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241220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3-03-09
《嘉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嘉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范围1、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主体不仅包括群体、团体,也包括个人,并且不局限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虽然包含有相关的工具、实物等物质载体,但保护对象是具有遗产价值的无形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民族民间文化范畴虽有交叉,但不存在涵盖或隶属的情况,不可越组代鹿:在创作主体和内容范畴上都有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全然是民间的文化创造,也包括一部分官方或个人创造并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如个人著述或独门绝技。民俗和民族民间文化的内容并不全然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定要求。主要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不具有正面的科学历史文化价值的、非“活态”性的文化现象,都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1、是人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认识价值和意义。可以说,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事项都具有历史认识价值,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人类以启迪。2、是进行文化创新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向传统学习,在本土文化中汲取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各个新领域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创建新文学、新艺术、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3、有利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人类非物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与体现,一定程度上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4、为重建社会秩序提供参考。我们今天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除了在保护中国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各种传统艺术形式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在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传承中华道德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1、记录性保护: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种最快捷、简便的方式,但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他能够让社会上的各种人群获得一种最直接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记录性保护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普查基础上。2、生态性保护:就是通过学习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充分认识传统文化本质,了解它的丰富内容,并主动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保护形式
1能够从内容、空间、时间以及传承主体等方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重要的制度和手段保障2、活动性保护:这种保护形式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对其内涵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辅助电子手段如影像、网络、数据库、光碟等,就能够对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记录、保存,同时,由于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具有保存时间长、流通方便、普及率高、生动形象等特点,它能够很好地将非物质文化带入到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它。4、传承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借助于口头方式进行传承,传承人在其中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继承者或传承者。只有这些人能够始终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使用,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下去。四、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1、资源普查达到全面系统,但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目前,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嘉定竹刻、徐行草编、南翔小笼馒头制作工艺、药斑布织染工艺、马陆篾竹编织技艺、郁金香酒酿造技艺等,资源的调查比较全面系统,其发展需要多项产业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具有很强的横向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2、名录保护已建立,但保护力及后续力量仍不足;由于目前嘉定区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工作中仍存在经费拮据的问题,各级文化部门和保护单位无法设立财政专项保护资金,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很难科学化规范化深入推进。使得很保护力及后续里量严重不足。3、传承机制确立,但传承机制弱化现象比较严重;现今技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极少的老人身上保留,随着一批老艺人的陆续去世,大量古老、优秀的文化遗产也被带进了坟墓。在现代化,尤其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很多工艺品失去了市场,出现了生存困境,在这种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并没能做出及时的创新和适应社会需求的机制改革,更没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传统技艺。在嘉定区,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制来客服这种现象的发生,存在传承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使得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4、宣传力度有所加强,民众对非遗的认同感有待加强提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往往只看到文化背后的经济利益,对文化本身及其内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后期一系列文化保护措施的意识。另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认识不足,更少主动参与到保护当中去。基本上是政府单方面的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没有形成社会全民参与的氛围和局面。5、政府主导作用较为明确,但民间参与性还需加强;
2由于大多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认识不足,对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参与就更少了。2、开发利用,经营管理法规较为滞后;虽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2011年2月25日出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但是关于该法的学习、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不少人还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什么?甚至简单而片面的理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文化,社会民众如此,学生群体也知之甚少,不少政府机关干部都说不清楚。3、保护经费有所增加,但需求量大,难以满足;由于财政困难,对文化事业投入十分有限,制约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工作中经费的拮据也成为首要的问题。4、保护实践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理论研究工作较为滞后。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业人员,学历偏低,专业知识偏低,且普遍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技术性、学术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五、加强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建议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完善具有嘉定区地域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同时,要进一步支持行业和民营博物馆发展,完善临夏州特色博物馆体系。深入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实施免费开放博物馆绩效考评制度。要运用文字、音像及数字化等多种方式对“非遗”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分级建立档案和数据库。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及媒介为群众做好正确的文化导向和带头作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了解和学习非文化物质遗产的环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非文化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成立专业培训班、进行多种方式方法培养传承人,使非文化物质遗产后继有人、代代相传。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机制的建立;无形文化必须有人的继承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非文化物质遗产传承机制。对无形文化的持有者,特别是老艺人的保护成为关键,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并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传承民间艺术、技艺。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保护工作正常开展。在每一个时期有重点性的加强投入某一方面保护资金。阶段性、重点性、总体持续性的保护策略可以使有限的资金取的长期有效的保护。其次,提高工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含量,在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断的创新设计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充分挖掘、发挥价值功能。推进产业化发展,为“非遗”开拓新的市场,在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又取得经济效益。获得的经济又可以部分投入到健全文化保护的工作中来,由此产生良性循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