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

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

ID:83308940

大小:8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8-03

上传者:133****2235
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_第1页
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_第2页
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_第3页
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_第4页
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_第5页
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_第6页
资源描述:

《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摘要:介绍一种以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料、添加感温粉,可用于ABS等塑胶底材的感温变色涂料;讨论了涂料各组分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及选用原则,并简单介绍了感温变色涂料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关键词:感温涂料;塑胶漆;感温变色;热温可逆;示温涂料0前言图1感温变色涂料样板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是一种利用颜色变化测量物体表面温度及温度分布的特种涂料。它在一定条件下,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会出现某一颜色变化,由此可确定该涂料的指示温度。其广泛应用于感温变色杯(见图1)、温变手机壳、温变玩具、温变吹风筒等各类塑胶制品的表面涂覆。本文采用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料等制备可用ABS塑胶底材的感温变色涂料,并对影响涂料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醋酸纤维树脂、感温粉、流平剂、分散剂、防沉剂和有机溶剂等的选择及外界条件对感温变色涂料的变色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制得性能良好、施工方便的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1试验部分1.1感温原理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配方中添加的感温粉是一种结晶物质,当涂膜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感温粉会失去结晶水,导致其晶型发生转变,从而引起涂膜的颜色变化,当冷却至室温,感温粉又能吸收空气中的水汽,晶型复原,涂膜也逐渐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因此可以利用感温粉结晶水的得失变化而引起颜色变化的特性来指示温度的变化。1.2原材料及仪器设备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ZJ-451,国产;热塑性丙烯酸树脂LR-7652,20%CAB381-0.5醋酸纤维,进口;助剂:BYK306流平剂,CYC104S分散剂,CYC202P防沉剂,进口;颜料:钛白粉,感温粉,自制普通调色色浆1#,自制普通调色色浆2#,国产;溶剂:醋酸乙酯,乙二醇丁醚,二甲苯,混丙醇,120#白电油,碳酸二甲酯,异丙醇,国产。仪器设备:VFS-230高速分散机、303A-2电热鼓风干燥箱、涂-4#杯、SK-2立式砂磨机,刮板细度计,国产。1.3感温变色涂料底漆的配制(见表1)表1感温变色涂料底漆参考配方

1原材料ω/%热塑性丙烯酸树脂ZJ-45150.0BYK306流平剂0.5CYC104S分散剂0.5醋酸乙酯8.0乙二醇丁醚4.0二甲苯4.0混丙醇3.0钛白粉30.0工艺:CYC104S分散剂和BYK306流平剂先用二甲苯分散均匀,然后投入相应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钛白粉及剩余溶剂,低速搅拌30min后,加盖静置12小时以上,上机砂磨机研磨,细度要求≤15μm,下机过滤。1.4感温粉浆的制备(见表2)表2感温粉浆的参考配方原材料ω/%热塑性丙烯酸树脂LR-765240.020%CAB381-0.5醋酸纤维10.0BYK306流平剂0.5CYC104S分散剂0.5醋酸乙酯7.0乙二醇丁醚4.0二甲苯4.0混丙醇3.0CYC202P防沉剂1.0感温粉30.0工艺:CYC104S分散剂、BYK306流平剂和CYC202P防沉剂先用二甲苯分散均匀,然后投入相应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20%CAB381-0.5醋酸纤维、感温粉及剩余溶剂,低速搅拌30min后,上机砂磨机研磨约1.5h,细度要求≤25μm,下机过滤。1.5感温变色涂料参考配方(见表3)表3感温变色涂料参考配方原材料ω/%热塑性丙烯酸树脂LR-765240.0感温粉浆30.0自制普通调色色浆1#5.0自制普通调色色浆2#5.0醋酸乙酯10.0二甲苯5.0混丙醇5.0工艺:

2先将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与感温粉浆混合均匀,再加入普通色浆进行调色至达到客户要求的颜色,最后加入醋酸乙酯、二甲苯、混丙醇溶剂调整涂料的粘度至120s,过滤、包装。1.6稀释剂参考配方(见表4)表4稀释剂的参考配方原材料ω/%120#白电油20.0~30.0碳酸二甲酯15.0~25.0异丙醇10.0~15.0醋酸乙酯15.0~20.0混丙醇10.0~15.0乙二醇丁醚5.0~10.01.7感温变色涂料的施工用配套的稀释剂将涂料调至合适喷涂的粘度,以涂4#粘度杯测量,合适的粘度一般是9~10s。空气压力最好控制在0.3~0.4MPa。压力过小,漆液雾化不良,表面会形成麻点;压力过大易流挂。将已喷好涂料的工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烤65℃/20~30min即可。1.8感温变色涂料性能测试结果(见表5)表5感温变色涂料性能测试结果项目技术指标测试结果检验方法细度/μm≤2523GB/T1724固含量/%≥4042GB/T6751粘度(涂4#杯,25℃)/s≥120123GB/T1723漆膜外观平整光滑平整光滑目测附着力(划格法)/级00GB/T9286铅笔硬度≥HHGB/T6739耐水性(25℃,48h)不起泡,不脱落,不起皱,允许轻微变色不起泡,不脱落GB/T5209耐酸性(5%H2SO4,25℃,48h)不起泡,不脱落,不起皱,允许轻微变色不起泡,不脱落GB/T1763耐碱性(5%NaOH,25℃,48h)不起泡,不脱落,不起皱,允许轻微变色不起泡,不脱落GB/T1763变色温度(水浴)/℃≤6058按客户要求复色时间(置于24℃室内)/h≤33按客户要求2结果与讨论

32.1树脂的选择树脂基料对漆膜的大部分物理性能(例如附着力、耐化学性、耐磨性和抗刮性等)起主要作用。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基本上可以满足上述漆膜性能的要求,并且提供了优良的回收性和比较宽的施工条件。以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为主体树脂的涂料不像2K涂料那样受到施工环境温度和烘烤温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没有使用的活化期限,结合夹具的设计和涂装工艺的调整可回收部分涂料再使用。市场上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种类很多,不同的品种和型号对施工条件要求大致相同,而形成漆膜后却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要尽量选择低固含、高黏度的树脂品种,也应尽可能地选择能在大部分溶剂(特别是后期挥发的慢溶剂)中有良好溶解性的树脂品种。感温变色涂料中选择三菱丽阳公司生产的LR-7652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具有优良的常规性能、耐化学性、耐磨性和耐划痕性,可以较好的满足应用于ABS、PE、PS、PU、EVA等塑胶底材上,同时添加少量的20%CAB381-0.5醋酸纤维,可有助于提高层间附着力,及有助于感温粉的排列。2.2感温粉的选择感温变色颜料的激发温度可以设定在5℃~70℃之间,有低温到高温多种温度区间,根据温度不同大体分为低温变色(10℃左右)、手感变色(30℃左右)、高温变色(40℃、50℃、60℃、70℃)等。低温系列:8℃~25℃,用作制冷温度范围应用,如冷饮餐具,食品标签及冰淇淋包装,又称冷变系列。体温系列:30℃~40℃,在室内环境温度下显示正常颜色,当和人体接触或与呼吸接触时颜色改变。常用于包装和互动产品,又称手感系列。高温系列:40℃~70℃,当达到使人体皮肤疼痛的过高温度时颜色改变,主要用于安全标签、微波产品、热饮食品标签,餐具,又称热变系列。感温变色颜料在显色状态下有以下15个基本色:大红、桃红、金红、玫瑰红、橙红、金黄、亮黄、黑、棕黑、海蓝、宝蓝、墨绿、中绿、草绿、孔雀绿等。将基本色之间按一定比例互配,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变色效果。2.3外界条件对感温变色涂料的变色温度的影响2.3.1感温变色温度   实际上,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温度不是一个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区间,也就是从变色开始至变色结束所包含的温度范围(T0~T1)。这个温度区间的宽度一般为4~6℃,有些变色精度较高的品种(窄区间品种,以“N”表示)其变色温度区间较窄,只有2~3℃。通常,我们将等速升温过程中,变色基本完成时所对应的温度T1定义为该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温度。2.3.2加热时间、加热速度与变色温度的关系每一种热温变色颜料一般都有使用条件(升温速度、加热时间等)说明及标准变色色板,使用时遇到外界条件(如加热时间、加热速度、周围介质、湿度、压力等)的影响,只有按规定条件进行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变色与选用的热温变色颜料感温灵敏度、颜色变化色差大小关系很大,也与实际应用条件(加热时间、加热速度等)有关。  可逆变色T=A+BlogV式中T为变色温度℃/min;A、B对某一颜料言为常数(实测)。

4一般来说,加热时间长,即升温速度慢,变色温度降低;加热速度快,变色温度高。这是由于加热速度快时,变色颜料本身的温度上升速度跟不上底材温度的变化,即滞后于底材温度。它所积蓄的能量不足以使其引起化学或物理变化。而当其达到一定能量发生反应,出现变色时,所指示的温度总是偏高的。标准升温速度为2~3℃/min。2.3.3恒温时间对变色温度的影响  在低于规定的变色温度,长时间加热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变色结果,即恒温时间延长,变色温度降低。2.3.4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感温变色涂料除受加热时间、速度等影响外,与周围气氛关系也很大,如外界环境中含有较高浓度的H2S、SO2、NH2、Cl2、CO2、NO2和H2O等介质存在,极易防碍了原变色反应,改变了变色色调或变色温度。2.4助剂的选择CYC104S分散剂是带亲颜料基团的化合物与有机硅混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基,吸附牢固性强,吸附层厚,因此,在感温变色涂料中添加少量的CYC104S分散剂可以提高涂料的储存稳定性,提高颜料的着色力和遮盖力,提高涂膜的光泽和平滑性,防止浮色发花现象,缩短研磨分散时间。流平剂一般是通过与涂料体系的一种可控制的不相容来降低涂料体系的表面张力,添加少量的流平剂可以促使漆膜流平,消除漆膜的表面缺陷。选择BYK公司生产的BYK306流平剂,当添加量为0.5%~2%时,漆膜可以达到较好的表面流平效果。感温变色涂料在贮存过程中感温粉会或多或少地发生沉降而形成积块,这种情况会在使用时造成不易分散。防沉剂的触变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上述情况。防沉剂的主要成分是聚酰胺蜡浆,选择CYC公司生产的CYC202P可以有助于感温粉的定位排列,具有极佳的增稠触变性,优良的防沉效果,比较好地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感温变色涂料中要避免添加UV吸收剂,因为UV吸收剂和感温粉都是吸收UV光,会造成感温变色效果降低。2.5施工膜厚的影响一般来讲,涂膜越厚,变色温度越高,这是因为涂膜后,其中感温粉的含量相对要多,发生反应时所吸收的能量也越大。因此必须提高反应温度才能出现同样的变色。试验表明,涂膜厚度一般以20~35μm为宜。2.6溶剂的选择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溶剂对树脂的溶解性、安全性、挥发速率及价格等。选用适当的溶剂可以调节感温变色涂料的理想粘度,以便于施工,使被涂物表面得到均匀的涂层。感温变色涂料溶剂的选择还要考虑溶剂对感温粉的影响,要避免选用酮类,因为酮类溶剂会破坏感温粉的晶体结构。一般选用的溶剂有醇类、酯类和苯类等。2.7感温变色涂料施工主要事项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本身是一个不稳定体系(稳定就难于变化),所以其耐光,耐热,耐老化等性能远不及普通颜料,在使用中应加以注意。A.耐光性

5    感温变色颜料的耐光性较差,在强烈阳光下暴晒下会很快褪色失效,因此其只适合在室内使用。应避免强烈阳光和紫外灯光的照射,这样有利于延长感温变色涂料的使用寿命。B.耐热性   感温变色颜料在短时间内可耐230℃高温(10min左右)。但变色颜料在发色状态和消色状态时的热稳定性不同,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另外当温度高于80℃时,构成变色体系的有机物也会开始降解。因此感温变色涂料应避免长期处于高于75℃环境。3结语单组分热温可逆感温变色涂料是一种功能性涂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试验研发的感温变色涂料具有极好的漆膜外观,随温度的改变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漆膜附着力佳、耐水性好,耐溶剂性佳。广泛适用于饮用水杯,电热水壶、餐筷、碗具,婴儿浴缸等需要感温变色或示温的用品表面涂装。参考文献[1]季清荣.热温可逆变色颜料及在油墨中的应用.江西印刷,2001(3)[2]刘星生,张鸿雁,黄国林,张燮.低温可逆示温涂料的研究.涂料工业,2005(9)[3]杨兴武.一种示温涂料及应用.腐蚀与防护,2003(11)[4]陈立军,沈慧芳,黄洪,张心亚,陈煥钦.示温涂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热固性树脂,2004(4)[5]郭家振.示温涂料的原理及应用.化工时刊,1996(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