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1-2022学年泸县高三二模语文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泸县一中高2019级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愁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中国人的原乡观念根深蒂固,也使相关情感表达成为文学艺术的母题。在人类为认识、把握世界所创设的各种概念中,可能没有什么比时间和历史更有赖于人的记忆。人有记忆就会有历史,有历史就会有对过往的追思,有追思就会有乡愁。乡愁作为广义的历史追思,往往被神圣化。比如,在个体生活中,童年总与诗情记忆深度关联,“遥想当年”是遍被士庶的自我叙事方式;在文化上,厚古薄今是常态,历史上的古今争论,往往以复古一方的胜利为终局;在哲学上,形而上的道被历史化,时间的久远性往往被直接等同于真理性。基于这种时间和历史意识,在中国,从旧国旧乡旧人到古物古玩古画,似乎凡是与过往相关的一切均会被珍视。而所谓乡愁,则无非是这种无所不在的历史意识在人情感领域的表征形式。我们必须理解乡愁问题有典型的理想性质。或者用美学的词语来讲,即便我们对童年时代有丰富的记忆,这个记忆也不是对往昔生活的真实复现,而是一种审美记忆或者诗性记忆,它夸饰了原乡本不具有的美丽。一般而言,乡愁是围绕着个体的情感经验被建构出来的,似乎只关乎个人的经历,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乡愁的意义绝对不仅止于个体,而是对民族共同体整体有效的情感。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从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之所以有这种恒久的维系自己文明的能力,显然不是因为私人性的对历史的回望,而是在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形成了这一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今天,人们习惯于将中华民族称为文化共同体,认为文化价值共识是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但更深层的原因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民族共同记忆。由此,个体性的关于历史的回望,就最终汇入到整个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论述之中。中国文化的乡愁,就是在这种民族共同记忆中得到了奠基。
1由此看来,中国式的乡愁是一个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在核心处,它指向血缘,即从对父母的牵念中获得关于乡愁的最原初经验;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即父母所居,便是故乡。以此为背景,它进而被放大为亲族和家国概念,放大为“四海为家”或“四海之内皆兄弟”,甚至最终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以上序列使乡愁成为一种圈层式结构,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这是人从血缘共同体逐步迈向人类共同体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以普遍理性克服情感本能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但显然的问题是,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益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无家可归的虚无感和悲情意识。对此,中国文化的伟大,就在于表现出了对诸多对立问题的协调和兼顾能力。比如,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乎人情的常识,既重视父母之孝又重视兄弟友爱、家国之忠以至天下情怀。这是一种“既要……又要……”的情感多元生发模式,它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极端化,也使乡愁表达充满弹性。(摘编自刘成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基于时间和历史意识,中国人特别珍视过往,比如喜欢古旧物品,对曾有的生命记忆难以忘怀。B.乡愁围绕个体的情感经验建构,似乎只关乎个人经历,民族共同记忆就是无数个体乡愁的总和。C.在文明的进程中形成的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是中华民族被称为文化共同体的深层原因。D.中国式乡愁的核心指向和父母的血缘关系,愈趋于边缘愈淡化,甚至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乡愁的产生说起,继而探讨乡愁的性质和意义,再分析乡愁的圈层式结构,层层推进,思路严谨。B.第二段从个体生活、文化和哲学三个方面举例论证了乡愁被神圣化的观点,表明乡愁具有典型的理想性质。C.文章对个体乡愁和民族共同记忆的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由此把对乡愁的理解提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D.文章分析了乡愁的圈层式结构,有助于读者理解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的演变过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具有典型的理想性质,因此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可能比真实童年更美好,甚至完全是一种审美虚构。B.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可以作为中国式的乡愁是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的一种佐证。C.相比于理性和哲学化的人,一个富于感性和诗性的人更容易克服本能,生发出无家可归的悲情意识。D.中国人都具备情感多元生发模式,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平人情的常识,有处理对立问题的协调能力。
2【答案】1.B2.C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民族共同记忆就是无数个体乡愁的总和”错误,根据原文“形成了这一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这就是民族共同记忆”可知,民族共同记忆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文章对个体乡愁和民族共同记忆的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有误,“乡愁是围绕着个体的情感经验被建构出来的”,“民族共同记忆”是“这一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没有运用对比分析。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甚至完全是一种审美虚构”错误,原文是“是一种审美记忆或者诗性记忆,它夸饰了原乡本不具有的美丽”,没有说“完全是一种审美虚构”。C.“一个富于感性和诗性的人更容易克服本能”错误,原文是“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益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无家可归的虚无感和悲情意识”,选项曲解文意。D.“中国人都具备”错误,原文是“比如,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乎人情的常识,既重视父母之孝又重视兄弟友爱、家国之忠以至天下情怀。这是一种‘既要……又要……’的情感多元生发模式”,文中的“比如”只是列举有这种情况,并不是说中国人都具备情感多元生发模式。故选B。(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3李白在《蜀道难》中这样描写上古时期的蜀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古蜀国的君王蚕丛、鱼凫,历来被认为只存在于传说之中,就连记录了很多上古贤君如三皇五帝的《史记》也没有关于蚕丛、鱼凫的记载。司马迁之后近百年,杨雄编纂的《蜀王本纪》中,才首次出现了蚕丛、鱼凫的名字,“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在东晋常璩的著作《华阳国志》中有这样的描述“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蚕丛的眼睛是竖着的“纵目”,这就更像是神话了。《华阳国志》是本专门记录中国西南地区的地方志,不能算是正史,却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史的重要文献。尽管后人把蚕丛当作养蚕的先驱,鱼凫当作训练鱼鹰的鼻祖,奉他们为蚕桑业、渔业的祖师爷。但他们究竟是古蜀人想象中的祖先,还是确实存在过的君王,因为没有考古学的证据,长期以来史学家们并没有定论。(摘编自《古蜀文明寻踪》材料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出土了大批玉石器,考古学家据此判断,这里是古蜀国的古都,传说中的上古国君曾经活跃在这一地区。三星堆一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一根长143厘米的金杖,被认为是鱼凫王的权杖。这根金杖由黄金外皮包裹,里面的木杆已经炭化。考古队惊喜地发现在黄金上有精美的图案,靠近端头的一组是前后对称的人头,他面带微笑,头戴五齿高冠;靠近杖的内部,雕刻着扛着箭的鸟,箭的末端刺有一条鱼。蜀国的第三任君主就是鱼凫,捕鱼的水鸟应当就是鱼凫的化身。金杖上戴着高冠的人头,和多达500克的黄金外皮,华贵异常,证明了金杖主人的尊贵身份;而杖上雕刻的鸟、鱼、箭的图案,正是第三代古蜀王——鱼凫的化身。这件遗物的出土,证明了鱼凫的真实身份。在大致相同时间的长江流域,良渚人用玉杖作为权力的象征,而远在西亚北非地区的埃及长老,则是使用权杖作为权力的象征。(摘编自《古老神秘的古蜀华章》)材料三在三星堆遗迹二号坑中出土的纵目人面具是世界上年代最远、形制最大的面具。面具十分另类,它宽达1.38米,高达0.645米,眼睛呈柱状向外凸出,奇异非常,同时却又不失威严,这一特征正好对应了《华阳国志》中“有蜀侯蚕丛,其纵目”的记载。三星堆为何会出现造型如此奇怪的纵目面具呢?考古专家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古蜀地的资料,认为古蜀人的“纵目”,很有可能就是缺盐导致的病症。《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井盐科技史》中,都记录了大英县卓筒井。这是我国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而它刚好就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境内,可是这口盐井是宋代庆历年间的产物。也就是说,在殷商时代,古蜀之地是不知道“盐”为何物的,所以古蜀人势必极度的缺盐。而人体一旦缺少食盐,就会使得身体中氯元素和钠元素严重不足,导致头晕眼花、身体浮肿等症状,更严重的人还会患上“甲亢”,而眼睛大幅度“突起”正是甲亢的一种特征。因此,有专家猜测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患者,他眼球格外凸出。古人不了解这种疾病,认为是神性的象征,是一种“圣人异象”。后人在塑造蚕丛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将其进一步夸张、神化,便有了这种奇特的“纵目”形象。
4(摘编自《通天使者——三星堆突目铜面具》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李白《蜀道难》之中的描写和杨雄在《蜀王本纪》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杨二人都没有确认蚕丛及鱼凫是真实的历史人物。B.考古专家们查阅大量的资料后发现正是古代蜀地缺盐引起的病症导致了蚕丛的“纵目”,可见,蚕丛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C.后人把蚕丛、鱼凫奉为蚕桑业、渔业的祖师爷,但是如果要证实他们是确实存在过的君王,就必须有考古学依据。D.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纵目面具、金杖等文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古蜀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的描述:“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可以看出常璩也认为蚕丛、鱼凫都是神话人物。B.三星堆金杖的发现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用杖作为权力象征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对了解三星堆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C.文章在论述时,引用《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古代典籍的相关记载来论证,使文章更有说服力。D.文章在进行论述和推断时运用了“很可能”“势必”“猜测”等词语进行修饰限制,避免片面化、绝对化,行文用语严谨。6.专家依据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蚕丛及鱼凫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请结合材料分析其依据。【答案】4.B5.A6.(1)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金杖黄金外皮和杖上的戴着王冠的人头以及鸟、箭和鱼图案证明了鱼凫是古代蜀王的身份。(2)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纵目人面具符合史书对蜀王蚕丛的记载,而且专家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古代蜀地缺盐导致了蚕丛纵目,以此说明蚕丛并非神话人物。【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正是古代蜀地缺盐引起的病症导致了蚕丛的‘纵目’”错误,材料三说的是“考古专家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古蜀地的资料,认为古蜀人的‘纵目’,很有可能就是缺盐导致的病症”,文中说的是古蜀人的“纵目”可能是缺盐导致的。故选B。【5题详解】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文章内容的能力。A.“可以看出常璩也认为蚕丛、鱼凫都是神话人物”错误,常璩的记载看不出他认为蚕丛鱼凫是神话人物,这是文章作者根据常璩的记载做出的判断。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信息,并依据文本进行推断的能力。如材料二第二段开头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一根长143厘米的金杖,被认为是鱼凫王的权杖”,之后指出凭证,“考古队惊喜地发现在黄金上有精美的图案,靠近端头的一组是前后对称的人头,他面带微笑,头戴五齿高冠;靠近杖的内部,雕刻着扛着箭的鸟,箭的末端刺有一条鱼。蜀国的第三任君主就是鱼凫,捕鱼的水鸟应当就是鱼凫的化身。金杖上戴着高冠的人头,和多达500克的黄金外皮,华贵异常,证明了金杖主人的尊贵身份;而杖上雕刻的鸟、鱼、箭的图案,正是第三代古蜀王——鱼凫的化身”,由此可知,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金杖上的图案可以证明渔凫古代蜀王的身份。如材料三“在三星堆遗迹二号坑中出土的纵目人面具是世界上年代最远、形制最大的面具”,面具上的眼睛“呈柱状向外凸出,奇异非常,同时却又不失威严,这一特征正好对应了《华阳国志》中‘有蜀侯蚕丛,其纵目’的记载”,考古专家们查阅资料认为“古蜀人的‘纵目’,很有可能就是缺盐导致的病症”,而“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患者,他眼球格外凸出”,面具上凸目这一特点以及专家的研究说明蚕丛并非神话人物。(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跑警报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本,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这个故事说明昆明警报之多。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也有叫“逃警报”或“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警报有三种。如果在四十多年前向人介绍警报有几种,会被认为有“神经病”,这是谁都知道的。然而对今天的青年,却是一项新的课题。一曰“预行警报”
6。五华山是昆明的制高点,三个大红球挂出,全市皆见。一有预行警报,市里的人就开始向郊外移动。大西门外,有一条由南向北的用浑圆的石块铺成的宽可五六尺的小路,据说是古驿道,一直可以通到滇西。路在山沟里,平常走的人不多。有了预行警报,这条古驿道就热闹起来了。从不同方向来的人都涌向这里,形成了一条人河。走出一截,离市区较远了,就分散到古道两旁的山野里,各自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呆下来,心平气和地等着——等空袭警报。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汽笛声一短一长——才动身。新校舍北边围墙上有一个后门,出了门,过铁道,就是山野了。要走,完全来得及。只有预行警报,联大师生一般都是照常上课的。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但人也有习惯性,跑惯了哪里,就愿意上哪里。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因为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最常见的是“丁丁糖”。“丁丁糖”即麦芽糖,一个直径一尺多,厚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楔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丁的一声,一块糖就被震裂下来了,所以叫“丁丁糖”。其次是炒松子。昆明松子极多,个大皮薄仁饱,很香,也很便宜。我们有时能在松树下面捡到二个很大的成熟了的生松球,就掰开鳞瓣,一颗一颗地吃起来。预行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已经起飞,空袭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了,等到汽笛拉了紧急警报——连续短音,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来的。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来,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要一直等到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来,下沟,进洞。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措。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
7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教授问女同学讲课内容的事情来引起话题,显得好笑而轻松,奠定了全文基调。B.文章描写马尾松林给跑警报的人们带来了“都极舒适”的感觉,与跑警报的紧张形成了反差。C.文章写两位“不跑警报”联大同学,这与题目“跑警报”不符,给人造成了不和谐的感觉。D.文章娓娓道来,语言质朴简练,在质朴简练中又间以幽默风趣的话语,使文章充满阅读乐趣。8.本文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本文最后提到的“‘不在乎’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C8.文章写了有关“跑警报”的各类事情,从教授的讲课,到警报的种类以及人们的表现,甚至是“跑警报”中的零食“丁丁糖”,文章内容看似杂乱,体现出散文“形散”的特点,但仔细分析这些材料,发现所以材料都是与“跑警报”这一主题紧密相关,没有无关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都突出了文章所要反映的主旨——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的坚韧与从容,体现了散文“神聚”的特点。9.“不在乎”精神就是一个民族面对危难时所具有的韧性。从文中人们面对敌机轰炸“跑警报”所表现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精神面貌,如“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因为这里还可以夹到各种零吃……最常见的是‘丁丁糖’”以及那两位“不跑警报”同学的表现,“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这些内容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韧性。【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这与题目‘跑警报’不符,给人造成了不和谐的感觉”分析错误。文中写了“跑警报”的各种情形,而不“跑警报”自然也是情形之一,这与题目“跑警报”是一致的,并不会给人造成不和谐的感觉。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能力。
8所谓“形散神聚”,形散一是指取材广泛,材料丰富多彩,二是结构多,三是表达自由。神聚是指在不拘成法之中,主题明确集中。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看似用零散的材料组成了文章,让文章材料显得驳杂,在写到“跑警报”时,从教授的讲课,到对“跑警报”这一名称的评价,以及警报的种类,人们对“跑警报”的反应,一直到“跑警报”的小吃,甚至写到“不跑警报”的人们,这种洋洋洒洒的写法以及充满幽默感的语言充分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但所有这些材料中没有一则材料是与主题无关的,都是围绕“跑警报”这一主题展开,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跑警报”这一主题,同时,这些材料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作者在文章中所要反映的主旨——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的坚韧与从容。所以,文章鲜明地体现了散文“神聚”的特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如何理解文末所提到的“不在乎”精神,应该从文中作者所写到的事情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在民族这一层面上的表现。作者在文中写了各种与“跑警报”相关的事情,如“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走出一截,离市区较远了,就分散到古道两旁的山野里,各自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呆下来,心平气和地等着——等空袭警报”“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因为这里还可以夹到各种零吃……最常见的是‘丁丁糖’”“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甚至有根本就不“跑警报”的,“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通过这些事件的描写,表现出广大的昆明人民面对敌机轰炸这种生死攸关的局面时所表现出的从容、冷静甚至不失生活的情趣,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深厚定力,体现出这个古老民族面对危机时的强大韧性,这就是“不在乎”精神的实质。二、文言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太祖建隆元年,南唐主李景以御服、锦绮、金帛来贺即位。二年二月,唐迁都于豫章。八月甲辰,唐主景方议东还,以疾卒于南都。太子煜时留建康,遂即位。煜初名从嘉,聪悟好学,善属文,工书画,明音律。唐主酷信浮屠法,出禁中金钱,募人为僧。时都下僧及万人,皆仰给县官。僧有罪,命礼佛而释之。帝闻其惑,乃选少年有口辩者,南渡见唐主,论性命之说。唐主信重,谓之“一佛出世”,由是不复以治国守边为意。及南汉亡,惧甚,因上表乞去国号,改“南唐主”为“江南国主”,帝许之。五年二月,江南江都留守林仁肇密陈:“宋前已灭蜀,今又取岭南,道远师疲。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径渡,复江北旧境。
9”江南主不听。帝忌仁肇威名,赂其侍者,窃取仁肇画像悬别室,引江南使者观之,曰:“仁肇将来降,先持此为信。”使者归,白江南主。江南主不知其间,鸩杀仁肇。帝欲伐江南而无名,遣知制诰李穆谕江南主入朝。江南主不从。帝命梁迥复讽之入朝。江南主不答。迥还,帝乃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将兵十万以伐之。彬等入辞,帝诫彬曰:“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且以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彬入池州,败江南兵于铜陵,进次采石矶。八年二月,曹彬连破江南兵于白鹭洲、新林港。金陵孤城愈蹙,城陷。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懊无断,既已降,必不能自引决。”煜治装毕,遂与其宰相汤悦等四十五人赴汴京。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秋七月壬辰,陇西公李煜卒。(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B.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C.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D.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御服,帝王所用的衣服。御是古代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之物的敬称。B.国号,国家的称号,在古代,即朝代名。取消国号意味着政权的灭亡。C.行营,古代统帅出征时办公的营帐或房屋和临时设立的地方行政中心。D.宰相,古代辅助君主的最高行政官员的一.种俗称,历代具体称谓有异。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宋步步进逼,李景、李煜父子迁都躲避、去国号称臣都没有逃脱国家灭亡的命运,最终为宋所灭,身死异国他乡。B.南唐皇帝崇奉佛法,从皇宫中拿出钱来奉养僧人,宋朝皇帝投其所好,使南唐皇帝不再以治理国家、固守边防为意。C.宋朝皇帝贿赂林仁肇的侍从,偷来仁肇画像,在江南使者面前制造仁肇要投降的假象,离间南唐君臣,除掉了可怕的对手。D.宋朝皇帝以召见李煜为名,借机发动对南唐的战争,但不准滥杀无辜,要求部属在不得已之时也不可伤害李煜及家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1)帝闻其惑,乃选少年有口辩者,南渡见唐主,论性命之说。(2)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径渡,复江北旧境。【答案】10.D11.C12.A13.(1)皇帝听说南唐主受佛教迷惑,就挑选能言善辩的年轻人,向南渡过长江去拜见南唐主,谈论有关性命的学说。(2)希望借给我几万兵,从寿春直接渡过长江,收复长江北岸原来土地。【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江南主李煜率领大臣到军门请罪,曹彬慰问接待了他们,用贵宾的礼节招待他们,请李煜入宫整理衣着,曹彬带领几名骑兵等在宫门外,身边的士兵秘密的对曹彬说:“李煜进宫如果遭遇不测,怎么办?”“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表意和结构完整,“彬”作下句的主语,“彬慰安之”主谓宾齐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左右”作“密谓彬曰”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临时设立的地方行政中心”错。行营,皇帝出巡临时建立的驻跸处所,又名御营。旧时指统帅出征时办公的营帐或房屋,也指专设的机构。没有“临时设立的地方行政中心”之意。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11“去国号称臣”的是李煜,而非“李景、李煜父子”,“最终为宋所灭,身死异国他乡”的也只是李煜,而不包括李景。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惑”,受迷惑;“口辩”,能言善辩;“少年有口辩者”,定语后置,能言善辩的年轻人;“论”,谈论。(2)“假”,借;“径渡”,直接渡过;“复”,收复。参考译文:太祖建隆元年,南唐主李景带着御服、锦绮、金帛来恭贺太祖即位。建隆二年二月,南唐迁都到豫章。八月甲辰,南唐主景刚开始谈论回去的事宜,就因病死在了南都。太子李煜当时留在建康,就在建康即位了。李煜本名李从嘉,聪悟好学,善于写文章,精通音律。唐主酷爱佛法,拿出朝廷的钱招募僧人,当时都城里面僧人达到了万人,都仰仗官府供养。僧人犯了罪唐主都依照佛理赦免了。皇帝听说南唐主受佛教迷惑,就挑选能言善辩的年轻人,向南渡过长江去拜见南唐主,谈论有关性命的学说。唐主的信念很强,认为是“一佛出世”,从此不再有治理国家守卫边疆的愿望。等到南汉灭亡,李煜非常害怕,就上表请求废掉国号,改“南唐主”为“江南国主”,太祖答应了。五年二月,江南江都留守林仁肇秘密陈奏:“宋之前已经灭了蜀国,现在又攻取了岭南,路途远军队疲劳。希望借给我几万兵,从寿春直接渡过长江,收复长江北岸原来的土地。”江南主不听。太祖忌惮林仁肇的威名,贿赂他的侍从,偷来了林仁肇的画像挂在室内,带江南使者来看,说:“林仁肇将要来投降,先用这个作为信物。”使者回去,禀告江南主李煜。李煜不知道这是离间计,用毒酒杀死了林仁肇。太祖想讨伐江南却师出无名,派遣知制诰李穆宣李煜入朝。李煜没有听从。太祖命令梁迥又劝李煜入朝。李煜没有答应。梁迥回去后,太祖就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率领十万精兵讨伐江南,曹彬等人入朝辞行,太祖对他们说:“攻下城池的那天,不要大肆屠杀。假如他们赴死反抗,那么李煜一家不要加害。”并且把宝剑授予曹彬说:“副将之下的人,不听从命令的就斩杀。”曹彬进入池州,在铜陵打败江南军,进驻采石矶。八年二月,曹彬接连在白鹭洲、新林港攻破江南军队。金陵作为孤城更加严峻,城池陷落。江南主李煜率领大臣到军门请罪,曹彬慰问接待了他们,用贵宾的礼节招待他们,请李煜入宫整理衣着,曹彬带领几名骑兵等在宫门外,身边的士兵秘密的对曹彬说:“李煜进宫如果遭遇不测,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不果断,现在已经投降,一定不会自杀。”李煜整理好衣着就和宰相汤悦等四十五人前往汴京。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秋七月壬辰,陇西公李煜死亡。
12(二)(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明妃曲(节选)①陆游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蕉萃②?双驼驾车夷乐悲,公卿谁悟和戎非!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注】①此诗作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当时诗人70岁,居于故乡山阴。当时南宋政府对金人多采和亲的政策。②蕉萃:同“憔悴”。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中,陆游认为汉与匈奴和亲是外交惯例,昭君是和亲制度的牺牲品。B.第三、四句借昭君的心理活动描写,塑造了留恋君恩、怨而不怒的昭君形象。C.第六句,诗人委婉表达了对南宋和亲政策的立场,暗示了群臣与其政见不合。D.“双驼”点明塞漠之地,“无寸草”写出塞漠的荒僻,暗示昭君异域生活不易。15.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最后两句对全诗情感表达的作用。【答案】14.B15.①一语双关,回味悠长。“春”既指节令,又指家国前途。“无”“何”等字眼暗指家国前途未卜,安昌无期。②以景结情,委婉含蓄。域外之地寸草不生,何来春意,诗人委婉批判了南宋朝廷和亲制度的弊端。③以问结尾,增强语气。最后两句紧承前文,不仅追问“春归”之时,更在委婉质问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留恋君恩、怨而不怒”错误。第三、四句意为“既然宫女中终会有一人要远嫁出行,我又怎敢说君王是嫌弃我这卑陋的宫妃”,无留恋君恩,有怨有怒。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意思是,自古以来域外之地寸草不生,何来春意?
13从修辞手法看,“春”字运用了双关修辞,表层含义指的是节令的春天,深层含义指的是国家的春天,即国家的未来;“借问春从何处归”运用反问修辞,以问结尾,加强了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批判语气。从表现手法看,“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这句话用在尾联,既是写景句,又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和亲制度的批判,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三)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___”。(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3)《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而未尝往也②.而卒莫消长也③.夙兴夜寐④.靡有朝矣⑤.肉食者谋之⑥.又何间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卒”“夙”“寐”“靡”。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表达(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停留于观念,其价值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因此,理念创新必须进入实践领域,将观念形态为实物形态和服务形态,才能实现其价值意义,而文化消费则是实践层面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在逐步进入全面小康之后,精神文化消费必然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文化消费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市场行为,受到商业规律的,但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其特殊性是的:文化产品所传递的审美趣味、价值理念,无时无刻不都在地影响着消费者,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乃至灵魂。在这个意义上,对文化消费的考察,就远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一般商品消费行为去着眼。事实上,()。精神文化消费的高品位,显示的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审美品味、精神风貌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14。这种力量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转化制约显而易见潜移默化B.转变制约显而易见耳濡目染C.转变限制不言而喻耳濡目染D.转化限制不言而喻潜移默化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物质富足之后需要进行精神文化消费,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B.精神文化消费是物质富足之后的需要,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而且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C.精神文化消费不仅是物质富足之后的需要,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D.物质富足是前提,之后还要着眼精神文化消费,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精神文化消费的品位,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显示,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B.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既是一个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显现,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C.精神文化消费的高品位,显示的既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D.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既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显示,更是一个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答案】17.A18.C19.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
15第一空,转变:由一种情况变到另一种情况。转化:指事物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面变化。此处强调创新理念通过“实物形态和服务形态”来承载,不是情况的变化,而是矛盾双方的变化,故应为“转化”。第二空,制约: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限制:不让超过的界限;局限在范围内。此处强调商业规律对文化消费的制约关系,不强调界限,故应为“制约”。第三空,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此处二者均可。第四空,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此处对象是文化产品,应用“潜移默化”。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根据文段的对象“精神文化消费”和末句的“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顺序可确定答案。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品味”不能做下面句子主语,递进关系应先“经济实力”后“精神审美”,还要注意一面对两面的关系。故选B。【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6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公平是对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大道及其本性最简约、最简单的概括。公平的本体论重要许诺之一是平等。自然中的关系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在描述一对多关系时,用“公平”表述,而当描述一对一关系时,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内涵都是一致性。“公平”主要用于表述上与下的关系中,上要对所有的下都保持一致性,而“平等”重点关注的是在平行性的关系中要保持相互间的一致性。_______________。公正所指向、所描述的是个体的价值、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也就是差异性或比较优势,或曰个体自由、个人主义。公平的本体论之第三重要许诺是仁爱。以“天下为公”为前提、以“选贤与能”为基础的儒学仁爱精神与原则不是歧视、不是偏见,而是公平、平等与公正的现实化与情感化。【答案】①.一对多的关系和一对一的关系②.用“平等”表述③.公平的本体论另一重要许诺(或“第二重要许诺”)是公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根据上文“自然中的关系分为两大类”,后文“在描述一对多关系时”“而当描述一对一关系时”可知,此处应为:一对多的关系和一对一的关系。第二处,根据“在描述一对多关系时,用‘公平’表述”“‘公平’主要用于表述上与下的关系中,上要对所有的下都保持一致性,而‘平等’重点关注的是在平行性的关系中要保持相互间的一致性”可知,此处为:用“平等”表述。第三处,根据开头“公平的本体论重要许诺之一是平等”后文“公平的本体论之第三重要许诺是仁爱”可知,此处应为:公平的本体论另一重要许诺(或“第二重要许诺”)是公正。
172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明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中国举行,你班准备举行“走进阳光,走进奥运”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100个字。【答案】同学们,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开始了。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高身体素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迎接2022年冬奥会的到来。“走进阳光,走进奥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生动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拟写开场白。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拟写时一定要和活动的主题相契合,扣住主题思想才能发挥出最大的魅力所在,可以启发听众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并注意修辞的运用,以让开场白富有文采。还要注意语言要有现场感,情感真挚等。本题要求为主题“走进阳光,走进奥运”的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100个字。作答本题需要明确阳光体育的目的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深入研究体育在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体育为手段,促进中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四、材料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成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岭。古人极为重视,要举行隆重的成人礼。典籍规定:女子十五岁及笈(绾发插簪),男子二十岁加冠(盘发戴冠),以示成年。自此,女子可以婚嫁,男子可以参政、参军和参与祭祀。今天很多中学在高考之前也要为高三学子举行成人礼,学子们集体穿过“成人门”“成才门”和“成功门”,然后向父母献花、向老师敬礼……关于“成人”,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成人意味着什么?成人前与成人后的我有什么区别?成人后我的路该怎么走?……请写篇日记,表达你的思考。时间:2021年6月7日,星期一。天气:晴。要求:自拟题目,格式正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范文】2021年6月7日星期一晴十八岁的成人礼今天学校举行了“成人礼”,站在十八岁的门槛上,忽然发现,有很多话想说。
18作为高中的学生,我见证了这一神圣而光荣的时刻。十八岁,意味着要有更多的责任去背负;十八岁,意味着要有更多的目的等待着被实现;十八岁,意味着要有更远的未知道路在等待着我们去探求。十八岁,太多太多。法律意义上十八岁表示自己是成年人了,应该履行和承担一切法律范围的权力和义务。十八岁是分水岭,左边是过去的十八年来所有童稚和梦想堆砌的美丽的梦幻庄园,而右边,是我们即将踏上的,充满神奇和未知诱惑的,一条终点由自己决定的人生之路。这就是十八岁,谁也抢不去,谁也夺不走。韶光易逝,青春难觅。哲人说,时间很短,一个人从生到死也不过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是的,昨天已经过去,今天正在进行,而明天,属于自己。十八岁的青春同样如此,过去的已经过去,而将来,正等待着我们去耕耘,父母创造的只能是我们的此刻,而我们,要创造的却是自己的将来。没有谁能够掌握我们的命运,是我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世界。十八岁,代表着心智上的成熟,是一种能够放眼将来,能够正视逆境和现实的宽阔胸襟。十八年的成长历程中,有很多自己不愿见到的发生的事情和一些相对来说是逆境的境遇。但是,我们十八岁了,不能再去想着如何逃避和摆脱这些搅扰。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而那些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十八岁了,应该有一些实际的想法和对生活的希望。不需要说一些豪气冲天的话语,也不需要轰轰烈烈地做一番大事,十八岁,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坚硬基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足矣。十八岁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自谴己过;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考,对价值的思忖,对人生的反思。当我站在十八岁的门口回头欣赏,温度都保存在心里面,未能让自己每天都舒心,如果十八岁的我开始学会善待自己,学会为生活考虑,学会让人生升级,学会用知识武装,那么十八岁,我最想对自己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谁都不希望在以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虚度光阴,所以,前十八年已经过去,后面的精彩将由我们自己去呈献,用汗水写下人生的宣言,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诺言,老矣时,还能够想起自己在十八岁成人礼上的肃穆宣誓:十八而志,青春万岁!【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审题】读材料确定立意。审题信息主要是关于“成人”及礼仪的阐释,“自此”后的文字为重点,可以由现象看本质,比如成人代表着长大成熟、责任担当、有目标理想和追求,要懂得感恩回报等等。任务指令为:关于“成人”,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成人意味着什么?成人前与成人后的我有什么区别?成人后我的路该怎么走?……请写篇日记,表达你的思考。时间:2021年6月7日,星期一。天气:晴。要求:自拟题目,格式正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话题为“成人”,围绕该词语写作即可,可以借助近义词来拓展思路,比如“十八岁”“成熟”“长大”“自立”等等。成人礼是在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各式各样成人礼。中国古代汉族的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古时汉族男子满20
19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被族群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则是在满15岁后行笄礼,及笄之后可以婚嫁。现代社会的成人礼会在高中阶段举行,经过成人礼意味着在年龄上已经成人,但是在心智上,在责任担当上,在思想认识上应该有哪些变化呢?成人前可能还是个孩子,享受父母照顾,师长呵护,成人后就要勇于承担那责任。成人礼之后的青年人当怀有崇高的信仰,当有远大理想,要在青春的年纪勇于奋斗,要有担当精神。当把自己的选择与国家的希望与未来联系起来,成人意味着要勇担责任。任务是日记体,“请写篇日记,表达你的思考。时间:2021年6月7日,星期一。天气:晴”。【立意】1.十八岁的成人礼;2.青春是一种担当;3.以青春之我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4.成人礼应该托起什么样的青春【素材】1.在成人礼这样一个人生的节点上,步入成人的青年学生本来就应该以生命的本真示人,适度的个性释放非但不是什么错,恰恰是青春活力与生机的美好展示。也只有这一刻,才可以暂时摆脱沉闷的、千篇一律的校服,体验一下成人的感觉,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另一方面,正如青春是什么样的并无标准答案一样,成人礼上的少男少女们也有选择的自由,不可拘执一端。穿汉服当然可以,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成人礼之所以令人难忘,正在于从这一天开始,这些走过“成人门”的男生女生具有了独立判断的个体权利。强求一律,横加指责,未免失之过苛。2.青春的美好,当然在于责任、担当、勇气等诸多有益的人生价值,却也在于每一个个体生命中难以遏止的勃勃生气。这一点,从北京圆明园成人礼上青年学生的表现中约略可以看到,郑重中,略显轻松,若无其事的外表下面,则是激越的飞翔梦想……这样的成人礼,比起现在许多地方将成人礼变成高考誓师大会的做法,不知要好多少倍。3.无论是什么样的成人礼,都应该是对这种活力、生气的一种确认、一种激发,而非整齐划一的规训。有了这样的确认和激发,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注入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人,才会不断前进。有些论者念念不忘古代的成人礼:冠礼或笄礼,甚至依样照搬彼时的服饰、程序,等等。客观而言,相对于青春活力、生命热情而言,外在的穿着其实并不重要。倒是那些总是想着把当代人拉回过去的做法,令人生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