38%,女性为76.89%,略低于男性。老年人中报告最需要的服务为医疗健康、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服务的人占被调查23
23老年人群整体的比例分别为40.08%、19.84%和17.62%。由此可见,医疗健康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活动;与生活照料和医疗健康等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服务活动相比,老人对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在接受调查的老年人群中,女性老年人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略高于男性,而后者对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则相对较高,上述事实符合女性健康状况逊于男性,而男性的自我生活照料能力相对较差、和文化水平普遍高于女性的现实。表4.4月坛街道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绝对数百分比服务种类男女合计男女合计生活照料服务11013224220.6819.1919.84医疗健康服务20728248938.9140.9940.08精神文化服务10011521518.8016.7217.62合计41752994678.3876.8977.54(二)生活照料服务需求从基本表的调查结果来看,月坛街道的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为主,配偶和子女是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最主要人选。下面将对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以及以往照料过程引发的间接成本-旷工进行深入的分析。1.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困难在对月坛街道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调查中,围绕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PADL)相关内容,讯问了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困难,具体包括:进食、烧菜做饭、打扫卫生、买菜购物、洗衣洗被、洗澡、起床、穿衣服、上厕所、外出活动等共十项内容。表4.5显示,超过33%的老人报告他们在进行上述活动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老人,其中男性为28.20%,女性为37.21%;此外,有19.10%的老年人报告他们至少在上述两项活动中存在困难,这部分老人在女性中占20.64%,在男性中占17.11%。由此可见,女性的生活自理能力要低于男性。表4.5a还显示,在调查中所列出的所有10项具体日常活动内容中,烧菜做饭、打扫卫生、外出活动、买菜购物和洗衣洗被成为首要困难概率较高,分别为6.97%、6.80%、6.56%和4.26。在老年人列出的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主要生活困难中,烧菜做饭、打扫卫生、外出活动、买菜购物和洗衣洗被所占的比例也高于其它内容。与此相反,老年人中,将穿衣服、起床、上厕所、洗澡和进食等活动列为生活中的主要困难的比例很低,说明该区老年人的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4
24缺损的可能性很小,低于1.4%。表4.5a老年人生活中的主要困难排序(百分比)困难排序:第一位困难排序:第二位困难排序:第三位主要困难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进食0.751.601.230.000.150.160.000.000.00烧菜做饭7.896.256.971.133.052.212.262.182.21打扫卫生5.267.996.805.645.815.741.691.891.80买菜购物2.445.674.263.955.094.592.633.052.87洗衣洗被1.882.912.462.441.311.801.132.181.72洗澡1.131.161.151.500.731.071.131.161.15起床0.380.440.410.560.150.330.380.150.25穿衣服0.190.000.080.380.150.250.380.290.33上厕所0.750.730.740.560.150.330.380.150.25外出活动5.837.126.560.563.632.301.131.601.39其他1.693.342.620.190.440.330.000.150.08合计28.2037.2133.2817.1120.6419.1011.0912.7912.05表4.5b提供了将老年人报告的各种主要生活困难不分先后次序进行汇总后的结果。汇总后的信息显示,在打扫卫生、买菜购物、烧菜做饭、外出活动、洗衣洗被等五项活动中存在困难的老年人占总体老年人群的比例分别为14.92%、11.97%、11.64%、10.98%和7.46%,远远超过在其它几项具体活动中困难的老人所占的比重。穿衣服、起床、进食以及上厕所等几项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存在困难的老人所占的比重较低,均低于1.7%。表4.5a和4.5b的统计结果表明,女性在上述各项活动中存在困难的比例超过男性,而且同时在多项活动中存在困难的可能性也高于男性。各项老年人群在各项具体活动发生困难的可能性方面也存在性别差异。表4.5a中女性报告打扫卫生、买菜购物以及外出活动成为生活中主要困难的比例均高于男性,但是将烧菜做饭列为首要困难的老年人在男性中所占的比例要超过女性,这或许与传统的家庭分工有关。总之,男女两性在生活中面临的不同程度的主要困难,以及内容的差异,为月坛街道在开展居家养老活动时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提供参考的依据。表4.5b月坛街道老年人中存在各种困难的人群分布比例主要困难绝对数百分比25
25男女合计男女合计进食412170.751.741.39烧菜做饭618114211.4711.7711.64打扫卫生6911318212.9716.4214.92买菜购物49971469.2114.1011.97洗衣洗被3655916.777.997.46洗澡2227494.143.924.02起床86141.500.871.15穿衣服5380.940.440.66上厕所1010201.881.451.64外出活动45891348.4612.9410.98其他1027371.883.923.032.老年人目前的主要照料者及间接照料成本(旷工)为了详细了解西城区老年人主要照料者的构成情况,我们将照料者分为以下七类人选:配偶、本人、子女、亲戚朋友、保姆、小时工、邻居以及其他人选。表4.6a显示,超过40%的老年人报告其主要照料人选为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人员,其中男性为42.67%,女性为38.08%,主要由自我照料的老人占57.38%,其中男性为53.95%,女性为60.03%。据此推断,绝大多数老年人独立进行各种日常活动,子女、配偶以及其他人员提供的照料较少。包括主要/首先是自我照料的老人在内,报告有居于第二位的主要照料者的老人占全部老年人总数的45%,男女两性比例大致接近。在排除老人自己以后的其他所有七类具体照料人选中,主要由配偶、子女和保姆提供照料的老年人所占的比重最高,分别为22.3%、11.5%、和5.16%。由此可见,配偶、子女仍旧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的最主要来源。有亲戚朋友或者小时工提供照料的老年人仅占1.93%。有老年人中普遍较高的患病率和身体健康问题的发生率来看,老年人自我照顾的比例相对过高,而亲戚朋友、小时工、社区其他成员等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所以,我们怀疑许多老人因为无法获得合适的(稳定的、安全的、成本合理的、有保障的)照料者,而不得不采取自我照料的形式。表4.6a老年人目前的主要日常生活照料者照料者排序:第一位照料者排序:第二位照料者排序:第三位主要照料者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26
26配偶27.0718.6022.3025.0017.8820.981.691.021.31子女照顾9.2112.6511.1512.5919.6216.5615.6014.8315.16亲戚朋友照料0.190.290.250.381.450.981.130.580.82雇请保姆4.895.385.162.632.762.700.381.601.07请小时工0.941.020.984.322.913.522.444.943.85邻里帮助0.000.000.000.000.290.161.131.891.56其他0.380.150.250.000.150.080.000.000.00合计42.6738.0840.0844.9245.0645.0022.3724.8523.77自我照料53.9560.0357.3814.4712.7913.520.750.730.74表4.6a还表明,家庭养老是月坛街道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子女是老年人除配偶以外的最主要的照料来源。老年父母对子女照料的依赖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子女为了照料老人不得不请假、旷工,甚至放弃培训、进修或者其他休闲娱乐的机会和时间,由此构成老年人日常照料间接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表4.6b表明,有18.52%的老人曾经有子女因为提供照顾而耽误工作,在男性中所占的比例为18.23%,女性中的比例为18.75%,男女两性大致相等。其中1-2次为10.66%,3次及以上占7.97%。而且,表4.6c显示,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因照料老人而导致误工事件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上述数字一方面说明了子女为老年服务提供日常照料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后者对日常照料服务的强烈需求,如果有其他合适的照料人选,上述事件的发生率将会大大降低。表4.6b最近一年子女为照顾老人耽误过工作的次数绝对数百分比次数男女合计男女合计1-2次587213010.9010.4710.663-4次1821393.383.053.205次以上2136573.955.234.67合计9712922618.2318.7518.52表4.6c最近一年子女为照顾老人耽误过工作的次数-分年龄组老年人年龄次数<65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岁合计1-2次7.018.119.0613.7813.8710.6627
273-4次3.183.151.252.836.303.205次以上3.182.702.504.9510.084.67合计13.3813.9612.8121.5530.2518.523.老年人希望的未来主要照料者调查中不仅询问了老年人目前的主要照料者,而且还了解了老年人心目中未来的照料人选。表4.7a显示,有95.41%的老人能够明确说出至少一位未来照料人选,其中男性占95.49%,女性为95.35%;有53.44%的老人能够至少说出两位照料人选,其中男性为56.58%,女性为51.02%;此外,还有超过20%的老人认为至少未来有三个照料人选,其中在男性和女性老年人中占的比例分别为23.50%和17.88%。与仅提供一位照料人选的老人相比,有多位未来照料者的老人的潜在照料资源较为丰富,对外界帮助的潜在需求相对较小。所有的潜在照料人选中,子女成为首要照料者的可能性最高,有36.23%的老人将子女列为未来首选的照料资源;其次为配偶,占总人数的28.69%;保姆居于第三位,占18.11%。在居于第二位的潜在照料人选中,子女所占的比例仍旧最高,为17.88%;保姆取代配偶居于第二位,占11.89%;小时工占8.52%;配偶处于第四位。然而在第三位重要人选中,选择保姆和小时工的老人所占的比例上升到第一、二位。上述排列顺序说明,子女和配偶仍旧是大多数老年人理想中的照料人选,但是这种可供选择的范围毕竟有限,在此背景下,保姆和小时工成为老人的第二类选择。不考虑在老人心目中的先后顺序,将可能为老年人提供照料的人选进行统计汇总后,我们可以发现,选择子女和保姆为照料人选的老人所占的比例超过其他人群。表4.7b进一步说明,在现有的家庭结构安排无法满足老年人日常照料需求的情况下,保姆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子女作为他们的照料人,而老年男性中选择配偶照例的比例超过女性。表4.7a老年人希望未来提供照料的主要人选照料者排序:第一位照料者排序:第二位照料者排序:第三位主要照料者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配偶37.4121.9528.696.394.805.490.940.730.82子女照顾29.8941.1336.2326.8817.8821.801.882.472.21亲戚朋友照料0.941.020.981.323.052.303.381.312.21雇请保姆17.2918.7518.1111.6512.0611.898.465.526.8028
28请小时工2.443.493.037.719.168.526.394.805.49邻里帮助0.000.000.000.000.730.410.750.870.82其他7.529.018.362.633.343.031.692.181.97合计95.4995.3595.4156.5851.0253.4423.5017.8820.33表4.7b月坛街道老年人的未来照料人选分布绝对数百分比主要照料者男女合计男女合计配偶23818942744.7427.4735.00子女照顾31242373558.6561.4860.25亲戚朋友照料3037675.645.385.49雇请保姆19925044937.4136.3436.80请小时工8812020816.5417.4417.05邻里帮助411150.751.601.23其他6310016311.8414.5313.364.老年人对社区日常照料服务需求将社区可能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分为:小时工上门服务、社区日间照料室日托、老年饭桌、订餐送餐到家、上门做饭、日常登门巡视、代理购物、协助洗澡、修理指甲及修脚、理发、家庭修理、修电器、送货上门/邮寄等14项服务措施。表4.8显示,老年人中,对上述服务至少存在一种需求的人所占的比例为54.84%,其中男性为54.32%,女性为55.23%。存在至少两种服务需求的老人占31.64%,有三种及以上服务需求的老人的比重为17.13%。比较上述人群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发现,有上述需求的女性略高于男性,女性需要的服务种类也超过男性。在所有的14项具体服务措施中,老年人对小时工上门服务和家庭房屋和门窗、上下水修理工作的需求最高,报告有上述需求的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7.79%和13.28%。居于第3-7位的服务为老年饭桌、日常登门巡视、理发、修电器及订餐送餐到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7%、3.77%、3.52%、3.44%和2.13%。在首先满足老人对小时工上门服务和家庭房屋和门窗、上下水修理服务的需求以后,老人对修电器、老年饭桌和订餐、送餐到家服务的需求上升到核心位置。上述事实说明,小时工上门服务和家庭房屋和门窗、上下水修理服务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老年人需求最为迫切的活动,在此之后是修电器、老年饭桌和订餐、送餐到家服务。对上述服务活动的需求分析对循序渐进式的逐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十分具体的参考意见。29
29表4.8老年人对社区日常照料服务的需求服务排序:第一位服务排序:第二位服务排序:第三位日常照料服务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小时工上门服17.2918.1717.792.072.182.132.071.451.72务社区日间照料1.132.031.640.561.020.820.560.580.57室日托老年饭桌3.573.923.773.204.073.691.322.031.72定餐送餐到家2.072.182.134.512.473.361.130.580.82上门做饭1.501.161.311.321.741.560.560.870.74日常登门巡视4.323.343.771.501.021.230.941.601.31代理购物0.560.440.490.560.730.660.750.870.82协助洗澡0.190.440.330.560.000.250.560.290.41协助修理指甲、0.940.730.820.751.601.230.000.870.49修脚理发2.634.223.521.691.741.721.691.741.72家庭房屋及门窗、上下水等修14.4712.3513.285.086.986.152.822.622.70理修电器3.203.633.448.086.987.462.823.633.28送货上门、邮寄0.000.000.000.941.161.070.750.440.57等代理服务其他2.442.622.540.560.150.330.380.150.25合计54.3255.2354.8431.3931.8331.6416.3517.7317.13(三)健康服务需求1.医疗护理资源的利用状况将月坛街道辖区内的医院分为社区卫生站、二级医院和市部属三级医院。表4.9表明,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中96.75%的老人有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其中首选社区卫生院的老人约为42%,首选为市部属三级医院的老人占38.36%,选择就近二级医院的老人占15%。由此可以推断,社区卫生院成为老年人就医的首要选30
30择。但是,上述选择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男性中首先选择去市部属三级医院的人所占比例最高,而女性中选择去社区卫生站的老人比重最大。退休以前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老人更喜欢去市部属三级医院,而从企业退休或无业人员首先选择社区卫生站。表4.9月坛街道老年人就医的首要选择(百分比)百分比医院男女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其他合计社区卫生站37.2245.7850.6733.9735.4325.0042.05就近二级医院15.7914.3915.6813.4014.7010.1215.00市部属三级医院42.1135.4730.4046.4146.1921.4338.36合计95.1195.6496.7593.7896.3356.5595.41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是老年人接受卫生健康服务的另外一种方式。表4.10表明,超过77%的老年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接受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其中,接近42%的老人在身体半自理或者无法自理的情况下可以接受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接近24.92%的老人在患病期间可以接受上述服务;另外有10.57%的老人认为自己随时可能接受上门服务或居家护理。上述事实说明,西城区绝大部分的老年人可以接受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目前的老年人群对该项服务具有相当程度(10.57%)的需求。表4.10月坛街道老年人对上门服务或居家护理的接受程度绝对数百分比接受服务的背景男女合计男女合计患病期间13217230424.8125.0024.92身体半自理、不能自理22928351243.0541.1341.97随时可能567312910.5310.6110.57合计41752894578.3876.7477.462.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月坛街道老年人中慢性病较为普遍,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分为陪同看病、家庭病床、专业护理、代办取药、急救、康复、健康讲座和指导等共7类具体内容。表4.11a显示,有53.77%的老人报告至少存在一种健康服务需求,其中男性为54.14%,女性为53.49%;至少存在两种健康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占20.25%,在男性和女性中所占的比例大体接近;31
31至少有三种健康服务需求的老人降至7.87%。上述数字说明,尽管超过半数的老人有健康服务需求,但是大多数人的需求比较单一。在老年人报告的最主要的健康服务需求中,对健康讲座和陪同看病服务的需求最高,首要需求为上述内容的老人分别占被调查人群的20.74%和10.57%;居于第3-5位的健康服务为家庭病床、专业健康护理和急救服务,相应的比例分别为6.97%、4.92%和4.18%。综合老年人对健康服务需求数量的分布,以及各项主要健康需求人群所占的比例,我们可以推断,健康讲座、陪同看病是老年人需求量最大的健康服务活动,专业健康护理和家庭病床处于其次的位置,上述四项内容是看展老年人健康服务的首要选择。表4.11a月坛街道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排序服务排序:第一位服务排序:第二位服务排序:第三位健康服务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陪同看病9.9611.0510.571.322.912.210.560.870.74家庭病床7.526.546.972.442.472.460.560.870.74专业健康护理5.454.514.924.704.074.342.631.451.97代办取药1.323.052.303.572.472.951.690.731.15急救4.703.784.182.261.892.050.560.730.66康复1.322.031.721.322.031.720.560.290.41健康讲座和指导20.6820.7820.744.513.784.101.692.622.21其他3.201.742.380.190.580.410.000.000.00合计54.1453.4953.7720.3020.2020.258.277.567.873.对完善社区卫生设施需求除去普通意义上的健康服务需求小差异外,此次调查还询问了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状况。调查将社区可能提供的健康服务分为设立社区全科大夫、建立护理院、设立家庭病床、提供诊断/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提高老年人在社区看病的报销比例、对贫困户进行医疗救助、提供健身器械等共七项具体内容。表4.11b表明,对上述社区健康服务至少有一项需求的老人所占的比例接近80%,其中男性为81%,女性约为79%;存在至少两种需求的老人占57.62%,男女两性所占的比例大致相等;有三种或者三种以上健康服务需求的老人所占的比例为35.98%。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而且超过一半的老人有多种需求。所以发展社区健康服务有广阔的前景。32
32在上述七种具体的健康服务措施中,报告首要服务需求为设立全科大夫的老人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9.67%;其次为提高老年人在社区看病的报销比例,占16.80%;再次为提供诊断、预防、治疗、康复服务,所占比重为11.72%。上述三类人群构成了由健康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整体的73%,因此成为社区提供健康服务优先考虑的内容。表4.11b月坛街道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排序服务排序:第一位服务排序:第二位服务排序:第三位社区健康服务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设立社区全科大夫33.0827.0329.678.837.277.955.084.514.75建立护理院8.278.438.3612.9712.5012.705.458.287.05家庭病床6.205.235.666.776.106.394.704.654.67诊断、预防、治疗、11.4711.9211.7212.5912.9412.797.336.406.80康复服务提高老年人在社区13.5319.3316.8011.289.5910.336.586.696.64看病报销比例贫困户的医疗救助1.322.181.801.693.782.872.442.182.30健身器械5.264.364.753.014.804.024.513.053.69其他1.880.581.150.380.730.570.190.000.08合计81.0279.0779.9257.5257.7057.6236.2835.7635.98(四)精神文化需求1.老年人对社区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日常照料、健康和精神文化服务构成了老年人社区家庭养老服务的主体内容。与绝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日常照料和健康服务需求相一致,月坛街道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存在各种内容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将各种需求大致分为:文体娱乐、表演展示、纺织绘画、工艺制作、法律咨询、心理咨询、读书读报等七类具体内容。表4.12显示,有将近60%的老年人至少存在一项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其中男性为62.41%,超过女性5个百分点;有超过33%的老人至少存在两项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其中男性占35.15%,约过女性3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推断,绝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而且与前两项需求中男女两性比例相当的情况不同,男性对社区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要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较高的文化程度有关。33
33表4.12月坛街道老年人对社区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服务排序:第一位服务排序:第二位服务排序:第三位社区健康服务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男性女性总体文体娱乐28.7627.3327.954.144.224.183.011.742.30表演展示1.692.181.973.574.364.021.691.741.72纺织绘画0.942.621.892.443.633.111.881.161.48工艺制作0.191.020.660.942.181.640.941.020.98法律咨询7.897.417.627.526.256.802.822.472.62心理咨询6.025.095.495.265.235.252.073.052.62读书读报13.358.2810.499.775.817.543.382.472.87其他3.573.493.521.500.290.820.380.440.41合计62.4157.4159.5935.1531.9833.3616.1714.1015.00在七项具体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中,老年人对文体娱乐、读书读报、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的需求最高,首要需求为上述内容的老人占全部样本的比例分别为27.95%、10.49%、7.62%和5.49%,上述人群占全部需求人群的87%。统计结果同时表明,男性两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男性对文体娱乐、读书/读报以及法律咨询等服务内容的需求高于女性,而后者对表演展示、纺织绘画和工艺制作等女性更为感兴趣的各项活动的需求相对较高。2.社区活动的参与情况表4.13a显示,月坛街道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中,有超过27%的老人表示自己愿意作为志愿者为其他老人提供服务。其中明确表示愿意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的老人占老年人群总数的11.64%,愿意提供精神文化服务的老人的比重为10.33%。从行政机关退休的老人以及男性老年人倾向于提供精神文化服务服务,而女性老年人或者退休以前在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单位工作的老人认为自己更愿意提供生活照料服务(见表4.13b)。表4.13a月坛街道老年人愿意参加志愿者的分布比例百分比愿意参加男女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其他合计绝对数1471841524510826331百分比27.6326.7429.0621.5328.3515.4827.13表4.13b老年人可以提供的志愿者服务34
34百分比服务内容男女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其他合计生活照料服务8.8313.8112.626.7012.348.9311.64精神文化服务12.788.4310.1311.0011.294.1710.33其他4.513.344.783.833.151.193.85合计26.1325.5827.5321.5326.7714.2925.82尽管仅有少数人愿意作为社区志愿者照料其他身体不健康的老人,仍旧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参加居委会组织的其他活动。表4.14a的统计数字说明,有26.15%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居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另外有近29%的老年人偶尔参加。其中,女性和从企业单位退休的老人中经常参与居委会活动者所占比例较高。整体而言,超过半数的老人认为目前社区的活动行所基本能够满足需要,男性和从企业退休的老人中持上述观点者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说明他们对社区活动场所有较高的满意度(见表4.14b)。表4.14a月坛街道老年人是否参与居委会组织的活动百分比参加否男女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其他合计参加21.9929.3634.2318.1821.0013.1026.15偶尔参加31.3927.0330.0228.7129.6613.6928.93表4.14b社区活动场所是否能够满足需要百分比满足需要男女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其他合计绝对数31039630311621473706百分比58.2757.5657.9355.5056.1743.4557.87(五)补充调查我们细心的调查员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主动向社区居委会的干部和被访的老年人了解问卷中没有考虑到的、但与社区居家养老有关的问题,为丰富政策建议提供了必要的补充材料。在木樨地社区做调查的同学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被调查的所有老年人中35
35普遍反映小区里面购物不方便,老年人非常希望能在小区里建立一个大一点的超市,方便居民买菜购物。2、小区环境卫生差,有待改善。在小区马路上随处都能见到垃圾,有包装纸,也有宠物粪便。3、汽车堵塞交通。因为小区楼房比较老,没有预留停车位,因此有车的居民都把车停在了小区唯一的一条马路两旁,造成小区经常堵车,交通堵塞给居民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4、老年人活动场所少。在社区居委会外面拐弯处每天下午都会围站着四、五个老年人,而且还很热闹,他们围在一起打扑克,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们都站着打,牌桌分明就是个破铁柜。5、不少老年人抱怨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素质不高,医疗器械老旧。6、不少老年人社区观念淡薄,社区居民与居委会的联系不够紧密,大部分退休干部有事找单位。一部分航天十七所的老退休职工,他们说这些事都由所里管了,有事就直接找单位;还有一部分是住在小区南边高层的老人,听居委会阿姨说小区最南边的几栋高层以前不是归木樨地社区管,所以住那边的居民就和居委会的人比较陌生,再加上那边离居委会也比较远,老人腿脚又不是很方便,难怪他们有什么事一般不找居委会。在白云观社区调查也发现,1、社区内没有大超市,即便有班车,购物也不方便。2、一条马路将南里和北里分开,北里的老年人要穿过马路到南里参加老年活动,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安。3、三里河二区的有些老年人反映愿意参加老年人协会,但不愿意交钱。其他社区的调查员也有很多发现,1、在不少社区内,单位资源很丰富,但单位外的老年人不能享受,如何实现为老服务资源共享问题很突出。2、需要解决老年活动场所问题。老干部与普通老年人不融合,一般老年人不能进入老干部活动中心参加活动。3、物业公司与社区居委会职权划分不明确,还有的小区没有物业公司,所以有些老年人遇事只能找社区居委会,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量。4、不少老年人对社区卫生站的医疗服务、医生水平、药品质量和代办取药不放心,反映拿好药难。希望从大医院派医生,巡视门诊。把家庭护理和家庭病床的费用纳入报销范畴。5、有老年人反映送餐价格贵,也不好吃,希望能够建立社区餐厅,集吃饭、休闲娱乐于一体。6、不少老的居住区,没有停车场,消防通道、急救通道和活动场所被汽车占用。7、有一部分老年人反映需要服务,但没钱,还有一些贫困老年人舍不得花钱看病。(六)小结对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依次是健康服务,日常照料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36
361、老年人中超过65%的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各种机能问题,对其日常生活影响最为严重的三种症状为: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腿脚不方便。这些技能问题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辅助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的各种设备中,需求量最大的前三类分别为提高视力、助行类和听力辅助。2、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出现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受损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求外界帮助。在所有的健康服务中,月坛街道的老年人对健康讲座和陪同看病服务的需求最高,其次为家庭病床、专业健康护理和急救服务。3、在具体的日常活动内容中,烧菜做饭、打扫卫生、外出活动、买菜购物和洗衣洗被行为发生困难的概率较高;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主要由配偶、子女和保姆提供照料的老年人所占的比重最高。这一事实证明,配偶、子女仍旧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的最主要来源,而由亲戚朋友或者小时工提供照料的老年人仅占1.93%。老年父母对子女照料的依赖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分析结果表明,有18.52%的老人曾经有子女因为提供照顾而耽误工作,这一数字一方面说明了子女为老年服务提供日常照料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后者对日常照料服务的强烈需求。在中国的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子女数量持续下降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能够选择的照料人选范围十分有限,在排除配偶和子女之后,保姆和小时工成了为他们提供日常照料的首选。分析结果说明,小时工上门服务和家庭房屋和门窗、上下水修理服务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老年人需求最为迫切的活动,在此之后是修电器、老年饭桌和订餐、送餐到家服务。4、与日常照料和健康服务中女性的需求略高于男性不同,男性对社区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要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较高的文化程度有关,整体而言,老年人对文体娱乐、读书读报、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的需求最高。总之,上述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调查分析为月坛街道逐步开展居家养老活动,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五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根据前文提出的理论假设、理论模型和经验分析结果,我们尝试设计出一个适合解决月坛街道老龄问题的社区居家养老政策体系。一个较为完整的社区居家养老政策体系应当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核心任务1、健康服务计划健康服务是老年人第一位的需要,该计划包括:37
37(1)健康讲座。充分利用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等活动场所,邀请医疗健康方面的专家,开展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各种健康讲座,提高老年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和能力。这项任务已经开展,下一步应当在内容和形式上继续丰富、深化和扩大。建议该任务主要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市、区、街道三级政府支持,市、区卫生部门和社区卫生站积极配合,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2)努力完善社区卫生站的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社区卫生站为依托,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建议由街道、社区配合,市、区卫生部门尽快设立社区全科大夫,建立巡视门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从大医院派医生到社区卫生站,方便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看病;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合理的药品需求;更新社区卫生站的医疗器械。市劳动保障尽快研究制定政策,提高老年人在社区看病报销的比例。(3)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出台明确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和企业兴办医疗健康护理业,健康护理业采取准市场化或市场化的运营方式。服务内容主要涉及陪同看病服务、家庭病床、专业健康护理、急救服务、代办取药、体检和康复等。贫困老年人的护理费用可由市、区、街道三级政府全部或部分承担,采取准市场化的运做方式;其他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可采取市场化运做;建议市、区卫生部门和社区卫生站积极配合此项工作。同时,希望国家和市劳动保障局能够研究和出台政策,把家庭护理和家庭病床的费用纳入报销范畴。这是一项长期工作,但现在就要着手进行。(4)进一步完善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制度。建议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市、区和街道三级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市、区、街道三级民政、卫生和老龄部门相互配合,摸清贫困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积极探索建立贫困老年人医疗救助的追踪制度,探索实施贫困老年人医疗救助的准市场化运做机制。同时,考虑贫困边缘老年人的医疗救助问题。这项工作既是当前任务,也是长期任务。2、日常照料服务计划这是老年人第二位的需求,具体包括:(1)继续完善社区日常登门巡视制度。由敬老巡视员加楼门组长加志愿者组成的巡视员队伍,搜集并整理老人的需求信息,传递给社区建设协会、为老服务供应商或机构,逐渐满足老人需求。巡视员监督并向社区建设协会反馈供应商或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和老人满意度。加强社区民警与空巢老人的联系,加强对空巢老人居住地的巡视,向社区民警提供重点空巢老人情况,以便为老人及时提供救助。为更多的高龄空巢老人义务安装了紧急求助铃。同时,完善邻里探望、38
38志愿服务等。(2)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充分利用96156的电话服务,整合社会为老服务资源,满足老年人的照料需求。(3)完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整合机构养老站群中各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全托和日托服务。区、街、居各个层面都要建立温情服务网,对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开展志愿陪伴等形式多样的温情关爱服务。鼓励老人走出家门、步入社区、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支持社区建设与发展。发动驻地单位、辖区服务网点和“4050”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低偿优惠服务或志愿服务。(4)家政服务公司进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保姆服务、小时工上门服务、家庭房屋门窗和上下水修理、电器维修、上门做饭、代理购物、协助洗澡、修理指甲及修脚、理发等服务。为保证老年人的权益,建议街道和社区要对家政公司进行监管,特别是保姆服务,要选择守法经营、信誉好、服务周到的家政公司进驻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同时也要保证家政公司的合法收益。(5)送餐业务进社区。不建议政府投资兴办针对老年人的配餐中心,即使投资兴建,也要在市、区和街道一级建,要考虑规模效应。理想的办法是,由街道和社区向社会上的配餐公司发布需求信息,鼓励和有选择地吸引配餐公司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配餐公司与老年人之间的供需关系则由配餐公司与老年人双方具体协商,街道和社区加强协调和监管工作,保证双方的利益。(6)不断满足贫困老年人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政府采取补贴、购买服务或准市场化的运做方式,依托社区建设协会、其他社会组织或公司,为贫困老年人提供服务。过去几年,月坛街道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巩固、完善和提高。3、精神文化服务计划这是老年人第三位的需求,具体包括:(1)进一步丰富文体娱乐活动。建议市、区、街道三级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文化、新闻、体育等部门策划,社区承办,成立各种文体兴趣小组,不断满足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年人文化读书读报、表演展示、纺织绘画和工艺制作等方面的需求。同时,鼓励、发动和吸引驻地单位、专业文体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和家庭个人等积极参与。(2)加强社区老年学校建设。开设书法、音乐、绘画、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丰富老年学校课堂内容。39
39(3)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社区协调联系,并提供场所,公检法、律师事物所、卫生、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等部门以及个人积极参与,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咨询需求。(4)发挥驻地老年人才资源优势,鼓励发动热心社区活动的老年人,特别是行政机关退休的老人以及男性老年人,参与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活动,促进社区融合和人际关系和谐。(二)配套措施1、基础设施建设计划(1)养老设施建设。改造已有养老院,根据实际情况,兴建一批养老院。兴建的养老院既要考虑福利性质,也要考虑市场运营。建议市、区、街道联合民政、建设等部门,认真规划,科学论证,并予以财政支持。(2)活动场所建设。在老社区有限的空间内,根据实际情况,改建和兴建一定数量、美观实用的室内、室外活动场所,包括社区文化站、社区图书馆、文化广场等,提高利用率。建议市、区和街道联合建设、民政、文化、体育等部门,认真规划,并予以财政支持。(3)整合社区内驻地单位资源。如何将驻地单位的为老服务设施和资源纳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建议全国老龄委汇同中央其他部委,以及市级委办局,在社区建设框架内,能够拿出有效可行的指导意见,以便基层落实。(4)无障碍设施建设。建议在“楼车”试点的基础上,采用各级政府和驻地单位投资,社会力量捐助等办法,落实建设部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5)增加健身器械。建议市、区、街道联合建设、体育等部门,利用政府财政投入和福利彩票,增加社区体育健身器械的供给,扩大健身器械的种类,提高健身器械的质量。2、制度建设计划(1)继续培育社会组织。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民间组织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建议中央和市两级有明确的指导意见。这项工作需要持久地开展。(2)继续完善社区建设协会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和加强社区建设协会的为老服务作用。区和街道在此项工作上应有一个统一的部署。(3)加强老年人协会建设。积极探索老年人协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使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当中。建议民政部、全国老龄委和市民政局、老龄委两级部门出尽快台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区和社区要加强对老年人协会的40
40管理和指导。(4)发展志愿者队伍。建议中央、市、区出台明确的指导意见,建立义工制度,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加入到为老服务中来。3、社区环境整治计划(1)治理小区环境卫生。建议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发动老年人协会清理垃圾。建议环保部门、街道和社区拿出有力措施,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出资或要求物业增加垃圾桶数量,杜绝小区乱扔垃圾现象,进一步规范宠物饲养行为。(2)社区内停车场规划。建议区、街道和社区联合建设、公安、城管、交通和驻地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拿出具体措施和办法,解决老社区的停车位问题,规范停车行为,让出消防通道、急救通道和活动场所,方便老您人行走、活动,这项工作很难,但也要认真考虑。(3)保障交通安全。建议市、区、街道和社区联合交通、公安、城管等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穿越小区公路的交通拥挤和交通安全问题,方便老年人出行。(三)辅助政策1、行政管理计划行政管理计划主要针对老龄办而言。(1)定期报告制度,使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及时了解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便改进工作。(2)建立评估机制,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质量等进行监督评估。(3)完善数据库建设,使其成为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知识和信息宝库。(4)完善行政咨询和专家咨询制度。就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开展咨询活动。(5)科研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建议由老龄办牵头负责该项工作,计生等部门参与。2、市场开发计划所谓市场开发计划,就是如何培育市场,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1)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包括金融、信息、房地产、家电等等企业、加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有难度,但前景看好。建议政府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培育。(2)能否在老社区建大超市,方便老年人购物。建议街道、社区联合商务41
41部门,与商家联系,进行论证。(3)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开发。建议各级政府制定鼓励措施,引导企业开发、生产老年人特殊用品,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政府为商家提供老年人需求信息,引导企业研发、生产老年人需求的提高视力、助行类、听力辅助、操作器具、协助吞咽设备等各种辅助设备。(4)加强职业培训,增加就业。建议劳动和民政部门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纳入到整体就业规划中,并予以政策上的优惠。3、协调关系计划(1)协调街道与驻地单位的关系,协调社区与驻地单位的关系,特别是与中央单位、北京市单位的关系。(2)积极推进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加强街道、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的联系。(3)明确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职权划分。加强政府对小区物业公司的指导和监管,协调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4)促进代际和谐。鼓励家庭照料和子女照料。建议国家、市、区在这些方面出台相关政策。辅助政策是一项需要从长计议的工作,有难度,但值得去做。(四)小结总之,一个完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应当由以上三个部分、九项计划、三十九个条款组成。当然,我们所初步构建的这一体系,仍然有待于丰富和完善,特别是针对女性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服务政策。我们下一步需要探讨和明确的问题是: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哪些是需要政府做的,哪些是需要推向市场和社会的等等。结束语发展老龄事业,解决社区居家养老问题也已经成为我们月坛街道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任务之一。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力求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水平,力求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所突破,并步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也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1、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是开展工作的关键所在。过去,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缺乏总结和概括。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初步形成了一个适合月坛街道特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不仅将已有的好的经验和做法总结纳入进来,还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思路和发展方向。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政策上的创新。42
422、加强老龄办的职责是有效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从构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我们可以看出:老龄办并非可有可无,老龄办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老龄办的职能是不可替代的。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各成员单位的配合和具体落实,而老龄办的主要职责是综合协调、检查督促和制定政策。建议强化老龄办的工作职责,突出老龄办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3、通过实践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是丰富政策研究的有益尝试。我们没有沿用以往的做法,简单地搬用国外的学术理论来指导调研,而是根据多年的实践,经过认真的摸索和思考,提出了能够指导我们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这是一种尝试,更是理论上的创新。4、探索社区居家养老的运行机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我们必须明确,哪些是需要政府做的,哪些是要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做的,哪些是要发挥家庭个人作用的。如何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培育市场,发展社会组织,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总之,我们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让更多的老年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参考文献Bruijn,BartJ.de.Foundationsofdemographictheory:Choice,process,context.Prinseneiland,Thela·Thesis,1999.Cantor,MarjorieH..“Neighborsandfriends:Anoverlookedresourceintheinformalsupportsystem”.ResearchonAging,1979;1:434-63.Dono,JohnE.,CeciliaM.Falbe,BarbaraC.Kail,EugeneLitwak,RogerH.Sherman,andDavidSiegel.“Primarygroupsinoldage:Structureandfunction”.ResearchonAging,1979;1:404-33.Kenyon,GaryM.“BasicAssumptioninTheoriesofHumanAging”.InJamesE.Birren&VernL.Bengtson(Eds.),EmergentTheoriesofAging.NewYork,SpringerPublishingCompany,1988.Messeri,P.Silverstein,M.&Litwak,E.“Choosingoptimalsupportgroups:Areviewandreformation”.JournalofHealthandSocialBehavior,1993;34(2):122-137.Rosner,PeterG.TheEconomicsofSocialPolicy.Cheltenham,43
43UK·Northampton,MA,USA,EdwardElgarPublishingLimited,2003.Silverstein,M.;Bengston,V.L.&Litwak,E.“TheoreticalApproachestoProblemsofFamilies,Aging,andSocialSupportintheContextofModernization”.InSimonBiggs;ArielaLowenstein&JonHendricks(Eds.),TheNeedforTheoryCriticalApproachestoSocialGerontology.NewYork,BaywoodPublishingCompany,2003.《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增刊文章来源:作者投稿4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